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3日 星期二

後梁振英特首選舉形勢剖析




後梁振英特首選舉形勢剖析
文﹕蔡子強




上周五,梁振英突然以需要照顧家庭為理由,宣布放棄連任特首,但有趣的是,就如董建華以「腳痛」為理由辭去特首一職一樣,坊間對此普遍存疑,反而不少媒體都傳出是因為中央勸退的消息。

傳統愛國陣營大老也認為是中央換馬

就算是在愛國陣營德高望重的吳康民,大家都不會質疑他惡意造謠吧,他在上周六於《明報》發表的文章中也說:「這一次顯然是告狀成功,中央決定『換馬』,才會有CY宣布不連任的一幕。這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更換首長的過程中,是很不尋常的一次。」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亦表示,家庭只是原因之一,但未必是最重要因素,並謂中央不肯定梁能夠在選委會中取到601票當選連任,且在選委會選舉前的「最後關頭」,梁才宣布不連任,顯然事件與選舉有關,不想讓「ABC」(Anyone but CY)倒梁議題繼續發酵,幫親建制派贏取更多議席。

那麼,如果梁振英真的是遭中央換馬,爭取連任卻遭中央亮以「紅燈」,那麼原因為何?

我沒有內幕,只能憑媒體報道,以及自己消息渠道,結合作出推敲,並綜合出以下3種可能性。

換馬的3個可能原因

第一種可能,就是所謂的「601」考慮。這種說法認為,因為梁振英民望低殘、樹敵太多,中央不敢肯定能否在選委會為他箍到所需1200人的過半數票,即跨過601票的大關。結果,中央追求確定性,不能承受風險,於是只能放棄Plan A,啟動Plan B了。

第二種可能,就是中央要調整對港政策。這種說法認為,中央要結束特區政府過去幾年所行梁振英「以鬥爭為綱」、專挑動矛盾的那一套,尋求朝野和解,為香港謀求一個和諧、穩定的局面。證據之一就是,九七回歸後近20年,不少人曾經為重發回鄉證給泛民這個課題奔走和出力,但結果仍是無功而還,顯示中央的顧慮及阻力都很大;但如今在宣誓風波後如此惡劣的政治氣氛下,反而放手重發回鄉證,顯示中央可能真的出現果敢的新思維。所以,雖然梁振英在政治上忠誠,貫徹「一國」、打壓港獨等不遺餘力,但卻太過好鬥,牙齒印始終太多,不利執行中央新的對港政治路線。

第三種可能,就是中央並非想調整對港政策,只是想找個「梁振英2.0」,來更好的落實既定政策。這種說法認為,梁振英不遺餘力去貫徹「一國」,打壓港獨甚至泛民,中央認為這些皆應該是特區管治的大方向,但卻覺得梁的民望和能力皆遜,負面新聞特多(尤其是UGL事件),更重要的是人和欠奉,甚至在建制派裏的凝聚力也成疑,因此只能放棄Plan A,啟動Plan B,找一個各方面更好的人選,亦即所謂「梁振英2.0」,來更好的落實中央既定政策。

3種可能性中哪者屬真?這會是中央屬意誰人擔任特首繼任人的關鍵。如果是第二,曾俊華可被看高一線;如果是第三,則林鄭月娥或葉劉淑儀可被看高一線;如果是第一,則要先看幾個候選人在選委會1200票當中各自可以箍到多少票。

政圈就以上3個可能也正在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尤其是,在過去幾個星期,整個建制派內一直流傳着梁振英「必然成功連任」的消息,讓他們對此皆深信不疑,甚至有建制派議員,在上周中仍公然對記者講,梁連任成功的機會是99.9%;就算到了上周五,在梁振英作出宣布前三四個小時,當有核心「梁粉」被記者問及,仍一口咬定梁不會連任的可能性是0.1%。因此今次事態發展的峰迴路轉,令建制派感到完全愕然,對以往他們深信不疑的消息來源,例如「西環」,產生信心危機。可以想像,「西環」的權威從此大受打擊。

西環權威大受打擊

建制派會想,以後就算「西環」(甚至是中央港澳系統內一些官員),「實牙實齒」地講,但代不代表可以盡信?應否「跟車太貼」?是否自己要留有餘地?畢竟,今次事件的最大教訓是,當今只有一個「核心」,而「核心」卻「天心」難測,今次在毫無徵兆下換馬,即是一例。

在這樣混沌的狀態下,今次特首選舉的不確定性將很大。「核心」可能不會短期內讓大家看到或猜測到其「天心」,而「西環」講了大家更只會「聽住先」。事實上,回想上屆特首選舉,中央要到3月才清楚表態支持梁振英。

建制派3人入閘機會微

我唯一較為相信的是,泛民取得325席這意料之外的佳績(還未包括暗中那些),中央的鐵票驟減,因此選委會的可操作性大減,畢竟我們不能把之外800多票全數看成中央可直接操縱的票。如果容許建制派3人入閘,一旦3人皆全力衝刺,最後關頭中央想箍票都「箍唔番」,那麼3人攤薄選票三敗俱傷的機會極大,那就會出現「流選」,畢竟上次中央最後關頭支持梁振英,但唐營的票都沒有歸隊。始終投暗票,很多票如工商界北京未必可以完全指揮。

因此,若然中央不想承受「流選」的風險,我相信它只會容許建制派2人以下入閘,3人入閘機會不大。那麼在如今建制派3名「熱門參選人」當中,曾俊華和林鄭月娥各有自己穩定的票源,以葉劉淑儀最為吃虧,畢竟她上屆也只拿到很少提名,未能成功入閘。

提防「沒有梁振英的梁振英路線」

當然,「天心」如何,留給建制派去揣測;作為公共知識分子,我所希望的,卻是中央能夠在周一公布的選舉委員會選舉結果中,閱讀到民意。

今次泛民主攻十大專業界別和文化小組,除了在後者全軍覆沒之外,在前者實行一人一票的界別內,泛民都大獲全勝,在高教、教育、資訊科技、社福、衛服、法律6個界別盡攬所有席位,在醫學和建測兩個界別,也派多少人贏多少人。在建測和工程兩個選前頗有懸念的界別,在前者這個梁振英發迹地和上屆票倉「洗倉」,在後者也贏一半與建制派平分秋色。

這樣的結果顯示,香港的專業中產精英,對政治現狀感到十分不滿,求變心切;就算梁振英宣布放棄連任,大家仍半信半疑,深怕這是他慣常的「語言偽術」,又或者「換湯不換藥」,換了另一個鷹派上場,實行「沒有梁振英的梁振英路線」,因此絲毫不敢在選前鬆懈,希望透過手中一票送泛民入選委,維持泛民在特首選舉中的制衡能力,力阻「梁振英路線」死灰復燃,

今天先寫一個概論,明天和後天會就「泛民325票可以做什麼」、「林鄭的抉擇」等題目,再分別撰文詳細討論。

蔡子強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

〔後梁振英特首選戰評析系列(一)〕

(原文載於20161214日《明報》筆陣。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Flag Count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