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利衛徑長征
今天(10月10日),我將聯同兩名朋友一起參加雷利衛徑長征,實行征服這條橫跨港九新界總長78公里的衛奕信徑。其實這條賽道都極富挑戰性,但為何總是沒有什麼人討論過這項賽事,就算網上群組都似乎只在冷眼旁觀。而相比十一月才舉行的樂施毅行者比賽,在幾個月前就不斷有朋友分享經驗,甚至乎網上文章、訓練計劃、裝備篇等報導都是多不勝數、任君選擇。
到底這個差別是關於宣傳不足,還是牽涉歷史、江湖地位、山友喜惡等因素呢?在此,本人為以上提及的兩項賽事和行山徑的背景資料逐一比較,希望找出答案。
遠足徑 | 麥理浩徑 | 衛奕信徑 |
命名港督 | 第25任(1971-1982) 麥理浩爵士 | 第27任(1987-1992) 衛奕信爵士 |
開幕 | 1979年10月26日 | 1996年1月21日 |
長度 | 100公里(全港最長) | 78公里(全港第二長) |
段數 | 十段 | 十段 |
郊野公園 | 八個郊野公園,包括西貢東、西貢西、馬鞍山、獅子山、金山、城門、大帽山及大欖郊野公園 | 八個郊野公園,包括大潭、鰂魚涌擴建部份、馬鞍山、獅子山、金山、城門、大帽山、八仙嶺郊野公園 |
三粒星極費力難行之山徑 | 北潭凹至企嶺下(10.2K) 企嶺下至大老山(12.7K)佔總長度大約23% | 赤柱峽道至陽明山莊(4.8K) 井欄樹至沙田坳(8K) 元墩下至九龍坑山(9K) 九龍坑山至八仙嶺(10K)佔總長度大約41% |
比賽項目 | 樂施毅行者 | 雷利衛徑長征 |
比賽日期 | 每年11月的第2個週末 | 每年10月的第2個週末 |
開始年份 | 1981年(1986年公眾參與) | 2000年(2003年公眾參與) |
最快記錄 | 10小時58分 (2013年) (即平均每小時9.1公里) | 10小時04分 (2012年) (即平均每小時7.8公里) |
限時 | 48小時 (即平均每小時2.1公里) | 32小時 (即平均每小時2.5公里) |
上落坡幅度 | 上升約4,300米 (即平均每公里上升43米) | 上升3,110 米 下降3,300米 (即平均每公里上升40米) |
參賽人數 | 4,404人(2014) | 867人(2012) |
無論歷史背景和認識程度,再加上媒體的選擇性報導,的而且確麥理浩徑及樂施毅行者都是比較為人熟悉。但如果要考慮挑戰性的話,跑友就可能會選擇衛奕信徑及雷利衛徑長征了(三星難度就超過總長度之40%)。其實香港每年都舉辦大大小小、長長短短的越野賽事,總有一項適合不同人仕的需要;有人選擇全程慢行,亦有人全速競跑,完全視乎自己的能力,所有成績只要向自己交代就可以了。
現在的入屋傳媒每星期就只有大約兩小時有關體育的新聞報導,這實在太缺乏了,完全抺殺市民對運動的知情權。反而我倒希望入屋傳媒對各類型的運動賽事,無論跑山跑街單車三鐵等等比賽,都有更多的宣傳報導(不要等到跑山出意外才報導呢!),最好就是加多一條體育頻道(不只是播放賽馬),好讓真正全民運動更加普及,令香港成為全球知名的健康大都會。
三十小時之後,我和隊友就應該可以完成78公里的挑戰,希望到時再與大家分享賽後感想。
分享連結:
The following two tabs change content below.
李照邦
一名正處於尷尬年齡的囉嗦大叔,為著保護環境、重視健康和尊重生命,2013年開始素食生活;並於上年積極加入跑步行列。最不希望見到年輕人跑錯冤枉路,自己未來我們香港人一齊爭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