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



「為什麼非得這樣工作?」3張管理學演變圖,給主管的反思


早上7點,你拿著公事包、掛上寫著「協理」的識別證出門,趕上8點半的打卡時間。
辦公室一樓排著長長的人龍,等著電梯上樓。進入公司後,你推開那扇同樣掛著「協理」的小門,準備在這不到2坪的空間待上8小時,轉念一想,今日你還得為年度績效評估的建議事項寫報告,可能要加班4小時,才有機會把事情做完。
這是成千上萬工作者的一天。
「為什麼我們非得這樣工作?」這個問題,得從百年前的科學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設計了一連串流程開始講起。
當時泰勒為協助企業追求提升生產力的目標,他將每項工作分割成一項項可以重複執行的任務,即便是對於工作內容不熟悉的員工,也可以快速上手。這套「標準化」「科層化」架構,把人性、腦力與創造性完全屏除,只在乎生產效率,完全將人視為工具,無怪乎泰勒表示:「工人只需要帶手來上班。」
泰勒主義自1920年問世後,便迅速成為一種全世界的標準,更成為進步、效率的代表。時至今日,你還是可以感受到標準化作業模式的影響。但在經過近百年來科技、文化、勞動環境與產業急速變化之後,「這樣的工作方法,真的還能得到最好的結果嗎?」
第一個批判聲音出現在1950年代。《財星》雜誌(Fortune)記者威廉.懷特認為,泰勒主義只是一個便於上層階級的管理工具,完全抑制、忽略知識型工作者的能力與創意。
這樣的想法在工業化時代並沒有受到太多重視,直至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疾呼,「未來的勞動環境,是知識型工作者的時代」時,使領導者開始意識到,管理制度與方法似乎必須隨著「人的改變」而改變。

1900~1940:科學管理,效率至上

20世紀初,世界開始走向工業化,大量、快速生產成為企業首要追求的目標。亨利.福特:「勞工只要帶雙手來為我工作,不需要帶大腦。」
梁巧軒 / 製圖
泰勒(Frederick Taylor):企業只需要工人的手,管理者要找出最優秀的控制方法,提升生產效率,其他的社交、成就感等因素不需列入考慮。
福特(Henry Ford):1913年開創第一條流水線生產模式,將複雜的生產任務分割成許多程序,工人即便在不熟練的情況之下,也可以快速學習上手。
甘特(Henry Gantt):泰勒的門生,1917年發表「甘特圖」,在科學管理的基礎上,發展出規畫、控制生產流程的時間與進度表。

1940~1960:人際管理,快樂的員工=高生產力

管理學者開始發現,「人性」「工作情緒」與「群體」等因素會影響生產效率與績效,工作者不應該只帶「手」來上班,員工的自我意識開始被組織重視。馬斯洛:「當人的基本需求都得到滿足之後,就會產生被尊重、被愛的高層次需要。」
梁巧軒 / 製圖
巴納德(Chester Barnard):長期關注組織中的群體、「非正式組織」(如同學、同鄉等等)對於績效的影響,是系統組織理論的創始者。
梅堯(George Mayo):1927年參與著名的霍桑實驗,結論顯示,人的工作表現和「工作情緒」「群體關係」有密切關係。
馬斯洛(Abraham Maslow):將人的需求分為5個層次。低層次的需求應先得到滿足,但如能滿足高層次需求,讓人能夠獲得更多幸福感。

1960~至今:近代管理,知識工作、自主自律

扭轉管理者設定為「控制與命令」的角色,員工只能被動接收。在現代管理學之父杜拉克出現後,他提倡員工應有「自律與自主」權力、員工付出的不只是勞力,還包括「知識」。杜拉克:「下一個社會的生產工具是知識,知識工作者會迅速成為最大的勞動團體。」
梁巧軒 / 製圖
杜拉克(Peter Drucker):最著名的概念是「目標管理」,主張給員工一個明確目標,員工為組織貢獻個人知識,主管不需經常介入,讓員工有較多的自主性。
盧桑斯(Fred Luthans):1973年發表「權變管理理論」,主張環境、管理觀念和技術都可能影響管理方法。管理者須因應不同的條件,採取相應的領導方式。
大內(William Ouchi):參照管理該採取懲罰措施X理論及獎勵的Y理論,在1981年提出《z理論》,強調平等與信任塑造的團隊向心力。

時代不同,舊的管理理論不該強行套用

我們簡單回溯管理理論的進程,理解時空背景的推移,帶出不同的管理思維,進一步思考當時代、環境的變化,直接影響了工作者的個性與習慣,這些理論,還有哪些可用之處?我們還應該要求員工像個工人、只帶手來上班嗎?產值,就非得要高工時嗎?這些都值得我們反思。
資料來源:《管理學概論》,唐山出版社;《經營戰略全史》,先覺出版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54342
Flag Count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