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
禪,漢傳佛教術語,原為禪那(巴利文:bhavana,吠陀梵語:Dhyāna)的簡稱,為「三無漏學」與六度之一。隨著禪宗的發展,逐漸成為漢傳佛教中一個重要而且具備獨特理論意涵的用語。
禪的定義
禪最早源自於禪那,漢譯靜慮,即於一所緣境繫念寂靜、正審思慮[1]。多指色界以上的四禪境界[2]因為佛陀與其弟子多以四禪力證入湼槃,所以四禪又稱根本定〈dhyana-maula〉。
隨著漢傳佛教中禪宗的發展,逐漸形成一個獨特的體系。
分類
如來禪:
一、相似如來禪,「即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中,不限形式地,念念剎那間的打破執著,無所住著,稱為如來禪。」這個說法,實際上是源自解脫道的斷我見之後的斷我執修行,主要在修除三界愛的執著習氣現行,確保於現生捨報時能入無餘涅槃,不受後有,斷生死輪迴苦。就斷生死輪迴苦而言,相似於諸佛如來的一分解脫功德。但在成佛所需大福德的修集與如來法界實相智慧的修證上,是遠遠不及的,所以只能稱為「相似」。
二、真實如來禪,妙覺位的最後身菩薩,最後生降生人間時所修的禪法,於明心見性時,能發起四智圓明、十力、十八不共法、四種涅槃…等佛地獨有的功德,成就佛地十號足的如來。這時所修的禪法才是名符其實的「如來禪」。
祖師禪:
所謂「祖師禪」,也就是南宗禪法,是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傳來,傳至六祖慧能以下五家七宗的禪法。它主張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不依言語,由已證悟禪師指導參禪方法,真參實修,現觀親證,然後直接由師父印證適法弟子,祖祖相傳,心心相印,見性成佛,所以叫做祖師禪。祖師禪的精髓是趙州禪,而「生活禪」的理念又是從祖師禪、趙州禪證悟後的生活簡約而來,但「生活禪」若未有現觀親證的明心過程,也只是個表像相似於祖師禪而已。
禪學
參禪
參禪不是打坐修定,並無一定之形式,行住坐臥皆可參。
永嘉證證道歌:「尋師訪道為參禪,自從認得曹谿路,了知生死不相關。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溈山警茦句釋記:「若欲參禪學道。頓超方便之門。心契玄津。研幾精要。決擇深奧。啟悟真源。」
無門開和尚語:「錄參禪莫滯靜工夫。閙處相逢在半途。靜閙兩關俱不涉。趙州東壁掛葫蘆。」以此來看禪非禪定[3]。
無門開和尚語:「參禪別無華巧,祇是通身要起箇疑團。」參禪之首要在於正知見,二者福德資糧,三者靜慮功夫。若以定為禪,想要開悟明心是非常困難的。
徑山大慧禪師 宗杲:「住心觀靜,是病非禪。長坐拘身,於理何益?聽吾偈曰:『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元是臭骨頭,何為立功過?』」[4]
中國禪
中國「禪」以般若正觀照見生命之本源空性,但這個「空」不是空洞無物,而是「真空妙有」。
胡適曾說:「中國禪並不來自於印度的瑜伽或禪那,相反的,卻是對瑜伽或禪那的一種革命。」鈴木大拙說:「像今天我們所謂的禪,在印度是沒有的。……中國人的那種富有實踐精神的想像力,創造了禪,使他們在宗教的情感上得到了最大的滿足。」Thomas Merton 說:「唐代的禪師才是真正繼承了莊子思想影響的人。」可以說,中國禪最根本的悟力是和老莊的見地一致的,《道德經》的第一、二兩章便說出了禪的形而上基礎。禪宗強調內心的自證,和莊子的「坐忘」、「心齋」和「朝徹」等是一致的。
註釋
[1] 《俱舍論頌疏》卷28:「問:何等名為靜慮?答:由定寂靜,慧能審慮,故慮體是慧,定有靜用及生慧慮,故名靜慮。」
[2] 《大智度論》卷28:「四禪亦名禪,亦名定,除四禪,諸餘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為禪。」
[3] 《博山參禪警語》卷1:「假饒死得種種心。不肯做工夫與法身理相應。不曾踏著向上關棙。坐在飯籮裡輕安自在。只箇輕安。正是禪病。」(CBETA, X63, no. 1257, p. 755, a21-23 // Z 2:17, p. 473,
c18-d2 // R112, p. 946, a18-b2)
[4] 《正法眼藏》卷6:「住心觀靜。是病非禪。長坐拘身。於理何益。聽吾偈曰。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元是臭骨頭。何為立功過。」(CBETA, X67, no. 1309, p. 622, c10-12 // Z 2:23, p. 67,
c8-10 // R118, p. 134, a8-10)
研究書目
吳汝鈞:《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
柳田聖山著,吳汝鈞譯:《中國禪思想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
忽滑谷快天著,朱謙之譯:《中國禪學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