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

戶外鞋


溫馨提示: 研究證實,恆常進行步行和緩步跑能增強心肺功能,除此以外,這種長時間、慢速度、遠距離的有氧運動更能使鍛鍊者的耗氧能力處於較佳的水平。同時,經常進行步行和緩步跑能降低血壓和血液中的膽固醇和三甘油脂,又能增加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有助於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美國佛蒙特州大學另一項研究亦發現,癡肥人士每日長時間步行可有效減磅,研究人員將 74名癡肥的心臟病康復者分成兩組,其中一組每周 5至 6日、每日以中等速度步行 45至 60分鐘;另一組則每周三日,每日快速步行、踏單車或划船 25至 40分鐘,目標每周消耗 700至 800卡路里,五個月後前者平均減了 18磅,後者只減到 8磅,前者的腰圍平均減到 2.7吋,比後者減多 0.7吋。全民健康動力主席勞永樂表示,近年香港人患心臟病有年輕化趨勢,實在有需要改變日常的生活習慣。他呼籲市民認識日行一萬步,便有助預防「大肚腩」,從而減低患心臟病、高血壓及高血糖等風險。

            戶外鞋 - 各司其職
                                   http://www.gloosy.com/Item/1303.aspx


戶外鞋基本上包括有高山靴、登山鞋、徒步鞋、休閒鞋、溯溪鞋、攀岩鞋、沙灘鞋、滑雪靴、高爾夫鞋……其中最主要的也是大家提到最多的是登山鞋和徒步鞋。
根據你參與活動的強度、地形、路況等決定鞋的種類。當你參與的活動比較多樣化時,也就意味著你需要不同的幾種鞋來適應你的活動,千萬別指望買一雙鞋能帶給你全面的功能。高山靴、登山鞋、徒步鞋、溯溪鞋、攀岩鞋和沙灘鞋各有一雙,沒有哪一雙鞋能代替所有的鞋,穿著徒步鞋總不能去登雪山或是去攀岩吧。
鞋底是否買V底一度是很多人爭議的焦點,先要搞清楚一點,防滑和耐磨總是一個矛盾,所有的戶外鞋都只是在這兩者之間做到一個平衡點而已,通常來說,登山鞋更注重鞋的耐磨及對腳的支撐性上,所以相對來講會不太防滑。徙步鞋有些不使用V底更強調在防滑的基礎上相對耐磨,但要明白,這只是相對,這樣的鞋底和登山鞋的V底比起來耐磨性上總是要差一些的。如果是經常在北方山區登山,那V底無疑是個好選擇,如果喜歡在南方的山水間徒步旅行,也許你應該更多地考慮防滑。

戶外鞋分類之完全解析篇
http://www.gloosy.com/Article/XZS/YD/HWX/1306.shtml
戶外鞋是以其不同適應性來分類的,不同系列適合不同的運動和地形,比較常見的戶外鞋大致可以分為五大系列:
A.  登山系列:
登山系列又可分為高山靴和低山靴。高山靴亦可稱重型登山靴,這款靴子為登雪山而設計,靴底通常採用超強耐磨的Vibram橡膠做大底,內襯碳素板,具有很強地抗衝擊力,可裝冰爪,靴幫設計很高,一般在20cm以上,靴面採用硬塑樹脂或加厚牛皮、羊皮縫製,內襯保暖鞋套,適應複雜惡劣的積雪、堅冰、岩石混合地形,可以有效保護你的雙腳。
低山靴亦可稱重型攀登鞋,這類鞋使用目標是海拔6000米以下的山峰,特別適合攀爬冰壁或冰雪混合的岩壁,大底用耐磨Vibram橡膠,中大底間襯有玻璃鋼纖維板,鞋底很硬,抗衝擊力很強,攀登時有足夠的支撐力,鞋面用加厚的(3.0mm以上)整張牛皮或羊皮縫製,為了增強防水透濕效果,常用GoreTexSympaTex作襯裡,中間夾保溫層。鞋幫高通常15cm—20cm,在複雜地形條件下可有效地保護雙腳減少傷害,部分款式設有冰爪結構,沒有固定結構的可用捆綁式冰爪。比重型登山靴輕,卸下冰爪行走比重型登山靴要舒適。
B.  穿越系列:
穿越系列亦可稱為遠足系列,設計目標為低山、峽穀、荒漠、戈壁等較為複雜的地形,適應中長距離負重行走。這類鞋結構特點也屬於高幫鞋,鞋幫高度通常在15cm以上,具有較強的支撐力,可以有效地保護踝骨減少傷害。大底選用Vibram耐磨橡膠,專業品牌在大底和中底間還設計尼龍板支撐,以增強鞋底的硬度,可以有效地防止鞋底變形,並增強抗衝擊力。鞋面常選用中等厚度的頭層牛皮、羊皮或皮革混合鞋面,革面部分選用杜幫超強耐磨Cordura面料,相比登山系列要輕的多,柔韌性較好。為瞭解決防水問題,大部分款式選用GoreTex材料作襯裡,也有的用油皮防水,這類鞋可以在踝骨以下水面或雨中行走。
C.  徒步系列:
徒步系列亦可稱輕型登山鞋,是戶外運動中比較常用的品種。設計目標為中短距離負重較輕的徒步,適用於較為平緩的山地、叢林和一般郊遊或野營活動。這類鞋的設計特點鞋幫13cm以下,有保護腳踝的結構。大底採用耐磨橡膠,中底用微孔發泡及雙層加密橡膠,高檔品牌的鞋底設計有塑板夾層,有較好的抗衝擊力和減震作用,鞋幫有全皮、革面或皮革混合材料。部分款式有GoreTex襯裡,也有的款式不作防水處理。中幫鞋的優勢在於質輕、柔軟、舒適、透氣性好。在地形不複雜的環境裡行走,中幫鞋應優於高幫鞋。
D.  運動系列:
戶外鞋的運動系列通常又被稱為矮幫鞋,其設計目標為日常穿著和不負重的運動。耐磨橡膠大底使你永遠不用擔心鞋底的磨損會影響使用,富有彈性的中底既可減輕地面對腳的衝擊,又可緩解體重對腳的壓力,高檔的矮幫鞋通常也會有龍骨設計,不僅可有效地防止鞋底變形,亦可增強鞋支撐力。緊縮的鞋面設計使你感覺鞋就象長在腳上一樣。這類鞋常用配皮鞋面或尼龍網面,因而質地更輕,一雙鞋常不足400g,且有很好的柔韌性,目前在一些歐美國家,這個系列是最常用、最暢銷的一個品種。
E.   溯溪系列:
溯溪系列亦可稱為戶外涼鞋,常採用網面或帶編結構設計鞋幫,大底採用耐磨橡膠,有柔軟的塑膠內底,鞋底鞋幫都選用不吸水材料。適應於炎熱季節溯溪和多水的環境,由於選用不吸水材料,離開多水環境很快可以乾燥,從而保持行走中的舒適。

如何挑雙好步行鞋
http://www.familydoctor.com.cn/Topics/aoyun/ssay/75356812010.html
經常在外行走或郊遊踏青別忘了選擇一雙舒適的運動鞋。要知道,運動鞋除了跑鞋之外,還有專門的步行鞋。這是近日美國《預防》雜誌推薦的選擇步行鞋的 7 個要點。
鞋底材料
目前,許多知名品牌的步行鞋都選用 EVA 或壓縮 EVA 作為鞋底的主要材料。 EVA 是一種柔軟輕便、彈性好的泡沫材料,即使經過長時間行走,其被壓部位也會在一天內回彈至原來狀態,是理想的鞋底材料。
EVA是什麼?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簡稱EVA,一般醋酸乙烯(VA)含量在5%40%。與聚乙烯相比,EVA由於在分子鏈中引入了醋酸乙烯單體,從而降低了高結晶度,提高了柔韌性、抗衝擊性、填料相溶性和熱密封性能,被廣泛應用於發泡鞋料、功能性棚膜、包裝膜、熱熔膠、電線電纜及玩具等領域。

在鞋材使用的EVA樹脂中,醋酸乙烯含量一般在15%22%。由於EVA樹脂共混發泡製品具有柔軟、彈性好、耐化學腐蝕等性能,因此被廣泛應用於中高檔旅遊鞋、登山鞋、拖鞋、涼鞋的鞋底和內飾材料中。
鞋跟
正確的行走姿勢是腳後跟先著地,在選擇步行鞋時,鞋跟部位不容忽視。穩定性好、稍稍傾斜、具有緩衝作用的鞋跟是最佳選擇。
外底
外底最能體現鞋的整體形狀。要根據腳形選擇平底、半彎曲或彎曲的外底,這樣才能起到適當保護腳踝的作用。
中底
中底就是鞋面和外底之間較柔軟且具有一定減震作用的那層,具有腳支架的作用。挑選時應注重實用,不要被時下某些流行概念所迷惑。
穩定性
行走時踝關節是向內旋轉的,腳弓及其周圍韌帶組織的壓力會增加。因而,長時間行走或踝關節過度內旋會導致足跟痛等症。一款好的步行鞋往往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可避免踝關節內旋所帶來的種種傷害。
鞋墊
多數質地較好的步行鞋都配有彈性墊,它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腳部,緩解行走時所產生的腳部疼痛等症狀。
鞋尖
鞋尖位於鞋的最前端,具有保護腳趾的作用,因而其選擇應以舒適為宜,並要與腳形相配。切忌選擇尖頭鞋,否則會對足部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free counter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