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中的海岸線:北角
北角在百年多次的填海工事以前,本是港島北岸的一個海角,與東角遙相對望。昔日海角,今日已經隱沒於鬧市之中。
中國割讓九龍半島後,中英雙方曾經劃出海界,區分兩國水域,其中東界便是橫跨北角及啟德機場,而北角更曾經設置炮台(今日堡壘街),守衛疆土,故此十九世紀末期,北角便有獨特的軍事價值。
中國割讓九龍半島後,中英雙方曾經劃出海界,區分兩國水域,其中東界便是橫跨北角及啟德機場,而北角更曾經設置炮台(今日堡壘街),守衛疆土,故此十九世紀末期,北角便有獨特的軍事價值。
一九一零年代,遠處海角,便是北角
1840s-1870s
開埠時期,北角的海岸線橫跨今日的電氣道及英皇道。早期的重要建築,是一八七一年啟用的威非路警署,該署地近臨海,又稱 “Bay View Police Station” ,位置在今日威非路道末段,電氣道148號。四十年代末期,警署重建,一九五零年新署啟用,八十年代,警署拆卸,今址已建商廈。
開埠時期,北角的海岸線橫跨今日的電氣道及英皇道。早期的重要建築,是一八七一年啟用的威非路警署,該署地近臨海,又稱 “Bay View Police Station” ,位置在今日威非路道末段,電氣道148號。四十年代末期,警署重建,一九五零年新署啟用,八十年代,警署拆卸,今址已建商廈。
一九二零年代地圖,隱約可見警署位置。
1880s
一八八零年代,政府打通來往銅鑼灣及筲箕灣的通道,務求貫通東西,曾於電氣道海旁進行少量填海,修整了原來彎曲的海岸線。
一八八零年代,政府打通來往銅鑼灣及筲箕灣的通道,務求貫通東西,曾於電氣道海旁進行少量填海,修整了原來彎曲的海岸線。
1890s
1897年,荷蘭皇家石油公司(即今蜆殼公司)於今日電氣道及油街交界填海,設立油庫。今日電氣道仍然有蜆殼油站。
約1890年,政府在昔日避風塘的東側(今日維園網球場及泳池旁)進行填海,直至1921才命名新路為興發街。
1897年,荷蘭皇家石油公司(即今蜆殼公司)於今日電氣道及油街交界填海,設立油庫。今日電氣道仍然有蜆殼油站。
約1890年,政府在昔日避風塘的東側(今日維園網球場及泳池旁)進行填海,直至1921才命名新路為興發街。
1900s
1904年,電車通車,其中一個車站設於威非路警署附近,詳參下表。
1904年,電車通車,其中一個車站設於威非路警署附近,詳參下表。
1908年,政府於油庫東側(即今日油街)填海,供皇家遊艇會設立會所。該會前稱「維多利亞賽舟會」,該會會員全是熱愛航海或划艇人士,包括公務員、商人等,每個周末有賽舟活動。今日電氣道麗東酒店旁邊有「艇街」(Boat Street),與舊遊艇會有明顯關係。
二十年代.皇家香港遊艇會
1910s
1919年,香港電燈鑒於原設於灣仔永豐街電廠不敷應用,1910年代獲政府撥地,興建新電廠,其位置與遊艇會成一對角線。1929年,政府將電廠附近一帶的北角電車道命名「電氣道」。當時,由於新電廠需要大量水源,冷卻機件,而啟動機組,又需大量煤炭,煤炭又需經海路運輸,節省金錢,故選址北角,並略作填海,以應需求。隨著時代發展,北角電廠亦不敷需求。故1968年鴨脷洲發電廠投產之後,北角電廠亦停止運作,原址改建成今日城市花園。昔日電廠前的兩條道路:電廠街及大強街(Power Street),便成為尋找昔日電廠的歷史陳跡了。
上圖及下圖:三十年代的北角發電廠
昔日北角電廠,今日城市花園
1920s
1921至29年,政府於油庫西面填海,包括今日威非路道、屈臣道、歌頓道等處。這些地方,多設倉庫,而選址當時比較僻遠的北角,相信是地價便宜,故可囤積貨物,隨時應市場需求,提供貨源。
1921至29年,政府於油庫西面填海,包括今日威非路道、屈臣道、歌頓道等處。這些地方,多設倉庫,而選址當時比較僻遠的北角,相信是地價便宜,故可囤積貨物,隨時應市場需求,提供貨源。
二十年代.威非路道一帶倉庫
1921年,原籍福建的南洋華僑郭春秧投得北角地皮,發展糖廠。郭氏投得地皮後,原本打算興建糖廠,不料糖價大跌,遂於新填地興建四十間相連房屋,時人稱之「四十間」。
一九二一年《香港華字日報》載郭春秧斥資一百萬於北角填海,興建糖廠。
圖中橫列矮屋是「四十間」,右街是糖水道。攝於一九五九年,照片由Gordon Fowler提供
今日春秧街
春秧街北面新填地尚有渣華道及和富道,渣華道原名爪哇道,其名源於郭春秧興建的爪哇運糖碼頭,而渣華道北面和富道,1948年由均益倉購得土地,興建碼頭及貨倉,由於土地用以貯存貨品,故1951年政府因土地用途為路段正名,稱和富道(Wharf Road)。
1951-03-10《香港工商日報》載和富道命名報道
1930s
1936至38年,政府於油街皇家遊艇會及北角電廠之間進行填海,興建中央貨倉,並且遷徙皇家遊艇會至奇力島。工程斥資共四十萬,填海工程完成後,北角電廠、中央貨倉和亞細亞火油公司連成一字,形成新的海岸線。中央貨倉於一九三九年十二月落成,後改稱政府物料供應處,今已關閉。
1980s, 2010s
八十年代,香港政府興建東區走廊,在沿岸進行填海,方便建設工程。
八十年代,香港政府興建東區走廊,在沿岸進行填海,方便建設工程。
二零一零年,政府決定興建中環及灣仔繞道,故再於北岸進行填海工程。綜合北角西部填海百年工程,得出簡表如下:
七姊妹的部份,涉及泳棚存廢、麗池酒店的故事,留待下集再續。
製作團隊
製圖、美工:Stephen Cheung
資料搜集:Nicky Wong, Fung Wing Chi, Vivian Ngo, Jacky Yu
攝影:Leung Wing Hin
撰稿:Jacky Yu
製圖、美工:Stephen Cheung
資料搜集:Nicky Wong, Fung Wing Chi, Vivian Ngo, Jacky Yu
攝影:Leung Wing Hin
撰稿:Jacky Yu
消失中的海岸線:銅鑼灣
引言
談到銅鑼灣移山填海的歷史,涉及大坑、東角、鵝頸、利園和奇力島等重點,二十世紀初,大坑是村落農地、東角是商業重鎮、鵝頸原有溪澗、利園本有山頭,而避風塘以北竟有孤島!凡此種種,需要條分縷析。因資料豐富關係,今次只圍繞銅鑼灣道、高士威道、避風塘和奇力島展開叙述;東角及利園山,則另篇介紹。
談到銅鑼灣移山填海的歷史,涉及大坑、東角、鵝頸、利園和奇力島等重點,二十世紀初,大坑是村落農地、東角是商業重鎮、鵝頸原有溪澗、利園本有山頭,而避風塘以北竟有孤島!凡此種種,需要條分縷析。因資料豐富關係,今次只圍繞銅鑼灣道、高士威道、避風塘和奇力島展開叙述;東角及利園山,則另篇介紹。
1842年,銅鑼灣道(紅線)尚未修建,惟稍北之處已有海堤(藍線),即今日高士威道。
高士威道
開埠前,銅鑼灣的海岸線已在高士威道。
夏歷《香港東區街道故事》指出「1841年之前,高士威道已經存在,這條路原稱石堤路,是香港原住民所築成的。」現今有不少資料指出開埠初年的海岸線在銅鑼灣道,這種說法,值得商榷。高士威道英文名稱是 “CAUSEWAY ROAD”, 其中 “CAUSEWAY” 是海堤之意,其功用是阻擋由海洋湧至農田的海水,保護大坑一帶的農作物不受損害。
根據一八四二年地圖,銅鑼灣道尚未出現。相反,可供市民步行的海堤已經出現,後來高士威道是以海堤的基礎,擴建而成。今日維園一帶,則仍屬淺灘。
開埠前,銅鑼灣的海岸線已在高士威道。
夏歷《香港東區街道故事》指出「1841年之前,高士威道已經存在,這條路原稱石堤路,是香港原住民所築成的。」現今有不少資料指出開埠初年的海岸線在銅鑼灣道,這種說法,值得商榷。高士威道英文名稱是 “CAUSEWAY ROAD”, 其中 “CAUSEWAY” 是海堤之意,其功用是阻擋由海洋湧至農田的海水,保護大坑一帶的農作物不受損害。
根據一八四二年地圖,銅鑼灣道尚未出現。相反,可供市民步行的海堤已經出現,後來高士威道是以海堤的基礎,擴建而成。今日維園一帶,則仍屬淺灘。
1870s銅鑼灣。圖右戴帽所站位置是銅鑼灣道,圖中綠叢位置是海堤(即今日高士威道)
1870s銅鑼灣。圖下亂石位置約是銅鑼灣道,圖中下橫路是石堤路(今高士威道),遠方可見東角及奇力島
銅鑼灣道
銅鑼灣道,初稱筲箕灣道。
筲箕灣道於開埠時已經著手建設,直至一九三五年英皇道通車,銅鑼灣一段筲箕灣道改稱「銅鑼灣道」。這裡的古建築,必以建於一八六三年蓮花宮為首。蓮花宮外掛兩對對聯,其中兩句「開窗臨海面」、「近聽水聲清」,印證了廟宇昔日臨近大海的說法。細意觀察蓮花宮,其底部建有地臺,何故?這是與附近的地勢有關。
銅鑼灣道,初稱筲箕灣道。
筲箕灣道於開埠時已經著手建設,直至一九三五年英皇道通車,銅鑼灣一段筲箕灣道改稱「銅鑼灣道」。這裡的古建築,必以建於一八六三年蓮花宮為首。蓮花宮外掛兩對對聯,其中兩句「開窗臨海面」、「近聽水聲清」,印證了廟宇昔日臨近大海的說法。細意觀察蓮花宮,其底部建有地臺,何故?這是與附近的地勢有關。
紅香爐村
水源,是古代開村的關鍵。
開埠初期,當地居民依賴渣甸山流入銅鑼灣道一帶的流水。這些水源,既形成天然沼澤,又可以灌溉農田。根據一八六三年的地圖,清楚看見山嶺有一流水,注入 “PADDY FIELD”(即農地或窪地) ,一九零一年地圖,這地屬於紅香爐村的領域,可見水是居民的生命之源。
水源,是古代開村的關鍵。
開埠初期,當地居民依賴渣甸山流入銅鑼灣道一帶的流水。這些水源,既形成天然沼澤,又可以灌溉農田。根據一八六三年的地圖,清楚看見山嶺有一流水,注入 “PADDY FIELD”(即農地或窪地) ,一九零一年地圖,這地屬於紅香爐村的領域,可見水是居民的生命之源。
1901年地圖。紅線是高士威道,藍線是銅鑼灣道, “PADDY FIELD” 的位置正好是紅香爐村。
上:1930s高士威道;下:今日高士威道
然而,紅香爐村一帶地勢較低,雖便於耕作,但農田附近的沼澤亦衍生不少衛生問題。1883年,政府將銅鑼灣道及高士威道之間的濕地填成乾地。這片新地,其後興建了中華游樂會、皇后運動場和海軍球場。皇后運動場的地段,即今日皇仁書院;海軍球場,即今日銅鑼灣運動場及中央圖書館。
高士威道及銅鑼灣道之間濕地填平後,其中一處撥建皇后運動場
圖中是港府於1898年頒布皇后遊樂場條例內容
1930地圖。當時銅鑼灣道仍稱筲箕灣道
圖中是港府於1898年頒布皇后遊樂場條例內容
1930地圖。當時銅鑼灣道仍稱筲箕灣道
圖右空地是海軍球場;球場上方是皇仁書院。黃兆開攝於1966年。
避風塘
今日的避風塘位於維園北面。而避風塘之設立,則源於1874年風災。政府鑑於是次風災造成大量傷亡,港府遂於1883年建造避風塘,地點在今日高士威道北面,即今日維園所在地,供船隻避風,以策安全。五十年代,港府鑒於人口激增,康體設施供不應求,遂於避風塘位置進行填海,興建維多利亞公園。1957年,公園落成啟用。避風塘遂移至維園北面,即今日位置。
今日的避風塘位於維園北面。而避風塘之設立,則源於1874年風災。政府鑑於是次風災造成大量傷亡,港府遂於1883年建造避風塘,地點在今日高士威道北面,即今日維園所在地,供船隻避風,以策安全。五十年代,港府鑒於人口激增,康體設施供不應求,遂於避風塘位置進行填海,興建維多利亞公園。1957年,公園落成啟用。避風塘遂移至維園北面,即今日位置。
1956年,圖中稍上位置空地,便是平整中的新填地,即今日維園。
奇力島
開埠時,原是獨立小島,乃英國軍隊之軍火庫。1955年,避風塘完工後,波斯富街北端已建有堤道,連接奇力島。1969年,政府修建海底隧道,於奇力島及銅鑼灣北岸進行填海,小島遂併入銅鑼灣。同時,政府又於維園北面進行小型填海,建設維園道以連接海底隧道。
開埠時,原是獨立小島,乃英國軍隊之軍火庫。1955年,避風塘完工後,波斯富街北端已建有堤道,連接奇力島。1969年,政府修建海底隧道,於奇力島及銅鑼灣北岸進行填海,小島遂併入銅鑼灣。同時,政府又於維園北面進行小型填海,建設維園道以連接海底隧道。
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維園北面,其時尚未有車路。照片採自uwants討論區。
六十年代.奇力島與銅鑼灣的連接工程
小結
圖右是本文探討部份。開埠前,高士威道已有海堤,屬最初海岸線。1883年,政府填平高士威道及銅鑼灣道之間濕地。1954年,政府因興建維園進行填海,海岸線遂延出近四百米。1972年,因興建海底隧道,需要造地接駁,再於維園北面進行小型填海。綜合百多年來銅鑼灣一帶的發展,簡圖如下:
圖右是本文探討部份。開埠前,高士威道已有海堤,屬最初海岸線。1883年,政府填平高士威道及銅鑼灣道之間濕地。1954年,政府因興建維園進行填海,海岸線遂延出近四百米。1972年,因興建海底隧道,需要造地接駁,再於維園北面進行小型填海。綜合百多年來銅鑼灣一帶的發展,簡圖如下:
製作團隊
製圖:Stephen Cheung
美工:Vivian Ngo
資料搜集:Nicky Wong, Fung Wing Chi, Jacky Yu
新舊對照:Leung Wing Hin
文字:Jacky Yu
製圖:Stephen Cheung
美工:Vivian Ngo
資料搜集:Nicky Wong, Fung Wing Chi, Jacky Yu
新舊對照:Leung Wing Hin
文字:Jacky Yu
消失中的海岸線:銅鑼灣
渣甸洋行在開埠的第一年即買下土地,開始發展東角。嚴格來說,東角與銅鑼灣是兩個地域。所謂東角,其今日範圍,東至渣甸街,南至禮頓道、北至軒尼詩道。渣甸洋行頭號及二號大班的住宅位於東角以南的山頭,原稱東角山。一九二零年代,因地權屆滿,利氏家族買下東角部份地權,故今日東角山又稱利園山。東角及利園山,前者揭示銅鑼灣海岸線變遷,後者象徵華人地位的迅速攀升,值得另篇敍述。
東角
一八四一年,香港政府首次拍賣土地,渣甸洋行奪得東角地皮,然後即大規模在該處廣置貨倉。
一八六四年,東角進行了惟一一次填海。
一八六六年,政府在新填地開設鑄幣廠,位置在今日京士頓街、加寧街及告士打道交界,惟虧蝕過鉅,兩年後停產。
一八七八年,渣甸洋行在鑄幣廠原址開設糖廠,工人主要是潮州南來的工人。戰後,由於糖廠停產,工人為保生計,轉至糖廠附近的牛奶公司冰廠繼續工作。百年之間,東角兩旁海灣因填海消失,其間值得一提,又涉海岸線的地點有二:渣甸貨倉及牛奶公司冷廠。
一八四一年,香港政府首次拍賣土地,渣甸洋行奪得東角地皮,然後即大規模在該處廣置貨倉。
一八六四年,東角進行了惟一一次填海。
一八六六年,政府在新填地開設鑄幣廠,位置在今日京士頓街、加寧街及告士打道交界,惟虧蝕過鉅,兩年後停產。
一八七八年,渣甸洋行在鑄幣廠原址開設糖廠,工人主要是潮州南來的工人。戰後,由於糖廠停產,工人為保生計,轉至糖廠附近的牛奶公司冰廠繼續工作。百年之間,東角兩旁海灣因填海消失,其間值得一提,又涉海岸線的地點有二:渣甸貨倉及牛奶公司冷廠。
渣甸貨倉
東角貨倉自渣甸洋行買下銅鑼灣地皮便已設立。早期,渣甸於軒尼詩道近波斯富街與堅拿道一帶。三十年代,貨倉延伸至東角道、駱克道一帶。約五十年代中期,貨倉關閉,地皮發展多幢住宅物業,又開闢了百德新街、京士頓街和加寧街等道路。
東角貨倉自渣甸洋行買下銅鑼灣地皮便已設立。早期,渣甸於軒尼詩道近波斯富街與堅拿道一帶。三十年代,貨倉延伸至東角道、駱克道一帶。約五十年代中期,貨倉關閉,地皮發展多幢住宅物業,又開闢了百德新街、京士頓街和加寧街等道路。
一九五七(左)及五八(右)年地圖,期間渣甸貨倉改建成住宅大廈
牛奶公司冷廠
東角牛奶公司冷廠對開原有一條渠道(或稱告士打道運河),位置在今日柏寧酒店及維多利亞公園之間的一段告士打道,方便船隻運送冰塊。一九七一年,渠道被填塞。一九七二年,原渠道位置闢為告士打道。一九七三年,冷廠正式停止運作。
東角牛奶公司冷廠對開原有一條渠道(或稱告士打道運河),位置在今日柏寧酒店及維多利亞公園之間的一段告士打道,方便船隻運送冰塊。一九七一年,渠道被填塞。一九七二年,原渠道位置闢為告士打道。一九七三年,冷廠正式停止運作。
一九七零(左)至七一(右)地圖,期間運河被填塞,改建成告士打道。
利園山
一九一六年,怡和的東角山的地權屆滿;一九二三年,利希慎斥資三百八十萬買下東角山,包括舊有渣甸花園、大班住宅等。利氏初擬運用山地,種植鴉片,惟一九二七年日內瓦會議決議禁售,利希慎遂用部份山地設置遊樂場,又開始移山發展物業。根據利氏後人、報章資料,移山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 二十年代至戰前
界 線:南界禮頓道、北接希慎道。
開闢街道:新會道、開平道、新寧道。
根據資料,戰前利氏家族已經夷平利園山西部。其中今日的利園山道,前稱怡和山道,又有名利園街。利希慎購入山頭後,即建設利園遊樂場,直至一九五五年移山時才正式結束。
界 線:南界禮頓道、北接希慎道。
開闢街道:新會道、開平道、新寧道。
根據資料,戰前利氏家族已經夷平利園山西部。其中今日的利園山道,前稱怡和山道,又有名利園街。利希慎購入山頭後,即建設利園遊樂場,直至一九五五年移山時才正式結束。
二、 一九五二至五五年
界 線:南界希慎道、北接軒尼詩道、東界渣甸街、西接利園街。
開闢街道:啟超道、白沙道、蘭芳道、恩平道、利園山道。
根據資料,第二期移山前,利園山上有嶺英中學、別墅數間及觀音像一尊 一九三八年,嶺英中學於利園山開校,部份校址屬利園遊樂場範圍。創辦人洪高煌博士曾於中國出任嶺南中學及培英中學校長,故創校即於原任兩校各取一字命名新校。嶺英中學創辦人之一尚有時任香港大學中文系系主任、著名中國近代文學作家許地山。
界 線:南界希慎道、北接軒尼詩道、東界渣甸街、西接利園街。
開闢街道:啟超道、白沙道、蘭芳道、恩平道、利園山道。
根據資料,第二期移山前,利園山上有嶺英中學、別墅數間及觀音像一尊 一九三八年,嶺英中學於利園山開校,部份校址屬利園遊樂場範圍。創辦人洪高煌博士曾於中國出任嶺南中學及培英中學校長,故創校即於原任兩校各取一字命名新校。嶺英中學創辦人之一尚有時任香港大學中文系系主任、著名中國近代文學作家許地山。
一九五四(左)及五五年地圖,期間利園及大部份利園山被夷為平地
利園山夷平期間,發現觀音像,吸引大批善信前往參拜
(上)五十年代的利園山道;(下)今日利園山道
三、 一九六零年代初至中期
界 線:北接軒尼詩道的小土丘
開闢街道:無。北接軒尼詩道尚有小土丘,因利氏家族並不急於發展,故面向軒尼詩道一帶豎立了幾塊廣告版,供宣傳之用,並長期收取租金。七十年代初,匯豐銀行在該處曾有分行。七十年代末期,軒尼詩道、利園山道地段發展興利中心,一九八一年落成。
界 線:北接軒尼詩道的小土丘
開闢街道:無。北接軒尼詩道尚有小土丘,因利氏家族並不急於發展,故面向軒尼詩道一帶豎立了幾塊廣告版,供宣傳之用,並長期收取租金。七十年代初,匯豐銀行在該處曾有分行。七十年代末期,軒尼詩道、利園山道地段發展興利中心,一九八一年落成。
七十年代末期.右方為興建中的興利中心
(上)七十年代軒尼詩道;(下)今日軒尼詩道
綜合利園山多期發展,得出簡圖如下:
製作團隊
製圖、美工:Vivian Ngo
資料搜集:Nicky Wong, Fung Wing Chi, Vivian Ngo, Jacky Yu
新舊對照:Leung Wing Hin
文字:Jacky Yu
製圖、美工:Vivian Ngo
資料搜集:Nicky Wong, Fung Wing Chi, Vivian Ngo, Jacky Yu
新舊對照:Leung Wing Hin
文字:Jacky Yu
消失中的海岸線:灣仔
一八四一年,滿清與英國簽訂《穿鼻草約》割讓香港之後,
同年英國商人顛地(Lancelot Dent)買下灣仔所有沿海路段,
興建碼頭、貨倉,開始進行貿易。
同年英國商人顛地(Lancelot Dent)買下灣仔所有沿海路段,
興建碼頭、貨倉,開始進行貿易。
灣仔洪聖古廟及旁邊望海觀音廟,重修於咸豐十年(1860),因廟名「望海」,可證大道東本是沿海街道。圖片攝於一九七五年。
位於大道東的合和中心,一九八零年建成,八十年代是亞洲最高的建築物。
一八四一年,香港政府決定興建皇后大道,
又將工程中所產生的泥石傾倒於沿海位置,
建造成海旁東(即今日莊士頓道一帶),
一八八八年始建的和昌大押、一九零三年鋪設的電車路軌,
便是現時碩果僅存的沿海建設。
又將工程中所產生的泥石傾倒於沿海位置,
建造成海旁東(即今日莊士頓道一帶),
一八八八年始建的和昌大押、一九零三年鋪設的電車路軌,
便是現時碩果僅存的沿海建設。
左圖:約一九一八年莊士敦道,尚可窺見右方臨海。今日和昌大押,已成酒吧。
一九零零年維多利亞城地圖,黃線是海旁東,淺藍色是海洋地帶。
二十年代,港府鑒於大量中國難民避亂南遷,
物業地價增高,住屋供不應求,
遂決定填平灣仔軍器廠街至燈籠州渣甸糖房的土地,
開闢軒尼詩道、駱克道、告士打道等地段,惟工程卻遇上阻滯。
物業地價增高,住屋供不應求,
遂決定填平灣仔軍器廠街至燈籠州渣甸糖房的土地,
開闢軒尼詩道、駱克道、告士打道等地段,惟工程卻遇上阻滯。
一九二八年一月七日《香港工商日報》詳列海旁東填海區域及原因
當時政府原本打算削平摩理臣山,
透過工程獲得山泥,以作填海之用。
豈料開山工程未及一半,山泥已盡,只剩巨石,
結果惟有從九龍運泥填海,卻使工程費大增百分之七十。
透過工程獲得山泥,以作填海之用。
豈料開山工程未及一半,山泥已盡,只剩巨石,
結果惟有從九龍運泥填海,卻使工程費大增百分之七十。
一九三三年鳥瞰灣仔。右上角便是摩理臣山,其時尚未移平。
今日集成中心旁籃球場有凹凸不平的巨石,便是昔日留下的遺憾。
三十年代.高士打道(今稱告士打道)花市一貌,遠處高樓是六國飯店
三十年代中後期,灣仔修頓球場
約三十年代.灣仔地圖.黃線是告士打道,藍色是海洋地帶
隨著戰後經濟繁榮,港島北岸來往車輛急劇增加,
灣仔及銅鑼灣北端交通經常擠塞,
六十年代,港府決定於金鐘海軍船塢至奇力島填海,
紓緩交通問題。
灣仔及銅鑼灣北端交通經常擠塞,
六十年代,港府決定於金鐘海軍船塢至奇力島填海,
紓緩交通問題。
一九六四年五月二日《華僑日報》
約一九六七年.擴闊中的告士打道
告士打道的新舊對照
告士打道灣仔警署今昔對照
七十年代,擴闊告士打道及北面填海工程完成,
得出港灣道及會議道等地,工展會也曾經在港灣道舉辦。
八八年,會展一期竣工;
九十年代,會議道以北興建人工島,發展會展二期,九七年落成。
得出港灣道及會議道等地,工展會也曾經在港灣道舉辦。
八八年,會展一期竣工;
九十年代,會議道以北興建人工島,發展會展二期,九七年落成。
綜合歷次填海工程,
灣仔約填海一點二公里,簡表如下:
灣仔約填海一點二公里,簡表如下:
製作團隊
製圖:Stephen Cheung
美工:Vivian Ngo
資料搜集:Nicky Wong, Fung Wing Chi, Jacky Yu
新舊對照:Leung Wing Hin
文字:Jacky Yu
製圖:Stephen Cheung
美工:Vivian Ngo
資料搜集:Nicky Wong, Fung Wing Chi, Jacky Yu
新舊對照:Leung Wing Hin
文字:Jacky Yu
消失中的海岸線:中環
百多年來,中環填海差不多填足一公里!
見證著填海的建築物,非天星碼頭莫屬,
碼頭隨著填海不斷北移,
亦見證著市民交通習慣的改變。
見證著填海的建築物,非天星碼頭莫屬,
碼頭隨著填海不斷北移,
亦見證著市民交通習慣的改變。
一九零七年鳥瞰維港兩岸,當年水深港闊。
第一代天星碼頭
地址:干諾道中及雪廠街交界
特點:簡陋,只以禾稈草搭建而成。
地址:干諾道中及雪廠街交界
特點:簡陋,只以禾稈草搭建而成。
一八九八年.九龍渡輪公司改稱天星碼頭,惟碼頭仍保留舊稱 “Kowloon Ferry”。
上圖是一九一一年第一代天星碼頭外貌。棕色建築是皇后行,即今日文華酒店所在。
上圖是一九一一年第一代天星碼頭外貌。棕色建築是皇后行,即今日文華酒店所在。
第二代天星碼頭
地址:干諾道中及雪廠街交界(與第一代相同)
風格:維多利亞式、牌樓建築
地址:干諾道中及雪廠街交界(與第一代相同)
風格:維多利亞式、牌樓建築
第三代天星碼頭
位置:愛丁堡廣場,中環大會堂對出
位置:愛丁堡廣場,中環大會堂對出
天星碼頭隨著填海不斷北移,
填海之後,港九兩岸距離收窄,船程時間銳減,
而航道收窄,水流更急,左搖右擺成為坐船的指定感受。
歸納四代碼頭位置,得出簡圖如下:
填海之後,港九兩岸距離收窄,船程時間銳減,
而航道收窄,水流更急,左搖右擺成為坐船的指定感受。
歸納四代碼頭位置,得出簡圖如下:
其他圖片:
根據一九一一年中區地圖,第一代天星碼頭(Kowloon Ferry)位置干諾道及雪廠街交界。
第一代天星碼頭近貌
第二代天星碼頭近貌
http://www.oldhkphoto.com/?cat=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