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消失中的香港海岸線





消失中的海岸線:北角

  北角在百年多次的填海工事以前,本是港島北岸的一個海角,與東角遙相對望。昔日海角,今日已經隱沒於鬧市之中。
中國割讓九龍半島後,中英雙方曾經劃出海界,區分兩國水域,其中東界便是橫跨北角及啟德機場,而北角更曾經設置炮台(今日堡壘街),守衛疆土,故此十九世紀末期,北角便有獨特的軍事價值。
一九一零.眺望灣仔
一九一零年代,遠處海角,便是北角
468914_10150679011313028_1351888610_o今日皇都大廈一帶,原是昔日海角位置
1840s-1870s
  開埠時期,北角的海岸線橫跨今日的電氣道及英皇道。早期的重要建築,是一八七一年啟用的威非路警署,該署地近臨海,又稱 “Bay View Police Station” ,位置在今日威非路道末段,電氣道148號。四十年代末期,警署重建,一九五零年新署啟用,八十年代,警署拆卸,今址已建商廈。
1473868_10152069336818829_219064084_n
 一九二零年代地圖,隱約可見警署位置。
1880s
  一八八零年代,政府打通來往銅鑼灣及筲箕灣的通道,務求貫通東西,曾於電氣道海旁進行少量填海,修整了原來彎曲的海岸線。
1890s
  1897年,荷蘭皇家石油公司(即今蜆殼公司)於今日電氣道及油街交界填海,設立油庫。今日電氣道仍然有蜆殼油站。
約1890年,政府在昔日避風塘的東側(今日維園網球場及泳池旁)進行填海,直至1921才命名新路為興發街。
1921政府命名興發街
1900s
  1904年,電車通車,其中一個車站設於威非路警署附近,詳參下表。
Map - 複製
  1908年,政府於油庫東側(即今日油街)填海,供皇家遊艇會設立會所。該會前稱「維多利亞賽舟會」,該會會員全是熱愛航海或划艇人士,包括公務員、商人等,每個周末有賽舟活動。今日電氣道麗東酒店旁邊有「艇街」(Boat Street),與舊遊艇會有明顯關係。
1927皇家香港遊艇會
二十年代.皇家香港遊艇會
1910s
  1919年,香港電燈鑒於原設於灣仔永豐街電廠不敷應用,1910年代獲政府撥地,興建新電廠,其位置與遊艇會成一對角線。1929年,政府將電廠附近一帶的北角電車道命名「電氣道」。當時,由於新電廠需要大量水源,冷卻機件,而啟動機組,又需大量煤炭,煤炭又需經海路運輸,節省金錢,故選址北角,並略作填海,以應需求。隨著時代發展,北角電廠亦不敷需求。故1968年鴨脷洲發電廠投產之後,北角電廠亦停止運作,原址改建成今日城市花園。昔日電廠前的兩條道路:電廠街及大強街(Power Street),便成為尋找昔日電廠的歷史陳跡了。
北角發電廠
上圖及下圖:三十年代的北角發電廠
npps1932
unnamed (3)
昔日北角電廠,今日城市花園
1920s
  1921至29年,政府於油庫西面填海,包括今日威非路道、屈臣道、歌頓道等處。這些地方,多設倉庫,而選址當時比較僻遠的北角,相信是地價便宜,故可囤積貨物,隨時應市場需求,提供貨源。
1920s 威非路道
 二十年代.威非路道一帶倉庫
  1921年,原籍福建的南洋華僑郭春秧投得北角地皮,發展糖廠。郭氏投得地皮後,原本打算興建糖廠,不料糖價大跌,遂於新填地興建四十間相連房屋,時人稱之「四十間」。
香港工商日報 1926-05-20
一九二一年《香港華字日報》載郭春秧斥資一百萬於北角填海,興建糖廠。
49050805 (1) - 複製
圖中橫列矮屋是「四十間」,右街是糖水道。攝於一九五九年,照片由Gordon Fowler提供
unnamed (2)
今日春秧街
  春秧街北面新填地尚有渣華道及和富道,渣華道原名爪哇道,其名源於郭春秧興建的爪哇運糖碼頭,而渣華道北面和富道,1948年由均益倉購得土地,興建碼頭及貨倉,由於土地用以貯存貨品,故1951年政府因土地用途為路段正名,稱和富道(Wharf Road)。
工商日報 1951-03-10
 1951-03-10《香港工商日報》載和富道命名報道
 1930s
  1936至38年,政府於油街皇家遊艇會及北角電廠之間進行填海,興建中央貨倉,並且遷徙皇家遊艇會至奇力島。工程斥資共四十萬,填海工程完成後,北角電廠、中央貨倉和亞細亞火油公司連成一字,形成新的海岸線。中央貨倉於一九三九年十二月落成,後改稱政府物料供應處,今已關閉。
香港工商日報 1937-07-25
1980s, 2010s
  八十年代,香港政府興建東區走廊,在沿岸進行填海,方便建設工程。
  二零一零年,政府決定興建中環及灣仔繞道,故再於北岸進行填海工程。綜合北角西部填海百年工程,得出簡表如下:
Map (2)
  七姊妹的部份,涉及泳棚存廢、麗池酒店的故事,留待下集再續。
製作團隊
製圖、美工:Stephen Cheung
資料搜集:Nicky Wong, Fung Wing Chi, Vivian Ngo, Jacky Yu
攝影:Leung Wing Hin
撰稿:Jacky Yu

消失中的海岸線:銅鑼灣

引言
  談到銅鑼灣移山填海的歷史,涉及大坑、東角、鵝頸、利園和奇力島等重點,二十世紀初,大坑是村落農地、東角是商業重鎮、鵝頸原有溪澗、利園本有山頭,而避風塘以北竟有孤島!凡此種種,需要條分縷析。因資料豐富關係,今次只圍繞銅鑼灣道、高士威道、避風塘和奇力島展開叙述;東角及利園山,則另篇介紹。
1842
1842年,銅鑼灣道(紅線)尚未修建,惟稍北之處已有海堤(藍線),即今日高士威道。
高士威道
  開埠前,銅鑼灣的海岸線已在高士威道。
  夏歷《香港東區街道故事》指出「1841年之前,高士威道已經存在,這條路原稱石堤路,是香港原住民所築成的。」現今有不少資料指出開埠初年的海岸線在銅鑼灣道,這種說法,值得商榷。高士威道英文名稱是 “CAUSEWAY ROAD”, 其中 “CAUSEWAY” 是海堤之意,其功用是阻擋由海洋湧至農田的海水,保護大坑一帶的農作物不受損害。
  根據一八四二年地圖,銅鑼灣道尚未出現。相反,可供市民步行的海堤已經出現,後來高士威道是以海堤的基礎,擴建而成。今日維園一帶,則仍屬淺灘。
1870
1870s銅鑼灣。圖右戴帽所站位置是銅鑼灣道,圖中綠叢位置是海堤(即今日高士威道)
1870s
1870s銅鑼灣。圖下亂石位置約是銅鑼灣道,圖中下橫路是石堤路(今高士威道),遠方可見東角及奇力島
銅鑼灣道
  銅鑼灣道,初稱筲箕灣道。
  筲箕灣道於開埠時已經著手建設,直至一九三五年英皇道通車,銅鑼灣一段筲箕灣道改稱「銅鑼灣道」。這裡的古建築,必以建於一八六三年蓮花宮為首。蓮花宮外掛兩對對聯,其中兩句「開窗臨海面」、「近聽水聲清」,印證了廟宇昔日臨近大海的說法。細意觀察蓮花宮,其底部建有地臺,何故?這是與附近的地勢有關。
 <上:約1890s 大坑蓮花宮;下:今日蓮花宮
紅香爐村
  水源,是古代開村的關鍵。
  開埠初期,當地居民依賴渣甸山流入銅鑼灣道一帶的流水。這些水源,既形成天然沼澤,又可以灌溉農田。根據一八六三年的地圖,清楚看見山嶺有一流水,注入 “PADDY FIELD”(即農地或窪地) ,一九零一年地圖,這地屬於紅香爐村的領域,可見水是居民的生命之源。
18631863年地圖。紅線是海堤,保護 “PADDY FIELD” 一帶農地。藍線是銅鑼灣道。
1901
1901年地圖。紅線是高士威道,藍線是銅鑼灣道, “PADDY FIELD” 的位置正好是紅香爐村。
N063a 1930s高士威道
  上:1930s高士威道;下:今日高士威道
  然而,紅香爐村一帶地勢較低,雖便於耕作,但農田附近的沼澤亦衍生不少衛生問題。1883年,政府將銅鑼灣道及高士威道之間的濕地填成乾地。這片新地,其後興建了中華游樂會、皇后運動場和海軍球場。皇后運動場的地段,即今日皇仁書院;海軍球場,即今日銅鑼灣運動場及中央圖書館。
1898年皇后遊樂場條例
高士威道及銅鑼灣道之間濕地填平後,其中一處撥建皇后運動場
圖中是港府於1898年頒布皇后遊樂場條例內容
1930地圖。當時銅鑼灣道仍稱筲箕灣道
一九六六.海軍球場
圖右空地是海軍球場;球場上方是皇仁書院。黃兆開攝於1966年。
避風塘
  今日的避風塘位於維園北面。而避風塘之設立,則源於1874年風災。政府鑑於是次風災造成大量傷亡,港府遂於1883年建造避風塘,地點在今日高士威道北面,即今日維園所在地,供船隻避風,以策安全。五十年代,港府鑒於人口激增,康體設施供不應求,遂於避風塘位置進行填海,興建維多利亞公園。1957年,公園落成啟用。避風塘遂移至維園北面,即今日位置。
 一九五六.大坑徑俯瞰新填地,其時正興建維多利亞公園
1956年,圖中稍上位置空地,便是平整中的新填地,即今日維園。
奇力島
  開埠時,原是獨立小島,乃英國軍隊之軍火庫。1955年,避風塘完工後,波斯富街北端已建有堤道,連接奇力島。1969年,政府修建海底隧道,於奇力島及銅鑼灣北岸進行填海,小島遂併入銅鑼灣。同時,政府又於維園北面進行小型填海,建設維園道以連接海底隧道。
20130515_7321467e34d3037489e7xT2fMge3Si8b
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維園北面,其時尚未有車路。照片採自uwants討論區。
六十年代末.銅鑼灣與奇力島
六十年代.奇力島與銅鑼灣的連接工程
小結
  圖右是本文探討部份。開埠前,高士威道已有海堤,屬最初海岸線。1883年,政府填平高士威道及銅鑼灣道之間濕地。1954年,政府因興建維園進行填海,海岸線遂延出近四百米。1972年,因興建海底隧道,需要造地接駁,再於維園北面進行小型填海。綜合百多年來銅鑼灣一帶的發展,簡圖如下:
1900
製作團隊
製圖:Stephen Cheung
美工:Vivian Ngo
資料搜集:Nicky Wong, Fung Wing Chi, Jacky Yu
新舊對照:Leung Wing Hin
文字:Jacky Yu

消失中的海岸線:銅鑼灣

  渣甸洋行在開埠的第一年即買下土地,開始發展東角。嚴格來說,東角與銅鑼灣是兩個地域。所謂東角,其今日範圍,東至渣甸街,南至禮頓道、北至軒尼詩道。渣甸洋行頭號及二號大班的住宅位於東角以南的山頭,原稱東角山。一九二零年代,因地權屆滿,利氏家族買下東角部份地權,故今日東角山又稱利園山。東角及利園山,前者揭示銅鑼灣海岸線變遷,後者象徵華人地位的迅速攀升,值得另篇敍述。
東角
  一八四一年,香港政府首次拍賣土地,渣甸洋行奪得東角地皮,然後即大規模在該處廣置貨倉。
  一八六四年,東角進行了惟一一次填海。
  一八六六年,政府在新填地開設鑄幣廠,位置在今日京士頓街、加寧街及告士打道交界,惟虧蝕過鉅,兩年後停產。
  一八七八年,渣甸洋行在鑄幣廠原址開設糖廠,工人主要是潮州南來的工人。戰後,由於糖廠停產,工人為保生計,轉至糖廠附近的牛奶公司冰廠繼續工作。百年之間,東角兩旁海灣因填海消失,其間值得一提,又涉海岸線的地點有二:渣甸貨倉及牛奶公司冷廠。
NORTHPOINT_test_noStreet-01東角開埠時及一九二三年(紅)海岸線
渣甸貨倉
  東角貨倉自渣甸洋行買下銅鑼灣地皮便已設立。早期,渣甸於軒尼詩道近波斯富街與堅拿道一帶。三十年代,貨倉延伸至東角道、駱克道一帶。約五十年代中期,貨倉關閉,地皮發展多幢住宅物業,又開闢了百德新街、京士頓街和加寧街等道路。
195758
 一九五七(左)及五八(右)年地圖,期間渣甸貨倉改建成住宅大廈
牛奶公司冷廠
  東角牛奶公司冷廠對開原有一條渠道(或稱告士打道運河),位置在今日柏寧酒店及維多利亞公園之間的一段告士打道,方便船隻運送冰塊。一九七一年,渠道被填塞。一九七二年,原渠道位置闢為告士打道。一九七三年,冷廠正式停止運作。
197071
一九七零(左)至七一(右)地圖,期間運河被填塞,改建成告士打道。
利園山石壁1955一九五五年.銅鑼灣軒尼詩道
右方見利園山石壁,中央白色建築物是牛奶公司冰廠
利園山
  一九一六年,怡和的東角山的地權屆滿;一九二三年,利希慎斥資三百八十萬買下東角山,包括舊有渣甸花園、大班住宅等。利氏初擬運用山地,種植鴉片,惟一九二七年日內瓦會議決議禁售,利希慎遂用部份山地設置遊樂場,又開始移山發展物業。根據利氏後人、報章資料,移山可分為三個階段:
Description: Jardine's Garden.(East Point.) Location: Hongkong, Hong Kong Date: 1869-1900 ------------------------------------------------------ Our Catalogue Reference: Part of CO 1069/444. This image is part of the Colonial Office photographic collection held at The National Archives. Feel free to share it within the spirit of the Commons. Please use the comments section below the pictures to share any information you have about the people, places or events shown. We have attempted to provide place information for the images automatically but our software may not have found the correct location. For high quality reproductions of any item from our collection please contact our image library二十世紀末.東角山上的渣甸花園
一、 二十年代至戰前
界  線:南界禮頓道、北接希慎道。
開闢街道:新會道、開平道、新寧道。
根據資料,戰前利氏家族已經夷平利園山西部。其中今日的利園山道,前稱怡和山道,又有名利園街。利希慎購入山頭後,即建設利園遊樂場,直至一九五五年移山時才正式結束。
20121026_3a8a91f72138b01fe3406B1YjoGseAoJ利園酒家
二、 一九五二至五五年
界  線:南界希慎道、北接軒尼詩道、東界渣甸街、西接利園街。
開闢街道:啟超道、白沙道、蘭芳道、恩平道、利園山道。
根據資料,第二期移山前,利園山上有嶺英中學、別墅數間及觀音像一尊 一九三八年,嶺英中學於利園山開校,部份校址屬利園遊樂場範圍。創辦人洪高煌博士曾於中國出任嶺南中學及培英中學校長,故創校即於原任兩校各取一字命名新校。嶺英中學創辦人之一尚有時任香港大學中文系系主任、著名中國近代文學作家許地山。
195455
一九五四(左)及五五年地圖,期間利園及大部份利園山被夷為平地
 20121025_4f5858c5451ece096322G8kHyCeGC6tU
利園山夷平期間,發現觀音像,吸引大批善信前往參拜
N047
(上)五十年代的利園山道;(下)今日利園山道
三、 一九六零年代初至中期
界  線:北接軒尼詩道的小土丘
開闢街道:無。北接軒尼詩道尚有小土丘,因利氏家族並不急於發展,故面向軒尼詩道一帶豎立了幾塊廣告版,供宣傳之用,並長期收取租金。七十年代初,匯豐銀行在該處曾有分行。七十年代末期,軒尼詩道、利園山道地段發展興利中心,一九八一年落成。
 1960東角道一九六零年.東角道。遠方窺見利園山尚有護牆,估計當時尚未夷平。
希慎廣場一帶於1960年代的面貌六十年代中期.利園山已經夷平
20121023_b8861651a8243675a2bchFWYRQmCfr2o
七十年代末期.右方為興建中的興利中心
N057a 七十年代.銅鑼灣軒尼詩道 (2)
(上)七十年代軒尼詩道;(下)今日軒尼詩道
綜合利園山多期發展,得出簡圖如下:
 Untitled

製作團隊
製圖、美工:Vivian Ngo
資料搜集:Nicky Wong, Fung Wing Chi, Vivian Ngo, Jacky Yu
新舊對照:Leung Wing Hin
文字:Jacky Yu

消失中的海岸線:灣仔

一八四一年,滿清與英國簽訂《穿鼻草約》割讓香港之後,
同年英國商人顛地(Lancelot Dent)買下灣仔所有沿海路段,
興建碼頭、貨倉,開始進行貿易。
1842 WC
一八四二年灣仔地圖,黃線是皇后大道東。
英國商人顛地於沿海興建碼頭,包括 Burn’s pier和 Larkin’s pier,虛線屬於潮退海岸線位置。
又圖中又可見天主教及新教墳場,今已遷往跑馬地。
1975洪聖古廟
灣仔洪聖古廟及旁邊望海觀音廟,重修於咸豐十年(1860),因廟名「望海」,可證大道東本是沿海街道。圖片攝於一九七五年。
80s合和
位於大道東的合和中心,一九八零年建成,八十年代是亞洲最高的建築物。
一八四一年,香港政府決定興建皇后大道,
又將工程中所產生的泥石傾倒於沿海位置,
建造成海旁東(即今日莊士頓道一帶),
一八八八年始建的和昌大押、一九零三年鋪設的電車路軌,
便是現時碩果僅存的沿海建設。
莊士敦道
 左圖:約一九一八年莊士敦道,尚可窺見右方臨海。今日和昌大押,已成酒吧。
1900 海旁東地圖_color
一九零零年維多利亞城地圖,黃線是海旁東,淺藍色是海洋地帶。
二十年代,港府鑒於大量中國難民避亂南遷,
物業地價增高,住屋供不應求,
遂決定填平灣仔軍器廠街至燈籠州渣甸糖房的土地,
開闢軒尼詩道、駱克道、告士打道等地段,惟工程卻遇上阻滯。
(節錄)灣仔海旁東填海香港工商日報, 1928-01-07 - 複製
 一九二八年一月七日《香港工商日報》詳列海旁東填海區域及原因
當時政府原本打算削平摩理臣山,
透過工程獲得山泥,以作填海之用。
豈料開山工程未及一半,山泥已盡,只剩巨石,
結果惟有從九龍運泥填海,卻使工程費大增百分之七十。
1933 眺望灣仔
 一九三三年鳥瞰灣仔。右上角便是摩理臣山,其時尚未移平。
B1
今日集成中心旁籃球場有凹凸不平的巨石,便是昔日留下的遺憾。
告士打道花市1
三十年代.高士打道(今稱告士打道)花市一貌,遠處高樓是六國飯店
立法局1934年9月27日會議紀錄三十年代,輔政司修頓(Thomas Southorn)爭取在灣仔開設遊樂場。
圖中一九三四年九月廿七日立法局會議紀錄,認同灣仔有必要開設遊樂場。同年,修頓遊樂場落成。
三十年代修頓球場
三十年代中後期,灣仔修頓球場
1936 - 1946 告士打道colo
約三十年代.灣仔地圖.黃線是告士打道,藍色是海洋地帶
隨著戰後經濟繁榮,港島北岸來往車輛急劇增加,
灣仔及銅鑼灣北端交通經常擠塞,
六十年代,港府決定於金鐘海軍船塢至奇力島填海,
紓緩交通問題。
(節)華僑日報, 1964-05-02 港灣道填海
 一九六四年五月二日《華僑日報》
六六至六八年告士打道
 約一九六七年.擴闊中的告士打道
告士打道
 告士打道的新舊對照
灣仔差館
 告士打道灣仔警署今昔對照
七十年代,擴闊告士打道及北面填海工程完成,
得出港灣道及會議道等地,工展會也曾經在港灣道舉辦。
八八年,會展一期竣工;
九十年代,會議道以北興建人工島,發展會展二期,九七年落成。
1988一九八八年.會展一期(圖片來源: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網頁)
1994一九九四.建築中的會展二期(圖片來源: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網頁)
綜合歷次填海工程,
灣仔約填海一點二公里,簡表如下:
B1
製作團隊
製圖:Stephen Cheung
美工:Vivian Ngo
資料搜集:Nicky Wong, Fung Wing Chi, Jacky Yu
新舊對照:Leung Wing Hin
文字:Jacky Yu

消失中的海岸線:中環

百多年來,中環填海差不多填足一公里!
見證著填海的建築物,非天星碼頭莫屬,
碼頭隨著填海不斷北移,
亦見證著市民交通習慣的改變。
1907 Hong Kong Harbour - 複製
 一九零七年鳥瞰維港兩岸,當年水深港闊。
第一代天星碼頭
地址:干諾道中及雪廠街交界
特點:簡陋,只以禾稈草搭建而成。
第一代天星
一八九八年.九龍渡輪公司改稱天星碼頭,惟碼頭仍保留舊稱 “Kowloon Ferry”。
上圖是一九一一年第一代天星碼頭外貌。棕色建築是皇后行,即今日文華酒店所在。
第二代天星碼頭
地址:干諾道中及雪廠街交界(與第一代相同)
風格:維多利亞式、牌樓建築
C039
第三代天星碼頭
位置:愛丁堡廣場,中環大會堂對出
A002
天星碼頭隨著填海不斷北移,
填海之後,港九兩岸距離收窄,船程時間銳減,
而航道收窄,水流更急,左搖右擺成為坐船的指定感受。
歸納四代碼頭位置,得出簡圖如下:
B1


其他圖片:
1911 HD
 根據一九一一年中區地圖,第一代天星碼頭(Kowloon Ferry)位置干諾道及雪廠街交界。
article_1_enlarge
 第一代天星碼頭近貌
 20120901_2e834a7ab9518f916a75K4KSKu6u9UIm
  第二代天星碼頭近貌

http://www.oldhkphoto.com/?cat=17






Flag Count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