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儒、釋、道和中國傳統文化






儒、釋、道和中國傳統文化

 

春秋之後的兩千五百多年中,對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最深的是儒家、釋家和道家。這三家的鼻祖:孔子、釋迦牟尼和老子也因此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受到後人的景仰。

不知是歷史的巧合還是天意的安排,孔子、釋迦牟尼和老子處於同一時代。老子的出生年月不詳。公元前5664月初八,釋迦牟尼出生在今天的尼泊爾。又過了十五年,即公元前551927日,孔子出生在山東曲埠。中華文明也因了這三位聖人而熠熠生輝。

孔子・儒家・中國傳統文化

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在魯國。他名丘,字仲尼,姓孔氏。孔子家裡很窮,社會地位也很低。他長大后,做過小吏。為了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他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奔走遊說。但是他的主張一直沒有得到重視。在六十三歲的時候,孔子回到了魯國。魯國最終也沒有重用孔子,孔子也不再要求出來做官了。

此後,孔子潛心於授徒講學,編撰典籍,儒學作為一種思想體系在這遲暮的九年裡最終形成了。最為著名的是:孔子完成了被稱為六藝的《詩》、《書》、《樂》、《禮》、《易》、《春秋》的編修。除《樂》後來遺失外,其它經書一直是後世王朝學校里的基本教材。

孔子還根據魯國的史書作了《春秋》,上起魯隱公元年(前722),下止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共包括魯國十二個國君。以魯國為中心記述,尊奉周王室為正統,以殷商的事迹為借鑒,推而上承夏、商、周的傳統,文辭簡約而旨意廣博。吳、楚之國自稱為王的,在《春秋》中仍貶稱為子爵;晉文公與諸侯會盟,實際上是召周襄王入會的,而《春秋》中卻避諱說周天子巡狩來到河陽。依此類推。《春秋》就是用這一原則,來褒貶當時的各種事件,後世稱之為《春秋》筆法。

孔子是中國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講學的第一人。在他之前,學在官府,孔子興辦私學,廣收門徒,把教育對像擴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識傳播到民間,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

孔子就學的弟子大約在三千人,其中能精通禮、樂、射、御、數、術這六種技藝的有七十二人。至於多方面受到孔子的教誨卻沒有正式入籍的弟子就更多了。

孔子死後葬在魯城北面的泗水岸邊。他的弟子和魯國其他人,相繼前往墓旁居住的有一百多家,因而就把這裡命名為孔里。魯國世世代代相傳,每年都定時到孔子墓前祭拜,而儒生們也在這時來到這裡講習禮儀,舉行飲酒禮,以及比射等儀式。

孔子的墓地有一頃大。孔子故居的堂屋以及弟子們所居住的內室,後來就改成廟,收藏孔子生前穿過的衣服,戴過的帽子,使用過的琴、車子、書籍等,直到漢代,二百多年間沒有廢棄過。

後來孔子的弟子們根據孔子的言行編成了《論語》,它成為今天我們認識孔子最直接可靠的資料。孔子創造了以中庸為主要內容,包括政治、倫理、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內的完整學說,期望規範上自君王,下至黎民百姓的行為。他告訴了人們什麼是中庸,什麼是仁、義、禮、智、信等,對中國,乃至東南亞的歷史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

那麼孔子的儒家思想包含哪些主要內容呢?

一、是孔子思想學說的核心:

孔子明確提出,愛人(《顏淵》),並進一步闡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雍也》)。為,應該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顏淵》)。這種思想貫穿了孔子思想學說的各個方面。

孔子更具體指出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這五者就是恭、寬、信、敏、惠。因為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陽貨》)。這五種品德,都建立在對人的尊重關心和體諒上。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即學生要在這四個方面學習:學問、言行、忠恕和信義。

孔子特彆強調的價值和作用。他認為,既是每個人必備的修養,又是治國平天下必須遵循的原則。對於為政施治,他倡導立足於對人的關心愛護,以教化的方式來達到治國安邦的目地。提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為政》)其所謂,就是的精神體現。

他在倡導的基礎上,進而提出了一種大同的社會理想,即: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禮記.禮運》)這種大同的社會,實際上就是的精神得到充分而全面體現的社會。

大同的理想難以實現,孔子退而提出小康社會的理想: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刑仁講讓示民有常……是謂小康。(《禮記.禮運》)這是初步貫徹的精神的社會。

二、是孔子思想學說的另一個重要範疇:

作為一種社會行為規範,由來已久。孔子認為,到了周代,發展得最完備,因此,他最為崇奉的是周禮。

在孔子看來,是從天子到庶人,人人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孔子所謂的,包含內在精神和外在形式兩方面。其內在精神是維護當時的宗法等級制度及相應的各種倫理關係。

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軍旅、冠婚喪葬、朝聘、會盟等等方面的禮節儀式。孔子認為,注重的內在精神固然重要,而內在精神終究還要靠外在形式來體現。所以對這些禮節儀式,孔子不但認真學習,親履親行,而且要求弟子們嚴格遵守。

因為的內在精神是維護宗法等級制度,所以和每個人的地位名分又是相通的。行為上恪守自己的名分就是守,越出自己的名分就是違禮。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不能自法侯出更不允陪臣執國命。在家庭方面父為子隱,子為父隱

因此,孔子不但明確提出正名的主張,而且還通過編修《春秋》,對種種違禮僭越的行為進行了譏刺貶斥。

三、孔子還提出了中庸思想:

其要點有二:第一是,第二是。孔子所謂,不是折衷與調和,而是指在認識和處理客觀事物時,要做到適度恰如其分,而適度恰如其分的基礎就是從實際出發。

孔子還提出了和為貴的觀點。本來是用來顯示不同等級之間人們身份差別的,強調和為貴,就是強調差別之間、不同等級之間關係的協調與和諧。對於這種的思想,孔子主張不僅要作為一種認識和處理事物的方法來看待,而且還應該通過修養和鍛煉,把它融入自己的性行和品質中,成為人的美德。

四、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經驗豐富,是他思想學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孔子學無常師,一生虛心好學。 他提倡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又說要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也向他的學生學習,提倡當仁,不讓於師(《衛靈公》)。

當子夏問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孔子回答說:繪事後素。又問:禮后乎?孔子說: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八佾》)他在總結自己的學習經驗時說:吾常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衛靈公》)

他提倡奮發學習,講求學習方法。在知識的形成積累上,強調學與求的重要性,稱自己是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要求弟子發奮忘食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他說: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述而》)又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一方面要求把思考分析建立在學習探求的基礎上,另一方面又要求把學到、聽到和見到的東西加以分析研究,變成自己的知識,豐富提高自己。他還強調學與行結合。他說: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認為只說不做是可恥的,恥躬之不逮也(《論語.里仁》)。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 孔子的教育實踐與經驗,為中國傳統教育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可以說,孔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奠基者。他的上述思想成為後世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之一,對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以及社會心理等各方面都產生了深遠影響。以仁、義、禮、智、信為基礎的儒家思想重視人的道德修養,講氣節,重道義,關心別人,提倡寬忍平和、豁達樂觀;關注國家、人民的整體利益,講求修齊治平,這對於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保持和諧的社會關係,穩定社會等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許多朝代的有道國君都遵循孔子的思想治國平天下。

對於孔子,漢代史學家司馬遷的評價是:《詩》中有這樣的話: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讓人遵循。自古以來,天下的君王直到賢人也夠多的了,當活着的時候都顯貴榮耀,可是死了就什麼也沒有了。孔子是一個平民,但讀書的人都尊他為宗師。從天子王侯到全國談六藝的人,都把孔子的學說作為最高準則,可以說孔子是至高無上的聖人了。因此,知中華者必知孔子,不知孔子就不能真正的了解中華傳統文化。

老子姓李,名重耳,字伯陽,是春秋時期楚國人。是年高德重的意思,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老子是人們對他的尊稱。老子的生卒年月不詳。

相傳老子氣質稟賦與眾不同,他諳於掌故,熟於禮制。他歷經文王、武王時期,做過周朝的守藏室史(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或歷史博物館館長)和柱下史(相當秦漢的御史。公元前520年,周王室發生爭奪王位的內戰,老子受牽連而被罷免官職。老子深感人世的險惡,便自隱無名,流落四方。

公元前4789月的一天,老子西行去秦國。經過函谷關時,關令尹喜通過占卜預知會有神人從這裡經過,就命人清掃了四十里道路迎接。果然是老子來了。尹喜說:先生您就要隱居了,以後就聽不到先生的教誨了,就請先生勉為其難,著書傳世吧!老子在中原一帶都沒有傳授過什麼,他知道尹喜命中注定該得道,就在那裡作了短暫停留,寫下了千古名篇《道德經》。之後,老子西出函谷關,過流沙而去……流沙是指新疆的大沙漠,沒有人知道他最終去了哪裡。

老子的思想,大都保存在《老子》一書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兩篇,前37章為卷上,后44章為卷下,共 5000多字。因為它所講的是道與德的問題,後來人們又稱它為《老子道德經》。現在我們所見到的《老子》一書,並不是老子的原着,因有戰國時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卻是屬於老子的。其基本思想範疇是,故稱道家。道家之稱最早見於漢代司馬遷的《論六家之要指》。

後世有許多人將《老子》一書看作是一部偉大的哲學著作,但是真正有緣的人卻將其視為得道修鍊之法,並依此進行修鍊,達到了返本歸真的人生目地。正如老子在開篇中就講: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的不是常道,而有道的他與俗人也有着天壤的差別,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正因為他不是一般的,不是隨隨便便讓人得的,所以才非常珍貴。而大道傳出,身在人世迷中的人們態度也是不一樣的,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為了讓有緣人得道,讓上士最終返本歸真,老子在短短的5000字中告訴了人們這個的含義以及與宇宙的形成、萬物的本源的關係,如何做人並最終如何達到返本歸真等一系列問題,而對其它問題的闡述恰恰是為了那個最終的目地做鋪墊。老子為了讓修道之人明白修道之法,還多次談到了有的聖人在面對各種問題時是如何做的,以此作為人們的榜樣。

道家的基本政治主張是無為而治,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即治理國家,一切順乎自然,對百姓採取不干涉和少干涉的政策,以無為為手段達到無不為的目地。其政治理想是小國寡民的社會,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據說當年孔子曾到周都,拜見了老子。從老子那兒回來,孔子三天沒有說話。子貢很奇怪,就問老師是怎麼回事。孔子說: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游;獸,我知道它能跑。能跑的,我可以用網去捉它;能游的,我可以用絲線去釣它;能飛的,我可以用箭去射它。至於龍,我不知道它是怎麼乘風雲上天的。我今天見到老子,他就像龍一樣深不可測啊!

可見,度人的覺者和人世中的思想家存在着根本的區別。老子之道,微妙難懂,是神的教化;孔子之言,只不過是人的學問,是規範人類行為道德之法。

同孔子的儒家思想一樣,老子的道家思想同樣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之一,其重要性在於他在中華文明經歷了神人共處時期后,第一次告訴了人們返本歸真的途徑,他啟迪人們如何認識天、地、自然、宇宙、社會和自身。比如老子認為天地法則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萬物生死都要順其自然,因而人們在世間的生活也要順其自然。簡言之,儒家是入世的思想,道家則是出世的思想,他給人留下的是修鍊的方法。後來的那些修道者,凡是遵從老子的道的,都是拋棄了世俗的榮華富貴,養身修性,而沒有在險惡的亂世遭到顛沛坎坷。老子的學道淵博深邃,源遠流長,這是乾坤所定,為萬世師表,所以後來修道的,也都把老子奉為他們的宗師了。

此外,道家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對後世的統治者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東漢年間,老子與民間的神仙方術結合,形成了道教。老子被尊為道教鼻祖。不過,道教與道家是兩個並不相同的概念。

道家思想的傳播也為後來佛家思想的傳入提供了必要的土壤。

釋迦牟尼・佛家・中國傳統文化

當中國的大道在神州大地上流傳的時候,與此同時,在同是東方文明古國的印度,釋迦牟尼的佛法已經開始弘傳。

釋迦牟尼出生在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劫比羅城。其母摩耶夫人在回娘家途中於藍毗尼園(今尼泊爾南部)生下釋迦牟尼。釋迦牟尼從小就具有悲天憫人的胸懷,喜歡思考人生的真理。十九歲的時候,釋迦牟尼拋棄了王位,離開了王宮,出家修行。當時的印度,有各種宗派的修練方法。這些修法,在釋迦牟尼以前就已經存在。釋迦牟尼先修無想定三年,最後終於修成。但他認為那不是道,不是根本,就捨棄了。釋迦牟尼又修非想-非非想定三年,最後達到了這個境界。但他發現那也不是道,所以又丟掉不要了。釋迦牟尼兩次知非即舍,當時再也找不到明師,只好自己到酷寒的雪山上去修苦行。他一天只吃一個乾果,餓得不成人形。他這樣苦修,是要找出一個真理來。但是六年之後,他認為苦行也不是道,就下山去了。

釋迦牟尼來到恆河邊。瘦弱的他餓得實在撐不住了,昏倒在河邊。恰好有一個牧羊女經過,給他吃很好的乳酪,釋迦牟尼得到了營養,恢復了體力。但他沒有辦法找到一個能夠指導他的明師,便度過恆河來到一棵菩提樹下打坐,發誓非成無上正等正覺不可,否則便死在那裡。

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打坐七七四十九天。第四十九天凌晨,他抬頭望天,看到了天上的明星。這一望,神通與功能瞬間炸開,他的思維在剎那間被打開,一下子想起了自己以前修鍊的東西,知道了自己的前世今生及種種開悟后應該知道的事情。由於開悟時釋放出的能量衝擊波,很大的一個地理範圍在釋迦牟尼開悟的那一瞬間震動起來。當時的人認為發生了輕微的地震、山崩和海嘯,其實是釋迦牟尼佛開悟所致。當然,佛的能量是慈悲的,不會傷害到人。釋迦牟尼知道自己得道了,因為他已經具備了開悟后的智慧與能力。經過十二年艱苦卓絕的修行,釋迦牟尼佛終於睹明星而悟道。之後,釋迦牟尼佛便開始了四十九年的傳法生涯。

釋迦牟尼佛的法門的特點叫作戒、定、慧。戒就是戒去常人中的一切慾望和執着,定是指人入定修行,慧是指人開悟開慧。大藏經多少萬卷,都不離這三個字。當然,它具體的表述鋪展開來相當龐雜,但其實質就是這三個字。

當時,印度有八種宗教同時流傳。釋迦牟尼所傳的佛法和另外七種宗教一直發生着意識形態上的爭論。當時的婆羅門教勢力很大,與釋迦牟尼佛的爭論最多。人們的所言所行都與史前佛的教誨相違背了。這樣,婆羅門教就走入了末法。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的佛法便在印度傳播開來。因為釋迦牟尼佛傳的是正法,在傳法過程當中,釋迦牟尼佛不斷駁倒其它宗教的教理,所以不斷有外道中人捨棄外道皈依佛教。如智慧第一的舍利佛原先是婆羅門外道,他與釋迦牟尼佛辯論,知道釋迦牟尼佛傳的是正法,就離開婆羅門成為釋迦牟尼佛最有智慧的弟子。這樣,釋迦牟尼的佛法越來越強盛,而其它宗教就越來越衰微。佛法漸為其它宗教所不容。宗教之間的矛盾激化到最後,出現了裸形外道殺害佛弟子的事情。神通第一的目犍連被裸形外道從山上推下的滾石壓死,成為佛弟子中第一個殉教弟子。外道還把佛的弟子抓去,投入火坑,或綁在柱子上用箭射死。佛滅度后,佛的弟子曾被五百人一個單位的砍頭。這些迫害事件都是非常令人悲痛的!

在釋迦牟尼佛涅以後,其它宗教又開始興盛起來。印度的佛教最後與婆羅門教相結合,演變成了一種新的宗教--印度教。印度教不再信釋迦牟尼,也不供奉什麼佛了。所以,佛教在印度產生,最後卻在印度消失了。然而在東南亞,在中國等地,佛法廣泛的傳播開來,深刻的影響了這些國家的文化。

佛法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呢?他對中華文明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據說在西漢末年,佛教開始從中國的邊疆傳入內地。佛教一開始進入中國,就和中國傳統文化充滿着矛盾。不少文人排斥外來文化,還出現過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兩次大規模滅佛事件。但經過東漢魏晉二百多年的磨合,佛教與中國的本土文化從對抗走向適應,並相互影響。

南北朝時期,佛教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跨地區,跨國界的廣泛傳播開來。在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條件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佛教。中國佛教和儒家、道家一樣,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支撐,對中國社會各個方面都產生很深的影響。中國佛教發展到隋唐,進入鼎盛時期。國家的統一,經濟的繁榮,加上歷代皇帝重視佛教,大量佛經傳入中國,譯成漢文,廣為流傳,開始出現了不同風格的佛教流派。如天台宗、慈恩宗、華嚴宗、律宗、禪宗等,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禪宗。這時的佛教,已經滲透在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人們的生活中。

到了宋代,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已全面滲透到哲學、文學、倫理學,以及法學領域,對詩歌的影響更為突出。許多有文化的僧人也大量寫詩說禪,大量的詩篇從追求寧靜空寂的禪境到開始追求機智活潑的禪機禪趣,追求佛教語言的選擇,追求禪宗中的理性。

可以說,從隋唐之後,佛家思想對中國文學藝術的影響是相當廣泛的。主要表現在:其一、中國傳統藝術,如建築、塑鑄、雕刻、繪畫、音樂、戲劇等出現了大量與有關的作品。其二、中國文學作品出現了切音、文法觀念、名詞新增、文體之開新、詩歌、語錄體、小說傳奇雜劇等新概念及題材。其三、對中國哲學思想產生影響。

此外,佛家思想對於中國傳統科學,比如醫藥、天文、數學的發展也產生了影響。

而佛教對於中國習俗風尚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具體表現在:第一、信三世。佛家認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因緣和合而生,一切都在輪迴之中,人有生老病死,天有陰晴圓缺,花開花落,生滅相成。佛教傳入中國以後,中國人開始知道人有三世,知生有所從來,死知有所往。第二、信六道。佛教有六道輪迴之說,雖然現世作惡而得福得壽,但其業果若不報於現世而將報於來世。第三、信善惡報。因信三世六道,故信善惡定有果報,或報之自身體,或報之子孫,或報之來世。同時還引進了悔罪植福、延壽薦亡、修德禳災、設供祈願等觀念。

總而言之,佛教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層面,可謂既深且廣。















http://b5.secretchina.com/news/14/10/27/557654.html
Flag Count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