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4日 星期五

丘成桐 - 那些年,父親教導我的日子

丘成桐 - 那些年,父親教導我的日子 


世界著名數學家、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所長及美國哈佛大學數學系教授的丘成桐,是土生土長香港人,更是首位奪得數學界兩項最高殊榮菲爾茲數學獎及沃爾夫數學獎的華人,數學成就非凡卓越,無出其右。

他的數學天賦固然是成就他的重要元素,但最為影響丘成桐一生的重要種子更是他父親的啟蒙、兒時貧窮艱苦的成長歲月、以及他對學習孜孜不倦的態度,特別是父親自幼對他的用心栽培,雖只教導他學習文史哲、推動他閱讀古今中外的書籍,卻在耳濡目染下啟發出他數學的喜愛和才能。



我的父親
已年過六十的丘成桐,與父親丘鎮英只共渡了短暫的十四年時光,父親便因病去世,不過十四年的用心栽培,便種下了成就一位舉世知名數學家的種子。今年原來是丘成桐先父百歲冥辰,讓丘成桐回憶起昔日無數的成長往事。

丘成桐的父親是有識之士,飽讀群書,愛吟風弄月。1949年,數月大的丘成桐與家人離開家鄉廣東省的蕉嶺縣,由一艘漁船帶來香港,自此在港落地生根。初來港時,父親曾開過農場,後來在港島的崇基書院教經濟、地理,又跟從陳樹渠創辦香江書院,任文史哲系主任,系務蒸蒸日上,與當時新亞書院校長錢穆先生份屬好友。



(年幼的丘成桐與父親丘鎮英)

後來,父親與陳樹渠在教務上產生分歧,開學後更被他人頂替系主任的位置,使父親極為反感,遂憤而辭職,甚有文人之風骨。父親在任教授期間,更協助不少逃離大陸的學生,沒有錢的,就邀請他們到家中吃飯,並資助車錢,這些學生以後都多在社會上有出息的成就。

自小丘成桐便在父親的薰陶下,習毛筆字,習詩詞古文,唸唐詩宋詞,閱讀國內外名著,例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歌德的《浮士德》、唐君毅和熊十力的哲學書等,父親更向其解釋這些書籍的精義,好似《西遊記》的意馬心猿、《水滸傳》的農民革命,培養出丘成桐愛看書的嗜好,即使家貧,他仍渴望讀小說和課外書。曾有鄰居家友人留下了一大堆章回小說,父親雖認為這些書文意不佳,但他總偷偷地躲在床上或洗手間讀,讀得津津有味,金庸先生開始在明報每天寫一欄武俠小說,丘成桐都會追看。

每天晚飯過後,吃飯的桌子就成了一家孩子們唸書的書桌,父親一邊看書,一邊看管他們。父親還要求丘成桐背誦《騰王閣序》、《李陵答蘇武書》、《吊古戰場文》等古文,雖然對年幼的丘成桐來說,這些古文長篇難解,但今日的丘成桐卻明白了箇中的做人道理和生活哲理。雖然父親自幼教導丘成桐的是文史哲,但由於父親常常在家中與學生討論希臘哲學和自然辨証法等學術議題,以及關注他的學業,耳濡目染下,自此使丘成桐欣賞到數學的重要性,更啟發出他對數學的天賦。


 
(年青的丘成桐與今日的丘成桐)
  

孜孜不倦的學習

雖然家教嚴厲,父親對子女的培養甚為重視,不過成長於鄉村山野間的丘成桐,愛玩的孩子性格,令他在升學時遇上不少挫折,報考公立小學時考試不及格,二年級才轉升入讀沙田公立小學,在升中考試前的半年內又時時到處遊蕩,和同學在山間田野和海邊玩耍,都沒有好好唸書,結果沒能考上公立中學。兩次都在父親的奔波下才找到好學校讀書,尤其就讀香港培正中學期間,影響丘成桐成就至深。

入讀了一所當時屬於貴族的中學唸書,只是一名鄉下小孩的丘成桐直言總會受同學歧視和欺負,而且在培正就學時,並不是每一個科目丘成桐都能夠得心應手,好似體育、音樂和英文等。好動頑皮的他上課時並不安靜,更曾被班主任評語為「多言多動」,惹得父親不高興,甚為憂心。

其實當丘成桐遇上的喜愛的數學時,他的學習態度就是180度轉變。自中一起受到當時教授數學的老師啟發,一學懂的線性方程來解雞兔同籠問題,就高興得去跟小學老師討論。有一年,丘成桐學習平面幾何學,由於老師的講解生動,使他對優美的幾何公理系統產生興趣,自此他開始自己找尋一些有趣的問題,一面自己解答,解不開,就到書店看參考書,去舊書店買舊書,就算是程度深奧的書,他對主動地去涉獵,良師的循循善誘,使他對數學興趣鴦然,欲罷不能。自從中學二年級後,他數學的成績都差不多滿分。高中開始便為學生補習,不少學生的數學都被丘成桐教曉了,更讓他對數學信心大增。

成長在獅子山下

孟子有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丘成桐童年的生活並不輕鬆、富足。初來港時,父親為生計而經營農場,可是經驗不足,兩年後農場就倒閉了,家中陷入困難,即使父親後來獲得教席,但教授的人工以鐘點計計算,少得可憐,母親則一面維持家中生活,兼職在家中做一些繡花、穿珠、塑膠花等手工。有時候早上不知道晚上有沒有吃的,更要去教會或救濟機構拿到麵條和麵粉,才能飽餐一頓。
由元朗搬到沙田,生活在獅子山下,雖然生活艱難,但是香港人的堅毅不掘的精神,完全體現在丘成桐身上。家中沒有電燈,看書便用小油燈;沒有自來水,每天便到河裏洗澡,挑水回家;沒有玩具,孩子們卻能在農村山野環境中自得其樂,自造風箏來放、和哥哥到田裏和小池塘釣青蛙來餵雞、到河邊釣魚、聽著農民談種田的心得,在農村生活雖苦,不過丘成桐至今對沙田下禾輋的龍鳳台六號的生活甚為懷念,燦爛的花、青蔥的樹,有如人間仙境,使人心曠神怡。

一家十口,家庭負擔沉重,但丘成桐的父親仍然悉心照顧養女和侄兒,供書教學,父母對小販、窮苦大眾更富有同情心,常幫襯家門前各種挑擔的小販,這份胸襟令人佩服。但父親的離世,不只使丘成桐大受打擊,家庭更失去精神支柱和生活依靠,欠債、沒有屋住、沒有錢交學費,幸得父親的學生和鄰居友人的協助,生活困難一關一關的地過,讓丘成桐了解到什麼叫「嗟來之食」,但母親堅持繼承父親的遺願,讓子女繼續讀書,才不致埋沒了丘成桐這位數學天才。


  


(丘成桐是首位華人先後獲得國際數學界最高榮譽的菲爾茲獎和沃爾夫數學獎。
「寧欺白鬚公,莫欺少年窮」,丘成桐雖然窮過,但父親的教導,看到母親的辛苦工作,反而成為了推動他勤奮讀書的動力,成就他當上世界知名數學家的因子。


(資料及圖片版權由丘成桐教授所擁有,不得擷取)

刊登日期:2012-4-17



 


 
 
1949
生於廣東汕頭市,同年隨家人移居香港
之後畢業於沙田公立學校及香港培正中學
1966
入讀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
1969
獲推薦留學於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
1971
22歲時獲博士學位,開始於普林斯頓大學、紐約州立大學及於史丹福大學擔任講座教授
1981
獲得美國科學院頒發的卡迪數學獎 (Carty Prize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以及威伯倫獎 (Veblen Prize)
1987
出任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至今
1982
榮獲「數學界的諾貝爾獎」之稱的國際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 (Fields Medal)
1994
出任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所長及獲瑞典克拉福特獎(Crafoord Prize of 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1997
獲美國國家科學獎 (The 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
2000
獲台灣清華大學頒發榮譽博士學位
2003
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至今及榮獲「二零零三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2005
獲國立台灣大學頒發榮譽博士學位
2010
榮獲沃爾夫數學獎(Wolf Priz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