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暢
前言
教育孩子需要好方法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都盡其所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然而為什麼有的孩子能出類拔萃,而有的孩子卻非常平庸?同樣是孩子,差別為什麼如此之大?
其實,造成差別的原因很簡單——有沒有採用好的教育方法!
孩子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自己的家庭中度過的,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場所,而父母是教育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並且是終身的老師。在長時間的相處中,父母採用什麼教育方法培養孩子,決定著孩子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決定著孩子未來是什麼樣的命運。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未來的競爭與其說是孩子們的競爭,不如說是家長們的競爭。
每一個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潛能,只不過由於種種原因被壓抑住了,而潛能被壓抑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咎于家長教育方法的錯誤。
現在,很多父母都能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都能認識到:讓孩子取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要靠後天的努力和父母的引導;天才不是遺傳的,而是教育來的;每個孩子都可能成為是天才,只要父母能用培養天才的方法來教育孩子!
是的,教育孩子需要好方法!所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一定要選擇正確的教育方法,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天才。
然而,很多家長找不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正確的教育方法。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但是,樹立了錯誤的榜樣所付出的代價也是慘重的。因此,系統全面地瞭解在世界上發揮巨大影響的教育方法,為自己的孩子選擇一條真正適合的教育路線才是最最重要的。
本書收錄了世界上最著名的9種教育方法,系統地介紹了每種教育方法的理論發展和實踐運用,為天下父母提供了最權威、最完美的“教育聖經”。這些方法不僅培育出了一個個神奇的天才少年,而且也在世界上廣受歡迎,被世人奉為圭臬:
卡爾.威特:全能教育法
塞德茲:天才教育法
約翰.洛克:全面教育法
蒙台梭利:特殊教育法
斯賓塞:快樂教育法
M.S.斯特娜:自然教育法
鈴木鎮一:才能教育法
多湖輝:實踐教育法
井深大:早期教育法
這是一本濃縮了人類教育思想精華的書。這些教育方法經過時間的歷練、經過人們的實踐已經被證實為最有效、最受歡迎的教育寶典。全球已有數百萬家長從這些教育方法中得到了有力的幫助,使他們的孩子的人生得到了積極的改變。聰明的父母可以從本書中發現一條完美教育的路線指南,讓孩子受益一生。
孩子成才的希望就在眼前,培養教育的秘密就在身邊,悉心閱讀此書,借鑒這些經典的教育方法,你會發現——天才就在你的身邊!
匯總一下九種育兒方法:
第一部分 卡爾.威特:全能教育法
第二部分 塞德茲:天才教育法
第三部分 約翰.洛克:全面教育法
第四部分 蒙台梭利:特殊教育法
第五部分 斯賓塞:快樂教育法
第六部分 M.S.斯特娜:自然教育法
第七部分 鈴木鎮一:才能教育法
第八部分 多湖輝:實踐教育法
第九部分 井深大:早期教育法
――――――――――――――――――――――――――――――――
第八部分 多湖輝:實踐教育法
一、多湖輝
二戰以後,日本掀起了一場教育改革的高潮,湧現了一批傑出的教育家,多湖輝便是其中之一。
多湖輝認為培養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父母成為“教育的實踐者”。他的教育思想淺顯實用,深受人們喜愛,影響了一代代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多湖輝的著作從胎兒到小學教育,從教育心理學到具體的教育行為都有詳細的論述,可謂是“兒童教育的百科全書”,包括《母愛促進身心健康》、《如何開發孩子的能力》、《管教孩子的技巧》、《學習指導法》等。
20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們在對其經濟和政治發展因素進行分析研究的同時,也對日本的教育表示了極大的關注。
許多外國研究者認為,日本近代經濟上的成功正是高識字率與教育水準提高的結果。二戰以後,日本朝野上下一直在討論一個話題:教育投資論。這種理論認為,不應該把教育開支看作消費,而應視為投資。這種思想深刻影響了一代日本政府的決策和父母的教育觀,全社會掀起了一場教育改革的高潮。正是在這種大的背景下,湧現出了一批頗具影響的教育家。多湖輝就是其中的一位。
作為一名日本傑出的教育家,多湖輝教授對兒童心理和腦力開發研究造詣頗深。與許多以理論見長的學者不一樣,多湖輝的教育思想更具實踐性,直指兒童教育的具體實際問題,並提出了許多具有建設性的意見。
多湖輝曾經擔任過大學附屬小學的校長,這使他有機會接觸許多小學生,並開始考察圍繞現代兒童的社會環境及家庭環境問題。在這期間他開始重新考慮,究竟什麼是教育?家庭作為孩子成長的關鍵場所,是否真正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
多湖輝認為增強孩子能力的最好辦法,就是使父母成為“教育的實踐者”。不僅要瞭解孩子獨特的心理動態,而且應該針對不同孩子的個性特徵,不斷地在生活和學習實踐中摸索瞭解教育孩子的方法。
每一個做父母的對子女的培養和教育都十分用心,為了把孩子培養成才,他們甘願不辭辛勞,費盡心血。但是往往並沒有取得相應的成效,其原因就在於孩子的父母沒有以一個實踐者的心態來教育孩子,他們既缺乏教育的具體行動,又缺乏教育的藝術和技巧。多湖輝教授曾經有一段時間,每週一次做客廣播節目《育兒問答》,在節目中,他與父母和孩子進行了廣泛的溝通,瞭解到了許多在日常生活和現實社會中,孤立孩子、扼殺其應有才能的父母們的種種表現。他為節目準備了許多資料,並且以這些資料為素材,完成了一系列兒童教育書籍的寫作。
多湖輝是多產作家,其著作暢銷長久不衰,作品語言通俗易懂,對各種問題均能深入淺出,所提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更是行之有效,因此,他的大名在日本家喻戶曉。這些著作包括《母愛促進身心健康》、《如何開發孩子的能力》、《管教孩子的技巧》、《使孩子聰明的心理戰術》、《培養孩子學習興趣方法談》、《學習指導法》、《孩子的心理規律》、《責備孩子的方略》等等。他的著作從胎兒到小學生教育,從教育心理學到具體的教育行為,方方面面都詳細論及,可謂是“兒童教育的百科全書”,很有參考價值。
在一系列著作中,多湖輝強調,胎教是新事物,胎兒的靈性與母體息息相通。母親的生活習慣、飲食、健康、情緒對胎兒的健康成長有著直接的影響,母親切不可掉以輕心。胎動是胎兒向母親發出的各種信號,母親不可不知。
遺傳對人的智力有很大影響,但後天的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更大,即使先天不足,只要教育及時得法,本人不懈努力,同樣可以使智力得以不斷的提高。
母親是嬰、幼兒的啟蒙老師和引路人,責任十分重大。一般的母親對“育”能盡到責任,但對“教”的認識卻往往不足。常言道“人看從小”、“3歲看大,7歲看老”,說明幼兒期的教育極其重要。幼兒的可塑性很大,問題在於怎樣去塑造。對3歲前的教育等閒視之,是父母的一大失誤。
多湖輝的教育思想以淺顯和實用深得廣大讀者的喜愛,深刻地影響了一代代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二、勿用成人的標準要求孩子
到美國或者歐洲的幼稚園去參觀,常常能看到孩子們從頭到腳捂著嚴實的罩衣站在大畫布上畫畫兒,弄得身上全是顏料的顏色,看不懂他們在畫些什麼。但是,據說這種動用全身來畫畫兒的方法能夠消除孩子們日常積累下來的疲勞。多湖輝聽後大受啟發,明白了繪畫所具有的消除疲勞的功效。確實,每個孩子對繪畫都是全身心地投入,他們都非常愉快地在畫著。
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講,畫畫兒時能否畫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對繪畫產生興趣、喜歡上繪畫。大人往往拿成人的欣賞標準來對孩子的作品評頭論足,這種做法可以說是大錯而特錯。畫畫兒時若過分拘泥於畫好畫壞,就會一味追求手頭上的技巧,而忽略了更為重要的東西。這時即使能畫得很有技巧,其作品也會缺少氣勢、缺少孩子特有的靈感。稱不上是一幅真正的好作品。
作文也一樣。新奇而有趣的文章大多出自低年級的學生之手。特別是二年級學生的作文,其中許多新奇的表達方式甚至會讓大人們驚歎不已。隨著年級的升高,到了五六年級時,孩子的表達歸納能力會有顯著提高,寫的文章也越來越接近大人。可這時的文章大多只注重形式的完整,趣味性也越來越淡,可以說是漸漸趨向程式化。
“都上小學六年級了,每次學習還不能堅持1個小時,怎麼辦呢?”許多母親拼命督促自己的孩子。她們往往會憑空想像出一個好學生的形象,然後再拿自己的孩子與之相比較。因此,免不了要常常責備自己的孩子。
家長腦海中常常有一個想像中的“模範孩子”,並認為到了六年級必須得這樣。並以此督促自己的孩子也要這樣去做。
但是,孩子畢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不可能什麼都按照家長的意願行事。有的家長會因此焦慮不安,甚至大動肝火。這樣一來,反而使得孩子寸步難行,不知如何是好。假如有的孩子表面上服從家長,按照家長說的去做,可只是做做樣子給家長看,並沒有什麼實質的內容,又有何用呢?還有一些乖巧的孩子,他們老老實實地把自己關在書房裡,坐在書桌前,可是並不學習,而是偷偷地翻著漫畫書。這樣的事例並不少見。
這時有必要進行一些心理調整。首先,需要父母做的是放棄過高的期望,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適合孩子實際能力的目標。假如命令孩子“集中精力學習一個小時” 而孩子不容易做到的話,不妨把目標壓縮一下,變成10分鐘或者15分鐘。
成人也一樣,當目標過高時,往往沒有積極性去做。而且一開始就會灰心喪氣,覺得自己做不了。即使勉勉強強去做了,也不會做好。但是如果目標適中,稍加把勁就會圓滿完成的話,則會下決心試試看。
容易厭倦的孩子也是如此。可以先讓他學習10分鐘、15分鐘。完成後好好表揚孩子一番。日後將時間逐漸拉長。當能完成30分鐘後,1個小時也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目標了。
最終目標可以很高,可暫時目標不宜過高,這會是孩子易於接受的,並能不斷地給孩子成就感和自信心。小的目標逐一實現,這種積累終將化作一座大山。
三、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對待
美國有位名叫柯迪爾的學者,曾調查研究過日本和美國的母子關係。結果顯示,日美最大的差異是,日本的母親很少和子女交談,而美國的母親則經常和子女交談。
柯迪爾分析研究結果後認為,日本的母親把子女視若自己一部分的傾向較為強烈。她們認為子女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甚至是自己的分身,所以不必找麻煩用語言來表達意思。
通過撫摸、逗逗孩子來加深母子感情,最後發展到以心傳心的境地,這就是日本父母心中最理想的育兒方法。
與此相反,美國的母親們像對待成年人一樣對待孩子,即便是對尚不會說話的嬰兒,她們認真的程度有時簡直到了可笑的地步。她們以與成年人交談的口吻極其認真地對孩子說話,也不管孩子是否能聽懂。
一方把孩子當作自己的一部分,而另一方則視為獨立的個體,兩種育兒態度如此相異,究竟哪一方更容易使孩子產生依賴心理,結論是一目了然的。從某一角度考慮,正如大多數日本母親認為的,視孩子為自己的一部分理所當然。然而,我們不可否認,還是這種觀念長期深植于人心,才造成了如今母子互相離不開的結果。報紙上曾報導過父母因孩子殺人感到羞愧而企圖自殺的消息,這種行為就是上述觀念造成的。歐美人簡直不理解日本人母子或父子一同自殺的現象,往往以為是他殺,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五木寬之在某雜誌與野圾昭如對話時曾談及自己的親身體驗,說在俄國家庭,父母教孩子學會的第一個字是“不”。而日本人,一定是先教會說“媽媽”兩個字。由此可見,日本人的親子關係是何等密切,父母是何等嬌寵孩子。
但在美國有所中學內發現了毒品攜帶者,校長知道後便立刻報了警。如果此事發生在日本,一定是先通知家長,把家長叫來一同商量對策。而在美國,則拋開父母,要求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單獨承擔責任。我可應該學習美國的育兒法,也就是從嬰兒期就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對待。
四、把學習變為“遊戲”
日本人似乎都討厭“遊戲”,自古以來被稱為“玩耍的人”是指不受人喜歡的人,也就是說在日本“玩耍”變成了“工作”或是“誠實”的反義詞。
確實,“玩耍”存在逃避現實、消愁解悶、過分地為無謂的事消耗精力等不受歡迎的一面。但是,多湖輝卻發現了其另一方面,即玩耍之中也存在唯有其人所能知曉的喜悅和快樂。玩耍之中,也有不受儀式或習慣所影響的精神上的自由。這雖然稱不上是創造性活動,但不是也可以看作是與其相酷似的一種體驗嗎?甚至可以是說孩子所有的學習都來自於玩耍之中也不為過。將學習與玩耍明確地區別開,將其加以限制,這是大人的想法,而對於孩子來說,學習和玩耍是沒有區別的。
例如,美國面向兒童的電視節目“芝麻街道”,其主要創意就是從電視廣告中得到啟發的。孩子們對廣告特別感興趣,馬上就能記住廣告中的歌曲,並能馬上記住廣告中的詞句,將其運用到日常會話中。
既然如此,如果運用廣告的手法,在電視臺上播放具有教育意義的節目,孩子們不是就可以不知不覺地在娛樂之中激發學習的興趣嗎?“芝麻街道”就是由這種思路產生的,結果如所預想的那樣,取得了很大成功,在日本也頗受歡迎。
開發孩子的智力,首先要使孩子感興趣,並採用使他們快樂的形式進行。從這種觀點出發,重新探討今天的孩子所喜歡的遊戲,會根據創意的不同而取得意外的不同的結論。
美國的心理學家曾以在地面上寫英文字母,一邊玩著踢石頭的遊戲,一邊讓孩子們學習英文字母拼寫簡單的單詞的方法教育孩子,結果獲得了成功。借鑒此經驗,多湖輝在幼兒開發協會教育實驗中,讓孩子們使用小道具,輪流擔任劇中的角色、恰到好處地作各種姿勢和手勢、講英語臺詞,結果表明,孩子借此都能自然地掌握英語的發音,並理解臺詞的意義。
這樣,老師又能讓孩子一邊進行娛樂,一邊就能輕易地掌握英語會話。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付出同樣的辛苦,但是對任何人來講以工作的形式與以娛樂的形式,感覺都完全不一樣的。例如,如果是要求作為一種工作走10公里的山路,恐怕多數人都覺得很艱難。但是,同樣的10公里,如果說是旅遊、打高爾夫球,平時那些總是坐車的人也會高高興興地去走,而且對疲勞的感覺也完全不同。
孩子們能在娛樂中做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是孩子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的表現。多湖輝認為這種學習的主動性尤為重要。我們在學習中真正學到的東西,都是從自己主動地想學開始的。
然而,在心理學中,常常把賞與罰的作用看成是這種動機形成的原因,即對成功者給予獎勵、對失敗者給予處罰的強制方法。由於賞與罰都是從外部用誘餌和鞭子來促使動機形成的,因而稱之為“外部動機形成”。與之相對應的,是學習者本身對學習抱有興趣,主動地進行學習,稱之為“自發的動機形成”。
母親們經常說:“我家的孩子熱衷於玩電腦,一點也不學習,叫人為難。”的確,目前在孩子中間形成了一股電腦熱。為什麼孩子那麼熱衷電腦呢?回答只有一個,即“因為電腦有意思”。把這件事反過來說,孩子不熱衷於學習,這與學習無意思有關。只會像背臺詞一樣說“你給我學習”的母親,大概沒有注意到孩子這一點。
過去的刑罰中有一種最殘酷的刑罰,就是把這裡的石頭搬到那邊,運完之後再搬回原來的地方,幾十年讓其連續進行這種單純操作。許多對這種工作感到無聊的犯人因過於痛苦而發狂自殺。對於人來說,被迫做“無趣”的事情實際上是非常痛苦的。許多厭學的孩子認為學習是一種“痛苦的工作”,或許其中也有的孩子認為,我什麼壞事都沒有做過,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刑罰來懲罰我呢?如果按照這種思路來考慮,醫治孩子厭學的妙方就是把學習變成有意思的事。為此,首先著手做的事應該是把學習變成孩子最喜歡的遊戲。
把學習變為“遊戲”,是去掉學習原來的形象,使其變得有意思。學習的本來形象是為了達到目的而努力。而遊戲與學習完全相反,乍一看是無用的工作。但對於頭腦的訓練卻也是有益的。把“擺脫了辛苦學習的、具有有趣形象的”遊戲變成學習,在這方面多湖輝做了許多有意思的嘗試。比如“押考題遊戲”就消除了孩子對學習的抵觸情緒。
多湖輝曾教育過一個孩子,雖然還是幼兒,卻幾乎已經知道了車的各種型號,令周圍的人非常吃驚。當然,這並不是父母強迫其學習的。父母帶他駕車去旅行時,孩子在車裡感到無聊而哭鬧。於是,母親就與其一起進行“押寶”遊戲,讓他猜遇到的車的種類和顏色等,使其不知不覺地掌握了“專業”知識。
這件事使多湖輝深切地感到,只要孩子認為有趣,即使是很簡單的遊戲,他也能在遊戲中不知不覺地進行學習。比如,大人向孩子提議說:“你猜一猜明天會從哪裡出考試題呢?”孩子為了多猜,就有可能儘量擴大“學習”範圍。如果其覺得這種遊戲有趣,接著還會繼續猜,這就是孩子的心理。如果在孩子之間進行競猜,不僅猜的內容更具體,也會萌發競爭心理,效果將會更大。並且,孩子們還會在研究是否猜中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完成複習的任務,這很有可能使孩子從猜謎走向喜歡學習的道路。
為了進一步說明遊戲對孩子成長的意義,多湖輝對玩耍與學習是如何使孩子的頭腦變聰明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他認為,普通的機器越使用越受到磨損,性能越變得落後,人的頭腦卻完全相反,通過對大腦生理學和心理學的研究可知,人的大腦幾乎是可以無限制地延長使用的。
甚至有人說,人的大腦大約有140億個腦細胞,其中能夠使用的僅僅是5%左右,剩下的約95%處於睡眠狀態。常常有人擔心給孩子的腦子裡塞入過多的東西會引起爆炸,這樣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與此相比,更令人擔心的是因為不使用大腦,而使大腦的活動減弱。想一想如果我們因為得病半個月臥床不起,腿腳突然變得軟弱無力的事實,就會明白這個道理。
腦細胞也與此相同,一不使用,當然就會適應這個環境,產生類似停滯和老化的現象。因此,我們絲毫不應該有對孩子進行填鴨式教育的想法,而應該採取許多愉快而主動地鍛煉大腦的方法教育孩子。
孩子的玩耍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方法之一。只要母親在孩子娛樂的時候,稍微動腦想辦法,做一些努力,把理論基礎知識融於娛樂之中,單純的玩耍也會馬上變成使大腦變聰明的工具,可以說父母的義務就是掌握這種方法。
平時大家常說“好好學習,好好玩”,多湖輝教授則認為,從對孩子大腦的發育來說,不如改說成“好好玩,好好學習”,因為玩的比重正在擴大。即孩子們實際上是通過玩來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的。一說“玩得發瘋”,在大人的世界就很可能受到譴責,可是在孩子們的世界中則與“拼命地學習”是一致的。
此外,玩耍對於身體健康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可以說這是使孩子大腦健康的重要因素。
在英國,一放暑假,老師就要這樣與孩子們作短暫的告別:“到今天,學習就全部結束了。從明天開始,不要再想學習的事情,盡情地玩吧。9月份咱們再見!希望那時,你們都被陽光曬得黑黑的。”英國的孩子們用不著擔心暑假中會被圍在補習班、測試、作業的牢籠裡。
對此做法,有些母親肯定會擔心:“這樣的話,好不容易學習的東西,不就全忘光了嗎?”而歐美人卻不這麼想。他們認為:“暑假的意義就在於讓孩子換換腦子,充分做好吸收新知識的各種準備。”也有許多人覺得:“對孩子來說,除了在學校學習以外,還有許許多多的東西要學。希望孩子能利用漫長的暑假去學習並掌握這些東西。”
書本知識,只有同生活體驗結合在一起,才能成為活的知識,才能衍生出生存的智慧。因此,我們說遊戲和玩耍是孩子生活體驗的一種嘗試。
五、教導孩子思考
使孩子的頭腦變聰明的最重要的一點是給孩子思考的機會,讓其自己動腦筋思考問題,因為大腦不運動就會生銹。
那麼如何做才能使孩子動腦筋想問題呢?多湖輝認為應該尋找機會迫使孩子進入思考問題的狀態。
人的大腦本來是很好用的,帶有節約思考的組織。比如,如果今天以與昨天相同的方法順利度過,那麼我們就不需要動腦思考什麼,只要以與昨天相同的方法就可以處理今天的事情。
所以,我們的大腦之所以開始活躍,是因為今天遇到了用昨天的方法解決不了的事情。照這樣考慮,不知這個“節約思考組織”平時為我們做了多少好事。如果每人每天從刷牙開始到吃飯,對每件事都從頭到尾一一進行思考和處理,那麼即便有幾個腦袋也裝不下。因為對於習慣的事情不需要特殊考慮就可以做,所以可以把精力用於去應付我們身邊突然出現的新事態,並保持頭腦的清醒。
由於這樣的理由,對於大腦來說,“節約思考組織”本來是很方便的,但是稍不注意也可能成為致命的問題。所謂的墨守成規是比癌症更可怕的疾病。一旦得了這種病,我們的頭腦就會生銹、老化,即大腦迅速衰弱。乍一看,這種可怕的墨守成規的病,因為帶有與老化現象相似的症狀,所以被認為是老年病的一種。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不論多麼年輕的人,甚至有的小孩也會患此種疾病。
尤其是孩子得了這種病更可怕。因為孩子的大腦正處於發育階段,不經常使用大腦的人精神發育肯定比正常人遲緩,這是眾所周知的。
據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對幼兒到成人的智力發育情況所做追蹤研究的結果表明,0~4歲兒童的智力發育程度完全可以決定18歲以前的智力最高值。即0~4歲期間智力直線上升的孩子,其以後也會保持這個速度,到了18歲高峰期時達到最高水準。相反,智力緩慢上升的孩子,到了18歲高峰期時,也完全處於低水準。並且,決定這個智力上升程度的絕大部分因素在於孩子周圍有多大的刺激,而促使孩子智力發育的大部分責任在於母親。
開發智力工作做得越好,孩子的頭腦越聰明,在這方面也許對母親的要求過高了,但是所有的母親都應該成為“教育擔當者”。所謂“教育擔當者”即是設法給孩子創造有利於智力發育的思考機會,有目的地營造智力環境,使孩子的頭腦變聰明的具體操作者。
為了讓孩子養成經常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問題的習慣,在說“好好想想”、“努力”之前,首先讓孩子自己認識到思考的意義很重要。與父母強迫孩子在學校獲得好成績相比,孩子希望認字,希望能夠閱讀電視節目表,這對於孩子來說更實際得多。孩子能夠自己確定這樣更具體的實際目標,才能產生想要認定的熱情。由父母一方施加的目標,就很有可能使孩子忘掉思考的重要性。
對於簡單的問題,人們按照自己習慣的思維方式幾乎都可以得到解決。而當遇到用自己習慣的思維方式解決不了的難題時,就必須打破原有的思維方式,引進新的思維方式。並且,因為在處理容易的問題時,由於不知道是採用了自己的全部還是一部分想法解決的,所以就無法瞭解自己的實力。在處理疑難問題時,重新檢查一下自己思維武器的全部,有利於發現缺點和失誤。
比如,某小學在帶學生到百貨店去買東西時,要求每位學生只能帶50日元,儘量用這些錢多買有用的東西。他們平時用50日元買一塊巧克力還常常不夠,這次拿 50日元到高級物品齊全的老字型大小商店去用,使學生們感到不知所措,但過了兩個小時之後,他們左思右想終於想出了買許多東西的竅門,最後完成任務回家了。強行要求的作用恰恰可以發現孩子頭腦的靈活性。
因此,多湖輝告誡家長們: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切勿代替孩子做出“結論”,對於孩子來說,遇到困難時恰好是思考的最佳機會。
那麼這個時候父母是否做旁觀者呢?從旁邊做適當的指教是必要的,但卻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比如,當孩子在馬路上摔倒時,美國的母親只說三言兩語,然後,看著孩子直到他站起來為止。而日本的母親大多數會馬上跑過去把孩子扶起來。在非洲有的民族是模仿孩子,反復與孩子一起摔倒,然而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也不去扶他。
美國人以鼓勵的語言説明孩子站起來;非洲人以父母摔倒後自己站起來的無聲的實際行動教育孩子,從側面幫助孩子自己站起來,決不像日本人這樣親自動手幫孩子解決困難。因為孩子具有自我思考的能力,所以大人只要讓孩子做好充分利用思考能力的準備就可以了,切勿代替孩子做出“結論”。
19世紀的哲學家、教育家愛德華?謝根博士提出了順其自然地引導孩子提高思考能力的方法,即把物品的名稱分三個階段教給孩子。比如,把鉛筆、圓珠筆和毛筆拿給孩子看,第一階段首先拿出鉛筆,指著鉛筆對孩子說:“這是鉛筆。”第二階段是並排拿著3枝筆問:“哪支是鉛筆呢?”並讓孩子自己選擇。第三階段是拿著鉛筆問:“這是什麼?”這種以“這個”、“哪個”、“什麼”詢問孩子,讓孩子回答的方法即為“謝根三階段”,以這種方法反復提問來便可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
常常有人問多湖輝:“從幾歲開始教孩子學認字和算術比較合適?鄰居家4歲的孩子已經會寫全部平假名,而我家同年齡的孩子連自己的名字還不會寫,是否是智力低呢?”聽到這樣的詢問,多湖輝深切地感到自以為對孩子什麼都瞭解的父母,實際上什麼都不瞭解。
人與人之間有很大的個人差異。而孩子的智力發育速度也因每個孩子的身長和體重不同而各異,在我們周圍,既有1歲半就能像大人一樣說話的孩子,也有過了5歲什麼話都不會說的孩子,這不是智力和能力的差別,而是語言發育速度快慢的區別。
因此,對於從幾歲開始教孩子認字的問題,我們不能無視發育速度一概而論。
父母必須懂得教孩子學什麼不是時期的問題,而應該看孩子現在對什麼感興趣。孩子開始感興趣的時候就是其學習的時機,對此沒有過早過晚的問題。
六、如何與孩子交流
報紙、雜誌記者在採訪時有一個秘訣,即向對方提不用“是”或“不是”回答的問題。例如,“你是千葉大學的學生嗎?”“是,”,“是工學部嗎?”“是的,” 這樣的提問,從對方那裡除了得到“是”與“不是”的回答之外,什麼也得不到。
如果把問話稍微改變一下,問:“你認為千葉大學如何?”回答者在歸納自己意見找到答案之前,必須動腦思考。因此,一個優秀的採訪者,不會讓被採訪者進行誰都能回答的固定的答法,而是在誘導被採訪者發揮獨立性和個性。這種“採訪方式”在與孩子談話時也能發揮作用。
多湖輝發現在母親當中,經常有人從開始就以限制孩子自由發言的語氣跟孩子談話,“那邊是郵筒吧?”這麼一問,孩子能夠回答的範圍就完全被固定了,沒有思考的餘地。在這種情況下,至少應該把“什麼”、“在哪裡”、“何時”、“為什麼”、“你認為怎麼樣”等作為能夠讓孩子回答的提問,這從增強孩子的思考能力、表達能力等方面來看,也是有作用的。
不僅向孩子提問要講究技巧,對於孩子的問題,大人也要非常認真地回答。大多數人在跟孩子談話時,使用孩子的語言,似乎有一種把自己降低到孩子智力水準的感覺。特別是當孩子向大人提出荒唐的問題時,大人常常不由自主地笑起來,這樣會使孩子感到受到了嘲笑。
有一次多湖輝在美國街頭看見一個約四五歲的男孩子,抓住一位留著亂蓬蓬鬍鬚的嬉皮士問:“對不起,你為什麼赤著腳走路呢?腳不痛嗎?”那位男子注視著孩子的臉慢慢地、像對大人一樣地說:“這是我的哲學,不想隔著鞋,想直接與地球接觸。”這個孩子像是終於理解了,於是小聲地說:“好,是哲學。”這個時候,這個孩子必定是切身理解了“哲學”這句話。所以,這位男子像對待普通大人一樣認真地回答問題,使孩子感受到了自己的提問得到了回答的價值。相反,如果大人採取不認真的態度,孩子的問題最終也得不到回答,很可能會導致孩子縮手縮腳。
有時候,父母經常以為如果不能完整地回答孩子的問題有失身價,就容易把回答問題想得很複雜。因此,當孩子問自己不知道的問題時,大人就含混地回答說:“以後再告訴你吧”、“大概是這麼回事吧”;相反,對於自己會的問題就想全部告訴孩子。多湖輝則認為,大人即便是知道的事情也不能全部告訴孩子,因為這樣做會完全使孩子失去自我思考的餘地,對於孩子的提問只作邏輯性和科學性回答,這才是最佳回答。
孩子到了3歲,每天都會提出“為什麼”、“怎麼辦”等一連串的問題,說明孩子開始萌發了求知欲,這個時候,父母首先應意識到不能馬馬虎虎回答孩子提的問題,而要儘量拿出合乎道理的解答方法。大人採用有邏輯性的、科學的回答方式,是想讓孩子能正確認識問題。但是在孩子看來,無論對其作什麼樣的回答,都不能全部消除其疑問,因此,大人就沒有必要一定堅持完全正確性。
相反,大人可以反過來對孩子的提問進行“如果”的反問。通過這樣的提問和對提問的解答,必然會拓寬孩子的思維空間。這種辦法並不是對孩子隨意的提問馬上直接回答,而是讓孩子更清楚地認識自己所提問題的本身,並且啟發他自己找出答案。比如,對於孩子“為什麼夜裡必須睡覺”的問題,就可以反過來問:“那麼,你認為不睡覺會怎麼樣呢?”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自己思考“如果不睡覺會怎麼樣”的問題。因此就促使孩子從各個方面探討所產生的可能性,於是,孩子就想出了“不睡覺就發困”、“不睡覺就會疲乏”、“不睡覺早晨就起不來”等答案。
這樣通過反問的方式,讓孩子對自己提出的問題思考各種各樣的可能性,可起到暗示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的目的。
七、減輕孩子的心理負擔
在孩子面臨學習和考試的負擔,以及不能順利應付考試時,做父母的應該想辦法減輕孩子的心理負擔。
在這種情況下,大人在對孩子講話時,多湖輝希望父母思考一下“辦事靠會說話”這一問題。要想一想除了一再勸說“你要用功呀”之外是否還有別的辦法;除了 “不要光看電視”之外,是否還有更好的說法。父母應找到比這幾句未加認真思考的話更尊重孩子心理的表達方式。
某一雜誌上介紹過這樣一個例子。該雜誌對兩個犯同樣錯誤的孩子進行了研究,對其中一個孩子說:“這像是這個孩子犯的錯誤。”對另一個孩子說:“這不會是另一個孩子犯的錯誤。”那麼這個孩子肯定地說:“反正我會犯這樣的錯誤。”而另一個思考後說:“我為什麼要犯這樣的錯誤呢?”這麼一來問題就搞清楚了。
因此,當遇到必須要對孩子說的問題時,作為母親必須要考慮根據孩子不同時期的具體情況,採取讓孩子更能接受的說法。
比如對學習負擔重的孩子可以採取“心理換位”的方法,減輕其負擔。但如果確定學習指標,當考試的日期一臨近,不愛學習的孩子就會突然產生壓力感。例如,讓孩子用一個月的時間做完有300道題的比較厚的習題集,或者是3天后就要考試,可是孩子還沒有充分地複習,這樣的情況就是如此。並且一旦這種壓力增大,孩子就很難以平靜的心理狀態坐下來讀書。
在這種情況下,大人可以採用心理換位的方法對孩子進行說明。以前面的例子為例,比如說:“做10道題就可以了”“還有72小時的時間呢”。這樣做,就可以大大減輕孩子因300道題的數量之多和3日的數量之少而形成的心理負擔。表達同一個事實,只要變換單位來表達,也會使孩子接受的印象有一個180度的變化。多湖輝把這個稱為代理換算,是糾正孩子厭學時所廣泛採用的心理手法之一。
多湖輝的父親是工作狂,所以父子的接觸並不太多。但是他的父親偶爾閑下來與他談話時,總是說:“看來你很努力,可是不要過於用功搞壞身體。”其實他並不太用功學習,面對絕對信任的父親,既感到羞愧,同時也大大激發了多湖輝“必須更加努力學習”的熱情。
而現在的父親對孩子有一種不好的傾向。即對孩子管束得太多,他們對孩子的談話往往易於說成“你要給我……”的命令型。命令型是大人與孩子思想交流的單方面行為,並未考慮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主性。孩子勢必會出現逆反心理,而採取反抗的態度。聰明的父母在這個時候會想辦法改變一下說話的方式。此如,以“某某,如果你試著……如何?”來代替之,採用這種“建議型”也是一種好方法。只從形式上看這是在徵求孩子的意見,這樣做孩子必定會認真聽。並且,“建議型”是讓對方做出決斷,所以利於自然地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
引導方法的策略之一,就是預先有意識地選擇提問的內容。不瞭解這種策略的人很容易被誘導。這種方法也可以用來引導孩子學習。比如,當發現孩子無所事事的時候,不說:“你說清楚是學習還是出去玩?”而可以一開始就問:“你從什麼時候開始學呢?”有一句格言說“欲速則不達”。為了讓孩子喜歡學習,同樣不能採取這種急於求成的方法。大人為了讓孩子儘快由厭學變為喜歡學習,對孩子毫不留情地說“你給我學習,你要喜歡學習”,這反倒給孩子造成心理負擔,使其越來越厭學。在這方面,與其說直接讓孩子學習,莫不如改變一下與學習沒有直接關係的狀態,使其在不知不覺中瞭解學習的樂趣,這樣不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負擔,是一條使孩子喜歡學習的捷徑。
八、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學習
在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有“學習”的機會。已經認識到這一點的老師們,正在盡力把教學與實際生活聯繫起來。例如,某小學的老師給學生講工廠的傳送帶,讓學生自由提問時,有人就提出在傳送帶流水作業中途想去廁所怎麼辦這類意想不到的問題。這位老師非常重視這種日常生活中的疑問,為了不馬馬虎虎地回答,他把班裡全體學生提出的大大小小的問題歸納起來寫了一封信,寄給實際從事這項傳送帶業務的廠家。廠家也誠心誠意地回答了孩子們的問題。
還有一位老師給學生講在車站工作的人的情況時,親自到車站借來各種各樣的工具,並且把教室佈置成車站的樣子,老師裝扮成站長進入教室。孩子們非常高興,決定今後自己要到車站去做各種各樣的調查。通過這種方式他們感到,平時經常看到的車站和車站的工作人員也有許多有趣的地方。
一般的家庭不必考慮這麼大規模的活動,可採取更簡單的做法。只要把學習滲入到日常生活中,不論多少都會有效果。通過這些無意識之中提供的學習機會,無論多麼討厭學習的孩子,也一定會逐漸對學習產生興趣的。
比如通過讓孩子制定家庭旅行計畫,引導其對地理感興趣。在做暑假家庭旅行計畫時,可以簡單一些,讓其根據旅行目的地做一個旅行導遊介紹。為了完成這一任務,必定要翻地圖、查找教科書,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地理知識,而且通過這項工作或許會使孩子逐漸喜歡上地理科目。在這個過程中同時給他一個策劃者的職務,擁有領導權,也會使其產生積極性,是一箭雙雕的好辦法。
有一位報告文學家說,他還在上小學時,就利用幫助父親剪報紙的機會開始關心社會問題。儘管一邊剪報一邊只能流覽自己會讀的字,但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學習。通過幫助父親剪報,知道父親仍在繼續不斷地學習,這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很大的刺激,這是一種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方式。
人們常說“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成長的”。即使大人不特意說“要好好學習”,當孩子總是看到父母在學習的情景,也自然會受其影響而變得喜歡學習。像這樣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以實際行動做給孩子看,以此糾正孩子厭學的毛病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有許多父母從教育孩子的角度,考慮帶孩子到博物館去。但是過於注重“教育目的”,父母好像是盡義務陪孩子去的,孩子也感到沒有興趣。相反,父親如果一邊對孩子說“喂喂,快看,真厲害?”一邊與孩子一樣感興趣,孩子的眼裡也充滿著喜悅。例如,帶孩子到天文館去本來是好事,但有的父親卻對孩子說“你自己看吧”,父親卻打起了呼嚕。這樣一來大人即使想讓孩子對科學產生興趣,並想以此為契機使孩子喜歡學習,其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如果大人也真誠地感興趣,孩子的興趣也自然會放在學習上。
家長們常常遇到這樣一種情況,大家在公司裡七嘴八舌地談論加班的情況時,很少有人回家。然而當一個人走了,兩個人走了,最後只剩下很少的人時,剩下的人就會像雪崩似的扔下工作急急忙忙地踏上回家之路。在工薪階層中普遍存在著“不想只留下自己一個人工作”的心理。同樣,當孩子一個人在家裡學習的時候,很可能產生“為什麼只有我必須學習”的心理,這種心理會使孩子厭學。因此,反過來利用這種只能自己做的心理,也是糾正孩子厭學的方法之一。例如,如果每天規定讓家庭所有成員一起學習10分鐘,只要大家都做,孩子就不會有不滿情緒了。
此外,要求孩子幫助做家務,打水、燒火、劈柴、掃院子等,對於孩子來說,將會比在課堂“學習”更有效果。
以往,孩子幫助家人做家務,被視為是極為正常的事。這種幫忙與其說是為了父母,莫不如說也給孩子帶來鍛煉機會。這是因為幫忙對於孩子來說,不是單純過家家遊戲,而是真正的生活,必須認真做。孩子自然而然就學會了安排計畫,使家務活與學習時間調劑好。因為孩子不能偷懶不做,這也就養成了孩子的耐性。而今,由於家務事輕鬆了,沒有孩子幫忙大人也能做,有不少家庭也不讓孩子幫忙做家務了。
可是,讓孩子幫助做家務,除了前面所提到的作用外,從心理學上講,對孩子的成長也大有幫助。這就是說讓孩子在家中擔當一定的角色,通過能做些家務而受到大人賞識的過程,是孩子在心中找到自我存在價值的契機。還有這樣的情況,有的精神脆弱的孩子,父母很長時間一直認為“這個孩子什麼也不會”。但是,有一天家裡來了客人,由於誰都沒有時間出去,就給這個孩子寫個紙條讓他拿著去買東西,結果他很圓滿地把東西買回來了。父母誇獎這個孩子“做得很好”。而從那以後,這個孩子再也不是什麼都不會的孩子了。買東西、掃地、幫助家裡做家務,樣樣都幹得很好。孩子就這樣找到了自我存在的價值。這種喜悅超過了大人的想像,並且也增加了孩子的上進心。從這一點來考慮,孩子想幫忙的時候,有些大人就阻止說“你別來插手”或“你與其幹這個還不如去學習呢”,這種態度的惡劣是可以想像的。確實有時孩子幫倒忙,反而給父母添亂。可是,只因為如此,就把孩子的幫忙說成是“多餘的”,這不正說明父母的態度過於性急了嗎?
九、鼓勵孩子的技巧
日本人在鼓勵別人時,往往只是說:“加油啊!”“好好幹!”之類,具體如何去做,卻隻字不提。這不僅是家長與孩子之間,在成人世界中也是常見的現象。公司總經理鼓勵自己的部下時常會這樣說。然而,只是簡單地說一句:“希望你好好幹。”對於那些一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員工來說,今後如何努力才能更上一層樓?他們聽後定會茫然不知所措。
這時候,如果能提出具體問題,那麼員工聽後就會清楚自己應如何去做,當天開始就可以努力工作。比如,分析一下公司的現狀以及指出存在的問題,或者為了增加銷量而對每個員工做出具體的指示。
平時成績不錯的孩子,在考試中偶然只考了50分時,也存在同樣的問題。本人肯定也相當難過,這時如果再對孩子提出批評,那結果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這時候最好的做法是,不硬逼著孩子做出某種保證,而是要耐心地去鼓勵他,然後再幫他分析考試成績不好的原因。
“誰都會有失敗。不要洩氣,下次努力就行。你肯定能考好的。沒關係,沒關係,不要想不開。”聽到這樣的鼓勵後,孩子肯定會暗下決心:“放心吧,下次我一定考好!”當孩子因成績不好而感到沮喪時,千萬不要再對他們進行責難,這是相信孩子的才能並且能使之增加的一個原則。
一番鼓勵之後,然後冷靜地幫孩子分析一下為什麼只得了50分:“這次為什麼沒有考好?咱們來分析一下。到底錯在什麼地方?搞清楚了,下次就一定能考100 分。你准沒問題。”讓他自己對所出現的錯誤進行反省。經過這樣的分析,找到並解決了以往不明白的以及出差錯的地方以後,那麼下次考試得100分就輕而易舉了。
總之,不要一味地亂鼓勵或者逼迫孩子,最理想的做法應該是坐下來同孩子一起討論問題的所在,告訴他們怎樣做才能取得好成績。
古代有一個常勝將軍,打勝仗對他來說已成為家常便飯。當有人奉承他:“你將作為戰略家而載入史冊。”他不以為然,一點也不感到高興。可是有一次,有人誇獎他的鬍鬚非常漂亮時,他卻高興得喜笑顏開。
將軍自己肯定沒有注意到,可是在他的潛意識中,一定認為自己的鬍子非常漂亮,因此當有人稱讚他的鬍子時,他才會高興萬分。
對孩子進行表揚時也一樣。只在孩子考了100分時才說上一句:“考得不錯。”那麼,孩子認為這時受表揚是理所當然的,絲毫不感到意外。如此一來,即使以後總得100分,那麼孩子的上進心也會慢慢消失。不過我們可以換個方法去表揚孩子,要抓住要點或者“投其所好”地進行表揚。比如:“今天確實不錯。我一直看著表,你今天學習了兩個半小時。”這樣的話,孩子聽了會從心底感到高興和激動,他們會覺得媽媽真是無微不至,連這些方面都注意到了。
相反,抽象地對孩子進行誇獎,反而使孩子對父母失去信賴感。有位母親說,當她責備孩子時能痛痛快快地說出來,而在表揚孩子時,雖然擺好了架勢,卻不知說什麼好。與責備相比,因為誇獎是肯定孩子做的事,許多父母認為不需要許多技巧。實際上同樣具有一定藝術性,如父母都喜歡誇獎自己孩子畫的畫,這本身是件好事。但是,如果誇獎的方式太隨便,反而會起到如同貶低的作用。例如,對孩子畫的畫說“像畢卡索一樣,參加比賽也能獲獎”,這種誇獎的方法則會令孩子掃興。即使不是母親,不論誰講這樣的誇獎的話,就如同露骨的吹捧一樣潛在的意思卻是“你的畫就那麼回事”,讓孩子無法接受。
正確的方式是可以評價這幅畫中令人感動的地方,比如講“這個天空的顏色很有意思”,或“這個臉畫得很像爸爸”,懇切地進行適中的評價很重要。並且,不是對這幅畫畫得好的結果進行評價,而且應當指出孩子的畫與以前相比有什麼樣的進步,以及孩子如何進行了努力等方面,促使孩子產生更加努力的積極性,這可以說是高明的誇獎方法。如誇獎說“你比以前畫得更好了”或“這樹的葉子畫得很細緻、很好”等等,總之,只有父母進行這樣極其細緻、周到的評價,才能增加孩子對母親的信任,也更能增加評價的效果。
不論對什麼事,只是口頭上隨便誇獎幾句,反而易於造成對孩子心理的傷害,這一點大家要認識到。
十、批評孩子的技巧
不訓斥孩子的家長是不稱職的家長。在成長的過程中,從來沒有挨過家長批評的孩子,即使參加工作進了一家公司,毫無疑問,他也會馬上辭職的。因為他根本就不習慣被人批評,受到上司的強烈批評以後,就會不知所措,進而提交辭呈,不打招呼就憤然離去。這類現象時有發生。
家長應該批評孩子,這是古今中外鐵的法則。孩子在被批評的過程中,學會辨別是非,學會區分哪些事情是好的、哪些事情是壞的。如果孩子做錯了事情不聞不問,那父母就有問題了,是不稱職的父母。批評孩子就要認認真真地去批評,那些怕招致孩子討厭而對批評與否猶豫不定甚至為此感到煩惱的家長應該受到指責。只有對孩子的所作所為敢於直言,對就是對、錯就是錯的家長才會受到人們的尊敬。
但是,如何批評才能達到既改正孩子缺點,又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的目的,其中有許多需要學習的技巧。
首先,批評孩子,應該保持冷靜的態度,向他講道理,以理服人,而且自己的立場也要始終如一。批評固然是好事,可是莫名其妙地批評訓斥孩子卻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另外,同樣的事情今天批評他了,到了明天卻不去管教,這樣的做法也不值得提倡。家長應該立場堅定,一如既往地教導孩子什麼是“是”、什麼是“非”,不應該有絲毫的放鬆。
其次,批評孩子要有分寸、方法得當。多湖輝舉了上中學時一次挨批評的例子:他曾因不滿學校的嚴格管理,做出了夥同他人一起破壞學校部分校舍的荒唐之舉。學校的規章制度非常嚴格,所以他已做好了退學的思想準備。而校長卻把他們召到校長室,流著眼淚說了下面的一段話:“太令人遺憾了。我現在什麼也不說,想必你們也在反省自己吧?希望你們能再一次反思一下自己所做的事情。”
校長寬宏大量的批評,深深地刺激了學生們,使他們進行深刻的自我反省。因此,採用什麼樣的批評方式非常重要,它既能使孩子的才能得到提高,反過來也能使之下降。所謂的批評即是試圖改變對方的想法、態度和行動。如果對方只是不服或者完全當成耳旁風,不予理睬的話,那批評就毫無意義了。如果抱著真誠的態度去勸說別人,那麼聲音自然而然就會小下來,態度也就不會那麼急躁。對方所希望的不是嚴厲的斥責,而是冷靜地說服的態度。
因此,多湖輝一直主張:“批評時要正襟危坐。”進行重要的批評時,任何人都要端正姿勢,創造一種嚴肅的氣氛。若把自己嚴肅認真的態度傳達給對方的話,孩子們肯定會“正色傾聽的”。而且,不能單方面地命令孩子如何去做,而要採取一種理解孩子的立場、傾聽對方意見的具有包容性的態度。俗話說:“強盜也有三分理。”不論做了多麼荒唐的事情,都應該有其原因。問清這些原因並予以理解是能讓孩子接受批評的先決條件。
孩子上了初中、高中後,他們的身體塊頭要比母親大得多。即使想大聲威懾他們,恐怕也做不到。有的家長在批評孩子時甚至會竭盡全力的大聲喊叫,甚至暴跳如雷。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你大聲批評他,他肯定會用更大的聲音來“回敬”你。這樣,別說孩子不會對自己的錯誤進行反省,甚至會因為噪音太大而招來鄰居的抗議或被要求賠償。
另外,規勸孩子的朋友,也是管教自己孩子的良機。直接責備或警告孩子,往往會引起孩子的反感,達不到管教孩子的目的。這時,可以利用孩子的朋友來提高管教的目的。比如,當孩子帶小朋友來家裡玩兒,做惡作劇或不懂禮貌時,一般家長礙于面子不願多管教。這些顧慮其實大可不必。不管是誰的孩子,做得不對,都應該毫不客氣地進行批評。這不僅對對方有好處,對自己的孩子更有幫助。因為看別人挨駡,比自己直接挨駡更能受震動。
參照一般人的心理,我們就能理解這一點。在公司對新進職員進行教育時,上司不會逐一點名批評,而是找一個典型來進行訓斥,以“殺一儆百”的手段達到警告全體的目的。這種間接的批評比直接批評更能產生深刻印象。也就是說,通過第三者接受的刺激比自己直接接受震動更大,心理學上稱之為“潛移默化”現象。
比如,當老師批評班上一半的學生時,另一半學生除了感到慶倖外,還會產生被稱讚的感覺。至少大多數孩子會提醒自己不要犯錯誤挨批評。老師雖然沒有直接批評他們,卻產生了更好的效果。這種“潛移默化”的效果不僅出現在批評時,也出現在表揚時。
當一個人受到表揚時,其他人會產生被批評的感覺,這樣能從反面加深感受。
總之,這種“潛移默化”的效果,可使間接刺激大於直接刺激,而且效果顯著。大膽批評別人家的孩子,就是上述手段在教育心理戰術中的靈活運用。
十一、孩子做了錯事後
一般人認為,孩子犯了小錯可以不問,犯了大錯就必須加以批評,其實正好相反。
多湖輝上中學時曾有過這樣的經歷。有一次發下考試答卷,發現自己的數學成績比預想差得多,心裡大吃一驚。記得考試時,除一道題沒答上之外,其他都答得很完整。看完試卷之後才明白,自己因計算錯誤丟掉了好多分。老師發完卷子後說了這麼一段話:“看了你們的答卷,發現你們太馬虎了。有的前半部分都對了,最後卻寫錯了答案,還有的把加減弄反了,像這種本不該錯的錯誤太多了,現在,請大家馬上把錯改過來,否則將會一錯再錯。養成粗心大意的習慣,後果將不堪設想。” 老師這句話的含義是,無意中犯的錯,是最容易被人忽視的。
管教孩子時也應如此。孩子的判斷能力遠不及大人成熟,他們時常會犯錯誤。但是,即使是孩子,也具有區分好壞的基本判斷能力,如果犯了嚴重的錯誤,內心深處一定會有所察覺。雖然不知原因,他也會自問是否做錯了。
雖然意識到自己錯了,但一旦有人指出來,人們就會產生反感,並有可能將錯就錯下去,這點大人小孩都不例外。就說上高中的孩子吧,只要家長勸說他們努力用功,他們必會頂嘴說:“知道了,別再囉嗦了!”然而,說歸說,他們還是不肯用功,有時甚至會故意地跑到外面去玩。
小孩子也是如此。即使知道自己錯了,如果父母在一旁呵斥,剛剛萌發的反省心也會一下子化為烏有,進而產生反感,破罐子破摔,如此就會帶來相反的效果。當孩子遭到較大挫折,換句話說,當孩子處在成長的關鍵時刻時,父母當場數落,不如給孩子留下自我思考的機會,等事情過後,再慢慢細問“那件事怎麼樣了?”“當時覺得很困難吧?”有了反思的機會,孩子才有可能從各個角度去檢討錯誤,並從中吸取教訓。
相反,當孩子犯了小錯誤,就應“隨時確認”及時給予批評警告。有時,孩子未必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如果不加以糾正,小錯很可能演變成大錯。因此,不斷糾正小錯誤,才能做到防患於未然。
父母真的動怒,孩子也會認真的接受。所以,大人在責備孩子之後,一看孩子垂頭喪氣的樣子,心裡就會感到很不安。更何況由於激動說出傷害孩子的話時,更擔心會給孩子造成壞的影響。因此,有的母親反而對孩子表示道歉,說“剛才媽媽對你的責備過分了,真抱歉”。但這會起到相反的效果,因為像這樣以道歉否定訓斥和自己,會使孩子學會對付父母。父母若是反復這樣做,也會被孩子瞧不起,認為批評指責只不過是媽媽一時感情衝動而已。
據某小學五年級的一位女學生介紹說,被媽媽責備之後媽媽說“剛才是媽媽不好”,這令她感到非常不快。孩子也完全知道被大人嚴厲斥責是因為自己有被斥責的原因,沒有反而讓大人向自己道歉的理由。大人應堅持因為真的生氣了才責備孩子的姿態,沒有必要不正常地向孩子道歉,否則就失去了父母講話的權威性,孩子將會無視父母的話。
如果大人真的意識到責備過火了時,也許會說“我批評過火了,很抱歉”,但此時要附加“可是”,來說明批評孩子做錯的地方本身是對的,不讓孩子認識到這一點,特意進行的管教也便失去了效果。
責備之後的善後工作,直接關係到訓斥效果的好壞。孩子做了錯事對其進行訓斥,這是父母理所當然的職責,但訓斥並非好事。訓斥之後的善後工作也非常重要,可以說從善後工作中能看出訓斥方法的好與壞。這裡談一談善後工作的訣竅。
三洋電機前副總經理後藤清一先生,曾在已故的松下幸之助手下長期工作,後來據後藤先生介紹,松下幸之助對部下的責備方法有其絕妙之處。
有一天,松下先生得知後藤犯了點小毛病後如烈火般地盛怒,他一邊用捅爐子的火棍梆梆地敲著地板,一邊訓斥。可是當他訓斥完了之後,馬上又把敲彎了的火棍給後藤看,說“拼命地訓斥的時候,把火棍弄得彎成這個樣子,你能不能給我弄直”?當後藤一把將火棍弄直後,他又呵呵地笑著說“啊,你的手還是很巧的,比原來還好”,又高興起來。可是後藤原本想“讓我這樣的大男人出醜,我就辭職了吧”,一見此情景一下子消了氣。
十二、鼓勵孩子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許多家長向多湖輝諮詢時說:“我為我家的孩子鬱悶不開朗,為不知道他想要說什麼而感到為難。”一經瞭解,才發現真正的原因在家長自身。在這些父母當中,有不少在孩子講話時,常常會不耐煩地責怪孩子說:“你想說什麼?給我痛快點兒。”
這些父母雖然是要求孩子“說話清楚些”,但往往這種想法起到相反的效果。性格不開朗的孩子說話不清楚,尤其是與別人接觸時更為緊張。這種情況實際上與學習英語會話的日本人的情況相似。
在這時候施加壓力說“你說清楚些”,孩子就會越加變得縮手縮腳起來。
首先,重要的是要對孩子想要說的話表示感興趣,表現出十分認真的態度,這會使孩子對父母產生親近感。並且,大人一邊聽著孩子講話,一邊深深地點頭說“是嗎?”這樣故意打打幫腔,表示“你說的我都明白了”的意思,這很重要。因為如果孩子一旦認為自己講的話被父母接受了,就會對說話產生自信。
常聽到有的媽媽唉聲歎氣:“我家的孩子都上小學一年級了,可還是笨嘴拙舌的,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怎麼辦呢?”一般來講,女孩成熟較早,大部分口齒伶俐,而男孩中有相當一部分不擅表達,笨嘴笨舌。根治這一缺陷的靈丹妙藥仍就是自信心。
孩子笨嘴笨舌,做媽媽的常常為此感到焦躁和不安。甚至有的在聽孩子講話時,看到他痛苦的樣子,就截斷話頭,替孩子把想說的話說完。這樣一來,反而只會加劇孩子表達的困難。
對於不善言辭的孩子,家長要為他樹立起想表達的自信心。好不容易想說什麼時,父母卻著急打斷,孩子說話的機會就會被剝奪。在體味不能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對方的痛苦中,孩子就會對說話失去信心,變得更加笨嘴笨舌了。
對於笨嘴拙舌的孩子,家長還應學會好好聽他表達,這一點尤為重要。孩子說話時,要努力聽、側耳細聽。等孩子說完後,可以對他說:“你是想說……吧?我都聽明白了。”然後用合適的詞彙糾正一下所犯的表達性錯誤。若父母能用一種易於接受的方式、放慢語速向孩子示範簡捷、準確的表達方式,孩子一定會記住:“想這樣說的時候,可以用這個詞”,“這樣說就行”。
不擅表達的孩子喜歡模仿別人的措辭,因此,父母應經常向他們示範正確的說法,這一點也很重要。
經過反反復複和鍥而不捨的努力,孩子就能記住很多種說法,並且能將它們運用得準確、流暢。這樣就能使孩子信心大增,不知不覺中成為了一個善於表達的人。這種方法,不僅局限於語言表達的訓練方面,對培養孩子的能力也是通用的。
此外,當孩子講反對意見時,也要先肯定其態度後再糾正其是非。
當周圍的人都講右的時候,自己卻認為左正確,提出這種主張是相當困難的。這時孩子的回答即使出現差錯,但對他大膽地提出反對意見的態度也應該給予充分肯定。
能否提出自我主張,與創造性有很大關係。例如,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著名物理學家牛頓,在少年時代不與同齡孩子一起玩,不像一般的孩子,而是經常一個人擺弄機器。因此,他在學校裡曾被同學們譏笑為“鄉巴佬”。因確立相對論而出名的愛因斯坦曾指出“應與他人有不同的見解”,並以此作為生活的座右銘。可以說不僅是發明和發現,任何有創造性的工作都是從與常識及大多數人的意見相異而開始的。
能夠主張自己的意見,具有很強的自主意識,是十分有益的。自我意識一強,就會有不少人認為這是壞事。因此,提出獨自不同意見的孩子,就會被指責為“彆扭的人”、“格外的人”等。例如,大人總是對於不喜歡父母買的玩具、不照父母要求去做的孩子說“你盡給我找彆扭”,對反駁父母的孩子也有不少父母責怪說“脾氣古怪”。當孩子與朋友的意見不一致時,父母有時也會因擔心而教育孩子說:“只有你一個人提反對意見,這樣會遭到大家討厭的。”而父母把不順從大家的意見不好的看法強加給孩子,與說孩子“脾氣古怪”沒有什麼區別。如果父母採取不認可孩子的主張的態度,就會妨礙孩子自我發展。其結果就有可能培養出大家向右自己也跟著向右的隨波逐流的孩子。
在這方面,不大歡迎“彆扭者”的日本與法國形成鮮明的對照。在法國,只能與別人說相同意見的人,不但不能被視為一個成熟的人,反而被視為傻瓜。所以在法國的家庭中,無論孩子的意見如何幼稚,父母都會認真傾聽。有時父母還會故意提出不同意見與子女進行議論。雖然有國情的不同,但這種教育方法是值得學習的。在這種意義上,孩子反駁父母的意見時,並不認為這是過分的,甚至認為這是可喜的。父母的想法也需要轉變,如果孩子的想法不對,父母可以認真地聽了之後加以糾正。父母有了這種態度,就能培養出孩子具創造性的頭腦。
十三、面對小危險更利於孩子的成長
不讓孩子面對小的危險,就不能使其度過人生的大危險。來自現實教育的報告指出,小孩子使用工具的能力很差,不能用刀削鉛筆,上版畫課時,讓孩子帶雕刻刀,馬上就把手劃破了。削鉛筆是電動的,玩具也多半是塑膠製品,沒有必要自己用刀做玩具。
但是,如果人一次也不體驗危險性,也就不會產生回避這種危險性的智慧。這或許有些誇張,但是可以說人類的歷史就是反復與這種危險進行鬥爭的歷史。
例如,孩子喜歡爬樹,在父母看來這是一種危險,而對孩子來說卻是有價值的冒險。首先,孩子可以觀察樹的整體,判斷自己是否能爬上去。如果認為能爬,就會想到下一步的方法,確定從何處往上爬,那個樹枝能否支撐自己的體重,需要確認的專案很多。這樣,當孩子根據自己的印象判斷能夠爬到樹頂時,便決定進行爬樹,當然有時也會從樹上掉下來受傷。但這是由於自己的判斷不得法而產生的失敗,這將成為孩子下一次成功爬樹的反面經驗。
然而,現在的孩子們幾乎得不到嘗試這種錯誤的機會了,用一句話來說,這就是父母過於保護的結果,是由於小型家族化與出生率下降,孩子的人數減少,父母對孩子過於關懷所致。
但只是考慮孩子的“安全”,孩子就不會更早地自立,就不能具有自己處理事務的能力。例如,在觀察幼兒起立行走階段,可見開始時淨栽跟頭,但是經過幾次吃過苦頭之後,孩子便不知不覺地掌握了平衡,可以一個人行走了。如果父母搶先行動,孩子一摔倒馬上扶起來,反復這樣做的結果會如何呢?不僅孩子需要花費更長時間才能學會走路,而且稍微長大以後一摔倒,也不想自己爬起來,磨磨蹭蹭地等著別人來幫忙。
當然,沒有必要讓孩子平白無故地去冒險,在生活中存在著許多培養孩子在父母不在的情況下自己去克服一定程度危險的機會,有時讓孩子成為掉落谷底的獅子也是很必要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有經驗的真鍋先生所提倡的有名的“獨自旅行教育”,確實是有值得學習之處。
真鍋先生本來想阻止一位3歲的孩子到外面去,但沒有阻止。於是他決定觀察一下孩子掌握了多少自己保護自己的本領,結果發現孩子能自己確認安全之後穿過馬路。從此以後,真鍋先生便開始進行“獨自旅行教育”。他未做任何說明,就指使小學一年級學生“到東京郵局給國外發電報”,並告訴他“有想去的地方都可以去,只是問路時,找穿警服的人最安全”。並鼓勵說“回來時,要走與去時不同的路”。這個孩子經過這番教育後,小學四年級時,就能自己買車票、預定飯店,獨自一人到外國旅行了。
模仿真鍋先生的做法是很難的。如果孩子要求“想與小朋友一起去動物園”,大人有必要提醒其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例如“到了那裡之後,一定要給家裡打電話”,如果採取“遠距離操作”的方法讓其出去,孩子反而會出乎意料地遵守約定。
多湖輝在千葉大學工作時,在附屬中學採取了讓學生在旅行中晚上在當地旅館集合的方法,讓學生制定計劃,有時他們乘錯了車,出現過失敗,這也是作為讓學生自立的一種訓練,也是一種很好的體驗。
孩子未必一輩子都能在安然的環境中生活,應當儘量讓他們經受各種體驗,增強適應能力,這也是父母所應盡的責任。
以前,有一個小學發生了六年級的男孩子在學校玩火的事件,險些弄成了火災。這個孩子淘氣的原因,實際上是在理科的實驗中,有生以來第一次用火柴點火,覺得有意思,便點火柴玩火。
這也就是說這個孩子直到六年級才有“劃火柴的體驗”。
多湖輝在千葉大學附屬小學擔任校長時,給二年級的孩子火柴、報紙和幹樹枝,進行實驗授課,讓孩子們在校園內點火熱飯盒和日本酒。可是,不出所料,有的孩子幾乎點不著火,有的孩子怕火,也有的孩子帶著白手套劃火柴;還有的孩子劃了不知多少根,火柴盒都空了,還是劃不著,就算好歹把火柴劃著了,卻由於把報紙平鋪在地上,仍是點不著火;甚至有的孩子直接將劃著的火去點粗的幹木頭。
在煤氣爐和洗澡都是自動打火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缺乏“劃火柴的體驗”也是正常的。對孩子缺乏這種體驗的更加誇大的原因是,母親擔心地說“火柴危險,讓你爸爸來點”。並且,孩子點燃禮花時,也是有父母來關照把蠟燭點著後再讓其點火。不僅這種“劃火柴的體驗”不足,在生活上缺乏“基礎體驗”的孩子也特別多。這些基礎體驗不足的孩子的一個共同點,概括起來就是“感覺”遲鈍。但是,鍛煉這種“感覺”關係到孩子對自己將來的生活的信心,在生活變得過於方便的現代社會,積極地為其提供更多基礎體驗的機會很重要,例如,讓其參加野營旅遊就是一種方法。
十四、允許孩子失敗
本田宗一郎先生是以生產汽車、摩托車而聞名於世的大型企業本田技研公司的創辦人。
上小學時,他在班裡卻是“後進生”。無論讓他做什麼,都總是失敗,學習成績也不理想。然而,對這段經歷,本田先生本人是這樣認為的:“正是因為當時的失敗,才培養了我能進行獨立思考、具有靈活性和創造性的大腦。”
他說:“從別人那裡學到的東西與自己經過深思苦想得來的東西相比較,其價值和應用的廣泛性是大不一樣的。”多湖輝以此為例,勸誡家長們,不要只盯著孩子的失敗,要多想想失敗所帶來的好處。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或多或少地遇到失敗。其中,有些孩子也許失敗的次數比較多,家長也會由此變得不安,他們擔心孩子的前程,於是處處防患於未然,不讓孩子失敗。他們會不由自主地向孩子伸出援助之手,可是,這樣做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好是壞,卻得斟酌。
事實上,父母過分擔心孩子會犯錯誤,而不由自主地警告孩子:“又失敗了。同樣的失敗你到底想重複多少次?從現在開始,絕不允許你再失敗。”這種話說得一多,反而會加重孩子的緊張情緒和心理負擔,結果還是不停地重複失敗。
正確的態度是,當孩子做錯事情、出現失敗、情緒沮喪時,家長不要老是重複“不許失敗”之類的論調。而應該告訴他“失敗了也沒有關係”,孩子聽後會深受鼓舞、精神大振。這時候家長還應該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對考試成績什麼的根本就不在乎的姿態。這樣,孩子心中的緊張情緒和壓力就一定能夠得到緩解,孩子肩上的重擔也會減輕。結果,事情就會朝著好的方向轉化。
孩子的情緒穩定以後,接下來可以讓他對出錯的地方進行反復練習。通過徹底的反復練習,讓孩子樹立起自信。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孩子多做一些相似的題目。從許多人的經驗來看,最初學得不好的地方,經過反復不斷的刻苦練習,後來都成了自己擅長的方面。
實踐證明,“可以失敗”要比“不准失敗”更能減少孩子的失誤。本田宗一郎先生說:“不能怕失敗,之所以不能怕失敗,是因為一旦怕失敗就什麼也做不成了。” 孩子想做某種新的事情時,大人比孩子更瞭解失敗的可能性,便在事前經常說“弄錯了可不行”、“別弄錯了”。但是,這樣不但沒有起到鼓勵的作用,反而給孩子增加了壓力,使其畏縮不前。而且,孩子會從父母的話中得到“恐怕會失敗”的暗示,反而易於出現失敗。進而,孩子由於過於擔心失敗,認為什麼也不做就不會失敗,因此便失去了做事情的積極性,甚至會陷入對一切都無能為力的心理狀態。
在對失敗的擔心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這一點上,多湖輝舉了一個“沉默兒童”的故事。
一個孩子得了拒絕上學症,偶爾到學校去也一句話不講,大人便懷疑這個孩子精神脆弱,並對其進行治療。意想不到的是,這個一句話不說的孩子突然說:“本來我什麼都會,腦子也不笨。可是我在學校一有差錯同學們就嘲笑我。因此,我現在什麼也不幹,什麼也不說。”
這些話使醫生感到吃驚。這就是說,這個孩子沒有神經脆弱等任何病症。不是不會說話,而是過於擔心大家嘲笑自己的失敗,而躲進自我“沉默”之中。而且,什麼也不幹,什麼也不說,別人就會說“那個孩子像個傻子”。儘管如此,實際上只要沒有任何挫折,這個孩子的自尊心就不會受到傷害。這個孩子就是從這種自我防衛的心理出發,而保持沉默的。
這可能是一個極特殊的例子。總是擔心失敗,成了一個什麼也不會的孩子,也就不可能指望其有更好的成長。
據第一代圍棋名將大竹英雄介紹說,他的老師木谷實先生的口頭禪是“必須做起來看,你不明白這一點嗎?”。木谷先生這種不怕失敗,讓大家積極應對挑戰的指導方法,使年輕的弟子大大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
從這個意義上說,當孩子主動地要去做某件事情時,即使大人知道有可能失敗,也要讓孩子去試試看,這是很重要的。換言之,大人有時需要有給孩子提供失敗機會的膽量。
另一方面,孩子經常會產生大人所想像不到的離奇的思考能力和不受常識束縛的自由想像。如果大人以不能失敗的消極的主觀臆斷對其加以限制,並教訓其“不能做”,將會使潛在孩子身上無限的可能性發揮不出來。大人如果感到對孩子做什麼都不放心,而對其進行多餘的關照與幫助,也會剝奪孩子的積極性,妨礙其成長。因此,大人應具有允許孩子經常失敗的胸懷。
十五、消除孩子的反抗情緒
反抗是孩子精神成熟的重要標誌。從根本上講,孩子自立、有主見就意味著要脫離父母並且開始具有與父母相異的自己的想法。當然,其中有些想法可能會與父母近似。然而,即使這樣,他們也不會囫圇吞棗地聽信父母,而是將其納入自己的思維框架中進行選擇,接受自己認為可以接受的部分。
孩子進入反抗期以後,動不動就會頂撞父母,以至於有些家長感到納悶:“為什麼事事都要對著幹呢?”當家長提醒他時,他反而振振有辭:“媽媽您不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嗎?為什麼只說我?”反倒指責起自己的父母來了。即使再有耐心的家長,聽到這些話,也會勃然大怒。
但是,冷靜地想一下,父母也並非完美無缺。而且,能看到父母的不足,說明孩子已經具備了對事物進行評判的能力。所以,與其生氣,倒不如說我們應該感到高興。事實上,在我們不經意中孩子已經在一天天地長大,一天天地走向脫離父母的屬於自己的人生軌道了。頂撞父母意味著孩子的成長,我們沒有必要悲觀,而應感到高興。從某種意義上講,開始頂撞父母和老師是孩子精神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
在父母看來,一直對自己言聽計從、老老實實的孩子,忽然間變得判若兩人,事事都要與自己對著幹,有時不免就會大動肝火。以前只要批評幾句,孩子就會默默接受。可現在就不同了,你越是極力想控制他,他越是反抗。但是,永遠只能按父母的指令行事的孩子,同樣也會令人擔憂。如果一直不想讓孩子獨立,那麼最終只能害了自己的孩子。不服從父母、甚至與父母發生爭執頂撞,都是伴隨著孩子的獨立性增強而自然發生的現象。孩子再長大一點,長成真正的大人以後,他就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思考,就能夠理解、認同別人,對問題的反應也會變得十分從容。
孩子在未長大之前,做事情總是欠考慮,往往採取較為激進的做法,比如激烈地反駁家長。有一段時期孩子總是感情用事,這時做父母的也不要與他計較,而要在孩子面前保持冷靜克制的頭腦。這一點對於孩子的成長極為重要。
在多湖輝的著作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在東京的普通民眾居住區,鄰里交往密切,互相都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關照別人家的孩子。其中有一位善於對年輕人提意見的老人,這個人就像現代式的“大雜院長者”。對教育孩子感到頭痛的父母都去討教這位老人。這樣一來,剛才還與父母頂嘴的孩子馬上都老實了。人們都想知道這種魔法般的說教的秘訣,便問道:“為什麼您的意見大家都老老實實地聽呢?”這位老人回答說:“就是因為講得使人容易接受,所以就聽進去了呀。”這位老人講得十分謙虛。實際上,有沒有這種極為正常的氣氛,這關係到孩子能否認真聽取父母指出的問題。
關於易於聽進去的氣氛,即是創造了“接受條件”之後再加以說服的根本前提。一般有如下一些方法:
第一,設法扭轉或事先打消妨礙接受父母管教的反抗感。為了避免發生正面衝突,可利用第三者和寫信、寫日記及介紹大人自己經驗之談,用語言使之緩和下來,說 “你的心情我理解”,表示理解對方的感情。反過來,也可以裝作漠不關心,也是其中一種做法。
第二,創造一種首先尊重對方,接納對方,同時對方也能接納自己的氣氛。不是用指責、命令的口氣,而是用建議或商量的口氣說,如果對方頂嘴,就耐心聽完對方的所有辯解。
第三,先減輕孩子的精神壓力,孩子心裡自然就有了聽取責備的準備,然後對孩子說:“無論如何你讓我說兩句話。”大人一開始就創造出讓孩子聽的氣氛,這樣即使稍有些刺激的勸告,孩子也能聽得進去。此外,大人還可以以期待和信賴的口氣對孩子說:“你一定能行。”避免用易於刺激孩子的話。還可以用促使其行動的話,根據其過錯的程度靈活地勸告他。
當然,最有效的辦法還是讓孩子自己消除心中的不滿。迅速成長時期的孩子會對父母懷有不平與不滿。成長起來的孩子自我產生的要求,與父母所要求的規範不斷地產生不相容之處,孩子則經過這種衝突,成長為更加成熟的大人。因此,無視和壓制孩子的不平和不滿,或者反過來採取因為令人厭煩而完全接受的隨便應付的辦法,孩子就不能如所期望的那樣成長。只有妥善地處理孩子心中的不平和不滿,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長。
巧妙地避開孩子的不平和不滿大致有兩種原則。正如所謂的欲望得不到滿足時,就要以攻擊的態度表現出來的理論所闡述的一樣,孩子的內心一產生不平和不滿,就要通過憤怒、反抗、抵觸的態度表現出來。這時,第一個原則是不讓不平和不滿這種能量產生或增強,即從根本上杜絕這種能量的產生;第二個原則是選擇不與這種能量產生正面衝突的方法。
第一個原則是採取阻嚇的辦法。父母事先拿出幾種方案,讓孩子自由地從中選擇,即使孩子懷著不滿做出了某種決定,也要從一開始就讓孩子參加,讓其感到是自己做出的決定。比如:
讓一個人將水分別倒入兩個杯子裡,直到這個人認為完全公平為止。接著另一個人自由選擇一杯。因為分的人認為拿哪一杯都是公平的,挑選的人拿自己認為最划算的那一杯,從而大家都總覺公平。同樣地,每當出現不公平時,父母就要想法巧妙地阻止不平與不滿的能量的產生。
第二個原則是在避免與孩子的不平與不滿的能量進行正面衝突的方法中,有首先讓對方全部說出自己想說的話並痛快地全部接受對方的意見、讓對方把能量釋放出來的方法;或者用將其拿到不同的層面進行解決,比如說:“現在不行,可以在某某時候解決”這樣把時間錯開的“轉移目標”的方法。
十六、培養孩子的持久力
人們都說現在的孩子缺乏集中注意力和持久力,其原因在於電視的廣告。眾所周知,電視廣告需在30秒到1分鐘的短時間內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加深對商品的印象。所以畫面切換迅速,鏡頭一個接一個。電視中充斥著這類廣告,令觀眾心裡不安穩。而從小受廣告洗禮長大的孩子們,似乎適應了這種狀況,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也不過與廣告時間相同。
的確,近來越來越多的孩子都無法安靜地坐滿一個課時。如果是高年級還無法安心上課,很可能有其他問題。對於小孩子,父母就不必過於擔心,孩子們生性活潑好動,容易見異思遷,再感興趣的事,往往過30分鐘就產生厭倦。
這樣的孩子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無論做什麼馬上就會厭倦,比如學習,不到5分鐘他就開始厭煩而想放棄。另一種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比如長跑,最多堅持 3天,他就受不了啦。
那麼,應如何培養持久力呢?最簡單易行的辦法是,規定一件事情,要求孩子每天都要完成。這時,要選擇不讓孩子負擔不過重的事情,如小時候可要求孩子飯後撤碗筷,或每天早晨取報紙,上學後就要求寫日記等。關鍵是要求孩子每天必須完成。
對於第一種類型的孩子,做父母的應該去鼓勵他們,循序漸進地增加他們做一件事情的時間。比如學習,昨天學了5分鐘,今天就可以設法給他延長至7分鐘,進而明天延長至8分鐘,關鍵是不能一味求快。
重要的是,每當孩子做完一件事情時,一定要好好地表揚他一番。即使不能有始有終,也不要責備他們,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這時需要做的是給自己的孩子鼓勁,讓他們過一會兒接著再做,或者是明天繼續努力。如果能一點點地為他們延長時間,那麼用不了多久,在你孩子身上就會發生驚人的變化:他的厭倦心理會慢慢消失,而精力卻會變得越來越集中。
對於那些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孩子,要從增加他們的自信心開始做起。不要覺得這是天生俱有的性格,就對他們失去信心,而要讓他們清醒地認識到自己也具有能堅持到底的優良素質。雖然都是些看似瑣碎的生活常事,可也無妨。每天堅持做固定的幾件事,就能夠培養孩子的持久力。
為此,開始時首先要說服孩子,再督促孩子去執行,除非有身體不適等特殊原因。萬一孩子想偷懶,強制也要執行。這仿佛是孩子與父母耐力的較量,他只要養成習慣,孩子就不會覺得費力。
據說有位名作家,不管有無寫作熱情,在每天的固定時間都強迫自己坐到書桌前。只要面對桌子,有時會突然產生靈感,有時能打消不願寫的念頭,自然地移動手中的筆,這就是證明他對寫作產生了信心。每天堅持做同樣的事情連續一年,這對大人也不容易。然而,一旦完成,你會享受到難以形容的喜悅感。一個女高中生向報紙的讀者欄投稿說,自己從一上小學就記日記,現已累積幾十冊,這已成為她遇到困難時鼓起勇氣的源泉。對孩子突然提出持之以恆的要求,孩子恐怕不容易做到,不妨改以一星期,10天或1個月為單位,要求孩子每天完成固定的任務,並及時給予鼓勵。這必能激發孩子的積極性。
一、多湖輝
二戰以後,日本掀起了一場教育改革的高潮,湧現了一批傑出的教育家,多湖輝便是其中之一。
多湖輝認為培養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父母成為“教育的實踐者”。他的教育思想淺顯實用,深受人們喜愛,影響了一代代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多湖輝的著作從胎兒到小學教育,從教育心理學到具體的教育行為都有詳細的論述,可謂是“兒童教育的百科全書”,包括《母愛促進身心健康》、《如何開發孩子的能力》、《管教孩子的技巧》、《學習指導法》等。
20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們在對其經濟和政治發展因素進行分析研究的同時,也對日本的教育表示了極大的關注。
許多外國研究者認為,日本近代經濟上的成功正是高識字率與教育水準提高的結果。二戰以後,日本朝野上下一直在討論一個話題:教育投資論。這種理論認為,不應該把教育開支看作消費,而應視為投資。這種思想深刻影響了一代日本政府的決策和父母的教育觀,全社會掀起了一場教育改革的高潮。正是在這種大的背景下,湧現出了一批頗具影響的教育家。多湖輝就是其中的一位。
作為一名日本傑出的教育家,多湖輝教授對兒童心理和腦力開發研究造詣頗深。與許多以理論見長的學者不一樣,多湖輝的教育思想更具實踐性,直指兒童教育的具體實際問題,並提出了許多具有建設性的意見。
多湖輝曾經擔任過大學附屬小學的校長,這使他有機會接觸許多小學生,並開始考察圍繞現代兒童的社會環境及家庭環境問題。在這期間他開始重新考慮,究竟什麼是教育?家庭作為孩子成長的關鍵場所,是否真正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
多湖輝認為增強孩子能力的最好辦法,就是使父母成為“教育的實踐者”。不僅要瞭解孩子獨特的心理動態,而且應該針對不同孩子的個性特徵,不斷地在生活和學習實踐中摸索瞭解教育孩子的方法。
每一個做父母的對子女的培養和教育都十分用心,為了把孩子培養成才,他們甘願不辭辛勞,費盡心血。但是往往並沒有取得相應的成效,其原因就在於孩子的父母沒有以一個實踐者的心態來教育孩子,他們既缺乏教育的具體行動,又缺乏教育的藝術和技巧。多湖輝教授曾經有一段時間,每週一次做客廣播節目《育兒問答》,在節目中,他與父母和孩子進行了廣泛的溝通,瞭解到了許多在日常生活和現實社會中,孤立孩子、扼殺其應有才能的父母們的種種表現。他為節目準備了許多資料,並且以這些資料為素材,完成了一系列兒童教育書籍的寫作。
多湖輝是多產作家,其著作暢銷長久不衰,作品語言通俗易懂,對各種問題均能深入淺出,所提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更是行之有效,因此,他的大名在日本家喻戶曉。這些著作包括《母愛促進身心健康》、《如何開發孩子的能力》、《管教孩子的技巧》、《使孩子聰明的心理戰術》、《培養孩子學習興趣方法談》、《學習指導法》、《孩子的心理規律》、《責備孩子的方略》等等。他的著作從胎兒到小學生教育,從教育心理學到具體的教育行為,方方面面都詳細論及,可謂是“兒童教育的百科全書”,很有參考價值。
在一系列著作中,多湖輝強調,胎教是新事物,胎兒的靈性與母體息息相通。母親的生活習慣、飲食、健康、情緒對胎兒的健康成長有著直接的影響,母親切不可掉以輕心。胎動是胎兒向母親發出的各種信號,母親不可不知。
遺傳對人的智力有很大影響,但後天的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更大,即使先天不足,只要教育及時得法,本人不懈努力,同樣可以使智力得以不斷的提高。
母親是嬰、幼兒的啟蒙老師和引路人,責任十分重大。一般的母親對“育”能盡到責任,但對“教”的認識卻往往不足。常言道“人看從小”、“3歲看大,7歲看老”,說明幼兒期的教育極其重要。幼兒的可塑性很大,問題在於怎樣去塑造。對3歲前的教育等閒視之,是父母的一大失誤。
多湖輝的教育思想以淺顯和實用深得廣大讀者的喜愛,深刻地影響了一代代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二、勿用成人的標準要求孩子
到美國或者歐洲的幼稚園去參觀,常常能看到孩子們從頭到腳捂著嚴實的罩衣站在大畫布上畫畫兒,弄得身上全是顏料的顏色,看不懂他們在畫些什麼。但是,據說這種動用全身來畫畫兒的方法能夠消除孩子們日常積累下來的疲勞。多湖輝聽後大受啟發,明白了繪畫所具有的消除疲勞的功效。確實,每個孩子對繪畫都是全身心地投入,他們都非常愉快地在畫著。
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講,畫畫兒時能否畫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對繪畫產生興趣、喜歡上繪畫。大人往往拿成人的欣賞標準來對孩子的作品評頭論足,這種做法可以說是大錯而特錯。畫畫兒時若過分拘泥於畫好畫壞,就會一味追求手頭上的技巧,而忽略了更為重要的東西。這時即使能畫得很有技巧,其作品也會缺少氣勢、缺少孩子特有的靈感。稱不上是一幅真正的好作品。
作文也一樣。新奇而有趣的文章大多出自低年級的學生之手。特別是二年級學生的作文,其中許多新奇的表達方式甚至會讓大人們驚歎不已。隨著年級的升高,到了五六年級時,孩子的表達歸納能力會有顯著提高,寫的文章也越來越接近大人。可這時的文章大多只注重形式的完整,趣味性也越來越淡,可以說是漸漸趨向程式化。
“都上小學六年級了,每次學習還不能堅持1個小時,怎麼辦呢?”許多母親拼命督促自己的孩子。她們往往會憑空想像出一個好學生的形象,然後再拿自己的孩子與之相比較。因此,免不了要常常責備自己的孩子。
家長腦海中常常有一個想像中的“模範孩子”,並認為到了六年級必須得這樣。並以此督促自己的孩子也要這樣去做。
但是,孩子畢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不可能什麼都按照家長的意願行事。有的家長會因此焦慮不安,甚至大動肝火。這樣一來,反而使得孩子寸步難行,不知如何是好。假如有的孩子表面上服從家長,按照家長說的去做,可只是做做樣子給家長看,並沒有什麼實質的內容,又有何用呢?還有一些乖巧的孩子,他們老老實實地把自己關在書房裡,坐在書桌前,可是並不學習,而是偷偷地翻著漫畫書。這樣的事例並不少見。
這時有必要進行一些心理調整。首先,需要父母做的是放棄過高的期望,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適合孩子實際能力的目標。假如命令孩子“集中精力學習一個小時” 而孩子不容易做到的話,不妨把目標壓縮一下,變成10分鐘或者15分鐘。
成人也一樣,當目標過高時,往往沒有積極性去做。而且一開始就會灰心喪氣,覺得自己做不了。即使勉勉強強去做了,也不會做好。但是如果目標適中,稍加把勁就會圓滿完成的話,則會下決心試試看。
容易厭倦的孩子也是如此。可以先讓他學習10分鐘、15分鐘。完成後好好表揚孩子一番。日後將時間逐漸拉長。當能完成30分鐘後,1個小時也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目標了。
最終目標可以很高,可暫時目標不宜過高,這會是孩子易於接受的,並能不斷地給孩子成就感和自信心。小的目標逐一實現,這種積累終將化作一座大山。
三、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對待
美國有位名叫柯迪爾的學者,曾調查研究過日本和美國的母子關係。結果顯示,日美最大的差異是,日本的母親很少和子女交談,而美國的母親則經常和子女交談。
柯迪爾分析研究結果後認為,日本的母親把子女視若自己一部分的傾向較為強烈。她們認為子女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甚至是自己的分身,所以不必找麻煩用語言來表達意思。
通過撫摸、逗逗孩子來加深母子感情,最後發展到以心傳心的境地,這就是日本父母心中最理想的育兒方法。
與此相反,美國的母親們像對待成年人一樣對待孩子,即便是對尚不會說話的嬰兒,她們認真的程度有時簡直到了可笑的地步。她們以與成年人交談的口吻極其認真地對孩子說話,也不管孩子是否能聽懂。
一方把孩子當作自己的一部分,而另一方則視為獨立的個體,兩種育兒態度如此相異,究竟哪一方更容易使孩子產生依賴心理,結論是一目了然的。從某一角度考慮,正如大多數日本母親認為的,視孩子為自己的一部分理所當然。然而,我們不可否認,還是這種觀念長期深植于人心,才造成了如今母子互相離不開的結果。報紙上曾報導過父母因孩子殺人感到羞愧而企圖自殺的消息,這種行為就是上述觀念造成的。歐美人簡直不理解日本人母子或父子一同自殺的現象,往往以為是他殺,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五木寬之在某雜誌與野圾昭如對話時曾談及自己的親身體驗,說在俄國家庭,父母教孩子學會的第一個字是“不”。而日本人,一定是先教會說“媽媽”兩個字。由此可見,日本人的親子關係是何等密切,父母是何等嬌寵孩子。
但在美國有所中學內發現了毒品攜帶者,校長知道後便立刻報了警。如果此事發生在日本,一定是先通知家長,把家長叫來一同商量對策。而在美國,則拋開父母,要求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單獨承擔責任。我可應該學習美國的育兒法,也就是從嬰兒期就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對待。
四、把學習變為“遊戲”
日本人似乎都討厭“遊戲”,自古以來被稱為“玩耍的人”是指不受人喜歡的人,也就是說在日本“玩耍”變成了“工作”或是“誠實”的反義詞。
確實,“玩耍”存在逃避現實、消愁解悶、過分地為無謂的事消耗精力等不受歡迎的一面。但是,多湖輝卻發現了其另一方面,即玩耍之中也存在唯有其人所能知曉的喜悅和快樂。玩耍之中,也有不受儀式或習慣所影響的精神上的自由。這雖然稱不上是創造性活動,但不是也可以看作是與其相酷似的一種體驗嗎?甚至可以是說孩子所有的學習都來自於玩耍之中也不為過。將學習與玩耍明確地區別開,將其加以限制,這是大人的想法,而對於孩子來說,學習和玩耍是沒有區別的。
例如,美國面向兒童的電視節目“芝麻街道”,其主要創意就是從電視廣告中得到啟發的。孩子們對廣告特別感興趣,馬上就能記住廣告中的歌曲,並能馬上記住廣告中的詞句,將其運用到日常會話中。
既然如此,如果運用廣告的手法,在電視臺上播放具有教育意義的節目,孩子們不是就可以不知不覺地在娛樂之中激發學習的興趣嗎?“芝麻街道”就是由這種思路產生的,結果如所預想的那樣,取得了很大成功,在日本也頗受歡迎。
開發孩子的智力,首先要使孩子感興趣,並採用使他們快樂的形式進行。從這種觀點出發,重新探討今天的孩子所喜歡的遊戲,會根據創意的不同而取得意外的不同的結論。
美國的心理學家曾以在地面上寫英文字母,一邊玩著踢石頭的遊戲,一邊讓孩子們學習英文字母拼寫簡單的單詞的方法教育孩子,結果獲得了成功。借鑒此經驗,多湖輝在幼兒開發協會教育實驗中,讓孩子們使用小道具,輪流擔任劇中的角色、恰到好處地作各種姿勢和手勢、講英語臺詞,結果表明,孩子借此都能自然地掌握英語的發音,並理解臺詞的意義。
這樣,老師又能讓孩子一邊進行娛樂,一邊就能輕易地掌握英語會話。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付出同樣的辛苦,但是對任何人來講以工作的形式與以娛樂的形式,感覺都完全不一樣的。例如,如果是要求作為一種工作走10公里的山路,恐怕多數人都覺得很艱難。但是,同樣的10公里,如果說是旅遊、打高爾夫球,平時那些總是坐車的人也會高高興興地去走,而且對疲勞的感覺也完全不同。
孩子們能在娛樂中做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是孩子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的表現。多湖輝認為這種學習的主動性尤為重要。我們在學習中真正學到的東西,都是從自己主動地想學開始的。
然而,在心理學中,常常把賞與罰的作用看成是這種動機形成的原因,即對成功者給予獎勵、對失敗者給予處罰的強制方法。由於賞與罰都是從外部用誘餌和鞭子來促使動機形成的,因而稱之為“外部動機形成”。與之相對應的,是學習者本身對學習抱有興趣,主動地進行學習,稱之為“自發的動機形成”。
母親們經常說:“我家的孩子熱衷於玩電腦,一點也不學習,叫人為難。”的確,目前在孩子中間形成了一股電腦熱。為什麼孩子那麼熱衷電腦呢?回答只有一個,即“因為電腦有意思”。把這件事反過來說,孩子不熱衷於學習,這與學習無意思有關。只會像背臺詞一樣說“你給我學習”的母親,大概沒有注意到孩子這一點。
過去的刑罰中有一種最殘酷的刑罰,就是把這裡的石頭搬到那邊,運完之後再搬回原來的地方,幾十年讓其連續進行這種單純操作。許多對這種工作感到無聊的犯人因過於痛苦而發狂自殺。對於人來說,被迫做“無趣”的事情實際上是非常痛苦的。許多厭學的孩子認為學習是一種“痛苦的工作”,或許其中也有的孩子認為,我什麼壞事都沒有做過,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刑罰來懲罰我呢?如果按照這種思路來考慮,醫治孩子厭學的妙方就是把學習變成有意思的事。為此,首先著手做的事應該是把學習變成孩子最喜歡的遊戲。
把學習變為“遊戲”,是去掉學習原來的形象,使其變得有意思。學習的本來形象是為了達到目的而努力。而遊戲與學習完全相反,乍一看是無用的工作。但對於頭腦的訓練卻也是有益的。把“擺脫了辛苦學習的、具有有趣形象的”遊戲變成學習,在這方面多湖輝做了許多有意思的嘗試。比如“押考題遊戲”就消除了孩子對學習的抵觸情緒。
多湖輝曾教育過一個孩子,雖然還是幼兒,卻幾乎已經知道了車的各種型號,令周圍的人非常吃驚。當然,這並不是父母強迫其學習的。父母帶他駕車去旅行時,孩子在車裡感到無聊而哭鬧。於是,母親就與其一起進行“押寶”遊戲,讓他猜遇到的車的種類和顏色等,使其不知不覺地掌握了“專業”知識。
這件事使多湖輝深切地感到,只要孩子認為有趣,即使是很簡單的遊戲,他也能在遊戲中不知不覺地進行學習。比如,大人向孩子提議說:“你猜一猜明天會從哪裡出考試題呢?”孩子為了多猜,就有可能儘量擴大“學習”範圍。如果其覺得這種遊戲有趣,接著還會繼續猜,這就是孩子的心理。如果在孩子之間進行競猜,不僅猜的內容更具體,也會萌發競爭心理,效果將會更大。並且,孩子們還會在研究是否猜中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完成複習的任務,這很有可能使孩子從猜謎走向喜歡學習的道路。
為了進一步說明遊戲對孩子成長的意義,多湖輝對玩耍與學習是如何使孩子的頭腦變聰明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他認為,普通的機器越使用越受到磨損,性能越變得落後,人的頭腦卻完全相反,通過對大腦生理學和心理學的研究可知,人的大腦幾乎是可以無限制地延長使用的。
甚至有人說,人的大腦大約有140億個腦細胞,其中能夠使用的僅僅是5%左右,剩下的約95%處於睡眠狀態。常常有人擔心給孩子的腦子裡塞入過多的東西會引起爆炸,這樣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與此相比,更令人擔心的是因為不使用大腦,而使大腦的活動減弱。想一想如果我們因為得病半個月臥床不起,腿腳突然變得軟弱無力的事實,就會明白這個道理。
腦細胞也與此相同,一不使用,當然就會適應這個環境,產生類似停滯和老化的現象。因此,我們絲毫不應該有對孩子進行填鴨式教育的想法,而應該採取許多愉快而主動地鍛煉大腦的方法教育孩子。
孩子的玩耍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方法之一。只要母親在孩子娛樂的時候,稍微動腦想辦法,做一些努力,把理論基礎知識融於娛樂之中,單純的玩耍也會馬上變成使大腦變聰明的工具,可以說父母的義務就是掌握這種方法。
平時大家常說“好好學習,好好玩”,多湖輝教授則認為,從對孩子大腦的發育來說,不如改說成“好好玩,好好學習”,因為玩的比重正在擴大。即孩子們實際上是通過玩來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的。一說“玩得發瘋”,在大人的世界就很可能受到譴責,可是在孩子們的世界中則與“拼命地學習”是一致的。
此外,玩耍對於身體健康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可以說這是使孩子大腦健康的重要因素。
在英國,一放暑假,老師就要這樣與孩子們作短暫的告別:“到今天,學習就全部結束了。從明天開始,不要再想學習的事情,盡情地玩吧。9月份咱們再見!希望那時,你們都被陽光曬得黑黑的。”英國的孩子們用不著擔心暑假中會被圍在補習班、測試、作業的牢籠裡。
對此做法,有些母親肯定會擔心:“這樣的話,好不容易學習的東西,不就全忘光了嗎?”而歐美人卻不這麼想。他們認為:“暑假的意義就在於讓孩子換換腦子,充分做好吸收新知識的各種準備。”也有許多人覺得:“對孩子來說,除了在學校學習以外,還有許許多多的東西要學。希望孩子能利用漫長的暑假去學習並掌握這些東西。”
書本知識,只有同生活體驗結合在一起,才能成為活的知識,才能衍生出生存的智慧。因此,我們說遊戲和玩耍是孩子生活體驗的一種嘗試。
五、教導孩子思考
使孩子的頭腦變聰明的最重要的一點是給孩子思考的機會,讓其自己動腦筋思考問題,因為大腦不運動就會生銹。
那麼如何做才能使孩子動腦筋想問題呢?多湖輝認為應該尋找機會迫使孩子進入思考問題的狀態。
人的大腦本來是很好用的,帶有節約思考的組織。比如,如果今天以與昨天相同的方法順利度過,那麼我們就不需要動腦思考什麼,只要以與昨天相同的方法就可以處理今天的事情。
所以,我們的大腦之所以開始活躍,是因為今天遇到了用昨天的方法解決不了的事情。照這樣考慮,不知這個“節約思考組織”平時為我們做了多少好事。如果每人每天從刷牙開始到吃飯,對每件事都從頭到尾一一進行思考和處理,那麼即便有幾個腦袋也裝不下。因為對於習慣的事情不需要特殊考慮就可以做,所以可以把精力用於去應付我們身邊突然出現的新事態,並保持頭腦的清醒。
由於這樣的理由,對於大腦來說,“節約思考組織”本來是很方便的,但是稍不注意也可能成為致命的問題。所謂的墨守成規是比癌症更可怕的疾病。一旦得了這種病,我們的頭腦就會生銹、老化,即大腦迅速衰弱。乍一看,這種可怕的墨守成規的病,因為帶有與老化現象相似的症狀,所以被認為是老年病的一種。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不論多麼年輕的人,甚至有的小孩也會患此種疾病。
尤其是孩子得了這種病更可怕。因為孩子的大腦正處於發育階段,不經常使用大腦的人精神發育肯定比正常人遲緩,這是眾所周知的。
據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對幼兒到成人的智力發育情況所做追蹤研究的結果表明,0~4歲兒童的智力發育程度完全可以決定18歲以前的智力最高值。即0~4歲期間智力直線上升的孩子,其以後也會保持這個速度,到了18歲高峰期時達到最高水準。相反,智力緩慢上升的孩子,到了18歲高峰期時,也完全處於低水準。並且,決定這個智力上升程度的絕大部分因素在於孩子周圍有多大的刺激,而促使孩子智力發育的大部分責任在於母親。
開發智力工作做得越好,孩子的頭腦越聰明,在這方面也許對母親的要求過高了,但是所有的母親都應該成為“教育擔當者”。所謂“教育擔當者”即是設法給孩子創造有利於智力發育的思考機會,有目的地營造智力環境,使孩子的頭腦變聰明的具體操作者。
為了讓孩子養成經常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問題的習慣,在說“好好想想”、“努力”之前,首先讓孩子自己認識到思考的意義很重要。與父母強迫孩子在學校獲得好成績相比,孩子希望認字,希望能夠閱讀電視節目表,這對於孩子來說更實際得多。孩子能夠自己確定這樣更具體的實際目標,才能產生想要認定的熱情。由父母一方施加的目標,就很有可能使孩子忘掉思考的重要性。
對於簡單的問題,人們按照自己習慣的思維方式幾乎都可以得到解決。而當遇到用自己習慣的思維方式解決不了的難題時,就必須打破原有的思維方式,引進新的思維方式。並且,因為在處理容易的問題時,由於不知道是採用了自己的全部還是一部分想法解決的,所以就無法瞭解自己的實力。在處理疑難問題時,重新檢查一下自己思維武器的全部,有利於發現缺點和失誤。
比如,某小學在帶學生到百貨店去買東西時,要求每位學生只能帶50日元,儘量用這些錢多買有用的東西。他們平時用50日元買一塊巧克力還常常不夠,這次拿 50日元到高級物品齊全的老字型大小商店去用,使學生們感到不知所措,但過了兩個小時之後,他們左思右想終於想出了買許多東西的竅門,最後完成任務回家了。強行要求的作用恰恰可以發現孩子頭腦的靈活性。
因此,多湖輝告誡家長們: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切勿代替孩子做出“結論”,對於孩子來說,遇到困難時恰好是思考的最佳機會。
那麼這個時候父母是否做旁觀者呢?從旁邊做適當的指教是必要的,但卻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比如,當孩子在馬路上摔倒時,美國的母親只說三言兩語,然後,看著孩子直到他站起來為止。而日本的母親大多數會馬上跑過去把孩子扶起來。在非洲有的民族是模仿孩子,反復與孩子一起摔倒,然而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也不去扶他。
美國人以鼓勵的語言説明孩子站起來;非洲人以父母摔倒後自己站起來的無聲的實際行動教育孩子,從側面幫助孩子自己站起來,決不像日本人這樣親自動手幫孩子解決困難。因為孩子具有自我思考的能力,所以大人只要讓孩子做好充分利用思考能力的準備就可以了,切勿代替孩子做出“結論”。
19世紀的哲學家、教育家愛德華?謝根博士提出了順其自然地引導孩子提高思考能力的方法,即把物品的名稱分三個階段教給孩子。比如,把鉛筆、圓珠筆和毛筆拿給孩子看,第一階段首先拿出鉛筆,指著鉛筆對孩子說:“這是鉛筆。”第二階段是並排拿著3枝筆問:“哪支是鉛筆呢?”並讓孩子自己選擇。第三階段是拿著鉛筆問:“這是什麼?”這種以“這個”、“哪個”、“什麼”詢問孩子,讓孩子回答的方法即為“謝根三階段”,以這種方法反復提問來便可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
常常有人問多湖輝:“從幾歲開始教孩子學認字和算術比較合適?鄰居家4歲的孩子已經會寫全部平假名,而我家同年齡的孩子連自己的名字還不會寫,是否是智力低呢?”聽到這樣的詢問,多湖輝深切地感到自以為對孩子什麼都瞭解的父母,實際上什麼都不瞭解。
人與人之間有很大的個人差異。而孩子的智力發育速度也因每個孩子的身長和體重不同而各異,在我們周圍,既有1歲半就能像大人一樣說話的孩子,也有過了5歲什麼話都不會說的孩子,這不是智力和能力的差別,而是語言發育速度快慢的區別。
因此,對於從幾歲開始教孩子認字的問題,我們不能無視發育速度一概而論。
父母必須懂得教孩子學什麼不是時期的問題,而應該看孩子現在對什麼感興趣。孩子開始感興趣的時候就是其學習的時機,對此沒有過早過晚的問題。
六、如何與孩子交流
報紙、雜誌記者在採訪時有一個秘訣,即向對方提不用“是”或“不是”回答的問題。例如,“你是千葉大學的學生嗎?”“是,”,“是工學部嗎?”“是的,” 這樣的提問,從對方那裡除了得到“是”與“不是”的回答之外,什麼也得不到。
如果把問話稍微改變一下,問:“你認為千葉大學如何?”回答者在歸納自己意見找到答案之前,必須動腦思考。因此,一個優秀的採訪者,不會讓被採訪者進行誰都能回答的固定的答法,而是在誘導被採訪者發揮獨立性和個性。這種“採訪方式”在與孩子談話時也能發揮作用。
多湖輝發現在母親當中,經常有人從開始就以限制孩子自由發言的語氣跟孩子談話,“那邊是郵筒吧?”這麼一問,孩子能夠回答的範圍就完全被固定了,沒有思考的餘地。在這種情況下,至少應該把“什麼”、“在哪裡”、“何時”、“為什麼”、“你認為怎麼樣”等作為能夠讓孩子回答的提問,這從增強孩子的思考能力、表達能力等方面來看,也是有作用的。
不僅向孩子提問要講究技巧,對於孩子的問題,大人也要非常認真地回答。大多數人在跟孩子談話時,使用孩子的語言,似乎有一種把自己降低到孩子智力水準的感覺。特別是當孩子向大人提出荒唐的問題時,大人常常不由自主地笑起來,這樣會使孩子感到受到了嘲笑。
有一次多湖輝在美國街頭看見一個約四五歲的男孩子,抓住一位留著亂蓬蓬鬍鬚的嬉皮士問:“對不起,你為什麼赤著腳走路呢?腳不痛嗎?”那位男子注視著孩子的臉慢慢地、像對大人一樣地說:“這是我的哲學,不想隔著鞋,想直接與地球接觸。”這個孩子像是終於理解了,於是小聲地說:“好,是哲學。”這個時候,這個孩子必定是切身理解了“哲學”這句話。所以,這位男子像對待普通大人一樣認真地回答問題,使孩子感受到了自己的提問得到了回答的價值。相反,如果大人採取不認真的態度,孩子的問題最終也得不到回答,很可能會導致孩子縮手縮腳。
有時候,父母經常以為如果不能完整地回答孩子的問題有失身價,就容易把回答問題想得很複雜。因此,當孩子問自己不知道的問題時,大人就含混地回答說:“以後再告訴你吧”、“大概是這麼回事吧”;相反,對於自己會的問題就想全部告訴孩子。多湖輝則認為,大人即便是知道的事情也不能全部告訴孩子,因為這樣做會完全使孩子失去自我思考的餘地,對於孩子的提問只作邏輯性和科學性回答,這才是最佳回答。
孩子到了3歲,每天都會提出“為什麼”、“怎麼辦”等一連串的問題,說明孩子開始萌發了求知欲,這個時候,父母首先應意識到不能馬馬虎虎回答孩子提的問題,而要儘量拿出合乎道理的解答方法。大人採用有邏輯性的、科學的回答方式,是想讓孩子能正確認識問題。但是在孩子看來,無論對其作什麼樣的回答,都不能全部消除其疑問,因此,大人就沒有必要一定堅持完全正確性。
相反,大人可以反過來對孩子的提問進行“如果”的反問。通過這樣的提問和對提問的解答,必然會拓寬孩子的思維空間。這種辦法並不是對孩子隨意的提問馬上直接回答,而是讓孩子更清楚地認識自己所提問題的本身,並且啟發他自己找出答案。比如,對於孩子“為什麼夜裡必須睡覺”的問題,就可以反過來問:“那麼,你認為不睡覺會怎麼樣呢?”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自己思考“如果不睡覺會怎麼樣”的問題。因此就促使孩子從各個方面探討所產生的可能性,於是,孩子就想出了“不睡覺就發困”、“不睡覺就會疲乏”、“不睡覺早晨就起不來”等答案。
這樣通過反問的方式,讓孩子對自己提出的問題思考各種各樣的可能性,可起到暗示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的目的。
七、減輕孩子的心理負擔
在孩子面臨學習和考試的負擔,以及不能順利應付考試時,做父母的應該想辦法減輕孩子的心理負擔。
在這種情況下,大人在對孩子講話時,多湖輝希望父母思考一下“辦事靠會說話”這一問題。要想一想除了一再勸說“你要用功呀”之外是否還有別的辦法;除了 “不要光看電視”之外,是否還有更好的說法。父母應找到比這幾句未加認真思考的話更尊重孩子心理的表達方式。
某一雜誌上介紹過這樣一個例子。該雜誌對兩個犯同樣錯誤的孩子進行了研究,對其中一個孩子說:“這像是這個孩子犯的錯誤。”對另一個孩子說:“這不會是另一個孩子犯的錯誤。”那麼這個孩子肯定地說:“反正我會犯這樣的錯誤。”而另一個思考後說:“我為什麼要犯這樣的錯誤呢?”這麼一來問題就搞清楚了。
因此,當遇到必須要對孩子說的問題時,作為母親必須要考慮根據孩子不同時期的具體情況,採取讓孩子更能接受的說法。
比如對學習負擔重的孩子可以採取“心理換位”的方法,減輕其負擔。但如果確定學習指標,當考試的日期一臨近,不愛學習的孩子就會突然產生壓力感。例如,讓孩子用一個月的時間做完有300道題的比較厚的習題集,或者是3天后就要考試,可是孩子還沒有充分地複習,這樣的情況就是如此。並且一旦這種壓力增大,孩子就很難以平靜的心理狀態坐下來讀書。
在這種情況下,大人可以採用心理換位的方法對孩子進行說明。以前面的例子為例,比如說:“做10道題就可以了”“還有72小時的時間呢”。這樣做,就可以大大減輕孩子因300道題的數量之多和3日的數量之少而形成的心理負擔。表達同一個事實,只要變換單位來表達,也會使孩子接受的印象有一個180度的變化。多湖輝把這個稱為代理換算,是糾正孩子厭學時所廣泛採用的心理手法之一。
多湖輝的父親是工作狂,所以父子的接觸並不太多。但是他的父親偶爾閑下來與他談話時,總是說:“看來你很努力,可是不要過於用功搞壞身體。”其實他並不太用功學習,面對絕對信任的父親,既感到羞愧,同時也大大激發了多湖輝“必須更加努力學習”的熱情。
而現在的父親對孩子有一種不好的傾向。即對孩子管束得太多,他們對孩子的談話往往易於說成“你要給我……”的命令型。命令型是大人與孩子思想交流的單方面行為,並未考慮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主性。孩子勢必會出現逆反心理,而採取反抗的態度。聰明的父母在這個時候會想辦法改變一下說話的方式。此如,以“某某,如果你試著……如何?”來代替之,採用這種“建議型”也是一種好方法。只從形式上看這是在徵求孩子的意見,這樣做孩子必定會認真聽。並且,“建議型”是讓對方做出決斷,所以利於自然地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
引導方法的策略之一,就是預先有意識地選擇提問的內容。不瞭解這種策略的人很容易被誘導。這種方法也可以用來引導孩子學習。比如,當發現孩子無所事事的時候,不說:“你說清楚是學習還是出去玩?”而可以一開始就問:“你從什麼時候開始學呢?”有一句格言說“欲速則不達”。為了讓孩子喜歡學習,同樣不能採取這種急於求成的方法。大人為了讓孩子儘快由厭學變為喜歡學習,對孩子毫不留情地說“你給我學習,你要喜歡學習”,這反倒給孩子造成心理負擔,使其越來越厭學。在這方面,與其說直接讓孩子學習,莫不如改變一下與學習沒有直接關係的狀態,使其在不知不覺中瞭解學習的樂趣,這樣不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負擔,是一條使孩子喜歡學習的捷徑。
八、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學習
在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有“學習”的機會。已經認識到這一點的老師們,正在盡力把教學與實際生活聯繫起來。例如,某小學的老師給學生講工廠的傳送帶,讓學生自由提問時,有人就提出在傳送帶流水作業中途想去廁所怎麼辦這類意想不到的問題。這位老師非常重視這種日常生活中的疑問,為了不馬馬虎虎地回答,他把班裡全體學生提出的大大小小的問題歸納起來寫了一封信,寄給實際從事這項傳送帶業務的廠家。廠家也誠心誠意地回答了孩子們的問題。
還有一位老師給學生講在車站工作的人的情況時,親自到車站借來各種各樣的工具,並且把教室佈置成車站的樣子,老師裝扮成站長進入教室。孩子們非常高興,決定今後自己要到車站去做各種各樣的調查。通過這種方式他們感到,平時經常看到的車站和車站的工作人員也有許多有趣的地方。
一般的家庭不必考慮這麼大規模的活動,可採取更簡單的做法。只要把學習滲入到日常生活中,不論多少都會有效果。通過這些無意識之中提供的學習機會,無論多麼討厭學習的孩子,也一定會逐漸對學習產生興趣的。
比如通過讓孩子制定家庭旅行計畫,引導其對地理感興趣。在做暑假家庭旅行計畫時,可以簡單一些,讓其根據旅行目的地做一個旅行導遊介紹。為了完成這一任務,必定要翻地圖、查找教科書,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地理知識,而且通過這項工作或許會使孩子逐漸喜歡上地理科目。在這個過程中同時給他一個策劃者的職務,擁有領導權,也會使其產生積極性,是一箭雙雕的好辦法。
有一位報告文學家說,他還在上小學時,就利用幫助父親剪報紙的機會開始關心社會問題。儘管一邊剪報一邊只能流覽自己會讀的字,但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學習。通過幫助父親剪報,知道父親仍在繼續不斷地學習,這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很大的刺激,這是一種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方式。
人們常說“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成長的”。即使大人不特意說“要好好學習”,當孩子總是看到父母在學習的情景,也自然會受其影響而變得喜歡學習。像這樣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以實際行動做給孩子看,以此糾正孩子厭學的毛病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有許多父母從教育孩子的角度,考慮帶孩子到博物館去。但是過於注重“教育目的”,父母好像是盡義務陪孩子去的,孩子也感到沒有興趣。相反,父親如果一邊對孩子說“喂喂,快看,真厲害?”一邊與孩子一樣感興趣,孩子的眼裡也充滿著喜悅。例如,帶孩子到天文館去本來是好事,但有的父親卻對孩子說“你自己看吧”,父親卻打起了呼嚕。這樣一來大人即使想讓孩子對科學產生興趣,並想以此為契機使孩子喜歡學習,其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如果大人也真誠地感興趣,孩子的興趣也自然會放在學習上。
家長們常常遇到這樣一種情況,大家在公司裡七嘴八舌地談論加班的情況時,很少有人回家。然而當一個人走了,兩個人走了,最後只剩下很少的人時,剩下的人就會像雪崩似的扔下工作急急忙忙地踏上回家之路。在工薪階層中普遍存在著“不想只留下自己一個人工作”的心理。同樣,當孩子一個人在家裡學習的時候,很可能產生“為什麼只有我必須學習”的心理,這種心理會使孩子厭學。因此,反過來利用這種只能自己做的心理,也是糾正孩子厭學的方法之一。例如,如果每天規定讓家庭所有成員一起學習10分鐘,只要大家都做,孩子就不會有不滿情緒了。
此外,要求孩子幫助做家務,打水、燒火、劈柴、掃院子等,對於孩子來說,將會比在課堂“學習”更有效果。
以往,孩子幫助家人做家務,被視為是極為正常的事。這種幫忙與其說是為了父母,莫不如說也給孩子帶來鍛煉機會。這是因為幫忙對於孩子來說,不是單純過家家遊戲,而是真正的生活,必須認真做。孩子自然而然就學會了安排計畫,使家務活與學習時間調劑好。因為孩子不能偷懶不做,這也就養成了孩子的耐性。而今,由於家務事輕鬆了,沒有孩子幫忙大人也能做,有不少家庭也不讓孩子幫忙做家務了。
可是,讓孩子幫助做家務,除了前面所提到的作用外,從心理學上講,對孩子的成長也大有幫助。這就是說讓孩子在家中擔當一定的角色,通過能做些家務而受到大人賞識的過程,是孩子在心中找到自我存在價值的契機。還有這樣的情況,有的精神脆弱的孩子,父母很長時間一直認為“這個孩子什麼也不會”。但是,有一天家裡來了客人,由於誰都沒有時間出去,就給這個孩子寫個紙條讓他拿著去買東西,結果他很圓滿地把東西買回來了。父母誇獎這個孩子“做得很好”。而從那以後,這個孩子再也不是什麼都不會的孩子了。買東西、掃地、幫助家裡做家務,樣樣都幹得很好。孩子就這樣找到了自我存在的價值。這種喜悅超過了大人的想像,並且也增加了孩子的上進心。從這一點來考慮,孩子想幫忙的時候,有些大人就阻止說“你別來插手”或“你與其幹這個還不如去學習呢”,這種態度的惡劣是可以想像的。確實有時孩子幫倒忙,反而給父母添亂。可是,只因為如此,就把孩子的幫忙說成是“多餘的”,這不正說明父母的態度過於性急了嗎?
九、鼓勵孩子的技巧
日本人在鼓勵別人時,往往只是說:“加油啊!”“好好幹!”之類,具體如何去做,卻隻字不提。這不僅是家長與孩子之間,在成人世界中也是常見的現象。公司總經理鼓勵自己的部下時常會這樣說。然而,只是簡單地說一句:“希望你好好幹。”對於那些一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員工來說,今後如何努力才能更上一層樓?他們聽後定會茫然不知所措。
這時候,如果能提出具體問題,那麼員工聽後就會清楚自己應如何去做,當天開始就可以努力工作。比如,分析一下公司的現狀以及指出存在的問題,或者為了增加銷量而對每個員工做出具體的指示。
平時成績不錯的孩子,在考試中偶然只考了50分時,也存在同樣的問題。本人肯定也相當難過,這時如果再對孩子提出批評,那結果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這時候最好的做法是,不硬逼著孩子做出某種保證,而是要耐心地去鼓勵他,然後再幫他分析考試成績不好的原因。
“誰都會有失敗。不要洩氣,下次努力就行。你肯定能考好的。沒關係,沒關係,不要想不開。”聽到這樣的鼓勵後,孩子肯定會暗下決心:“放心吧,下次我一定考好!”當孩子因成績不好而感到沮喪時,千萬不要再對他們進行責難,這是相信孩子的才能並且能使之增加的一個原則。
一番鼓勵之後,然後冷靜地幫孩子分析一下為什麼只得了50分:“這次為什麼沒有考好?咱們來分析一下。到底錯在什麼地方?搞清楚了,下次就一定能考100 分。你准沒問題。”讓他自己對所出現的錯誤進行反省。經過這樣的分析,找到並解決了以往不明白的以及出差錯的地方以後,那麼下次考試得100分就輕而易舉了。
總之,不要一味地亂鼓勵或者逼迫孩子,最理想的做法應該是坐下來同孩子一起討論問題的所在,告訴他們怎樣做才能取得好成績。
古代有一個常勝將軍,打勝仗對他來說已成為家常便飯。當有人奉承他:“你將作為戰略家而載入史冊。”他不以為然,一點也不感到高興。可是有一次,有人誇獎他的鬍鬚非常漂亮時,他卻高興得喜笑顏開。
將軍自己肯定沒有注意到,可是在他的潛意識中,一定認為自己的鬍子非常漂亮,因此當有人稱讚他的鬍子時,他才會高興萬分。
對孩子進行表揚時也一樣。只在孩子考了100分時才說上一句:“考得不錯。”那麼,孩子認為這時受表揚是理所當然的,絲毫不感到意外。如此一來,即使以後總得100分,那麼孩子的上進心也會慢慢消失。不過我們可以換個方法去表揚孩子,要抓住要點或者“投其所好”地進行表揚。比如:“今天確實不錯。我一直看著表,你今天學習了兩個半小時。”這樣的話,孩子聽了會從心底感到高興和激動,他們會覺得媽媽真是無微不至,連這些方面都注意到了。
相反,抽象地對孩子進行誇獎,反而使孩子對父母失去信賴感。有位母親說,當她責備孩子時能痛痛快快地說出來,而在表揚孩子時,雖然擺好了架勢,卻不知說什麼好。與責備相比,因為誇獎是肯定孩子做的事,許多父母認為不需要許多技巧。實際上同樣具有一定藝術性,如父母都喜歡誇獎自己孩子畫的畫,這本身是件好事。但是,如果誇獎的方式太隨便,反而會起到如同貶低的作用。例如,對孩子畫的畫說“像畢卡索一樣,參加比賽也能獲獎”,這種誇獎的方法則會令孩子掃興。即使不是母親,不論誰講這樣的誇獎的話,就如同露骨的吹捧一樣潛在的意思卻是“你的畫就那麼回事”,讓孩子無法接受。
正確的方式是可以評價這幅畫中令人感動的地方,比如講“這個天空的顏色很有意思”,或“這個臉畫得很像爸爸”,懇切地進行適中的評價很重要。並且,不是對這幅畫畫得好的結果進行評價,而且應當指出孩子的畫與以前相比有什麼樣的進步,以及孩子如何進行了努力等方面,促使孩子產生更加努力的積極性,這可以說是高明的誇獎方法。如誇獎說“你比以前畫得更好了”或“這樹的葉子畫得很細緻、很好”等等,總之,只有父母進行這樣極其細緻、周到的評價,才能增加孩子對母親的信任,也更能增加評價的效果。
不論對什麼事,只是口頭上隨便誇獎幾句,反而易於造成對孩子心理的傷害,這一點大家要認識到。
十、批評孩子的技巧
不訓斥孩子的家長是不稱職的家長。在成長的過程中,從來沒有挨過家長批評的孩子,即使參加工作進了一家公司,毫無疑問,他也會馬上辭職的。因為他根本就不習慣被人批評,受到上司的強烈批評以後,就會不知所措,進而提交辭呈,不打招呼就憤然離去。這類現象時有發生。
家長應該批評孩子,這是古今中外鐵的法則。孩子在被批評的過程中,學會辨別是非,學會區分哪些事情是好的、哪些事情是壞的。如果孩子做錯了事情不聞不問,那父母就有問題了,是不稱職的父母。批評孩子就要認認真真地去批評,那些怕招致孩子討厭而對批評與否猶豫不定甚至為此感到煩惱的家長應該受到指責。只有對孩子的所作所為敢於直言,對就是對、錯就是錯的家長才會受到人們的尊敬。
但是,如何批評才能達到既改正孩子缺點,又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的目的,其中有許多需要學習的技巧。
首先,批評孩子,應該保持冷靜的態度,向他講道理,以理服人,而且自己的立場也要始終如一。批評固然是好事,可是莫名其妙地批評訓斥孩子卻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另外,同樣的事情今天批評他了,到了明天卻不去管教,這樣的做法也不值得提倡。家長應該立場堅定,一如既往地教導孩子什麼是“是”、什麼是“非”,不應該有絲毫的放鬆。
其次,批評孩子要有分寸、方法得當。多湖輝舉了上中學時一次挨批評的例子:他曾因不滿學校的嚴格管理,做出了夥同他人一起破壞學校部分校舍的荒唐之舉。學校的規章制度非常嚴格,所以他已做好了退學的思想準備。而校長卻把他們召到校長室,流著眼淚說了下面的一段話:“太令人遺憾了。我現在什麼也不說,想必你們也在反省自己吧?希望你們能再一次反思一下自己所做的事情。”
校長寬宏大量的批評,深深地刺激了學生們,使他們進行深刻的自我反省。因此,採用什麼樣的批評方式非常重要,它既能使孩子的才能得到提高,反過來也能使之下降。所謂的批評即是試圖改變對方的想法、態度和行動。如果對方只是不服或者完全當成耳旁風,不予理睬的話,那批評就毫無意義了。如果抱著真誠的態度去勸說別人,那麼聲音自然而然就會小下來,態度也就不會那麼急躁。對方所希望的不是嚴厲的斥責,而是冷靜地說服的態度。
因此,多湖輝一直主張:“批評時要正襟危坐。”進行重要的批評時,任何人都要端正姿勢,創造一種嚴肅的氣氛。若把自己嚴肅認真的態度傳達給對方的話,孩子們肯定會“正色傾聽的”。而且,不能單方面地命令孩子如何去做,而要採取一種理解孩子的立場、傾聽對方意見的具有包容性的態度。俗話說:“強盜也有三分理。”不論做了多麼荒唐的事情,都應該有其原因。問清這些原因並予以理解是能讓孩子接受批評的先決條件。
孩子上了初中、高中後,他們的身體塊頭要比母親大得多。即使想大聲威懾他們,恐怕也做不到。有的家長在批評孩子時甚至會竭盡全力的大聲喊叫,甚至暴跳如雷。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你大聲批評他,他肯定會用更大的聲音來“回敬”你。這樣,別說孩子不會對自己的錯誤進行反省,甚至會因為噪音太大而招來鄰居的抗議或被要求賠償。
另外,規勸孩子的朋友,也是管教自己孩子的良機。直接責備或警告孩子,往往會引起孩子的反感,達不到管教孩子的目的。這時,可以利用孩子的朋友來提高管教的目的。比如,當孩子帶小朋友來家裡玩兒,做惡作劇或不懂禮貌時,一般家長礙于面子不願多管教。這些顧慮其實大可不必。不管是誰的孩子,做得不對,都應該毫不客氣地進行批評。這不僅對對方有好處,對自己的孩子更有幫助。因為看別人挨駡,比自己直接挨駡更能受震動。
參照一般人的心理,我們就能理解這一點。在公司對新進職員進行教育時,上司不會逐一點名批評,而是找一個典型來進行訓斥,以“殺一儆百”的手段達到警告全體的目的。這種間接的批評比直接批評更能產生深刻印象。也就是說,通過第三者接受的刺激比自己直接接受震動更大,心理學上稱之為“潛移默化”現象。
比如,當老師批評班上一半的學生時,另一半學生除了感到慶倖外,還會產生被稱讚的感覺。至少大多數孩子會提醒自己不要犯錯誤挨批評。老師雖然沒有直接批評他們,卻產生了更好的效果。這種“潛移默化”的效果不僅出現在批評時,也出現在表揚時。
當一個人受到表揚時,其他人會產生被批評的感覺,這樣能從反面加深感受。
總之,這種“潛移默化”的效果,可使間接刺激大於直接刺激,而且效果顯著。大膽批評別人家的孩子,就是上述手段在教育心理戰術中的靈活運用。
十一、孩子做了錯事後
一般人認為,孩子犯了小錯可以不問,犯了大錯就必須加以批評,其實正好相反。
多湖輝上中學時曾有過這樣的經歷。有一次發下考試答卷,發現自己的數學成績比預想差得多,心裡大吃一驚。記得考試時,除一道題沒答上之外,其他都答得很完整。看完試卷之後才明白,自己因計算錯誤丟掉了好多分。老師發完卷子後說了這麼一段話:“看了你們的答卷,發現你們太馬虎了。有的前半部分都對了,最後卻寫錯了答案,還有的把加減弄反了,像這種本不該錯的錯誤太多了,現在,請大家馬上把錯改過來,否則將會一錯再錯。養成粗心大意的習慣,後果將不堪設想。” 老師這句話的含義是,無意中犯的錯,是最容易被人忽視的。
管教孩子時也應如此。孩子的判斷能力遠不及大人成熟,他們時常會犯錯誤。但是,即使是孩子,也具有區分好壞的基本判斷能力,如果犯了嚴重的錯誤,內心深處一定會有所察覺。雖然不知原因,他也會自問是否做錯了。
雖然意識到自己錯了,但一旦有人指出來,人們就會產生反感,並有可能將錯就錯下去,這點大人小孩都不例外。就說上高中的孩子吧,只要家長勸說他們努力用功,他們必會頂嘴說:“知道了,別再囉嗦了!”然而,說歸說,他們還是不肯用功,有時甚至會故意地跑到外面去玩。
小孩子也是如此。即使知道自己錯了,如果父母在一旁呵斥,剛剛萌發的反省心也會一下子化為烏有,進而產生反感,破罐子破摔,如此就會帶來相反的效果。當孩子遭到較大挫折,換句話說,當孩子處在成長的關鍵時刻時,父母當場數落,不如給孩子留下自我思考的機會,等事情過後,再慢慢細問“那件事怎麼樣了?”“當時覺得很困難吧?”有了反思的機會,孩子才有可能從各個角度去檢討錯誤,並從中吸取教訓。
相反,當孩子犯了小錯誤,就應“隨時確認”及時給予批評警告。有時,孩子未必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如果不加以糾正,小錯很可能演變成大錯。因此,不斷糾正小錯誤,才能做到防患於未然。
父母真的動怒,孩子也會認真的接受。所以,大人在責備孩子之後,一看孩子垂頭喪氣的樣子,心裡就會感到很不安。更何況由於激動說出傷害孩子的話時,更擔心會給孩子造成壞的影響。因此,有的母親反而對孩子表示道歉,說“剛才媽媽對你的責備過分了,真抱歉”。但這會起到相反的效果,因為像這樣以道歉否定訓斥和自己,會使孩子學會對付父母。父母若是反復這樣做,也會被孩子瞧不起,認為批評指責只不過是媽媽一時感情衝動而已。
據某小學五年級的一位女學生介紹說,被媽媽責備之後媽媽說“剛才是媽媽不好”,這令她感到非常不快。孩子也完全知道被大人嚴厲斥責是因為自己有被斥責的原因,沒有反而讓大人向自己道歉的理由。大人應堅持因為真的生氣了才責備孩子的姿態,沒有必要不正常地向孩子道歉,否則就失去了父母講話的權威性,孩子將會無視父母的話。
如果大人真的意識到責備過火了時,也許會說“我批評過火了,很抱歉”,但此時要附加“可是”,來說明批評孩子做錯的地方本身是對的,不讓孩子認識到這一點,特意進行的管教也便失去了效果。
責備之後的善後工作,直接關係到訓斥效果的好壞。孩子做了錯事對其進行訓斥,這是父母理所當然的職責,但訓斥並非好事。訓斥之後的善後工作也非常重要,可以說從善後工作中能看出訓斥方法的好與壞。這裡談一談善後工作的訣竅。
三洋電機前副總經理後藤清一先生,曾在已故的松下幸之助手下長期工作,後來據後藤先生介紹,松下幸之助對部下的責備方法有其絕妙之處。
有一天,松下先生得知後藤犯了點小毛病後如烈火般地盛怒,他一邊用捅爐子的火棍梆梆地敲著地板,一邊訓斥。可是當他訓斥完了之後,馬上又把敲彎了的火棍給後藤看,說“拼命地訓斥的時候,把火棍弄得彎成這個樣子,你能不能給我弄直”?當後藤一把將火棍弄直後,他又呵呵地笑著說“啊,你的手還是很巧的,比原來還好”,又高興起來。可是後藤原本想“讓我這樣的大男人出醜,我就辭職了吧”,一見此情景一下子消了氣。
十二、鼓勵孩子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許多家長向多湖輝諮詢時說:“我為我家的孩子鬱悶不開朗,為不知道他想要說什麼而感到為難。”一經瞭解,才發現真正的原因在家長自身。在這些父母當中,有不少在孩子講話時,常常會不耐煩地責怪孩子說:“你想說什麼?給我痛快點兒。”
這些父母雖然是要求孩子“說話清楚些”,但往往這種想法起到相反的效果。性格不開朗的孩子說話不清楚,尤其是與別人接觸時更為緊張。這種情況實際上與學習英語會話的日本人的情況相似。
在這時候施加壓力說“你說清楚些”,孩子就會越加變得縮手縮腳起來。
首先,重要的是要對孩子想要說的話表示感興趣,表現出十分認真的態度,這會使孩子對父母產生親近感。並且,大人一邊聽著孩子講話,一邊深深地點頭說“是嗎?”這樣故意打打幫腔,表示“你說的我都明白了”的意思,這很重要。因為如果孩子一旦認為自己講的話被父母接受了,就會對說話產生自信。
常聽到有的媽媽唉聲歎氣:“我家的孩子都上小學一年級了,可還是笨嘴拙舌的,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怎麼辦呢?”一般來講,女孩成熟較早,大部分口齒伶俐,而男孩中有相當一部分不擅表達,笨嘴笨舌。根治這一缺陷的靈丹妙藥仍就是自信心。
孩子笨嘴笨舌,做媽媽的常常為此感到焦躁和不安。甚至有的在聽孩子講話時,看到他痛苦的樣子,就截斷話頭,替孩子把想說的話說完。這樣一來,反而只會加劇孩子表達的困難。
對於不善言辭的孩子,家長要為他樹立起想表達的自信心。好不容易想說什麼時,父母卻著急打斷,孩子說話的機會就會被剝奪。在體味不能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對方的痛苦中,孩子就會對說話失去信心,變得更加笨嘴笨舌了。
對於笨嘴拙舌的孩子,家長還應學會好好聽他表達,這一點尤為重要。孩子說話時,要努力聽、側耳細聽。等孩子說完後,可以對他說:“你是想說……吧?我都聽明白了。”然後用合適的詞彙糾正一下所犯的表達性錯誤。若父母能用一種易於接受的方式、放慢語速向孩子示範簡捷、準確的表達方式,孩子一定會記住:“想這樣說的時候,可以用這個詞”,“這樣說就行”。
不擅表達的孩子喜歡模仿別人的措辭,因此,父母應經常向他們示範正確的說法,這一點也很重要。
經過反反復複和鍥而不捨的努力,孩子就能記住很多種說法,並且能將它們運用得準確、流暢。這樣就能使孩子信心大增,不知不覺中成為了一個善於表達的人。這種方法,不僅局限於語言表達的訓練方面,對培養孩子的能力也是通用的。
此外,當孩子講反對意見時,也要先肯定其態度後再糾正其是非。
當周圍的人都講右的時候,自己卻認為左正確,提出這種主張是相當困難的。這時孩子的回答即使出現差錯,但對他大膽地提出反對意見的態度也應該給予充分肯定。
能否提出自我主張,與創造性有很大關係。例如,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著名物理學家牛頓,在少年時代不與同齡孩子一起玩,不像一般的孩子,而是經常一個人擺弄機器。因此,他在學校裡曾被同學們譏笑為“鄉巴佬”。因確立相對論而出名的愛因斯坦曾指出“應與他人有不同的見解”,並以此作為生活的座右銘。可以說不僅是發明和發現,任何有創造性的工作都是從與常識及大多數人的意見相異而開始的。
能夠主張自己的意見,具有很強的自主意識,是十分有益的。自我意識一強,就會有不少人認為這是壞事。因此,提出獨自不同意見的孩子,就會被指責為“彆扭的人”、“格外的人”等。例如,大人總是對於不喜歡父母買的玩具、不照父母要求去做的孩子說“你盡給我找彆扭”,對反駁父母的孩子也有不少父母責怪說“脾氣古怪”。當孩子與朋友的意見不一致時,父母有時也會因擔心而教育孩子說:“只有你一個人提反對意見,這樣會遭到大家討厭的。”而父母把不順從大家的意見不好的看法強加給孩子,與說孩子“脾氣古怪”沒有什麼區別。如果父母採取不認可孩子的主張的態度,就會妨礙孩子自我發展。其結果就有可能培養出大家向右自己也跟著向右的隨波逐流的孩子。
在這方面,不大歡迎“彆扭者”的日本與法國形成鮮明的對照。在法國,只能與別人說相同意見的人,不但不能被視為一個成熟的人,反而被視為傻瓜。所以在法國的家庭中,無論孩子的意見如何幼稚,父母都會認真傾聽。有時父母還會故意提出不同意見與子女進行議論。雖然有國情的不同,但這種教育方法是值得學習的。在這種意義上,孩子反駁父母的意見時,並不認為這是過分的,甚至認為這是可喜的。父母的想法也需要轉變,如果孩子的想法不對,父母可以認真地聽了之後加以糾正。父母有了這種態度,就能培養出孩子具創造性的頭腦。
十三、面對小危險更利於孩子的成長
不讓孩子面對小的危險,就不能使其度過人生的大危險。來自現實教育的報告指出,小孩子使用工具的能力很差,不能用刀削鉛筆,上版畫課時,讓孩子帶雕刻刀,馬上就把手劃破了。削鉛筆是電動的,玩具也多半是塑膠製品,沒有必要自己用刀做玩具。
但是,如果人一次也不體驗危險性,也就不會產生回避這種危險性的智慧。這或許有些誇張,但是可以說人類的歷史就是反復與這種危險進行鬥爭的歷史。
例如,孩子喜歡爬樹,在父母看來這是一種危險,而對孩子來說卻是有價值的冒險。首先,孩子可以觀察樹的整體,判斷自己是否能爬上去。如果認為能爬,就會想到下一步的方法,確定從何處往上爬,那個樹枝能否支撐自己的體重,需要確認的專案很多。這樣,當孩子根據自己的印象判斷能夠爬到樹頂時,便決定進行爬樹,當然有時也會從樹上掉下來受傷。但這是由於自己的判斷不得法而產生的失敗,這將成為孩子下一次成功爬樹的反面經驗。
然而,現在的孩子們幾乎得不到嘗試這種錯誤的機會了,用一句話來說,這就是父母過於保護的結果,是由於小型家族化與出生率下降,孩子的人數減少,父母對孩子過於關懷所致。
但只是考慮孩子的“安全”,孩子就不會更早地自立,就不能具有自己處理事務的能力。例如,在觀察幼兒起立行走階段,可見開始時淨栽跟頭,但是經過幾次吃過苦頭之後,孩子便不知不覺地掌握了平衡,可以一個人行走了。如果父母搶先行動,孩子一摔倒馬上扶起來,反復這樣做的結果會如何呢?不僅孩子需要花費更長時間才能學會走路,而且稍微長大以後一摔倒,也不想自己爬起來,磨磨蹭蹭地等著別人來幫忙。
當然,沒有必要讓孩子平白無故地去冒險,在生活中存在著許多培養孩子在父母不在的情況下自己去克服一定程度危險的機會,有時讓孩子成為掉落谷底的獅子也是很必要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有經驗的真鍋先生所提倡的有名的“獨自旅行教育”,確實是有值得學習之處。
真鍋先生本來想阻止一位3歲的孩子到外面去,但沒有阻止。於是他決定觀察一下孩子掌握了多少自己保護自己的本領,結果發現孩子能自己確認安全之後穿過馬路。從此以後,真鍋先生便開始進行“獨自旅行教育”。他未做任何說明,就指使小學一年級學生“到東京郵局給國外發電報”,並告訴他“有想去的地方都可以去,只是問路時,找穿警服的人最安全”。並鼓勵說“回來時,要走與去時不同的路”。這個孩子經過這番教育後,小學四年級時,就能自己買車票、預定飯店,獨自一人到外國旅行了。
模仿真鍋先生的做法是很難的。如果孩子要求“想與小朋友一起去動物園”,大人有必要提醒其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例如“到了那裡之後,一定要給家裡打電話”,如果採取“遠距離操作”的方法讓其出去,孩子反而會出乎意料地遵守約定。
多湖輝在千葉大學工作時,在附屬中學採取了讓學生在旅行中晚上在當地旅館集合的方法,讓學生制定計劃,有時他們乘錯了車,出現過失敗,這也是作為讓學生自立的一種訓練,也是一種很好的體驗。
孩子未必一輩子都能在安然的環境中生活,應當儘量讓他們經受各種體驗,增強適應能力,這也是父母所應盡的責任。
以前,有一個小學發生了六年級的男孩子在學校玩火的事件,險些弄成了火災。這個孩子淘氣的原因,實際上是在理科的實驗中,有生以來第一次用火柴點火,覺得有意思,便點火柴玩火。
這也就是說這個孩子直到六年級才有“劃火柴的體驗”。
多湖輝在千葉大學附屬小學擔任校長時,給二年級的孩子火柴、報紙和幹樹枝,進行實驗授課,讓孩子們在校園內點火熱飯盒和日本酒。可是,不出所料,有的孩子幾乎點不著火,有的孩子怕火,也有的孩子帶著白手套劃火柴;還有的孩子劃了不知多少根,火柴盒都空了,還是劃不著,就算好歹把火柴劃著了,卻由於把報紙平鋪在地上,仍是點不著火;甚至有的孩子直接將劃著的火去點粗的幹木頭。
在煤氣爐和洗澡都是自動打火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缺乏“劃火柴的體驗”也是正常的。對孩子缺乏這種體驗的更加誇大的原因是,母親擔心地說“火柴危險,讓你爸爸來點”。並且,孩子點燃禮花時,也是有父母來關照把蠟燭點著後再讓其點火。不僅這種“劃火柴的體驗”不足,在生活上缺乏“基礎體驗”的孩子也特別多。這些基礎體驗不足的孩子的一個共同點,概括起來就是“感覺”遲鈍。但是,鍛煉這種“感覺”關係到孩子對自己將來的生活的信心,在生活變得過於方便的現代社會,積極地為其提供更多基礎體驗的機會很重要,例如,讓其參加野營旅遊就是一種方法。
十四、允許孩子失敗
本田宗一郎先生是以生產汽車、摩托車而聞名於世的大型企業本田技研公司的創辦人。
上小學時,他在班裡卻是“後進生”。無論讓他做什麼,都總是失敗,學習成績也不理想。然而,對這段經歷,本田先生本人是這樣認為的:“正是因為當時的失敗,才培養了我能進行獨立思考、具有靈活性和創造性的大腦。”
他說:“從別人那裡學到的東西與自己經過深思苦想得來的東西相比較,其價值和應用的廣泛性是大不一樣的。”多湖輝以此為例,勸誡家長們,不要只盯著孩子的失敗,要多想想失敗所帶來的好處。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或多或少地遇到失敗。其中,有些孩子也許失敗的次數比較多,家長也會由此變得不安,他們擔心孩子的前程,於是處處防患於未然,不讓孩子失敗。他們會不由自主地向孩子伸出援助之手,可是,這樣做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好是壞,卻得斟酌。
事實上,父母過分擔心孩子會犯錯誤,而不由自主地警告孩子:“又失敗了。同樣的失敗你到底想重複多少次?從現在開始,絕不允許你再失敗。”這種話說得一多,反而會加重孩子的緊張情緒和心理負擔,結果還是不停地重複失敗。
正確的態度是,當孩子做錯事情、出現失敗、情緒沮喪時,家長不要老是重複“不許失敗”之類的論調。而應該告訴他“失敗了也沒有關係”,孩子聽後會深受鼓舞、精神大振。這時候家長還應該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對考試成績什麼的根本就不在乎的姿態。這樣,孩子心中的緊張情緒和壓力就一定能夠得到緩解,孩子肩上的重擔也會減輕。結果,事情就會朝著好的方向轉化。
孩子的情緒穩定以後,接下來可以讓他對出錯的地方進行反復練習。通過徹底的反復練習,讓孩子樹立起自信。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孩子多做一些相似的題目。從許多人的經驗來看,最初學得不好的地方,經過反復不斷的刻苦練習,後來都成了自己擅長的方面。
實踐證明,“可以失敗”要比“不准失敗”更能減少孩子的失誤。本田宗一郎先生說:“不能怕失敗,之所以不能怕失敗,是因為一旦怕失敗就什麼也做不成了。” 孩子想做某種新的事情時,大人比孩子更瞭解失敗的可能性,便在事前經常說“弄錯了可不行”、“別弄錯了”。但是,這樣不但沒有起到鼓勵的作用,反而給孩子增加了壓力,使其畏縮不前。而且,孩子會從父母的話中得到“恐怕會失敗”的暗示,反而易於出現失敗。進而,孩子由於過於擔心失敗,認為什麼也不做就不會失敗,因此便失去了做事情的積極性,甚至會陷入對一切都無能為力的心理狀態。
在對失敗的擔心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這一點上,多湖輝舉了一個“沉默兒童”的故事。
一個孩子得了拒絕上學症,偶爾到學校去也一句話不講,大人便懷疑這個孩子精神脆弱,並對其進行治療。意想不到的是,這個一句話不說的孩子突然說:“本來我什麼都會,腦子也不笨。可是我在學校一有差錯同學們就嘲笑我。因此,我現在什麼也不幹,什麼也不說。”
這些話使醫生感到吃驚。這就是說,這個孩子沒有神經脆弱等任何病症。不是不會說話,而是過於擔心大家嘲笑自己的失敗,而躲進自我“沉默”之中。而且,什麼也不幹,什麼也不說,別人就會說“那個孩子像個傻子”。儘管如此,實際上只要沒有任何挫折,這個孩子的自尊心就不會受到傷害。這個孩子就是從這種自我防衛的心理出發,而保持沉默的。
這可能是一個極特殊的例子。總是擔心失敗,成了一個什麼也不會的孩子,也就不可能指望其有更好的成長。
據第一代圍棋名將大竹英雄介紹說,他的老師木谷實先生的口頭禪是“必須做起來看,你不明白這一點嗎?”。木谷先生這種不怕失敗,讓大家積極應對挑戰的指導方法,使年輕的弟子大大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
從這個意義上說,當孩子主動地要去做某件事情時,即使大人知道有可能失敗,也要讓孩子去試試看,這是很重要的。換言之,大人有時需要有給孩子提供失敗機會的膽量。
另一方面,孩子經常會產生大人所想像不到的離奇的思考能力和不受常識束縛的自由想像。如果大人以不能失敗的消極的主觀臆斷對其加以限制,並教訓其“不能做”,將會使潛在孩子身上無限的可能性發揮不出來。大人如果感到對孩子做什麼都不放心,而對其進行多餘的關照與幫助,也會剝奪孩子的積極性,妨礙其成長。因此,大人應具有允許孩子經常失敗的胸懷。
十五、消除孩子的反抗情緒
反抗是孩子精神成熟的重要標誌。從根本上講,孩子自立、有主見就意味著要脫離父母並且開始具有與父母相異的自己的想法。當然,其中有些想法可能會與父母近似。然而,即使這樣,他們也不會囫圇吞棗地聽信父母,而是將其納入自己的思維框架中進行選擇,接受自己認為可以接受的部分。
孩子進入反抗期以後,動不動就會頂撞父母,以至於有些家長感到納悶:“為什麼事事都要對著幹呢?”當家長提醒他時,他反而振振有辭:“媽媽您不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嗎?為什麼只說我?”反倒指責起自己的父母來了。即使再有耐心的家長,聽到這些話,也會勃然大怒。
但是,冷靜地想一下,父母也並非完美無缺。而且,能看到父母的不足,說明孩子已經具備了對事物進行評判的能力。所以,與其生氣,倒不如說我們應該感到高興。事實上,在我們不經意中孩子已經在一天天地長大,一天天地走向脫離父母的屬於自己的人生軌道了。頂撞父母意味著孩子的成長,我們沒有必要悲觀,而應感到高興。從某種意義上講,開始頂撞父母和老師是孩子精神成熟的一個重要標誌。
在父母看來,一直對自己言聽計從、老老實實的孩子,忽然間變得判若兩人,事事都要與自己對著幹,有時不免就會大動肝火。以前只要批評幾句,孩子就會默默接受。可現在就不同了,你越是極力想控制他,他越是反抗。但是,永遠只能按父母的指令行事的孩子,同樣也會令人擔憂。如果一直不想讓孩子獨立,那麼最終只能害了自己的孩子。不服從父母、甚至與父母發生爭執頂撞,都是伴隨著孩子的獨立性增強而自然發生的現象。孩子再長大一點,長成真正的大人以後,他就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思考,就能夠理解、認同別人,對問題的反應也會變得十分從容。
孩子在未長大之前,做事情總是欠考慮,往往採取較為激進的做法,比如激烈地反駁家長。有一段時期孩子總是感情用事,這時做父母的也不要與他計較,而要在孩子面前保持冷靜克制的頭腦。這一點對於孩子的成長極為重要。
在多湖輝的著作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在東京的普通民眾居住區,鄰里交往密切,互相都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關照別人家的孩子。其中有一位善於對年輕人提意見的老人,這個人就像現代式的“大雜院長者”。對教育孩子感到頭痛的父母都去討教這位老人。這樣一來,剛才還與父母頂嘴的孩子馬上都老實了。人們都想知道這種魔法般的說教的秘訣,便問道:“為什麼您的意見大家都老老實實地聽呢?”這位老人回答說:“就是因為講得使人容易接受,所以就聽進去了呀。”這位老人講得十分謙虛。實際上,有沒有這種極為正常的氣氛,這關係到孩子能否認真聽取父母指出的問題。
關於易於聽進去的氣氛,即是創造了“接受條件”之後再加以說服的根本前提。一般有如下一些方法:
第一,設法扭轉或事先打消妨礙接受父母管教的反抗感。為了避免發生正面衝突,可利用第三者和寫信、寫日記及介紹大人自己經驗之談,用語言使之緩和下來,說 “你的心情我理解”,表示理解對方的感情。反過來,也可以裝作漠不關心,也是其中一種做法。
第二,創造一種首先尊重對方,接納對方,同時對方也能接納自己的氣氛。不是用指責、命令的口氣,而是用建議或商量的口氣說,如果對方頂嘴,就耐心聽完對方的所有辯解。
第三,先減輕孩子的精神壓力,孩子心裡自然就有了聽取責備的準備,然後對孩子說:“無論如何你讓我說兩句話。”大人一開始就創造出讓孩子聽的氣氛,這樣即使稍有些刺激的勸告,孩子也能聽得進去。此外,大人還可以以期待和信賴的口氣對孩子說:“你一定能行。”避免用易於刺激孩子的話。還可以用促使其行動的話,根據其過錯的程度靈活地勸告他。
當然,最有效的辦法還是讓孩子自己消除心中的不滿。迅速成長時期的孩子會對父母懷有不平與不滿。成長起來的孩子自我產生的要求,與父母所要求的規範不斷地產生不相容之處,孩子則經過這種衝突,成長為更加成熟的大人。因此,無視和壓制孩子的不平和不滿,或者反過來採取因為令人厭煩而完全接受的隨便應付的辦法,孩子就不能如所期望的那樣成長。只有妥善地處理孩子心中的不平和不滿,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長。
巧妙地避開孩子的不平和不滿大致有兩種原則。正如所謂的欲望得不到滿足時,就要以攻擊的態度表現出來的理論所闡述的一樣,孩子的內心一產生不平和不滿,就要通過憤怒、反抗、抵觸的態度表現出來。這時,第一個原則是不讓不平和不滿這種能量產生或增強,即從根本上杜絕這種能量的產生;第二個原則是選擇不與這種能量產生正面衝突的方法。
第一個原則是採取阻嚇的辦法。父母事先拿出幾種方案,讓孩子自由地從中選擇,即使孩子懷著不滿做出了某種決定,也要從一開始就讓孩子參加,讓其感到是自己做出的決定。比如:
讓一個人將水分別倒入兩個杯子裡,直到這個人認為完全公平為止。接著另一個人自由選擇一杯。因為分的人認為拿哪一杯都是公平的,挑選的人拿自己認為最划算的那一杯,從而大家都總覺公平。同樣地,每當出現不公平時,父母就要想法巧妙地阻止不平與不滿的能量的產生。
第二個原則是在避免與孩子的不平與不滿的能量進行正面衝突的方法中,有首先讓對方全部說出自己想說的話並痛快地全部接受對方的意見、讓對方把能量釋放出來的方法;或者用將其拿到不同的層面進行解決,比如說:“現在不行,可以在某某時候解決”這樣把時間錯開的“轉移目標”的方法。
十六、培養孩子的持久力
人們都說現在的孩子缺乏集中注意力和持久力,其原因在於電視的廣告。眾所周知,電視廣告需在30秒到1分鐘的短時間內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加深對商品的印象。所以畫面切換迅速,鏡頭一個接一個。電視中充斥著這類廣告,令觀眾心裡不安穩。而從小受廣告洗禮長大的孩子們,似乎適應了這種狀況,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也不過與廣告時間相同。
的確,近來越來越多的孩子都無法安靜地坐滿一個課時。如果是高年級還無法安心上課,很可能有其他問題。對於小孩子,父母就不必過於擔心,孩子們生性活潑好動,容易見異思遷,再感興趣的事,往往過30分鐘就產生厭倦。
這樣的孩子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無論做什麼馬上就會厭倦,比如學習,不到5分鐘他就開始厭煩而想放棄。另一種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比如長跑,最多堅持 3天,他就受不了啦。
那麼,應如何培養持久力呢?最簡單易行的辦法是,規定一件事情,要求孩子每天都要完成。這時,要選擇不讓孩子負擔不過重的事情,如小時候可要求孩子飯後撤碗筷,或每天早晨取報紙,上學後就要求寫日記等。關鍵是要求孩子每天必須完成。
對於第一種類型的孩子,做父母的應該去鼓勵他們,循序漸進地增加他們做一件事情的時間。比如學習,昨天學了5分鐘,今天就可以設法給他延長至7分鐘,進而明天延長至8分鐘,關鍵是不能一味求快。
重要的是,每當孩子做完一件事情時,一定要好好地表揚他一番。即使不能有始有終,也不要責備他們,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這時需要做的是給自己的孩子鼓勁,讓他們過一會兒接著再做,或者是明天繼續努力。如果能一點點地為他們延長時間,那麼用不了多久,在你孩子身上就會發生驚人的變化:他的厭倦心理會慢慢消失,而精力卻會變得越來越集中。
對於那些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孩子,要從增加他們的自信心開始做起。不要覺得這是天生俱有的性格,就對他們失去信心,而要讓他們清醒地認識到自己也具有能堅持到底的優良素質。雖然都是些看似瑣碎的生活常事,可也無妨。每天堅持做固定的幾件事,就能夠培養孩子的持久力。
為此,開始時首先要說服孩子,再督促孩子去執行,除非有身體不適等特殊原因。萬一孩子想偷懶,強制也要執行。這仿佛是孩子與父母耐力的較量,他只要養成習慣,孩子就不會覺得費力。
據說有位名作家,不管有無寫作熱情,在每天的固定時間都強迫自己坐到書桌前。只要面對桌子,有時會突然產生靈感,有時能打消不願寫的念頭,自然地移動手中的筆,這就是證明他對寫作產生了信心。每天堅持做同樣的事情連續一年,這對大人也不容易。然而,一旦完成,你會享受到難以形容的喜悅感。一個女高中生向報紙的讀者欄投稿說,自己從一上小學就記日記,現已累積幾十冊,這已成為她遇到困難時鼓起勇氣的源泉。對孩子突然提出持之以恆的要求,孩子恐怕不容易做到,不妨改以一星期,10天或1個月為單位,要求孩子每天完成固定的任務,並及時給予鼓勵。這必能激發孩子的積極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