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石
腎石乃結集於腎臟之石化尿液沈澱物,大小可以細如沙,可以大如網球,無論體積大小,都能夠引起患者極大的痛楚。腎石的復發機會頗高,而男士較女士容易患有腎石,一般發病年齡為20至40歲。
講到職場常見病,不得不提腎石。不少從事戶外工作的人,或職業司機等,或不能隨時去洗手間,尿液中的沉澱物就會集結於腎臟;加上少飲水,尿量不足,沉澱物長期積累,結晶成腎石。若處理不當,結晶更有可能阻塞尿管,引致腎衰竭,永久損害腎臟功能。不過專科醫生表示,如能及早發現且情況輕微,透過簡單的超聲波手術已可處理。
腎科專科醫生黃劍明表示,腎石主要與飲水少和尿量不足有關,因缺少水分和排汗多,使尿液濃度過高,較易產生結石。此外,遺傳和疾病都有影響:「 如家人有患腎石病史,可能天生腎小管排鈣量會較高,增加結石機會;而若有內分泌問題如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症,亦會令體內鈣質含量偏高,導致結晶體形成,但這情況較罕見。」其餘因素還包括嗜鹹、長期過量服用維他命C或補鈣等,亦有可能導致腎石。
後果腎腫脹致衰竭
一般來說,腎石都會停留在腎臟,無明顯病徵,通常是例行檢查時見小便有血,照X光才發現,又或腎石已經跌出輸尿管,產生劇痛才知悉(痛位在下腹,即使不走動也感劇痛)。黃說:「一感痛楚就要馬上處理,若痛過一輪而患者仍置之不理,腎臟就會自然放棄,停止痛楚信號,不過問題其實仍然存在,只是人有兩邊腎,所以還可保持功能。可是受腎石影響的一邊會因阻塞而引致腫脹,令功能受損,所以還是早日診治,最好出現痛楚的一至兩星期內處理。」
治療衝擊波碎腎石
治療方面,體積細小至直徑4mm以下、能夠通過輸尿管的腎石,可藉大量飲水,靠尿液將它們排出體外;如果腎石直徑逾4mm,就要接受體外衝擊波碎石術,以音波把腎石震碎,然後讓它自然排出;若腎石體積太大,震碎後也無法自然排出,就唯有靠內窺鏡手術或外科手術取出腎石。「衝擊波碎石術簡單方便,病人只需注射鎮靜劑就可進行,而且無傷口,病人毋須留院,休息一兩天便可。但接受外科手術則較複雜,需要全身麻醉和開刀,復元時間亦較長。」
腎石復發機會高,所以除遺傳及受疾病的影響,必須以手術處理以外,最好還是調整習慣,預防腎石。
一日五、六次小便
普遍說法一日最好喝八杯水,但黃劍明說:「飲水分量多少因人而異,譬如室內工作的人,因為活動量小,不需要飲那麼多也是正常;相反戶外工作的人,即使飲5公升水也可能不足夠。一般來講4至6杯,另外還要看有沒有喝其他飲料(如湯水),而食生果也有水分。」黃又指攝取多少只是其一指標,反之排出多少更重要,「大家留意可排尿量,正常成年人大概每日有1.5公升小便量,以正常膀胱計,當大家覺得好急非要上廁所不可時,尿量每次約有300至400cc;而普通小便每次都約有200至300cc,如此計算,一日有五至六次小便就算正常」。
少吃鹹食內臟
黃劍明提醒,應盡量少食過鹹的食物及動物內臟,「經常叫大家不要吃那麼鹹,是因為人體機制,在每排一粒鹽的同時就會排走一粒鈣,所以鹽分攝取愈多,小便排鹽時亦會排走大量鈣質,而鈣質正是組成腎石的主要成分,增加結石機會。另外,患者應少食動物性蛋白質和內臟,它們經過新陳代謝後會形成尿酸,增加患腎石機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