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輕視高血壓 中年中風苦



「我才四十多歲,高血壓與我何干?」錯了!據政府統計,每四個十五歲以上的港人便有一人有高血壓問題,換句話說,一家四口,平均就有一個。控制不佳的高血壓潛在觸發中風及心臟病等疾病的風險,輕視高血壓,隨時令你在人生與事業的高峰期,遭受嚴重疾病煎熬。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恩悅軒為中風患者提供36個月的復康服務,其護理經理阮家慧稱,全年約有100名中風復康受助人,當中55歲以下的佔五分之一左右,最令她擔心的是中年一群對高血壓的不重視。


恃年輕擅停藥不戒口

她稱,中風與高血壓關係密切,控制高血壓,等於減低中風的風險。當詢問那些到該會接受復康訓練的中年病人的病歷,發現當中好些在中風前已有高血壓數年,他們以為高血壓沒有影響生活與工作,恃年輕「頂得住」便擅自停藥,更沒有戒煙減鹽少油等改變生活習慣來配合,加上少見身邊的朋友同事因高血壓而「出事」,如患心臟病或中風等,對高血壓引起的後果沒有太大警惕,結果五十出頭便中風,實在「好唔抵」。


損說話能力康復困難

「他們不是完全不知道自己已有高血壓,有些在服藥後見血壓維持在上壓120mmHg及下壓80mmHg的理想水平便停藥,之後再沒有自行量度血壓,致使血壓回升已久亦不知道……血管長期承受太大壓力,中風風險便提升。」阮家慧說,有些患者中風後,不單是左半或右半身活動受制,而是大腦語言區受損,說話能力大受影響。「身體活動能力的復康訓練相對容易,但言語復康治療便較困難。很多人經過兩年的訓練,也只能講單字。」對於患者來說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養和醫院家庭醫學中心駐院醫療服務助理主任趙志輝指出,從臨床上觀察,不少病人不太認識高血壓,以為只是小事,因而缺乏跟進的意識,不會持續看醫生。若要避免誤解而帶來健康上的損失,那便要正視高血壓了。


拆解高血壓五謬誤

1)唔超標就安全?


×)正常血壓是上壓不超過140mmHg,下壓不超過90mmHg,以這兩個數字為控制目標,便萬無一失。
ü)以上數字是指一般人平均的血壓水平。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上下壓若超過上述的數字,即上壓(收縮壓)超過140mmHg,下壓(舒張壓)超過90mmHg(一般寫成140/90mmHg),量度三次都得出這樣的結果,便是高血壓。人人血壓水平皆不同,有些人長期偏低,如110/80mmHg都是正常的。要留意的是,若向來血壓偏低,但近來長期(例如最近數個月以至半年以上)偏高,就算未超過140/90mmHg,也應找醫生檢查,找出原因。


2)高少少無所謂?

×)上壓只是高出少許,大約在150mmHg左右,下壓也是在100mmHg左右,只要數字不太高便不用去操心。
ü)這是誤解了高血壓的後果。就算只是高少許,問題若是長期存在,亦會影響全身血管,包括腦、心、腎、眼及腿。


3)不吃藥頂得住?


×)有患者沒有服藥,依然活得好好的,所以高血壓沒有什麼大不了。
ü)高血壓患者要不要服藥,需視乎各人的病情,而且也要視乎患者會否依從跟醫生商討的病情處理方案,例如限制鹽分(鈉質)攝取、運動、戒煙及壓力紓緩等。有些患者在醫生引導下,開始運動及實行少鹽飲食,並持之以恆,逐步看到血壓下降的成果,便未必需要服藥控制。相反,一些患者一開始已表明難以實行上述生活模式,經與醫生商量後,可能需要藥物治療。


4)及格毋須跟進?


×)既然上壓不超過140mmHg都叫正常,那麼應該不用怎樣跟進吧ü)隨著年齡增長,血壓很大機會漸漸上升。根據衛生防護中心的數據,1524歲的人只有5.2%有高血壓,但75歲及以上的則高達73.3%,差不多是每四人便有三人了。故此,若血壓已在標準邊緣卻數年沒有跟進量度,可能已在短短數年間上升而不自知,應找醫生跟進最新情况。


5)血壓藥甩不掉?


×)聽說血壓藥一旦開始服用,便甩不掉,所以怎也會堅持不服藥的。
ü)不一定,視乎患者除服藥外,有沒有改變生活習慣加以配合。臨床上確實遇過不少患者因為積極改變不良生活習慣而令血壓下降,甚至毋須再服用血壓藥,故此服藥一世不是必然。事實上,超過九成半高血壓是找不到原因的(即「原發性高血壓」),但醫學界早已知道,紓緩壓力,限制鹽分(以至鈉質,例如味精)攝取,控制體重,多運動及戒煙,都有助控制血壓。


資料來源﹕養和醫院家庭醫學中心駐院醫療服務助理主任趙志輝









free counter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