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6日 星期二

譚允芝評梁﹕對法治不敏感 未從善如流 欠魅力難管治


譚允芝評梁﹕對法治不敏感 未從善如流 欠魅力難管治




去年起出任大律師公會主席的譚允芝,短短一年已經歷了不少被指為衝擊法治的事件。今年初法律年開幕儀式,她援引數據以回應終審法院前常任法官烈顯倫,澄清司法覆核未被濫用。不止一次批評司法覆核被濫用的特首梁振英,翌日在沒提出憑據下老調重彈。譚允芝坦言「咁樣唔係從善如流」,感到梁對法治並不敏感,亦不覺得法治特別寶貴。她認為梁欠奉個人魅力增添其管治難度,作為領導者「做實事永遠係最好」。

身心備妥 始允任主席

資料顯示,譚允芝是大律師公會歷來第4名女主席,對上一位是9年前的資深大律師余若薇,另外兩人分別是資深大律師梁冰廉和李志喜。現時香港共有96名資深大律師,12人是女性,大律師仍然為較剛陽的行業,不過女性的剛柔並重,似乎是大律師公會女主席的特質。曾於2011年至14年擔任公會副主席的譚允芝,之後理應出任公會主席,但2013年因身體問題婉拒。直至去年,譚允芝有感身心也準備妥當,加上子女已日漸長大,可減輕身為母親的責任,終於去年出任公會主席。

盼梁改善溝通技巧

譚允芝坦言與梁振英「無兩句、無咩交流」,但談到梁振英在法律年開幕禮翌日,再次批評司法覆核被濫用時,譚皺眉「咁你一句頂返來算係點?我最benevolent(仁慈)、最唔小器嘅解讀,就當係we are talking on different levels (指不同層次的「濫用」),「以政府嘅層面,一件(司法覆核申請)都係濫用,輸都係濫用,(申請人)出發點就係阻礙政府、令政府尷尬。」譚續說,「如果(司法覆核申請)有理據就唔會濫用,因為政府要依法辦事,但如果你真係唔依法,又點話人濫用?所以你(梁)一句頂埋來,你又無講我有咩唔啱,咁唔係一種從善如流嘅態度」。大狀習慣據理力爭,譚說並非要對方同意,但希望他改善溝通技巧。

譚允芝不欲以過濾了的新聞資訊品評梁振英,「《大公》話佢好,《蘋果》就話佢衰,中間嗰啲(媒體)就彈多過讚」,但總括而言,譚認為梁個人魅力欠奉,特別是他正經歷艱難時期,他必須正視和補救,「但無嘢好得過做實事」,又認為他應該對市民的想法和感受更敏感。

指李波案損中國威信

另一宗被指衝擊法治的李波事件,譚允芝對事件衝擊一國兩制憂慮頗深。她認為事件唯一不可抗拒的推論,「就係有啲答唔出嘅答案,咁答唔出嘅答案,係咪可以見人嘅答案?咁當然唔係啦。」譚指這宗「沒有答案」的事件,嚴重打擊中國的威信,動搖香港人及國際社會對一國兩制的信心,她希望中央政府必須正視,無論中央認為政策如何重要,亦必須要依法處理。

最寶貴法治 非港珠澳橋

不過,譚允芝不認為本港司法制度受質疑。根據2015年至2016年世界經濟論壇公布全球競爭力報告,香港司法獨立排名第四,譚說,「香港一個咁細嘅地方,法律人才唔係多人幾倍,但可以做到司法獨立到咁樣,係一個極大嘅成就」,法治是香港的基石,「香港最寶貴嘅嘢,唔係港珠澳大橋」。

李波事件引發港人對內地越境執法的憂慮,高鐵衍生「一地兩檢」爭議。譚允芝稱若有不損害一國兩制方案,相信值得探討,公會持開放態度,一旦政府公布方案,公會的憲法及人權事務委員會便會研究。




大律師公會主席 譚允芝(now新聞台片段截圖)
譚允芝一直醉心文字,她於1983及1984年先後在香港大學取得法學士學位及法學專業證書後,因回歸將至,中文法例愈來愈重要,希望做翻譯工作,原欲加入律政署(現時律政司)做法律草擬工作,但署方不收「外來」大律師,故轉為私人執業。

赴英1年攻知識產權

數年後,譚希望在知識產權方面發展,她決定暫時放棄香港的收入和事業,往倫敦加入著名專攻知識產權的大律師辦公室8 New Square接受1年訓練,她形容這是其中一個最正確的決定。

港專家罕

譚說知識產權行頭很窄,專攻這專業的資深大律師全港「一隻手數得晒」,故早前在一宗知識產權官司中,也要請她在倫敦的「師傅」、御用大律師Mark Platts Mills來港。

-------------------------------------------------------------------------------------------------------------

譚允芝早前在香港大學PCLL(法律專業證書課程)開學禮時,主動談及港大學生今年初在校委會開會後發生的包圍事件。譚稱尊重學生訴求,畢竟太冷感亦不適當,但「用暴力點都唔可以justify(開脫)」。她形容當日學生「號召好多人,製造如箭在弦嘅氣氛」,猶如「mobbing(暴民聚集圍攻)」。她又指雖然校委會主席李國章無必要以吸毒比喻學生,但雙方已各走極端,「見個面,要開3個條件,談不攏,你要跪拜我三下,大家先可以開始傾」,一味指摘對方,她認為這對雙方對話並沒有幫助。

「互相指摘 無助對話」

校委會主席李國章在事件後批評,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發放假消息」,激發學生情緒。馮反指李指控失實,認為校委會同意成立小組只是大方向,其他細節欠奉,是「語言偽術」,同學亦擔憂校委會有「等埋首副」前科,故不希望「等埋教資會報告」才成立小組。

批仍無任何一方有歉意

一直被指較中立的校委文灼非,事後亦對馮敬恩感到失望,指馮選擇性發放消息,引起學生猜疑。

本身是港大畢業生的譚允芝認為,的確有人發出錯誤信息,可能是無心之失,卻直接引致當日熱血沸騰的情况,她又批評至今仍沒有任何一方對錯誤有歉意。

譚又說,不少支持學生的人都說「大人唔做嘢,搞到佢哋咁,你哋仲鬧佢(學生)」,但仍不可以開脫暴力的行為,「你唔可以話因為你對啲學生咁,咁所以我就咁……你話佢,佢就話返你,但其實完全唔係正確嘅態度」。

---------------------------------------------------------------------------------------------------------------

10年前譚允芝獲委任為資深大律師,她坦言這10年間,香港的氣氛變得愈來愈政治化,不由分說「先將你分派、分顏色」,「唔係你嗰派就係錯……總之就揼你」,她認為這些都是無形的「恐怖主義」。

分派分顏色「無形恐怖主義」

譚認為「意見可以唔同,觀點可以強烈,說話不用強烈,因為強烈嘅說話無助思考」,而說話愈激烈的人,正正是不希望對方有冷靜的思考,對事物道理並不關心。對於「50年不變」能否續期,譚感到悲觀,亦沒強烈理據認為港獨立後會比現時的情况更好。

首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去年曾表示,《基本法》沒有列載《基本法》將於2047年6月30日後自動失效的日落條款,但規定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保持50年不變,現時已超越50年期的三分之一,2047年後的安排將屬於中國內政,而這安排於2030年代初必須獲得解決,有關安排亦必須有廣泛的諮詢和討論,認為未來10至15年將會是影響討論的關鍵時刻。

譚允芝直言沒水晶球,無法預計將來,但認為現時陷入嚴重僵局,形容「香港寸步難行,好似離家出走青年」,按常理看是相當悲觀。

「獨立更好」無理據

她認為香港要走一條「少少唔同嘅路」,亦非挾迫或抗爭可以達到目的,因為「一國」是香港人無法改變的事實,亦無有說服力的說法認為獨立後會比現時更好,假如要繼續維持一國兩制,社會上必須有共識。




Flag Count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