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 珠海學院工商管理學系 系主任 (1996-2006),以真實身份亮相,目的是希望藉著網絡之威力,將我的換腎後生活狀況及其後遺症狀,傳予失去連絡的舊友、學生及腎友分享!
2015年8月26日 星期三
圖看世界:電車的歷史軌跡
圖看世界:電車的歷史軌跡
現代城市路面電車的前身「有軌車輛」,初見於19世紀,至20世紀初盛極一時,不少城市都可見其身影。
隨着私家車及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在1950年代開始普及,不少路面電車系統於20世紀中葉陸續被拆卸,可是在香港、日本及歐美等地,不少電車網絡仍然保養良好或被繼續現代化。
香港電車簡史(明報美術製圖)
按圖可放大觀看電車歷史。 (明報美術製圖)
香港電車存廢近期成為城中熱話,其命運未可預知,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電車在歷史長廊中留下的軌迹已深印人心,記憶中那道風景將亮麗如新。
現代電車一般指透過車頂「集電杆」取電、沿特定路線行駛的列車,分有軌或無軌。翻查歷史,「電車」前身卻不是電力推動,能源模式和車種屢經變化。
路面電車優/缺點
●優點
實用廉宜,每公里路面線路所需投資是地下鐵路的三分之一;
毋須挖掘隧道,車站簡單,乘客上落容易;
相較其他路面交通工具,交通意外比率較低;
電力電車不會排放廢氣,是環保交通工具。
●缺點
鋪設軌道、高架電纜等建設成本高於公共汽車;
受軌道和高架電纜限制,行駛靈活度不及公共汽車。路軌佔用路面;
載客效率低於地鐵;
速度較慢。
中國大陸最早的路面電車出現於清朝時期的北京(1899年),由德國西門子公司修建,連接郊區的馬家堡火車站與永定門。天津、上海亦先後於1906年及1908年開通路面電車。北京市內的路面電車則在1924年開通,日、俄亦曾在大連、哈爾濱、長春、瀋陽開通路面電車線路。
1950年代末開始,中國的大城市陸續拆除路面電車線路,代之以無軌電車。
到2006年,中國大陸仍有路面電車營運的城市僅餘長春、大連,並已被改造為城市軌道交通的一部分。2006年底,天津濱海新區開通了法國引進的膠輪導向電車Translohr,開中國之先。2009年,上海浦東新區張江地區也開通了使用膠輪導向的路面電車。
2012年3月,瀋陽開工建設路面電車,2013年8月正式運營,在瀋陽消失近40年的路面電車又重回市民生活。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