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
EMBA英文全稱為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直譯為行政人員MBA,或高層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 它是由芝加哥大學管理學院首創。讀EMBA的學員一般由公司推薦,利用業餘時間集中上課,課程內容廣泛,理論與實踐平衡。是一種獲取學位並且注重學習實踐相結合的在職培訓,它對升至公司中上級而又無MBA學位的管理人員很有意義。
主要特點
(1)注重案例教學和案例討論。通常EMBA學員都是邊工作邊讀書,在校時間很短,講授的內容相對較少。但是由於學員有較多的工作經驗和背景知識,因此他們使用的教學案例較少,但討論的範圍要廣的多,對教師的挑戰性也更強。美國商學院EMBA注重案例教學,強調運用電腦軟體進行類比教學。如哈佛商學院用於教學軟體的開發和硬體管理的費用就高達1000萬美元之多,從而極大地提高了他們的現代化教學水準。
(2)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3)課堂不定期邀請國際和國內知名公司CEO及卓越的工商界高管與學員進行交流和對話。這使課堂內容與企業發展息息相關,讓學員有機會接觸商界領袖,從而瞭解其機構情況,商業經驗、管理風格以及所面對的挑戰及應對經驗。
(4)聯合辦學與異地辦學漸成趨勢。國內很多院校都開辦了聯合辦學的EMBA專案,反映出各院校對EMBA創辦之路的共同認識。
(5)課程設置包括移動課堂的計畫。所謂“移動課堂”也就是每個班在上課期間會到外地學習一次或幾次。在上課之余,安排學員對當地企業進行有針對性的參觀考察活動,開拓學員眼界,提升其管理水準。
(6)專業化辦學。一些商學院在綜合性EMBA的基礎上,嘗試具有針對性的行業細分,更加貼近不同學員的需求。這些專業管理課程,由於其對行業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對於立志在行業內發展的專業人士來說,無疑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讀MBA的十大理由——從7P到3B
Dr. LEUNG Wai Keung John (梁偉強博士)
Dr. Leung is currently the Director of Executive MBA program,
and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Marketing at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ttp://emba.cb.cityu.edu.hk/blog.aspx?i=421&id=e59d7cc9-cfca-40ad-a33c-8fa2d9e4c18c
Dr. LEUNG Wai Keung John (梁偉強博士)
Dr. Leung is currently the Director of Executive MBA program,
and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Marketing at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ttp://emba.cb.cityu.edu.hk/blog.aspx?i=421&id=e59d7cc9-cfca-40ad-a33c-8fa2d9e4c18c
十多年來,梁偉強博士任教過不少大學的MBA和EMBA課程,因此每年都有很多機會接見來自五湖四海報讀MBA課程的人士。在面談中,不論是梁偉強博士還是負責評核的教授,不約而同也會問他們報讀課程的原因。雖然我們也知道每個人背後都會有不同的故事,所以他們大都是懷著不同的原因來報讀。然而整理下來,也有其共通的地方。回溯過去的經驗,梁偉強博士可將這些原因歸納為七個「P」和三個「B」。
甚麼是七個P呢?就是包括:
1) 課程的學員 (Participants);
2) 升職 (Promotion);
3) 通行證 (Pass);
4) 知名教授 (Professors);
5) 課程內容 (Programme);
6) 定位 (Positioning);和
7) 樂趣 (Pleasure)。
甚麼是三個B呢?B是指突破(Breakthrough),包括:
1) 企業的突破
2) 地域的突破
3) 人生的突破
七個P
可能有些朋友覺得好奇怪,為甚麼學員(Participants)本身也會成為報讀課程的其中一個原因呢?理由很簡單,在今天的商業世界,風雲詭譎,機心處處,叫人步步為營。反而在大學裡,來自五湖四海和不同行業的學員,可在沒有利益衝突的情況之下,安心地建立他們的人際網絡,一個具支持效能,又是一個學習和成長的網絡。在兩年的學習中,他們能交淺言深,放開懷抱地分享工作上的經驗,不單可以完成學業,也能擴闊他們對事物的眼界。
第二個原因可能較為普遍,就是為了增加升職 (Promotion)的議價能力。除了一些本身就是公司派來上課學習的人士外,很多報讀課程者都是了解到現在的競爭十分激烈,若要在職場上繼續攀升,便得為自己的未來打算,報讀MBA課程,就算學不到知識,也能擺擺姿勢,予人一種具有學習意慾、積極進取、有理想有抱負的模樣,增加其晉升的機會。
為升職而來的學員,都是希望得到一張進階的通行證 (Pass)。香港人很有趣,有時就算不是因為眼前的需要,也要為未來打算。多讀一、兩個學位,他們所謂取多一兩張「沙紙」是也。因為一張學位的證書,除了是一個在學術上的證明外,也能據此提升自己在職場上的議價能力,不論是在自己現存的公司裏的進階,還是用來轉工也是一樣很好的入場券。故此每年或多或少的報名人士明言是為了取得證書才報讀的,他們往往希望用最短的時間、花最少的精力、最少打擾他們的工作而取得證書就最理想。
第四個原因是知名教授 (Professors)。故名思意,就是有些課程確是聘請了一些知名的教授來講學,他們可能學有專精,又或是在社會或專業上有很豐富的經驗、智慧和成就,故此很多人都會慕名而來,希望能親炙這些大師,一睹他們的風采。梁偉強博士在美國讀書時也曾有受惠於這些大師的經驗,他們往往能一言點化,洞悉其中的關鍵,引證了「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傳統智慧,大有朝聞道,夕死可已之嘆。
第五個原因是與課程內容有關 (Program)。MBA的課程大約分作兩類。一類是一般性的管理知識和技巧,而另一類則是專門性的,如財經方面,又或是時裝設計等。很多人士都會選擇一些課程內容能適切他們的需要,又或是能配合他們自己的專長的課程。大體有兩種好處,首先是因為工作場所大都是一個封閉的場所,所多時對個人的要求或知識上都是有入無出的,工作了一段時間,有些人可能會有江郎才盡的感覺。而MBA課程往往就能為他們提供補充的功能,讓他們能取得更新的知識,擴闊自己的眼界和視野。而一些配合專業需要的,更能助學員在職場上有更大的發揮和發展的空間,某程度來說是擴闊了他們自己表演的舞台,那能不吸引他們來報讀呢!
第六個原因是定位 (Positioning)。有些朋友打趣說是「執位」,因為證書有助他們轉工云云,然而梁偉強博士喜歡用「定位」這個稱號。相信在職場打滾多年的人士,或多或少有時都會質疑自己是否入錯行,每到一段時間,搵工跳糟的心魔便會蠢蠢欲動。而在MBA的課程中,除了獲得知識外,相信你還記得是可以建立一個人際的資源網絡,你便可以從他人的評價和互動中,學員便能夠更了解自己的優點長處,以致更清晰地分析自己的工作是否相配。就算真的一心要轉行的,也能在從事相關行業的同學身上,了解該行業的實際情況,以判定自己是否適合呢!
最後一個P是樂趣 (Pleasure)。這些人士是最教人羡慕的,他們也是最快樂的。他們不是主要為了取得一紙證明,又或是要掌握全世界,他們就只是享受整個學習過程而已,那怕是只學會了一兩點新知識,他們也可感到滿足。這並不表示他們懶惰,相反地,他們所付出的比其他同學只有多沒有少,甚至他們會契而不捨,為一個問題尋根究底,直至弄個清楚明白為止。
按梁偉強博士的經驗,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抱有多個P的,只是比重不同而已。而據梁偉強博士的觀察所得,若能以樂趣為首要目的的話,往往其他希望得到的東西也輕易獲得。享受學習樂趣的人,他們本身非常投入,不計較付出,故此他們往往比別人獲得更多知識,更有動力去將所學的知識實踐出來而不計較得失,也因如此,他們在工作上的表現也會出色而獲得上司的器重,提升晉階也是在所難免。
三個B
梁偉強博士以為七個P只是基本的原因而已,雖然它們已經涵括了很大多數,然而梁偉強博士以為更重要的是三個「B」,「B」也者,就是指突破 (Breakthrough)。除了七個P的原因外,也有人是希望從課程中,獲得突破的機會。第一個是企業上的突破。報讀MBA或EMBA課程的人,大多數是企業東主,又或是高階管理人員,他們往往希望能從學術中比較自己現時的處事方法,有沒有改進的空間。又或是希望帶領企業轉型成為一間學習型的組織,故此不少這些已經五十多歲的學員,就是為了打造企業的突破,為了公司的轉型,為企業未來舖路,也為了希望感染同事一同努力而投入學習的行列。
第二個是地域的突破。無可否認在下一世紀,中國已經是世界最大的市場之一,是兵家必爭之地,但在文化、地域疆界和心理上的調適並不容易。故此有些學員為求打破現時既有的框框,讓自己跳脫出自己的舒適區 (Comfort Zone),故毅然從投校園的懷抱,而EMBA課程卻又往往能夠成為這些人士突破的工具和資源,而且從學習網絡的角度而言,他們也能從具中國企業經驗的口中了解中國現時的發現情勢,豐富了他們的經驗,以及取得最新的情報和資訊。
最後一個突破,也是回到起點、而又最簡單的突破,就是人生的突破。有一些學員其實對知識、技巧又或是學歷證明的需求並不大的學員也來報讀課程,是因為他們想完那未完的夢。梁偉強博士就曾遇過一位學員表示,他完成學位後便會退休,因為這是他在職場上最後一個挑戰,也是他人生的夢想。原來他年輕時便希望一嚐大學生活的滋味,年輕時的夢雖然失落了,但從來沒有被遣忘。縱使自己在職場上如何取得成就,這仍然是他生命裏的一個遺憾,就算自己的兒女也已完成MBA的學位,仍不能填補,故此他毅然的參與這個學習之中,讓自己感到人生的圓滿俱足。
值得深思的是,若你也正在考慮報讀MBA課程的話,那你是那個P又或是那個B的呢?無論如何,希望你們同樣可以得到圓滿的人生和樂趣。
EMBA是MBA專業學位教育的一種特殊形式,二者的差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入學考試的不同
在國外,如要就讀MBA需參加GMAT入學考試。但就讀EMBA只有71%的學校要求GMAT成績,平均過線分數為530分,而海外學生只需要託福550分成績即可。但這並不是說,EMBA入學非常容易,學校更看中的是學員的工作經驗、工作能力、專家的推薦信和麵試結果。
就讀人員的不同
由於MBA入學考試需要考外語、數學,這就給那些管理經驗豐富但離開應試環境多年的企業高層設置了門檻。目前國內MBA正出現低齡化現象,考分高的往往是那些大學畢業3年左右、應試能力強的年輕人。而EMBA入學筆試、面試均由培養單位自行組織,門檻大為降低。當然,這並不等於說,只要是老闆、老總就可以讀EMBA,清華大學就曾將一名願出25萬美元就讀,但不符條件的老闆拒之門外。國家規定,具有本科以上學歷,8年以上工作經歷(其中4年以上管理工作經歷),較大規模企業的現職高層管理人員才可報名。
教學模式的不同
在教學模式上二者也有很大不同,MBA多採用“講授+案例分析+團隊討論”的方式,EMBA則更注重在啟發的基礎上,將課程與學員實際體驗結合,因此更適合正在商場實戰的高層管理者。南京大學此次將招收的EMBA學員限定為100人,聘請的外籍教師將在50%左右,且基本是來自美國哈佛、南加州大學的教授,而在這些聘請的外籍教授中,80%是華裔,以期讓學員和教師之間能做到更多的“互動”。
EMBA vs MBA
雖然最近梁偉強博士談到很多有關EMBA和MBA課程的不同之處,但其實其中仍然有很多值得繼續探討的地方。特別有見EMBA課程在國內有明顯的增長及需求的趨勢。
對於企業高層行政人員來說,MBA課程彷彿已成為了一種商業職場上的日用品,要突出高階企業行政人員的地位,以及謀求在領導才能上有所突破的人士,都會紛紛選擇EMBA課程。故此有人以為EMBA課程只是一種突顯能力與財力的表徵,因為這種課程也只有高薪厚職的人士才能負擔起來,而且在企業內有一定的地位,公司才願意支付員工的高昂學費。所以EMBA課程的收費正在不斷攀升,反觀MBA課程因為愈來愈普及,價錢也在不斷地下調。
若你問梁偉強博士的意見,梁偉強博士認為收費上的差異只是表面的特徵,而非兩者核心的分別。故梁偉強博士嘗試從三個不同的角度來看看兩者之間的實際差異,這三個不同角度且以3P為名。
所謂3P者,是指三個以英文字母P開始的三個英文字:Purpose (目的)、Process (過程) 和 Payoff assess (等值評估)。
首先來談談「目的」(Purpose)。修讀EMBA課程的學員,全都是來自各行各業中的精英份子,有部份更是企業的擁有者。所以對他們來說,修讀EMBA課程已不是好像那些仍在企業階梯爬升的人士般講求一紙學歷,而是希望藉著有關課程讓他們在領導才能上有所突破。因為在企業高階的行政人員,除了在其專業中有出色的表現外,還要成為一位出色的溝通者和企業領袖。就如一位財務總長,他不單對財務有豐富的知識和技巧,也必須能協調企業內不同的精英,如市場策略及銷售的精英,又或是後勤支援等。此外,甚致需要協調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等差異,使各地的分公司能與總公司的策略配合,成為一支有效及傑出的團隊。就以梁偉強博士所任教的EMBA課程為例,有學員是公司派他來修讀課程,以讓他到上海和北京去拓展市場。
此外,修讀EMBA課程的學員全都是企業的精英,他們在自己所從事的行業中也有相當傑出的成就,但他們還來修讀課程,是因為他們那種追求卓越的態度,希望在好的成功經驗中,學習更好或更有效的方法。梁偉強博士有一位學員在完成課程後,更刻意成立了兩間新公司,撇除以往他行之有效的經驗,以在課程中所學到的知識和技巧運用於其中,一方面可以撇除舊有習慣的阻力,另一方面也能真正體驗學習的成果。結果,據他說,他的新公司能以更快的時間,更有系統地建立整個團隊,而且更有效地將他所學到的知識轉移,體驗到更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第二方面是「過程」(Process)。EMBA與MBA課程的不同之處,其中一個就是學習過程。EMBA課程有70%時間是學員在說話,而MBA課程則是教授用了70%的時間來講學。在EMBA課程中,教授擔當了三個不同的角色;第一個是促進者 (facilitator)、第二個是參與者 (participant),而第三個是教授 (professor)。所謂促進者,主要作用就是在課堂前預備相關的案例和討論題目,在課堂中為學員設定表演的舞台,讓學員在這個舞台上自由且充份發揮其才能,讓不同的成功經驗得到有效的交流和提升。此外,激勵學員投入分享經驗也是不可缺少的。雖然他們本身也是參與者,學員發表其意見時,總不免希望得到教授的意見,以啟發其在學術上的靈感和想法。而教授本身也不能忘卻其教授的職份,就是幫助學員整合來自不同行業的經驗,思考並轉化,使他們能將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和技巧能有效地應用在他們實際的場境中。
而對學員來說,EMBA的學員也有三個角色;第一個是表演者 (performer),他們要主動參與整個課堂的運作,參與討論、分享經驗;第二是一位學習者 (learner),就是在這種活潑和主動的互動中,學習經驗的交流、學習知識的傳通、學習衝突的處理、學習平衡各方面的需要等課本以外的知識。最後他們也是一位探索者 (explorer) ,意指他們將知識重新整合,並且應用在不同的環境中實戰。故此梁偉強博士所任教的EMBA課程必然會讓學員到不同的企業,甚至是他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企業中去當顧問工作,從而磨煉他們的技巧,也讓他們把所學到的一切得以充份發揮。
第三方面是「定值評估」(payoff assess)。這方面梁偉強博士不想說得太多,且引用一些學員對課程的回應作為這部份的解說。
學員甲:「作為一位創業家,我唯一的錯誤就是太遲修讀這個課程,現在我五十多歲才以這些新思維來創立新公司,而且成績是出乎意料的,假若十年前我能有現在的知識,相信成就會更大。」
學員乙:「EMBA課程為我提供的不是更多的商機,而是透過與不同行業的精英交流,讓我懂得從不同的角度來處理同一個問題,也增進了自己的溝通能力和技巧。」
學員丙:「課程重點不在於學識,更重要的是能夠有很多小組討論,讓我學到如何能在激烈的辯論中,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觀點;如何在衝突中不傷和氣;據理力爭之餘,仍能維持團隊的合作精神,化解矛盾、實踐談判,以達致最理想的成效。我想這只能在小班中才能有這樣的果效。」
梁偉強博士作為一個EMBA課程的負責人 (EMBA Director),深感EMBA 的價值不在於表面的收費,而是能實現讓學員在領導才能上有所突破為目標。以小組互動為教學過程,以及其物超所值之處是讓學員改變過往認為學習是沉悶、被動和不實際的偏見,轉化為享受,成為其生命一部份的積極態度。
英國《金融時報》15日公佈的全球EMBA課程2012百強排行榜
Rank 2012
|
School name
|
Country
|
Programme name
|
Salary ($)
|
1
|
China
|
Kellogg-HKUST EMBA
|
465,774
| |
2
|
US / UK
|
EMBA-Global Americas and Europe
|
265,596
| |
3
|
France / UK / US
|
Trium Global EMBA
|
307,992
| |
4
|
China / Singapore
|
Tsinghua-INSEAD EMBA
|
287,630
| |
5
|
US / Singapore
|
UCLA-NUS EMBA
|
250,940
| |
6
|
France / Singapore
|
Insead Global EMBA
|
212,586
| |
7
|
China
|
Global EMBA
|
274,546
| |
8
|
US
|
Wharton MBA for Executives
|
229,086
| |
9
|
US / China
|
Olin-Fudan EMBA
|
255,945
| |
10
|
US / UK / Singapore
|
EMBA
|
230,855
| |
11
|
China
|
SYSBS EMBA
|
280,374
| |
12
|
South Korea
|
EMBA
|
268,324
| |
12
|
Spain
|
EMBA
|
186,324
| |
14
|
Spain
|
GEMBA
|
215,027
| |
15
|
UK / UAE
|
EMBA
|
180,070
| |
16
|
US
|
Duke MBA - Global Executive
|
250,913
| |
17
|
China
|
EMBA
|
309,340
| |
18
|
Germany
|
Kellogg-WHU EMBA
|
173,684
| |
19
|
US / Spain
|
GEMBA
|
247,110
| |
20
|
Switzerland
|
IMD EMBA
|
221,809
| |
21
|
France / UK / Germany / Spain / Italy
|
European EMBA
|
153,168
| |
21
|
China
|
Carey / SNAI EMBA
|
237,672
| |
23
|
US
|
Kellogg EMBA
|
239,134
| |
24
|
China / Netherlands / US / Brazil / Mexico
|
OneMBA
|
184,612
| |
24
|
UK
|
Warwick EMBA
|
149,331
| |
26
|
Singapore
|
Asia-Pacific EMBA
|
236,511
| |
27
|
China
|
USC-SJTU GEMBA
|
256,758
| |
27
|
Canada
|
Kellogg-Schulich EMBA
|
170,828
| |
29
|
Canada
|
Rotman One-Year EMBA
|
150,066
| |
30
|
US
|
NYU Stern EMBA
|
192,874
| |
31
|
UK
|
EMBA
|
140,590
| |
32
|
UK / UAE
|
EMBA
|
153,329
| |
32
|
US
|
EMBA
|
201,004
| |
34
|
US
|
EMBA
|
216,099
| |
35
|
China
|
Fudan EMBA
|
197,476
| |
35
|
US
|
Cornell EMBA
|
224,129
| |
35
|
US
|
EMBA
|
190,462
| |
38
|
UK
|
EMBA
|
182,709
| |
39
|
US
|
EMBA
|
195,783
| |
40
|
Germany
|
EMBA
|
144,015
| |
41
|
France / Germany
|
Essec & Mannheim EMBA
|
141,500
| |
41
|
Netherlands
|
EMBA
|
138,674
| |
43
|
Canada / China
|
Ivey EMBA
|
190,702
| |
44
|
US
|
EMBA
|
154,612
| |
45
|
US / Canada
|
Cornell-Queen's EMBA
|
163,559
| |
46
|
Poland
|
EMBA
|
152,930
| |
46
|
US
|
Rice MBA for Executives
|
173,565
| |
48
|
France / China
|
Euromed MBA Part Time
|
149,393
| |
49
|
US
|
Weekend EMBA
|
163,979
| |
50
|
Belgium
|
EMBA
|
175,930
| |
51
|
Austria
|
EMBA (Global)
|
157,396
| |
51
|
US
|
Smith EMBA
|
176,914
| |
53
|
UK
|
Henley EMBA
|
148,557
| |
54
|
China
|
HKU-Fudan IMBA
|
113,508
| |
54
|
US
|
Texas EMBA
|
142,770
| |
56
|
Switzerland
|
EMBA HSG
|
136,325
| |
56
|
US
|
Fisher EMBA
|
177,478
| |
58
|
US
|
Texas A&M EMBA
|
182,448
| |
59
|
US
|
Vanderbilt EMBA
|
154,223
| |
60
|
South Africa
|
Modular and Part-time MBA
|
190,596
| |
60
|
France
|
EMBA
|
110,467
| |
62
|
US / Brazil / Czech Republic
|
EMBA Worldwide
|
168,087
| |
63
|
US
|
EMBA at Illinois
|
139,507
| |
63
|
US
|
Fox EMBA
|
143,806
| |
63
|
US
|
EMBA
|
166,922
| |
66
|
US
|
Boston University EMBA
|
176,707
| |
66
|
Italy
|
EMBA
|
142,636
| |
66
|
Taiwan
|
NTU EMBA
|
204,860
| |
66
|
US
|
EMBA
|
141,130
| |
70
|
South Korea
|
Corporate MBA
|
149,664
| |
70
|
US
|
Rutgers EMBA
|
166,381
| |
70
|
US
|
Foster EMBA
|
157,327
| |
73
|
US
|
EMBA
|
161,547
| |
73
|
US
|
Villanova EMBA
|
169,401
| |
75
|
UK
|
EMBA
|
132,934
| |
76
|
US
|
University of Miami EMBA
|
153,073
| |
77
|
Peru / Colombia
|
Global MBA
|
185,161
| |
78
|
Turkey
|
EMBA
|
131,450
| |
79
|
US
|
SMU Cox EMBA
|
166,155
| |
80
|
US
|
Carlson EMBA
|
142,556
| |
80
|
US / Switzerland
|
EMBA
|
132,067
| |
80
|
US
|
EMBA
|
161,009
| |
83
|
Finland / South Korea / Singapore
|
Aalto University EMBA
|
133,563
| |
83
|
US
|
EMBA
|
158,773
| |
85
|
Brazil
|
International EMBA
|
194,408
| |
86
|
Netherlands
|
EMBA
|
98,560
| |
86
|
China
|
Shanghai International MBA (SIMBA)
|
131,897
| |
88
|
US
|
EMBA
|
143,494
| |
88
|
Ireland
|
EMBA
|
115,445
| |
90
|
Belgium
|
EMBA
|
115,204
| |
91
|
US
|
EMBA
|
140,545
| |
92
|
Denmark
|
EMBA
|
119,169
| |
92
|
Canada
|
Queen's EMBA
|
127,542
| |
94
|
UK
|
EMBA
|
145,731
| |
95
|
US
|
Terry EMBA
|
146,122
| |
96
|
Switzerland
|
EMBA in Management & Corporate Finance
|
104,096
| |
96
|
US
|
Baylor University EMBA
|
126,410
| |
96
|
US
|
Daniels EMBA
|
163,450
| |
99
|
Canada
|
Alberta / Haskayne EMBA
|
130,094
| |
100
|
Switzerland
|
Zurich EMBA
|
121,552
|
Table notes
Although the headline ranking figures show changes in the data year to year, the pattern of clustering among the schools is equally significant. Some 250 points separate Kellogg/Hong Kong UST Business School at the top, from the school ranked number 100. The first 13 business schools, from Kellogg/HKUST Business School to Korea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 form the first tier of schools. The second tier is headed by Iese Business School, about 100 points above Cranfield University School of Management at the bottom of this group. The University of Miami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eads the third tier.
EMBA論文的相關內容與介紹
概述
EMBA論文涉及工商管理、戰略管理、市場行銷、財務管理、法律管理、企業管理、運營管理、會計管理、等多方面的內容,是EMBA研究工作的記錄和總結。撰寫EMBA論文旨在通過對各種案例的研究分析,不斷總結EMBA方面的經驗教訓,得以及時發現並彌補現有EMBA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使EMBA得以擴充和完善,同時也有助於推進EMBA的改革,推進EMBA進程,並對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產生重大影響。一篇優秀的EMBA論文還可以使作者具有突破性的法律觀點、學術成果得以發表和傳播,供他人分享借鑒、相互學習,有助於擴大作者在業界和學術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論文的種類
為了探討和掌握論文的寫作規律和特點,需要對論文進行分類。由於論文本身的內容和性質不同,研究領域、物件、方法、表現方式不同,因此,論文就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MBA論文按內容性質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論文分為理論性論文、實驗性論文、描述性論文和設計性論文。另外還有一種綜合型的分類方法,即把論文分為專題型、論辯型、綜述型和綜合型四大類:
1.專題型論文。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直接論述的形式發表見解,從正面提出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一種論文。
2.論辯型論文。這是針對他人在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見解,憑藉充分的論據,著重揭露其不足或錯誤之處,通過論辯形式來發表見解的一種論文。
3.綜述型論文。這是在歸納、總結前人或今人對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加以介紹或評論,從而發表自己見解的一種論文。
4.綜合型論文。這是一種將綜述型和論辯型兩種形式有機結合起來寫成的一種論文。
應用性研究論文一般有三種形式:
1、專題研究型;
2、案例分析型;
3、企業診斷型。
上述三種形式的論文有個共同的特點,即論文內容一般均與本人工作有密切的聯繫,因而學員較易取得研究所需要的第一手資料。
三種形式的論文選題舉例如下:
專題研究型論文題目舉例: 《ABC房地產公司企業文化的研究》;《SH機場多元化商業運營戰略研究》;《EL企業市場行銷策略研究》;《HB企業集團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研究》; 《HG塗料有限公司核心能力研究》
案例分析型論文題目舉例:
《SLEC資產重組的實例與啟示》;
《浦東新區SH鎮區域經濟發展的個案分析》;
《企業文化與品質管制:強生案例分析》;
《LOTUS的案例分析:中國連鎖店之整合行銷研究》
企業診斷型論文題目舉例:
《SH輕工行業再就業問題研究》;
《G區房地產市場發展過程中空置房問題研究》;
《A尋呼機公司在行業衰退中的經營對策研究》;
《SH電視臺管理方式轉型研究》;
《ZG三航局知識型員工流動原因和對策研究》
EMBA論文選題和內容
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值得引起注意:
第一、格式正確。在EMBA論文答辯中,每年都有好多的考生所寫論文格式錯誤;
第二、觀點前後一致。不能前後觀點衝突;
第三、自圓其說。 至於是否屬於冷門的問題,我覺得你不必過於緊張,冷門應該更有空間,更值得研究。學術領域相對來說還是很自由的,沒有那麼多“不好”的方面!
做EMBA論文的“四要四心”
核心提示:“做EMBA碩士論文總結起來就兩句話,心態決定成敗;論文選題要遵循有感而發、有的放矢、有理有據、有所作為、問題導向、應用導向原則”。近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EMBA浙江班在杭州開展EMBA碩士論文開題輔導,學校MBA學院院長汪海粟博導、教授專程來到杭州就如何做好EMBA碩士論文給學員做細緻的開題輔導,並對EMBA的論文寫作做了一個詳細的講解。
心態決定成敗
汪院長認為,做EMBA論文要有四心:愛心、操心、盡心、虛心。愛心解決興趣問題,沒有興趣就沒有創造能力。操心解決資訊問題,在做論文的過程中,我們會引用很多的案例、資料這些都是需要去查詢獲得的。盡心解決品質問題, 做論文要盡心,要學會在工作空閒之餘把心思放在論文上面。虛心解決水準問題,
在論文的製作過程中會有導師的指導,學員們應多與導師們在選題、資料查詢、寫作規範等方面與導師多聯繫,這樣可以少走彎路。
論文選題——“四個有兩導向五大類”
論文選題要有感而發、有的放矢、有理有據、有所作為。有感而發就是論文要選題是自己在行業,在企業,在崗位的工作中總結發現的心得;有的放矢指選題不一定要大,應儘量的小,這樣才能把問題研究的深厚。有理有據是要在論文的行文等方面論據得當、充分有力。有所作為是指所研究的問題要能為該行業或是改企業能有所幫助、造福社會。
汪院長表示,我們鼓勵學員做論文的時候能遵循兩個導向,一是問題導向,一是應用導向。希望通過做這次論文能為企業或行業發現或剖析實際的問題,並研究出一些好的建議和措施,這也是EMBA辦學的初衷所在。他還對專題研究類、行業研究類、調查報告類、案例研究類、理論研究類等五大類學位論文的寫作思路給予詳細講解。
EMBA論文是整個學習過程的提升和回報環節
汪院長強調,論文寫作是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是整個學習畫句號的環節,也是提升和回報的環節。讀了兩年的EMBA必須是要對自己的企業有所幫助,所以學員要認真對待。
據中南財經政法大學EMBA浙江兼廣東教學中心主任盤和林介紹,該校開辦EMBA七年來,得到了廣大學員的高度認可,除在課程組合和師資配備方面逐漸升級提高性價比外,該校校院領導高度重視上課、作業和論文等工作,得到了很好的口碑效應,報讀中南財經政法大學EMBA班的企業家和職業經理人逐年攀升,很多讀完EMBA的學員都紛紛推薦好朋友、兄弟企業單位的高管報讀中南財經政法大學EMBA。
EMBA畢業論文的要求
核心提示: EMBA教育旨在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領導決策和開拓創新能力,適應國際競爭環境的高級管理人才,EMBA畢業論文工作是EMBA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的是總結和考核學員將所學的理論運用於實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EMBA畢業論文的選題要選擇本人所在企業或部門的實際管理問題,從決策層的視角,運用現代管理理論和方法展開研究,強調實用性和整合性。
可在下列類型中任選一個(2-4萬字):
A、 專題研究
針對我國經濟改革和發展中宏觀、微觀管理中的某些或某種問題,運用管理學與經濟學理論進行深入、系統的分析研究,得出創新性的見解或觀點。
1.經與指導教師商議,選定要研究的領域,搜集和閱讀資料。明確要研究的題目;
2.確定的題目應屬於當前改革與發展中的管理問題,注意要有現實意義,而選題範圍不宜過大;
3.設計研究框架和方法,制定可行的工作計畫;
填寫論文工作計畫表。
B、 企業診斷
運用管理理論及方法,在對企業或行業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找出所診斷的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存在的一個或幾個問題,進行定量或定性分析,找出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具體的改進方案。
1.確定所診斷的企業,診斷內容應是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並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2.掌握企業診斷理論和技法,對所診斷的企業的概況有所瞭解;
3.根據診斷內容設計工作程式和診斷方法;
4.填寫論文工作計畫表。
C、 調查研究
運用科學的調查研究方法和統計方法,對企業或行業值得總結的經驗或教訓進行調查研http://emba. 22edu. com/究,然後進行分析,提出有意義的見解,寫成調查研究報告,供人閱讀受益。
1.明確調研課題,調研目的應具有現實或理論意義;
2.確定調研對象;
初步擬定調研大綱,選擇調查方法(如重點調查、個案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等)和調查工具(如表格、問卷等);
3.綜述收集到的文獻資料;
4.制定工作計畫,填寫論文計畫表。
D、 案例研究
根據所瞭解的企業經營情況,圍繞一定的管理問題對某一真實的管理情景所做的客觀描述,並進行案例分析。注意不能就事論事,要加以分析和總結,得出能夠啟發別人的結論。
1.明確調研物件,瞭解其具有編寫成案例的價值;
2.掌握案例編寫方法和程式(原始構思、尋找研究物件、企業初訪、擬定編寫計畫、企業再訪、初稿撰寫與修訂、撰寫案例和使用說明、定稿);
3.填寫論文計畫表。
E、 可行性研究
對專案的建設方案或技術方案或生產經營方案的實施可能性、技術先進性和經濟合理性進行調查研究、分析計算和評價。
1.以企業的經營、技術或工程項目為背景。
2.要反映出作者在方案比較分析中的思路及選擇過程,不能照搬某項目最終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3.論文應覆蓋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內容;項目背景說明,備選方案說明,方案比較分析及選擇,投資及其他指標估算。
4.在上述各項分析中應用到所學的管理專業知識。
EMBA畢業論文類型及結構
專題研究
1.論文題目
2.中英文摘要
3.目錄
4.正文,即專題研究
(1)緒論(說明問題部分)。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意義,研究現狀和指導研究的理論綜述、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主要內容。
(2)主體研究內容及過程(論證部分)。包括研究方法的設計及過程,研究過程所獲得的資料,並就這些資料進行分析,從而得出明確的研究結果。
(3)結論
5.致謝
6.參考文獻。
7.附錄
企業診斷
1.論文題目
2.摘要
3.目錄
4.正文,即企業診斷報告
(1)前言。闡述企業診斷的總體情況,包括診斷人員結構、診斷目的、診斷方法、診斷程式等。
(2)企業診斷報告主體(可分為若干章節)
① 受診斷企業的基本情況。
②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③提出改善方案。
④實施改善方案的對策。
⑤實現改善方案的社會經濟效益評價。
(3)結論
(4)附錄
5.致謝
6.參考文獻
調查研究
1.論文題目
2.摘要
3.目錄
4.正文,即調研報告
(1)前言。調研報告的導語、包括調查研究的目的、意義、調研的基本過程等。
(2)正文、調研報告的主體,可分為若干章節,包括調研方法及工具的設計,調查過程中所獲得的資料,對資料的分析研究及其所得出的結果。有的調研報告還可提出改進管理的具體建議。
5. 結論
6.致謝
7.參考文獻
8.附錄
案例研究
教學案例由案例本體與案例使用說明兩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 案例
1. 論文題目(案例題目)
2. 摘要
3. 目錄
4. 案例
(1)案例用途說明;
(2)開場白(案例首段或開場白)
(3)案例主體(可分段):包括事件的描述、物件的背景材料、問題分析及解決過程,後果。教學案例視需要出發,背景材料可作適當剪裁。
(4)結尾
(5)注釋
(6)參考文獻
(7)附錄
第二部分 案例使用說明
1. 案例教學目的,用途和使用範圍;
2. 案例的背景資訊;
3. 討論參考題;
4. 課堂討論引導用備選啟發題;
5. 案例分析討論的路徑、分析要點;
6. 小結要點
第三部分 致謝 1. 論文題目(案例題目)
2. 摘要
3. 目錄
4. 案例
(1)緒論。由選題背景、相關文獻綜述、資料採集及分析方法等內容組成。
(2)案例主體。圍繞研究 者提出管理問題,運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對所收集到的資料(資料、事實、文獻)進行分析,驗證事先設立的假設或闡明所提出問題。與專題研究不同之處在於,管理案例是對一個管理問題在解決過程中有什麼衝突?最終是如何解決的?解決的方案是什麼樣的?如方案已實施,評價如何?研究型有明確答案,結果包含在案例之中。
5. 結論
6. 致謝
7. 參考文獻
8. 附錄
可行性研究
1.論文題目
2.摘要
3.目錄
4.正文,即可行性研究報告部分
(1)總論
(2)項目背景及發展概況
(3)市場需求預測及建設規模
(4)工程技術方案
(5)建設實施進度安排
(6)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7)經濟
free counter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