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les for Radicals
農曆新年本來應該是喜氣洋洋的祥和日子,但因為一次旺角騷亂,卻令大家心情異常沉重。
街頭衝突恐怕將成香港風土病
這次騷亂最讓人不安的地方,不單在於它的暴力和破壞程度,還在於它事先幾乎全無徵兆,而且嚴重和激烈程度,與肇事者起初聲稱要支持本土小販這個觸發點,完全不相稱,難免讓人覺得是借題發揮。爆發的時間,也破天荒在農曆新年這個大家講求祥和的日子,而非港中足球大戰這類一觸即發的敏感時刻。
撇開事件是否有計劃有預謀,但參與者為數眾多,揭示雨傘運動造成的傷口,原來一直都沒有癒合,大家只是一直裝作視而不見,但問題卻一直沒有得到正本清源,部分民眾對特區政府,尤其是警察的仇恨,一直也沒有得到梳理,所以一旦有人煽風點火,哪怕是借題發揮,但怨恨卻如火山爆發般湧現出來。
我恐怕,如果問題繼續沒有得到正本清源,仇恨繼續沒有得到梳理,類似的街頭衝突恐怕將反覆出現,成了香港的「風土病」。
問題和仇恨一直得不到梳理
反觀當年六六暴動之後,港英殖民地政府曾作出了一份詳盡的檢討報告,而1970年代,港督麥理浩領導下的政府,亦相應作出了很多社會改革,來平息民憤,社會矛盾因而得以紓解,香港亦漸漸歸於穩定。
但半個世紀之後,香港政府卻沒有進步,甚至是倒退了。雨傘運動,牽涉的社會層面更廣,但之後,卻連半份的獨立調查報告也沒有,是什麼促成那麼多人,尤其是年輕人,曠日持久的走上街頭?政府沒有去檢討,也不敢去檢討,因為一檢討,難免會牽涉到香港的深層次矛盾如中港衝突。結果是,一年多以來,口水戰就有,但卻沒有相應作出一些正本清源的政策和措施。
旺角騷亂之後,網絡媒體《香港01》發表了篇社論,題為〈旺角騷亂:梁振英再本事 也無法製造一切問題〉,香港政府固然必須承擔近年社會撕裂的主要責任,然而,激進團體的做法難道就得到大多數香港人的支持嗎?他們不也是深陷梁振英式的鬥爭思維嗎?
不能超越群眾諒解的極限
被很多民權分子視為現代社區草根激進運動之父的美國人Saul D. Alinsky,曾經撰寫了一本社運界的聖經:《激進分子的規條》(Rules for Radicals: A Pragmatic Primer for Realistic Radicals),他在序言中如此寫的:「這裏我不是想談些現實中未經考驗的傲慢忠告,而是想與大家分享,在不同大學校園很多個不眠晚上,與年輕朋友反覆討論出來的點滴,謹以此奉獻給那些忠於生命、忠於抗爭的年輕激進朋友。」
Alinsky在書中提到,抗爭的法則之一:就是不要超越群眾的經驗、感情和認知:
「不要超越群眾可能理解的界線。當一個行動或策略是群眾所無法理解的,結果只會帶來混淆、恐懼、退卻,它也意味着與群眾溝通的失效。」(Never go outside the experience of your people. When an action or tactic is outside the experience of the people, the result is confusion, fear, and retreat. It also means a collapse of communication.)
那些過於激烈的抗爭,超越一般人的諒解之外,或許能夠「自high」,撫慰到自己的心靈,但卻缺乏改革社會的實質行動效果,有時甚至會起反效果。
Alinsky指出,如果你真的想改變世界,那你就要清楚,究竟你是「doing the social thing」,還是只是「doing your own thing」?要改變世界,就要能引發世人的共鳴,共同支持以至投入你的事業;否則,只懂「自high」的話,一切只屬枉然。
抗爭者應以「六七暴動」為鑑
在香港,一個最佳可供說明的例子,無疑就是「六七暴動」。
1960年代,香港充滿貪腐和不公,「反殖」可謂出師有名、理直氣壯,因而最初亦獲得部分公眾同情;但一旦抗爭者用上激烈以至恐怖手段,演變成「六七暴動」之後,卻換來神憎鬼厭。無論當年肇事的愛國分子,覺得自己是如何替天行道、為民請命,訴求如何有社會基礎,但一旦行徑過火,「手段」便蓋過了「內容」,不單內容再無人理會,他們也再難獲得社會同情,甚至只換來唾棄。
結果,往後20年,香港的愛國陣營都難以翻身,被人嘲諷以至責罵為「左仔」,不為主流社會和輿論所接納,市民亦避之則吉,他們在社會中的能量也因而大為萎縮,只能無奈被邊緣化。直至香港主權易手,他們才得以翻身。
如果「以武制暴」、「以暴制暴」那一套是行得通的話,那麼更加「勇武」、更加「暴力」的「六七暴動」,當年早就應該成功,或至低限度,贏得社會的同情。
汲取了教訓,所以往後的社運,都強調「和平」、「非暴力」,其實是用心良苦。但可惜,近年這卻被部分人視為軟弱,甚至鼓吹「勇武」抗爭來取而代之。結果,後者卻弄至今天幾近全城譴責的田地。
不錯,「和平」、「非暴力」的抗爭手段,效果上未必能立竿見影,但至少不會連道德感召和公眾同情也統統輸掉。
試問,「本土派」又好,「勇武派」也好,經今次旺角一役之後,撫心自問,究竟認同你們理念的人,是多了,還是少了?
作者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
原文載於2016年2月11日《明報》筆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