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多燕分享3大減肥理念
一旦開始了減肥計劃,我相信很多人就會開始過分地重視自己的體重。這裏想告訴大家的是,體重減少和減肥成功與否是兩回事!如果你想瘦得漂亮,不再反彈,那麼請你一定要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別再執着於所謂的「刻度數」。從今天起,不要總想着去稱體重了,不要再讓看到體重數字後時喜時憂的心情來折磨你了。
大家都知道,體重就是一個人身體的全部重量。這其中水分占據了約70%,剩下的30%由骨頭、內髒,肌肉和體脂肪,再加上你剛吃下去的食物的重量組成。
通常我們所說的減肥,並不是指減掉體重,而是指減掉身體內多餘的脂肪。隻要成功地減掉脂肪就算成功的減肥,而並非一定要讓體重變輕。如果你總是執着於體重減少的神話,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陷入這樣一個錯誤的漩渦中,從而過分糾結於「減掉多少斤」這種數值上的東西。這樣一來,減肥就會變得很盲目,還會導緻目標的偏移。
本來是要減去身上多餘的脂肪,最終卻造成了體內水分流失和肌肉萎縮。特別是在你的脂肪還沒有交掉的情況下,肌肉的重量有所減少的話更會帶來相反的效果。雖然從數值上看,你的體重確實有所減輕,但實際上你的身材並沒有因此變好,身體原有的曲線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壞,最終你實現的並不是美麗的結果,而隻是單純的體重的減少罷了。最可怕的是,這種減肥後果極易造成反彈,還會將你的體質變成易胖體質,以後再想瘦下來可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
其實,隻重視體重的瘦身是一種很愚蠢的本末倒置的行為,要知道,光憑數值是沒辦法讓你變漂亮的。
我在平日裏很少去稱體重。老實說,上雜志或者電視訪談節目時,我告訴他們的體重並不一定準確。每次我都會很認真地回答說:「我不清楚」,但總會有記者一定要追問到底。沒辦法我隻好即性編個數字來應付他們。比如我覺得自己體重稍微變輕的時候,會告訴他們是48公斤,而覺得自己的體重又稍微長了一些的時候,就會告訴他們是52公斤。實際上,每個人的體重都是在不斷變化着,它和人的身體狀況以及激素的分泌等因素密切相關。這一點,我在自己的博客裏也有記載,我寫自己的體重是48公斤-52公斤(具體數值隨當日身體狀況有所浮動)。
我的身高是162厘米,相信很多人聽到這個數值時一定會很驚訝地問我「那你實際上也沒那麼瘦啊!」可是對我而言,體重其實就是一個數值罷了,它並不能說明太多東西。我之所以對體重不是很關係,就是因為我了解體重多少和一個完美的身材之間並沒有太多的關聯。
咱們舉個例子吧!比如說腰圍。朋友們想象一下,同樣是60厘米的腰圍,放在150厘米和160厘米的兩個人身上就會非常明顯的差異。換做胸圍和腰圍的話,也是同樣的結果。也就是說,同樣的數值放在不同的人的身上胖瘦效果是不一樣的。我認為完美的身段不是由體重計上的數值來決定的,應該以外表上給人的印象作為基準才對。單純的看數字是說明不了問題的。
正因為如此,我才建議你不要再受限於體重計或者量尺數字的減肥法。比起數值,我更希望你在意的是鏡子裏的自己。我現在就養成了很好的習慣,每天早上起床都會檢查一下自己的身材線條。穿上盡可以顯身材的衣服,嚴格認真檢查身材遠比數值要更形象,效果更好。在這裏,我也推薦大家一定要選擇幾套作為判斷基準的洋裝,用來觀察自己身材曲線的變化。
從33 歲減肥成功到現在這13 年來,我接受了許許多多的媒體采訪,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我作為家庭主婦的這個最基本的身份並沒有變。我雖然會出現在媒體上,卻不是藝人。就連接受雜志或電視采訪時,我也沒有造型師跟在身邊,所有服飾都由自己打理,化妝也基本上由我自己完成。
現在,我們家6 個人在一起生活。我們夫婦加上孩子共4 個人,此外還有婆婆和我妹妹。我每天早上照例6 點起床,先為大家準備早餐,送走丈夫和孩子之後我就開始收拾房間,然後去自己開辦的健身中心上班。下午下班回家又開始忙着做晚飯。我的生活方式跟普通職業婦女沒什麼兩樣。唯一不同的,恐怕就是在做飯方面的注意事項了。我的婆婆患有糖尿病,所以做飯時要特別注意食材的搭配。而我的孩子正處在長身體的重要階段,為此要為他們特別準備豐富的菜肴。
我自己呢?雖然有一段時間控制過晚上的飲食,但基本上吃的飯菜跟大家都是一樣的。由於我除了健身中心的工作以外,還會去演講或接受采訪,經常會在工作後受邀用餐,我每次也不推托,而是大大方方地和大家一起開心地享受美食。
這就是我這13 年來的生活。相信大家也看得出來,我並不是緊咬牙關,過着禁欲般痛苦的生活,直到46 歲都能保持完美體態,完全得益於我選擇了正確的瘦身方法。如果你也想擁有不再複胖的完美身材,就千萬要記住不要再將減肥視為一種定期反複的活動!要想成功,最重要的還是要選擇可以持續下去的方法。說到這裏你該明白了吧!減肥不是一種壓力,而應該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才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