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

挪威的世外桃源─羅弗敦群島


挪威的世外桃源─羅弗敦群島




挪威亨寧斯韋爾位於奧斯特法島西南外的幾座小島上。這裏是羅弗敦群島最豔麗、最時髦的地方,擁有多家酒吧、餐館和畫廊。(Martin de Lusenet/Flickr)




鄰海拔地而起的一列險峻的島嶼——「羅弗敦之牆」,這堵牆在西部峽灣與北海之間形成了一道長達160公里的屏障。島峰由花崗岩和火山岸構成,經受了上一次冰河時代冰川的沖刷、削鑿,從而形成了現今幾乎可與阿爾卑斯山脈相媲美的曠野,以及壯觀的地貌。

羅弗敦群島(Lofoten Island)位於挪威北部海中的群島。面積1,425平方公里,南北延伸約111公里,同大陸相距1.6公里~80公里,中間隔著韋斯特峽灣。羅弗敦群島中比較大的四個島嶼是維根島、西沃格島、弗拉克斯塔島、莫斯克內斯島,每個島都有橋樑或隧道相連。它和北端的Vesteralen島串成長形的群島。


挪威北部海中的羅弗敦群島。(Michael Haferkamp/維基百科)
羅浮敦群島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氣候比極圈內其他地方溫暖,夏天均溫約為攝氏12度,非常舒爽宜人。這裡的魚種多又肥美,由於每年從1月到4月末,大批的魚群會匯聚到羅弗敦的淺岸水域產卵,每年這裏沿著挪威南北整個海岸都會有超過6,000艘捕魚船隊從挪威各地彙集在此捕鱈魚,景象十分壯觀。


羅弗敦群島峽灣Unstad海灘附近,曝晒的鱈魚頭。(OLIVIER MORIN/AFP)
羅弗敦群島(Lofoten Island)是挪威保護得最好的漁村島嶼之一。一排排的漁民小屋沿海而建,紅牆、白窗的小屋散落在海岸線,配上湛藍的海水、遠處積雪的雪山和青綠草原,在陽光的映照下,明媚的島嶼風情,堪稱是挪威最美的地方之一。


挪威雷訥離哈姆訥於不遠,這裏前鄰寧靜的海灣,後靠絕壁和小山,如同仙境一般,經常被投票選為挪威最美麗的地方。(Sveter/維基百科)






挪威韋略島位於羅弗敦群島南部,是挪威最好的觀鳥場所之一。島上的山陡峭高峻,海岸邊有一些廢棄的漁村。(Jorunn/維基百科)






莫斯克內斯島上有一個古老的小漁村,被公認是「挪威最美麗村莊」。(Thomas Faivre-Duboz/維基百科)






挪威斯沃爾維爾位於羅弗敦群島最大島──奧斯特法島南岸,背靠拔地而起的陡峭山峰。它擁有群島上最現代化的便利設施和最活躍的夜生活。(Blue Elf/維基百科)






挪威北部海中的羅弗敦群島弗拉克斯塔橋。(Blue Elf/維基百科)






勒斯特島為挪威最好的觀鳥地。(Redningsselskapet/Flickr)






挪威羅弗敦群島納斯峽灣(Nusfjord)中漁村居民的安逸生活。(m.prinke/維基百科)






挪威韋略島位於羅弗敦群島南部,是挪威最好的觀鳥場所之一,這裏聚居著大量海雀、三趾鷗和燕鷗。島上的山陡峭高峻,海岸邊有一些廢棄的漁村。(Blue Elf/維基百科)






勒斯特島位於韋略島西南,二者同為挪威最好的觀鳥地。這個小島地處暖流的中心地帶,是挪威北部氣候最溫和的地方。(Einar Stamnes/維基百科)






挪威卡伯爾沃格位於斯沃爾維爾以西不到5公里,是一個美麗的小村莊。(4ing/維基百科)






挪威哈姆訥於位於莫斯克內斯島東邊一個奇特的岬角處,只有通過幾座跨海大橋和幾座小島才能到達位於同一座島上的雷訥。(Jörg Hempel/維基百科)






挪威斯沃爾維爾位於羅弗敦群島最大島──奧斯特法島南岸,背靠拔地而起的陡峭山峰。它擁有群島上最現代化的便利設施和最活躍的夜生活。(Loranchet/維基百科)






挪威斯塔姆松位於西沃格島南岸,是一個基本保持傳統生活方式的漁村,碼頭邊有數家青年旅社。這裏適合徒步旅行和捕魚。(Blue Elf/維基百科)






挪威哈姆訥於港口(Dcoetzee /維基百科)






挪威位於萊克內斯和Stamsund之間的一道風景線。(Sveter/維基百科)






挪威奧鎮是一個受到保護的傳統漁村,羅弗敦群島公路的盡頭就在這裏。圖為俯瞰奧鎮。(Sveter/維基百科)






挪威奧鎮是一個受到保護的傳統漁村,羅弗敦群島公路的盡頭就在這裏。它有一個高舉在岩層山,通過步行木橋與外界相連,沿岸有很多紅色的漁民小屋,它們當中有很多是建在海崖上的。(Rich Smith/維基百科)






位於北極圈內羅弗敦群島峽灣的Unstad海灘附近。(OLIVIER MORIN/AFP)




責任編輯:卓惠如
-







Flag Counter





POST OCCUPY CENTRAL - DAY 135 (29-04-2015)



Occupy Central

Occupy Central is a civil disobedience movement which began in Hong Kong on September 28, 2014. It calls on thousands of protesters to block roads and paralyse Hong Kong's financial district if the Beijing and Hong Kong governments do not agree to implement universal suffrage for the chief executive election in 2017 and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elections in 2020 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The movement was initiated by Benny Tai Yiu-ting (戴耀),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law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in January 2013.



Umbrella Movement



The Umbrella Movement (Chinese: 雨傘運動; pinyin: yǔsǎn yùndòng) is a loose political movement that was created spontaneously during the Hong Kong protests of 2014. Its name derives from the recognition of the umbrella as a symbol of defiance and resistance against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and the united grass-roots objection to the decision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NPCSC) of 31 August.

The movement consists of individuals numbering in the tens of thousand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protests that began on 28 September 2014, although Scholarism, the Hong Kong Federation of Students, Occupy Central with Love and Peace,  groups are principally driving the demands for the rescission of the NPCSC decision.


Occupy Central site in Causeway Bay was cleared as police moved in  ...

POST OCCUPY CENTRAL - DAY 135:

Full coverage of the day’s events on 29-04


Home







Drop veto plan on reforms Tung tells pan-democrats


Former chief executive Tung Chee-hwa urges pan-democrats to think independently without having to conform with a collective decision or position on the government's political reform package. Photo: HKEJ

Any aspirant who is not against the mainland will have a chance to become a candidate in the 2017 election, according to the SAR's first chief executive.
Tung Chee-hwa also called on the pan-democratic lawmakers who plan to veto the government's political reform proposal to turn away from the wrong path and to support the package.

Tung said he realized that some pan- democratic lawmakers fear they might be labeled "traitors" if they vote for the political reform. However, he asked them to put the interests of Hong Kong and voters' aspirations for universal suffrage ahead of their personal views.

He said pan-democrats should be broadminded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that the reform proposal is not genuine universal suffrage is misleading.

Speaking for the first time after the government unveiled its proposal last Wednesday, Tung said he believes some pan-democrats will be able to get enough support from the 1,200-strong Nominating Committee to enter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2017 chief executive election.

"I believe that there is still a chance for any person to become a candidate officially," said Tung, who is also vice chairman of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the top advisory body. "What is important is whether the person has the capability, social standing and the trust of the people and experience.

"Most importantly, I believe that all people will see whether the person is against the mainland or not and insist on the principle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Tung called for rational pan- democrats to show courage to have an independent mind, to refuse to band together to vote down the proposal.

He said that if the package is not passed, it will affect Beijing's confidence in Hong Kong. Tung said the SAR will be the eventual loser if it is continuously embroiled in endless disputes on political reform and infighting.

Civic Party lawmaker Alan Leong Kah-kit said Tung's comments were misguided and misleading.

Tung, as a state leader, should know that Hongkongers are humbly asking for genuine universal suffrage, Leong said.

Democratic Party chairwoman Emily Lau Wai-hing said Tung should tell leaders in Beijing about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government's political reform package being voted down.












EJ Insight







04月30日 後佔中第136天 公布政改方案第9天


04月30日 後佔中第136天
公布政改方案第9



粗口歌罵警事件 嶺大校長致函警告學生會勿再重犯 
否則紀律處分



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向嶺大全校師生發表公開信,就「粗口歌罵警事件」對外致歉,同時去信正式警告學生會「勿再重犯」,「否則將受校方紀律處分」。

鄭國漢表示,「粗口歌罵警事件」令嶺大聲譽受損,「影響社會對嶺大學生和畢業生的觀感,甚至動搖嶺南人多年來努力不懈建立的博雅教育傳統」。鄭表示,「在校園出現以粗言穢語辱罵他人的舉動,嚴重違背尊重包容、開放多元、慎思明辨、重視個人品德、對自己的言行負責等嶺大博雅教育的核心元素,是不能容忍的」,「我希望強調嶺大尊重參與校園活動人士以不同形式表達意見的自由和權利,故不會事先對活動內容作出審查,但有關人士必須就其言論或宣示的訊息及內容負責」。
以下為公開信內容:

各位同事、校友和同學:

由嶺大學生會主辦、於4月17日在嶺大舉行的一場音樂會,出現校外樂隊在表演時以粗言穢語辱駡警務人員的事件,引起社會不少廻響及批評。相信各位同事、校友和同學對此均有所聞,不少人更就表演出現該等粗穢語言且具有嚴重冒犯性的內容,向我表達失望與憤慨,並憂慮事件會對嶺大學生造成不良影響,令嶺大聲譽受損,影響社會對嶺大學生和畢業生的觀感,甚至動搖嶺南人多年來努力不懈建立的博雅教育傳統。
縱然社會上對事件或有不同意見,但我想明確指出,在校園出現以粗言穢語辱罵他人的舉動,嚴重違背尊重包容、開放多元、慎思明辨、重視個人品德、對自己的言行負責等嶺大博雅教育的核心元素,是不能容忍的。嶺南人以及公眾人士對於事件的憂慮,我感同身受。作為嶺大校長,我對於校園內發生今次事件責無旁貸。我謹在此向所有受影響的人士以及關注事件的朋友致以衷心的歉意。

自事件發生後的一個多星期以來,校方一直全力跟進,包括成立專責委員會就事件作出調查並撰寫報告,約見學生會代表,並在校董會作出討論,以決定對事件的處理。
首先,我希望強調嶺大尊重參與校園活動人士以不同形式表達意見的自由和權利,故不會事先對活動內容作出審查,但有關人士必須就其言論或宣示的訊息及內容負責。校方已明確要求該演唱會的主辦單位嶺大學生會日後舉辦活動時,絕對不能讓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為此,我亦已去函學生會,警戒他們勿再重犯,否則將受校方紀律處分。

一直以來,校方秉持與學生團體互相信任的態度,處理同學在校園內舉辦活動的事宜。校方不希望今次事件影響這種互信,故將加強對學生團體的宣傳和教育,提醒他們有責任確保其舉辦的活動內容沒有冒犯性或不雅成分,若學生活動有損大學聲譽,校方可按大學規章紀律處分其負責人。校方作為場地提供者,亦保留權利拒絕曾在校內作冒犯性或不雅表演的團體或人士,參與將來在嶺大舉辦的活動。

作為老師和教育工作者,我深盼所有嶺大同學均能經一事,長一智,從事件中汲取教訓,了解自己所肩負的責任,成為新一代能當大任的嶺南人。我亦希望舉辦音樂會的同學明白事件已損害了一代一代嶺南人多年來努力為大學建立的校譽,令不少嶺南人深感失望和切膚之痛。我亦要衷心感謝嶺南人及社會各界給予校方時間依據程序調查事件和處理跟進措施,以及對嶺大的諒解、包容和愛護。讓我們承先啟後,繼續一起努力弘揚嶺大的博雅教育精神,保護得來不易、屬於所有嶺南人的校譽!順頌
時祺!
校長鄭國漢 謹啟


董建華誘轉軚 泛民:信真理良心
董揚言議員勿怕做叛徒 梁家傑指受良知綑綁非權錢交易



香港政府及北京當局在政改方案公佈後仍態度強硬,但隨著近期三間大學的民意調查均顯示未有過半市民支持「袋住先」通過方案,京官的口風似有放緩。有評論認為,中共仍未就8.31框架未作出任何退讓,泛民須把握時間盡力爭取民意反對「袋住先」,繼續向北京施壓。與此同時,中共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董建華昨日又再開腔,施壓泛民勿怕變「民主叛徒」,不要綑綁否決方案。泛民反駁指董只懂得權錢交易,不明白泛民否決方案是基於真理良心。

大律師公會訪京團一連二日先後與中共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及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會面。昨日,大律師公會在北京召開記者會,主席譚允芝引述李飛稱人大8.31決定可以改變,但改變須嚴格依照《基本法》及按法律程序,亦必須通過時間實踐與觀察實際運作的經驗後,才決定是否需要修改:「因為8.31框架是法律的一部份,修改法律一定有修改的機制,只要循著法定程序,就有修改的空間。」

但譚允芝重申,她理解李飛的意思是政改尚未實踐過,談何要修改?「他沒有說不實踐就沒有機會修改。」

譚允芝並引述王光亞表示,目前沒有計劃研究立法規管特首任命辦法。她又說,大律師公會向王光亞提出如2017年普選達不到的話,中央會如何考慮香港的實際情況?王光亞指會觀察民意、內地與香港關係、是否有利國家發展等因素,亦需要考慮是否有利維護國家安全,和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譚允芝表示,公會未有討論今次方案,目前對剛公佈的方案無立場。

隨團的公民黨議員湯家驊表示,官員沒有向他們硬銷政改方案,又說感到官員對政改被否決有相當足夠的心理準備,他認為,會面沒有令他對政改感到更樂觀。

程翔:8.31方案未退讓

對於大律師公會所引述李飛對8.31決定的最新說法,資深傳媒人程翔認為,雖然較李飛早前稱「8.31決議不可撼動」的言論緩和,但實際上方案並未有退讓。他建議未來的日子泛民要做大量工作說服市民,將反對袋住先的民意提高超至過五成,才能對北京造成壓力。

時評家黎則奮認為,今次李飛與王光亞的語氣較以往溫和,可能與近日民調並未顯示大多數市民撐政改方案有關。他說民調以固網電話為主,這些家庭大多是社會中比較低下或是年長的市民,本身就是比較支持方案的一群,相反全港有一千多萬部手機,很多年輕的家庭家中沒有固網,而這一群多數是反對方案,所以政府「心中有數」,「即是民意戰的第一輪,政府沒有贏。」

他認為民意很重要,如果民意大多數是反對袋住先,也會迫使當局無法「名正言順」通過方案,而想轉軚的泛民議員也有理由不能轉。他又建議泛民這段時間應盡全力去爭取市民支持,如提前在表決前舉行大遊行,相信會有民意的效應。

董建華開腔促泛民轉軚

香港前特首、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昨日召開記者會撐政改方案,配合前一日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接見自由黨形容方案是「合憲性、民主性、正當性、穩健性」的言論。這是董建華繼去年9月第一次在離任9年後召開記者會談政改,之後相隔1個月再見記者談佔中,以及今年1月又開記者會撐梁振英施政報告之後,第四次召開記者會。

立法會兩個月內就會表決政改。董建華批評泛民堅持有公民提名才是真普選是誤導市民;又揚言泛民綑綁否決方案,只會令「一人一票」機會變得遙遙無期,「全港都輸」。他又說,泛民議員可能擔心「轉軚」會被視為「民主叛徒」,但是將香港人福祉「賭一鋪」是「很不對」,認為泛民應放下個人聲譽榮辱,幫助方案通過。

此前一天,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亦發表類似言論,呼籲泛民應支持政改,不要顧及面子問題,即使被批評「轉軚」也沒有所謂。

梁家傑:董不懂真理良心

泛民飯盒會召集人梁家傑反駁董建華的言論是自欺欺人,不明白世上仍有真理及良心,只懂得權錢交易。「我們20多人之所以同一立場,不是甚麼綑綁。如果是綑綁,都是受我們的良知綑綁。如果真是有綑綁,都是為香港人福祉而綑綁……所以董先生出口術,說我們綑綁,根本他就不明白,原來世上還有真理、良心。不似他自己,只會做權錢交易。」

梁家傑重申,泛民一致反對人大8.31決定下的政改方案,是不想成為中央及特區政府欺騙港人的幫兇,從現在至投票期間,泛民會盡力向香港人解釋清楚。

工黨主席李卓人形容政改方案是一個「天仙局」,泛民不應拿香港700萬人福祉「賭一鋪」,他又說沒有真普選香港就會繼續內耗,「如果董生真的那麼關心香港的內耗問題,拜託他不要常賴泛民,把責任全推向泛民,應該要賴的就是他自己、是政協、是人大、是中共、是特區政府,為何他們不可以給出一個胸襟,讓香港人有真普選。」李卓人強調泛民會秉持良心而否決方案。

劉慧卿:董建華威脅港人

民主黨主席劉慧卿重申,泛民完全沒有綑綁投票,各有自由意志,當認為方案不可取就會否決。


對於董建華所云,如果北京對香港信心動搖,香港又解決不了政改爭拗,只會全港皆輸,她認為董建華不應出言威脅香港,而是應該向北京爭取一個各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如果董生覺得方案過不到是對香港不利,他更加應該馬上去北京跟領導人說,香港現在撕裂很嚴重,尤其多謝梁振英日夜催谷撕裂。」她認為,香港今日到了如此地步,三位特首應負很大責任,並強調如果方案最終「無得改」,相信很多泛民議員及市民都不會贊成。


《城大月報》煽暴渲「港獨」極危險



《城大月報》4月號以「告別運動 革命抗赤」為題,並於封面刊出象徵「港獨」的港英旗幟,大力宣揚「港獨」。林心澄 攝

誣衊與內地融合是「殖民」 教界批損校譽促校方處理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甘瑜)「港獨」思想已滲透香港各大專院校。繼香港大學學生會出版的刊物《學苑》早前刊載多篇「港獨」文章後,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編輯委員會近日在其《城大月報》 4月號以「告別運動 革命抗赤」為題,以系列文章危言聳聽,稱內地和香港融合是「殖民」,令「香港頻(瀕)臨滅族」,更渲染暴力、反法治的意識,稱香港要「革命」,「推翻暴政」,「暴力可以是好的,暴力行動更可以是社會進步的巨大創造力」等。有教育界人士批評,有關言論已損害大學聲譽,校方應當處理,有法律界人士更指,鼓吹仇恨的言論或已觸犯刑事罪行。

昨日開始在城大派發的最新一期《城大月報》,以「告別運動 革命抗赤」為題,並對描繪法國大革命的名畫《自由引導人民》進行改動,使畫中主角舉着象徵「港獨」的旗幟作為封面,意圖昭然若揭。月報更就其「革命」主題刊出了7篇文章,部分單是標題已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例如《殖民戰爭勢滅港 決志革命衛吾土》、《以武抗暴乃是天經地義 匪賊當道焉能坐以待斃》。

細論手段成功機率

翻閱當中的文章,不少內容都在渲染着「港獨」、暴力、反法治等反社會思想。其中《殖民戰爭》中,開篇就寫到「中共發動殖民戰爭,香港頻(瀕)臨滅族」,其後又稱「中共外強中乾,港人要見機行事,革命脫共自立」,明目張膽渲染「港獨」,更列出種種條件,從手段、成功機率等方面去教大家如何「抗爭」,其中甚至寫到「代價如果只是傷了朝廷鷹犬的爪牙,爛幾塊玻璃,可算符合條件」。

該系列文章對暴力的描寫及宣揚並不只「傷鷹犬爪牙、爛幾塊玻璃」,其中《買少見少的左翼暴動理論》就為暴力「平反」,指「暴力行動既不是負面,也不是只在更大威脅下,暴力才有正當性......暴力可以是好的,暴力行動更可以是社會進步的巨大創造力」。

稱暴力為撕裂社會

文章又稱,「暴力抗爭就是為了撕裂(社會關係),因為在裂口中才能開花。」《以武抗暴乃是天經地義》一文中則反問讀者「為何武鬥不可取且不符道德?武力為惡,和平為善,只是人類的僵化概念而已」,更宣稱大家「拋開這種既定的世俗規範,才是抗命的極致與文明進步的典範」,思想偏激的程度可見一斑。
除了渲染「港獨」和暴力,文章也有不少反法治、反社會的思想,例如《殖民戰爭勢滅港》一文稱,香港「沒有一條法律是合乎程序公義」,故拒絕服從相關法律和刑責,是香港人的「道德責任」。《暴動理論》一文更指「暴力抗爭是要贏,不是打定輸數等被人拉,最好就是大家都不用坐牢啦」。

他們更寫到如何阻礙香港社會運轉,例如「癱瘓資本流動」,以及「以香港金融中心的脆弱秩序要脅,抱持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心,癱瘓社會齒輪」等。

《殖民戰爭勢滅港》的作者承認有關想法是「超乎理性的信念」,但稱「抗爭需要理性的思考,更需要感性的力量」,更引用黃之鋒所言稱,「沒有一個死的心理準備,就不要說自己在搞革命。」

同學不認同批偏激

就學生報刊鼓吹暴力及「港獨」,城大的學生意見不一,雖然不少人都表示尊重學生報表達意見的自由,但也有不少人認為言論過於偏激。該校工程系二年級生鍾同學不認同「港獨」,並批評這對香港發展沒好處。

同樣二年級的雷同學也不認同「港獨」,「『港獨』後的世界一定不像他們所說那麼好。」對文章多番渲染暴力,雷同學也不認同,並指這對任何人都沒好處。她認為該些文章內容過於偏激,不應以學生資源去做這樣的議題。


持盾防暴查封劏房 市民無家可歸佔領屋宇署



位於荃灣的榮豐工業大廈,於本月中被屋宇署以僭建劏房為由向法庭申請查封。而今早屋宇署在沒有預先通知下,聯同數十名持盾牌的防暴警察進入大廈「清場」,租戶要在5分鐘內離開。大廈大門已遭鐵鍊鎖上,16名租戶無法入內,現時租戶於屋宇署辦公室抗議,現場有多名便裝及軍裝警員戒備。始創中心現封鎖升降機香關掉冷氣,所有記者及市民都不能進入屋宇署辦公室樓層。

今晚無家可歸的榮豐工業大廈租戶表示,現時不能入屋,想拿老人家的藥、小孩的奶粉都不準,屋宇署職員則表示,正在處理「入屋紙」,無法安排居民即日取回家中物品,但可安排居民入住屯門寶田。有租所形容,當租戶上前希望與屋宇署員工談判時,該名員工「拔足狂奔」,登上的士離去。現場租戶不滿屋宇署未回應事件,在場高叫口號,要求先安置後清拆。


屋宇署晚上發新聞稿,指有十四戶居民向社署提出體恤安置的申請,全部被評定未符合有關資格,重申受執法行動影響的居民,包括已申請公屋的人士,將不會因行動而獲提早編配公屋。




【政府迫遷工廈劏房租戶事件懶人包-回應質疑篇】




1. 租戶住非法劏房被清拆,預左被清走,點解要「賴死唔走」?

屋宇署去年12月貼紙表示會封樓時,房東卻向租客表示不用理會,指業主會處理,叫租客可繼續住。同時荃灣劏房業主見清拆工廈劏房會令需求增加,就立即加租,縱使有些租戶已離開,但亦有租戶難以負擔工廈外單位租金,繼續租住此單位。社工多次為街坊向社署申請體恤安置,卻未果。更重要的是,當他們三月在立法會申訴部求助,席上屋宇署、社署及房署助理處長級官員表示,會待街坊安置有結果才會執法,因而令租戶相信政府不會令他們無家可歸。因此是政府違反承諾在先,現在卻突擊清場,令租戶非常忿怒。

2. 租戶要求「先安置後清拆」,政府已表示他們可入住屯門寶田臨時收容中心,為何拒絕?

租戶要求卑微,接受安置在中轉屋而非直接上公屋,並會按程序申請體恤安置。可是政府現提出的是安置在屯門寶田臨時收容中心,該處只限住三個月,之後他們同樣面對無家可歸的處境,所以要找一個合法而可負擔的住房才是他們所需要的。而且收容中心地點偏遠、環境惡劣、無私穩可言,情況如深水埗的露宿者之家,因此大部份居民不會選擇入住。

3. 政府「對業主以寬,對租戶以嚴」?

屋宇署約於三年前開始進行大規模取締工廈劏房行動,至今出72張清拆命令及中止更改用途命令,對未有遵從者提出刑事檢控,但每次檢控罰款最多20000多元,比業主一個月收取的租金更低,比租客要搬屋所花的上期按金等開支更便宜,毫無阻嚇作用。審計署剛公布《第64號報告書》,指出屋宇署巡查出現延誤、未有妥善處理清拆令等問題,政府卻不打擊,只是一味將租客驅趕,如此欺善怕惡,不是雙重標準嗎?

最核心的問題,就是現今土地只剩商品一途,業主為求賺錢不惜置租戶在危險處境,政府又助紂為虐,建公屋緩慢未能應付需要。因此,倡議住屋正義,就是讓人人都可實踐安定生活。


屋宇署熄冷氣 居民落大堂留守



屋宇署職員於傍晚下班後,樓層走廊的燈及冷氣被保安員關掉,令現場空氣焗促,約30名榮豐工業大廈劏房居民於是離開,移司到旺角始創中心大堂繼續抗爭,揚言要坐到下周一(4日)見署長。

居民又用A4紙寫上「先安置後重清拆」、「我們只是在等屋宇署長」,並要求重開樓層走廊的冷氣及電燈。警員一直在場視察,但未有採取任何行動。









順時序記錄


12:00  港大

主題:六四論壇,大中華與本土
嘉賓:鄭松泰,李啟迪,李卓人,劉銳紹











13:30 


現場觀眾,應該超過 300 人吧!








13:55 


有市民在論壇舉黃傘,然後把黄傘放在論壇前,並示意舉手要求表達意見。











六四論壇「大中華與本土」(1/2)





  

六四論壇「大中華與本土」(2/2)




20:00  旺角

因荃灣榮豐迫遷事件留守旺角始創中心,旁晚時份大批市民及團體到場支援,始創中心以辦公室已下班為由關了18樓走廊冷氣及大部份電燈。
始創中心廣場大堂有居民聚集,要求管理處開放18樓的冷氣及電梯。現在大約有50名市民佔據了始創中心大堂。










23:15   旺角始創中心門外


大量支持居民的人士聚集始創中心門外,警方暫時未有進一步有行動,而商場保安拒絕外面的市民進入,只開放一道門,讓𥚃面的市民離開,有市民在始創中心門外紮營。










始創中心有場外市民想把物資運送到場內給留守者,但商場保安拒絕,場外市民唯有把物資從門縫中運送。







始創中心外最新情況,有人於商場外搭起帳幕。梁國雄與吳文遠剛離開商場範圍。


















03:00  旺角

始創中心商場內剩下約二十名留守人士,商場外則有約三十人聲援,有人在路邊搭起兩大三小共五個帳幕。
而在現場把守的警員已全部離去,商場門口則有保安繼續把守。按小記觀察所得,除警員及大廈業戶外,其他人等均不可內進。
















【聲援荃灣榮豐工廈劏房戶:關公耶穌再度重同臨 守護大家】

旺角佔領時期,佔領人士在佔領區設立關公廟、耶穌/小聖堂,香火鼎盛、信拜者眾。今日,在始創中心門外的帳篷上,關公、耶穌再度同臨,雖然只是兩張畫像,卻仍能勾起人無限的記憶。




50人聚街頭聲援工廈劏房戶


受荃灣榮豐工業大廈劏房封閉令而要遷離的約50名居民,昨連續第3天留守旺角始創中心18樓屋宇署總部,要求與署長對話。屋宇署發言人稱,昨為勞動節假期,住戶要等到下周一署長上班,雙方才有機會見面。

另一邊廂,屋宇署長許少偉昨日接受無綫新聞訪問,指安排受影響居民入住屯門臨時收容中心已是最好安排,若直接安排他們入住中轉屋,會變相鼓勵更多人搬入工廈劏房。

屋署長:憂變相鼓勵住工廈

除受影響的劏房戶外,昨凌晨有20多人在始創中心地下紮營聲援,包括音樂創作人周博賢及參與佔領運動後被要求辭職的駐校社工許麗明。現場有多名警員戒備,氣氛平靜。聲援人數至昨晚增至約50人,其間多人舉黃傘,要求屋宇署妥善安置居民。
屋宇署回覆本報稱,前日於榮豐工業大廈設置工作站,安排居民入屋取回個人物品,亦有7名居民索取轉介信,到屯門寶田臨時收容中心暫住,其中兩人昨日已入住,其餘居民亦可申請轉介信。

對於有居民要求入住石籬臨時收容中心,署方強調該處是預留給特大災害的災民,工廈非法劏房居民不屬於此類別,故未能安排。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