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賴氏源流考





賴氏源流考
http://xing.jiuyaocha.cn/S2t0NA==.html


賴氏家徽

姓氏源流
 
賴(Lài 賴)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為周文王姬昌的後代,以國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及《文獻通考》等資料所載,周武王有弟叔穎被封於賴國,至魯昭公四年為楚靈王所滅,其後以國名為氏。史稱賴氏正宗。是為河南賴氏。
 
2、出自薑姓,為炎帝神農氏的後裔,以國名為氏。據《中國史稿》、《炎黃源流史》等資料所載,炎帝後裔有四支,屬於古羌族的四個氏族部落。其中一支是烈山氏。古時烈與厲通,又音賴、故烈山氏、厲山氏、賴山氏皆同。古時的烈山氏居住在山西汾水流域,後有一支東遷,於商代在河南厲鄉縣建賴國,依附於商朝。周武王伐商時,賴人南遷,後來接受周武王的子爵封號,為賴子國(今河南省息縣包信鎮)。春秋魯昭公四年,楚靈王滅之,其族人遷至鄢地,其後裔以國名為氏,稱賴氏。是為湖北或河南賴氏。
 
3、源自少數民族有賴姓:
 
 阿昌族賴姓源於阿昌語喇來,因其尾音與漢語字諧音,故姓賴。
 
另外滿、臺灣土著、蒙古等少數民族均有賴姓。
 
得姓始祖:叔穎。周朝為黃帝姬姓後裔姬發所建,為加強其統治,武王大封同姓諸侯。據史料所載,周武王封其弟叔穎於賴(今河南省境),魯昭公四年(西元前538年),賴被楚靈王所滅,其後子孫遂以國為氏,稱為賴姓。故叔穎則被尊為賴姓始祖。
 
遷徙分佈
 
賴姓發源於今河南省境。據《姓氏考略》所載,最早的賴姓家族,居於古代潁川(今河南禹州)一帶,為周武王之弟叔穎後裔。秦漢時期,賴姓已有遷居南方者,《元和姓纂》中即載:漢有交趾(今越南河內市西北)太守賴先,蜀零陵(今屬湖南省)太守賴文。這一時期,居於穎川的賴姓發展最旺,是為穎川郡。魏晉南北朝時,賴姓加入了為躲避紛亂由北方而南遷的隊伍之中,江西、福建、湖南、浙江、江蘇、廣東等省均有賴姓足跡。據《賴氏族譜》所載,東晉有賴忠誠任虔州(今屬江西省)知府,後人賴光遷居松陽(今屬浙江省),到賴遇時已成當地一大郡望,晉安帝親題松陽郡賜予賴遇,故此支望族以松陽為郡號,並尊賴光為開基始祖。另外,賴光後人有遷居江西者,且在當地發展成為大郡望,治郡為南康郡。隋唐時期,政清民和,賴姓繁衍愈盛,各支脈競相延伸,蔥蘢鬱茂。宋元時期,賴姓又有大量南遷者,可以說是賴姓歷史上繼南北朝之後的又一次大遷徙。這次南遷,使得發源於中原河南之地的賴姓更加稱盛於南方各地。另外,宋代賴姓有一支在河南武陟繁盛起來,治郡為河內郡。明朝初年,賴姓又有遷居於四川、雲南一帶者,並且多數融入阿昌族。清朝初年,賴姓有進入臺灣者,據載,賴雲從福建漳州渡海至台中開基,此後,從閩、粵遷往臺灣,進而移居海外者不絕。今日賴姓以廣東居多,約占全國漢族賴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四。賴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九十八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七。
 
歷史名人
 
裴:江西省雩都(今於都縣)人,唐乾元年間進士,被任命為崇文館校書郎,未赴,退居鄉里,人稱其所居之地為秘書裡
 
賴布衣處州旴江(今江西省定南縣鳳山岡)人(生卒年不詳,生於宋徽宗年間),原名賴風岡,字文俊,號先知山人,又號布衣子,遂稱賴布衣。因自號布衣子而被稱為賴布衣,也有號為太素、先知山人,中國著名堪輿學家
 
瑛:廣昌人,明永樂年間進士,以剛直敢諫,體恤民意而深受百姓擁戴,官至參政。
 
禮:南康(今屬江西)人,明代歷任武功(今屬陝西省)、沅江知縣,為官清廉、剛正不阿,廣受稱頌。
 
鏡:城西人,明代畫家,詩、書、畫俱精,時稱三絕
 
和:臺灣省彰化人,作家。在白話文學運動中,反殖民主義、反封建傾向鮮明,其創作宗旨堅持為人生的寫實主義,後被日本當局迫害病死。
 
寧:四川省石棉人,在一次撲救山火的奮戰中,不顧個人安危,在烈火中奮戰四五個小時,為保護國家財產,英勇獻身,年僅14歲。共青團中央、國家教委授予其英雄少年的光榮稱號。號召全國各族少年向賴甯學習。
 
賴文政:荊南(今湖北省江陵)人,南宋曾兩次領導過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茶農、茶販起義,後被誘降,死於江州。
 
賴祿孫:元朝寧化人(今屬浙江省),大孝子。延佑年間贛寇作亂,欲殺其母,祿孫以身蔽母曰:寧殺我,勿傷我母。其母病渴乏水,祿孫含唾煦之。
 
賴漢英:廣東花縣人,太平天國將領。歷任天國殿右四指揮、殿右四檢點、夏官副丞相等職,後旋死於楊韋事件,一說天國失敗後,避居九龍,後返鄉。
 
賴世隆:明朝清流人,宣德進士,官編修,曾獻策平定鄧茂作亂,招集散亡盜賊十余萬,功勳卓著。
 
賴文光:廣西人,太平天國將領。先隨陳玉成轉戰皖鄂,鎮守黃州(今湖北省黃岡),被封遵王,後在江蘇揚州瓦窯鋪被俘,英勇就義。
 
賴傳珠:江西省贛縣人,早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直任黨和軍隊的重要領導職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北京軍區政委、國防委員等職,並被授予上將軍銜。
 
賴際發:福建省人,早年參加革命,任紅軍政委、八路軍旅政委。建國後,歷任國家建委副主任、政協常委、中央委員等職。
 
賴際熙太史(一八六五–一九三七),廣東增城人,光緒二十九年(一九零三)進士,入翰林,晉升至國史館總纂,辛亥革命後寓居香港,任教香港大學文科,一九二七年籌組香港大學中文學院,獲委任為系主任。賴氏一九二三年創學海書樓,聚書講學,弘揚國粹,並組崇正總會,任會長長達十三年,於推動文教,不遺餘力。
 
郡望堂號
 
1、郡望
 
潁川郡:秦王政17年置郡。治陽翟(今河南禹州),相當今河南登封、寶豐以東,尉氏、郾城以西,密縣以南,葉縣、舞陽以北縣地。此支賴氏,其開基始祖為叔穎。
 
南康郡:晉太康三年置郡。東晉移治贛縣,相當今江西省南康、贛縣、興國、寧都以南地。此支賴氏,為賴光之後。
 
河南郡:漢高帝二年改秦三川郡置郡。相當今河南省黃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以北原陽縣。
 
河內郡:楚漢置郡。相當今河南省黃河以北,京漢鐵路以西地區。西晉移治野王(今河南省沁陽)。
 
松陽郡:舊縣名,在今浙江省西南部,1958年撤銷,併入遂昌縣。此支賴氏,其開基始祖為晉代的賴光。賴光3世孫遇公,晉甯康年間任江東太守,上書朝廷,晉帝御筆親書《松陽郡》封松陽為郡。明成化二十二年江西賴氏宗族共同商定尊遇公為江西賴氏始祖,稱松陽賴氏。
 
2、堂號
 
潁川堂:賴氏族譜載:賴氏之先本姬姓,為周文王第十三子仲叔九代之孫穎公。宣王時錫封潁川,是為賴國。潁公之後,計十四世而國並於楚,子孫遂隱居潁川,以賴為姓,以潁川為郡焉。故穎川為賴氏發祥之地,堂號潁川源此。潁川,考其地在今河南省信陽縣。
 
秘書堂:唐代賴棐,從小聰明,7歲會寫文章。20歲通九經百家之言。乾元中,中了進士,拜崇文館校書郎。他不願幹,退居鄉里,人們把他的家叫做秘書裡
 
此外,賴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南康堂河南堂西川堂松陽堂五常堂五美堂錫美堂懷德堂積善堂思敬堂水聲堂等。
 
宗族特徵
 
1、賴姓是一個發源於北方,而在歷史演進中成為以廣東為主居地的典型南方姓氏。
 
2、賴姓人才輩出,尤以宋明兩代江西萬安為盛,故有:一縣兩代人才多,江西萬安賴氏興的佳話流傳於世。
 
3、賴姓字行嚴謹,寓意深遠。如民國時抄本《賴氏家譜》中有福建賴姓一支字行為:壽福承祖澤,光宗寄昆賢。
 
賴姓宗祠通用對聯
 
賴姓宗祠門楣題辭
 
秘書世第
 
秘書世第題辭出自賴氏第五十四世祖妙通公。族譜載:西漢平帝時,以文學選舉官任秘書郎,升崇政殿大學士,仕至嘉議大夫贈太子太師。晉朝右軍王羲之為之作象贊曰:忠心報主,直義純良,淩煙閣士,四海稱長。
 
賴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秘書歸裡;
 
禦史敢言。
 
——佚名撰賴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雩都人賴菜,字忱甫,七歲能寫文章,十五歲通曉九經及諸子百家。乾元年間中進士後,授官崇文館校書郎,不去就任,退居田裡,人稱他住的地方為秘書裡。下典指說明代廣昌人賴瑛,字世傑,永樂年間進士,官禦史,剛直坦正,遇事敢言。後官至參政。
 
秘書世第;
 
積善家聲。

 
——佚名撰賴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賴氏宗祠通用堂聯。
 
秘書世德;
 
禦史家聲。
 

——佚名撰賴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賴氏宗祠通用堂聯。
 
松陽世德;
 
潁水家聲。

 
——佚名撰賴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賴氏宗祠通用堂聯。
 
志匡王室;
 
名噪秘書。

 
——佚名撰賴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賴棐事典,下聯典指明賴瑛事典。
 
水源木本;
 
聲遠韻長。

 
——佚名撰廣東省羅定縣[今市]賴氏宗祠水聲堂通用聯
 
賴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好古家聲遠;
 
秘書衍族長。

 
——佚名撰賴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賴氏宗祠秘書堂堂聯。
 
賴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秘書遺後家聲遠;
 
好古傳芳世澤長。

 
——佚名撰賴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賴氏宗祠秘書堂堂聯。
 
思親篤念光前哲;
 
敬祖虔誠蔭後賢。

 
——佚名撰賴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賴氏宗祠思敬堂堂聯。
 
賴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致信致誠,秘書世德;
 
愛親愛族,好古家聲。

 
——佚名撰賴姓宗祠通用聯[福建省賴氏宗祠大廳正柱聯]
 
此聯為賴氏宗祠秘書堂堂聯。
 
追本溯源,千秋思祖德;
 
承前啟後,萬代念宗功。

 
——賴氏適中宗親撰賴姓宗祠通用聯[福建省賴氏宗祠]
 
此聯為賴氏宗祠秘書堂堂聯。
 
懷恩我祖克勤克儉以光門第;
 
德願兒孫□是則效丕振家聲。

 
——佚名撰臺灣省台中市北屯區軍功寮賴氏宗祠五美堂堂聯
 
賴姓族人位於軍功寮的五常堂,五常堂的門匾順天應人家存詩禮心存德。軍功寮的開發與台中市四十張犁賴姓,族人淵源深厚,賴姓族人早期遷入以三分埔(今松竹裡附近)與二分埔(今平田、平心裡附近)為根據地,賴家在台定居始於十五世的賴雲從公,歷史上記載賴姓族人的資料頗多,賴雲從先生所傳五子,即為人們所熟知的五美,其後人所建祠堂即稱為五美堂位於今松竹路上,而後賴姓十七世祖先賴日貴先生,生於嘉慶二十五年,因經營事業有成,遂援例捐貢生受歲進士銜,成為當時台中的大戶之一,到了乾隆末年,三十張犁的土地幾乎皆為賴姓族人所有。賴姓家族歷史輝煌,日據時期依舊顯赫,日據日據明治31年(1898年),賴氏先祖長榮公為賴氏心田五美之後代,由頭張遷居於今之二分埔,建有三合院原取名懷德堂廳堂有對聯。原三合院之門樓系以土埆建築,不很顯眼,日大正13年(1924年),其子賴崇仁依唐山地理師建議,另建新門樓於舊門樓之南,謂此後家業能飛黃騰達,取易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以積善樓名,期勉後世子孫都能行善助人,樂善好施之意。而積善樓今為台中市定古跡。軍功寮的賴姓族人為第二與第四房後代,在軍功裡二鄰建成巷有一座賴姓五常堂,興建於日據時代,門前有日式庭園造景,是一座典型的三合院建築,內在建築古色古香,饒富趣味,歷經·二一1999年)地震的摧殘,至今房屋外觀仍保持得相當完整,現仍為賴姓族人居住。日據時期軍功一帶的賴姓族人多以煙草事業為主,而熏仔的栽種與烘熏曾經是大坑、軍功寮及廍子一帶重要的產業,昔時太子樓(煙樓)的數量即代表財富的象徵,而軍功寮一帶的煙寮,幾乎拿為賴姓族人所有。賴家是北屯區的大姓,從乾隆年間,賴氏先祖從漳州府
 
平和縣心田鄉老家移民渡海來台開始,即定居於三十張犁,從經營糖廍開始,逐漸拓展其事業版圖,而終成為地方首富。爾後,從三分埔、二分埔、賴厝乃至軍功寮、濁水巷一帶,都可見賴姓族人的趿跡,從日據時代至光復以後,賴姓族人一直是台中市的望族,時至今日仍居地方各項重要職位者,不勝枚舉,對地方發展及各項建設影響甚钜。
 
潁水周封,綿延萬里裔孫傳四海;
 
松陽晉敕,勃發千秋業績布九州。

 
——佚名撰賴姓宗祠通用聯[福建省賴氏宗祠大廳口柱]
 
此聯為賴氏宗祠秘書堂堂聯。
 
念先人立身教家,不外綱常大節;
 
囑後裔繼志述事,毋忘忠孝初心。
 

——佚名撰臺灣省台中市賴氏家廟錫美堂聯。
 
祖祠坐南未山兼丁,丁盛興華夏;
 
諸公面北艮水運財,才雄振國威。

 
——賴天慶撰賴姓宗祠通用聯[福建省賴氏宗祠]
 
此聯為賴氏宗祠秘書堂堂聯。
 
平伐外夷功昭日月,脈自松陽根蒂固;
 
捍衛家國社稷安寧,源延潁水世澤長。

 
——賴漢良撰賴姓宗祠通用聯[福建省賴氏宗祠]
 
此聯為賴氏宗祠秘書堂堂聯
 
潁水蒼茫,流源長遠,好古傳芳遍華夏;
 
松陽勁翠,葉茂枝繁,秘書遺後逾環球。

 
——賴承華撰賴姓宗祠通用聯[福建省賴氏宗祠]
 
此聯為賴氏宗祠秘書堂堂聯。
 
先人原重和宗,從明水結廬,望雲每憶湖山宅;
 
小子何能耀祖?自丹墀旋裡,登堂猶帶禦爐香。

 
——·賴華鐘撰福建省永安市大湖鎮曲尺街賴氏家廟聯
 
此聯是位於福建省永安市大湖鎮曲尺街的賴氏家廟在清嘉慶年間改建竣工後,壬戌科進士賴華鐘回鄉探親祭祖時親筆所題,文字對仗工整精緻,字裡行間流露著對聯作者寒窗苦讀之後高中進士的喜悅之情和對故里、先人的懷念。對聯原是一副木刻金字長聯,掛在賴氏家廟的大廳上,可惜早已遺失。大湖的賴氏家廟原有兩座,一座在大湖集鎮的原前巷街,即現在正在開發的皆山社區,又叫慶元公祠,是大湖建築規模最大、氣象莊嚴的古祠之一,抗戰時曾作為福建省立師範校舍和圖書館,建國後先後作為大湖管理區和大湖人民公社的辦公場所及幹部宿舍,公社新樓建成遷出後成為部分賴姓族人和外來工的臨時住房,前兩年鎮政府擬開發皆山社區時拆除。
 
附錄:臺灣省苗栗縣賴氏節孝坊對聯
 
貞節牌坊,為古時表揚守寡婦女,終生守一的堅貞風範而設。臺灣全島現存的這類牌坊,共有七座,分佈於台南、大甲、新竹、臺北、北投、苗栗等地苗栗賴四娘節孝牌坊,為三級古跡,坐落福星山。這座石坊原建於文昌祠側,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大地震後,因拓寬道路,遷建於南苗天害廟西側。1958年又因天雲廟改建,而移置貓狸(福星)山,整座牌坊,由石柱、石塊構成,古樸莊嚴。正面上方鎢有聖旨天旌節孝臺北府新竹縣貓貓街儒士劉金錫之妻賴氏節孝坊。光緒九年字樣。兩側石柱上鐫有臺北府知事陳星聚所撰對聯。另外尚有四幅頌贊賴氏的對聯,鐫刻在石柱的正面成背面。一副是新竹縣訓導劉鳴盛撰,一副是台澎道兼督學劉璈撰,另外兩首撰述的人芳名模糊不清。賴氏丈夫不幸去逝,她決意堅守忠臣不事二生,烈女不嫁二夫的古訓,抱璞守貞,矢志不嫁,守節盡孝,享壽八十三歲。夫弟舉人劉禎感佩四娘之孝節,以已長子世熙過繼為嗣。鄉人感念她節孝可風,於是呈請清廷旌表,光緒九年(1883年)奉准立坊,時年七十八。近年,有人認為在崇尚自由、開放、理性的今天,充滿封建、落伍意識遺毒的貞節牌坊,已無存在的意義。平心而論,這種爭議,並不妥切,軌歷史觀點言,任何一項古跡古物古城古厝,都有它之所以形成的時代背景。我們不必乙太嚴肅的學術角度去討論,想想這些受朝廷旌表的守節婦女,在她漫長人生旅程中,普獲有美好那麼短暫,卻為守著那仿似有似無的情愛,煎熬數十載的更漏而無悔無怨,那份艱苦卓絕的貞烈,已足以讓人景仰與肯定,也證明了人世間的確曾經有過不變的愛情。
 
青年尚未婚,柏舟永矢;
 
百發能完節,楓陛榮褒。

 
——佚名撰臺灣省苗栗縣賴氏節孝坊聯
 
素履全貞直樹綱常萬古;
 
黃章寵錫九堪俎豆千秋。

 
——劉鳴盛撰臺灣省苗栗縣賴氏節孝坊聯
 
貞婦全夫直以苦衷補天憾;
 
待親訓子祇留奇行翼人倫。

 
——佚名撰臺灣省苗栗縣賴氏節孝坊聯
 
十四歲節齡守閨門,無慚一家忠義;
 
七八戴孝名傳史冊,增色兩代科名。

 
——陳星聚撰臺灣省苗栗縣賴氏節孝坊聯
 
想當年夫死身、婦死心,不死青孀留動節;
 
觀此日顯對人、幽對鬼,自對皓首得芳名。

 
——劉璈撰臺灣省苗栗縣賴氏節孝坊聯
 
中國人民解放軍賴姓開國將軍生平簡介
 
賴傳珠上將
 
賴傳珠(1910-1965),別名賴鵬英。江西省贛縣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參加工農革命軍。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連黨代表、支隊政治委員,第33團團長兼政治委員,第12師參謀長,第30團、31團政治委員,紅五軍團第13軍政治部秘書長,第37師政治委員,紅五軍團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長,第13師政治部主任,紅一軍團第二師五團政治委員,第一師政治委員,軍團組織部副部長,紅一方面軍司令員六科科長,中共陝甘寧省委軍事部副部長、代部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參謀處處長,江北指揮部參謀長,新四軍參謀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政治委員,東滿軍區副司令員,東北野戰軍第六縱隊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43軍政治委員,第15兵團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第13兵團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幹部部第一副部長,北京軍區政治委員,瀋陽軍區第二政治委員。是第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651224日因病在瀋陽逝世,終年55歲。
 
賴毅中將
 
賴毅(1903-1989),原名賴玉生,湖南省平江縣人。1924年參加本地工農革命運動。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曾在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當兵。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工農革命軍第一軍一師一團班長、排長,中國工農紅軍四軍第三縱隊司令部副官,紅12軍第一縱隊司令部副官主任,教導隊政治委員,紅五軍團團政治委員,紅一方面軍政治部總金庫主任,福建軍區第三軍分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軍委直屬隊總支部書記,警衛營政治委員,軍委直屬政治處副主任。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軍委後方留守處主任,軍委副官處處長,新四軍第六支隊政治部副主任,第四師政治部副主任兼組織部部長,八路軍第四縱隊六旅政治委員,新四軍第411旅兼第二軍分區政治委員和中共地委書記。
 
解放戰爭時期,任華中軍區第七軍分區政治委員兼中共地委書記,華東軍區衛生部政治委員,蘇北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東軍區幹部部第一副部長,南京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副政治委員。是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三、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89426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終年86歲。
 
賴達元少將

賴達元(1917-——),江西省石城縣人。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4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團政治處宣傳員、衛生隊指導員,師政治部宣傳隊隊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9386771團連指導員、營教導員,新4旅教導大隊政治委員,第10團政治處代主任,第11團政治處主任,新4旅政治部組織科科長,冀南軍區騎兵團政治處
主任,第26團政治委員,大名縣大隊政治委員,第23團政治委員。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野戰軍2412團政治委員、團長兼政治委員,補訓旅政治委員,第二野戰軍1028師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宜賓軍分區副政治委員,川南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兼幹部部副部長、空軍第12航校政治委員、軍副政治委員,雷達兵部副政治委員,民航總局政治部主任,1973年任民航總局副政治委員,後任南京市副市長、顧問。

1955
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賴光勳少將

賴光勳(1914-2003),福建省永定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由團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彭(湃)楊(殷)步兵學校戰士、青年隊隊長,紅軍總司令部第一局測繪隊隊長、測繪科科長,紅四方面軍紅軍大學測繪員,紅軍大學主任教員等職,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中隊長,太行抗大第一分校支隊參謀長、支隊長、主任教員、六大隊大隊長,抗大總校軍教科科長、第三大隊大隊長等職。戰鬥在軍事教學和管理工作第一線,歷經了抗大從組建到結束的全過程,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精心做好培養幹部工作,培養和帶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指揮人才和業務骨幹。1945年被選為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候補代表。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6縱隊17旅參謀長,第16旅參謀長、副旅長,第二野戰軍第1234師副師長,第35師副師長等職。參加了隴海、湯陰、蘭封、定陶、南陽、襄樊、魯西南和淮海、渡江等戰役戰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任第1132師師長,1953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132師師長,第16軍副軍長,參加了1953年春季反登陸戰役準備、夏季進攻戰役和金城戰役。回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6軍副軍長,就讀南京軍事學院高級科和高級速成系,1957年畢業,任軍事學院軍事科學研究部副部長、部長,軍事學院合成軍隊指揮系一部主任,軍事科學院戰史部副部長,軍事科學院戰史研究部部長,新疆軍區副司令員兼司令部參謀長,烏魯木齊軍區副司令員等職,為我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為維護軍政軍民團結,加強與兄弟民族的團結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做出了貢獻。

1955
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勳章。1988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2003125日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89歲。
賴春風少將

賴春風(1913-1993),江西省寧岡縣人。1928年參加工農革命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在湘東南獨立師3團時,參加過三打永陽鎮戰鬥。第一次攻打永陽鎮,是張雲逸、滕代遠指揮紅7軍、紅20軍和湘東南獨立師作戰,擊潰敵軍一個旅,佔領永陽鎮。第二次攻打永陽鎮,是湘東南獨立師師長劉沛雲指揮,出動賴春風所在團,消滅敵軍一個連。第直次攻打永陽鎮,也是湘東南獨立師師長劉沛雲指揮,消滅敵軍一個團,俘敵近千人。1934年任紅6軍團18531連連長,攻打沙市,53團負責打援,一個團擋住了兩個旅的進攻。1936年入陝北紅軍大學學習。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留守兵團營長、軍分區參謀長,跟隨王震南下,任南下支隊第3大隊參謀長,中原軍區獨立3團團長,參加了中原突圍,後任西北民主聯軍1縱副司令員,中原軍區1縱參謀長,第14旅副旅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長春軍事師範學校校長,畢業於南京軍事學院。1954年到朝鮮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54軍參謀長。回國後,任高等軍事學院訓練部副部長,廣州軍區副參謀長。

1955
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311日因病逝世,享年80歲。
中國人民解放軍賴姓高級將領、革命英烈生平簡介
賴金彪烈士

賴金彪(1906-1935),廣東省大埔縣人。出身於破產地主家庭。1929年帶1個班的團兵起義,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閩東工農遊擊第7支隊的創建者,革命烈士。

1931
年入彭(湃)楊(殷)陸軍學校第二期學習,畢業後升任連長。19335月受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派遣到閩東,加強閩東党的軍事領導力量。6月在壽寧赤陵洋成立了壽寧縣革命委員會,任軍事委員。隨後經過組織訓練,在龜嶺成立了閩東工農遊擊第7支隊,任支隊長。1934210日,第7支隊奉命改編為閩東紅軍獨立團第16連,被任命為連長。1934年春,國民黨反動當局調集軍隊夥同反動民團、大刀會對閩東革命進行瘋狂反撲。為了擊敗敵人的進攻,紅16連肩負福安中心縣委的重托,開始了轉戰閩東各縣的戰鬥征程。4月初,16連在壽寧院洋之戰取得勝利後,奉命改編為閩東紅軍獨立團第3營,任營長。6月,中共閩東臨時特委成立。81日被任命為紅2團團長。9月底,紅2團與紅13團在甯德支提山華藏寺會師,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任副師長兼1團團長。獨立師一成立,即投入保衛秋收、保衛蘇區、開闢新區的戰鬥。10月,國民黨調集56個師近10萬兵力開始對閩東蘇區進行全面大規模的清剿,閩東党和紅軍身陷重圍。19351月中旬,中共閩東特委在福安洋面山召開緊急會議,研討破敵對策。會議最後決定採納賴金彪等人的正確主張:變蘇區為遊擊區,主力紅軍一旦給予敵人打擊後,即撤出中心蘇區,轉入遊擊戰爭。

1935
31日,為了主力紅軍能夠安全轉移,率部在安德邊界茶嶺一帶與國民黨顧宏揚兵團展開一場殊死搏鬥,但終因寡不敵眾,壯烈犧牲,時年29歲。敵人殘忍地割下首級,上報敵剿匪綏靖司令部,將遺體拋棄荒野。至今,烈士的遺骸人們仍不知所蹤,但英名卻永遠銘記在閩東人民心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