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6日 星期日

對聯基本格律




對聯基本格律

聯對講究平仄相諧

什麼是平仄?中古音四聲,平聲為平,上、去、入聲為仄。若以國語的音調歸類,簡言之,一聲、二聲為平,三聲、四聲為仄。平仄相諧,包括兩個方面:

  (一)上下聯平仄相反。一般雖不要求能字字相反,但應注意:上下聯尾字(聯腳)平仄應相反,並且上聯為仄,下聯為平; 片語詞組末字或者節奏點上的字應平仄相反;長聯的上下聯每個分句的尾字(句腳)應平仄相反。

  (二)上下聯各自句中的平仄交替。當代聯家余德泉等總結了一套「馬蹄韻」規則。簡單說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這樣一直交替下去,猶如馬蹄的節奏。

  對聯平仄問題不是絕對的,在許多情況下也可以變通。如對聯中出現疊字、複字、回文、諧趣、音韻等等,可以視具體情況而定。有的因聯意需要時,也可以有例外。但依此原則,可得知五、七言句型的基本聲律如下:

五言對
平起聯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夕陽無限好;高處不勝寒。(鎮江夕陽樓)

仄起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篋有三山記;胸藏五岳圖。(北京西山三山庵)

七言對
平起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六宮粉黛無顏色;萬國衣冠拜冕旒。
(山西省文水縣武則天廟)

仄起聯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楓葉荻花秋瑟瑟;閑雲潭影日悠悠。
(江西省南昌百花洲)

馬蹄韻示例
一、出句句中平仄
一言句:
二言句:仄仄
三言句:平平仄,平仄仄
四言句:平平仄仄
五言句: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六言句:仄仄平平仄仄
七言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至七言最為常用,八言以上,視節奏而定。

二、出句句腳平仄
一句:
二句:平,仄
三句:平,平,仄
四句:仄,平,平,仄
五句:仄,仄,平,平,仄
六句:平,仄,仄,平,平,仄
七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八句: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長句以此類推

範例

二句例
畫閣鏡中,看幻作神仙福地;
飛泉雲外,聽寫成山水清音。
(趵突泉石琢堂)

三句例
有志事竟成,喜當年畫荻和丸,遽臻揚顯;
苦心天不負,看此日封泥錫檢,渥荷褒榮。
(臺北黃氏節孝坊)

四句例
說一聲去也,送別河頭,嘆萬里長驅,過橋便入天涯路;
盼今日歸哉,迎來道左,喜故人見面,握手還疑夢裏身。
(題貴州省城北關外頭橋聯)

五句例
妙施仁術,歿而失其傳,雖五禽之戲猶存,奈餘卷殘燒,傷心獄吏;
恥附權奸,死亦得其所,彼一世之雄安在?看千秋享祀,稽首醫王。
(通州華王廟)

六句例
江水滔滔,洗盡千秋人物。看閑雲野鶴,萬念皆空,說什麼晉代衣冠,吳宮花草。
天風浩浩,吹開大地塵氛。倚片石危欄,一關獨閉,更何須故人祿米,鄰舍園蔬。
(揚州永濟寺)

七句例
三尺劍,萬言書,美雨歐風志不磨!天地有正氣,豪傑自牢籠,數十年季子舌鋒,效莊生索筆;
五丈原,一坏土,臥龍躍馬今何在?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洒幾點萇弘血淚,向屈子招魂。
(國父挽宋教仁)

八句例
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愴然涕下;
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岳州城東道崖疆,渚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湖南岳陽樓聯)

古今第一長聯

昆明大觀樓長聯是清朝乾隆年間昆明名士孫髯翁登大觀樓有感而作。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芒芒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苹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孤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歎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欣賞:上聯是寫景:面對眼前遼闊的滇池及其四周的美景,作者興致高昂,敞胸袒懷。縱目遠望:東面的金馬山,像一匹神駒在奔騰;西面的碧鳩山,像一隻彩鳳在飛舞;北面的長蛇山,像一條巨蟒在遊動;南面的白鶴山,像一隻仙鶴在展翅。高雅的文人學士,何妨選其中美景親臨其境。在蟹形的小島和螺形的沙洲上,春天的垂柳如美女的髮飾,十分美麗動人;秋天的水草和蘆葦,長得滿湖皆是,葦叢中時有翠鳥歌唱,還有丹霞與蘆葦襯映。滇池風光四時俱佳,莫要辜負適時的欣賞佳期。

下聯是敘史:作者登樓舉杯,想起件件往事。眾多英豪,都已是歷史過客。例如:漢武帝時修昆明湖,曾發生洱海地區民眾阻止漢朝路經滇池與印度交往,漢武帝便在西安附近訓練水兵準備討伐;唐九征奉命反擊侵犯邊境的吐番族,獲勝後在滇池邊立鐵柱標記其功績;宋太祖趙匡胤,用壓書用的小玉斧,在地圖上劃界線,不讓進軍雲南;元朝忽必烈征討大理,途中乘坐用皮革做的筏子渡過大渡河。這一系列歷史故事,都與雲南有關。這些故事在當時都曾是豐功偉績,但隨著歷史風雲的變化,它們都成了過眼雲煙、斷碣殘碑,這只能使作者深深地歎息。

  孫髯翁的長聯大約寫於西元1765年,當時官場腐敗,民不聊生,詩人完全是有感而發,一氣呵成;在寫景的同時觸景生情,抨擊了封建王朝的統治,揭示了封建王朝必然衰亡的規律,埋有清王朝也必然如此的伏筆。他把正統皇朝看作是不長久的幻影,把帝王們的偉烈豐功看作是蒼煙落照裡的斷碣殘碑。(改寫自張恒謙文章)



楹聯叢話全編 http://ctext.org/wiki.pl?if=en&res=194013




























Flag Count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