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尊敬的導演 何偉龍先生 (1)


尊敬的導演 何偉龍先生

何偉龍昨晚在無綫電視翡翠台「好戲一台」中,娓娓道出一個舞台劇導演數十年來如癡如狂、如泣如訴的心聲。曾在死亡關外徘徊得救的他,慨嘆香港劇壇的業餘戲劇風光不再,不禁流下男兒淚!
何偉龍
曾任職香港話劇團全職演員、香港浸會大學校外進修學院戲劇證書課程導師、無線電視藝員、亞洲電視藝員、亞洲電視訓練學院電視藝員系導師、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導師、香港話劇團助理藝術總監、香港話劇團駐團導演、灣仔劇團的創辦人;現任團劇團藝術及行政總監。
何氏於九四年獲香港戲劇協會頒發「十年傑出成就獎」,並於零一年憑《讓我愛一次》獲香港戲劇協會頒發「第十屆香港舞台劇獎」之最佳導演(/鬧劇)
何氏於二零零六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民政事務局局長嘉許獎」,以表揚其在業界的貢獻。
話劇藝術–為觀眾提供娛樂,但不止於娛樂
團劇團(即以前的灣仔劇團)藝術及行政總監何偉龍先生專訪
何偉龍先生是灣仔話劇團的創辦人,也是如今的主事人,他數十年如一日的在話劇界作出貢獻,令灣仔劇團的誠意演出感動了無數觀眾(包括筆者)。他為話劇藝術付出了所有時間、心力,甚至有人認為他還為此賠上了健康。這天,筆者訪問他,就是在病院飯堂裡,於訪問文章刊出之際,誠心祝願他早日康復,健健康康的再全情投入於話劇領域之中。 開始時,筆者發問的問題很嚴肅,我的問題是:為甚麼當初要投身話劇界在這行之中有何長遠目標?
何偉龍先生分析說:有些比較理性的人,會在自己的事業安排上有很理性的計劃,他們會計算怎樣安排才可以得到名、利、安穩生活,為此又要作出何種準備,獲取哪些經驗資格……   
但他自言是一個比較感性的人,他進入話劇這一行,只是為了喜歡演戲。當時許多人說入這一行會沒前途、會三餐不繼,但他沒有把這些話聽進耳裡,他形容自己當時傲氣衝天,認為只要自己投入、付出,不斷進修、改進,便一定可以縱橫劇壇,獲取佳績。
做話劇的人必須善
縱使有人認為以他的才華、能力,假若他不是選擇了投身話劇界這不怎麼能賺錢的行業,他得到的名利、成就會遠不止於此,然而,他卻對這些年來的付出與際遇感到無怨無悔,認為已經此生無憾。在未來的日子,他希望多做一些幫助年青人成長的事,令年青人多明白這世界的大道理,不要犯他年青時犯過的一些錯誤,不要多走了冤枉路。
他引了《論語.為政》篇中孔子的話解釋目前自己的想法。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他如今已過了「不惑」之年,而且,亦達到「知天命」的階段,他說得到了上天賜予的這麼多,現在應該到了「發財立品」的階段了。
發財立品?難道他已因話劇而發達?原來他指的並非物質上的財富。他說他現在所擁有的無論是人緣、關係、知名度、妻子、家庭、友誼、學生等等……,全都是話劇帶給他的,特別是在大病之際,更令他明白自己因話劇得到的比失去的多很多。
從前他在香港話劇團工作時,飽嚐人情冷暖,但他一直用忍耐、愛心與包容來面對陷害他的人與不如意的事,終於,在十年、二十年之後,那些曾經離他而去、曾經陷害過他的人,也明白了自己的不對,回頭去找他。
何偉龍先生說:話劇這藝術之所以令他迷戀,是因為他在投入話劇的過程中,明白到做話劇的人必須善良這道理。在話劇藝術上,有巔峰造詣、偉大、典範級成就的,也必須是善良的人,這些人都具備以下特質:
  (1) 願意少原諒自己,多寬恕別人;   (2) 願意放弄小我,完成大我;   (3) 願意與合作的人互相磨合、協調;   (4) 願意放下自尊,接受批評;   (5) 不自私自利,處事對事不對人,沒有私心。
他舉個例子說,假若做演員的不肯和其他演員作出交流,為的是不想他人演得好,不想他人因此得到獎項或讚譽,這種私心只會令自己和對方也演得不好,甚至會破壞了整體演出。相反,演戲的人若能做到心善、無私,他的表現也自然會好,同時影響到身邊的人。
話劇不只是娛樂 何偉龍先生一直有一個信念,那就是話劇可以教好一個人,他笑言許多時他教授的演藝工作坊,也讓人感到是上教會的慕道班一樣。他指出由於許多話劇也具有正面的主題與寓意,所以只要從事話劇的人是誠心誠意投入這藝術、不為名利的,他一定會愈做話劇愈變得善良。所以說,話劇不只可以為我們提供娛樂,它還具有教化作用。
話劇雖然不只是娛樂,但也絕不能忽略它的娛樂性,就算多嚴肅的話題,也可以用富有娛樂性的手法去表達。他指出,話劇提供的娛樂性不是只用一些笑話去引觀眾發笑,而是整體的演出、節奏感能夠把觀眾完全吸收住,令觀眾因為完全投入了演出而忘卻自己。
曾有人這樣批評何偉龍先生的話劇作品,說無論多差的劇本到了他手上會變得有聲有色。對這些明褒暗眨的批評,他絲毫不以為忤,還認為自己擁有這種本事也殊不簡單。在話劇演出時,他會用盡一切方法令觀眾在這個多小時中全情投入、忘卻自己,這就是話劇應有的娛樂性。
如果說得簡單一點,話劇就是有一個人在一個地方對一班人講述一個故事。這個人指的就是演員,這地方就是劇場,而這班人就是觀眾,這個故事就是劇本。這就是話劇藝術的四大元素。劇本在此中佔了一個十分吃重的分量,一個好的劇本必須具有張力攻守、忠奸等的對立面造成的永恆張力,這種張力能夠令觀眾的情緒隨之起伏、變化,因全情投入而獲得最大的滿足感,得到最佳的娛樂。
某些劇種在具有高度娛樂性之餘,亦有很深的思想性,這些話劇會帶出人性的弱點,從而探究人性的真善美,令觀眾設身處地的感受劇中人的困擾,在話劇這個有如夢幻的世界中作出思考與追尋,而在這追尋的過程中他們就會得到平衡理性、感性的滿足。
最後,何導演總結說:一個有能力的導演能讓演出充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利用技巧影響觀眾的投入程度,他清楚每一個演出主題上的焦點,掌握到如何提高觀眾的滿足感。
在未來他希望更大力推廣話劇,令話劇藝術更普及,娛樂更多人;期望在話劇之中,亦可讓人明白更多人生哲理,明白到怎樣享受生活、不浪費生命。
 


周淑屏 原著/編劇
她的心聲
話劇界的朋友說:「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近期看話劇的人少了,有些劇團甚至訂好了演出場地,但因為擔心觀眾不捧場,寧願賠上訂金取消預訂。」
我寫劇本的話劇《君住廟街頭.妾住廟街尾》於本星期五首演,雖然可以如期推出,但也免不了受到經濟氣氛影響。打電話邀請朋友來看時,朋友問起票價,我告知是一百八十元或一百五十元,有些朋友馬上「嘩」一聲。對於話劇演出來說,一百多元的票價已不算貴,可是,相比於電影的票價才四、五十元一張,純粹為一、兩小時娛樂的人也許認為貴了些。
喜歡看話劇的朋友認為,話劇演出台前幕後至少有數十人為你在努力、忙碌、盡全力去演出,那種現場感與互動性,不是看電影可比的。演員的演出與觀眾的反應互相影響,觀眾的投入、熱烈反應,也時刻影響着台上的人。
我喜歡話劇,除了喜歡那種現場感與互動作用之外,還喜歡由傾劇本到每一次綵排,也是許多人的合作、努力付出與互動。由傾劇本時聽取導演意見,到排戲時演員對角色的看法分享,到大夥兒排戲時投入參與、空閒時在一旁談天,也是難得的交流和經驗。
邀請大家於三月十三日至二十二日,一起來牛池灣文娛中心欣賞我們的成果吧!

誠意向您推薦
何偉龍導演新劇目
《君住廟街頭‧妾住廟街尾》
 
原著故事取材自周淑屏小說《為了愛獻上感謝》(二00八年「十本好書」侯選書目之一)。劇本由周淑屏親自改編,團劇團藝術總監何偉龍擔任導演。編導二人一同邀請您返回四十年代香港粵曲發展輝煌時期,細味紅極一時的「平喉」名唱家小明星與著名粵曲撰曲人王心帆的一段情,更帶你重遊八十年代的荔園,從擲口香糖攤位尋回當年男歡女愛的甜蜜溫馨。
該劇邀得二位殿堂級人馬擔任二個重要角色:
*區嘉雯,香港舞台劇獎三屆「最佳女主角」 擔演硬朗的廟街女強人杜薇花;
*葉進,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主角」- 擔演文武生羅錦堂。
故事由週刊記者蘭子出發,在這個揭秘新聞及走光照片充斥市場的年代,蘭子仍堅持訪問廟街歌壇奇女子──杜薇花,和廟街頭寫信佬──羅錦堂,講述二人之間未圓之情及他倆對粵曲的追求與堅持,從而帶出王心帆一生為小明星矢志不渝,終身不娶的故事。
你可曾想過,廟街──現今香港社會被視為「嫖、賭、飲、吹」之地──其實埋藏了多少人對理想的堅持?你可曾知道,廟街──低下階層聚集之地──其實蘊藏著多少有關本地草根文化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於堅持、真愛與犧牲的故事。這是一個80 %真人真事的廟街故事。

《君住廟街頭‧妾住廟街尾》演出詳情:
導演/監製:何偉龍  
原著/編劇:周淑屏

佈景設計:馮家瑜   
服裝設計:黃智強   
燈光設計:甄麗嫦

音響設計:一把聲   
化粧設計:陳慧仙   
粵曲顧問:劉國瑛

舞台監督:譚煥玲  
男主角:葉進(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主角」得主)
女主角:區嘉雯(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女主角」三屆得主)
其他演員:
張振中、陳慧仙、陳德信、鄭國偉、曾慧筠、李趣慧、鍾雪堅、秦詠思、
張石青、趙健華、鄧兆忠、葉運強、陳烈強、陳幗妍、梁倩雯、梁慧賢、
梁卓鈞、賴其志、李羽軒、方子晴、張天兒、吳昆澤、吳育霖

演員大合照
演出地點    :牛池灣文娛中心劇院 (港鐵彩虹站 B 出口)     
日期        13 - 14, 16, 18 – 21 / 3 / 2009
               
(星期五、六、一、三至六)  8pm
              14 - 15, 21 - 22 / 3 / 2009
               (
星期六至日)  3pm
票價        $ 180   $ 150

我已訂購了22/3  3:00 pm最後一場券2張,與老伴用行動支持!

散場後,我憑人脈關係穿針引線下獲邀進入後台探班,與何導演及一眾小演員合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