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中國狼爸 「打」進北大


中國狼爸 「打」進北大

溫馨提示:華裔的「美國虎媽」,在美國引起中國式教育的討論,現在大陸也出現了一名「中國狼爸」,他教育孩子的方式,甚至比美國虎媽還要嚴厲;這名狼爸說,他的孩子雖然不是照三餐打,卻是「三天一頓打」,而他用這樣的方式,把3個孩子都送上了北京大學,但出書《所以,北大兄妹》談教育後,卻也引發大陸民眾對體罰是否合宜的爭論。

繼美國華裔虎媽蔡美兒以東方嚴管教育走紅美國後,大陸商人蕭百佑則以子女一旦犯錯就藤條伺候的體罰方式,再度掀起大陸本土教育模式的探討。蕭百佑堅稱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親,並認為打是家庭教育中最精彩的部分。四名子女中有三位就這樣被他「打」進北大,痛打子女的作為也讓他被大陸媒體封為「中國狼爸」。他強調,當然可以與子女談民主,「但你是民,我是主!」
篤信「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的蕭百佑早年從公,為了教育孩子,副科長一幹十年,後來赴香港從商。他的長子蕭堯、長女蕭君、次女蕭簫,從九年起,先後考上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法學院,三女蕭冰讀高二,專長古箏,目標是北京中央音樂學院。
蕭百佑回憶,他當年以大學聯考廣東省第八名之姿考上暨南大學,就是受益於母親「動輒就對他毒打一頓」,所以選擇延續家族傳統。他強調,打是一種威嚴、一種法度、一種文化,只要孩子品行、學習成績不符合要求,就會遭到雞毛撣子或藤條懲罰。過去十餘年中,蕭百佑無數次從家中的仿古花瓶裏取出藤條,來到客廳,然後殺氣騰騰地立於兒女面前,沒有任何商量餘地。
他還自創中國狼爸的打法流派,共有七招:
一、國中以後少打,但在幼兒、小學時期要毒打;
二、只用藤條或雞毛撣,傷皮肉不傷筋骨;
三、只打手和小腿;
四、打前講明錯誤之處;
五、一個孩子犯錯,其他兄弟姐妹要看他挨打;
六、打之前先說打幾下,讓孩子自己數;
七、縮手一下多打一下。
「孩子們當然有過反抗,何況聯手起來就可四對一」,蕭百佑回憶,其長子蕭堯曾據理力爭說,現代社會要講求民主。他不屑地回應:「你是民,我是主,這就是民主!」女兒曾問他:「爸爸,我今天彈了四小時琴,你要獎勵我!」他就答:「好,獎勵你再彈兩小時!」
經媒體披露後,這位「中國狼爸」一夕爆紅,他還將打子女心得寫成《所以,北大兄妹》一書。他強調,自己不是「野蠻父親」,打是明家規。這不是無情,而是大愛。
專家︰奴性教育無法獨立思考

大陸江蘇教育電視台近日特別邀「中國狼爸」蕭百佑上節目,面對現場教育專家的質疑,他揮舞著打孩子的雞毛撣,大談狼爸育兒經。
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朱強質疑,體罰是用暴力強迫孩子服從自己意志,培養出來很可能是唯唯諾諾、沒有獨立思想的「羊子」、「羊女」,「奴性教育」不值得提倡推廣。
蕭百佑回應說,孩子有三個特性:動物性、人性、社會性;年幼孩子不需要獨立思考,只要學會服從就能成長,「在我看來,至十二歲孩子,動物性佔主要成分,很多行為都是無意識下進行的,所以要用雞毛撣子給他立規矩。」
南京市《十佳家長》作家張姬雯指出,狼爸不准小孩看電視、隨便喝可樂、開冰箱、冷氣,如此家教,孩子不會快樂。
蕭百佑說,孩子並不理解什麼是快樂,童年是建立在回憶上,他知道三女兒日記寫過「我沒有快樂童年」,但他並不理會。「現在,他們考上北大,在學生階段取得成功。所以,我相信以後他們在回憶童年時,肯定認為是快樂的!」
南京一中特級教師黃侃建議,成年人打孩子,以強淩弱,會在心理上造成傷害;不要在意光鮮的表面,而要關注孩子內心。狼爸表示,他並非外界描述那麼冷血,他動手完全是出於對子女的愛,所以不會放棄「打」。

狼爸檔案


簡介

狼爸蕭百佑曾就讀于暨南大學國際金融系,曾在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任職,該公司關閉後,他開始下海創業,三十年來,在金融、地產領域成績斐然。但最讓他驕傲的不是自己在事業上取得的成績,而是在對孩子的教育上。他的四個孩子非但品學兼優、才藝雙佳,琴棋書畫各有所長,而且知書達理、謙和恭讓。最讓狼爸感到欣慰的是,兒子蕭堯、女兒蕭君曾同時考上北大,創造了北大歷史上的第一次。2011年,老三蕭簫也被北大錄取,創造了一門三北大的奇跡。
狼爸將中國傳統教育方式結合自己的理解,創造出一套別具一格的蕭氏教育理論。他在宣導快樂教育的今天,常備藤條和雞毛撣子,用最傳統的方法來教育孩子。他始終相信,在中國長大,在中國發展的孩子必須用傳統的教育方式進行教育。
成長經歷

1964年,蕭百佑出生于廣州的一個傳統家庭。蕭母沒讀過書,只認一條古訓:不好好讀書,打。所以,從小學到中學,蕭百佑都是在母親的棍棒之下度過的。母親的棍棒極為駭人:拿不到滿分,差1分打10下;罰留堂,留1分鐘打1下:遲歸家,遲1分鐘打1下;打架,不管對錯都打20下;說謊,打到嘴巴出血為止……凡是被打的當天,不能吃晚飯;無論被打成什麼樣子,不許哭。而且,凡是挨打,要自己畫好圈,主動遞上棍子給母親,被打時不能移位。
在母親的棍棒下,蕭百佑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好學生、大孝子。高考時,他以廣東省文科第8名的優異成績考入了暨南大學。1987年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到當時盛極一時的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他對母親更是孝順,母親喜歡吃雲吞面,他工作後便經常用工資給母親買雲吞面……當自己的孩子出生後,蕭百佑便決心像母親一樣,用嚴苛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教育方式

因為妻子黃天淑是香港人,蕭百佑和妻子養育了4個孩子。崇尚國學傳統的蕭百佑,給四個孩子分別取名為:堯、君、簫、冰。在他們身上,寄託著蕭百佑巨大的成才希望和教育夢想。
生活限制

為了培養孩子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生活作風,蕭百佑規定,不許喝可樂,不能吹空調,不能隨便打開冰箱門。至於零用錢更是沒有,因為不能私自購買任何東西。即使拿到壓歲錢也得悉數上交,待到念大學時再由父母返還……這一切在旁人看來幾乎不近人情的要求,卻是狼爸最基本的家規。狼爸直言,他相信這些家規是別人家孩子無法做到的,正因為這些家規,孩子們雖然沒有了自由,卻有了豐富的學識。 
傳統限制

從剛會說話開始,幾個孩子的必修課就是《聲律啟蒙》、《三字經》、《琵琶行》。
蕭堯是男孩子,蕭百佑便鼓勵其多看歷史書籍,對於他不感興趣的《紅樓夢》,只要求通讀幾遍即可,不多作背誦與理解的要求
蕭百佑不停向幾個孩子灌輸,考不上北大就是失敗。哥哥姐姐同時被北大錄取,二女兒蕭簫自然有了要延續這一傳統的額外壓力。所以我給你一個條件,蕭百佑在考前對她說,考不上爸爸不批評你,但是你必須重考。
社交限制

孩子們上學後,與同學的交往一直被嚴格限行。為杜絕被同齡的孩子帶壞,蕭家子弟若想去同學家串門,必先提交一份格式完整的申請書,列明去哪位同學家,這位同學在班級擔任的職務,學習成績如何;同行的同學有哪幾個,都在班上擔任什麼職務,學習成績如何;大概要呆多久,何時可以回來;同學家長的姓名和電話。最後,申請書還必須由班主任簽字。孩子們當然不好意思為了找個同學還去見老師,申請書大都斷於簽字環節。
孩子在上大學之前不需要朋友。這是蕭百佑眾多不近人情的堅持之一。因各種原因,蕭家搬遷過五次,每次轉學、搬家後,蕭堯與之前的同學便完全失去聯絡,他的小學同學如今一個也聯繫不上。在蕭百佑看來,以前的同學既然已經不同學了,又有何可交流。從小到大,蕭堯只在學校參加過兩次春遊,對如此嚴格的社交控制,蕭百佑得意洋洋,因為這為孩子們在同學圈中圈起了一個最純潔、最安全的環境
課外活動限制

任何課外活動在蕭家都被禁止。小學時代的蕭堯曾沉迷於植物研究,家裡的陽臺上擺滿了他種植的各類花草。但在一次幅度不大的考試成績下降後,蕭百佑命令兒子把全部植物扔進垃圾桶。為此,蕭堯不顧必然被打的命運,與父親發生了少有的爭執。蕭百佑拿著藤條對兒子喝道:我本來不想管你,但是你太不爭氣,有興趣可以,考上大學再來給我談興趣!
狼爸家規

他的打法流派被自己總結成七條:
一、初中以後少打,因為性格已經定型,但在幼兒、小學時期,定要嚴厲管教;
二、只用藤條或雞毛撣,傷皮肉不傷筋骨;
三、只打手和小腿,身體其他部位不打;
四、打前先訓話,講明錯誤之處再打;
五、一個孩子犯錯,其他孩子必須站在一旁聽從教誨,看著兄弟姐妹挨打;
六、打之前告訴孩子這次要打幾下,讓孩子自己數,不多打不少打,數錯一下罰十下;
七、孩子必須主動伸手挨打,不能縮手躲避,不能喊疼,縮手一下多打一下,喊疼打得更重。
專家建議

業界教育專家表示,狼爸虎媽的做法如出一轍,是對孩子一種強悍的管制,如果說按他們《所以,北大兄妹》書中所寫的方法來管孩子就能成功,那麼真是簡單,天下父母都可以是成功父母了。所以,假如狼爸的孩子真的很優秀,那敢肯定他在生活中絕不是像書中所寫那樣對待孩子,他是只寫其一不寫其二;假如他真是像書中所寫那樣簡單粗暴地對待孩子,那他的孩子一定是有問題的,即使學習成績好,心理也不會健康。 
專家表示,有些教育傷害不會一下子顯現,但傷害就是傷害,它一定會隱伏在生命中,以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比如北大也有跳樓自殺的,還比如一些人身上發生的偏執人格(書中呈現的虎媽和狼爸自身即表現出此類人格)、抑鬱症、癌症等,很多都和童年所受的強權教育有關。

此外,有專家也認為,孩子倘若沒有幸福的童年,就難有幸福的人生。自己是主,孩子是民———有這樣的爸爸,註定沒有幸福的童年。沒有幸福的童年,很難有一個幸福的人生———因為童年的經歷影響人的一生。其可怕之處在於:孩子們可能要花很多時間才能去除頭腦裡的臣民意識,認同現代社會的基本價值觀,明白民主、自由這樣基本的現代價值的重要性並維護它,具備公民意識和品格,成為國家公民。
而且,狼爸完全以成敗論英雄,而他的成敗又界定得那麼狹窄:考上好的學校。這種典型的實用主義是非常低級的人生幸福觀。

晨報與狼爸 對話
http://news.backchina.com/viewnews-165272-big5.html

晨報︰你如何將三個子女打進北大?打孩子時心里怎麼想?
狼爸︰我有一套蕭氏教育理論。從他們3歲起,我就會和他們溝通好家規,一旦孩子犯規,他們就清楚地知道,爸爸會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用什麼方式打哪個部位、打多少下、打的力量有多重……家中頑皮的孩子一周受罰的次數會超過3次。我會把雞毛撢子反過來,用藤條打。會留疤痕,但不傷身體……而且我打之前會先講一個小時的道理,讓所有的孩子一起來听訓。
打孩子時,唯一的想法就是鋼鐵是這樣煉成的就是我個人認為的洗禮。
晨報︰為何選擇做狼爸,而非慈父?
狼爸︰狼性,是一種帶有野性的拼搏和競爭精神,這應該是如今社會需要的。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我就決定限制他們的自由。我為孩子們建立了一個家庭私塾,並定下死規矩——只有完成作業,才可以休息,作業完成得不好,會受到狠狠的抽打。每天,我晚飯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孩子挨個背誦《三字經》、《弟子規》、《聲律啟蒙》等課文,背不好的,自然是躲不掉一頓打的,打完以後還得背,一直到會背了才能上床睡覺。
晨報︰听說你提出了蕭式民主,倡導孩子們是民,家長是主?
狼爸︰對。在我家,只要我提出的要求,孩子們必須無條件服從、遵守。我無論在家還是在外工作,都會給孩子布置任務,隨時監控孩子的行蹤,而我妻子則是最大的督導師。
我不許孩子隨便喝可樂、不能隨便開冰箱門、甚至在廣州酷熱的夏天,不許吹空調……這一切在旁人看來幾乎不近人情的要求,卻是我最基本的家規。我相信這些家規是別人家的孩子無法做到的,孩子們雖然沒有了自由,卻有了吃苦的精神和勤儉的品質。
我一向認為,孩子在上大學之前,不需要朋友。
晨報︰你對孩子的培養目標是什麼?考進北大,是否意味著成功,以考進好學校作為成功標準,是否是典型的實用主義?成功的真正標準難道不是自我實現,幸福與快樂?
狼爸︰我給孩子的目標是德、智、體、忠、孝、義,希望他們上最好的小學,最好的中學,最好的大學。
如今,我與孩子探討得最多的就是價值觀問題。我是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人。這幾十年來,成功的標準一直在變。我認為西方提倡的幸福與快樂成功學有點脫離現實。我不認為考進北大就代表成功,這只是成功的一個階段。就如火箭上天之後還要看如何在軌道內運行,而目前只是沖上天空而已。進北大是第一階段,在北大里努力求學是第二階段,我對他們在北大的要求是成績只要及格,但要把圖書館里的書都看完。成功的第三階段是對社會有貢獻、對家庭有承擔、為家族留下光彩,這才是我眼中的成功。
晨報︰你施行的打文化,和現在的教育大環境有關嗎?
狼爸︰非常有關。如果在國外,我也會讓孩子們快樂的成長。在如今30斤的書包之下,他們怎麼可能輕松?在這場高精尖的分數大戰中,他們怎麼快樂?社會的神經刀也在孩子,為了保護他們,我只是先打了而已。
晨報︰蕭式民主讓孩子沒有了民主,他們是否敢怒不敢言?書中說有一次,你兒子辛辛苦苦準備了生日禮物,並征得你同意後到同學家去過生日派對,可是,你只讓他待了3分鐘就回家了。你兒子是否感到很失望?
狼爸︰是的,他很失望。在回家的路上一言不發,到現在還記得這事情。我覺得待三分鐘也是待過了,禮物送出去就可以了。他不就是需要去送禮物嗎?我一向認為,孩子在上大學之前,不需要朋友。在孩子學校成長的階段,在這個分工里,只有三類人︰家人、老師、同學,而沒有朋友這個概念。
晨報︰他需要的也許不是送禮物,而是體驗生日派對的歡樂?

狼爸︰……
我常常陪他們觀察事物、燻陶情操。

晨報︰你書中說,影響你孩子的不只是打文化,還有愛文化
狼爸︰打只是愛的傳導和調節。狼本身也很溫柔,不是有一些狼孩……當我的孩子找我時,我再忙,也會放下手頭所有的事情。
我家的土壤是愛。我們對孩子傾注的是堅持、有耐心和全神貫注的愛。我太太每次懷孕四個月後,我就會帶她周游各地,為她提供充滿幸福感的胎教。我太太是全職媽媽,對孩子的照顧無微不至,四個孩子上學接送、看病配藥和心理傾訴都會找她。
晨報︰你曾說可以沒車、沒房、沒存折、沒信用卡,但是孩子教育上的花費,再貴,也要投入。
狼爸︰對,為孩子,我不吝惜時間和物質。一堂鋼琴課要2000元,如果孩子需要,我會毫不猶豫地付錢。我常常付出時間陪孩子們看海、看四合院,給他們講解,陪他們觀察事物、燻陶情操。
我讓孩子們寒假在廣州花市里設攤經營,他們受了騙,虧了錢,心里很沮喪,我就讓我妹妹悄悄地去買他們的東西……
晨報︰新聞晨報近期報道呼吁更多的爸爸參與教育,你怎麼看?

狼爸︰子不教,父之過。父親參與教育,在心理上、生理上有特殊的優勢,可以帶給孩子更多的陽剛之氣。

狼娃眼中的爸爸

爸爸無疑是成功的,但我們也失去了童年時該有的快樂。
晨報︰你們心中是否有委屈,是否有對爸爸的恨?
蕭堯(狼爸之子)︰我們小時候沒有自由,不能打籃球,不能參加課外活動,不能參加畢業旅行,不能研究自己喜歡的花花草草,這些事,令我們十分苦悶。可是,爸爸會和我們講道理。委屈會有,但不太會記恨爸爸,或者說,爸爸讓我們又愛又恨。
晨報︰等你們做父親時,你們會施行狼爸的教育方法嗎?
蕭堯︰……應該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吧!
晨報︰你心目中理想的父親形象是怎樣的?
蕭堯︰相比同學家父母經常吵架,我們家還是挺好的。我們有世界上最好的媽媽,有比最好的媽媽次一點的爸爸。
晨報︰你們的童年,是否有遺憾?
蕭堯︰有遺憾。記憶里,只有一次,我們毫無顧忌地玩,讓我感覺到童年的無憂無慮。真希望這樣的生活能在童年里多出現幾次。爸爸無疑是成功的,但我們也失去了童年時該有的快樂。
晨報︰考上北大,是你們自己的努力還是爸爸的作用?
蕭堯︰都有吧,我覺得並不一定非要這樣的教育才能進北大,我身邊的同學沒有一個家庭教育是和我們一樣的,但他們也進了北大。
《所以,北大兄妹》

 1

閱讀精選版  請點擊圖片ñ


free counter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