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及其治療方法
高血壓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影響生活品質的一種疾病。臨床表現有頭痛,多發生在後腦部,還拌有頭暈,頭脹,頸部扳住感,耳鳴,眼花,健忘,失眠,煩悶,乏力,四肢麻木,心悸等。也是造成肢體偏癱,心力衰竭,腦梗塞,腦出血,腎衰竭的重要原因,臨床上因高血壓病發生致殘致死的病例屢見不鮮,故學者稱之謂 “ 隱形殺手 ” 。
在高血壓的治療方面,常用的化學藥主要有以下幾類:利尿劑、 β- 受體阻滯劑、鈣拮抗劑、 α- 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 Ⅱ 受體拮抗劑。以上六大類常規降壓藥物對高血壓急性發作,高血壓危象及圍術期高血壓等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在高血壓病的治療過程中,化學藥雖然作用迅速,但降壓過程中血壓波動大,副作用也大,可明顯影響水,電解質,血脂,血糖等的代謝;直接損傷心、腦、腎等器官,同時這些藥物對高血脂,高血粘、血管硬化,靶器官的損傷等無改善作用。所以西藥只能是服了降,降了又升,反反復複,需終身服藥。
要改變化學藥治療高血壓副作用多,易反彈,終身服藥等被動局面,徹底根治高血壓,必須先從修復基因缺陷,調節人體機能入手,通過降低血脂,血粘和軟化血管改善血液流變形態,使受損的靶器官功能得到有效恢復。當身體機能恢復正常,導致高血壓的誘因被消除,受損器官的功能得到根本改善,血壓也就會永久性的保持在正常水準,最終實現徹底根治高血壓的目的。要實現根治高血壓之目的,西藥和化學藥物無法做到。近年來,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的發展,我國傳統中醫藥的現代科學研究產品對許多疾病的治療作用,已發展到一個科學的新階段。
高血壓食療原則有哪些 ?
中醫的飲食療法源遠流長,所謂 “民以食為天”。中醫學充分運用了這一原則,對許多慢性病症、小兒及老人 , 主張 “食治未愈 , 然後命藥 ” 的觀點。中醫認為飲食對人體不但有滋養作用, 使人體氣血充盛,足以抗禦外邪; 而且可以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 , 以防止疾病的發生。同時也可以發揮某些食物的特異性作用,直接用於一些疾病的預防。另外,中醫傳統上還以食物直接用於疾病的治療, 故有 “藥補不如食補”之說 , 古代將善於用飲食治病的醫生稱為 “良工”, 即高明的醫生。所以中醫學 “食療” 己作為一門獨立的臨床醫療學科 , 經千百年而流傳不衰。
高血壓與飲食的關係,不論中醫、西醫的認識都是一致的,即不良的飲食習慣是高血壓的高危因素。因此, 高血壓的飲食治療, 應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1. 高血壓患者應節制飲食, 避免進餐過飽, 減少甜食, 控制體重在正常範圍。俗話說, 飲食常留三分饑, 老年高血壓患者, 應根據本人工作和生活情況按標準算出應攝入的熱能, 再減少15%–20% 。
2. 避免進食高熱能、高脂肪、高膽固醇的 “三高” 食物; 適量限制飲食中蛋白質的攝入量,每天每千克體重蛋白質的攝入量應在1克以內。可常吃豆腐及豆製品、瘦肉、魚、雞等,高血壓患者不伴發高脂血症的,則每日可食 1 個雞蛋。
3. 餐飲中的食用油宜選擇植物油,如豆油、菜籽油、玉米油等。這些植物油對預防高血壓及腦血管的硬化及破裂有一定好處。忌食葷油及油脂類食品。
4. 高血壓患者應多吃維生素含量豐富及纖維素多的新鮮蔬菜和水果, 平時飲茶宜清淡,忌飲濃茶、濃咖啡,少吃辛辣的調味品。
5. 嚴格控制飲酒。高血壓患者平時要嚴格控制飲酒, 其飲酒量每日必須限制在 50 毫升以內, 切忌一次飲完 , 並絕對禁止酗酒。
6. 降低攝鹽量。現代醫學研究表明, 鈉的過多攝入對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統和血液黏度尤為不利 , 對高血壓更是一個致病因數。對一般患者來說, 每日攝鹽量應限制在 6 克以內, 不要超過此限值。對老年高血壓患者 , 每日攝鹽量應限制在 4 克左右 , 這對降低和穩定血壓大有裨益 , 對有些患者來說, 攝鹽量還可以再低些。
7. 補充機體可吸收的鈣 , 高鈣飲食是控制高血壓的有效措施之一。鈣有 ” 除鈉 ” 作用 , 可使血壓保持穩定。有資料報導, 高血壓患者每天補充 1000 毫克鈣, 連用 8 周, 就可使血壓明顯下降。
8. 主食宜多吃粗糧、雜糧如糙米、玉米 , 少吃精製的米和麵 ; 烹飪中宜多用紅糖、蜜糖 , 少用或不用綿白糖、白砂糖。這樣可以不斷補充機體缺乏的鉻 , 並改善和提高鋅 / 鎘 的比值 , 阻止動脈粥樣硬化 , 減少鎘的積聚 , 有益於高血壓的防治。
9. 改善膳食中的鉀 / 鈉比值 ( 即 K 因數 ) , 可使高血壓患者免除使用藥物之苦。良好的 K 因數應是 -3,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 , K 因數保持在 3 以上 , 才能使人體各器官、組織發揮良好的功能。當 K 因數降低到 3 以下時 , 甚至低至 1-1.5 時 , 高血壓的患病率就會增加。一般植物的鉀 / 鈉 比值都在 20 以上 , 實驗研究表明 ,K 因數 >= 10 的食物對高血壓都有較好的防治作用。如香蕉、蘋果、紅棗等食物的 K 因數均高於 50, 它們是高血壓患者的降壓妙品。膳食中應適當增加鉀的攝入 , 或在烹調時用鉀鹽代替納鹽 , 同時增加新鮮水果的攝入量 , 這些都有助於降低血壓。
忌長期食用高膽固醇食物
高血壓病患者要控制富含膽固醇的動物脂肪和其他食物 (如蛋黃、動物內臟、魚籽、蝦、蟹黃、墨魚等) ,這是因為 :
(1)經過動物實驗和人類飲食習慣的調查,肯定高膽固醇的食物與動脈硬化的發生和發展有關係。
(2)進食的數量可直接影響血液中膽固醇的水準。血液中膽固醇增高後,便容易沉積到血管壁中而發生動脈硬化。
不過,如果是年輕而且症狀輕的高血壓病患者, 幾次測定血液中的膽固醇的數值又都不高, 加上體型也不過於肥胖 , 其脂肪類食物的攝入可不必過分限制。但年齡在 40 歲以上的高血壓病病人 , 即使血液中的膽固醇的數量不高 , 目前也還沒有併發動脈硬化症 , 仍應摒棄富含膽固醇的食物。葷腥食物(含動物性脂肪的食物) 都或多或少含有膽固醇, 對高血壓病特別是動脈硬化的病人是很不相宜的。但也不必視如 ” 猛虎 “, 全加禁忌 , 而應該根據血中膽固醇含量水準及是否有動脈硬化等情況 , 適當予以控制。一般應選擇每 100 克食物中含膽固醇在100 毫克以下的食物為好。
忌長期食用高膽固醇食物、忌過量食用肥肉 、忌盲目減肥、忌熱量無控制、忌食各種蛋黃 、忌食鹽過量 、忌飲酒過量、忌飲食過飽、忌飲食中缺鈣、忌飲食中缺鉀、忌飲水過多或過少、忌飲咖啡因。
食療水果
蘋果性味甘、涼。功能生津潤肺 , 健脾益胃 , 除煩醒酒。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 ,高血壓病的發生往往與人體內鈉鹽的積累有關, 人體攝取過量的鈉, 是中風和高血壓病的病因之一 , 而蘋果中含有一定量的鉀鹽 , 可將人體血液中的鈉鹽置換出來, 有利於降低血壓。蘋果中含有較多的蘋果酸 , 可使積存在體內的脂肪分解,具有減肥作用。蘋果酸能降低膽固醇 , 具有對抗動脈硬化的作用。蘋果中含有果膠質, 它是一種可溶性纖維質, 也有助於降低膽固醇。蘋果還富含粗纖維 , 能剌激腸道蠕動 , 促進排便。
有學者建議 , 為了治療高血壓病和實施減肥 , 每週可安排一次 “蘋果日”, 高血壓患者可以在每週的 “蘋果日 ” 吃 300-400 克蘋果 , 而不吃別的食物 , 大約 5 個 “蘋果日” 後 , 便可見血壓下降。以後再視血壓的情況決定是否繼續進行下一個療程。日本醫學家研究報告 , 對 30 名高血壓病患者進行比較觀察 , 一組吃蘋果輔以治療 , 一組不吃蘋果 , 10 天后 , 吃蘋果者比不吃蘋果者的血壓明顯降低。蘋果能防止血中膽固醇的增高 , 高血壓病、動脈粥樣硬化症、冠心病患者 , 適宜長年不間斷地食用蘋果 , 至少每天吃 1-2 個中等大小的蘋果, 持之以恆, 必見其效。
現代研究表明 , 山楂是高鉀食品 , 每 100 克山楂食部含鉀量 299 毫克 , 含鈉量為 5.4 毫克, 其K因數為 55. 37, 為高 K 因數食物,對高血壓有較好的防治作用,臨床觀察也表明 , 山楂煎劑用於治療高血壓病 , 有較好的降壓效果。山楂所含糊蘿蔔素、維生素 C 和 E 等含量均相當高 , 由於所含的山楂酸、檸檬酸、蘋果酸等活性成分 , 不僅可保護維生素 C 免受破壞,而且可促使其為保護血管細胞發揮更顯著的作用。研究人員還發現, 山楂的含鈣量也較高 , 且鈣指數 ( 即鈣 / 磷比值 )>2, 不僅有利於鈣的正代謝平衡 , 而且有助於降低血壓。
山楂的降血壓作用明顯、穩定且較持久。麻醉兔靜脈注射山楂片乙醇浸出物可使血壓緩慢而持久地下降 , 當與槲寄生、大蒜及臭梧桐合用時其降壓作用更明顯。山楂總黃酮 10 毫克 / 千克靜脈注射能使貓血壓下降 40% , 維持 5 -10 分鐘 , 其總提取物對小鼠、兔、貓亦有較為明顯的中樞降壓作用。北山楂黃酮、三萜酸及水解物靜脈注射、腹腔注射、十二指腸給藥 , 對麻醉貓的血壓均顯示不同程度的降壓效應。
山楂對心血管系統的疾病有醫療保健作用; 而且, 國內外用山楂製成各種製劑, 治療高血壓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均獲得了明顯效果。因此,中老年患有心血管系統疾病者可經常服食山楂及其製品 , 以增強機體的防禦功能。
高血壓食療
-宜食蔬菜、芹菜、蘆筍 、苦瓜 、冬瓜、茄子、番茄 、黑木 、蘑菇 、香菇 、銀耳、海帶、洋蔥、大蒜、菠菜、腐竹 。
芹菜分水芹和旱芹兩種 , 旱芹食用較多 , 其香氣較濃 , 又名香芹 , 因入藥較佳 , 故也稱藥芹 , 味甘、苦,性涼 ,具有平肝清熱、祛風利濕、醒腦提神和潤肺止咳等功效。經常食用芹菜能降壓、安神、醒腦,是高血壓、腦動脈硬化患者的優質蔬菜。芹菜含有蛋白質、糖類、維生素 A 、維生素 C 、維生素 P 以及煙酸、 鈣、鐵、磷、芹菜甙、揮發油、胡蘿蔔素、甘露醇等營養成分 , 其蛋白質和鈣、磷、鐵、維生素的含量高於一般蔬菜 , 芹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P, 能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 , 軟化血管 , 具有降血壓和降血脂的作用, 用鮮芹菜搗汁加白糖飲用 , 對高血壓有明顯的防治作用。芹菜富含營養 , 色美味佳 , 炒食和涼拌均可 , 葷素皆宜 , 還可做餡 , 別有風味 , 是人們喜愛食用的蔬菜之一。
通常人們只是食用它的莖 , 把葉片和根都棄掉了 , 其實作為防治高血壓的膳食, 最好將根、莖、葉一起洗淨全用 , 或者葉、莖當蔬菜食用 , 根部洗淨後與荸薺一同放入沙鍋中水煎飲湯。芹菜的 葉和根中維生素 P 的含量也較高。
海帶為海帶科二三年生海藻植物海帶的葉狀體。海帶不僅可供食用 , 而且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 並可提取褐藻膠、甘露醇等重要原料 , 還可提制氯化鉀等藥用物質。
現代醫藥學研究表明 , 海帶具有降壓、強心和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海帶所含的營養成分十分豐富 , 每 100 克幹品中含有水分 70.5 克 , 蛋白質 1.8 克 , 脂肪 0.1 克 , 膳食纖維 6.1 克 , 糖類 17.3 克 , 鈣 348 毫克 , 磷 52 毫克 , 鐵 4.7 毫克 , 鋅 65 毫克。此外 ,還含有維生素 A 0.24 毫克 , 維生素 B1 0.01 毫克 , 維生素 B2 0.1 毫克 , 維生素 E 0.85 毫克 , 煙酸 0.8 毫克 , 以及碘等多種微量元素。其中含鈣量很高,且為機體易於吸收的結合鈣。其含磷量也極高, 鈣指數 ( 即鈣 / 磷的比值 ) 為 6. 69, 遠遠高於1.50 的鈣指數值,經常服食海帶可增加機體的鈣吸收 , 有助於降低血壓。實驗研究發現,降低膳食中鈣的含量能引起血壓的升高,一貫低鈣的膳食 , 是造成高血壓的重要原因之一。現代藥理研究顯示, 海帶所含的海帶氨酸具有降壓作用,有資料報導 , 國內己利用海帶製成 “拉敏靈” 藥物 , 供臨床用於降血壓。
洋蔥又叫蔥頭、胡蔥、玉蔥等, 為百合科二三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洋蔥的鱗莖。原產於西南亞, 後來傳入我國。因其具有濃鬱撲鼻的香氣, 配料烹飪的菜肴風味獨特而深受人們喜愛。洋蔥在歐美國家有 “菜中皇后” 的美稱。西方人如此鍾情洋蔥 ,除了傳統的習俗外 , 更因為洋蔥不但含有豐富的營養 , 而且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洋蔥有殺菌、祛痰、消炎、利尿、發汗、降壓、抗癌、強身等特殊功效。
洋蔥營養豐富 , 每 100 克中含有水分 89.2 克 , 蛋白質 1.1 克 , 脂肪 0.2 克 , 膳食纖維0.9 克 , 糖類 8.1 克 , 鈣 24 毫克 , 磷 39 毫克 , 鐵 0.6 毫克 , 鋅 0.23 毫克。此外,還含有維生素 A 0.02 毫克 , 維生素 B1 0.03 毫克,維生素 B2 0.03 毫克 , 煙酸 0. 3 毫克 , 維生素 C 8 毫克。現代醫學研究證實 , 洋蔥具有很好的降壓作用。洋蔥含鉀量很高 , 每100克洋蔥含鉀量達 147 毫克 , 比含鈉量高得多 , 其 K 因數為 33.41, 是典型的高鉀食物。有資料報導 , 凡 K 因數 >= 10 的食物對高血壓都有較好的防治作用,在膳食中適當增加鉀的攝入 , 就能使血壓降低。日本民間早有食用洋蔥降壓的方法 , 日本有學者觀察發現 , 常服洋蔥可使血壓長期穩定在正常範圍。
據近代醫學研究發現 , 洋蔥含有的前列腺素 A1 能直接作用於血管 , 使血管舒張 , 減少外周血管和心臟冠狀動脈的阻力 , 並且 , 對兒茶酚胺等升壓物質有拮抗作用, 從而促使血壓下降。動物藥理實驗表明 , 洋蔥所含活性成分可促進腎臟排尿和促進鈉鹽排泄 , 並可調節體內腎上腺素神經介質釋放 , 使血壓下降。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阿特裡普教授在研究洋蔥時發現, 洋蔥能舒張血管, 降低血液的粘滯度 , 並可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因此 ,他認為洋蔥是中老年人,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保健蔬菜。
高血壓運動療法
實踐也發現, 絕大多數高血壓病患者 , 尤其是 I,II 期高血壓病患者 , 經過一個階段運動療法的鍛煉之後 , 頭暈、頭痛、頭脹、目眩、失眠、 心悸等症狀便會減輕 , 甚至能完全消失 , 同時血壓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 之所以如此 , 是因為運動具有以下作用。
(1) 運動可緩解精神緊張
長期神經過度緊張或情緒激動 , 可使中樞神經系統出現功能障礙 , 導致中樞神經對心血管系統的調節發生問題 , 常會誘發高血壓病。而堅持運動 , 可使高血壓病患者情緒安定 , 心情舒暢 , 使工作和生活中的緊張、焦慮和激動得以緩解。可改變大腦皮質、中樞神經系統及血管運動中樞的功能失調 , 能加強大腦皮質對皮質下血管運動中樞的調節功能 , 使全身處於緊張狀態的小動脈得以舒張 , 從而促使血壓下降。
(2) 運動可增強血液迴圈
長期堅持運動的高血壓患者 , 通過全身肌肉運動 , 可使肌肉血管纖維逐漸增大增粗 , 冠狀動脈的側枝血管增多 , 血流量增加 , 管腔增大 , 管壁彈性增強 , 這些改變均有利於血壓下降。運動還能產生某些化學物質 , 這些化學物質進入血液後 , 能促使血管擴張 , 血液迴圈加快 , 井有利於血液中膽固醇等物質的清除 , 使血管保持應有的彈性。因此可有效延緩動脈硬化的發生和發展 , 防止高血壓病的加重。
1. 高血壓病患者運動原則
(1) 運動強度的掌握 運動的強度可根據個人對運動的反應和適應程度 , 採用每週 3 次或隔日 1 次 , 或每週 5 次等不同的間隔週期。一般認為若每週低於 2 次 , 效果不明顯。若每天運動 , 則每次運動總量不可過大 , 要求運動後第 2 天感覺精力充沛 , 無不適感。
(2) 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 在選用運動療法的種類時 , 應根據高血壓病不同的發展階段選用不同的運動 , 如第 I 期和第 II 期高血壓病患者可以選用散步、快速步行、慢跑、游泳、醫療體操等。
第 III 期高血壓病患者則宜採用肢體放鬆練習等 , 但不宜做強度大的練習或活動 , 並且應該避免做低頭動作。同時還應指出 , 高血壓病人在進行運動時 , 要動靜結合 , 適可而止 , 不可急於求成 , 同時還應將運動與藥物配合 , 根據具體情況將藥物減量或逐步停藥 , 這樣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高血壓病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 , 有關高血壓病的發病機理還不完全清楚。但精神緊張、情緒壓抑、心理矛盾等因素可以導致高血壓病的病理過程已被國內外學者所公認。根據國外學者研究發現, 痛苦、憤怒通過增加外周血管阻力而升高舒張壓, 恐懼則通過增加心輸出量而使收縮壓升高。人的個性也與高血壓病的發生有密切關係,具有不穩定型個性的人長期緊張、壓抑、憂慮 , 人際關係緊張 , 因此易患高血壓病。
由於高血壓病的發生與心理因素關係密切 , 所以已被劃入心身疾病範疇。
在高血壓病的發生及發展過程中, 心理因素起著主導作用。但它與其他心理疾病如神經官能症等又有所不同 , 神經官能症不伴有明確的軀體器官損害 , 而心身疾病則有明確的軀體器官病變。因此心身疾病又被稱為 “心理因素引起的軀體疾病” 。目前 , 對於高血壓病的治療 , 臨床醫生大多還採用單純藥物治療的方法 , 但效果並不十分理想。服藥後 , 有些人血壓居高不下 , 另一些人血壓則出現明顯波動。所以瞭解高血壓病的心理療法極為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