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

老北京風物圖卷



老北京風物圖卷


\
描繪老北京“龍脈”的長卷《老北京中軸風物圖》,全畫南起外城永定門外,進甕城,終於內城北城牆。其間,天橋梨園、前門鬧市、正陽午門、故宮三殿、鐘樓鼓樓等最能反映老北京人文景觀和商業文化的老字號招牌,連同雜耍販賣、市井過客、紅白喜事種種,都在畫家充滿感情的筆下復活,構成一段完整而真實的社會生活,被史學界稱為是可以捲成歷史的老北京。
這幅畫長53米,寬0.7米,畫有5000多個人物,數百座建築。胡同、商肆、牲畜、樹木更不計其數。長卷的筆觸時而恢弘,時而細膩。故宮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玉柱盤龍,金簷耀日,巍峨壯觀的皇家建築氣派令觀者驚嘆不已。而那個正沿中和殿小心下台階兒的過客,一撩長袍,半腿輕抬,亦如走在生活之中。再看房挨房、院套院的民宅商號,開門做買賣的,院里納涼的,更是真實、細緻到每一扇門似乎都可以撩簾而入、拂凳而坐,端起壺能倒水,隔著櫃檯能談生意。
如今已經被許多北京人淡忘的那原本豎立在煙袋斜街上長達兩米的特大煙袋、一上坡就得靠人推的燒炭的公共汽車、成群結隊運送貨物的雙峰駝、皇帝下台所走的地安門和景山明思宗崇禎自縊處鐵鍊鎖身的“罪槐”種種,惟此長卷可睹。恍惚間又見“三座門”前蒙著藍布車棚的驢車,駕轅的小毛驢還一直守候在歷史的原位上,等待中習慣地活動著右後蹄,一神一態,動靜自如,是畫又不是畫。
長卷的作者劉洪寬說,他的目的是要畫出一個具有特殊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的老北京,讓今天的北京人知道他們腳下曾經是什麼樣子,曾經多麼美好,多麼神秘。
\
1.行進中的駱駝。
\
2.永定門外護城河上的石橋。
\
3.永定門箭樓,規制與城樓差距較大,不甚協調;單簷歇山式灰筒瓦頂。
\
4.永定門城樓,重簷歇山三滴水樓閣式建築,灰筒瓦綠琉璃瓦剪邊頂,面闊五間,是北京的南大門。
\
5.上為先農壇下為天壇入口——南門。
\
6.圜丘壇是皇帝舉行祭天大禮的地方,始建於嘉靖九年(1530年)。壇平面呈圓形,共分三層,皆設漢白玉欄板。圜丘壇有外方內圓兩重矮牆,象徵著天圓地方。
\
7.皇穹宇位於圜丘壇以北,是供奉圜丘壇祭祀神位的場所,存放祭祀神牌的處所。始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年),初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稱皇穹宇。為重簷圓攢尖頂建築。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重建,改為鎏金寶頂單簷藍瓦圓攢尖頂。有東西配廡各5間。其正殿及東西廡共圍於一平整光滑的圓牆之內,人們在牆的不同位置面牆說話,站在遠處牆邊的人,能十分清晰地聽到,此為回音壁。
\
8.丹陛橋,又叫神道或海墁大道。它長360米,寬29.4米,南端高1米,由南向北逐漸升至3米,象徵著此道與天宮相接,皇帝由南至北步步升天。丹陛橋中間是神道,左邊是御道,右邊是王道。皇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走王道,神走神道。
\
9.祈穀壇是舉行孟春祈穀大典的場所,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幹殿、東西配殿、祈年門、神廚、宰牲亭、長廊,祈穀壇的祭壇為壇殿結合的圓形建築,是根據古代“屋下祭帝”的說法建立的。壇為三層,高5.6米,下層直徑91米,中層直徑80米,上層68米;祈年殿為圓形,高38米,直徑32.7米,三重藍琉璃瓦,圓形屋簷,攢尖頂,寶頂鎏金。祈年殿由28根楠木大柱支撐,柱子環轉排列,中間4根龍井柱,高19.2米,直徑1.2米,支撐上層屋簷;中間12根金柱支撐第二層屋簷;外圍12根檐柱支撐第三層屋簷;相應設置三層天花,中間設置龍鳳藻井;殿內樑枋施龍鳳和璽彩畫。
\
10.祈穀壇的另一座重要建築是皇幹殿,它坐落在祈年牆環繞的矩形院落裡,其間有琉璃門相通。這是一座廡殿式大殿,覆蓋藍色的琉璃瓦,下面有漢白玉石欄杆的台基座。它是專為平時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右側是北天門。
\
11.前門外大街北京最繁華的商業區。
\
12.前門外大街北京最繁華的商業區。
\
13.前門外大街北京最繁華的商業區。
\
14.前門外大街北京最繁華的商業區。
\
15.前門外大街北京最繁華的商業區。
\
16.前門外大街北京最繁華的商業區。
\
17.前門外大街北京最繁華的商業區。
\
18.前門五牌樓,歷史上是北京最大的街中牌樓。始建於清代,1958年被拆除。2007年重建。
\
19.前門外石橋。
\
20.前門箭樓左右甕城城牆已經拆除。
\
21.前門是正陽門的俗稱,包括箭樓和城樓,原由甕城牆連為一體,後因修路分割成了兩個部分。城樓為灰筒瓦綠琉璃剪邊,重簷歇山三滴水結構;樓上樓下均四面有門,面寬七間近深三間,上下有迴廊,整座城樓通高42米,在北京所有城門中最為高大,一直被視為老北京的象徵。
\
22.在正陽門北側,大清門外,橫亙著一條縱橫如棋盤的街坊,名曰:棋盤街。
\
23.大清門位於皇城天安門之南、內城正陽門之北,城市中軸線上。是皇城正門天安門的外門,又稱“皇城第一門”。
\
24.大清門北側左右各有東西向廊房110間,主要是六部、五府和軍機事務的辦公地。文官在東千步廊,武官在西千步廊。民國初年,就將千步廊拆除,只餘紅牆。
\
25.千步廊北部,東接長安左門,西接長安右門。兩門之間為天街,即今長安街。
\
26.天安門。
\
27.天安門後。
\
28.端門。
\
29.午門前廣場。
\
30.午門。
\
31.太和門廣場。
\
32.太和門。
\
33.太和殿、中和殿。
\
34.保和殿、幹清門。
\
35.幹清宮。
\
36.坤寧宮、坤寧門。
\
37.欽安殿、神武門。
\
38.北上門(圖中左一),已不存在。萬歲門,也叫景山門。綺望樓(圖中右一建築),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供奉有孔子神位,為清代皇室祭奉孔子之處。畫面上部的建築群是大高玄殿,位於景山西麓,是個皇家道教寺廟,廟前門外有三座牌樓環繞,並有兩座習禮亭,造型與角樓相似,今皆不存在。
\
39.景山,山頂五亭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造型優美,秀麗壯觀。居於中峰的叫萬春亭。畫面右下角一段紅牆的右側,立有石碑一塊,乃明亡主崇禎吊死之處。
\
40.壽皇殿:位於景山正北面的一組建築,有正殿、左右山殿、東西配殿,以及神廚、神庫、碑亭、井亭等附屬建築。垣牆呈方形,坐北朝南。外有4柱9樓木牌坊3座,分東、南、西三面,均為琉璃筒瓦廡殿頂。原供奉康熙“神禦”後作為供奉清代歷朝皇帝神像的處所。歷代清朝皇帝死後,遺體從乾清宮追悼完畢,在送往陵寢下葬之前,在壽皇殿停靈一段時間。1954年闢為北京市少年宮。
\
41.壽皇殿後開一小門,叫北中門,往北是地安門內大街。
\
42.地安門是北京中軸線上的重要標誌性建築之一,是皇城的北門,天安門則是皇城的南門。南北互相對應,寓意天地平安,風調雨順。為磚木結構之宮門式建築,面闊七間,中明間及兩次間為通道。1954年底拆除。因為是皇城的北門,凡是皇帝北上出征巡視時大多要出地安門,親祭地壇諸神時也出地安門。早年,地安門內設置有許多為皇家服務的衙門,諸如尚衣監、司設監、司禮監、酒醋局、織染局、針工局、巾帽局、火藥局、司苑局,還有鐘鼓司、供用庫、蠟庫、簾子庫、兵器庫、皮房、紙房、安樂堂等。
\
43.地安門外大街,舊時分為兩段。以後門橋為界,以此,至鼓樓,明稱鼓樓下大街,因在鼓樓之下得名。清光緒《順天府志》稱鼓樓大街。以南,清時稱地安門大街(從後門橋至景山後街)。民初未變。後,以地安門為界,以北稱地安門大街,以南稱地安門內大街。建國後,地安門大街,於“門”後加“外”字。
\
44.後門橋原稱萬寧橋,位於北京的中軸線上,在地安門以北,鼓樓以南的位置。由於與前門南北相對,京城百姓俗稱地安門為後門,因而此橋也叫後門橋。後門橋位於地安門外大街。橋跨什剎海入玉河處。始建於元代。
\
45.火德真君廟俗稱火神廟。火德真君廟裡供奉的是真武大帝,為像徵天地精靈的龜蛇抱像。火神廟的山門東向,開在廟的東南角上,面對地安門外大街。山門內外原各有一座牌樓,現已毀。山門為歇山頂​​,面闊一間,黃琉璃瓦綠剪邊。山門內原有鐘樓、鼓樓。進山門,向西穿過配殿(已毀),進入南北向的院落。南面的倒座房是隆恩殿,面闊三間,歇山頂,供奉隆恩真君王靈官;北面正殿是火祖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歇山頂,前出抱廈,供奉火神(南方火德熒惑星君);西面為一配殿。
\
46.​​地安門外大街。
\
47.鼓樓位於北京城中軸線的地安門外大街北端,為古代城市的報時台。清代劃每夜為五節,晚八時(戌)曰定更(又稱起更或初更);十時(亥)曰二更;十二時(子)曰三更;二時(醜)曰四更;四時(寅)曰五更;五時(申末卯初)曰亮更,即天明之意。定更及亮更,皆先擊鼓,後撞鐘。而二更至五更則只撞鐘不擊鼓。擊鐘鼓時先快擊十八響,再慢擊十八響,俗曰:“緊十八,慢十八”,快慢相間計六次,共108響。鼓樓坐北朝南,為重簷三滴水木結構樓閣建築,通高46.7米。樓身坐落在4米高的磚砌城台之上,東西長約56米,南北寬約33米,台上四周圍以宇牆。鼓樓二層內原有主鼓一面,群鼓二十四面,現僅存一面主鼓,內之鼓高2.22米,長2.25米,腰徑1.71米,鼓面直徑1.40米,已殘破不堪,並在鼓皮上留有侵華日軍用刺刀捅破的刀痕;有木製鼓座,鼓座為紅油漆上雕雲紋,高1.8米,長2米,寬1.9米。
\
48.鐘樓位於北京東城區地安門外大街,在鼓樓北,是老北京中軸線的北端點。原址為元大都大天壽萬寧寺之中心閣。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後毀於火。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建,十二年竣工。其樓身為正方形平面,重簷歇山頂,無樑式磚石建築。台身四面開券門,內部呈十字券結構,東北隅開門,內有石階七十五級供登臨。鐘樓原有明永樂年間鑄造的鐵鐘一口,置放於樓外平地上,後由古鐘博物館收藏。鐘樓內正中位置安架一八角形木框架,其上懸鍾。該鐘鑄造於明永樂十八年,鐘通高7.02米,最大直徑3.40米,重約63噸,為目前我國發現最重的銅鐘。
\
49.宏恩觀全觀坐北朝南,據上世紀50年代調查,有觀門、垂花門、帝君殿、大殿、東西配殿及三個跨院。觀門前有照壁一座,寬3.8米,厚1.2米,硬山調大脊筒瓦頂,紅堊牆身岔角雕花。山門面闊五間,17.6米,進深7.9米,額書“重修清淨宏恩觀”。山門兩側垣牆闢有東、西角門。山門後為垂花門,面闊2.9米,進深3.9米。前殿名帝君殿,殿式作法,簷下五踩斗拱,歇山調大脊筒瓦頂,周圍廊帶雀替,和璽彩畫,面闊五間22.18米,進深13.2米。東西配殿各五間,大式作法,硬山筒瓦頂。後為大殿,面闊五間18.2米,進深9.8米,大式作法,硬山大脊筒瓦頂,兩側帶耳房各三間。東西配殿面闊三間16米,進深6.7米,大式硬山過壟脊筒瓦頂,前帶廊,蘇式彩畫。另有東西配房,均面闊七間20米,帶前廊,硬山頂筒瓦過壟脊。
\
50.尾聲。











http://www.aboluowang.com/2014/0411/387392.html
Flag Count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