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李氏源流考



李氏源流考
http://xing.jiuyaocha.cn/RDZrMQ==.html

李氏家徽

姓氏源流

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李姓在《百家姓》中排第4位。是2007年中國大陸人口第二多的姓氏。但根據戶籍管理部門的全國公民身份資訊系統NCIIS),李姓則為第三大姓。在朝鮮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見姓氏,在朝鮮李姓為第二大姓。
李姓為了區別其他同音姓,常說十八子李木子李。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誌》發表的一篇有關的論文上指出,李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
據統計,李姓人口總數超過1億,占中國總人口的7.19%多。河南省是中國李姓的第一大省。

歷史先秦時期

李姓從形成時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帶,春秋時期的李耳,是正史中立傳的第一個李姓人物。李耳,字伯陽,外字聃,號老子,生於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裏,做過周朝的守藏室之史” (管理藏書的史官),是春秋時的思想家和道家的創始人,傳為《老子》一書的作者。古書有的說他是周平王時(春秋初期)人,又說春秋末期的孔子曾向他問禮,於是就說他活了160多歲或200多歲,是因為修道養壽才活了那麽大歲數。《老子》又名《道德經》、《老子五千文》,是道家的主要經典,用來說明宇宙萬物的演變,包含著某些樸素辯證法因素,對中國哲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後來唯物、唯心兩派都從不同的角度吸收了老子的思想。
據《新唐書》記載:李姓始祖李利貞也是娶陳國契和氏家的女兒,生兒子叫李昌祖,後在陳國任大夫,住在苦縣。李昌祖的兒子叫李彤德。彤德的曾孫叫李碩宗,被周康王賜采邑(采邑也叫食邑、埰地或封地,是奴隸社會時期帝王或諸侯封給卿、大夫的連同土地上勞動的奴隸在內的土地)於苦縣。李碩宗的五世孫叫李乾,字元果,在西周任御史大夫,娶益壽氏女嬰敷,這就是李耳的父親和母親。李耳的後代李宗,字尊祖,在魏國做官,被封於段,為幹術大夫。李宗之子李同為趙國大將軍,孫李兌為趙相,曾孫李躋為趙國陽安君。李躋有兩個兒子:李雲、李恪。李恪的兒子李洪,任秦國(在今甘肅、陝西一帶)太子太傅,其孫李興族為秦將軍。李興族之子李曇,字貴遠,在趙國做官,封柏人(今河北唐山)侯,後又入秦,任御史大夫。李曇有4個兒子:崇、辨、昭、璣。他們及其後代因分別在外地任官、定居而分出兩支:長子李崇,任隴西(治所在今甘肅臨洮縣)守,封南鄭公,為隴西房;四子李璣,戰國末任秦國太傅,李璣的二兒子李牧在趙國做官,定居在趙郡(治所在今河北邯鄲市西南),為趙郡房。後來,隴西房又分為39房,趙郡房又分為東、南、西3組。
李耳以後,李姓人口逐漸增多。春秋時晉文公(都城在今山西翼城東南)的理獄官李離、戰國時魏文侯(都城在今山西夏縣西北)相李悝,都是早期遷入今山西境內的李姓人;戰國時被秦昭王任為蜀郡(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守的李冰,是最早遷入今四川的李姓人;李耳之孫李同,到趙國(都城在今河北邯鄲)做官,是最早遷入今河北的李姓人;李同裔孫李恪的兒子李洪,到秦國(都城在今陝西鹹陽東北)做官,是最早遷入今陝西的李姓人;李洪裔孫李曇,在秦國任御史大夫,其長子李崇開創隴西房,四兒子李璣的二兒子李牧開創趙郡房,形成李姓宗族最重要、最根本的兩大支派。
兩漢、三國時期

兩漢、三國時期,李姓人又在許多地方開闢出新的聚居點。西漢時,李姓有徙居今山東、江西者,如李耳裔孫李解,因在膠西國做官,留居高密(今山東高密縣西南);更始初任軍師將軍的李淑為豫章 (今江西南昌)人。到東漢、三國時,李姓有更多的人走向四面八方,向東北已發展至今遼甯一帶,如東漢時率鄉勇抗擊海賊的李久為遼東 (今遼甯遼陽)人;向西北已發展至今甯夏一帶,如東漢末車騎將軍李催為北地(今甯夏吳忠西南)人;向東南又發展至今江蘇,如東漢時善風角占候之術的李南為句容 (今屬江蘇)人;向南已發展至今廣東、湖南、湖北,如東漢時交趾刺史李進為高要 (今屬廣東)人,三國時吳丹陽太守李衡為襄陽(今屬湖北)人;向西南已發展至今雲南,如三國時蜀漢興亭侯李恢為俞元(在今雲南澄江縣境)人。
三國時,魏文帝立九品官人法,州設大中正,郡設中正,執掌用人權,從此形成把持政權的土族制度。在這個任人以家世為重的時代,士族行列裏沒有李姓。東晉、南朝時期,排列士族姓氏等級,把北方山東(指崤山或華山以東地區)在一郡之內的大姓望族稱為郡姓,列王、崔、盧、李、鄭為大姓。因為士族門第大抵是由祖先有聲望、代代保持富貴、常有功臣名人、一家男女熟習禮教的形式和表現異於常人的風尚、能談論、有文章等各種因素構成的,說明李姓已經崛起。但是,這裏所列的大姓僅限於山東地區,說明當時李姓還不是全國的大姓。十六國時,先後出現了兩個李姓政權——大成國和西涼國,從而提高了李姓聲望。
隋唐時期

隴西李氏自西魏、北周至隋代,世代為皇親國戚,官位顯赫,至隋末,在朝廷內外已具有相當雄厚的實力,因之為唐代李姓的空前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這一歷史時期,李姓除分佈於上文所述的地區外,又有今內蒙古、浙江、安徽等省區的李姓人載入史冊,但總的來說,李姓仍主要是在北方發展。李姓從形成時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帶,在這長達幾百年的時間內,雖然也有人在朝做官,但因知名度不高,所以,幾乎是默默無聞。
隨陳化父子入閩 唐朝初期,朝廷派陳政任嶺南行軍總管,率兵往閩南鎮壓蠻獠嘯亂,後其子陳元光繼任,平定了局勢。固始籍將佐李伯瑤隨陳氏父子入閩開發漳州,功績卓著,留居當地,其子孫散處龍溪、漳浦諸縣。
武周時避禍南逃唐高宗皇後武則天,690年廢睿宗李旦,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她任用酷吏,屢興大獄,使宗室、朝臣不少人被牽連冤殺。為了避禍,宗室李姓部分人從長安、洛陽逃到比較安靜的江南定居。
安史之亂南遷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冬,平盧、範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及其部將史思明,以誅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歷時八年方被平定。這場戰亂,使中原人民遭受了空前浩劫,大批人被迫逃往江南避難,其中有一批李姓人。
李光弼徙居金陵唐朝大將、營州柳城契丹族人李光弼,天寶末年任河東節度使,與郭子儀一同平定安史之亂,因功被封為臨淮郡王。762年出鎮徐州,進封臨淮王,徙居金陵(今江蘇南京),從此子孫蕃盛,形成金陵李氏,後分衍於江西、四川、雲南、貴州等地。
李德裕貶死崖州

始於唐穆宗時以牛僧孺、李宗閔為首和以李德裕為首的朋黨之間將近四十年的鬥爭,史稱牛李黨爭。唐武宗即位後,任李德裕為相,李宗閔被貶死,牛僧孺亦被黜。到了唐宣宗時,牛派得勢,李派則全遭罷斥,李派首領李德裕被貶為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瓊山縣東南)司戶,於850年病死,其子孫有部分人留居當地,成為最早徙居海南的李姓人。
隨王氏兄弟入閩 唐末至五代年間,因中原地帶長期動亂,河南因始人王潮、王審知兄弟率眾起義,最後在福建創建閩國。河南一些李姓人隨王氏兄弟入閩,定居於莆田、晉江,後又分支甯化、上杭、邵武、清流等地,進而又向西發展,分佈於廣東、廣西的一些地方。
兩宋時期

唐代以後,出於多種原因,李姓播遷更加頻繁,分佈地更為廣泛。其中,遷徙人數較多的是宋代靖康之變時的南遷。
北宋靖康元年(1126)冬,金軍攻破東京(今河南開封)。次年4月,金國貴族俘獲宋徽宗、宋欽宗及其宗室、後妃等數千人,並掠走大批珍寶器物、皇家藏書,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變11275月,康王趙構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稱帝(即宋高宗),史稱南宋。同年10月,南宋政府南遷揚州,後又逃到鎮江,再逃至杭州。這一時期,中原人因之多次大規模南遷,有的追隨宋高宗趙構的足跡,有的則自找去處,總的流向是長江以南地區,其中有許多李姓官紳士民。此外,還有抗金義軍中的李姓人輾轉南遷。如王屋(今河南濟源)人李興,領導一支抗金義軍轉戰於黃河兩岸,因作戰失利,李興率領所部義兵萬餘人南渡歸附南宋。遷徙江南的李姓人,以寓居浙江、江蘇者為多,其次還有遷至上海、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廣東、廣西等地者。例如,覃懷(今河南武陟)人李曾伯,舉家渡江後居嘉興 (今屬浙江),宋理宗寶佑年間舉進士,後累官治海制置使;李芾從開封徙居衡州(今湖南衡陽),恭帝德祐初知潭州;開封飲食業以烹飪羊肉著名的廚師羊肉李七兒、以善於用肉和各種萊肴做湯聞名的雜菜羹李婆婆等南遷後在杭州重操舊業。
明清時,李姓已遍佈全國大部分地區。
移居臺灣

明代,李姓已基本上遍佈大陸各省,從明末開始,閩、粵李氏陸續有人東渡臺灣海峽,到臺灣島求生存與發展。明朝天啟年間,顏思齊與福建南安人鄭芝龍設寨於臺灣的笨港(今北港),鄭芝龍曾多次招徙福建漳州和泉州沿海的漢人到臺灣墾荒。當時有李魁奇為鄭芝龍守寨,這是入台最早的李姓人。

1661
年,鄭芝龍之子鄭成功率領將士數萬人進入被荷蘭人佔領的臺灣,經過8個月的戰鬥,趕走了荷蘭侵略者,於166221日收復臺灣。此後,鄭成功在臺灣建立行政機構,推行屯田;隨從他前往的將士,也都留在了那裏,共同開發臺灣。鄭成功在收復臺灣的5個月後病死,其子鄭經嗣位,據守臺灣至1680年。鄭氏父子入台、治台時期,有許多李姓人追隨左右,在收復臺灣的戰鬥及開發臺灣的事業中,做出優異的成績。僅收入《台南市志·人物志》中的李姓人物就有:延平郡王府兵都事李胤,思明知州李景,右先鋒鎮李茂,守衛澎湖的右先鋒鎮領兵副總兵李錫,右沖鎮李昂,為鄭經襲位立有大功的李思忠,水師二鎮先鋒營副將李富,總理官李瑞,中提督下副將李芳,果毅中鎮下部司李升,遊兵鎮中營守備李忠,游兵鎮管炮守備李受等多人。《臺灣通史》等文獻也有許多篇幅記述明鄭時期李氏的在台活動,如:永曆(南明桂王朱由榔年號,始於1647年,鄭成功及子經、孫克塊沿用至1683)十八年,明朝遺臣李茂春隨鄭經入台,定居承天府永康裏;永曆二十二年,平和人李達入墾大糠榔西堡潭;永曆三十七年,淡水通事李滄,獲准前往卑南(今台東)採金。
清政府領有臺灣後,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置臺灣府,不久,閩、粵李姓移民接踵擁至臺灣中部;雍正、乾隆時入台人數日漸繁多,墾殖地不斷擴展。至清末,臺灣的平原和盆地已經被開拓殆盡,入台的李姓人只好向山區求發展。對此,《臺灣篇》等文獻有較詳細的記述,如:康熙二十四年,李嬰進入鹿仔草堡開墾;康熙二十九年,閩人李陽,入墾他裏霧堡田頭莊;康熙三十二年,閩人李雲龍,入墾學甲堡(今台南縣學甲鎮);康熙六十年,粵籍義民李煥挺,居於下淡水港,平定朱一貴之亂有功;康熙末年,粵人李貞鎬,入墾哆噦咽堡前大埔莊;康熙年間,龍溪商人李元,入臺灣府(今台南市)開設糖廊,號李勝興;康熙年間,南安人李碧,與黃放合墾於大糠榔西堡港尾寮莊;雍正九年,粵籍義民李伯壽,居於彰化阿束莊附近,大甲西社番變時不幸戰死;雍正末年,李、陳、郭、蔡、尤等姓,合墾於苗栗二堡苑裏;嘉慶初年,李、謝、林三姓入墾東螺西堡寶鬥莊;嘉慶十七年,李享等人入墾奇萊荒埔(今花蓮縣);嘉慶二十三年,李、王、張三姓計140人,合力開闢井子腳的新鹽田;道光七年,李合吉等人入墾奇菜荒埔……總之,三百多年來,閩、粵李姓絡繹不絕於台海道上,他們定居臺灣後,披荊斬棘,鑿山辟田,為開發和建設臺灣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走向世界

李姓向海外發展,早於向臺灣移民,除由於特殊歷史原因早已形成的越南李姓和朝鮮李姓外,最早移居海外的是明朝初年由福建徙居日本的李姓人。這些人熟悉水性,善於駕船,去琉球國(日本西南部琉球群島)後,有李榮、李傑、李敬、李進、李隆、李陸、李珍、李華、李彌、李葉等人,曾受琉球國的派遣,作為出使明朝、清朝的通事。《明會要》記載的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賜給琉球國閩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來朝貢,其中就有李姓人。這些李姓人,後來定居於今沖繩島那霸市近郊的久米村一帶。
清代以來,尤其是鴉片戰爭以後,南方沿海一些居民開始渡海遠徙,到南洋(亞洲東南部地區,即東南亞”)謀生,其中有許多李姓人。據有關史料顯示,早期下南洋的人,主要是福建漳州、泉州、福州及廣東廣州、惠州、潮州、嘉州、瓊州(今海南島)等地的男性青壯年,他們通過香港、澳門、廈門、汕頭等口岸出境,乘船南行,歷盡艱難曲折,到達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等國家。由於他們無力支付路費,絕大多數是以傭工的身份,通過仲介機構被轉販到南洋的。當時的香港合安棧、新加坡廣福泰棧等,就是專門從事拐賣、販運華工的機構。他們到達南洋諸國後,基本上都是做苦工,經過一番艱苦勞動後,有的在經濟上稍有積蓄,便做點小本生意,待有一定資金時,轉而經營商業,赴南洋者並非都能獲得成功。儘管如此,奔赴南洋人仍絡繹不絕,以致一浪高過一浪。在南洋諸國擁有較多人口的李姓華人,就是這一時期遷入的。
李姓遠涉重洋到大西洋西岸的歐、美各國,也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1848年,美國在加利福尼亞發現金礦,由於缺乏採礦勞力,便在中國東南沿海招募華工,其中有閩、粵等地的一些李姓青壯年,這些華工為美國西部的早期開發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此後他們在美國各地發展繁衍,人口不斷增加,從而使美國成為美洲李姓華人的主要聚居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英、法兩國為解決後勤勞力不足,經中國政府允許,又在中國上海、天津、青島、河南等地招募華工25萬名,其中也有不少李姓人。當時的蘇聯也曾在河南永城、夏邑等縣招募勞工,其中也有李姓人。
越南李姓,越南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從古代起,就同中國有密切關係。中國五嶺以南地區古稱交趾,遠在上古時代,帝堯南撫,曾到交趾。西元前2世紀初,南越王趙佗置交趾,轄境相當今越南北部。漢武帝時,交趾為13刺史部之一,轄境相當今廣東、廣西的大部和越南的北部、中部,治所在今越南河內西北,東漢移治龍編(在今越南河內東天德江北岸),直到隋代,一度曾稱交州,長期為交趾郡。唐代,交趾為安南都護府地。10世紀30年代(五代後晉時)獨立,始形成封建國家。北宋封其王為交趾郡王,南宋改封安南國王,此後即稱其國為安南國,直到1802年才改國號為越南。正由於中國與越南這種密切關係,從秦漢時期開始,中原地區許多人持續不斷地遷往那裏,其中就有李姓人。唐朝中葉,有唐太宗子曹王李明的後裔李象古,任安南都護,子孫留居安南。北宋時,李象古的裔孫李公蘊在前黎朝任殿前指揮使,住在安南北江古法,附近有一棵木棉樹被雷擊,留下斑斑痕跡,於是他就借機造成一段文字,中有十八子成天下太平之語,利用人們迷信符瑞的心理,製造李氏應為國王的輿論。1009年,黎臥朝帝死,李公蘊被擁立為帝,建立越南李朝,建都大羅城,改城名為升龍(今河內)。越地李朝曆8216年,實行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大體都仿照中國。其中,曾長期採用賜姓的手段來加強統治,賜給有功的文臣武將以李姓,從而使李姓人口急劇擴充,發展成為越南的大姓。
朝鮮李姓,朝鮮歷史和文化悠久,從古代起就同中國有友好往來。7世紀中葉,新羅統一朝鮮,與唐朝有密切聯繫。據朝鮮著名地理學家李重煥《擇裏志》載:自新羅末通中國而始制姓氏,然只仕宦士族略有之,民庶則皆無有也。”936年建立高麗王朝後,始仿中國民族,頒姓於八路,而人皆有姓。於此可見,古代朝鮮的姓氏,是仿效唐朝的姓氏而制定的。由於中國與朝鮮為唇齒相依的鄰邦,關係密切,長期以來有不少中國人移居朝鮮,其中就有李姓。據說李氏朝鮮的創建者李成桂,其先祖為遼東李氏的一支,後因躲避戰亂而遷至朝鮮。李成桂出身貴族,本為王氏高麗將領,參與軍機中樞,1388年舉行兵變,廢舊王禍,立新王昌,次年廢昌立恭讓,獨掌大權。1392年,逐恭讓王,即位,改國號朝鮮,都漢城。李氏朝鮮曆27519年,曾於1897年改國號為大韓,至1910年朝鮮被日本侵佔,李氏朝鮮滅亡。李氏在統治朝鮮的500多年時間裏,曾下令將王氏高麗所賜的王姓一律恢復其原姓,同時採取賜姓的辦法以加強統治,賜予許多人姓李,因而使朝鮮李姓人口急劇增加。明末清初,又有明將李如松的子孫及明廷遺臣李氏等一批李姓人避難遷入朝鮮。如今,在朝鮮常用的143個姓氏中,李姓為第二大姓。

堂號、郡望堂號

隴西堂,因為李氏望出隴西郡故名。 唐《姓氏譜》載李氏凡十三望,以隴西為第一。隴西李氏和趙郡李氏同源,人數最多,聲望最大。在唐朝以前趙郡李氏地位高於隴西李氏。
趙郡堂:以望立堂。
中山堂:以望立堂。
龍門堂:以望立堂。
郡望

隴西李氏
趙郡李氏
柳城李氏
略陽李氏
雞田李氏
武威李氏
代北李氏
高麗李氏
范陽李氏
渤海李氏
西域李氏
河南李氏
京兆李氏
隴西郡:戰國時置郡。此支李氏,其開基始祖為秦司徒李曇長子李崇。
趙郡:漢時置郡。此支李氏,其開基始祖為秦太傅李璣次子李牧。
頓丘郡:西晉時置郡。此支李氏隴西李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西漢名將李廣1世孫李忠。
中山郡:漢高帝置郡。此支李氏為趙郡李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李璣第三字李齊。
廣漢郡:漢時置郡。此支李氏為隴西李氏之後,其開基始祖為李尚(李廣之父)
渤海郡:西漢時期從巨鹿、上穀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陽(今河北滄州東關),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遼寧省之間的渤海灣一帶。
襄城郡:南北朝時北魏於縣境置鐘離、襄城、陳陽、石馬諸縣,分別屬南襄州、西淮安郡和襄城郡,今城關鎮為當時的襄城縣治,以後曆為州治、縣治。治所在襄城(今河南襄城)
江夏郡:西漢高祖時設置,治所在安陸(今湖北雲夢),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安陸市、鐘祥縣、潛江市、鈣陽縣東部,以及河南光山縣、新縣西部、信陽市東部、淮河南部一帶地區。
梓潼郡:漢末劉備分廣漢郡置梓潼郡,治梓潼(今四川梓潼)
範陽郡:秦朝置郡,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定興縣一帶。
梁 郡:梁郡本為梁國,始建於西漢高祖劉邦五年(西元前202),此之前叫碭郡,治所在淮陽(今河南商丘),下轄八縣,其範圍包括今河南商丘、虞城、民權及安徽碭山、山東曹縣諸地。三國曹魏時期始改為梁郡,南北朝宋國定為梁郡,移治下邑(今安徽碭山)
南陽郡:春秋戰國時期稱南陽的地區頗多。

族譜李姓族譜種類繁多,數量驚人,據說美國猶他家州譜學會存有115種,北京圖書館收藏有67種,民間保存者不計其數。從時間上說,李姓族譜始於宋代,盛於明、清,還有一些是近現代的,基本上都是私修,而且有初修、續修、再修等版本。修譜的主要目的是尊祖收族,並對宗族成員進行尊尊親親之道的倫理教育,也就是尊敬祖先,加強宗族團結,明確怎樣為人處事。族譜的主要內容是記載李姓世系(即世代相傳的統系)和重要人物的事蹟,一般前有序文、凡例,後記祠堂、祖塋、輩分、族規、家訓等。序文介紹李姓起源、分支始祖、本譜編修宗旨等。
北宋景祐二年(1035)王曾、歐陽修分別為《李氏族譜》寫的序說:臯陶大理氏支孫征,相夏,避難於長安李樹坡,指李為姓……”“先大孺人系出金陵李氏……我李氏自隴西公、唐公、臨淮王光弼、隴西郡火德以來,王侯、尚書、宰相一時貴顯,世英與倫;其後,暫經離亂、遷徙不一,由金陵、桂陵、西蜀、長安、長沙、洪州、吉安、撫州、福建、廣東、雲南,莫非金陵之派……聞譜之為制,所以別世系、辨尊親而教愛之道存焉。”“凡例說明本譜的體例及收錄範圍。例如,文川(今福建連城縣蓬峰鎮)《李氏七修族譜》有這樣一些記載:族譜橫圖所以明世次也,故每為一世為一層,條系於名下或一子至幾子而止,等而下之至五世為一截,又起而系六世,等而下之至十世為一截,自後十一世至數十世,俱照此式橫圖書法先大書名諱,旁行細字分書某之幾子,次書字、書號及行履歷、生卒年月、配某氏、或繼娶某氏,俱書生卒及葬所凡字型大小、行配、生卒、葬所、年月,考實則書,無考則闕凡本族先世仕有清節雅望者,必詳傳其爵位、功德,未仕而有學行事功,可為世法者,亦傳其實婦有美行及苦節可稱者,亦各為書
祠堂、祖塋,有文字敘述,還配有圖。李姓輩分排列有序,用字講究,為了便於記誦,大都編成詩、聯。例如,清道光《李氏宗譜》列李金脈派的輩次為:榮升芳建定,萬代承宗明;世時乾坤太,子文應必興;清光緒《隴西郡李氏族譜》列李觀脈派班次(班列的次序)為:紹祖隆先澤,道德傳家良;學士登魁首,榮華萬載香光宗思繼述,世代發籍長;久遠綿祖德,永賴振綱常。這些詩、聯,按先後順序拆開的每一個字,就是這一脈派下傳若干代每一代的字輩。
李氏政權李氏先後建立的政權有:

成漢
西涼

吳(李子通)
魏(李密)
唐朝
西夏
後唐
南唐
大順
朝鮮王朝
越南李朝
新加坡
歷史名人李耳: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學家,道家的創始人。著有《老子》,又稱《道德經》。
李冰:戰國時期水利家。被秦昭王任為蜀郡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馳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為國家農業生產、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貢獻,被後世奉為川神。
李世民:唐太宗,創造了從諫如流,道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貞觀盛世。
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他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人稱詩仙
李賀:(西元790816年),中國唐代詩人。字長吉。號詩鬼。祖籍隴西,生於福昌(今河南宜陽)昌穀,後世稱李昌穀。
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詩人。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祖輩遷滎陽(今屬河南)。詩作文學價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
李廣:西漢名將,多次參加反擊匈奴的戰爭,以勇敢善戰著稱。在任右北平太守時,匈奴數年不敢攻擾,稱之為飛將軍。
李清照:南宋女詞人。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
李時珍:明代傑出醫藥學家。著有《本草綱目》,聞名於世。
李信:戰國時代秦國將軍。
李登:(生卒年待考),著名三國時期魏國音韻學家。
李斯:(西元前?~前208),上蔡人(今河南上蔡)。著名秦國政治家。
李陵:(西元前?~前74),字少卿,隴西成紀人(今甘肅秦安),名將李廣之孫。著名西漢將領。
李悝:(生卒年待考),又名李克,有的古書中還將李克寫成裡克,或訛作李兌、季充等。戰國初期魏國著名政治家。
李牧:(西元前?~前229),戰國時期趙國人,戰國末年著名軍事家。
李廣利:(西元前?~前88),中山人(今河北定縣),漢武帝寵姬李夫人之兄。
李固:(西元94147),東漢大臣。字子堅。漢中南鄭人(今陝西漢中)
李典:(西元174209),字曼成,山陽钜野人(今山東山陽)
李膺:(西元110168),字元禮,漢朝潁川襄城人(今河南襄城)。著名東漢政治家。
李傕:董卓的部下,被派往陳留、潁川等地劫掠。
李忠:字仲都,東萊黃人。雲台二十八將之十五。
李克用:(西元856908),本姓朱耶氏,祖先是唐朝時西北沙陀人。
李靖:(西元571~西元649),字藥師,京兆三原人(今陝西三原)。隋朝名將韓擒虎的外甥,著名唐朝將領。
李建成:(西元589626),小字毗沙門,唐高祖李淵長子,隴西成紀人(今甘肅秦安)
李勤:(西元594669),本姓徐,名世~勳,字懋功,曹州離狐(今山東東明東南部)。家富有,初從翟讓起義,參加瓦崗軍,因功封東海郡公,瓦崗軍失敗後降唐,被唐高祖李淵任為右武侯大將軍,封曹國公,賜姓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諱,單名(責力)
李突地:稽靺鞨酋長(分佈在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龍江中下游),唐朝初建時即來唐朝貢,後曾擊敗進攻幽州的突厥兵,他於唐貞觀初年被唐太宗李世民任命為右衛將軍,賜為李氏。李嘉慶也是靺鞨族人,本姓茹,名常,徙幽州,為朔方部將,以戰功被賜姓李,更名嘉慶。其子李懷光,在唐德宗時被封為都虞侯。
李林甫:(西元?~752),小字哥奴,與大唐皇帝一脈相承,是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的第五代孫。若論其輩分,李林甫還比唐玄宗李隆基高出一輩。
李輔國:(西元704762),本名李靜忠,因擁立唐肅宗即位有功,任元帥府行軍司馬事,故更名輔國。著名唐朝宦官。
李思摩:突厥頡利族人(東突厥),原名阿史那思摩,其酋長稱頡利可汗,名咄苾。頡利人曾屢次侵擾唐朝,咄苾與思摩於唐貞觀四年(西元630)擾唐時,被唐軍俘獲並送往長安(今陝西西安)。唐太宗李世民認為思摩忠誠可嘉,於是賜為李氏,令他統領頡利舊部駐守河南之地。
李愬:(西元773821)中唐將領,雪夜入蔡州,平吳元濟之亂。
李晟:(西元727793)中唐將領。字良器。洮州臨潭(今屬甘肅)人。勇烈有才,善騎射,平朱沘之亂。
李國昌:本為朱邪氏,名赤心,沙陀突厥酋長朱邪執宜之子。唐懿宗鹹通十年(西元869)任太原行營招討等職,因隨從康承訓擊敗龐勳起義軍有功,升為單於大都護、振武軍節度使,被賜姓李名國昌。
李粲:滑州人,本姓丙,在隋朝任屯衛大將軍,唐高祖李淵入關後,率眾歸唐,被授宗正卿,封應國公,賜姓李。
李子和:蒲城人,本姓郭,原在隋朝做官,曾以罪徙榆林,唐高祖武德初年獻款,被任為靈州總管,後又跟隨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劉黑闥起義,因有功,被賜姓李,封夷國公。
李抱玉:河西人,本姓安,唐高祖時功臣安興貴的後裔,原名重璋,善騎射。唐玄宗李隆基以其戰河西有功,為他改名抱玉。安祿山叛亂時,安抱玉鎮守南陽,上書朝廷,說恥與逆臣安祿山同宗,要求改姓,於是唐玄宗賜他姓李。
李忠臣:薊人,本姓董,名秦,少年時從軍,憨直不通書,但努力奮鬥,因有戰功,被唐肅宗李亨賜姓李,賜名忠臣。
李國臣:河西人,本姓安,膂力過人,積功升任雲麾大將軍,被唐肅宗李亨賜姓李。
李寶忠:奚族人,原為範陽守將張鎖高的養子,名忠志,字為輔,為安祿山、史思明的部屬,隨同安、史叛唐。西元761年史思明逝世後,張忠志獻恒、趙、深、定、易五州,唐朝宗李豫升他為禮部尚書,賜姓李,賜名寶忠,封趙國公。
李光進:其祖先為河曲羌族人(今青海黃河曲流處),姓阿跌氏,唐朝貞觀中期內屬,以其地為雞田州,光進隨從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收復兩京有功,於大歷年間被唐朝宗李豫賜姓李。
李元諒:安息人,本姓安,少為宦官駱奉仙所養,冒姓駱,名元光,勇敢有謀略,唐德宗時與李晟收京師,貞元年間因守備有方,避免了一次與吐蕃的戰爭,被賜姓李,賜名元諒。
李全略:本姓王,名日簡,以功累官橫海軍節度使、滄德棣州觀察使,被唐穆宗李恒賜姓李,賜名全略。
李茂勳:回鶻族(即回紇)阿布思後裔,降唐後,受到兵部尚書張仲武的重用,後因積功較多,被唐宣宗李忱賜姓李名茂勳。
李存勖:後唐莊宗。
李棟:宋代官員,李氏入粵始祖。
李煜:(西元937978年),南唐李後主,李煜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又號蓮峰居士。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
李夢陽:(西元14731530),明代文學家。字獻吉,號空同子。慶陽(今屬甘肅)人。
李自成:(西元16061645),明末農民起義領袖。鮮卑黨項族後裔。原名鴻基。尊黨項族李繼遷為太祖。
李文茂:(西元?~1858),清末粵劇名演員。清未天地會領袖,攻廣西建大成國。
李漁:(西元1611 1680),戲曲理論家、作家。原名仙侶,字謫凡,號天徒,中年改名李漁,字笠鴻,號笠翁。浙江蘭溪人。
李開芳:(西元?~1855),壯族,廣西郁林州人,衝鋒破陳,與林鳳祥齊名。
李秀成:(西元1823-1864)太平天國將領。初名以文。廣西藤縣大黎裡新旺村人。他出身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849年,二十六歲的李秀成加入了拜上帝教。18519月參加太平軍。
李鴻章:(西元18231901),字子黻、漸甫,號少荃、儀叟,漢朝合肥人(今安徽合肥)。著名清朝晚期軍政重臣、清朝淮軍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的主要宣導者。
李宗仁:(西元1891-1969),廣西臨桂人,字德鄰。黃埔軍校南寧分校總負責人。國民黨高級將領,軍事家。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總統。
李大釗:(西元1889年~1927),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省樂亭縣人。
李四光:(西元18891971),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著名地質學家。

現代名人李政道:(1926年),美籍華裔物理學家。1957年,他31歲時與楊振寧一起,因發現弱作用中宇稱不守恆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李光耀(新加坡):(1923年),新加坡前總理,現任新加坡內閣資政。
李嘉誠:(1928年),香港著名的塑膠商、房地產钜賈,傑出的世紀企業家。
李小龍:(1940年~1973年),著名武術家,著名電影演員。英文名字Bruce Lee,中文原名李振藩。
李承晚(韓國):(1875年~1965年),大韓民國總統。
李明博(韓國):(1941年),前首爾市長,現任第17屆大韓民國總統。
李鵬:(192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前任國務院總理、前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
李鵬飛:香港商界的知名人士,前立法會議員,前行政局議員,自由党首屆主席,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李國豪:1、李小龍之子。2、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澤钜:香港企業家,李嘉誠長子。
李澤楷:香港企業家,李嘉誠次子,電訊盈科主席。
李兆基:香港企業家,恒基兆業及中華煤氣主席。
李家誠:李兆基之子。
李顯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之子。
李國寶:香港東亞銀行主席,香港立法會議員。
李國章:前任香港教育統籌局局長及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李國寶胞弟。
李國能: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寶及李國章堂弟。
李志喜,香港資深大律師,李國寶、李國章及李國能堂妹。
李柱銘,香港資深大律師,香港民主黨首任主席,香港立法會議員。
李華明,香港立法會議員。
李遠哲: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李敖:臺灣作家、中國近代史學者、時事批評家、思想家。
李逸朗:香港藝人。
李福深:香港賽馬會前主席。
李家文:香港無線新聞助理採訪主任兼主播。
李臻:香港now新聞台首席主播。
李以莊:香港now新聞台高級記者。
李先念: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將領,政治家。
李玉堂:陸軍中將;前海南島防衛副司令(已故)。
李友邦:抗日名人,白色恐怖受難者。
李幸長:前無殼蝸牛運動領導人,四海遊龍鍋貼聯鎖店創辦人。
李克勤:香港著名歌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