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7日 星期一

為香港民主,雨傘運動再次出擊






為香港民主,雨傘運動再次出擊



本月,示威者在香港政府大樓外。
Kin Cheung/Associated Press
本月,示威者在香港政府大樓外。
香港——在9月4日的立法會選舉前夕,情勢變得愈發緊張,香港政府和北京的中央政府都密切關注著事態的發展。一群在2014年的親民主「雨傘運動」中初涉政壇的新面孔候選人,想要把他們的戰場擴大到立法機構,旨在讓香港擺脫北京方面日益帶有威權色彩的控制,這也是他們第一次這麼做。
這些年紀多為二十幾歲的活動人士,不再相信被寫進《基本法》的「一國兩制」原則所附帶的承諾——自從英國於1997年將香港的主權交還給中國之日起,《基本法》一直是香港的小憲法。他們曾在2014年讓這座城市的交通要道癱瘓了79天,但即便是那之後,他們也沒能獲得任何讓步,沒能讓香港政府領導人,也就是特首的提名和選舉規則更加民主化。他們由此得出結論:只要中國還在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就不可能有民主。
這些「傘兵」——欽佩他們有勇氣站出來反抗警方野蠻行徑的支持者對他們的昵稱——現在所尋求的東西,超出了他們在「雨傘運動」中的訴求,也超出了被稱為泛民主派的主流親民主陣營的訴求。兩年前,身為抗議者的他們曾援引《基本法》,爭取真普選和香港的高度自治。現在,他們要求讓香港享有自決權,甚至是在2047年完全從中國獨立出去——《基本法》將在那一年到期。
梁天琦(Edward Leung Tin-kei)本來堪稱最有希望在立法會中獲得一席之地的「傘兵」,但已失去參選資格。口才了得的他領導著本土民主前線(Hong Kong Indigenous),一個倡導香港人建立獨特民族認同感的政黨。另一位被剝奪參選資格的心懷大志者,來自剛創辦不久的香港民族黨(Hong Kong National Party),該黨主張香港應脫離中國,成為一個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
自從被禁止參加立法會選舉之後,梁天琦便和另一名年輕的活動人士、已獲得候選人資格的梁頌恆(Baggio Leung Chung-hang)聯合了起來。支持港獨的梁頌恆是「青年新政」(Youngspiration)的領導者。另一個重要的新黨派是「香港眾志」(Demosisto),它呼籲在10年內舉行公投,以決定2047年之後香港的未來。「香港眾志」由現年19歲的黃之鋒(Joshua Wong)領導。黃之鋒是雨傘運動的中流砥柱,在那些抗議活動中經受住了戰鬥的考驗,但因為年紀太小,他還不能參加任何選舉。
不過,還是有很多「傘兵」得到了競選立法會委員的許可,他們的存在已經改變了香港的政治圖景。競爭再也不是只在親建制派和泛民主派這兩個陣營之間展開。二者都贊同某種版本的「一國」理念,都自認為熱愛著中國大陸。香港政界現在是三分天下,新生的分離主義力量不可小覷。
顯然,這種新形勢會給親民主陣營帶來一些問題。內部紛爭以及細瑣的意識形態衝突——既存在於老派的泛民主人士和「傘兵」之間,又存在於「傘兵」內部,只是相對不那麼劇烈——有可能將選票攤薄,還有可能拉低單個反對派候選人戰勝親建制派對手的機率。(有些荒唐的是,由於政府竭力阻止一些「傘兵」參選,這種風險在某種程度上被化解了。)
香港政府本身極為不受歡迎,但擁有許多頗具影響力的支持者,以及大量可以用於壓制詆毀者的資源。例如,早就有消息稱,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也就是北京在香港的監察機構,秘密操控著當地的一些選舉。
儘管「香港眾志」已經獲准,可推舉一位參與立法會選舉的候選人,但它面臨著令人費解的行政上的阻礙,無法註冊為一個組織,這意味著它無法在銀行開設賬戶,還要應對其他諸多不便。因參加雨傘運動,該組織的領導者黃之鋒被控非法集會。週一,黃被判以80小時社會服務
曾以獨立思考和自由派觀點聞名的出版物,比如《明報》和《信報財經新聞》,最近都在發表評論,譴責分離主義,或者鼓吹中國的國家安全利益高於一切。這兩份報紙在過去幾年間都經歷了好幾輪管理層換血,並精簡了評論員隊伍,那些評論員有著同情親民主運動的名聲。(我從1991年開始為《信報財經新聞工作,但上個月,我在該報的專欄突然被停掉了。)
在親北京陣營看來,所有這些或許都有其必要性:它處於嚴重程度前所未有的分裂狀態,內部各個強大的利益集團之間的爭鬥已經越來越公開化了。一度被認為頗為激進的港獨觀點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支持,帶來了越來越大的新威脅。即使在雨傘運動期間,倡導港獨也無異於政治自殺之舉。但香港中文大學最近開展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有17%的受訪者支持這一觀點——而在15至24歲的受訪者中,該觀點的支持率接近40%。應該會讓香港政府感到不安的另一件事件是,偶有跡象顯示,即便是一些老年人,對「一國」理念的認同似乎也有所鬆動,他們贊同讓「兩種制度」具有更大的相互獨立性。
當然了,對港獨的任何期許必須要和對這麼做的可行性的保留意見放在一起考慮。畢竟,香港要依靠中國來滿足自己的大部分用水需求。駐紮在香港及其周邊地區的中國軍隊,也多到足以平息任何有可能演化成騷亂的分離主義運動。此外,近日的取消支持港獨人士參選立法會資格之舉表明,親建制派力量已經做好了準備,可以在整個過程中以超常手段對付他們。
但這些分離主義者已經下定了決心。儘管政府沒做任何讓步便平息了雨傘運動,但抗議者們已經重整旗鼓,現在又喊著新的戰鬥口號捲土重來。老派泛民主人士過去常說,「以效忠換民主」(Loyalty for democracy),意思是以前者作為得到後者的代價。但年輕的「傘兵」們已經厭倦了等待:「沒有民主?那就沒有效忠。」
練乙錚是香港的經濟和政治評論家。
翻譯:紐約時報中文網











http://cn.nytimes.com/opinion/20160817/the-umbrella-movement-fights-back/zh-hant/
Flag Count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