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管鮑之交


管鮑之交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成語叫管鮑之交,它是指朋友之間的友誼和交情,這個成語讓兩個人青史留名:一個是管仲,一個是鮑叔牙。說起這兩個人,管仲的名氣遠遠大於鮑叔牙,他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改革家,被稱為春秋第一相。但是讓人奇怪的是正是由於被人們忽略的鮑叔牙才讓管仲名垂青史。其實這兩個人最初的身份都是商人,就是在經商做買賣的過程中,兩人開始成就了一段佳話。

合夥經商的三大考驗

管仲和鮑叔牙為什麼要去經商呢?管仲祖上曾是貴族,但到他這一輩時,家道敗落,管仲的父親去世得早,管仲和母親相依為命,日子過得非常艱難。鮑叔牙和管仲是同鄉,比管仲大兩歲,他的家境要好一些。管仲和鮑叔牙從小一起玩耍,一起讀書。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說,以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此言末業,貧者之資也。就是說,要想脫貧致富, 搞農業不如從事工業;從事工業,不如從事商業;婦女如果在家裡織布、繡花,不如去開個小店,那樣來錢快一些。所以當時很多窮人都把從事工商業作為脫貧致富的捷徑。

管仲家裡很窮,為了脫貧致富,他和鮑叔牙一起經商做買賣。而他們的交情之所以成為管鮑之交,不是因為他們兒時的感情基礎,主要是他們一起經商時,經受住了3個重大的考驗。

第一,多拿多佔。管仲回憶和鮑叔牙的交情時曾經說: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就是說,管仲早年很窮,和鮑叔牙一起經商做買賣,賺了錢分紅時,管仲每次都多拿,比如,賺了100塊錢,按規矩管仲只能拿50塊錢,但管仲每次都要拿60塊錢,甚至70塊錢,不僅拿的數量多,而且拿的次數也多。管仲每次都多拿多佔,有人就對鮑叔牙說,管仲次次佔便宜,太不像話了。鮑叔牙就解釋,你們不知道,管仲家裡窮,有老母親需要奉養,就讓他多拿些錢吧!根據經濟史學家的研究,管仲和鮑叔牙一起經商,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有文獻記載的最早的合夥制企業。現在的股份公司制度,就是從這種合夥制發展起來的。歷史上,合夥制是很多中小商人經常採用的一種經營方式。鮑叔牙的家境比較好,管仲家比較窮,所以鮑叔牙出的錢可能更多一些,如果賺了錢分紅,鮑叔牙應該拿大頭,但恰好相反,每次 都是管仲多拿多佔。攤上管仲這樣的合作夥伴,一般人恐怕早就受不了了!但鮑叔牙不僅忍耐,而且非常理解管仲,認為這不是管仲貪財、可惡,而是他家裡窮,更需要錢。這是管鮑之交經受的第一個考驗。

第二,越辦越糟。管仲回憶說,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就是說,管仲曾給鮑叔牙管理一個事,結果越管越賠錢,越管鮑叔牙越窮。但鮑叔牙沒責怪他,他不認為這是管仲愚蠢,而是時機不利。時機不利,人是無能為力的,鮑叔牙很懂得這個道理,因此非常理解管仲。管仲沒有說究竟給鮑叔牙管的是什麼事,但是,既然他越管鮑叔牙越窮,說明也是管錢管物的事,也是跟經商做買賣有關係的。

第三,負販受辱,依然跟經商做買賣有關係。管仲回憶說,吾嘗與鮑叔負販於南陽,吾嘗三辱於市,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欲有所明也。就是說,管仲曾跟鮑叔牙背着東西到南陽去做買賣,因為他們是外來人,當地人欺生,經常在市場上欺負他們。管仲每次受了欺負總是忍氣吞聲,從來不敢跟別人計較,有人就說管仲是一個膽小怕事沒有骨氣的窩囊廢。但鮑叔牙認為,這是管仲好漢不吃眼前虧,不是他沒本事,是因為他心懷大志,是將來要辦大事的人。

鮑叔識人的智慧

除了這些事以外,管鮑之交還經受過其他一些考驗:比如,管仲後來曾經3次做官,3次被人罷免,有人就議論管仲真沒本事,恐怕一輩子再也當不成官了。鮑叔牙說,不是因為管仲沒本事,是因為他沒有得到機遇,沒有遇到一個好領導。再比如,後來管仲和鮑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衝鋒時,管仲總是在最後邊,而撤退時,管仲卻跑在最前邊。有人又議論管仲是個貪生怕死的膽小鬼。鮑叔牙站出來說,管仲不是貪生怕死,是因為家裡有老母在堂,萬一管仲有個閃失,老母親靠誰去奉養呢?

做官被免、打仗消極,當然都是屬於對管鮑之交的考驗。但對於管鮑之交考驗最嚴峻的依然是和經商做買賣有關的那3件事,也就是多拿多佔,越辦越糟,負販受辱。因為做官也好,打仗也罷,都是給別人乾的事情,而這3件事都是跟鮑叔牙的切身利益有直接的關係。這些事,是管仲自己說出來的,在一般人眼裡,管仲早就是個一事無成的窩囊廢了,唯獨鮑叔牙認為這些窩囊事、齷齪事是事出有因,情有可原。

為什麼鮑叔牙的眼光跟一般人不一樣呢?難道說鮑叔牙是一個是非不分、黑白不辨的糊塗蟲?不是的,歷史證明鮑叔牙識人是正確的。

後來,管仲輔佐齊桓公40多年,一直擔任相國,被齊桓公尊稱為仲父。管仲臨去世前,齊桓公問他,仲父,萬一你有個閃失,您的位子由誰接替好呢?您看鮑叔牙怎麼樣呢?管仲說,鮑叔牙是一個正人君子, 道德品質非常高尚,但是他並不適合擔任相國,因為鮑叔牙疾惡如仇,容不得別人的過失,他一旦看到有人犯了什麼錯,就會耿耿於懷,一輩子都忘不掉。常言說,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鮑叔牙人是個好人,就是氣量有點小,做相國對他並沒有什麼好處。

在管仲的評價中,鮑叔牙是一個疾惡如仇、善惡 分明的人,絕不是一個只講感情不講原則的人。鮑叔牙之所以理解管仲,是因為他了解管仲的本質。在他看來,管仲之所以看上去很齷齪、很窩囊,那只是表面現象,就本質講,管仲既不貪財,也不怕死,更不是沒本事,只是因為他沒有得到機遇,一旦時來運轉,管仲一定能夠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

因為鮑叔牙始終不渝地理解管仲,後來管仲感慨地講,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管仲是個小商販,鮑叔牙同樣也是個小商販,如果說管仲當小商販時彷彿是金子埋在土裡面,那麼鮑叔牙當小商販時卻獨具慧眼,認準管仲一旦得到機遇,一定是一個懷有經邦濟國傑出才幹的優秀人才。所以說,管鮑之交的故事說的不是管仲有多麼大的本事,而是鮑叔牙能包容,有眼光!

司馬遷就看出了這一點,所以在《史記》裡講,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就是說,天下人議論起管鮑之交,並不是多麼誇獎管仲的才幹,而是紛紛對鮑叔牙善於識別人才大加讚許。如果說管仲是一匹千里馬,鮑叔牙就是伯樂,千里馬常有,伯樂難尋,做伯樂就更難了。所以說千萬不要以為商人只會識貨,他們識別人才的本領也是非常高的,鮑叔牙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管仲和鮑叔牙,兩個小商販出身的人,通過互相了解、理解、幫助和信任,成為歷史上所有好朋友的楷模。每當評價或者形容某幾個人關係密切、是知己,往往稱他們是管鮑之交。歷史上的管鮑之交,最早就是兩個商人在共同經商的過程中經受住了考驗才得以建立的。

朋友二字的起源和真諦

實際上,不僅管鮑之交和經商做買賣有關係,就連朋友這兩個字,它最早的含義也跟經商做買賣有關係。朋友講的是人和人之間是好夥伴、交情好,怎麼跟經商做買賣連在一起了呢?

甲骨文的字,是個象形字,象徵著一串海貝被穿在一起。這個海貝不是一般的貝殼,是海邊出產的一種特有的貝殼,叫作貝幣,它是最早的錢。商朝時,貝幣按朋為單位來計算,5個海貝串在一起,兩串貝幣合在一塊兒,叫作一朋。所以朋這個字的本意指的就是貝幣,也就是錢。

拿着錢走南闖北,買東西賣東西的人,當然就是商人了。金文裡有兩個字,也是象形字。其中一個字,是一個人挑着很多的朋在外面行走;另一個字,是一個人挑着很多的朋站在船頭,後面還有人划船。根據研究,金文裡面的這兩個字就是商人的字。

那麼朋友的友字又是什麼意思呢?甲骨文的字也是一個象形字,根據專家研究,它象徵著兩個人的手合在一起。我們的老祖宗在古代時還沒有握手這種禮節,根據專家的解釋,兩個人的手合在一起,表示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是搞交換,所以這個友字也是跟經商做買賣有關係。

可見,朋指的是貝幣,是錢;友指的是交換。這兩個字都跟經商做買賣有關係。

既然朋友這兩個字最早的含義是拿錢來搞交換,為什麼後來朋友這兩個字會引申出好夥伴的含義呢?大概是沿着兩條線索發展出來的:

第一,兩串貝幣合在一起叫一朋,如果拿掉了一串,就不夠一朋了,所以朋這個字就引申出來缺一不可、親密無間的意思。現在說人之間有交情、關係好,是朋友,指的是兩個人,或者是兩個以上的人在一起叫朋友。

第二,是搞交換。從事任何商品交換,首先要討價還價,買賣雙方要就交換的數量、價格等達成一致。同時,還需要買賣雙方建立一個基本的信任關係,如果人們互相猜忌,這個買賣肯定做不成。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在很多情況下並不是同時發生的,多數情況下要麼是先拿貨再給錢,要麼是先給錢再拿貨,這是一種信用交易關係,它的基礎就是買賣雙方互相信任,這是做成交易的一個最基本的前提條件。

這就是朋友這兩個字引申出來彼此信賴的線索。

朋友這兩個字後來之所以只剩下了好夥伴的含義,詞義變化的背後反映的是古人認為商人和商業都是值得信賴的。講究誠信,誠實經營,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美德。早在春秋時期,朋友這兩個字詞義的變化就已經完成了。例如,孔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為友謀而不忠乎?孔子所講的朋友指的都是好夥伴,跟現在的含義是一樣的。管鮑之交之所以成為管鮑之交,靠的就是兩個商人互相幫助,彼此信賴;朋友之所以能夠成為朋友,靠的同樣是人和人之間互相幫助、彼此信賴。

各為其主,共創霸業

管仲和鮑叔牙後來不再經商了,他們到齊國的首都臨淄做了官。齊國國君叫齊鰲公,他有3個兒子,老大叫諸兒,老二叫糾,老三叫小白。老大諸兒已經立為太子,齊鰲公任命管仲、召忽二人擔任老二糾的師傅, 任命鮑叔牙擔任老三小白的師傅。鮑叔牙心想,小白年齡小,母親早就去世了,孤苦伶仃的,看來小白是最沒有政治前途的。鮑叔牙對這個差事非常不滿意,就請病假不願意上任。管仲和召忽來看望鮑叔牙,問他,你怎麼在家裡待着不出來上任啊?鮑叔牙講,古人說,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君主大概認為我是最無能的,所以才讓我擔任小白的師傅,我可不願意幹這種勞而無功的事情。召忽性格直爽,對鮑叔牙說,你不想幹就不幹,我去跟國君說,國君不會難為你的。管仲聽了卻搖了搖頭,對鮑叔牙說,我們都是國家的官吏,應該給國家出力,怎麼能挑三揀四呢?再說將來誰當國君可不一定,你還是上任吧。召忽說,諸兒是老大,最有希望繼位當國君,接下來要輪到老二糾了,小白恐怕是最沒有指望的,不如我們一起輔佐糾吧。管仲又搖了搖頭,他說,不對,糾的母親名聲不好,使糾受到連累。小白母親早就去世了,孤苦伶仃的,大家反而都很同情他。諸兒雖然年長,但品行不端,將來的事情誰也說不好,所以我們三個人中必須有人輔佐小白。鮑叔牙聽懂了管仲的意思,於是出來擔任了小白的師傅。管仲和召忽擔任了糾的師傅。管仲還和鮑叔牙約定,將來無論是糾當國君還是小白當國君,管鮑二人都要互相推薦。管仲還一再地囑咐鮑叔牙,教導小白時一定要盡心儘力,這樣才能得到小白的信任。

事情的發展果然如管仲所料,諸兒繼位當了國君,即齊襄公,他荒淫無恥,兇狠殘暴,搞得齊國政局動蕩。管仲和召忽保着糾跑到了魯國避難,鮑叔牙保着小白跑到莒國避難。後來,齊襄公在暴亂中被人殺死, 鮑叔牙和小白捷足先登準備回齊國上任。管仲為了讓自己的學生糾上台繼位,於是在半路攔住小白他們,管仲冷不防射了小白一箭,幸虧只射中衣鉤,小白沒有喪命,回國繼位當了國君,就是著名的齊桓公。這時,鮑叔牙記着跟管仲的約定,極力向齊桓公推薦管仲。齊桓公不愧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捐棄前嫌,任命管仲擔任相國。鮑叔牙甘居管仲之下,二人齊心協力輔佐齊桓公開創大業,使得齊桓公成為春秋的第一霸主。齊桓公、管仲還有鮑叔牙,這幾個人能湊到一起共創霸業,是有多個非常難得的因素促成的。首先,是管仲深謀遠慮。當初如果不是管仲竭力勸說鮑叔牙擔任齊桓公的師傅,大概就不會再有後來的故事了。管仲之所以這樣做, 一方面是他作為政治家的老謀深算,另一方面也是他成功地把商人特有的智慧運用到了政治上。

第二,是齊桓公胸懷大度,愛惜人才,和與自己有一箭之仇的管仲握手言和。

第三,是鮑叔牙知人薦賢。鮑叔牙不僅信守他和管仲當年的約定,更重要的是他以國事為重,知道自己的才幹不如管仲,而齊國的興旺發達離不開管仲的傑出才幹,所以極力勸說齊桓公捐棄前嫌,任命管仲為相國。

識才善任才是最大的資源

鮑叔牙始終不渝地支持管仲,幫助管仲,也贏得了長久豐厚的回報。

司馬遷在《史記》裡講,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於齊,有封邑者十餘世,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就是說,鮑叔牙靠着知人薦賢,贏得了所有人的好評和愛戴,所以他的子孫世世代代在齊國做官,有十幾代人擁有封地,還出了很多有名的大夫。

經濟學有個概念,叫人力資本。人以及人才,作為資本的作用要比資金及其他物資重要得多。美國管理學大師彼德·德魯克講,企業只有一項真正的資源,那就是人。現在很多成功的企業家也深刻地認識到了先有人才後有錢財的道理。培養人才、幫助人才、支持人才,發揮人才的作用,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投資。在這方面,鮑叔牙是一個先行者,而且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先行者。管仲早年的貧窮生活以及艱難的經商經歷,使得他深刻地認識到經濟狀況對於一個人以及一個社會的極端重要性。過去,如果不是因為家裡窮,還用得着多拿多佔嗎?所以管仲說了這樣的名言: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管仲輔佐齊桓公治理齊國時,把發展經濟、富國強兵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尤其在發展農業基礎上繼承了姜子牙開創的一些傳統、政策,大力發展工商業。其中,管仲採取了一項具有創意的措施,即把社會上的成員按照職業劃分為士、農、工、商四個部分。讓相同職業的人集中居住在一起,叫作四民非業聚居。管仲採取這項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社會的分工相對穩定下來,促使他們向專業化方向發展,提高技術水平。在2600多年前的古代時期,這種做法是非常先進的,因為在古代的傳統經濟中,生活技術、經營技巧主要依靠的是經驗的積累,相同行業的人集中居住到一起,有利於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利於經驗的總結、繼承和傳播。從管仲開始,士、農、工、商這樣的職業劃分也就長期沿用下來。

管仲當相國時,士、農、工、商只是職業的劃分,沒有社會等級貴賤的差別。比如,士最早指的是貴族,後來主要指讀書人、知識分子。工商業者和作為下層貴族的士相提並列,說明工商業者在當時地位還是相當高的。商鞅變法後,隨着重農抑商政策的推行,士、農、工、商的說法才開始有了貴賤等級的差別。






free counter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