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史上最慘烈民變 228爆發始末
一九四七年(民國三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傍晚時分,臺北市專賣局的緝私員和警察因為取締一名販賣「私菸」維持生活的寡婦林江邁,而開槍射死一名圍觀的無辜民眾陳文溪,引發公憤。次日,臺北全市譁然,罷工、罷市、罷課、民眾到處遊行示威,反對陳儀政府的暴政,憤怒之火迅速蔓延臺灣全島,史稱「二二八事件」,這是臺灣史上規模最大、殺戮最慘烈的一次民變。
臺灣在日治時期,飽受殖民統治的痛苦,可是當時政治清明,法治良好。陳儀人馬到了臺灣後,政治腐敗,貪汙橫行,加以經濟蕭條,民生困苦。與日本治臺兩相比較,一夕之間,清濁倒轉,不忍卒睹,導致取締菸販的芝麻小事於一九四七年引爆成民變大事件。
綜合各方資料,大約有下列因素:
軍紀敗壞:接收國軍素質落後,臺灣人常看到國軍偷了腳踏車,因為不會騎車,乾脆揹在背後,到處求售脫手,所以那時的國軍被民間戲稱為「賊仔兵」。當時民間幾乎沒汽車,戰後市區道路也沒拓寬,百姓走路自由自在,沒有顧忌。接收國軍卻常常開著軍營裡的十輪大卡車駛入市區,司機又無駕照,在市區橫衝直撞、壓死百姓後揚長而去的事故時有所聞。後來百姓投訴,行政長官公署獲報事例過多後,下令禁止軍車駛入市區,此亂象才告平息。
官員貪汙腐敗:陳儀政府從日本手中接收一百一十億舊臺幣的龐大日產,在接收過程中,貪汙舞弊、中飽私囊的例子,層出不窮,使得「接收」變質為「劫收」。例如,那時日本人在臺灣留下四十五家新式糖廠,竟然讓從未見過糖廠的外省人來接收,並擔任這些糖廠的廠長。
用人浮濫不當:臺灣接收後,政府機關、企業主管和學校校長等高層職位,青一色由外省人包辦,唯一例外是小學校長用臺灣人。因為外省人不懂臺語,無法領導全部講臺語的小學師生,可以說,外省人完全取代了日治時期日本人在臺灣的殖民統治地位。最不可思議的是,高層職位,臺灣人無分;臺灣人只能擔任低層職位,且不能同工同酬,同一職位同一工作,外省人的薪水竟是臺灣人的兩倍,省籍歧視嚴重到極點。
經濟嚴重惡化:陳儀來臺後,把日軍儲存在臺灣的龐大糧食和戰略物資,運到中國大陸去支援國共內戰,造成臺灣的「米荒」。又在臺灣實施專賣制度,設置「專賣局」,將樟腦、火柴、菸酒、鹽、糖、炭等民生物質,全部納入政府專賣,使得大批民間企業破產,工廠停工,失業嚴重,民不聊生。
小時候我家住在臺南市民族路,位於赤崁樓斜對面,家對面即是臺南市知名的「石精臼零食市場」。那時因為米荒,家家戶戶都靠著吃「番薯籤乾」度日,久而久之,大家都吃厭了。那時市場裡每天都有阿兵哥挑著大竹簍裝「鍋底飯皮」(即是鍋巴)來販賣,大家爭相搶買阿兵哥吃剩的飯皮,視如珍物,可見當時民生有多麼困苦。
書名:戰後70年臺灣史
作者:陳世昌
出版社: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