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9日 星期五

走路可以動到90%的肌肉


走路可以動到90%的肌肉!德國骨科權威教你:3招用「走路」治療背痛





走路可以動到90%的肌肉!德國骨科權威教你:3招用「走路」治療背痛
走離疼痛
走路是最原始的運動,人類從千百年前就開始用雙腳移動。但隨著時代進步,這種自然的移動方式逐漸由其他東西取代,我們每天早上搭電梯到地下室取車,開車去工作,然後在辦公室坐上 8 到 10 小時,晚上又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放鬆。背痛的人通常更少走路了,很可能是為了逃避疼痛,結果卻往往背道而馳。現在各位已經知道太過放鬆會帶來負面效果,因為休息、缺乏運動等同保護姿勢,進而使肌肉更加緊繃,演變成肌肉萎縮。逃避心態則讓疼痛患者漸漸遠離生活的樂趣,專注於疼痛,使疼痛更加惡化。
祕密武器:散步
走路可為腰椎部位的疼痛帶來自然的物理療效。以色列台拉維夫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一週只要3次20到40分鐘的散步就能產生足夠功效。在該研究中有 52 名受試者,年紀落在 18到65歲之間,都有腰椎區域慢性疼痛的問題。
受試者分為兩組,一組完成為期7週、每週2到3次特定的下背部肌肉訓練,由物理治療師提供專業指導;另一組純粹只接受走路訓練,訓練時間一樣是20至40分鐘。兩組受試者的健康狀態都明顯好轉。研究負責人卡斯洛伊特博士(Dr. Michal Katz-Leurer)表示,這證明走路跟背部訓練一樣有效。
走路是萬靈丹
也就是說,午休時的一般散步就能治療背部,能對背部產生幫助,簡單、快速又有效,而稍微激烈一點的快走則更有幫助。瑞查茲博士(Dr. Barbara Richartz)是我們診所心血管部門的主治醫生,她做出的總結是:「其他運動不會像走路一樣動到這麼多肌肉,騎單車只會運動到35%的肌肉,慢跑是70%,但走路就像四輪驅動,會用到90%的肌肉組織。」
換句話說,定期輕鬆的散步或快走宛若無所不能的萬靈丹,不僅可以調整支撐肌肉與運動肌肉,還能調整整個身體結構:
l 加強血液循環、緩解緊繃
l 活動、增強背部肌肉與脊椎關節
l 強化支撐與維持肌肉的承受力
l 增進骨骼強度
l 訓練心血管系統
l 增進免疫力
l 有助減輕體重
l 預防中風與心肌梗塞
l 轉移自己對疼痛的注意力
l 放鬆身體
l 使身心愉悅
把死神拋在後頭
對於目標明確、行動迅速的步行者來說,更能享有額外的好處。澳洲雪梨康科爾醫院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只要在走路時加入一點節奏,有助於延年益壽。 根據該研究的研究人員計算,死神的平均移動速度是每小時2.9公里,最快不會超過每小時4.8公里。聽起來或許很可笑,但背後有嚴謹的研究支持。該研究記 錄了超過1,705 位、70 歲上下男性的步行速度,研究期間用碼錶測量、觀察時間長達 5 年。研究對象的每小時平均速度是3公里,在 5 年的過程中,共266 位研究對象過世,其中沒有任何一位的每小時速度超過5公里;研究人員還從記錄中 發現,平均速度較高的研究對象通常也有較高的平均壽命。也就是說,走路不僅對背部有幫助,而且走得愈快就能把死神拋在後頭。


每步都算數!
有些人比較不喜歡運動,但還是有很多其他的伸展機會。每天盡量善用每次走路的機會,像是用爬樓梯取代坐電梯,從捷運站走回家而不要轉車、走路而不是開車去買生活用品,吃完午飯或晚飯後稍稍散步一下。
重點在於,固定運動是控制內在野獸的最好辦法!養成每天散步的好習慣,從頭避免任何的怠惰或軟弱。
讓雙腳不受束縛
喀奈普(Sebastian Kneipp)牧師一百多年前建議的療法,至今仍然適用,也就是赤足有益健康且能強健背部。我們的腳天生就能適應些微不平的地形,可以像鎖鏈一樣帶動身體、保持平衡。為了維持平衡,我們的腳掌、軀幹和整個身體的肌肉都會出力,所以從現在開始,請盡量在石頭、草地、沙地上走路,或是穿專業的祼足鞋溯溪或赤足在平衡墊上練習。我們診所設有專供患者使用的散步花園,設有各種步道,以及赤足散步區。如果你有自己的花園,也可以規劃一個赤足區,用鵝卵石或大石頭、沙子、植被、冷杉球果佈置。


http://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0090511&p=1
Flag Counter





香港素食 38道團年飯/宴客菜譜





香港素食 38道團年飯/宴客菜譜




https://www.facebook.com/hkveggie2015/photos/a.1525923661070799.1073741835.1419881508341682/1525923727737459/?type=3





Flag Counter

2018年1月14日 星期日

須深思如何操作一國兩制





須深思如何操作一國兩制(文:呂大樂) (09:00)


圖1之1



究竟特區應該有幾「特」?這個問題已多年沒有提出來。在香港如是,相信於北京亦一樣。但曾幾何時這是一個受到重視、認為是十分重要的提問:既然是特區,就的確應該要「特」。
香港作為特別行政區的「特」,「特」在於「一國」之內它有另一套制度。這另一套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所謂「一個國家兩個制度」方針的核心,是「不在香港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但資本主義經濟得以維持,又不單純是一個市場運作的問題。所以這個另一個制度還要包括其他令香港社會經濟成功發展的元素,當中「香港原有法律……予以保留」(《基本法》第8條)。而基於同樣精神,香港特區的「行政機關、立法機關和司法機關,除使用中文外,還可使用英文,英文也是正式語文」(第9條)。當然還有「生活方式50年不變」,而在這原則底下,包括宗教信仰自由、「言論、新聞、出版的自由,結社、集會、遊行、示威的自由,組織和參加工會、罷工的權利和自由」(第27條)、「通訊自由和通訊秘密受法律的保護」(第30條)等。從上世紀80年代的角度來看,將來香港特區得以成功落實,需要市場經濟以外很多制度因素配合。
不顧對方利益  無法維持微妙平衡
將當時香港整套社會經濟制度(殖民地的政治管治安排除外)保留下來,既為安撫香港人、減低他們對回歸的恐懼,同時也認為可幫助未來的特區保持安定繁榮,繼續為國家作出(尤其是經濟的)貢獻。收回主權的意義不在於「解放」香港,而是處理一個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保護國土完整。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明白,一國兩制安排本身是歷史妥協的結果:沒有任何一方取得絕對優勢,完完全全按其意思而畫出香港未來藍圖。每一方都有得亦有失,始為之妥協。一國兩制作為當時成功處理香港前途問題的方案,其特點正在於這個建築於妥協上的平衡點。如果某一方完全不顧另一方的利益、考慮、計算,便無法維持那微妙平衡狀態。
我在上面舉出英文亦是正式語文的例子,就是想指出:假如某一些人嘗試單從意識形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當然會覺得這成何體統,既然已回歸祖國,為何還容許英語佔有如此重要地位呢?但在一國兩制框架裏,則使用英語既反映香港的國際化特色,同時對其經濟發展及鞏固財經中心地位起着正面作用,從實際角度,這有保留價值;更重要的,那是香港社會的文化特色及傳統,基於尊重原有生活及文化,這亦應該如此。在此我想強調的是: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需要有這樣一份自覺。
香港是特別行政區,而不止是一個「一國」底下的「超級經濟特區」,只要有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另一種所有制制度就夠了。這是它的「相對自主性」:基於這種另一個制度的完整性,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都需在這個制度框架裏走一圈。對某些人來說這是費時失事,但在香港更多人會認為這是應有程序。
同樣重要的是達成一國兩制這個妥協的歷史背景。今天或者很多人不想舊事重提,又或認為由上世紀80年代初至今已發生很多轉變,沒有必要將昔日考慮作為參考,而是應向前看,目光放在未來,所以並不需考慮原來歷史背景。但無論主觀上有何期望,我們必須明白,當年的憂慮早已轉變為文字,寫入基本法。舉例:第105條(「依法保護私人和法人財產的取得、使用、處置和繼承的權利,以及依法徵用私人和法人財產時被徵用財產的所有人得到補償的權利。徵用財產的補償應相當於該財產當時的實際價值,可自由兌換,不得無故遲延支付」)寫來小心翼翼。我每次讀這一條的時候都會想起新民主主義提前結束、五反運動、公私合營、社會主義改造。當年工商界是抱着什麼心情面對回歸,大家是明白和理解的。當然今時今日哪會有不尊重個人財產這回事?還有什麼值得害怕?這是可以討論的。但這並不等於說基本法的內容不需從其歷史背景來閱讀和理解。
從這個角度來看,第18和22條是有着相同背景和考慮的,都是擔心內地單位及人員可以不受約束在港採取行動。事實上在制定基本法的年代裏,大多數港人是假設將來特區跟內地是會保持距離,甚至是維持某個程度的區隔。如果兩地會出現互動,很大程度上是單向的:香港進入內地,而不是兩地完全開放雙向互通。今天看來這樣的想法顯然是低估了內地社會經濟發展速度,完全落後於形勢。但我們不能否定在制定基本法的時候,港人對於有內地單位及人員能夠在境內執法十分抗拒,或甚至是不能接受。
理論上基本法應該是「活的基本法」,能回應社會環境轉變、面向未來。不過在活化過程中,恐怕還是需以香港的方式(例如循普通法)在特區的框架內走一轉。今次說人大常委會批准高鐵「一地兩檢」合作安排的做法不會令港人不安和感到不自在,肯定是開玩笑。人大常委會以其觀點確認《決定》合乎憲法而毋須再額外做些什麼,明顯地是太早作出干預,而沒有讓特區發揮高度自治權來解決難題。而部分人士將討論提升到憲法與基本法哪一套較大、講出「不可用普通法原則來解讀基本法」等說話,其實都是沒有必要,甚至是引起更多爭論。情况就像英語在九七後繼續是正式語言一樣,這是特別行政區的「特」:事情應盡量循香港的方式和在本地框架內走一轉。
但在目前香港政治形勢底下,怎樣能有效率地在本地框架內走一轉呢?近年反對派那種近乎完全沒有選擇性的挑戰施政,基本上不會令對手相信彼此間存在談判妥協的空間。在回應人大常委會《決定》時,有反對派人士口頭上表達過「情願人大釋法」。不過我們都清楚知道,到了特區政府表示會考慮提請釋法的時候,他們又會覺得釋法內容不可接受,又或此舉乃引狼入室、破壞更大,於是這個在基本法下可能使用的程序還是不應使用。如是者,整個討論又可能回到起點。
從反對派立場考慮,他們最安全的說法和做法是原則性地反對興建高鐵、反對興建西九龍站、反對一地兩檢。如此這般他們可以政治正確地站於不敗之地:日後所有發生的事情都是在他們一片反對聲音的情况下通過。這樣做的話他們需要承受的政治壓力將降至最低,同時也沒有什麼政治風險。這種反對派的角色較易操作。
政治操作難促成妥協
這是一種沒有角色的政治角色。反對派可選擇站在道德高地上,而沒有需要思考(或反建議)如何在一國兩制框架內找出可以採用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這樣說:他們沒有需要為某種按其理解的基本法的處理方法(例如主動提請釋法)「背書」。可是我們也知道,沒有承諾和承擔的打算,則一切均屬政治上的技巧與修辭,而不可能促成某些妥協或談判結果。基於目前香港政治生態環境,他們採用這套政治操作方式,不難理解。任何一個政黨或議員嘗試偏離這條「政治航道」必定成為攻擊對象,被挖走選票。要打破這種議事循環,差不多是完全不可能。
但問題是:長此下去,我們如何在香港社會內守護一國兩制的程序、框架呢?
過去很多討論是關於一國兩制應該怎樣,而較少研究如何操作一國兩制。這個關於操作的提問涉及框架、束縛,但也關乎留白、空間。對北京、對香港、對建制、對反對派,這是今天必須深思的課題。
呂大樂
香港教育大學香港研究講座教授


https://xhamster.com/videos/no-joi-for-you-1-8819834
Flag Counter











2018年1月9日 星期二

筋膜硬




筋膜硬竟會自律神經失調!睡前15秒啟動全身自癒力


筋膜硬竟會自律神經失調!睡前15秒啟動全身自癒力

【早安健康編輯部】 風靡日本!睡前15秒筋膜體操啟動全身自癒力

近幾年日本吹起了一股由「筋膜」引領的健康風潮,除了能令疼痛自癒、改善因少動而引起的僵硬、水腫等,甚至對於提高代謝、消贅肉、緊實肌膚、平衡自律神經失調,進而改善暈眩、失眠、焦慮等症狀都有讓人滿意的效果。被譽為「筋膜博士」,活躍於各大媒體的日本首都大學東京物理治療教授竹井仁表示,筋膜如果僵硬、扭曲,久了就會使自律神經失調,引發一連串症狀。

日本人氣經絡整體師朝井麗華也提到,肌筋膜只要維持相同姿勢超過15分鐘,就會開始僵硬。必須藉由正確伸展、刺激肌筋膜,並調整錯誤姿勢,才能使肌筋膜重新變得柔軟、活絡周圍的血液循環、排出老廢代謝物,使身體機能快速復原。以下整理日本最受歡迎的筋膜體操,讓你在睡前用最短的時間、最輕鬆的伸展,就能啟動最全面的健康自癒力!

趴臥搖搖體操
時間不限。



功效:
● 日本物理治療師山岸茂則、舟波真一所著《痛みはうつぶせで治しなさい(暫譯:疼痛就用趴臥來治療)》一書中指出,趴臥時能提高腹部壓力,讓臀部及肌筋膜放鬆,重整身體坐骨神經,達到消除疼痛的效果。
● 促進血液循環,有效改善後背腰痛、膝蓋痛、虛寒、水腫、暈眩及生理痛、便祕等症狀。

※書中也舉出案例,一名30歲的男性表示,受到高中時練柔道造成的傷害影響,天氣一冷,就會出現重度腰痛和坐骨神經痛,然而自從實行趴臥搖搖體操以後,不只疼痛消失,連脊椎歪斜都一併改善了!

Step1 抱著抱枕趴臥。臉朝向一邊,身體保持放鬆,以骨盆為中心,臀部左右搖晃活動。
Step2 小幅晃動,不需要死命的搖晃,保持放鬆效果更好。



8字消水腫體操
最具效果的時間,是洗完澡剛出來1小時內,此時身體溫度正好開始下降,活動雙腳腳踝,最有助提高血液循環。



功效:
● 日本樂天美容瘦身專欄指出,8字體操以腳踝的關節為支點,讓腳踝肌筋膜放鬆,有助於排出腿部的老廢物質與多餘水分,消除雙腿水腫。
● 日本瘦身權威和田清香也表示,透過轉動腳踝,能使其變得柔軟,讓末梢血液循環變好,有效改善腳底冰冷,長期進行更可瘦下小腿。

功效Plus+:末梢血循變好,不僅能改善足底冰冷,更能讓全身變得溫暖,在寒冷的冬日有效助眠。

Step1 在床上仰躺,雙腿打開與肩同寬。
Step2 轉動雙腳腳踝,描繪8字型10次。



【延伸閱讀】


此為《早安健康》1月號《鬆筋膜救疼痛》部分內容。完整精采內容全台各7-11、全家、萊爾富、OK超商及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網路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免運特惠中~
順手做分享



Flag Counter











2018年1月5日 星期五

鍛鍊大腿後肌







彎不下腰,就是骨盆歪的前兆!健身教練教你「前彎」舒筋活血,52歲阿姨3週有感,還瘦4公斤
強化大腿後側的柔軟度最重要
前彎很吃力的人,需要鍛鍊哪個關鍵肌肉才能突破?
身體後側肌肉群僵硬的人,前彎就會很難彎下去—這點相信大家都明白。其中,左右前彎能力的關鍵肌肉,就是大腿後側的肌肉,也就是大腿後肌。
前彎很吃力的人,前彎時會將背部拱起來,再往前彎腰。
那是因為大腿後肌僵硬,伸展不開來,所以無法彎曲髖關節再將身體向前傾倒。而前彎做得好的人,就會如同左頁左方照片所示,從髖關節處開始彎曲。
雖然肌肉本身能夠收縮,但卻無法伸展。因此,在缺少伸展的情形下,隨著年齡增長,大腿後肌便會逐漸變硬,進而收縮。就好像下圖右方照片所示,會朝著箭頭方向逐步收縮,因此前彎才會很難彎下去。
於是很多人就會以為,只要針對大腿後肌加強伸展,使其變柔軟就行了,但事實並非如此。其實大腿後肌僵硬的人,其大多數背部、臀部,甚至於小腿肚也都很僵硬。
因此,想要提升大腿後肌的柔軟度,也必須一併提升其周圍的臀部及小腿肚肌肉的柔軟度,才能有效提升整體大腿後肌的柔軟度。
柔軟的肌肉能矯正骨盆歪斜
為什麼前彎做得好,身體就健康?
大家知道為什麼前彎彎不下去嗎?我說過:「前彎做得好,身體就會健康」,這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主要是與骨盆有著密切的關係。
過去我一直在協助許多人鍛鍊身體,我發覺大多數前彎很吃力的人,他們的骨盆都有「後傾」的現象。
前彎最重要的肌肉是大腿後肌,而大腿後肌長在骨盆的坐骨(坐下時接觸到椅子的骨頭)上;當大腿後肌收縮時骨盆就會往下拉扯,進而造成骨盆後傾。簡而言之,大腿後肌僵硬容易導致骨盆歪斜,也會造成各種身體不適。
反之,若大腿後肌柔軟,骨盆就能自由活動,如此,髖關節的可動範圍就會變大,因此容易前彎。基於這個原因,本書為大家介紹的各式伸展運動,除了能提升前彎的柔軟度之外,還能矯正骨盆歪斜,有助提升整體的身體健康。
http://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0106040&utm_source=facebook.com&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health&utm_campaign=content
Flag Counter








2018年1月4日 星期四

2017 English Grammar


English Grammar Lessons

Feel free to download, re-use, or share the following English grammar lessons with your friends, colleagues, or students.
To view the following lessons you need to have Adobe Acrobat Reader installed on your computer. If you already have Adobe Acrobat Reader, simply click on the red icon next to the topic for the grammar lesson you wish to view and it will open automatically. If you do not already have Acrobat Reader installed, click here for instructions on how to download a free copy.
https://www.englishgrammar.org/lessons/

















2017 English Grammar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