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30日 星期日

腹肌到底怎麼練?(上)


腹肌到底怎麼練?(上)

作者 / Michelle 的運動健康生活 


「腹肌」這個部位幾乎是所有入門者開始運動健身的目標之一,我自己認為這個部位非常奇妙,以前的我一直覺得,如果一個長得很正的女生,他有誘人的川字肌、馬甲線,甚至是微微的六塊肌線條,就會讓我覺得他不是普通的正!畢竟臉要正很簡單啊,好好的化個妝,或現在醫美那麼進步,人人都可以是正妹~
瘦瘦的女生現在也是滿街跑,但是有很高比例的女孩是靠少吃、節食瘦下來,或是靠穿衣技巧遮住真的胖的部位,衣服一脫、腹部一露出來就見真章了,真瘦假瘦、健康瘦病態瘦,看腹部、肚子最清楚不過;也因為如此,我剛開始健身的時候,目標很單純的就只是想當個有腹肌馬甲線的辣妹而開始好好運動,但隨著健身知識與經驗的累積,我發現腹肌並不是外表所看起來這麼簡單與膚淺,所以我決定好好的為腹肌打一篇文章來分享我與腹肌的愛恨情仇。
在了解如何可以練出漂亮腹肌之前,我覺得比外觀更重要的,其實是健康以及腹肌的發達與否對於人體的影響。一個腹肌無力的人,走路可能會拖著腳走路,跑步也跑得不快不遠,坐著的時候彎腰駝背,坐沒多久也會感覺到累;此外發達的腹肌對孕婦也很有幫助,我在懷孕前因為很努力地練腹肌,而後懷孕時期肚子沒有大很快,一直到懷孕七個月肚子都沒有太大。
有力量的腹肌也能幫我把很重的寶寶hold得很好,並且我的核心跟其他部位肌肉比起來算是相對比較穩定的肌群,在練其他大肌群的時候也比較不會東倒西歪跑錯力,所以練腹肌除了美觀之外,對健康也是很重要的。
然而剛開始接觸健身初期,太想要有好看的馬甲線川字肌所以拼命練腹肌的結果卻是….雖然腹部的確練出一塊塊若隱若現的線條,但是整體的體態卻依然不是我心目中的樣子,因為我的背肌撐不住我相對發達的腹肌,而臀腿肌肉也沒有相對更穩定,所以走路姿態與站姿還是沒有很平衡,到後來我才明白,如果只有發達的腹肌,背肌與其他肌群都沒有一起平衡訓練的話,對身體其實不是很健康,久而久之姿態會不標準、肌力不均衡,反而容易在活動的時候傷害的脊椎與關節。
因此如果你進來看這篇文章的出發點,只是想要漂亮的腹肌,那麼應該也要開始好好的把「健康」與「肌力平衡」納入你練腹肌的目的之一,這樣才會有真正健康又好看的體態。
瞭解了腹肌對健康的重要以及不能只練腹肌這件事之後,接下來就是關於腹肌的審美觀,在討論要怎麼練出腹肌前,思考想練出什麼樣的腹肌非常重要!
你想要練出像維秘模的川字肌...
還是運動員這樣健康的核心與腹肌線條?
還是像健美選手這樣俐落的肌肉線條?
或是比基尼小姐比賽這樣介於勻稱又健美間的體態?
不同的體態練法會不太一樣,如果沒有先想好以怎樣的體態為目標而盲目的狂練,可能不知不覺就把腰給練粗了呢!
我自己最喜歡的體態比較接近維秘模與比基尼小姐的腹部線條,對我來說看起來很健康又不失性感,正面看起來還有沙漏型的腰線,不是那種太發達的直筒腰~
所以接下來我會比較針對這樣的體態分享我所了解的訓練方法,想練成其他體態的人還是找專業的教練或是有經驗的bodybuilder才比較能精準練的出來那樣完美的線條喔!
關於腹肌的迷思
想知道該怎麼練出想要的腹肌之前,先來看看為什麼過去你做了那麼多努力,卻還是練不出你想要的腹部形狀或體態呢?
1.  多做仰臥起坐就有腹肌了
2.  少吃一點腰就會細了
3.  多穿塑身衣,腰就會細了
4.  腹肌可以天天練
5.  多做扭腰的負重運動,腰就會細了
上面關於腹肌的錯誤觀念,其實可以透過對身體結構的了解,打破這些讓你怎麼做都沒有用的迷思,我們可以先從下面這張圖一目了然的看出「腰粗」的各種可能原因:
從圖中可以清楚看到,肚子裡除了有內臟,還有腹內脂肪、皮下脂肪,腹肌只是其中薄薄一層的肌肉組織,並且他藏在皮下脂肪之下,當你的體脂很高、脂肪都囤積在腹部的時候,自然從外觀上就看不到腹肌線條囉,當體脂高的時候,腹肌是被藏在脂肪底下的,可以看看下圖,雖然這位猛男原本的肌肉量就不低,但是減脂之後的腹肌變得明顯更多:
但也有另外一種狀況,是腹部皮下脂肪很低,但是沒有足夠的肌肉量,所以看起來還是不會有腹肌線條…如下圖,平平都是體脂10%,但有肌肉就是有差啊!!
而另一種更常見的狀況是,明明體脂沒有很高,而肌肉也是有,但是為什麼每次吃完飯以後,腹肌就消失了呢?從上面的腹部側面解析圖可以看到,除了腹肌、皮下與內臟脂肪之外,肚子裡面還有內臟呀!尤其是我們的胃,在剛吃飽飯食物都還在肚子裡面的時候,或剛好你喝了汽水、吃了易脹氣的食物,或是吃了很重口味的食物,皮下囤積了很多水分,那麼就算是很強壯的腹肌,也有可能會變成下圖這樣…..腹肌?有啊!!只是肚子很圓~XD
上面這些原理和圖片,是不是一切都合乎邏輯了呢?
•  多做仰臥起坐就能有腹肌了?
腹肌本來就存在於我們的腹部,只是體脂高的時候會把肌肉厚厚的包覆住,讓腹肌線條完全消失,而仰臥起坐、捲腹等等,是鍛鍊腹部「肌肉」的肌力運動,並非減脂運動,所以若你的體脂率不夠低,拼命做仰臥起坐,還是很難看的見腹肌,而且當皮下脂肪與水分囤積都沒有解決時,又特別做了強度高的腹肌訓練,不但肚子不會縮小,視覺上腰看起來就變粗了,因為捲腹、仰臥起坐鍛鍊的是腹直肌,也就是肚臍兩側那排直向的肌肉(六塊肌)當肚子肌肉外的脂肪與皮下水分都很多的時候,又加強鍛煉了腹直肌,肌肉發達長大,自然肚子整體的維度就增加了。
•  少吃一點腰就會細了?
吃得少一點,可能可以暫時讓胃比較小、比較不會因為消化食物而脹氣,但是沒有發達的腹肌肌肉、沒有偏低的體脂,腹部圍度一樣不會縮小的。
•  那麼穿塑身衣呢?
可想而知,穿塑身衣只不過是把軟軟的腹部脂肪給緊緊的束壓住,並沒有改變腹部任何肌肉、內臟、脂肪的結構與組織多寡,所以當然也沒用囉~
•  如果我的體脂不高,只是肌肉量偏低,那我可以天天練腹肌嗎?
腹肌也是肌肉,而肌肉組織增生、長大,都必須透過阻力訓練破壞肌肉組織→組織休息並吸收營養→肌肉增長、變強壯,如果天天鍛鍊腹肌,那麼肌肉會沒有休息修復與吸收營養的時間,反而很難讓肌肉健康的增長,因此最好是每2-3天鍛鍊一次同一部位的肌肉就好。
•  側腰肉很多,多做扭腰的肌力運動腰可以變細嗎?
同理,側腰的肉很多,通常會是肥肉(脂肪)而不是側腹肌肉(腹斜肌),鍛鍊腹斜肌的主要目的可以穩定與旋轉我們的軀幹而不是減脂,所以多做側腹的肌力訓練,例如側捲腹、梅森扭轉、側棒式等等,可以讓腹斜肌變強壯而非減少脂肪,當你的腹部脂肪量已經不低了,再努力鍛鍊側腹的肌肉讓肌肉更發達長大,那麼視覺上反而會讓腰越來越粗!
(注意,我並不是不鼓勵做腹肌與核心訓練唷,因為如果沒練腹直肌,就算減脂減到體脂低,沒有腹肌線條也不會好看,而且核心肌群很重要,許多運動活動都需要使用核心肌群,核心無力的話會很容易受傷。只不過如果你努力做腹肌運動的目標是要瘦腰,那麼你的方向就有誤了。)
那有沒有哪塊肌肉可以讓肚子維度縮小呢?有的!這塊肌肉叫做腹橫肌~下圖可以看到腹部的肌肉解剖圖:
不論是腹直肌、腹內斜肌、腹外斜肌,這些肌肉紋理都是直向生長,所以就算吃飽飯肚子脹很大,腹直肌與腹斜肌也不能幫我們把肚子縮小,但是可以仔細看看上圖的腹橫肌,他位於腹直肌下面比較深層的地方…他的肌肉紋理是橫向生長的!也就是說他像一條天然束腹帶一樣繞在我們的腰際,有力的腹橫肌可以讓我們吃飽飯不會馬上肚子就凸起來,懷孕的時候不會讓肚子大很快,也能讓我們的腰線更明顯。
知道了這些之後,是不是馬上想知道怎麼鍛鍊腹橫肌呢?當我摩拳擦掌決定要好好的跟腹橫肌拼了想要大練一把的時候,我發現練腹橫肌的方法居然只是「呼吸」!是的...就是靠呼吸~不過可不要小看用呼吸法訓練的腹橫肌運動,看看這位肌肉猛男…他的腹橫肌訓練看起來是不是很驚人!
超強大腹橫肌看起來有點變態...
此外,腹橫肌的訓練並不是只為了肚子腰腹的美觀喔,我在懷孕的時候去上的孕產婦教練研習時,老師叮嚀我們要讓孕婦學員們多多訓練腹橫肌,可以幫助hold住大肚子、避免腹直肌分離太嚴重,也不會讓肚子大太快長妊娠紋喔!我在孕期與產後都有認真練腹橫肌,所以產後恢復速度沒有花太長的時間。
專欄介紹:
STAY FIT WITH MI版主──Michelle,以前是個不運動、亂吃亂減肥的不健康女孩;來到美國唸書、工作以後,漸漸地了解了正確的健康飲食與運動觀念,體力慢慢變好,力氣變大,生理期也不再疼痛了!很喜歡現在的自己,吃健康的食物,有健康正面的想法,健康的身體,擁有快樂幸福的人生就是這麼簡單而已,想將這樣的快樂分享給所有人而成為了健身部落客,也想分享這個理念BEING FIT IS NOT A DESTINATION,IT'S A WAY OF LIFE!健身是一種生活態度,不是減肥的過程!








https://health.gvm.com.tw/webonly_content_14589.html
Flag Counter





5 個運動,讓你的腹部、臀部更快變得精實美麗




5 個運動,讓你的腹部、臀部更快變得精實美麗

作者 / 筋肉家族健身學堂


文/筋肉媽媽
如果你原本就有保持運動的習慣,許多基礎運動或許對你而言有點太簡單;或者你已經運動一段時間,原本覺得難如登天的運動,現在已經像是小菜一碟;原本常做的運動都已經變得太過輕鬆了,到底該怎麼辦?
事實上,同樣的基礎運動動作下,加上簡單的阻力,就會讓身體重新學習適應動作,體力與運動能力都更加進擊!
增加阻力,其實不見得要來自額外的重量,許多人家裡也不見得放得下重訓器材,這時候,例如:「拉力帶」,就是一個不佔空間、好收納、便宜、卻又對於增強體能十分有效率的工具。
本篇示範五種由「棒式」與「髖屈」延伸的變化動作,加上輕強度的拉力帶,讓核心肌群與下半身肌群同時訓練,只要能將動作做正確,一定會讓你的核心腹部與臀部都更加美麗喔!
動作一:拉力帶側蹲轉體
•  使用較長的拉力帶,輕強度,示範的拉力帶為3公尺。
•  訓練臀部與核心肌群,還有軀幹的旋轉訓練。
•  保持肩膀下壓,挺胸,收緊核心腹部,腳尖朝前的站姿,將拉力帶踩在左腳下,保持拉力帶適當的緊繃張力(張力愈大難度愈高),雙手抓住拉力帶於胸口。
•  右腳往右邊跨一大步做側蹲,臀部必須移到右腳膝蓋上方,保持腳尖朝前方,小腿垂直於地面(想像臀部往後坐),身體打直前傾。
•  做右邊側蹲的同時,軀幹右旋轉,握住拉力帶的雙手同時往右推出,雙手推出後保持打直,再回到起始預備位置。
•  拉力帶始終保持緊繃,單邊重複10-20次後換邊做。
動作二:拉力帶單腳髖屈
•  拉力帶不用太長,可以將拉力帶頭尾留多一點,張力愈大時,動作難度愈高。
•  訓練臀部與核心肌肉群,還有肩胛肩膀的穩定性。
•  保持肩膀下壓,挺胸,收緊核心腹部,腳尖朝前的站姿,將拉力帶踩在左腳下,保持拉力帶適當的緊繃張力(張力愈大難度愈高),雙手分別抓住拉力帶兩端,雙手至於垂下後的自然位置。
•  運動過程中,重心都放在左腳上。將上半身對折下壓(髖屈),同時右腳往後方伸展,保持背部打直,同時將握住拉力帶的雙手盡量伸直抬高。
•  回到起始位置,反覆動作10-20次後換邊做。
動作三:拉力帶跪姿提臀
​•  訓練臀部與核心,加入拉力帶,將增加更多肩胛保持穩定的挑戰。
•  做手撐直的棒式,拉力帶起始端壓在手掌下,用其中一只腳掌勾住拉力帶。
•  將勾住拉力帶的腳彎曲,膝蓋朝胸口方向移動,接著將這隻腳往後方拉高,保持腿伸直,臀部要感覺緊繃。
•  過程中保持身體與髖部不歪斜;雙手保持垂直撐於地面不往後推;腿往後伸時,腹部保持用力腰椎沒不適當彎曲,重複動作10-20次後換邊。
動作四:拉力帶棒式飛鳥
•  訓練核心與上肢(三角肌),加入拉力帶,將增加更多肩胛保持穩定的挑戰。
•  做手撐直的棒式,拉力帶一端壓於右手下,另一端左手握住,保持張力。
•  將左手離開地面做水平外展動作,保持手伸直,再回到起始位置。
•  過程中保持身體與髖部不歪斜;支撐手保持垂直撐於地面不往後推,單邊做10-20次後換邊。
動作五:拉力帶棒式划船
•  訓練核心穩定與背部+肱三頭肌(蝴蝶袖位置),加入拉力帶阻力,平時徒手較難訓練到的背部將可以被訓練。
•  做手撐直的棒式,拉力帶一端壓於右手下,另一端左手握住,保持張力(與動作四的起始位置一樣)。
•  先將左手做出往後划船動作,保持肘關節90度,上臂不用抬到過高。
•  接者保持上臂的位置,將前臂往後伸直,這時候可以感覺到蝴蝶袖位置的緊繃感。接著再回到划船位置,最後回到棒式。
•  過程中保持身體與髖部不歪斜;支撐手保持垂直撐於地面不往後推,單邊做10-20次後換邊。
種類繁多!怎麼挑選適合自己的拉力帶?
拉力帶有分許多類型:大圈且厚度較厚的super band、小圈的mini band、文章中使用的寬薄長的類型、像細水管圓管狀的拉力帶、麻花辮形狀的拉力帶……其實沒有特別限制一定要使用哪一種,因為因應每種拉力帶類型,都可以延伸出許多運動方法,甚至是增進關節活動度的方法。
重要的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張力強度』。不見得低張力的就沒有訓練效果,也不是愈大張力的就能運動效果更高。選擇的張力強度,基本上還是要能讓自己在運動時,使盡全力之下能夠做到「完整動作關節範圍」為主。
國外使用拉力帶的風氣?
美國十分風行使用拉力帶來做孕婦與產後媽媽運動,不少孕產婦團體班,就是人手一條拉力帶,在公園做運動;歐美大受歡迎的Barre運動(結合芭蕾與彼拉提斯的節奏音樂運動),拉力帶也是訓練的一環,用肌耐力的訓練方法,讓人瘋狂噴汗,雕塑肌肉更強壯美麗的線條;在國外現在有另一種趨勢,是以運動科學為基礎,研究利用拉力帶做功能性矯正訓練,放鬆緊繃的肌肉,增加關節活動範圍……成效十分令人驚艷。
拉力帶運動,不妨試試看吧!
別讓春夏辛苦鍛鍊出來的好身形,在秋冬逐漸變厚重的衣服下,一不小心就走樣囉!
作者簡介
筋肉媽媽Melody
過去是電視製作人,產後一腳跨入健身行業,邊育兒邊進修,過著一手拿奶瓶,一手拿啞鈴的忙碌生活。 
現任:J.Z. Fitness私人教練 
專業認證:ACE(美國運動協會)CPT認證 、AFAA(美國有氧體適能協會)WT認證、BOSU®: Master Trainer Specialty Certification、BOSU®:3-D XTREME™ Certification、AIK Battling Rope Certification、BARE® Workout Instructor Training、青少年體適能國際教練認證、BootCamp Lv1 + Lv2 國際認證、孕婦與產後婦女國際教練認證。





https://health.gvm.com.tw/webonly_content_12542.html
Flag Counter






2017年4月29日 星期六

Showing your butt in beautiful landscapes is the new trend






Showing your butt in beautiful landscapes is the new trend



Showing your butt in the most beautiful places in the world, a new amazing trend appeared recently on Instagram! It’s the account Cheeky Exploits which launched the trend, publishing the photos of the participan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showing their ass in beautiful landscapes. A nice collection of butts to start the week!
Cheeky-Exploits-14
Cheeky-Exploits-22
Cheeky-Exploits-19
Cheeky-Exploits-1
Cheeky-Exploits-20
Cheeky-Exploits-13
Cheeky-Exploits-18
Cheeky-Exploits-3
Cheeky-Exploits-10
Cheeky-Exploits-7
Cheeky-Exploits-2
Cheeky-Exploits-4
Cheeky-Exploits-11
Cheeky-Exploits-5
Cheeky-Exploits-15
Cheeky-Exploits-6
Cheeky-Exploits-8
Cheeky-Exploits-9
Cheeky-Exploits-12
Cheeky-Exploits-16
Cheeky-Exploits-21
Cheeky-Exploits-23
Images © Cheeky Exploits


http://www.ufunk.net/en/insolite/cheeky-exploits/
Flag Counter



2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



「為什麼非得這樣工作?」3張管理學演變圖,給主管的反思


早上7點,你拿著公事包、掛上寫著「協理」的識別證出門,趕上8點半的打卡時間。
辦公室一樓排著長長的人龍,等著電梯上樓。進入公司後,你推開那扇同樣掛著「協理」的小門,準備在這不到2坪的空間待上8小時,轉念一想,今日你還得為年度績效評估的建議事項寫報告,可能要加班4小時,才有機會把事情做完。
這是成千上萬工作者的一天。
「為什麼我們非得這樣工作?」這個問題,得從百年前的科學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設計了一連串流程開始講起。
當時泰勒為協助企業追求提升生產力的目標,他將每項工作分割成一項項可以重複執行的任務,即便是對於工作內容不熟悉的員工,也可以快速上手。這套「標準化」「科層化」架構,把人性、腦力與創造性完全屏除,只在乎生產效率,完全將人視為工具,無怪乎泰勒表示:「工人只需要帶手來上班。」
泰勒主義自1920年問世後,便迅速成為一種全世界的標準,更成為進步、效率的代表。時至今日,你還是可以感受到標準化作業模式的影響。但在經過近百年來科技、文化、勞動環境與產業急速變化之後,「這樣的工作方法,真的還能得到最好的結果嗎?」
第一個批判聲音出現在1950年代。《財星》雜誌(Fortune)記者威廉.懷特認為,泰勒主義只是一個便於上層階級的管理工具,完全抑制、忽略知識型工作者的能力與創意。
這樣的想法在工業化時代並沒有受到太多重視,直至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疾呼,「未來的勞動環境,是知識型工作者的時代」時,使領導者開始意識到,管理制度與方法似乎必須隨著「人的改變」而改變。

1900~1940:科學管理,效率至上

20世紀初,世界開始走向工業化,大量、快速生產成為企業首要追求的目標。亨利.福特:「勞工只要帶雙手來為我工作,不需要帶大腦。」
梁巧軒 / 製圖
泰勒(Frederick Taylor):企業只需要工人的手,管理者要找出最優秀的控制方法,提升生產效率,其他的社交、成就感等因素不需列入考慮。
福特(Henry Ford):1913年開創第一條流水線生產模式,將複雜的生產任務分割成許多程序,工人即便在不熟練的情況之下,也可以快速學習上手。
甘特(Henry Gantt):泰勒的門生,1917年發表「甘特圖」,在科學管理的基礎上,發展出規畫、控制生產流程的時間與進度表。

1940~1960:人際管理,快樂的員工=高生產力

管理學者開始發現,「人性」「工作情緒」與「群體」等因素會影響生產效率與績效,工作者不應該只帶「手」來上班,員工的自我意識開始被組織重視。馬斯洛:「當人的基本需求都得到滿足之後,就會產生被尊重、被愛的高層次需要。」
梁巧軒 / 製圖
巴納德(Chester Barnard):長期關注組織中的群體、「非正式組織」(如同學、同鄉等等)對於績效的影響,是系統組織理論的創始者。
梅堯(George Mayo):1927年參與著名的霍桑實驗,結論顯示,人的工作表現和「工作情緒」「群體關係」有密切關係。
馬斯洛(Abraham Maslow):將人的需求分為5個層次。低層次的需求應先得到滿足,但如能滿足高層次需求,讓人能夠獲得更多幸福感。

1960~至今:近代管理,知識工作、自主自律

扭轉管理者設定為「控制與命令」的角色,員工只能被動接收。在現代管理學之父杜拉克出現後,他提倡員工應有「自律與自主」權力、員工付出的不只是勞力,還包括「知識」。杜拉克:「下一個社會的生產工具是知識,知識工作者會迅速成為最大的勞動團體。」
梁巧軒 / 製圖
杜拉克(Peter Drucker):最著名的概念是「目標管理」,主張給員工一個明確目標,員工為組織貢獻個人知識,主管不需經常介入,讓員工有較多的自主性。
盧桑斯(Fred Luthans):1973年發表「權變管理理論」,主張環境、管理觀念和技術都可能影響管理方法。管理者須因應不同的條件,採取相應的領導方式。
大內(William Ouchi):參照管理該採取懲罰措施X理論及獎勵的Y理論,在1981年提出《z理論》,強調平等與信任塑造的團隊向心力。

時代不同,舊的管理理論不該強行套用

我們簡單回溯管理理論的進程,理解時空背景的推移,帶出不同的管理思維,進一步思考當時代、環境的變化,直接影響了工作者的個性與習慣,這些理論,還有哪些可用之處?我們還應該要求員工像個工人、只帶手來上班嗎?產值,就非得要高工時嗎?這些都值得我們反思。
資料來源:《管理學概論》,唐山出版社;《經營戰略全史》,先覺出版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54342
Flag Co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