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3日 星期五

關於平仄格律、對聯句法、結構



關於平仄格律、對聯句法、結構

(一)句中平仄規則舉例

一言聯:

舊(仄)
新(平)

二言聯:

詩癖(平仄)
畫癡(仄平)

看水(仄仄)
聽泉(平平)

三言聯:

獨生子(平平仄)
特種兵(仄仄平)

龍膽草(平仄仄)
馬蘭花(仄平平)

四言聯:

四方來寶(仄平平仄)
八路進財(平仄仄平)

恩來立志(平平仄仄)
馬到成功(仄仄平平)

五言聯:

有客如擒虎(仄仄平平仄)
無錢請退之(平平仄仄平)

——五言句律詩格之一

百花開盛世(仄平平仄仄)
雙燕入農家(平仄仄平平)

——此格式也可看作下列格式的變格。

八方盈正氣(平平平仄仄)
四化湧春潮(仄仄仄平平)

——五言句律詩格之二

六言聯:

梅報九州春訊(平仄仄平平仄)

——六言句此格式也可看作下列格式的變格。

處處明山秀水(仄仄平平仄仄)
家家笑語歡歌(平平仄仄平平)

七言聯:

鶯歌燕舞留春住(平平仄仄平平仄)
虎躍龍騰向未來(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句律詩格之一

諸葛大名垂宇宙(平仄仄平平仄仄)

——七言句此格式也可看作下列格式的變格。

碧海紅霞輝玉宇(仄仄平平平仄仄)
東風旭日蕩神州(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句律詩格之二

八言句以上多爲拆分句,拆分後按每個分句的字數套用上述規則即可。不再舉例。

()句腳平仄規則舉例

二句聯:

門辟九霄,仰步三天勝跡;(平仄)
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仄平)

爆竹知人意,聲聲悅耳;(仄仄)
梅花曉天時,朵朵歡心。(平平)

三句聯:

申奧功成,入世關通,一年好景蛇辭歲(平平仄)
興邦業舉,富民旗展,萬裡雄圖馬躍春(仄仄平)

勤廉並行,作風轉變,民安國泰千秋富(平仄仄)
法德齊治,正氣弘揚,地久天長四海春(仄平平)

四句聯:

九州風物,蕩漾胸中,一任他海闊天空,鳶飛魚躍;(仄平平仄)
三晉溪山,奔騰眼底,合歸我松青柏翠,鳥語花香。(平仄仄平)

申奧揚眉,入世爭雄,足球圓夢,喜事樁樁強國力;(平平仄仄)
促農邁步,航太鬥艶,科技興邦,豐碑座座快民心。(仄仄平平)

五句聯以上以此類推,不再舉例。

【對仗】中古時詩歌格律的表現之一。對仗又稱對偶、隊仗、排偶。它是把同類或對立概念的詞語放在相對應的位置上使之出現相互映襯的狀態,使語句更具韻味,增加詞語表現力。對仗有如公府儀仗,兩兩相對。對仗與漢魏時代的駢偶文句密切相關,可以說是由駢偶發展而成的,對仗本身應該也是一種駢偶。格律詩對仗的具體內容,首先是上下兩句平仄必須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對的句子句型應該相同,句法結構要一致,如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述補結構對述補結構等。有的對仗的句式結構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對。再次,要求詞語所屬的詞類(詞性)相一致,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等;詞語的"詞彙意義"也要相同。如同是名詞它們所屬的詞義範圍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宮室、服飾、器物、動物、植物、人體、行爲、動作等同一意義範圍內的詞方可爲對。對仗的運用有寬有嚴,因而出現各種不同類型,有工對、鄰對、寬對、借對、流水對、扇面對等。在內容上則有言對、事對、正對、反對等名目。

【工對】近體詩中用得很工整的對仗,稱爲工對。要做到對仗工整,一般必須用同一門類的詞語爲對,如名詞中天文、地理、時令、器物、服飾等同一意義範疇的詞。如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對仗相當工整。詩中的兩個一行”(數量結構對數量結構)黃鸝白鷺”(禽類名詞相對)”(顔色名詞相對)”(數詞相對)都是同類詞爲對,非常工整。

【寬對】近詩體對仗中的一種。它與工對是相對的概念。寬對是一種不很工整的對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詞的詞性相同,即可構成對仗。這樣的對仗,一般稱之爲寬對。寬對要比鄰對的要求再寬一些。如一般以名詞對名詞、以形容詞對形容詞便可以。如黃魯直《答龍門秀才見寄》詩第二聯明月清風非俗物,輕裘肥馬謝兒曹便是寬對。

【鄰對】近體詩對仗中的一種。用詞義的門類比較接近的詞爲對便叫鄰對。所謂詞義門類相近如天文與時令、地理與宮室、器物與衣飾、植物與動物、方位對數量等的關係。用這些意義接近的詞爲對,就是鄰對。如白居易《感春》中的兩句:草青臨水地,頭白見花人草與頭不同類,水與花不同類,地與人不同類,這可以算是鄰對。

【自對】也叫當句對,對仗的一種,一句之中某些詞語自成對偶,叫作自對。如洪邁《容齋隨筆》中引李義山詩:密邇平陽接上蘭,秦樓鴛瓦漢宮盤。池光不定花光亂,日氣初涵露氣幹。但覺遊蜂繞舞蝶,豈知孤鳳接離鸞,三星自轉三山遠,紫府程遙碧落寬。詩中多各相爲對,如第二句的秦樓對漢宮,瓦對盤;第五句的遊蜂對舞蝶;第六句的孤鳳對離鸞等等。

【借對】近體詩的一種對仗方式,或稱爲假對。它通過借義或借音等手段來達到對仗工整的目的。

  A借義是利用詞的多義性通過一個詞的某一種意義與相應的詞構成對仗但詩裏所用的並不是這一種意義,而是另一種意義。如杜甫《曲江》詩:借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尋常一詞具有多種含義,一爲平常一是八尺爲尋,倍尋爲常。前者是一般的副詞後者是數量詞這裏用尋常來對數詞七十,用的是它本來具有的數量方面的含義,而詩中用的卻是它副詞方面的意義。這就是借義對

  B借音是利用字詞之間的同音關係,以甲詞()來表乙詞()。例如對句用了甲字,對句本來應當使用與甲字意義相類似的乙字,但用乙字在全中的意義上又不合適於是就選用一個與甲字同音而又字義相關的丙字來結成對仗。俞弁《逸老堂詩話》說:洪覺範《天廚禁臠》有琢句法中假借格如"殘春紅藥在,終日子規啼",以紅對子(諧紫),如"住山今十載,明日又遷居",以十對遷(諧千)”皆是假借,以寓一時之興,唐人多此格,何以穿鑿爲哉。文中所舉就是借音對

【扇面對】詩、詞、曲對仗的一種格式,即隔句相對。一首詩中前聯與後聯形成對仗,便是扇面對。各聯中的出句和對句,本身不構成對仗。就詩方面說,例如唐人白居易的《夜聞箏中彈瀟湘送神曲感舊》詩:縹緲巫山女歸來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苦調吟還出深情咽不傳。萬重雲水思,令夜月明前。第一、三句爲對,第二、四句爲對。詞中也使用扇面對,如柳永的《玉蝴蝶》上片: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下片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曲中的扇面對,如程景初散套《春情》:小小亭軒,燕子來時簾未卷。深庭小院,杜鵑啼處月空圓。”“燕子句與杜鵑句即爲扇面對。也即是第二句與第四句隔句爲對。

【錯綜對】古代韻文對仗的一種方式,它不拘字詞的位置,相對的詞語處於錯綜交叉的情況。如中唐詩人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贈美人》詩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雲六幅一段結成對仗,湘江巫山也結成對仗,但位置不同。這便屬於錯綜對。

【流水對】近體詩對仗的一種。流水對是出句與對句在意義上和語法結構上不是對立的,而是有上下相承的關係,兩者不能脫離或顛倒,而是有一定秩序的語言結構。如杜甫《聞官司軍收河南河北》詩的兩句: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它們有前後相承接的關係,必須是從四川的巴峽到達巫峽,然後才能再從襄陽到達洛陽,先後的次序不能倒置,而語句的關係上,是下句承接上句,兩者構成一個順承複句,而這兩句使用的詞語,卻構成對仗。這種對仗有如流水,從上游流到下游,故稱之爲流水對

【合掌對】是格律詩對仗的一種毛病。一首詩中,出句與對句所用的詞基本同義或完全同義,上下句意思相重復,好像兩隻手掌合在一起,故稱這樣的對仗爲合掌。合掌是對仗時所應當避免的。劉勰在《文心雕龍》中稱這種對仗爲正對,是一種拙劣的對仗。他在文中言明:故麗辭之體,凡有四對。言對爲易,事對爲難;反對爲優正對爲劣。如宋之問《初到黃梅》詩: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紀昀《瀛奎律髓刊誤》評論說:途中、馬上、暮春、寒食,未免合掌。

第二部分馬蹄韻正格、變格新說

傳統的句腳平仄變格說:《對聯格律》中對句腳平仄變格的描述(原文):變格式,一般是指對聯末二句句腳爲雙平或者雙仄者。

傳統聯律沒有句中平仄的變格概念。

以下是筆者對句中平仄、句腳平仄正格、變格的新觀點,其中將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規則歸入句中平仄變格並作了歸納性解說。

(一)關於正格

既然馬蹄韻的基本規則在於平平仄仄兩兩交替,那麽只要句中和句腳嚴格做到兩兩交替即爲正格。這裏要強調的是:沒有必要區別最後兩個字是雙仄還是單仄。本文開始提到的兩種平仄杆應該一視同仁對待,因爲兩種格式事實上並不存在高下之分!

故此,句腳平仄不應該把末二句句腳爲雙平或者雙仄者視爲變格!照此推理容易誤導出末二字爲雙平或者雙仄爲句中平仄變格的模糊概念。

上文句腳平仄舉例均屬正格!

句中平仄遵循正格,能使上下聯的平仄做到字字相反,這樣的對仗被認爲是最工整的。上文句中平仄例子屬於正格。

上文提到的五言、七言律詩格第二種(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因應用十分廣泛,故作爲正格看待。

(二)關於變格

簡單說,沒有嚴格遵循平仄兩兩交替規則即可視爲變格。句中平仄和句腳平仄都存在變格。

句腳平仄變格

民意順,國運興,四海謳歌稱盛世(仄平仄)
春風和,日色麗,九州景物換新顔(平仄平)

此例句腳平仄沒有遵循兩兩交替規則(沒有從平仄杆的最後依次向前截取),故爲變格。

四句、五句及以上的長聯,有時爲了聯意需要或者運用特殊聯格的緣故打破兩兩交替規則,即爲變格。例:

新相識,舊相識,春宵有約期方值。試問今夕何夕,一樣月色燈色,該尋覓。
這邊游,那邊游,風景如斯樂未休。況是前頭後頭,幾度茶樓酒樓,盡勾留。

(句腳押韻)    

人人論功名,功有實功,名有實名,存一點掩耳盜鈴之私心,終爲無益;
官官稱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幾件懸羊賣狗的假事,總不相干。

(拆詞分總)      

循規曰圓,循矩曰方。當圓則圓,當方則方。或舍圓求方,或舍方求圓,圓方豈可隨心變。
明事爲覺,明知爲悟。錯覺非覺,錯悟非悟。有以覺求悟,有以悟求覺,覺悟緣由閱世來。

(句腳越遞)

筆者認爲,某些聯意甚佳的長聯,句腳安排爲平仄平仄這樣單平仄交替或者單平仄、雙平仄均有交替並非絕對不可以。只要聯意好,再加句子多、停頓也多的緣故,讀起來一般不會産生拗口的感覺,如果每個分句的句中平仄都很考究的話,這樣的長聯同樣能成爲佳聯!

句中平仄變格之一: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規則

這個規則由來已久,並被廣泛應用。此規則的要點在於:只注重雙音節詞組第二個字的平仄交替(第一個字則可以靈活處理)。

此規則一般應用於以兩平兩仄起頭的格式中,且單言句不計最後一字。

具體說(上聯):三言句一不論平仄),四言、五言句一三不論仄、平仄),六言、七言句一三五不論仄、平仄),八言、九言以上通常按拆分成兩句以上的多句聯另論。

舉例:

柳三變(平仄。正格應爲:平平仄,此例變格:仄平仄)
張九成(仄平。正格應爲:仄仄平,此例變格:平仄平)

風清雲靜(仄。正格應爲:平平仄仄,此例變格:平平平仄)
九州溢彩(仄。正格應爲:平平仄仄,此例變格:仄平仄仄)

(四言句特例:)

百花齊放(仄。正格應爲:平平仄仄,此例實爲:仄平平仄,符合第一平仄杆,反而爲正格)

明月幾時有(平仄。正格應爲:仄仄平平仄,此例變格:平仄仄平仄)

我欲乘風歸去(仄。正格應爲:仄仄平平仄仄,此例變格:仄仄平平平仄)

電信九州樞紐(仄。正格應爲:仄仄平平仄仄,此例變格:仄仄仄平平仄)

草亭閑坐看花笑(平仄。正格應爲:平平仄仄平平仄,此例變格:仄平平仄仄平仄)

一三五不論變格處理應注意的問題:

1、忌孤仄/孤平

孤仄/孤平導致聯句平仄交替太少,讀起來缺乏音調變化。一般應在五言、六言、七言聯句中避免此問題。

如何避免孤仄/孤平?記住一句話:不能只對第三字作變格。請看:

五言:仄仄仄平仄(第四字孤平,下聯孤仄)

六言:仄仄仄平仄仄(第四字孤平,下聯孤仄)

七言:平平平仄平平仄(第四字孤仄,下聯孤平。注意:七言聯孤仄/孤平的概念是不含第七字)

糾正孤平/孤仄的辦法:將其他單數位置的字也酌情作變格處理(其依據正是一三五不論規則)。例:

明月幾時有(平仄仄平仄)

重見六朝名勝(平仄仄平平仄)

前途無限未來日(平平平仄仄平仄)

2、忌三仄尾/三平尾

忌三仄尾/三平尾的理由同樣是平仄交替太少,讀起來缺乏音調變化

切記:五言第二種律詩格(平平平仄仄)第三字、七言第二種律詩格(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字不能作變格處理。否則就會在上聯出現三仄尾,下聯出現三平尾

平平仄仄仄(下聯: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下聯:平平仄仄平平平)

因此,根據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規則和三仄尾/三平尾的禁忌,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五言第二種律詩格只能對第一字作變格,七言第二種律詩格只能對第一、三字作變格。

句中平仄變格之二:特殊聯格

在很多特殊聯格中,其平仄運用可以視作馬蹄韻的變格,這些特殊聯格包括疊字、複字、回文、諧趣、音韻等等。另外,上聯全仄、下聯全平聯句也是很典型的變格。在這些變格聯句中,平仄安排幾乎沒有了任何規律。

舉例:

坐,請坐,請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複字格,上聯全仄)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複字格)

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
山東落花生花落東山

(回文格)

管他三七二十一
醉我三百六十五

(諧趣、數字格。聯腳上平下仄,極爲特殊)

羊年陽春揚州楊柳揚絮洋洋灑灑
燕樂艶日雁塔彥英宴賓嬿嬿姝姝

(同音異字格。2003中華世紀壇征聯一等獎。本來是變格出句,但是對句做到與出句平仄字字相反,整體對仗十分工整,給人一種物極而反的完美感)

句中平仄變格之三:成語、成句、專名入聯

有一部分成語、專名、三字詞組和部分成句中的詞組呈連平或連仄排列,在必需整體入聯時,必然破壞平仄兩兩交替的規則。此時需要考慮的是聯句整體的韻律感。可以按照語義節奏來安排平仄交替。

(例子略)

句中平仄變格之四:聯意需要

(以下兩聯及其評論引自有關文章)

臧克家先生題李白紀念館聯:

酒膽海樣大
詩才天比高

(上聯五字連仄而具矯健之美,下聯四平一仄而有清朗之風)

中國楹聯學會會長馬蕭蕭先生題楊妃墓的一聯:

花開三章清平調
葉落一曲長恨歌

(上聯前五字皆爲高調(陰平),第六字爲升調(陽平),末字爲降調(去聲),整句先直後曲,於後半句形成升降搖曳之變化,頗富韻味;下聯前二字爲降調,第三字""字變讀後仍爲降調,第四字順勢變爲低調字,第五字急轉爲升,接下去又轉而先降後高,音調變化更見靈動;且上下聯之全句調勢一降一升,又構成明顯對比,整副聯語因此具備了音樂美。)

因聯意需要無法做到兩兩交替時,可結合語義節奏來安排平仄作適當交替。例:

四面花/果然好樣(花、樣交替即可)
一肚草/格外大聲(草、聲交替即可)

/有肝膽人/共事(與、人、事交替)
/無字句處/讀書(從、處、書交替)







Flag Count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