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這本書中作者精選了人大量佛家禪語、故事,以佛法為依據,結合當代人的生活困境,加以點評,精闢地闡釋了“佛法是種活法”的道理,語言活潑,見解獨到,使人耳目一新。
佛真的很好,讀讀佛經就能知道。世人都應該尊敬他、向他學習,感受他的真性情,領悟他的大智慧。
佛法真的很好,讀完這本書就會明白。不論你信不信佛教,讀點佛經、學點佛法,學點佛法,懂點佛法,對你的人生有百益而無一害。用佛法這個活法來活,你會活得輕鬆自在、快樂幸福。
作者:九戒居士
目 錄
序無論何時,無論何地,佛都在你的身邊,唯願你平安健康、幸福快樂。不論你身在何方,不管你曾經有過多少罪惡,只要你在心裡輕聲呼喚,佛都將守護著你,讓你得到救贖!
• 佛在身邊
第一章 人生可以很圓滿
人們常拿“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來安慰自己,開導別人。是的,誰都不可能得到想要的一切。然而,誰說人生沒有圓滿呢?人生在世,苦苦追求的無非兩個字:值得!一個人在世上走一遭,如果能不白活一回,那就值得。值得的人生不就是圓滿的人生麼?
人生如何才能值得,用哲學家的話說就是要做到:前半生不猶豫,後半生不後悔。
人生苦短,誰都不可能擁有一切。學會珍惜,懂得付出,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那麼這段人生就是值得的,就是圓滿的。
人活一世,都應該追求更高的境界,因為每個人只有一生,同樣是活,為什麼不活得圓滿一點呢?
• 活著就要好好活
• 生命經不起等待
•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 活出人間好時節
• 求人不如求己
• 佛不度人人自度
• 自己的路自己走
• 我的人生我做主
• 活著,要順其自然
• 追求多元的人生
• 不要畫地自限
• 從夢想照進現實
• 人生,從設定目標開始
• 浮生若茶
•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章 讓快樂成為天性
快樂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為什麼不天天快樂呢?
人們拼命工作,拼命賺錢,拼命購物,就是想體驗擁有的喜悅,但研究卻表明,80%的人都得不到持久的快樂。因為,物質的滿足所帶來的快樂感並不是真正的快樂。真正快樂應該是由內而外,發自內心,而且沒有任何附加理由的。
快樂不需要理由,因為快樂本身就是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快樂在哪裡?放下就是快樂,知足就能快樂!
• 活著不是為生氣
• 一切如來,亦皆隨喜
• 坦然面對人生的無常
• “一生無性”最快活
• 放下才能得解脫
• 煩惱都是自找的
• 快樂無非常知足
• 何必在意小過
• 不幸之中有萬幸
• 懂得付出才能收穫快樂
• 把握當下的幸福
• 善意地解釋一切
第三章 學佛就是學做人
其實,佛法並不是什麼高深的哲學思想,而是一些樸實無華的做人道理。佛經裡面講的也不是繞來繞去的說教理論,而是很多非常生活化的故事。佛法其實就是做人的道理,學佛就是學做人。
學佛對於我們認識自己、與人相處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因為佛法是一種積極的活法,是要人們活得更健康、更理智、更聰明的生存道理。不論你信不信佛,讀點佛經,學點佛法,對你的人生有百益而無一害。
• 認識你自己
• 善解人意也是慈悲
• 善待自己,享受人生
• 保持一顆平常心
• 學會寬容,收穫一生
• 忍辱是種大修養
• 寬容是最好的教育
《做人的佛法》繁體版
在這本書中作者精選了人大量佛家禪語、故事,以佛法為依據,結合當代人的生活困境,加以點評,精闢地闡釋了“佛法是種活法”的道理,語言活潑,見解獨到,使人耳目一新。
佛真的很好,讀讀佛經就能知道。世人都應該尊敬他、向他學習,感受他的真性情,領悟他的大智慧。
佛法真的很好,讀完這本書就會明白。不論你信不信佛教,讀點佛經、學點佛法,學點佛法,懂點佛法,對你的人生有百益而無一害。用佛法這個活法來活,你會活得輕鬆自在、快樂幸福。
作者:九戒居士
目 錄
序無論何時,無論何地,佛都在你的身邊,唯願你平安健康、幸福快樂。不論你身在何方,不管你曾經有過多少罪惡,只要你在心裡輕聲呼喚,佛都將守護著你,讓你得到救贖!
• 佛在身邊
第一章 人生可以很圓滿
人們常拿“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來安慰自己,開導別人。是的,誰都不可能得到想要的一切。然而,誰說人生沒有圓滿呢?人生在世,苦苦追求的無非兩個字:值得!一個人在世上走一遭,如果能不白活一回,那就值得。值得的人生不就是圓滿的人生麼?
人生如何才能值得,用哲學家的話說就是要做到:前半生不猶豫,後半生不後悔。
人生苦短,誰都不可能擁有一切。學會珍惜,懂得付出,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那麼這段人生就是值得的,就是圓滿的。
人活一世,都應該追求更高的境界,因為每個人只有一生,同樣是活,為什麼不活得圓滿一點呢?
• 活著就要好好活
• 生命經不起等待
•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 活出人間好時節
• 求人不如求己
• 佛不度人人自度
• 自己的路自己走
• 我的人生我做主
• 活著,要順其自然
• 追求多元的人生
• 不要畫地自限
• 從夢想照進現實
• 人生,從設定目標開始
• 浮生若茶
•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章 讓快樂成為天性
快樂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為什麼不天天快樂呢?
人們拼命工作,拼命賺錢,拼命購物,就是想體驗擁有的喜悅,但研究卻表明,80%的人都得不到持久的快樂。因為,物質的滿足所帶來的快樂感並不是真正的快樂。真正快樂應該是由內而外,發自內心,而且沒有任何附加理由的。
快樂不需要理由,因為快樂本身就是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快樂在哪裡?放下就是快樂,知足就能快樂!
• 活著不是為生氣
• 一切如來,亦皆隨喜
• 坦然面對人生的無常
• “一生無性”最快活
• 放下才能得解脫
• 煩惱都是自找的
• 快樂無非常知足
• 何必在意小過
• 不幸之中有萬幸
• 懂得付出才能收穫快樂
• 把握當下的幸福
• 善意地解釋一切
第三章 學佛就是學做人
其實,佛法並不是什麼高深的哲學思想,而是一些樸實無華的做人道理。佛經裡面講的也不是繞來繞去的說教理論,而是很多非常生活化的故事。佛法其實就是做人的道理,學佛就是學做人。
學佛對於我們認識自己、與人相處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因為佛法是一種積極的活法,是要人們活得更健康、更理智、更聰明的生存道理。不論你信不信佛,讀點佛經,學點佛法,對你的人生有百益而無一害。
• 認識你自己
• 善解人意也是慈悲
• 善待自己,享受人生
• 保持一顆平常心
• 學會寬容,收穫一生
• 忍辱是種大修養
• 寬容是最好的教育
《做人的佛法》繁體版
序
佛在身邊
很久以前,有個年輕人和母親相依為命。因為生活貧窮,年輕人迷上了求仙拜佛。母親見兒子整天神神道道、不務正業,便苦口婆心地規勸他,但終究管不住長大成人的孩子。年輕人甚至把母親當成求佛成仙的障礙。
一天,年輕人聽說遠方無名山上有一位得道的高僧,便瞞著母親跋涉千里去找高僧討教成佛之道。
他一路上歷盡艱辛,終於找到了那位高僧。高僧熱情地接待了他。高僧聽完他的一番訴說後,沉默良久,開口道:“你想修道,我可以給你指條明路。”
年輕人太高興了:“太好了,我願拜大師為師,專心修道。”
高僧不以為然地說:“與其拜我為師,還不如去找佛。”
年輕人頓時來了興趣,忙問:“請問哪裡有佛?”
高僧說:“你現在回家去,在路上有個人會披著衣服,反穿著鞋子來接你,那個人就是佛。”
年輕人聽後大喜,拜謝了高僧,啟程回家,路上他不停地留意著高僧說的那個人。
第一天,他投宿在一戶貧寒農家,他仔細看了看迎接他的男主人,他沒有反穿鞋子。第二天,他又投宿在一戶富有人家,更沒有人披著衣服、反穿著鞋為他開門,他不免有些灰心。第三天,第四天……一路走來,投宿無數,卻一直沒有遇到高僧所說的那樣接他的人。
眼看快到家了,佛還沒有出現。年輕人又氣又悔,以為是高僧欺騙了他。
等他回到家時,夜已經很深了。他灰心喪氣地抬手敲門。
“誰呀?”屋內傳來母親蒼老驚悸的聲音。
“我,是你兒子。”他沮喪地答道。
母親知道自己的兒子回來了,急忙抓起衣服披在身上,燈也來不及點著就去開門,慌忙中鞋子都穿反了。年輕人看到母親狼狽的樣子,不禁熱淚盈眶,立刻覺悟了。
佛本是人,而不是神。佛不在別處,他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世人都在苦苦地求索,夢想著找到自己的歸宿。殊不知,思念著我們的人就是我們要去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家,我們的歸宿。
高僧幫助年輕人認清了人生的歸宿,著實令人感動,我們是不是也該想一想自己的歸宿呢?想一想那些思念著我們的人,那些處處為我們著想的人,那些一直對我們不離不棄的人。
每每讀到佛的東西,總有很多感動。佛就像母親一樣,永遠都有一顆大慈大悲的心,念念為眾生著想——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由此我想,佛一定就是我們每個人的歸宿吧。三千大世界,一切眾生他都視如己出,心生慈悲,哪怕再十惡不赦的人,都願度化;佛規勸人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佛都在你的身邊,唯願你平安健康、幸福快樂。不論你身在何方,不管你曾經有過多少罪惡,只要你在心裡輕聲呼喚,佛都將守護著你,讓你得到救贖!
佛在身邊
很久以前,有個年輕人和母親相依為命。因為生活貧窮,年輕人迷上了求仙拜佛。母親見兒子整天神神道道、不務正業,便苦口婆心地規勸他,但終究管不住長大成人的孩子。年輕人甚至把母親當成求佛成仙的障礙。
一天,年輕人聽說遠方無名山上有一位得道的高僧,便瞞著母親跋涉千里去找高僧討教成佛之道。
他一路上歷盡艱辛,終於找到了那位高僧。高僧熱情地接待了他。高僧聽完他的一番訴說後,沉默良久,開口道:“你想修道,我可以給你指條明路。”
年輕人太高興了:“太好了,我願拜大師為師,專心修道。”
高僧不以為然地說:“與其拜我為師,還不如去找佛。”
年輕人頓時來了興趣,忙問:“請問哪裡有佛?”
高僧說:“你現在回家去,在路上有個人會披著衣服,反穿著鞋子來接你,那個人就是佛。”
年輕人聽後大喜,拜謝了高僧,啟程回家,路上他不停地留意著高僧說的那個人。
第一天,他投宿在一戶貧寒農家,他仔細看了看迎接他的男主人,他沒有反穿鞋子。第二天,他又投宿在一戶富有人家,更沒有人披著衣服、反穿著鞋為他開門,他不免有些灰心。第三天,第四天……一路走來,投宿無數,卻一直沒有遇到高僧所說的那樣接他的人。
眼看快到家了,佛還沒有出現。年輕人又氣又悔,以為是高僧欺騙了他。
等他回到家時,夜已經很深了。他灰心喪氣地抬手敲門。
“誰呀?”屋內傳來母親蒼老驚悸的聲音。
“我,是你兒子。”他沮喪地答道。
母親知道自己的兒子回來了,急忙抓起衣服披在身上,燈也來不及點著就去開門,慌忙中鞋子都穿反了。年輕人看到母親狼狽的樣子,不禁熱淚盈眶,立刻覺悟了。
佛本是人,而不是神。佛不在別處,他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世人都在苦苦地求索,夢想著找到自己的歸宿。殊不知,思念著我們的人就是我們要去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家,我們的歸宿。
高僧幫助年輕人認清了人生的歸宿,著實令人感動,我們是不是也該想一想自己的歸宿呢?想一想那些思念著我們的人,那些處處為我們著想的人,那些一直對我們不離不棄的人。
每每讀到佛的東西,總有很多感動。佛就像母親一樣,永遠都有一顆大慈大悲的心,念念為眾生著想——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由此我想,佛一定就是我們每個人的歸宿吧。三千大世界,一切眾生他都視如己出,心生慈悲,哪怕再十惡不赦的人,都願度化;佛規勸人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佛都在你的身邊,唯願你平安健康、幸福快樂。不論你身在何方,不管你曾經有過多少罪惡,只要你在心裡輕聲呼喚,佛都將守護著你,讓你得到救贖!
第一章 人生可以很圓滿
活著就要好好活
不要計算你過的日子,要使這些日子算數。
——禪語
看完《士兵突擊》,很多人記住了許三多,也記住了他的人生信仰——活著要做有意義的事,做有意義的事就是要好好活。
許三多像個傻子,但他說出來的“傻話”卻極富哲理。如果把“活著”和“好好活”比喻成天堂和地獄,那麼“做有意義的事”就是連接兩者的一把梯子,爬上去就是天堂,墜下去就是地獄。
有人活了一輩子都不明白什麼才算是意義的事情,在很多人看來,自己實在太渺小了,幹不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其實一件事有沒有意義並不在於這件事的大小。任何一件事情,哪怕再小,只要是你該做的,你用心把它做好了,這就是有意義的。
大熱天,禪院裡的花被曬蔫了。
“天呐,快澆點水吧!”小和尚喊著,趕緊跑去提了桶水來。
“別急!”老和尚說,“現在太陽大,一冷一熱,非死不可,等晚一點再澆。”
“該澆花了!”傍晚,禪院裡的花已經成了“霉乾菜”的樣子,老和尚才想起來澆水。
“不早澆……”小和尚嘀嘀咕咕地說,“一定已經死了,澆不活了。”
“澆吧!”老和尚漫不經心地吩咐道。
水澆下去沒多久,已經垂下去的花,居然全立了起來,而且生機盎然。
“師父!”小和尚喊,“它們可真厲害,憋在那兒,撐著不死。”
“胡說!”老和尚糾正,“不是撐著不死,是好好活著。”
“這有什麼不同呢?”小和尚低著頭。
“當然不同。”老和尚拍拍小和尚的頭,“我問你,我今年八十多了,我是撐著不死,還是好好活著?”
上晚課的時候,老和尚把小和尚叫到跟前:“怎麼樣?想通了嗎?”
“沒有。”小和尚還低著頭。
老和尚敲了小和尚一下:“笨呐!一天到晚怕死的人,是撐著不死;每天都向前看的人,是好好活著。”
每個人都擁有一次生命,沒有誰的生命比別人的更尊貴,也沒有誰的生命比別人的更卑賤。問題在於並不是每個人都懂得生命的意義,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生命的人,懂得好好活著,生命對於他來說是恩賜;畏懼生命的人,撐著不死,生命對於他們來說反而成了負擔。
佛光禪師門下有個叫大智的弟子,出外參學二十年後回到了師父身邊。
在佛光禪師的禪房裡,大智述說了自己在外遊學二十年的種種見聞和感悟,最後大智問道:“師父,這二十年來,您一個人還好嗎?”
佛光禪師道:“很好!很好!講學、說法、著作、譯經,每天在法海裡泛遊,世上沒有比這更快活的生活了,每天,我忙得好快樂。”
看著年邁的師父,大智關心地說道:“老師,您應該多一些時間休息!”
夜深了,佛光禪師對大智說道:“你休息吧!有話我們以後慢慢談。”
第二天一早,大智就被一陣木魚聲敲醒了。大智走出禪房,發現敲魚誦經的聲音正是從佛光禪師的禪房裡傳出來的。原來佛光禪師每天都是這樣早起晚睡,忙個不停。白天,佛光禪師不厭其煩地對一批批來禮佛的信眾說禪講法,一回禪房不是批閱學僧心得報告,便是擬定授課的教材,每天總有忙不完的事。
好不容易看到佛光禪師剛與信徒談話告一段落,大智搶著問佛光禪師道:“老師,分別這二十年來,您每天的生活都是這麼忙著,怎麼都不覺得您老了呢?”
佛光禪師道:“我沒有時間老呀!”
“沒有時間老”,這句話後來一直在大智的耳邊響著。
這個故事不由讓人想到了幾千年前的孔子。《論語》裡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孔子帶領學生周遊列國,這一天就來到了楚國的葉城,葉公沈諸梁熱情地接待了他們,但他對孔子不怎麼瞭解,就悄悄地問子路,子路一時不知怎麼回答他。孔子事後得知就對子路說:“你為什麼不這麼說呢: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不知老之將至”和“沒有時間老”雖遠隔千年,卻有種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味道,這難道是佛法和儒學的惺惺相惜?而我更願意稱之為兩種文化對於生命感悟的殊途同歸。
我們說人生在世一定要好好活著,怎麼樣才算好好活著呢?“發憤忘食,樂以忘憂”而已!別閑著,做你該做的事兒去,這就是活著的最高境界,就是好好活著。
生命經不起等待
永遠不要浪費你的一分一秒。
——禪語
一個人所擁有的最好的東西是什麼?不是昨天的輝煌,也不是明天的希望,而是現在。
永平寺裡,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禪師在烈日下曬香菇,住持道元禪師看到以後,忍不住說:“長老,您年紀這麼大了,為什麼還要做這種事呢?請老人家不必這麼辛苦!我可以找個人為您代勞呀!”
老禪師毫不客氣地道:“別人並不是我!”
道元禪師說:“話是不錯,可是要工作也不必挑這種大太陽的時候呀!”
老禪師說道:“睛天不曬香菇,難道要等陰天或雨天再來曬嗎?”
道元禪師一時語塞。
人們常說“今日事今日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話雖簡單,但做起來卻很難。人們總能找到各種各樣的理由為自己開脫,但結果是不會欺騙人的,到頭來欺騙的還不是自己?
人這一生有兩件事情絕不能做:一是“等”,不能等明天;二是“靠”,不能靠別人,否則你這一生就算白活了。
日本淨土宗的創始人親鸞上人自小父母雙亡。九歲時,他就已立下出家的決心,於是跑去找慈鎮禪師為他剃度,慈鎮禪師就問他:“你還這麼小,為什麼要出家呢?”
小親鸞答道:“我雖年僅九歲,父母卻都不在了,我因為不知道為什麼人一定要死亡,為什麼我一定要和父母分離,所以,為了探索這個道理,我一定要出家。”
慈鎮禪師非常嘉許他的志願,說道:“好!我明白了。我願意收你為徒,不過,今天太晚了,待明日一早,我再為你剃度吧!”
小親鸞聽後,非常不以為然地答道:“師父,雖然你說明天一早為我剃度,但我終是年幼無知,不能保證自己出家的決心是否可以持續到明天。而且,師父,您都那麼老了,您也不能保證您是否明早起床時還活著啊。”
慈鎮禪師聽了這話以後,拍手叫好,並滿心歡喜地說道:“說得好啊!你說的話完全沒錯,現在我馬上就為你剃度!”
如果還有明天,你將怎樣裝扮你的臉?如果沒有明天,要怎麼說再見?
每個人都要面對生老病死,小孩子不知道今天的決心能不能堅持到明天,老人家不知道自己這條老命能不能挨到明天,你能保證今天的計畫明天還記得嗎?是的,沒有人能預知未來,誰也不能確定明天帶來的是新的希望,還是未知的絕望!所以人活著就要努力,勿使今天依然成為過去的一部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生命是經不起等待的,人生短暫,須只爭朝夕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就像蜜蜂只汲取花蜜、毫不破壞花瓣的美麗和芬芳一般,仁者隨緣而住,亦只是汲取智慧,而不迷失於他物之中。
——禪語
有一天,佛陀在精舍中靜坐,有一個人愁眉苦臉地長跪在佛陀座前,等待佛陀的開示。不久,佛陀睜開眼來,問道:“你有什麼事?儘管問吧。”
“佛陀!我信了佛教以後,我的父親非常不贊成。他認為佛教的戒律太廣泛、太嚴格,哪能全部受持,不如不學好了。他這樣強詞奪理地堅持著自己的見解,我費盡唇舌,他還是不能接受。我怕他將累劫流轉生死,墮落惡道受苦,所以祈求佛陀度化我的父親。”
佛陀說道:“你的父親是利根之人,只要你把我說的故事轉述給他聽,他必然能去邪向正,回迷向悟。”
“是什麼故事,請佛陀開示。”
於是佛陀說了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愚人在曠野走了好幾天,滴水未進,口渴得兩眼昏花,渾身發熱,沿途尋找水源,總不可得。
忽然,他看到遠處有一條河,河水清潔明淨。然而,他呆立了半天,卻不想前去取水喝。
這時候,同路的行人覺得納悶,就上前問道:“你不是口渴嗎?為什麼找到了水,反而不喝呢?”
愚人拉開嘶啞的喉嚨答道:“你有所不知,這麼多的水,我喝得完嗎?我怕我的肚子裝不下這麼多水,所以乾脆不喝算了。”
路人聽了,不禁搖頭歎息:“真是無知的人,多麼可憐呀!”
聽了這則故事以後,青年馬上回家告訴父親。父親聽了恍然大悟,於是便與兒子一起學佛向道。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便能解渴;佛法無邊,奉行一法,便能得益。
佛法有“萬法歸一”之說,日子要一天一天地過,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做,人生就是這樣簡單,把“一”做好即可,何必為無限的時空煩惱呢?
有個叫鐵眼的年輕和尚,發誓要用募捐來的錢築造一個佛的金身。這件事雖然功德無量,但是困難太大了!然而,鐵眼和尚一旦立下了宏願,就絕不退縮。
募款的第一天,他早早就來到了最繁華的地方,向過路人乞討施捨。不一會兒,過來一個武士,鐵眼和尚施禮道:“貧僧誓願鑄佛金身,請施主捐一點兒吧!”
武士都沒正眼看他,像是沒聽見的樣子,邁著大步走了。鐵眼和尚急忙追上去,低聲乞求:“給多少都行!”
武士厭煩地揮揮手,十分乾脆地拒絕道:“沒有!”
武士在前面走,鐵眼在後面跟著,一直走了十多裡路!那個武士無可奈何地隨手扔下一文錢。鐵眼和尚從地上撿起那文錢,朝武士行禮致謝。
武土覺得奇怪,問道:“一文錢也值得你這樣高興?”
鐵眼和尚答道:“這是貧僧靠行乞修佛的第一天,如果不能化到一文錢,或許貧僧的心志就會產生動搖,所以感到無限欣喜。”說完,便引身告退,按照原路回去繼續化緣。
暑去寒來,經過無數個風霜雪雨的日子,鐵眼和尚終於籌足了資金,完成了自己的心願。
鐵眼和尚的故事讓我想到了很多至理名言,比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其實,我們中國人是非常懂得做人和做事的道理的,但真正用這些道理去實踐的人卻很少。所以,《論語》傳承幾千年,讀過的人不計其數,而真正靠《論語》成功的卻只有那麼幾個人。宋朝開國宰相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名揚千古,於丹憑藉《〈論語〉心得》為世人所知。
趙普和于丹的成功其實極為相似,我甚至覺得於丹不過是把趙普的成功複製了一遍,他們的共同之處就是認認真真地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讀《論語》。但就是這樣一個舉動,使歷史記住了趙普,讓時代記住了於丹。
這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成功其實不是什麼難事兒,做好一件事兒就足夠了。
有的人一輩子隻做了一件事兒,就讓人記住了;有的人做了一輩子事兒,卻沒有一件能讓人記住的。其實人生的價值並不在於你做了多少事情,而是看你做的事情是否成功。做一千件半途而廢的事情不如完完整整做好一件事情,因為衡量行為價值的尺規是結果而不是進程。
現在,很多大學畢業生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很容易產生一種想法:我要找一份符合我興趣的工作,我要找一個能充分發揮能力的平臺,我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
其實,根本不必這麼著急,一個人能否成功,並不在於你所處的環境有多好,你的起點有多高,你的企圖有多大。如果你能在現有的工作上做得比別人好一點點,不需要很多,你就有機會去做更大的事情。但如果你什麼都不做,停在那兒幻想或者抱怨,那根本沒用,這個世界沒有人想聽這樣的話,大家只關注你做事的結果。所以,你只要把每一件事兒都做好,哪怕只比別人好一點點,你就會有更多的機會。活出人間好時節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慧開禪師
“春天的花開秋天的風以及冬天的落陽,
憂鬱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經無知地這麼想,
光陰它帶走四季的歌裡我輕輕地悠唱,
風花雪月的詩句裡我在年年地成長……”
前幾天一個朋友請我去喝茶,專門為我放了這段熟悉的旋律,並給我講了一些他的感慨。
年少的時候,喜歡玩,哪兒都能找到樂子,覺得全世界的東西都是給我們的禮物,都是來陪我們玩兒的。春天*捕蝶,夏天游水嬉戲,秋天滿山遍野地采果子,冬天盡情地在雪地裡打滾。那個時候並不懂得什麼是“年少輕狂”,卻沉迷其中,玩得興味盎然,現在想想就像活在詩裡、畫裡一般。隨著年齡的增長,曾經的“年少輕狂”已經變成了現在的“柴米油鹽”,年少時的興味盎然也變成了現實中的苦不堪言。
我想,不只是他,很多成年人都有同樣的感觸,覺得越活越身累、心累。
同樣的春夏秋冬,同一個四季輪回,為什麼我們曾經活得詩情畫意,現在卻活得苦不堪言?其實,生活並沒有什麼改變,造成差異的是我們的心態。
拿破崙?希爾和他母親從新澤西乘船到紐約的時候,母親興奮地說道:“這是多麼令人驚心動魄的情景啊!”
看著眼前被夜色和濃霧籠罩的城市,拿破崙?希爾茫然地問道:“有什麼出奇的事情呢?”
他的母親依舊充滿熱情:“你看呀,那濃霧,那四周若隱若現的光,還有消失在霧中的船帶走了令人迷惑的燈光,那麼令人不可思議。”或許是被母親的熱情所感染,拿破崙?希爾也隱隱感覺到了隱藏在濃霧中的神秘。
母親注視著拿破崙?希爾:“我從來沒有放棄過給你忠告,無論以前的忠告你接受不接受,但這一刻的忠告你一定得聽,而且要永遠牢記,那就是:世界從來就有美麗和興奮的存在,她本身就是如此動人、如此令人神往,所以,你自己必須要對她敏感,永遠不要讓自己感覺遲鈍、嗅覺不靈,永遠不要讓自己失去那份應有的熱忱。”
拿破崙?希爾從來沒有忘記過母親的忠告,不論他多麼成功,他總是不斷地提醒自己——時時刻刻保持熱情。
每個人都應該相信生活本身充滿了驚喜和奇跡,這種熱情會給予你極大的幫助,熱愛生活,生活給予你的也將更多。請時時刻刻保持你對生活的熱情,只有如此,你的生活才會擁有美好的未來。
無門慧開禪師有一首偈,開頭兩句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是說世間的事皆是閒事,沒有什麼不得了,更不值得掛在心頭,若能如此,你便能過上人間最賞心悅目的好時節。慧開禪師是得道高僧,悟道成佛的人,自然境界不同。以這樣的心境過日子的,雖不一定都是得道高人,但一定是熱愛生活的人,而對生活缺乏熱情的人大概不容易辦到。
春天除了百花芬芳也有荊棘雜草;秋天除了清風明月還有落葉枯藤;夏夜的涼風雖好,卻也有蚊蟲肆虐;冬日雪景雖美,卻難掩刺骨的冰寒。四季雖美,但都有缺憾。世界本來就沒有完美的存在,這是事實。四季連在一起是一年,年復一年連在一起就是一生。人生和四季一樣雖然美麗繽紛,也難免有缺憾。
在對生活缺乏熱情的人眼中,一年四季的壞處很多很多!是不是真實呢?也是真實的。但在這樣的心境中走過一生,即便活到百歲,也會覺得缺少些什麼。如果能以一種積極、樂觀的心境去感覺,春天雖不一定處處是花,但只看有花的地方;秋天雖然萬物蕭瑟,但只注目豐收的碩果……凡是往好處想,往好處看,心境自然豁達,人生就會知足而自得其樂。
其實人生的價值不在於你活了多少年,而在於你走過的生命中有多少“好時節”。這取決於我們的心態,看不開,處處抱怨,人生便是一齣悲劇;看開了,知足、樂觀地活,便能活出人生好時節。
求人不如求己
人貴自立,自立必先能自強。勿依賴人,勿強求人,他人無論親疏,皆不可依賴。
——禪語
有一天,一個居士帶著孩子去參拜一座剛落成不久的大佛,大佛有十幾層樓那麼高,非常宏偉。突然,孩子指著大佛像說:“爸爸,大佛的頭上有避雷針。”
“是嗎?”居士順著孩子的手勢往上看去,大佛很高,所以不注意的話很難發現,但大佛的頭上確實裝著一個避雷針。
孩子接著問道:“大佛的頭上為什麼要裝避雷針呢?”
居士心怯地說道:“因為大佛也怕被雷打中呀!”
孩子說:“佛不是世界上最大的麼,為什麼怕被雷打中?”
居士一時語塞,心想:“我帶著孩子千里迢迢跑來禮拜佛像,祈求能保佑家人平安,原來佛像自己也怕被雷打中。佛像既不能保佑自身的安危,又怎麼能保佑我們這些比佛像更脆弱的肉身呢?”
實際上,佛像需要避雷針,是由於佛像太巨大了;而人擔心被雷劈,則是因為內心貪念太巨大了。很多人巴巴地跑去拜佛,其實並不一定信佛。很多人因為蒙蔽了自己的佛心,就把佛像當成避雷針。其實,人如果開啟了自己的佛心,就不需要去拜佛像了。
佛印禪師和蘇東坡是至交,經常一起參禪論道、遊山玩水。一天,他們出遊路過杭州中天竺寺,便進去參禮。
當他們禮拜完畢後,蘇東坡看著千手觀音菩薩手持的念珠,就問道:“禪師,觀音既是菩薩,為什麼還要數手裡的那串念珠呢?”
禪師答道:“她像凡夫一樣,也在禱告啊!”
蘇東坡不解地問道:“她向誰禱告呢?”
禪師笑答:“咦,她向觀音菩薩禱告呀!”
東坡又追問道:“她自己既然是觀音菩薩,為什麼要向自己禱告呢?”
佛印不禁笑笑,說道:“求人不如求己嘛!”
兩人同聲哈哈大笑起來。
其實,佛像頭上的避雷針和觀音手中的念珠一樣,是在啟示我們:求人不如求己。
求佛不如求自己,只要你心中有佛,便處處是佛,時時是佛。如果心中沒有佛,拜再大的佛像、求再多的觀音又有什麼用呢?
佛不度人人自度
佛菩薩只保佑那些肯幫助自己的人。
——禪語
一位虔誠的信徒在遇到水災後,便爬到屋頂上避難。但是,洪水漸漸上漲,眼看就要淹到腳下了,信徒急忙禱告道:“大慈大悲的佛祖快來救我啊!”
不久就來了一條獨木舟,船上的人要救信徒,他卻說:“我不要你來救,佛祖會來救我的。”於是那人駕著獨木舟走了。可大水還在繼續上漲,很快到了他的腰部。信徒十分著急,立即又向佛祖發出祈求。
這時,又來了一艘小船,船上的人要救信徒到安全地帶,他又拒絕了,並且說道:“我不喜歡這艘船,佛祖會來救我的。”
那條小船只好拋下信徒開遠了。沒一會兒,水已經漲到了胸部,信徒繼續大聲地向佛祖禱告著。可是,隨著洪水的上漲,信徒已經奄奄一息了。
就在此時,一位禪師駕船趕來救起了他。得救的信徒向禪師抱怨說:“我對佛是如此地虔誠,但是佛祖在我遇難之時卻不來救我。”
禪師深深地歎了口氣,說道:“你真是冤枉了佛。佛曾經幾次化作船來救你,你卻嫌這嫌那,一次次地拒絕了。看來你與佛無緣了。”
有道是“佛度有緣人”,我佛慈悲,倒駕慈航,為一切有情眾生平等指示其本具的佛性,根據眾生不同的根性而大開方便之門,因機說法,循循善誘。心誠志堅者,循著佛的指示,就漸漸脫離了苦海。而心不誠、志不堅者,卻永遠脫離不了苦海。所以說,所謂“佛度”,其實是眾生按照佛法的指示自救、自悟、自度而已。
有一個信徒在屋簷下躲雨,看見一位禪師正撐傘走過,於是就喊道:“禪師,普度一下眾生吧!帶我一程如何?”
禪師道:“我在雨中,你在簷下;簷下無雨,你不需要我度。”
信徒立刻走出簷下,站在雨中,說道:“現在我也在雨中,該度我了吧?”
禪師道:“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為有傘;你被雨淋,因為無傘。所以不是我度你,而是傘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自找傘去!”
禪師不肯借傘,這是禪師的大慈悲——人要被度不能指望別人,而應該靠自己。
人生在世都要追求幸福和快樂,但很多人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而不願自己努力,所以總不能稱心如意。
自己有傘,就可以不被雨淋,同樣的道理,自己有真如佛性,自然也就不會被凡塵所累了。
佛說“眾生皆是佛”,佛不是萬能的上帝,其實就是我們身邊的善人,只要心中有佛,便處處是佛。你行善時你就是佛,別人行善時,別人也是佛。只要心中有佛,人人都是佛,處處都有佛,所以人人皆可自度。
自助者,天助之。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困境。如何才能擺脫困境呢?最關鍵的一點,是要有一顆自度之心,靠自己去成功。
自己的路自己走
我能為你煮東西,但我不能為你吃東西。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個人了。
——禪語
人一旦生病就會去看醫生,看完醫生你的病就會好了嗎?不,不會。你的病能不能好,不是由醫生決定的,而取決於你自己。
醫生很認真地幫你檢查身體,告訴你哪裡出了問題,然後給你開出藥方。如果照著醫生的指示用藥,那麼你的病會好起來;如果你不用藥,那麼看一百次醫生都沒有用。病不是醫生治的,是藥治的;自己的苦藥得你自己咽,別人幫你吃能管用嗎?人活著必須明白這樣一個道理:自己的路要自己走。
在印度北方一個叫舍衛城的都市中,佛陀有一個*傳法的中心。有一位元年輕人每天晚上都會來聽佛陀說法,可是好多年過去了,他還是沒有任何修為。
一天晚上,年輕人早早就來到了佛所,發現只有佛陀一個人,便走向佛陀說:“佛陀,我心中常常生起一個疑問!”
“哦?在修行的道路上是不應該有任何疑問的,讓我們來理清它們吧,你的問題是什麼呢?”
“佛陀,這麼多年來,我一直來您的道場聽你說法。我注意到在您的周圍,有許多出家的比丘、比丘尼,還有為數更多的居士,或男、或女。其中一些人已經持續地來您這兒好幾年了。我還看到有些人已經達到了修行的最終境界,他們已全然解脫了。我也看到有些人的生活確實獲得了改善,雖然我不能說他們已完全地解脫,但他們活得比以前好了。可是,佛陀啊,我也看到很多的人,包括我自己在內,還是跟以前一樣,一點兒都沒有改變,生活並沒有變得更好。為什麼會這樣呢,佛陀?人們來見您這樣一位偉大、全然覺悟、如此有力量又慈悲的人,您為什麼不用您的法力與慈悲,讓他們全都解脫呢?”
佛陀微笑著說:“年輕人啊,你打哪兒來啊?”
“佛陀,我住在舍衛城,就是這裡薩羅國的首府。”
“哦,可是你的樣子看起來不像是舍衛城的人。你的故鄉在哪兒啊?”
“佛陀,我從一個叫王舍城的小城來,是摩揭陀國的首府。我在幾年前來到舍衛城定居。”
“那你是不是斷絕了所有與王舍城的聯繫呢?”
“沒有,佛陀,我在那裡還有親友,而且也還有生意的往來。”
“那麼你一定要時常往來舍衛城與王舍城之間了?”
“是的,佛陀,我一年要到王舍城好幾次,然後再回到舍衛城來。”
“既然你已經往返舍衛城與王舍城之間許多趟了,你應該很清楚這條路了吧?”
“是啊,佛陀,我非常清楚這條路,甚至可以說,即使蒙上我的眼睛,我一樣可以找到去王舍城的路,因為我已經不知走了多少次了。”
“那麼,那些非常瞭解你的朋友,他們一定知道你來王舍城,然後定居在此地吧?他們也一定知道你經常往返于王舍城吧,而且你也非常熟悉從這兒到王舍城的路吧?”
“是啊,佛陀,所有和我走得比較近的人都知道,我常去王舍城,而且也非常熟悉那條路。”
“那麼,一定有人會來向你請教到王舍城的路,你會不會隱瞞一些不說,或是會解釋清楚呢?”
“有什麼好隱瞞的呢,佛陀?我會盡我所知告訴他們:你們要先往東走到波羅捺斯城,然後繼續往前走到菩提伽耶,然後就到了王舍城。我會非常明白地告訴他們,佛陀!”
“那麼你給了他們詳細的解釋之後,所有這些人是否都到達了王舍城呢?”
“那怎麼可能呢,佛陀?只有那些從頭到尾走完全程的人,才能到達王舍城。”
“這就是我想向你解釋的啊,年輕人!人們來見我,因為他們知道,我已經對這條路線非常熟悉。他們來問我:‘什麼是通往涅槃、通往解脫的道路?’而我有什麼好隱瞞的呢?我很清楚地向他們解釋:‘就是這條路。’如果有的人只是點點頭說‘說得好,真是一條正道’,可是一直也不踏上這條路;或者興高采烈地說‘真是一條絕妙的正道啊’,卻不能走完這條路,那麼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到達最終的目標呢?
“我不會把人扛在我的肩上,帶他到最終的目標。沒有任何人能把人扛在肩上背到最終目標。基於愛與慈悲,他頂多會說:‘就是這條路,我就是這樣走過來的。你也這樣做,也這樣走,你就能到達最終的目標。’但是每一個人都得自己走,自己走這正道上的每一步路。如果你往前一步,你就接近目標一步;如果往前走一百步,就接近目標一百步;如果走完了全程,就到達了最終的目標。你得自己走這條路。”
佛陀說的話再明白不過了——你得自己走這條路。佛家人常說“個人吃飯個人飽,個人生死個人了”,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去做,誰也替代不了。世界上本來就沒有救世主,沒有這樣的人,沒有這樣的神,也沒有這樣的佛。佛陀不是救世主,而是一名大慈大悲的醫者,他傾盡一生的智慧創造了能讓芸芸眾生脫離輪回苦海、去往極樂淨土的良方,並苦口婆心、不厭其煩、毫無保留地宣講、傳播,告訴你,它“能度一切苦厄,真實不虛”,這就是佛法。他從來不會吹牛說會給你一個極樂世界,但他卻告訴你如何到達那片樂土,至於你能不能到達,那要問你自己,因為自己的路要自己走。
我的人生我做主
千千為敵,一夫勝之,未若自勝,為戰中上。自勝最賢,故曰人雄,護意調身,自損至終。雖曰尊天,神魔梵釋,皆莫能勝,自勝之人。
——《法句經 述千品》
每個人都一樣,從你生下來的那一刹那起,你就註定要回去,這是誰都逃不掉的命運。但是,生與死之間的曲折境遇並不是天定的,更不是算命先生能說了算的。人的一生一半在命運手裡,還有一半由自己把握。
時時刻刻,命運都與我們一同存在,你在哪裡它也會在哪裡。你不搶到它的前面,就會被它牽著走。人們常常畏懼命運的不可抗拒,那是因為他們已經完全被命運扼住了咽喉。
不要敬畏命運的神秘,雖然有時它深不可測;不要懼怕命運的無常,雖然有時它來去無蹤;更不要因為命運的強勢而俯首,因為你的人生還有一半在自己的手裡,只有另一半才在命運的手裡。
佛法主張“諸法因緣而生,空無自性”,講的是世間萬物是因緣而生的,沒有根本不變的法則。對於人生來說,人的命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壞的命運可以借著種植善因善緣而改變。打個比方:一個積德行善的人和一個作惡多端的人同樣患病,善人可能只是生病而已,惡人則可能一命嗚呼。從古至今,這樣的故事流傳的很多,且不論它是否真有其人其事,我們認為,這是有道理的。
有一位叫阿羅漢的師父,一天在禪定中知道自己疼愛的小徒弟只剩七天的生命,心想:“這麼乖巧的孩子怎麼只剩下七天的生命呢?真是太不幸了!不可以將真相告訴他,他小小年紀,怎麼承受得了這樣的打擊呢?”
第二天,阿羅漢把小沙彌叫到跟前說:“孩子,你有好久沒有回家看望父母了,收拾行李回去和父母聚一聚吧!”
不知情的小沙彌雖然感覺到師父的異樣,但是仍然高高興興地拜別了師父回家去了。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過了七天小沙彌還沒有回來,雖然是斷了煩惱的阿羅漢,也難免為小徒弟的不幸遭遇而悵然傷感。當他心中正在為再也見不到徒弟而鬱鬱不樂時,小沙彌突然平平安安地回來了。
阿羅漢大為驚訝,牽著小沙彌的手上下打量地說:“你怎麼好好地回來了?你遇到什麼事了嗎?”
“沒有呀!”小沙彌迷惑地搖頭回答。
“你仔細想想看,有沒有看到什麼?做過什麼?”師父追問。
“噢,我想起來了。回家的途中,我經過一個池塘,看到一團螞蟻被困在水中,我撿了一片葉子,把它們救上了岸。”小沙彌如實地回答,烏黑的眸子散發著喜悅的光芒。
師父聽了之後,再次入定觀看徒弟的命運:這個孩子不但去除了夭壽之相,並且有百年的壽命。
小沙彌的一念慈悲,不但救了螞蟻的性命,也改變自己的命運。
人生在世,誰都會經歷波折、災難,內心都會有憂慮、恐慌,但如果善在我們心中,佛在我們心中,命運就不會拋棄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人生就找到了一條光明大路。
有的人認為自己罪孽滔天、惡貫滿盈,永遠無法扭轉命運,其實不然。佛教認為,再深重的罪孽也可以減輕。好比一把鹽,把它放入一杯水中,當然鹹得無法入口;但是如果把它撒在大水缸中,鹹味自然減淡。罪孽的食鹽無論如何鹹澀,只要善緣的清水放多了,仍然可以化鹹為淡,因此,深重的罪孽可以借著廣植福德而加以改變。
有個和尚外出化齋來到一位施主家,看見對方正用楊枝漱口,並把牛黃塗在前額,頭頂戴著貝殼,手拿毗勒果高高舉起,然後貼在額上,態度非常地恭敬。
和尚看見他這個樣子,不解地問道:“你到底在幹什麼?”
施主得意地說:“我要扮吉相。”
“扮吉相能得到什麼好處呢?”和尚追問道。
“這樣就能得到巨大的功德,譬如該死的,能得以存活;被捆綁著的,能得以解脫;挨打的,能被寬恕等等,舉不勝舉。”
聽到施主如此無知的話,和尚笑道:“如果說扮吉相就能獲得這些福利,那真不錯。可是請你告訴我,這牛黃是從哪裡來的?”
“牛黃是從牛的胸腔中取出的。”施主說。
“如果塗上這牛黃,就可以得到吉祥和福報,那麼,牛為什麼反而被人用繩子、鏈子穿透鼻孔,被迫去拖車,被人騎乘,而且還要忍受鞭策、饑渴和疲勞的煎熬呢?”
“牛的確是過著這樣的生活。”施主點頭表示同意,但他不明白這是為什麼。
“牛自身擁有吉祥的牛黃,卻不能解救自己所受的困苦,這又是為什麼呢?”和尚見施主仍然迷惑,又進—步開解說,“牛有牛黃,尚且不能解救自己的苦痛,而你只是在額上擦些牛黃,又怎能解救自身的困境呢?”
施主聽完和尚的教訓,覺得有道理,也就默不作聲了。
和尚又問他:“這種雪白的硬物,又能吹出聲音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它是從哪裡來的?”
“這是從海裡湧出來的貝殼。”施主回答。
和尚解釋道:“它顯然是被海浪遺棄在陸地上,又被烈日炙曬,才窒息而死的。倘若如此,怎能說是吉相呢?你現在只是暫時戴上了貝殼,如何救得了你的不吉呢?”
施主一聽,連連點頭,默默不語。
和尚知道自己的話已經打動了對方,是該救他的時候了,便繼續說:“你告訴我,世人把它看成是歡喜丸,非常重視的那個東西是什麼?”
“那是毗勒果啊!”施主說。
“毗勒果是樹上的果實。人要得到它時,先用石頭投擲,毗勒果和樹枝就一塊兒墜地。因為有果實存在,樹枝和葉子才會被打落下來。”
“的確如此。”
“如此看來,你就算有了它,又有什麼吉相可言呢?果實雖然生長在樹上,自身卻無法守住這棵樹。有人投擲要得到它,樹枝和樹葉同時墜落,又被做成柴薪燃燒而不能自救,怎麼又能保護得了人類呢?”
聽了和尚一番誠懇的話,施主心頭的迷惑頓時解開了。他終於明白,這世上根本沒有一個外在的可以主宰吉凶的東西。
因此,人一定要學會做自己的主人。成功掌握在自己手中,失敗也掌握在自己手中。人一生的努力,就在於用你手裡所擁有的一半去獲取命運所掌握的另一半。你愈是努力,你所擁有的那一半就愈大,命運所能支配的那一半就愈小,所以說,我的人生可以由我自己做主。活著,要順其自然
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
——禪語
老子曾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界上最大的法則是自然法則,人的法則其實是最小的。所以,順其自然才是人類的生存之道。
藥山惟儼禪師是唐代著名禪宗大師,他與許多高僧一樣,善於從眼前小事物入手,啟發弟子們的悟性。
有一次,惟儼禪師帶著兩個弟子道吾和雲岩下山,途中惟嚴禪師指著林中一棵枯木問道:“你們說,是枯萎好呢,還是茂盛好?”
道吾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是茂盛的好。”
惟儼禪師搖搖頭道:“繁華終將消失。”
這一來,答案似乎已經明確,所以雲岩隨即轉口說:“我看是枯萎的好。”
誰知惟儼禪師還是搖了搖頭:“枯萎也終將成為過去。”
這時,正好有一位小沙彌從對面走來,惟儼禪師便以同樣的問題來“考”他,機靈的小沙彌不緊不慢地答道:“枯萎的讓它枯萎,茂盛的讓它茂盛好了。”
惟儼禪師這才頷首贊許道:“小沙彌說得對,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應該聽其自然,不要執著,這才是修行的態度。”
萬物的枯榮有其規律,花兒不會因為人們喜愛而常開,月亮也不會因為人們不滿而不缺。自然的法則是博大的,也是殘酷的,繁榮也好,枯萎也罷,隨著時間的流逝,終究是要消失的。《心經》裡所說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這個道理。
人生在世,美貌、權力、財富、名譽都不過是過眼雲煙,人應該學會順其自然地活著,越是刻意追求反而會被其所累,迷失了自己。
以前在報紙上看過這麼一個故事:有一位老先生在聽完女歌手的演唱後,來到後臺告訴她:“你有演唱的天賦,但照現在情況繼續下去,你不會成功。”
女歌手很訝異地說:“為什麼呀?”
老先生說:“不瞞你說,你長有齙牙,所以你在歌唱時一直想要掩飾它,嘴巴不禁要合起來,這時你在臺上很不自然。如果你相信我,那我告訴你,齙牙並沒有什麼不好,相反它正是你的特色。所以,不要顧忌它,只管好好唱歌,你會唱出最美的歌聲。”
這位女歌手因為這位長輩的指點,在歌唱上脫胎換骨,最終成為成功的歌手。
齙牙是天生的,不是你的錯誤,何必耿耿於懷,讓它影響了你在舞臺上的發揮呢?
人生其實就像一個舞臺,也許你天生一副笨嘴笨舌的樣子,那是你的本色,何必憂心忡忡;也許你天生一副多情善感的樣子,但絕不要違背內心顯示你的堅強……大樹有大樹的風采,小草也有小草的可愛。山雞披上孔雀的羽毛,不是鳳凰;小鴨學著天鵝的嗓子,也永遠成不了歌王。
無論如何,你都不必讓人家一個眼色來動搖信念,試圖改變自己。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造物主給了每個人獨一無二的天性,你要做的就是順其自然,把自己的天性發揮到極致。
人活著必須順其自然,依照不同的能力和興趣,得到不同的成功和成就。我們的社會,潛藏著一種刻板的錯誤觀念,成功就一定要怎樣怎樣,幸福就必須如何如何,似乎只有達到某個標準的人才算成功幸福。其實,人生不是比賽,幸福和成功也不需要終點。只要你稍加留意就會發現,許多在事業上很成功的人,他們的生活未必幸福;在生活上過得愉悅自在的人,未必擁有龐大的事業。只要你能認清這一點,你就會肯定一個事實:真正的成功和幸福是能接納自己和肯定自己,讓一切順其自然。
追求多元的人生
生活是多元的,把握分寸,知所割捨,才算成功的人生。
——禪語
有一位商人想做很多事情,但既感到力不從心,又感到只做有限的幾件事獲利不多。因此,怎樣才能獲得更多的利益不斷困擾著商人,讓他總是心情不暢。為了排解心頭的苦悶,他找到一名得道高僧請教。
高僧聞知商人的困惑後,拿出一個缽盂,讓他往裡面裝石頭。
裝完後,高僧問商人:“還能再裝嗎?”
商人回答說:“不能裝了。”
高僧於是拿出一些碎石子讓他住缽盂裡裝,結果裝進去很多。
高僧又問:“這下還能裝嗎?”
商人瞪大眼睛看著高僧:“不能了吧?”
高僧笑了笑,又拿出一些細沙讓他往缽盂裡裝,結果,又裝進了好多沙子。
裝完後,高僧問商人:“還能再裝嗎?”
商人這回沒有迅速回答,左思右想了半天,肯定地說:“不能再裝了。”
高僧這回盛了一些水讓商人再住缽盂裡裝,自然又裝進了很多。
商人大受啟發,高高興興地拜謝了高僧回去了。
第一次拜訪僧人後,商人的事業果然蒸蒸日上,火得不得了。可是過了幾年,商人又找到高僧,說:“自從您給我開示之後,我的生意就蒸蒸日上了,現在我已經成為行業裡最厲害的商人了。可是,我總覺得自己的人生還有很長時間,不能就停在這個位置啊,那樣我的後半生不就荒廢了嗎?”
高僧點點頭,表示很欣賞他的上進心,然後又拿出那個缽盂。
高僧讓商人照著上一次見面的樣子把缽盂裝滿,商人很快就把缽盂裝滿了,先是石頭,然後是石子、沙子,最後注入水。
這時,高僧樂呵呵地問商人:“還能再裝嗎?”
商人皺皺眉頭,他不明白為什麼還是同樣的問題,就說:“水已經是最細微的東西了,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填進水的空隙裡了。”
高僧又問:“還能再裝嗎?”
商人無奈,只好搖搖頭。
這時,高僧拿起缽盂,將缽盂裡的水、沙子、石子、石頭全都倒掉,又問商人:“是否還能裝?”
看著空空如也的缽盂,商人頓悟。
很多人都會遇到和商人一樣的困擾,自己不是沒有願望、不是沒有決心、不是沒有能力,但就是很難做出成就,總是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其實人生的成功不只是一面,就好像空間有三維,人生也應該是*的。我們處在一個多元化的時代,每個人都應該培養多元的思維,追求多元化的生活和成功,這樣你的人生才會更加圓滿。
不要畫地自限
真正限制、妨礙、埋沒自己的,永遠只會是你自己。
——禪語
天地廣闊,人不能只想著自己佔有一席之地而自尋煩惱。
佛光禪師有一次見到克契和尚,問道:“你自從來此學禪,好像歲月匆匆,已有十二個秋冬,你怎麼從不向我問道呢?”
克契和尚答道:“老禪師每日都很忙,學僧實在不敢打擾。”
時光荏苒,一晃又是三年過去了。一天,佛光禪師在路上又遇到克契和尚,又問道:“你在參禪修道上有什麼問題嗎?怎麼不來問我呢?”
克契和尚回答道:“老禪師很忙,學僧不敢隨便和您講話!”
又過了一年,一天,克契和尚剛好經過佛光禪師禪房外面,禪師便對克契喊道:“你給我過來,我今天有空,到我的禪室談談禪道。”
克契趕快合掌作禮道:“老禪師很忙,我怎敢隨便浪費您老的時間呢?”
佛光禪師知道克契過分謙虛,不敢直下承擔,再怎樣參禪,也是不能開悟,所以又一次遇到克契的時候,佛光禪師問道:“學道坐禪,要不斷參究,你為何老是不來問我呢?”
克契仍然說道:“老禪師,您很忙,學僧不便打擾!”
佛光禪師當下大聲喝道:“忙!忙!為誰在忙呢?我也可以為你忙呀!”
佛光禪師一句“我也可以為你忙”的話,打入克契和尚的心中,克契言下有所悟。
有的人太顧念自己,不顧念別人,一點小事,再三地煩人;有的人太顧念別人,不肯為己,最後失去好多機會。
我可以幫忙,你為什麼不要我幫忙呢?我為什麼不可為你忙呢?人我,不要分得那麼清楚!
我有一個朋友,事業有成,大家都很羡慕她。有一次她請我吃飯,從她家坐車走了好遠的路才找到吃飯的地方。我說,在附近隨便吃點不就成了麼?她說環境太差了!我說不就吃個飯麼,你還欣賞人家環境?她笑了笑說你不懂!
她總認為,像她這樣的人,非名牌衣服不穿、吃飯非高級餐廳不去……所以她每次出去吃飯都要跑很遠的路,買一件衣服還要坐飛機去香港,活得很累!
其實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這樣的積習,自覺不自覺地就給自己貼上了標籤:以我的身份、地位,就應當這樣!
其實,這就叫畫地自限!天地之間如此廣闊,你為什麼非要把自己圈在一席之地呢?
世界上本來就沒有非怎樣不可的事情,世界上最好的東西,給誰都不算過分,世界上最差的東西,給誰都別覺得委屈。心懷廣大,自然不會有煩惱!
人們常說難得糊塗,忘掉一切,包括身份、學問、財富、年齡甚至性別,都忘了最好,這個時候你才能完全地投入生活,才能放得開,活得灑脫。
孔子有個學生名叫冉求,是個多才多藝、很有才能的人。孔子曾說:“冉求這孩子,擁有千戶人口的小縣城,可以叫他去當個縣長;掌握著龐大軍隊的大夫封地,可以叫他去當個總管。”冉求拜孔子為師,但對孔子的學說並沒有學到家。有一次冉求對孔子說:“不是我不喜歡您的學說,是我的能力不夠,學不了。”孔子則一針見血地給他指出:“如果真是能力不夠,走到半道就再也走不動了,而現在你卻是在原地自己畫上界線,不肯向前走啊。”
安東尼?羅賓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許多年前,重量級拳王吉姆在例行訓練途中看見一個漁夫正將魚一條條地往上拉。但吉姆注意到,那漁夫總是將大魚放回去,只留下小魚。吉姆好奇地上前問那個漁夫為什麼只留下小魚,放掉大魚。漁夫答道:“老天,我真不願這麼做,但我實在別無選擇,因為我只有一個小鍋子。”
許多時候,當我們遇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機會的時候,往往會不由自主地選擇逃避:“我才20幾歲”、“我能力有限”、“我經驗尚淺”、“我學歷太低”……其實,根本沒有人逼你去做這件事情,可你還是自覺自願地躲開了。這就是很多人總也做不出成績的原因。
小鍋為什麼就不能燉大魚呢?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少了什麼,而是我們想得太多了。我們經常會面臨很多害怕做不到的事情,因而畫地自限,使無限的潛能只能化為有限的成就。其實,每個人都能創造奇跡,只要你敢想敢做,就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
從夢想照進現實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慧能禪師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前兩天,一個朋友把自己的QQ和MSN簽名都改成了這句話。我想不只是我的朋友,很多人都時不時地會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寫在案頭。
所有會說這句話的人幾乎都認為自己明白這句話的意思,雖然他們並不一定知道這句話的來歷,因為大部分人知道它都是道聼塗説,當然也包括我。我讀了十幾年書,一直到大學畢業,沒在一冊課本裡見過這句話,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還以為是某個文人寫的詩。但這並不影響它被人們認知和記憶、使用和傳播,這就是經典!
說到這首偈,就不得不說說一個人,就是這首偈的作者——慧能。不瞭解佛教文化的人可能也不會知道慧能是個什麼人物。在歷史上,慧能被尊為禪宗六祖,是繼承了達摩祖師衣缽的最後一位繼承人。慧能之後,禪宗的傳承開始簡化為“傳法不傳衣”,也就是說到慧能這兒,達摩祖師的衣缽便不再往下傳接,而只是傳承其法旨。
實際上,禪宗傳到慧能這一代,禪已經不再是達摩的禪,而演變成了中國的禪,也就是說禪宗發展到到慧能這一代的時候已經真正地“本土化”了,而慧能正是禪宗“本土化”改革的先鋒和領袖,所以我們都認為慧能是中國禪宗史上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里程碑式的集大成者。
慧能的成功與他“六祖”的身份密不可分,而他這個“六祖”的名號又恰恰是靠篇首的那首偈贏得的。
話說當年慧能還是一個毛頭小子,有一天,他幹活兒的時候聽到隔壁的老先生誦讀《金剛經》,覺得很有意思,心裡產生了求知的渴望。當時禪宗還不是非常普及,懂得佛法的人也不多,於是他決定找當時最有名的禪師五祖弘忍聽聽課去。
慧能不遠萬里跑到了梅山,見到了傳說中的禪宗五祖。
見到弘忍禪師後,慧能倒身便拜。弘忍問他:“你是哪裡人啊?”
慧能答道:“弟子是嶺南人。”
弘忍禪師又問:“你來我這裡幹什麼啊?”
慧能答道:“弟子別無他求,只想成佛。”
弘忍禪師說道:“嶺南人沒有佛性,怎麼能成佛呢?”
慧能當即回答:“人分南北,佛無南北之分。”
這句話著實把德高望重的弘忍禪師鎮住了,看著眼前這個毛頭小子,弘忍禪師暗自欣喜:這小子有慧根啊,沒準兒還是法器呢。但他並沒有對這個小夥子表示任何的讚賞,而是假意斥責道:“去,到碓房舂米去!”慧能恭敬地拜了拜大師退出佛堂,開始了在碓房舂米的生活,一干就是八個月。
有一天,弘忍禪師講完課後給所有的弟子佈置了一個家庭作業:“你們各人回房去,憑自己的智慧,寫一首偈呈給我看。如果有誰能領悟佛法大意,我就將祖師的衣缽傳給他,成為禪宗的第六代祖師。”當時弘忍門下有數百弟子,其中以神秀最為傑出,經常代替弘忍講經傳法。因此,大家都認為,有資格繼承祖師衣缽的非神秀莫屬。
大家推崇神秀,神秀也認為自己是弘忍理所當然的接班人,心中思忖:“別人都不去呈偈,是不敢和我來爭。我如果交了這個偈,人家會不會以為我是為了繼承衣缽才這樣做呢?可是我如果不做首偈呈給師父,又怎麼能讓他知道我修行的成果呢?”思來想去,最後神秀想到了一個體面的辦法,趁著夜深人靜的時候,他悄悄地將自己做好的偈寫在了寺院的走廊牆上:“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第二天一早,弘忍禪師看見壁上題了一首偈,就把所有的弟子都召集起來訓示道:“但留此偈,與人誦持。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隨後他把神秀叫到了一旁:“你作此偈,只到門前,尚未入門。凡夫依此偈修行,不致墮落,但要覓無上菩提,此偈仍不行。”神秀一連思考了幾日,不得要領。
很快,這件事就傳到了慧能那裡,慧能是個聰明人,當下就明白了神秀的底細,原來也不過如此。夜深人靜的時候,慧能學著神秀的樣子,也跑到走廊那裡,在廊柱上和了一首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第二天,寺眾看見廊上又多了一首偈,都議論紛紛,這件事很快就驚動了方丈弘忍。弘忍禪師看到慧能的偈語,既沒有驚訝,更沒有表揚,反而用鞋子擦了,說:“亦未見性。”但到了傍晚,他卻暗自來到碓房對正忙於舂米的慧能問道:“米熟也未?”慧能會意地答道:“米熟久矣,猶欠篩。”“嘣,嘣,嘣”,弘忍用拐杖擊了石磨三下,然後竟自出了碓房。當夜三更,慧能如約來到五祖的禪房。師徒二人就在暗室裡人不知鬼不覺地會了面。弘忍只給慧能講解了一部《金剛經》,隨後便把祖師的衣缽交給了他,說:“你從今以後是第六代祖師了。”
和神秀相比,慧能幾乎沒有參過什麼禪,也沒專門去悟過什麼道,甚至沒有像模像樣地上過一次堂課,而且他根本就不是佛門弟子,只是一個處於試用期的打雜人員,但卻被傳以衣缽,成了六祖。
人們說那是因為他有過人的天分,本就是肉身菩薩、天才。我說不是,慧能的成功在於他那種一心向佛的堅定信念——“佛無南北,我就要成佛”;而神秀卻被“六祖”這個名號給拖累了,輸掉了。
跟隨五祖修行多年的神秀當時已經年近花甲,經過多年的修行,他已經達到了極高的境界,距離成佛不過咫尺之遙,但就在這時他回頭一瞥,看到了“六祖”離自己也是近在咫尺,他猶豫了,就是這刹那的猶豫,把他的人生導向了另一個方向。
慧能是稟賦過人的天才,神秀是勤奮努力的典範,兩個人都很優秀,但很顯然慧能比神秀更成功。慧能和神秀的故事給了我們這樣的啟示:想要成就夢想,光靠天分是不夠的,一味地努力也是不行的,必須要有一顆專一不二的心,你的夢想必須是源於一種純潔高尚的動機,否則,一切努力皆枉然。
人生,從設定目標開始
成功的秘訣是忠於目標。
——禪語
一天,上完早課後禪師領著一群小弟子們去插秧。小弟子們都沒有插過秧,就學著師父的樣子爭先恐後地忙活起來,但是他們插的秧苗彎彎曲曲,而禪師插出來的秧苗是一條直線。
弟子們大惑不解:“師父,我們都是學著您的樣子做的,為什麼您插的秧苗都那麼整齊,就像繩子量過一樣直,您是不是有什麼秘訣啊?”
禪師笑著說:“秘訣很簡單,插秧的時候眼睛盯著一樣東西就行了。”
弟子們都暗暗點頭,馬上又忙活起來,可這次插的秧苗,竟然變成了一道彎曲的弧線。
“師父,我們照您說的做了,還是不能插成直線。”
“你們是按我說的一直盯著一樣東西嗎?”
“是啊,我們一直盯著田邊的水牛,那可是一個顯眼的大目標啊。”
“水牛邊吃草邊走,你們盯著它插秧,它不停地移動,你們怎麼可能插直?要盯緊不動的目標才行。瞧,師父我就是一直盯著那棵大樹插秧的。”
弟子們按照師父的指點再幹一次,果然插出來的秧苗也跟繩子量過一樣直了。
秧苗能不能插得筆直,不在於你有多大的力氣,而是看你有沒有找准一個可以讓你走得筆直的目標。人生和插秧是一樣的道理,人生的路能不能走好,自身的能力是一方面,目標同樣不可或缺。只有有了明確的目標,才能不走錯路,少走彎路。
跟著太陽走,你就能享受陽光;跟著月亮走,你就能看到星星;跟著北極星走,你就能找到方向。
比賽爾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顆明珠,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旅遊者來到這兒。可是在肯.萊文發現它之前,這裡還是一個封閉而落後的地方。這兒的人沒有一個走出過大漠,據說不是他們不願離開這塊貧瘠的土地,而是嘗試過很多次都沒有走出去。
肯?萊文當然不相信這種說法。他用手語向這兒的人們詢問原因,結果每個人的回答都一樣:從這兒無論向哪個方向走,最後還是轉回出發的地方。為了證實這種說法,他做了一次試驗,從比塞爾村向北走,結果三天半就走了出來。
比塞爾人為什麼走不出來呢?肯.萊文非常納悶,最後他只得雇了一個比塞爾人,讓他帶路,看看到底是為什麼?他們帶了半個月的水,牽了兩峰駱駝,肯.萊文收起指南針等現代設備,只拄一根木棍跟在後面。
十天過去了,他們走了大約八百英里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們果然又回到了比塞爾。這一次肯.萊文終於明白了,比塞爾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認識北極星。在一望無際的沙漠裡,一個人如果憑著感覺往前走,會走出許多大小不一的圓圈,最後又回到了起點。比塞爾村處在浩瀚的沙漠中間,方圓上千公里沒有一點參照物,若不認識北極星又沒有指南針,想走出沙漠,確實是不可能的。
肯.萊文在離開比塞爾時,帶了一名叫阿古特爾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訴這位漢子,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著北面那顆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爾照著去做,三天之後果然來到了大漠的邊緣。阿古特爾因此成為了比塞爾的開拓者,他的銅像被豎在小城的中央。銅像的底座上刻著一行字:新生活是從選定方向開始的。
是的,新的生活是從選定方向開始的,人生如果沒有目標,那麼生活也只不過是繞圈圈而已,人生的真正起點應該是設定目標的那一刻。
浮生若茶
只有在凜冽寒風裡顫抖的人,才能感受到陽光的溫暖;同樣地,飽嘗人生的折磨者,始能領悟到生命的可貴。
——禪語
一個人喝茶的年頭久了,便會悟出許多的人生況味。其實,人生也是一杯茶。
一個屢屢失意的年輕人千里迢迢來到了普濟寺,慕名尋到了老僧釋圓。年輕人沮喪地對釋圓說:“像我這樣屢屢失意的人,活著也是苟且,還有什麼用呢?”
老僧釋圓如入定般坐著,靜靜聽著這位年輕人的歎息和絮叨,也不搭茬兒,只是吩咐小和尚說:“施主遠道而來,燒一壺溫水送過來。”小和尚諾諾著去了。
稍頃,小和尚送來了一壺溫水,釋圓老僧抓了一把茶葉放進杯子裡,然後用溫水沏了,放在年輕人面前的茶几上,微微一笑說:“施主,請用些茶。”年輕人俯首看看杯子,只見杯子裡微微地嫋出幾縷水氣,那些茶葉靜靜地浮著。
年輕人不解地詢問釋圓:“貴寺怎麼用溫水沖茶?”
釋圓微笑不答,只是示意年輕人說:“施主請用茶吧。”年輕人只好端起杯子,輕輕呷了兩口。釋圓說:“請問施主,這茶可香?”
年輕人又呷了兩口,細細品了又品,搖搖頭說:“這是什麼茶?一點兒茶香也沒有呀。”
釋圓笑笑說:“這是閩浙名茶鐵觀音啊,怎麼會沒有茶香?”
年輕人聽說是上乘的鐵觀音,又忙端起杯子吹開浮著的茶葉呷了兩口,又再三細細品味,還是放下杯子肯定地說:“真的沒有一絲茶香。”
老僧釋圓微微一笑,吩咐小和尚說:“再去膳房燒一壺沸水送過來。”小和尚又諾諾著去了。
稍頃,小和尚便提來一壺壺嘴吱吱吐著濃濃白氣的沸水,釋圓起身,又取了一個杯子,撮了把茶葉放進去,稍稍朝杯子裡注些沸水。年輕人俯首去看杯中的茶,只見那些茶葉在杯子裡上上下下地沉浮。隨著茶葉的沉浮,一絲細微的清香從杯子裡溢出來。聞著那清清的茶香,年輕人禁不住去端那杯子,釋圓微微一笑說:“施主稍候。”說著便提起水壺朝杯子裡又注了一縷沸水。年輕人再俯首看杯子,見那些茶葉翻騰得更加厲害了。同時,一縷更醇、更醉人的茶香嫋嫋地升騰出杯子,在禪房裡輕輕地彌漫著。釋圓如是注了五次水,杯子終於滿了,那綠綠的一杯水,沁得滿屋子津津生香。
釋圓笑著問道:“施主可知道同是鐵觀音,卻為什麼茶味迥異嗎?”
年輕人思忖說:“一杯用溫水沖沏,一杯用沸水沖沏,用水不同吧。”
釋圓笑笑說:“用水不同,則茶葉的沉浮就不同。用溫水沏的茶,茶葉就輕輕地浮在水上,沒有沉浮,茶葉怎麼會散逸它的清香呢?而用沸水沖沏的茶,沖沏了一次又一次,茶葉沉了又浮,浮了又沉,沉沉浮浮,茶葉就釋放出了它春雨的清幽、夏陽的熾烈、秋風的醇厚、冬霜的清冽。”
茶葉因在沸水中浮沉才能釋放出深蘊的清香,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挫折,才能留下人生的幽香……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生命的光彩只有經歷過滄桑才能彰顯出來。浮生若茶,那些不經風雨的人,平平靜靜生活,就像溫水沏的淡茶安穩地懸浮著,永遠都無法讓人領略到他的真味,而那些飽經滄桑、在風風雨雨的歲月中沉沉浮浮的人,就像被沸水沏了一次又一次的釅茶,終將溢出他們生命的脈脈清香。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青源惟信禪師
《倚天屠龍記》中有這樣一段情節:張三豐向張無忌傳授一套太極劍法,一路劍法使完,竟無一人喝彩,眾人盡皆詫異:“這等慢吞吞、軟綿綿的劍法,如何用來對敵過招?”還以為是張真人有意放慢了招式,好讓張無忌瞧個明白。
只聽張三豐問道:“孩兒,你瞧明白了沒有?”
無忌答道:“看清楚了。”
張三豐道:“都記得了沒有?”
張無忌答道:“已忘記了一小半。”
張三豐道:“好,那也難為你了。你自己去想想吧。”
張無忌低頭默想。
過了一會兒,張三豐問道:“現下怎樣了?”
張無忌道:“已忘了一大半了。”
周顛等人皆急:“剛學的劍法都忘了一大半,這可如何迎敵?”便請張三豐重新傳授一遍,張三豐微笑,再使出一路相同的劍法。
張無忌沉思一會兒,睜開眼:“我已忘得乾乾淨淨。”
眾人皆驚,惟張三豐獨喜:“忘得真快!”
隨即,張無忌拿劍迎敵,大勝。
張無忌學太極劍法,不記招式,只是細看劍招中“神在劍先,綿綿不絕”之意。看完一路劍法,已忘記了一小半。低頭默想之後,已忘記了一大半。再看張三豐演練一遍,再經沉思玩味,終於忘得乾乾淨淨。當全部忘記之時,也是學成之時,並以之力克強敵。由記得轉化為有如本能一般,終能不受原來招式所限,隨意出招自成章法。
張無忌是武俠小說中的人物,是虛擬出來的。普通人沒有他那樣的悟性,但無論是學武、悟道還是做人,其本質和境界都有著潛在的相似點,都要經歷一個從清醒到迷惑,再從迷惑到清醒的過程。
青源惟信禪師講到自己修佛悟道的歷程時說:“老僧三十年前來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體歇處,依然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與張無忌學劍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其實,人生也是一樣,一個人剛開始接觸這個世界的時候,覺得一切都是新鮮的,人家告訴你眼前這叫做水,你就認識了水;告訴你遠處那就是山,你就認識了山。你會心想“原來如此”,以為眼睛看到的就是真理。因為瞭解得太膚淺,所以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
隨著年齡漸長,人在經歷過無數的問題和挫折之後,開始逐漸瞭解到人生的深意,就不再有剛開始的心態,而開始小心謹慎,這個時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歎息。山自然不再是單純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單純的水。我們開始分析哪座山更秀,哪片水最清。一個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這一階段,那就苦了這條性命了。人就會這山望了那山高,爭強好勝,永無休止和滿足的一天。
大多數人到了第二重境界就走到了人生的終點。追求一生,卻始終無法達到自己的理想,於是抱恨終生。但是有些人通過修行,終於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返璞歸真,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人這個時候便會專心致志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與旁人有任何計較,無求無欲,與世無爭,面對世俗之事,一笑置之。
人活一世,都應該追求更高的境界,因為每個人只有一生,同樣是活,為什麼不活得圓滿一點呢?
第二章 讓快樂成為天性
活著就要好好活
不要計算你過的日子,要使這些日子算數。
——禪語
看完《士兵突擊》,很多人記住了許三多,也記住了他的人生信仰——活著要做有意義的事,做有意義的事就是要好好活。
許三多像個傻子,但他說出來的“傻話”卻極富哲理。如果把“活著”和“好好活”比喻成天堂和地獄,那麼“做有意義的事”就是連接兩者的一把梯子,爬上去就是天堂,墜下去就是地獄。
有人活了一輩子都不明白什麼才算是意義的事情,在很多人看來,自己實在太渺小了,幹不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其實一件事有沒有意義並不在於這件事的大小。任何一件事情,哪怕再小,只要是你該做的,你用心把它做好了,這就是有意義的。
大熱天,禪院裡的花被曬蔫了。
“天呐,快澆點水吧!”小和尚喊著,趕緊跑去提了桶水來。
“別急!”老和尚說,“現在太陽大,一冷一熱,非死不可,等晚一點再澆。”
“該澆花了!”傍晚,禪院裡的花已經成了“霉乾菜”的樣子,老和尚才想起來澆水。
“不早澆……”小和尚嘀嘀咕咕地說,“一定已經死了,澆不活了。”
“澆吧!”老和尚漫不經心地吩咐道。
水澆下去沒多久,已經垂下去的花,居然全立了起來,而且生機盎然。
“師父!”小和尚喊,“它們可真厲害,憋在那兒,撐著不死。”
“胡說!”老和尚糾正,“不是撐著不死,是好好活著。”
“這有什麼不同呢?”小和尚低著頭。
“當然不同。”老和尚拍拍小和尚的頭,“我問你,我今年八十多了,我是撐著不死,還是好好活著?”
上晚課的時候,老和尚把小和尚叫到跟前:“怎麼樣?想通了嗎?”
“沒有。”小和尚還低著頭。
老和尚敲了小和尚一下:“笨呐!一天到晚怕死的人,是撐著不死;每天都向前看的人,是好好活著。”
每個人都擁有一次生命,沒有誰的生命比別人的更尊貴,也沒有誰的生命比別人的更卑賤。問題在於並不是每個人都懂得生命的意義,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生命的人,懂得好好活著,生命對於他來說是恩賜;畏懼生命的人,撐著不死,生命對於他們來說反而成了負擔。
佛光禪師門下有個叫大智的弟子,出外參學二十年後回到了師父身邊。
在佛光禪師的禪房裡,大智述說了自己在外遊學二十年的種種見聞和感悟,最後大智問道:“師父,這二十年來,您一個人還好嗎?”
佛光禪師道:“很好!很好!講學、說法、著作、譯經,每天在法海裡泛遊,世上沒有比這更快活的生活了,每天,我忙得好快樂。”
看著年邁的師父,大智關心地說道:“老師,您應該多一些時間休息!”
夜深了,佛光禪師對大智說道:“你休息吧!有話我們以後慢慢談。”
第二天一早,大智就被一陣木魚聲敲醒了。大智走出禪房,發現敲魚誦經的聲音正是從佛光禪師的禪房裡傳出來的。原來佛光禪師每天都是這樣早起晚睡,忙個不停。白天,佛光禪師不厭其煩地對一批批來禮佛的信眾說禪講法,一回禪房不是批閱學僧心得報告,便是擬定授課的教材,每天總有忙不完的事。
好不容易看到佛光禪師剛與信徒談話告一段落,大智搶著問佛光禪師道:“老師,分別這二十年來,您每天的生活都是這麼忙著,怎麼都不覺得您老了呢?”
佛光禪師道:“我沒有時間老呀!”
“沒有時間老”,這句話後來一直在大智的耳邊響著。
這個故事不由讓人想到了幾千年前的孔子。《論語》裡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孔子帶領學生周遊列國,這一天就來到了楚國的葉城,葉公沈諸梁熱情地接待了他們,但他對孔子不怎麼瞭解,就悄悄地問子路,子路一時不知怎麼回答他。孔子事後得知就對子路說:“你為什麼不這麼說呢: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不知老之將至”和“沒有時間老”雖遠隔千年,卻有種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味道,這難道是佛法和儒學的惺惺相惜?而我更願意稱之為兩種文化對於生命感悟的殊途同歸。
我們說人生在世一定要好好活著,怎麼樣才算好好活著呢?“發憤忘食,樂以忘憂”而已!別閑著,做你該做的事兒去,這就是活著的最高境界,就是好好活著。
生命經不起等待
永遠不要浪費你的一分一秒。
——禪語
一個人所擁有的最好的東西是什麼?不是昨天的輝煌,也不是明天的希望,而是現在。
永平寺裡,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禪師在烈日下曬香菇,住持道元禪師看到以後,忍不住說:“長老,您年紀這麼大了,為什麼還要做這種事呢?請老人家不必這麼辛苦!我可以找個人為您代勞呀!”
老禪師毫不客氣地道:“別人並不是我!”
道元禪師說:“話是不錯,可是要工作也不必挑這種大太陽的時候呀!”
老禪師說道:“睛天不曬香菇,難道要等陰天或雨天再來曬嗎?”
道元禪師一時語塞。
人們常說“今日事今日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話雖簡單,但做起來卻很難。人們總能找到各種各樣的理由為自己開脫,但結果是不會欺騙人的,到頭來欺騙的還不是自己?
人這一生有兩件事情絕不能做:一是“等”,不能等明天;二是“靠”,不能靠別人,否則你這一生就算白活了。
日本淨土宗的創始人親鸞上人自小父母雙亡。九歲時,他就已立下出家的決心,於是跑去找慈鎮禪師為他剃度,慈鎮禪師就問他:“你還這麼小,為什麼要出家呢?”
小親鸞答道:“我雖年僅九歲,父母卻都不在了,我因為不知道為什麼人一定要死亡,為什麼我一定要和父母分離,所以,為了探索這個道理,我一定要出家。”
慈鎮禪師非常嘉許他的志願,說道:“好!我明白了。我願意收你為徒,不過,今天太晚了,待明日一早,我再為你剃度吧!”
小親鸞聽後,非常不以為然地答道:“師父,雖然你說明天一早為我剃度,但我終是年幼無知,不能保證自己出家的決心是否可以持續到明天。而且,師父,您都那麼老了,您也不能保證您是否明早起床時還活著啊。”
慈鎮禪師聽了這話以後,拍手叫好,並滿心歡喜地說道:“說得好啊!你說的話完全沒錯,現在我馬上就為你剃度!”
如果還有明天,你將怎樣裝扮你的臉?如果沒有明天,要怎麼說再見?
每個人都要面對生老病死,小孩子不知道今天的決心能不能堅持到明天,老人家不知道自己這條老命能不能挨到明天,你能保證今天的計畫明天還記得嗎?是的,沒有人能預知未來,誰也不能確定明天帶來的是新的希望,還是未知的絕望!所以人活著就要努力,勿使今天依然成為過去的一部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生命是經不起等待的,人生短暫,須只爭朝夕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就像蜜蜂只汲取花蜜、毫不破壞花瓣的美麗和芬芳一般,仁者隨緣而住,亦只是汲取智慧,而不迷失於他物之中。
——禪語
有一天,佛陀在精舍中靜坐,有一個人愁眉苦臉地長跪在佛陀座前,等待佛陀的開示。不久,佛陀睜開眼來,問道:“你有什麼事?儘管問吧。”
“佛陀!我信了佛教以後,我的父親非常不贊成。他認為佛教的戒律太廣泛、太嚴格,哪能全部受持,不如不學好了。他這樣強詞奪理地堅持著自己的見解,我費盡唇舌,他還是不能接受。我怕他將累劫流轉生死,墮落惡道受苦,所以祈求佛陀度化我的父親。”
佛陀說道:“你的父親是利根之人,只要你把我說的故事轉述給他聽,他必然能去邪向正,回迷向悟。”
“是什麼故事,請佛陀開示。”
於是佛陀說了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愚人在曠野走了好幾天,滴水未進,口渴得兩眼昏花,渾身發熱,沿途尋找水源,總不可得。
忽然,他看到遠處有一條河,河水清潔明淨。然而,他呆立了半天,卻不想前去取水喝。
這時候,同路的行人覺得納悶,就上前問道:“你不是口渴嗎?為什麼找到了水,反而不喝呢?”
愚人拉開嘶啞的喉嚨答道:“你有所不知,這麼多的水,我喝得完嗎?我怕我的肚子裝不下這麼多水,所以乾脆不喝算了。”
路人聽了,不禁搖頭歎息:“真是無知的人,多麼可憐呀!”
聽了這則故事以後,青年馬上回家告訴父親。父親聽了恍然大悟,於是便與兒子一起學佛向道。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便能解渴;佛法無邊,奉行一法,便能得益。
佛法有“萬法歸一”之說,日子要一天一天地過,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做,人生就是這樣簡單,把“一”做好即可,何必為無限的時空煩惱呢?
有個叫鐵眼的年輕和尚,發誓要用募捐來的錢築造一個佛的金身。這件事雖然功德無量,但是困難太大了!然而,鐵眼和尚一旦立下了宏願,就絕不退縮。
募款的第一天,他早早就來到了最繁華的地方,向過路人乞討施捨。不一會兒,過來一個武士,鐵眼和尚施禮道:“貧僧誓願鑄佛金身,請施主捐一點兒吧!”
武士都沒正眼看他,像是沒聽見的樣子,邁著大步走了。鐵眼和尚急忙追上去,低聲乞求:“給多少都行!”
武士厭煩地揮揮手,十分乾脆地拒絕道:“沒有!”
武士在前面走,鐵眼在後面跟著,一直走了十多裡路!那個武士無可奈何地隨手扔下一文錢。鐵眼和尚從地上撿起那文錢,朝武士行禮致謝。
武土覺得奇怪,問道:“一文錢也值得你這樣高興?”
鐵眼和尚答道:“這是貧僧靠行乞修佛的第一天,如果不能化到一文錢,或許貧僧的心志就會產生動搖,所以感到無限欣喜。”說完,便引身告退,按照原路回去繼續化緣。
暑去寒來,經過無數個風霜雪雨的日子,鐵眼和尚終於籌足了資金,完成了自己的心願。
鐵眼和尚的故事讓我想到了很多至理名言,比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其實,我們中國人是非常懂得做人和做事的道理的,但真正用這些道理去實踐的人卻很少。所以,《論語》傳承幾千年,讀過的人不計其數,而真正靠《論語》成功的卻只有那麼幾個人。宋朝開國宰相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名揚千古,於丹憑藉《〈論語〉心得》為世人所知。
趙普和于丹的成功其實極為相似,我甚至覺得於丹不過是把趙普的成功複製了一遍,他們的共同之處就是認認真真地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讀《論語》。但就是這樣一個舉動,使歷史記住了趙普,讓時代記住了於丹。
這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成功其實不是什麼難事兒,做好一件事兒就足夠了。
有的人一輩子隻做了一件事兒,就讓人記住了;有的人做了一輩子事兒,卻沒有一件能讓人記住的。其實人生的價值並不在於你做了多少事情,而是看你做的事情是否成功。做一千件半途而廢的事情不如完完整整做好一件事情,因為衡量行為價值的尺規是結果而不是進程。
現在,很多大學畢業生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很容易產生一種想法:我要找一份符合我興趣的工作,我要找一個能充分發揮能力的平臺,我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
其實,根本不必這麼著急,一個人能否成功,並不在於你所處的環境有多好,你的起點有多高,你的企圖有多大。如果你能在現有的工作上做得比別人好一點點,不需要很多,你就有機會去做更大的事情。但如果你什麼都不做,停在那兒幻想或者抱怨,那根本沒用,這個世界沒有人想聽這樣的話,大家只關注你做事的結果。所以,你只要把每一件事兒都做好,哪怕只比別人好一點點,你就會有更多的機會。活出人間好時節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慧開禪師
“春天的花開秋天的風以及冬天的落陽,
憂鬱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經無知地這麼想,
光陰它帶走四季的歌裡我輕輕地悠唱,
風花雪月的詩句裡我在年年地成長……”
前幾天一個朋友請我去喝茶,專門為我放了這段熟悉的旋律,並給我講了一些他的感慨。
年少的時候,喜歡玩,哪兒都能找到樂子,覺得全世界的東西都是給我們的禮物,都是來陪我們玩兒的。春天*捕蝶,夏天游水嬉戲,秋天滿山遍野地采果子,冬天盡情地在雪地裡打滾。那個時候並不懂得什麼是“年少輕狂”,卻沉迷其中,玩得興味盎然,現在想想就像活在詩裡、畫裡一般。隨著年齡的增長,曾經的“年少輕狂”已經變成了現在的“柴米油鹽”,年少時的興味盎然也變成了現實中的苦不堪言。
我想,不只是他,很多成年人都有同樣的感觸,覺得越活越身累、心累。
同樣的春夏秋冬,同一個四季輪回,為什麼我們曾經活得詩情畫意,現在卻活得苦不堪言?其實,生活並沒有什麼改變,造成差異的是我們的心態。
拿破崙?希爾和他母親從新澤西乘船到紐約的時候,母親興奮地說道:“這是多麼令人驚心動魄的情景啊!”
看著眼前被夜色和濃霧籠罩的城市,拿破崙?希爾茫然地問道:“有什麼出奇的事情呢?”
他的母親依舊充滿熱情:“你看呀,那濃霧,那四周若隱若現的光,還有消失在霧中的船帶走了令人迷惑的燈光,那麼令人不可思議。”或許是被母親的熱情所感染,拿破崙?希爾也隱隱感覺到了隱藏在濃霧中的神秘。
母親注視著拿破崙?希爾:“我從來沒有放棄過給你忠告,無論以前的忠告你接受不接受,但這一刻的忠告你一定得聽,而且要永遠牢記,那就是:世界從來就有美麗和興奮的存在,她本身就是如此動人、如此令人神往,所以,你自己必須要對她敏感,永遠不要讓自己感覺遲鈍、嗅覺不靈,永遠不要讓自己失去那份應有的熱忱。”
拿破崙?希爾從來沒有忘記過母親的忠告,不論他多麼成功,他總是不斷地提醒自己——時時刻刻保持熱情。
每個人都應該相信生活本身充滿了驚喜和奇跡,這種熱情會給予你極大的幫助,熱愛生活,生活給予你的也將更多。請時時刻刻保持你對生活的熱情,只有如此,你的生活才會擁有美好的未來。
無門慧開禪師有一首偈,開頭兩句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是說世間的事皆是閒事,沒有什麼不得了,更不值得掛在心頭,若能如此,你便能過上人間最賞心悅目的好時節。慧開禪師是得道高僧,悟道成佛的人,自然境界不同。以這樣的心境過日子的,雖不一定都是得道高人,但一定是熱愛生活的人,而對生活缺乏熱情的人大概不容易辦到。
春天除了百花芬芳也有荊棘雜草;秋天除了清風明月還有落葉枯藤;夏夜的涼風雖好,卻也有蚊蟲肆虐;冬日雪景雖美,卻難掩刺骨的冰寒。四季雖美,但都有缺憾。世界本來就沒有完美的存在,這是事實。四季連在一起是一年,年復一年連在一起就是一生。人生和四季一樣雖然美麗繽紛,也難免有缺憾。
在對生活缺乏熱情的人眼中,一年四季的壞處很多很多!是不是真實呢?也是真實的。但在這樣的心境中走過一生,即便活到百歲,也會覺得缺少些什麼。如果能以一種積極、樂觀的心境去感覺,春天雖不一定處處是花,但只看有花的地方;秋天雖然萬物蕭瑟,但只注目豐收的碩果……凡是往好處想,往好處看,心境自然豁達,人生就會知足而自得其樂。
其實人生的價值不在於你活了多少年,而在於你走過的生命中有多少“好時節”。這取決於我們的心態,看不開,處處抱怨,人生便是一齣悲劇;看開了,知足、樂觀地活,便能活出人生好時節。
求人不如求己
人貴自立,自立必先能自強。勿依賴人,勿強求人,他人無論親疏,皆不可依賴。
——禪語
有一天,一個居士帶著孩子去參拜一座剛落成不久的大佛,大佛有十幾層樓那麼高,非常宏偉。突然,孩子指著大佛像說:“爸爸,大佛的頭上有避雷針。”
“是嗎?”居士順著孩子的手勢往上看去,大佛很高,所以不注意的話很難發現,但大佛的頭上確實裝著一個避雷針。
孩子接著問道:“大佛的頭上為什麼要裝避雷針呢?”
居士心怯地說道:“因為大佛也怕被雷打中呀!”
孩子說:“佛不是世界上最大的麼,為什麼怕被雷打中?”
居士一時語塞,心想:“我帶著孩子千里迢迢跑來禮拜佛像,祈求能保佑家人平安,原來佛像自己也怕被雷打中。佛像既不能保佑自身的安危,又怎麼能保佑我們這些比佛像更脆弱的肉身呢?”
實際上,佛像需要避雷針,是由於佛像太巨大了;而人擔心被雷劈,則是因為內心貪念太巨大了。很多人巴巴地跑去拜佛,其實並不一定信佛。很多人因為蒙蔽了自己的佛心,就把佛像當成避雷針。其實,人如果開啟了自己的佛心,就不需要去拜佛像了。
佛印禪師和蘇東坡是至交,經常一起參禪論道、遊山玩水。一天,他們出遊路過杭州中天竺寺,便進去參禮。
當他們禮拜完畢後,蘇東坡看著千手觀音菩薩手持的念珠,就問道:“禪師,觀音既是菩薩,為什麼還要數手裡的那串念珠呢?”
禪師答道:“她像凡夫一樣,也在禱告啊!”
蘇東坡不解地問道:“她向誰禱告呢?”
禪師笑答:“咦,她向觀音菩薩禱告呀!”
東坡又追問道:“她自己既然是觀音菩薩,為什麼要向自己禱告呢?”
佛印不禁笑笑,說道:“求人不如求己嘛!”
兩人同聲哈哈大笑起來。
其實,佛像頭上的避雷針和觀音手中的念珠一樣,是在啟示我們:求人不如求己。
求佛不如求自己,只要你心中有佛,便處處是佛,時時是佛。如果心中沒有佛,拜再大的佛像、求再多的觀音又有什麼用呢?
佛不度人人自度
佛菩薩只保佑那些肯幫助自己的人。
——禪語
一位虔誠的信徒在遇到水災後,便爬到屋頂上避難。但是,洪水漸漸上漲,眼看就要淹到腳下了,信徒急忙禱告道:“大慈大悲的佛祖快來救我啊!”
不久就來了一條獨木舟,船上的人要救信徒,他卻說:“我不要你來救,佛祖會來救我的。”於是那人駕著獨木舟走了。可大水還在繼續上漲,很快到了他的腰部。信徒十分著急,立即又向佛祖發出祈求。
這時,又來了一艘小船,船上的人要救信徒到安全地帶,他又拒絕了,並且說道:“我不喜歡這艘船,佛祖會來救我的。”
那條小船只好拋下信徒開遠了。沒一會兒,水已經漲到了胸部,信徒繼續大聲地向佛祖禱告著。可是,隨著洪水的上漲,信徒已經奄奄一息了。
就在此時,一位禪師駕船趕來救起了他。得救的信徒向禪師抱怨說:“我對佛是如此地虔誠,但是佛祖在我遇難之時卻不來救我。”
禪師深深地歎了口氣,說道:“你真是冤枉了佛。佛曾經幾次化作船來救你,你卻嫌這嫌那,一次次地拒絕了。看來你與佛無緣了。”
有道是“佛度有緣人”,我佛慈悲,倒駕慈航,為一切有情眾生平等指示其本具的佛性,根據眾生不同的根性而大開方便之門,因機說法,循循善誘。心誠志堅者,循著佛的指示,就漸漸脫離了苦海。而心不誠、志不堅者,卻永遠脫離不了苦海。所以說,所謂“佛度”,其實是眾生按照佛法的指示自救、自悟、自度而已。
有一個信徒在屋簷下躲雨,看見一位禪師正撐傘走過,於是就喊道:“禪師,普度一下眾生吧!帶我一程如何?”
禪師道:“我在雨中,你在簷下;簷下無雨,你不需要我度。”
信徒立刻走出簷下,站在雨中,說道:“現在我也在雨中,該度我了吧?”
禪師道:“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為有傘;你被雨淋,因為無傘。所以不是我度你,而是傘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自找傘去!”
禪師不肯借傘,這是禪師的大慈悲——人要被度不能指望別人,而應該靠自己。
人生在世都要追求幸福和快樂,但很多人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而不願自己努力,所以總不能稱心如意。
自己有傘,就可以不被雨淋,同樣的道理,自己有真如佛性,自然也就不會被凡塵所累了。
佛說“眾生皆是佛”,佛不是萬能的上帝,其實就是我們身邊的善人,只要心中有佛,便處處是佛。你行善時你就是佛,別人行善時,別人也是佛。只要心中有佛,人人都是佛,處處都有佛,所以人人皆可自度。
自助者,天助之。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困境。如何才能擺脫困境呢?最關鍵的一點,是要有一顆自度之心,靠自己去成功。
自己的路自己走
我能為你煮東西,但我不能為你吃東西。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個人了。
——禪語
人一旦生病就會去看醫生,看完醫生你的病就會好了嗎?不,不會。你的病能不能好,不是由醫生決定的,而取決於你自己。
醫生很認真地幫你檢查身體,告訴你哪裡出了問題,然後給你開出藥方。如果照著醫生的指示用藥,那麼你的病會好起來;如果你不用藥,那麼看一百次醫生都沒有用。病不是醫生治的,是藥治的;自己的苦藥得你自己咽,別人幫你吃能管用嗎?人活著必須明白這樣一個道理:自己的路要自己走。
在印度北方一個叫舍衛城的都市中,佛陀有一個*傳法的中心。有一位元年輕人每天晚上都會來聽佛陀說法,可是好多年過去了,他還是沒有任何修為。
一天晚上,年輕人早早就來到了佛所,發現只有佛陀一個人,便走向佛陀說:“佛陀,我心中常常生起一個疑問!”
“哦?在修行的道路上是不應該有任何疑問的,讓我們來理清它們吧,你的問題是什麼呢?”
“佛陀,這麼多年來,我一直來您的道場聽你說法。我注意到在您的周圍,有許多出家的比丘、比丘尼,還有為數更多的居士,或男、或女。其中一些人已經持續地來您這兒好幾年了。我還看到有些人已經達到了修行的最終境界,他們已全然解脫了。我也看到有些人的生活確實獲得了改善,雖然我不能說他們已完全地解脫,但他們活得比以前好了。可是,佛陀啊,我也看到很多的人,包括我自己在內,還是跟以前一樣,一點兒都沒有改變,生活並沒有變得更好。為什麼會這樣呢,佛陀?人們來見您這樣一位偉大、全然覺悟、如此有力量又慈悲的人,您為什麼不用您的法力與慈悲,讓他們全都解脫呢?”
佛陀微笑著說:“年輕人啊,你打哪兒來啊?”
“佛陀,我住在舍衛城,就是這裡薩羅國的首府。”
“哦,可是你的樣子看起來不像是舍衛城的人。你的故鄉在哪兒啊?”
“佛陀,我從一個叫王舍城的小城來,是摩揭陀國的首府。我在幾年前來到舍衛城定居。”
“那你是不是斷絕了所有與王舍城的聯繫呢?”
“沒有,佛陀,我在那裡還有親友,而且也還有生意的往來。”
“那麼你一定要時常往來舍衛城與王舍城之間了?”
“是的,佛陀,我一年要到王舍城好幾次,然後再回到舍衛城來。”
“既然你已經往返舍衛城與王舍城之間許多趟了,你應該很清楚這條路了吧?”
“是啊,佛陀,我非常清楚這條路,甚至可以說,即使蒙上我的眼睛,我一樣可以找到去王舍城的路,因為我已經不知走了多少次了。”
“那麼,那些非常瞭解你的朋友,他們一定知道你來王舍城,然後定居在此地吧?他們也一定知道你經常往返于王舍城吧,而且你也非常熟悉從這兒到王舍城的路吧?”
“是啊,佛陀,所有和我走得比較近的人都知道,我常去王舍城,而且也非常熟悉那條路。”
“那麼,一定有人會來向你請教到王舍城的路,你會不會隱瞞一些不說,或是會解釋清楚呢?”
“有什麼好隱瞞的呢,佛陀?我會盡我所知告訴他們:你們要先往東走到波羅捺斯城,然後繼續往前走到菩提伽耶,然後就到了王舍城。我會非常明白地告訴他們,佛陀!”
“那麼你給了他們詳細的解釋之後,所有這些人是否都到達了王舍城呢?”
“那怎麼可能呢,佛陀?只有那些從頭到尾走完全程的人,才能到達王舍城。”
“這就是我想向你解釋的啊,年輕人!人們來見我,因為他們知道,我已經對這條路線非常熟悉。他們來問我:‘什麼是通往涅槃、通往解脫的道路?’而我有什麼好隱瞞的呢?我很清楚地向他們解釋:‘就是這條路。’如果有的人只是點點頭說‘說得好,真是一條正道’,可是一直也不踏上這條路;或者興高采烈地說‘真是一條絕妙的正道啊’,卻不能走完這條路,那麼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到達最終的目標呢?
“我不會把人扛在我的肩上,帶他到最終的目標。沒有任何人能把人扛在肩上背到最終目標。基於愛與慈悲,他頂多會說:‘就是這條路,我就是這樣走過來的。你也這樣做,也這樣走,你就能到達最終的目標。’但是每一個人都得自己走,自己走這正道上的每一步路。如果你往前一步,你就接近目標一步;如果往前走一百步,就接近目標一百步;如果走完了全程,就到達了最終的目標。你得自己走這條路。”
佛陀說的話再明白不過了——你得自己走這條路。佛家人常說“個人吃飯個人飽,個人生死個人了”,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去做,誰也替代不了。世界上本來就沒有救世主,沒有這樣的人,沒有這樣的神,也沒有這樣的佛。佛陀不是救世主,而是一名大慈大悲的醫者,他傾盡一生的智慧創造了能讓芸芸眾生脫離輪回苦海、去往極樂淨土的良方,並苦口婆心、不厭其煩、毫無保留地宣講、傳播,告訴你,它“能度一切苦厄,真實不虛”,這就是佛法。他從來不會吹牛說會給你一個極樂世界,但他卻告訴你如何到達那片樂土,至於你能不能到達,那要問你自己,因為自己的路要自己走。
我的人生我做主
千千為敵,一夫勝之,未若自勝,為戰中上。自勝最賢,故曰人雄,護意調身,自損至終。雖曰尊天,神魔梵釋,皆莫能勝,自勝之人。
——《法句經 述千品》
每個人都一樣,從你生下來的那一刹那起,你就註定要回去,這是誰都逃不掉的命運。但是,生與死之間的曲折境遇並不是天定的,更不是算命先生能說了算的。人的一生一半在命運手裡,還有一半由自己把握。
時時刻刻,命運都與我們一同存在,你在哪裡它也會在哪裡。你不搶到它的前面,就會被它牽著走。人們常常畏懼命運的不可抗拒,那是因為他們已經完全被命運扼住了咽喉。
不要敬畏命運的神秘,雖然有時它深不可測;不要懼怕命運的無常,雖然有時它來去無蹤;更不要因為命運的強勢而俯首,因為你的人生還有一半在自己的手裡,只有另一半才在命運的手裡。
佛法主張“諸法因緣而生,空無自性”,講的是世間萬物是因緣而生的,沒有根本不變的法則。對於人生來說,人的命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壞的命運可以借著種植善因善緣而改變。打個比方:一個積德行善的人和一個作惡多端的人同樣患病,善人可能只是生病而已,惡人則可能一命嗚呼。從古至今,這樣的故事流傳的很多,且不論它是否真有其人其事,我們認為,這是有道理的。
有一位叫阿羅漢的師父,一天在禪定中知道自己疼愛的小徒弟只剩七天的生命,心想:“這麼乖巧的孩子怎麼只剩下七天的生命呢?真是太不幸了!不可以將真相告訴他,他小小年紀,怎麼承受得了這樣的打擊呢?”
第二天,阿羅漢把小沙彌叫到跟前說:“孩子,你有好久沒有回家看望父母了,收拾行李回去和父母聚一聚吧!”
不知情的小沙彌雖然感覺到師父的異樣,但是仍然高高興興地拜別了師父回家去了。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過了七天小沙彌還沒有回來,雖然是斷了煩惱的阿羅漢,也難免為小徒弟的不幸遭遇而悵然傷感。當他心中正在為再也見不到徒弟而鬱鬱不樂時,小沙彌突然平平安安地回來了。
阿羅漢大為驚訝,牽著小沙彌的手上下打量地說:“你怎麼好好地回來了?你遇到什麼事了嗎?”
“沒有呀!”小沙彌迷惑地搖頭回答。
“你仔細想想看,有沒有看到什麼?做過什麼?”師父追問。
“噢,我想起來了。回家的途中,我經過一個池塘,看到一團螞蟻被困在水中,我撿了一片葉子,把它們救上了岸。”小沙彌如實地回答,烏黑的眸子散發著喜悅的光芒。
師父聽了之後,再次入定觀看徒弟的命運:這個孩子不但去除了夭壽之相,並且有百年的壽命。
小沙彌的一念慈悲,不但救了螞蟻的性命,也改變自己的命運。
人生在世,誰都會經歷波折、災難,內心都會有憂慮、恐慌,但如果善在我們心中,佛在我們心中,命運就不會拋棄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人生就找到了一條光明大路。
有的人認為自己罪孽滔天、惡貫滿盈,永遠無法扭轉命運,其實不然。佛教認為,再深重的罪孽也可以減輕。好比一把鹽,把它放入一杯水中,當然鹹得無法入口;但是如果把它撒在大水缸中,鹹味自然減淡。罪孽的食鹽無論如何鹹澀,只要善緣的清水放多了,仍然可以化鹹為淡,因此,深重的罪孽可以借著廣植福德而加以改變。
有個和尚外出化齋來到一位施主家,看見對方正用楊枝漱口,並把牛黃塗在前額,頭頂戴著貝殼,手拿毗勒果高高舉起,然後貼在額上,態度非常地恭敬。
和尚看見他這個樣子,不解地問道:“你到底在幹什麼?”
施主得意地說:“我要扮吉相。”
“扮吉相能得到什麼好處呢?”和尚追問道。
“這樣就能得到巨大的功德,譬如該死的,能得以存活;被捆綁著的,能得以解脫;挨打的,能被寬恕等等,舉不勝舉。”
聽到施主如此無知的話,和尚笑道:“如果說扮吉相就能獲得這些福利,那真不錯。可是請你告訴我,這牛黃是從哪裡來的?”
“牛黃是從牛的胸腔中取出的。”施主說。
“如果塗上這牛黃,就可以得到吉祥和福報,那麼,牛為什麼反而被人用繩子、鏈子穿透鼻孔,被迫去拖車,被人騎乘,而且還要忍受鞭策、饑渴和疲勞的煎熬呢?”
“牛的確是過著這樣的生活。”施主點頭表示同意,但他不明白這是為什麼。
“牛自身擁有吉祥的牛黃,卻不能解救自己所受的困苦,這又是為什麼呢?”和尚見施主仍然迷惑,又進—步開解說,“牛有牛黃,尚且不能解救自己的苦痛,而你只是在額上擦些牛黃,又怎能解救自身的困境呢?”
施主聽完和尚的教訓,覺得有道理,也就默不作聲了。
和尚又問他:“這種雪白的硬物,又能吹出聲音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它是從哪裡來的?”
“這是從海裡湧出來的貝殼。”施主回答。
和尚解釋道:“它顯然是被海浪遺棄在陸地上,又被烈日炙曬,才窒息而死的。倘若如此,怎能說是吉相呢?你現在只是暫時戴上了貝殼,如何救得了你的不吉呢?”
施主一聽,連連點頭,默默不語。
和尚知道自己的話已經打動了對方,是該救他的時候了,便繼續說:“你告訴我,世人把它看成是歡喜丸,非常重視的那個東西是什麼?”
“那是毗勒果啊!”施主說。
“毗勒果是樹上的果實。人要得到它時,先用石頭投擲,毗勒果和樹枝就一塊兒墜地。因為有果實存在,樹枝和葉子才會被打落下來。”
“的確如此。”
“如此看來,你就算有了它,又有什麼吉相可言呢?果實雖然生長在樹上,自身卻無法守住這棵樹。有人投擲要得到它,樹枝和樹葉同時墜落,又被做成柴薪燃燒而不能自救,怎麼又能保護得了人類呢?”
聽了和尚一番誠懇的話,施主心頭的迷惑頓時解開了。他終於明白,這世上根本沒有一個外在的可以主宰吉凶的東西。
因此,人一定要學會做自己的主人。成功掌握在自己手中,失敗也掌握在自己手中。人一生的努力,就在於用你手裡所擁有的一半去獲取命運所掌握的另一半。你愈是努力,你所擁有的那一半就愈大,命運所能支配的那一半就愈小,所以說,我的人生可以由我自己做主。活著,要順其自然
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
——禪語
老子曾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界上最大的法則是自然法則,人的法則其實是最小的。所以,順其自然才是人類的生存之道。
藥山惟儼禪師是唐代著名禪宗大師,他與許多高僧一樣,善於從眼前小事物入手,啟發弟子們的悟性。
有一次,惟儼禪師帶著兩個弟子道吾和雲岩下山,途中惟嚴禪師指著林中一棵枯木問道:“你們說,是枯萎好呢,還是茂盛好?”
道吾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是茂盛的好。”
惟儼禪師搖搖頭道:“繁華終將消失。”
這一來,答案似乎已經明確,所以雲岩隨即轉口說:“我看是枯萎的好。”
誰知惟儼禪師還是搖了搖頭:“枯萎也終將成為過去。”
這時,正好有一位小沙彌從對面走來,惟儼禪師便以同樣的問題來“考”他,機靈的小沙彌不緊不慢地答道:“枯萎的讓它枯萎,茂盛的讓它茂盛好了。”
惟儼禪師這才頷首贊許道:“小沙彌說得對,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應該聽其自然,不要執著,這才是修行的態度。”
萬物的枯榮有其規律,花兒不會因為人們喜愛而常開,月亮也不會因為人們不滿而不缺。自然的法則是博大的,也是殘酷的,繁榮也好,枯萎也罷,隨著時間的流逝,終究是要消失的。《心經》裡所說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這個道理。
人生在世,美貌、權力、財富、名譽都不過是過眼雲煙,人應該學會順其自然地活著,越是刻意追求反而會被其所累,迷失了自己。
以前在報紙上看過這麼一個故事:有一位老先生在聽完女歌手的演唱後,來到後臺告訴她:“你有演唱的天賦,但照現在情況繼續下去,你不會成功。”
女歌手很訝異地說:“為什麼呀?”
老先生說:“不瞞你說,你長有齙牙,所以你在歌唱時一直想要掩飾它,嘴巴不禁要合起來,這時你在臺上很不自然。如果你相信我,那我告訴你,齙牙並沒有什麼不好,相反它正是你的特色。所以,不要顧忌它,只管好好唱歌,你會唱出最美的歌聲。”
這位女歌手因為這位長輩的指點,在歌唱上脫胎換骨,最終成為成功的歌手。
齙牙是天生的,不是你的錯誤,何必耿耿於懷,讓它影響了你在舞臺上的發揮呢?
人生其實就像一個舞臺,也許你天生一副笨嘴笨舌的樣子,那是你的本色,何必憂心忡忡;也許你天生一副多情善感的樣子,但絕不要違背內心顯示你的堅強……大樹有大樹的風采,小草也有小草的可愛。山雞披上孔雀的羽毛,不是鳳凰;小鴨學著天鵝的嗓子,也永遠成不了歌王。
無論如何,你都不必讓人家一個眼色來動搖信念,試圖改變自己。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造物主給了每個人獨一無二的天性,你要做的就是順其自然,把自己的天性發揮到極致。
人活著必須順其自然,依照不同的能力和興趣,得到不同的成功和成就。我們的社會,潛藏著一種刻板的錯誤觀念,成功就一定要怎樣怎樣,幸福就必須如何如何,似乎只有達到某個標準的人才算成功幸福。其實,人生不是比賽,幸福和成功也不需要終點。只要你稍加留意就會發現,許多在事業上很成功的人,他們的生活未必幸福;在生活上過得愉悅自在的人,未必擁有龐大的事業。只要你能認清這一點,你就會肯定一個事實:真正的成功和幸福是能接納自己和肯定自己,讓一切順其自然。
追求多元的人生
生活是多元的,把握分寸,知所割捨,才算成功的人生。
——禪語
有一位商人想做很多事情,但既感到力不從心,又感到只做有限的幾件事獲利不多。因此,怎樣才能獲得更多的利益不斷困擾著商人,讓他總是心情不暢。為了排解心頭的苦悶,他找到一名得道高僧請教。
高僧聞知商人的困惑後,拿出一個缽盂,讓他往裡面裝石頭。
裝完後,高僧問商人:“還能再裝嗎?”
商人回答說:“不能裝了。”
高僧於是拿出一些碎石子讓他住缽盂裡裝,結果裝進去很多。
高僧又問:“這下還能裝嗎?”
商人瞪大眼睛看著高僧:“不能了吧?”
高僧笑了笑,又拿出一些細沙讓他往缽盂裡裝,結果,又裝進了好多沙子。
裝完後,高僧問商人:“還能再裝嗎?”
商人這回沒有迅速回答,左思右想了半天,肯定地說:“不能再裝了。”
高僧這回盛了一些水讓商人再住缽盂裡裝,自然又裝進了很多。
商人大受啟發,高高興興地拜謝了高僧回去了。
第一次拜訪僧人後,商人的事業果然蒸蒸日上,火得不得了。可是過了幾年,商人又找到高僧,說:“自從您給我開示之後,我的生意就蒸蒸日上了,現在我已經成為行業裡最厲害的商人了。可是,我總覺得自己的人生還有很長時間,不能就停在這個位置啊,那樣我的後半生不就荒廢了嗎?”
高僧點點頭,表示很欣賞他的上進心,然後又拿出那個缽盂。
高僧讓商人照著上一次見面的樣子把缽盂裝滿,商人很快就把缽盂裝滿了,先是石頭,然後是石子、沙子,最後注入水。
這時,高僧樂呵呵地問商人:“還能再裝嗎?”
商人皺皺眉頭,他不明白為什麼還是同樣的問題,就說:“水已經是最細微的東西了,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填進水的空隙裡了。”
高僧又問:“還能再裝嗎?”
商人無奈,只好搖搖頭。
這時,高僧拿起缽盂,將缽盂裡的水、沙子、石子、石頭全都倒掉,又問商人:“是否還能裝?”
看著空空如也的缽盂,商人頓悟。
很多人都會遇到和商人一樣的困擾,自己不是沒有願望、不是沒有決心、不是沒有能力,但就是很難做出成就,總是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其實人生的成功不只是一面,就好像空間有三維,人生也應該是*的。我們處在一個多元化的時代,每個人都應該培養多元的思維,追求多元化的生活和成功,這樣你的人生才會更加圓滿。
不要畫地自限
真正限制、妨礙、埋沒自己的,永遠只會是你自己。
——禪語
天地廣闊,人不能只想著自己佔有一席之地而自尋煩惱。
佛光禪師有一次見到克契和尚,問道:“你自從來此學禪,好像歲月匆匆,已有十二個秋冬,你怎麼從不向我問道呢?”
克契和尚答道:“老禪師每日都很忙,學僧實在不敢打擾。”
時光荏苒,一晃又是三年過去了。一天,佛光禪師在路上又遇到克契和尚,又問道:“你在參禪修道上有什麼問題嗎?怎麼不來問我呢?”
克契和尚回答道:“老禪師很忙,學僧不敢隨便和您講話!”
又過了一年,一天,克契和尚剛好經過佛光禪師禪房外面,禪師便對克契喊道:“你給我過來,我今天有空,到我的禪室談談禪道。”
克契趕快合掌作禮道:“老禪師很忙,我怎敢隨便浪費您老的時間呢?”
佛光禪師知道克契過分謙虛,不敢直下承擔,再怎樣參禪,也是不能開悟,所以又一次遇到克契的時候,佛光禪師問道:“學道坐禪,要不斷參究,你為何老是不來問我呢?”
克契仍然說道:“老禪師,您很忙,學僧不便打擾!”
佛光禪師當下大聲喝道:“忙!忙!為誰在忙呢?我也可以為你忙呀!”
佛光禪師一句“我也可以為你忙”的話,打入克契和尚的心中,克契言下有所悟。
有的人太顧念自己,不顧念別人,一點小事,再三地煩人;有的人太顧念別人,不肯為己,最後失去好多機會。
我可以幫忙,你為什麼不要我幫忙呢?我為什麼不可為你忙呢?人我,不要分得那麼清楚!
我有一個朋友,事業有成,大家都很羡慕她。有一次她請我吃飯,從她家坐車走了好遠的路才找到吃飯的地方。我說,在附近隨便吃點不就成了麼?她說環境太差了!我說不就吃個飯麼,你還欣賞人家環境?她笑了笑說你不懂!
她總認為,像她這樣的人,非名牌衣服不穿、吃飯非高級餐廳不去……所以她每次出去吃飯都要跑很遠的路,買一件衣服還要坐飛機去香港,活得很累!
其實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這樣的積習,自覺不自覺地就給自己貼上了標籤:以我的身份、地位,就應當這樣!
其實,這就叫畫地自限!天地之間如此廣闊,你為什麼非要把自己圈在一席之地呢?
世界上本來就沒有非怎樣不可的事情,世界上最好的東西,給誰都不算過分,世界上最差的東西,給誰都別覺得委屈。心懷廣大,自然不會有煩惱!
人們常說難得糊塗,忘掉一切,包括身份、學問、財富、年齡甚至性別,都忘了最好,這個時候你才能完全地投入生活,才能放得開,活得灑脫。
孔子有個學生名叫冉求,是個多才多藝、很有才能的人。孔子曾說:“冉求這孩子,擁有千戶人口的小縣城,可以叫他去當個縣長;掌握著龐大軍隊的大夫封地,可以叫他去當個總管。”冉求拜孔子為師,但對孔子的學說並沒有學到家。有一次冉求對孔子說:“不是我不喜歡您的學說,是我的能力不夠,學不了。”孔子則一針見血地給他指出:“如果真是能力不夠,走到半道就再也走不動了,而現在你卻是在原地自己畫上界線,不肯向前走啊。”
安東尼?羅賓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許多年前,重量級拳王吉姆在例行訓練途中看見一個漁夫正將魚一條條地往上拉。但吉姆注意到,那漁夫總是將大魚放回去,只留下小魚。吉姆好奇地上前問那個漁夫為什麼只留下小魚,放掉大魚。漁夫答道:“老天,我真不願這麼做,但我實在別無選擇,因為我只有一個小鍋子。”
許多時候,當我們遇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機會的時候,往往會不由自主地選擇逃避:“我才20幾歲”、“我能力有限”、“我經驗尚淺”、“我學歷太低”……其實,根本沒有人逼你去做這件事情,可你還是自覺自願地躲開了。這就是很多人總也做不出成績的原因。
小鍋為什麼就不能燉大魚呢?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少了什麼,而是我們想得太多了。我們經常會面臨很多害怕做不到的事情,因而畫地自限,使無限的潛能只能化為有限的成就。其實,每個人都能創造奇跡,只要你敢想敢做,就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
從夢想照進現實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慧能禪師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前兩天,一個朋友把自己的QQ和MSN簽名都改成了這句話。我想不只是我的朋友,很多人都時不時地會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寫在案頭。
所有會說這句話的人幾乎都認為自己明白這句話的意思,雖然他們並不一定知道這句話的來歷,因為大部分人知道它都是道聼塗説,當然也包括我。我讀了十幾年書,一直到大學畢業,沒在一冊課本裡見過這句話,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還以為是某個文人寫的詩。但這並不影響它被人們認知和記憶、使用和傳播,這就是經典!
說到這首偈,就不得不說說一個人,就是這首偈的作者——慧能。不瞭解佛教文化的人可能也不會知道慧能是個什麼人物。在歷史上,慧能被尊為禪宗六祖,是繼承了達摩祖師衣缽的最後一位繼承人。慧能之後,禪宗的傳承開始簡化為“傳法不傳衣”,也就是說到慧能這兒,達摩祖師的衣缽便不再往下傳接,而只是傳承其法旨。
實際上,禪宗傳到慧能這一代,禪已經不再是達摩的禪,而演變成了中國的禪,也就是說禪宗發展到到慧能這一代的時候已經真正地“本土化”了,而慧能正是禪宗“本土化”改革的先鋒和領袖,所以我們都認為慧能是中國禪宗史上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里程碑式的集大成者。
慧能的成功與他“六祖”的身份密不可分,而他這個“六祖”的名號又恰恰是靠篇首的那首偈贏得的。
話說當年慧能還是一個毛頭小子,有一天,他幹活兒的時候聽到隔壁的老先生誦讀《金剛經》,覺得很有意思,心裡產生了求知的渴望。當時禪宗還不是非常普及,懂得佛法的人也不多,於是他決定找當時最有名的禪師五祖弘忍聽聽課去。
慧能不遠萬里跑到了梅山,見到了傳說中的禪宗五祖。
見到弘忍禪師後,慧能倒身便拜。弘忍問他:“你是哪裡人啊?”
慧能答道:“弟子是嶺南人。”
弘忍禪師又問:“你來我這裡幹什麼啊?”
慧能答道:“弟子別無他求,只想成佛。”
弘忍禪師說道:“嶺南人沒有佛性,怎麼能成佛呢?”
慧能當即回答:“人分南北,佛無南北之分。”
這句話著實把德高望重的弘忍禪師鎮住了,看著眼前這個毛頭小子,弘忍禪師暗自欣喜:這小子有慧根啊,沒準兒還是法器呢。但他並沒有對這個小夥子表示任何的讚賞,而是假意斥責道:“去,到碓房舂米去!”慧能恭敬地拜了拜大師退出佛堂,開始了在碓房舂米的生活,一干就是八個月。
有一天,弘忍禪師講完課後給所有的弟子佈置了一個家庭作業:“你們各人回房去,憑自己的智慧,寫一首偈呈給我看。如果有誰能領悟佛法大意,我就將祖師的衣缽傳給他,成為禪宗的第六代祖師。”當時弘忍門下有數百弟子,其中以神秀最為傑出,經常代替弘忍講經傳法。因此,大家都認為,有資格繼承祖師衣缽的非神秀莫屬。
大家推崇神秀,神秀也認為自己是弘忍理所當然的接班人,心中思忖:“別人都不去呈偈,是不敢和我來爭。我如果交了這個偈,人家會不會以為我是為了繼承衣缽才這樣做呢?可是我如果不做首偈呈給師父,又怎麼能讓他知道我修行的成果呢?”思來想去,最後神秀想到了一個體面的辦法,趁著夜深人靜的時候,他悄悄地將自己做好的偈寫在了寺院的走廊牆上:“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第二天一早,弘忍禪師看見壁上題了一首偈,就把所有的弟子都召集起來訓示道:“但留此偈,與人誦持。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隨後他把神秀叫到了一旁:“你作此偈,只到門前,尚未入門。凡夫依此偈修行,不致墮落,但要覓無上菩提,此偈仍不行。”神秀一連思考了幾日,不得要領。
很快,這件事就傳到了慧能那裡,慧能是個聰明人,當下就明白了神秀的底細,原來也不過如此。夜深人靜的時候,慧能學著神秀的樣子,也跑到走廊那裡,在廊柱上和了一首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第二天,寺眾看見廊上又多了一首偈,都議論紛紛,這件事很快就驚動了方丈弘忍。弘忍禪師看到慧能的偈語,既沒有驚訝,更沒有表揚,反而用鞋子擦了,說:“亦未見性。”但到了傍晚,他卻暗自來到碓房對正忙於舂米的慧能問道:“米熟也未?”慧能會意地答道:“米熟久矣,猶欠篩。”“嘣,嘣,嘣”,弘忍用拐杖擊了石磨三下,然後竟自出了碓房。當夜三更,慧能如約來到五祖的禪房。師徒二人就在暗室裡人不知鬼不覺地會了面。弘忍只給慧能講解了一部《金剛經》,隨後便把祖師的衣缽交給了他,說:“你從今以後是第六代祖師了。”
和神秀相比,慧能幾乎沒有參過什麼禪,也沒專門去悟過什麼道,甚至沒有像模像樣地上過一次堂課,而且他根本就不是佛門弟子,只是一個處於試用期的打雜人員,但卻被傳以衣缽,成了六祖。
人們說那是因為他有過人的天分,本就是肉身菩薩、天才。我說不是,慧能的成功在於他那種一心向佛的堅定信念——“佛無南北,我就要成佛”;而神秀卻被“六祖”這個名號給拖累了,輸掉了。
跟隨五祖修行多年的神秀當時已經年近花甲,經過多年的修行,他已經達到了極高的境界,距離成佛不過咫尺之遙,但就在這時他回頭一瞥,看到了“六祖”離自己也是近在咫尺,他猶豫了,就是這刹那的猶豫,把他的人生導向了另一個方向。
慧能是稟賦過人的天才,神秀是勤奮努力的典範,兩個人都很優秀,但很顯然慧能比神秀更成功。慧能和神秀的故事給了我們這樣的啟示:想要成就夢想,光靠天分是不夠的,一味地努力也是不行的,必須要有一顆專一不二的心,你的夢想必須是源於一種純潔高尚的動機,否則,一切努力皆枉然。
人生,從設定目標開始
成功的秘訣是忠於目標。
——禪語
一天,上完早課後禪師領著一群小弟子們去插秧。小弟子們都沒有插過秧,就學著師父的樣子爭先恐後地忙活起來,但是他們插的秧苗彎彎曲曲,而禪師插出來的秧苗是一條直線。
弟子們大惑不解:“師父,我們都是學著您的樣子做的,為什麼您插的秧苗都那麼整齊,就像繩子量過一樣直,您是不是有什麼秘訣啊?”
禪師笑著說:“秘訣很簡單,插秧的時候眼睛盯著一樣東西就行了。”
弟子們都暗暗點頭,馬上又忙活起來,可這次插的秧苗,竟然變成了一道彎曲的弧線。
“師父,我們照您說的做了,還是不能插成直線。”
“你們是按我說的一直盯著一樣東西嗎?”
“是啊,我們一直盯著田邊的水牛,那可是一個顯眼的大目標啊。”
“水牛邊吃草邊走,你們盯著它插秧,它不停地移動,你們怎麼可能插直?要盯緊不動的目標才行。瞧,師父我就是一直盯著那棵大樹插秧的。”
弟子們按照師父的指點再幹一次,果然插出來的秧苗也跟繩子量過一樣直了。
秧苗能不能插得筆直,不在於你有多大的力氣,而是看你有沒有找准一個可以讓你走得筆直的目標。人生和插秧是一樣的道理,人生的路能不能走好,自身的能力是一方面,目標同樣不可或缺。只有有了明確的目標,才能不走錯路,少走彎路。
跟著太陽走,你就能享受陽光;跟著月亮走,你就能看到星星;跟著北極星走,你就能找到方向。
比賽爾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顆明珠,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旅遊者來到這兒。可是在肯.萊文發現它之前,這裡還是一個封閉而落後的地方。這兒的人沒有一個走出過大漠,據說不是他們不願離開這塊貧瘠的土地,而是嘗試過很多次都沒有走出去。
肯?萊文當然不相信這種說法。他用手語向這兒的人們詢問原因,結果每個人的回答都一樣:從這兒無論向哪個方向走,最後還是轉回出發的地方。為了證實這種說法,他做了一次試驗,從比塞爾村向北走,結果三天半就走了出來。
比塞爾人為什麼走不出來呢?肯.萊文非常納悶,最後他只得雇了一個比塞爾人,讓他帶路,看看到底是為什麼?他們帶了半個月的水,牽了兩峰駱駝,肯.萊文收起指南針等現代設備,只拄一根木棍跟在後面。
十天過去了,他們走了大約八百英里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們果然又回到了比塞爾。這一次肯.萊文終於明白了,比塞爾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認識北極星。在一望無際的沙漠裡,一個人如果憑著感覺往前走,會走出許多大小不一的圓圈,最後又回到了起點。比塞爾村處在浩瀚的沙漠中間,方圓上千公里沒有一點參照物,若不認識北極星又沒有指南針,想走出沙漠,確實是不可能的。
肯.萊文在離開比塞爾時,帶了一名叫阿古特爾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訴這位漢子,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著北面那顆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爾照著去做,三天之後果然來到了大漠的邊緣。阿古特爾因此成為了比塞爾的開拓者,他的銅像被豎在小城的中央。銅像的底座上刻著一行字:新生活是從選定方向開始的。
是的,新的生活是從選定方向開始的,人生如果沒有目標,那麼生活也只不過是繞圈圈而已,人生的真正起點應該是設定目標的那一刻。
浮生若茶
只有在凜冽寒風裡顫抖的人,才能感受到陽光的溫暖;同樣地,飽嘗人生的折磨者,始能領悟到生命的可貴。
——禪語
一個人喝茶的年頭久了,便會悟出許多的人生況味。其實,人生也是一杯茶。
一個屢屢失意的年輕人千里迢迢來到了普濟寺,慕名尋到了老僧釋圓。年輕人沮喪地對釋圓說:“像我這樣屢屢失意的人,活著也是苟且,還有什麼用呢?”
老僧釋圓如入定般坐著,靜靜聽著這位年輕人的歎息和絮叨,也不搭茬兒,只是吩咐小和尚說:“施主遠道而來,燒一壺溫水送過來。”小和尚諾諾著去了。
稍頃,小和尚送來了一壺溫水,釋圓老僧抓了一把茶葉放進杯子裡,然後用溫水沏了,放在年輕人面前的茶几上,微微一笑說:“施主,請用些茶。”年輕人俯首看看杯子,只見杯子裡微微地嫋出幾縷水氣,那些茶葉靜靜地浮著。
年輕人不解地詢問釋圓:“貴寺怎麼用溫水沖茶?”
釋圓微笑不答,只是示意年輕人說:“施主請用茶吧。”年輕人只好端起杯子,輕輕呷了兩口。釋圓說:“請問施主,這茶可香?”
年輕人又呷了兩口,細細品了又品,搖搖頭說:“這是什麼茶?一點兒茶香也沒有呀。”
釋圓笑笑說:“這是閩浙名茶鐵觀音啊,怎麼會沒有茶香?”
年輕人聽說是上乘的鐵觀音,又忙端起杯子吹開浮著的茶葉呷了兩口,又再三細細品味,還是放下杯子肯定地說:“真的沒有一絲茶香。”
老僧釋圓微微一笑,吩咐小和尚說:“再去膳房燒一壺沸水送過來。”小和尚又諾諾著去了。
稍頃,小和尚便提來一壺壺嘴吱吱吐著濃濃白氣的沸水,釋圓起身,又取了一個杯子,撮了把茶葉放進去,稍稍朝杯子裡注些沸水。年輕人俯首去看杯中的茶,只見那些茶葉在杯子裡上上下下地沉浮。隨著茶葉的沉浮,一絲細微的清香從杯子裡溢出來。聞著那清清的茶香,年輕人禁不住去端那杯子,釋圓微微一笑說:“施主稍候。”說著便提起水壺朝杯子裡又注了一縷沸水。年輕人再俯首看杯子,見那些茶葉翻騰得更加厲害了。同時,一縷更醇、更醉人的茶香嫋嫋地升騰出杯子,在禪房裡輕輕地彌漫著。釋圓如是注了五次水,杯子終於滿了,那綠綠的一杯水,沁得滿屋子津津生香。
釋圓笑著問道:“施主可知道同是鐵觀音,卻為什麼茶味迥異嗎?”
年輕人思忖說:“一杯用溫水沖沏,一杯用沸水沖沏,用水不同吧。”
釋圓笑笑說:“用水不同,則茶葉的沉浮就不同。用溫水沏的茶,茶葉就輕輕地浮在水上,沒有沉浮,茶葉怎麼會散逸它的清香呢?而用沸水沖沏的茶,沖沏了一次又一次,茶葉沉了又浮,浮了又沉,沉沉浮浮,茶葉就釋放出了它春雨的清幽、夏陽的熾烈、秋風的醇厚、冬霜的清冽。”
茶葉因在沸水中浮沉才能釋放出深蘊的清香,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挫折,才能留下人生的幽香……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生命的光彩只有經歷過滄桑才能彰顯出來。浮生若茶,那些不經風雨的人,平平靜靜生活,就像溫水沏的淡茶安穩地懸浮著,永遠都無法讓人領略到他的真味,而那些飽經滄桑、在風風雨雨的歲月中沉沉浮浮的人,就像被沸水沏了一次又一次的釅茶,終將溢出他們生命的脈脈清香。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青源惟信禪師
《倚天屠龍記》中有這樣一段情節:張三豐向張無忌傳授一套太極劍法,一路劍法使完,竟無一人喝彩,眾人盡皆詫異:“這等慢吞吞、軟綿綿的劍法,如何用來對敵過招?”還以為是張真人有意放慢了招式,好讓張無忌瞧個明白。
只聽張三豐問道:“孩兒,你瞧明白了沒有?”
無忌答道:“看清楚了。”
張三豐道:“都記得了沒有?”
張無忌答道:“已忘記了一小半。”
張三豐道:“好,那也難為你了。你自己去想想吧。”
張無忌低頭默想。
過了一會兒,張三豐問道:“現下怎樣了?”
張無忌道:“已忘了一大半了。”
周顛等人皆急:“剛學的劍法都忘了一大半,這可如何迎敵?”便請張三豐重新傳授一遍,張三豐微笑,再使出一路相同的劍法。
張無忌沉思一會兒,睜開眼:“我已忘得乾乾淨淨。”
眾人皆驚,惟張三豐獨喜:“忘得真快!”
隨即,張無忌拿劍迎敵,大勝。
張無忌學太極劍法,不記招式,只是細看劍招中“神在劍先,綿綿不絕”之意。看完一路劍法,已忘記了一小半。低頭默想之後,已忘記了一大半。再看張三豐演練一遍,再經沉思玩味,終於忘得乾乾淨淨。當全部忘記之時,也是學成之時,並以之力克強敵。由記得轉化為有如本能一般,終能不受原來招式所限,隨意出招自成章法。
張無忌是武俠小說中的人物,是虛擬出來的。普通人沒有他那樣的悟性,但無論是學武、悟道還是做人,其本質和境界都有著潛在的相似點,都要經歷一個從清醒到迷惑,再從迷惑到清醒的過程。
青源惟信禪師講到自己修佛悟道的歷程時說:“老僧三十年前來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體歇處,依然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與張無忌學劍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其實,人生也是一樣,一個人剛開始接觸這個世界的時候,覺得一切都是新鮮的,人家告訴你眼前這叫做水,你就認識了水;告訴你遠處那就是山,你就認識了山。你會心想“原來如此”,以為眼睛看到的就是真理。因為瞭解得太膚淺,所以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
隨著年齡漸長,人在經歷過無數的問題和挫折之後,開始逐漸瞭解到人生的深意,就不再有剛開始的心態,而開始小心謹慎,這個時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歎息。山自然不再是單純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單純的水。我們開始分析哪座山更秀,哪片水最清。一個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這一階段,那就苦了這條性命了。人就會這山望了那山高,爭強好勝,永無休止和滿足的一天。
大多數人到了第二重境界就走到了人生的終點。追求一生,卻始終無法達到自己的理想,於是抱恨終生。但是有些人通過修行,終於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返璞歸真,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人這個時候便會專心致志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與旁人有任何計較,無求無欲,與世無爭,面對世俗之事,一笑置之。
人活一世,都應該追求更高的境界,因為每個人只有一生,同樣是活,為什麼不活得圓滿一點呢?
第二章 讓快樂成為天性
活著不是為生氣
有時候我們要冷靜地問問自己,我們在追求什麼?我們活著為了什麼?
——禪語
如果你問一個人,你活著是為了什麼?有人會說快樂,有的人是幸福,有的人是成功……但肯定沒有一個人會說自己活著是為了生氣的。
沒有誰喜歡有事兒沒事兒生氣玩兒的,但很多人卻有事兒沒事兒就生氣。其實,不是生活中的不順心太多,而是因為我們忘了自己活著是為了什麼。
有一位金代禪師非常喜歡種蘭花,在平日弘法講經之餘,花費了許多的時間栽種蘭花。有一天,他要外出講學,於是就交代身邊的小和尚,要照顧好寺院裡的蘭花。
禪師走了以後,小和尚總是悉心地照顧蘭花,但有一天在澆水時卻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花架撞倒了,所有的花盆都摔碎了,蘭花散了滿地,很多都被摔壞了。
小和尚把禪師的蘭花都摔壞了,心裡非常不安,每天都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過了幾天,禪師回來了,小和尚心驚膽戰地向禪師賠罪。
禪師看著淚流滿面的小和尚,不但沒有責怪,反而和藹地安慰他。
“那麼,師父您真的不生我的氣麼?”小和尚以為禪師可憐他年紀小才饒了他。
禪師笑著說道:“我種蘭花,是用來供佛的,我又不是為了生氣才種花的。”
禪師種花不是因為愛花,而是為了供佛,這就是禪師最初的願望。當一整架的蘭花都被摔壞以後,他並沒有生氣,因為他沒有忘記自己原本的願望。沒有了種養的蘭花,採些野花來一樣可以供佛,所以才會說“我又不是為了生氣才種花”這樣的話。
你是不是也從金代禪師的大徹大悟裡得到一些啟示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有很多的煩惱,時不時地還搞一些脾氣出來。回過頭想想,那些惹得我們大發脾氣的事情其實沒什麼大不了,不過是一些小事、一段小插曲而已,只是當時太認真了。
所以,當我們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不痛快的時候,不妨想一想,我們做這些事究竟是為了什麼。當我們找回自己最初的願望的時候,就會發現眼下的不快其實根本算不了什麼。
每當生氣的時候,不妨想一想禪師的教誨:
“我不是為了生氣才種花的!”
“我不是為了生氣才工作的!”
“我不是為了生氣才戀愛的!”
“我不是為了生氣才結婚的!”
當你這樣做了之後,你就會發現,你的生活一下子變得陽光燦爛了!
不論什麼時候,當煩惱襲來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告訴自己一聲:我不是為了生氣才活著的。一切如來,亦皆隨喜
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譬如一炬之火,數百千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四十二章經》
三伏天,禪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
“快撒點兒草種吧!好難看呐!”小和尚說。
“等天涼了。”師父揮揮手,“隨時!”
中秋,師父買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種。
秋風起,草籽邊撒邊飄。
“不好了!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小和尚喊。
“沒關係,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師父說,“隨性!”
撒完種子,跟著就飛來幾隻小鳥啄食。
“要命了!種子都被鳥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腳。
“沒關係!種子多,吃不完!”師父說,“隨遇!”
半夜一陣驟雨,小和尚早晨沖進禪房:“師父!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沖走了!”
“沖到哪兒,就在哪兒發芽!”師父說,“隨緣!”
一個星期過去了,原本光禿禿的地面,居然長出許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來沒播種的角落,也泛出了綠意。
小和尚高興得直拍手。
師父點頭:“隨喜!”
老和尚看到小和尚在荒地上種出清嫩的草苗,就“隨喜”了!那麼什麼是“隨喜”呢?隨喜是佛教裡面的說法,見他人行善,隨之心生歡喜,稱為隨喜。《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載:“聽聞經典而隨喜,次次累積,功德至大。”《大智度論》則謂:“隨喜者的功德,勝於行善者本人。”
我們經常看到人家結婚了,親朋好友一大堆,大家都很高興。你只是個路人,看到別人開心,你也替人家開心一下,送個祝福,這就“隨喜”了,其實很簡單,也很有意義。人家很高興,主動傳染一下,自己很開心,還有功德收穫,何樂而不為?
“隨喜”是一種非常健康的生活理念,我們在生活中不僅要行善,更要喜善。看到人家做好事,就過去搭把手,或者鼓勵一下,支持一下,人家會感激你,你心裡也很舒服,大家一團和氣,我們的生活不就更美好了麼?
現在有很多人,看到人家做點兒事情就說長道短的。“汶川大地震”舉國震動,大家都紛紛獻愛心,有的人捐得多一點兒,有的人捐得少一點兒;有的人捐出了自己的積蓄都沒說什麼,有的人一分錢沒有捐,還在那裡說長道短——某某捐款是為了自己揚名,以某某的身份捐那麼點兒錢太少了……
人家行善,你說人家的不是,這傷害的不是一兩個人,而是這世間的善心,這是什麼行為?這就是作惡!不是別人有企圖,而是你的心裡有邪念。所以,佛說“隨喜”也是有功德的,其實隨喜更是一種社會公德。
“隨喜”而喜,和別人分享善,分享喜,自己也會活得很開心。坦然面對人生的無常
命如果待熟,常恐會零落,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
——《法句經 生死品》
你曾經的親人現在還有多少,你曾經的戀人現在在誰懷裡,你曾經的夢想有多少還沒實現……在千萬人中,在千萬年中,你我的這些破事兒算什麼?也許,關於這些,連你自己都懶得去想了,因為每個人都瞭解並或多或少地經歷過人生的無常。
“生又何歡,死亦何哀”,人們常常這麼說,卻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不是不明了,而是看不透。
在羅閱祗城有一個婆羅門,他常聽說舍衛國人民多孝養父母、信仰佛法,而且善於修道,並供養佛法僧三寶。他心中十分嚮往,便想去舍衛國觀光並修學佛法。
到了舍衛國,他看見有父子二人正在田中耕地、播種。忽然,有一條毒蛇爬到那兒子的跟前,將他咬死了。然而那父親不但不管兒子,反而接著幹活,連頭也不抬。
這個婆羅門大為驚奇,便上前問他原因。
耕種者反問道:“你從何方來,來此為何目的?”
這個婆羅門回答說:“我從羅閱祗城來,聽說你們國家多孝養父母、信奉三寶,所以打算來求學修道。”
接著,婆羅門問道:“你兒子被毒蛇咬死,你為什麼不但不難過,還接著耕地播種?”
耕種者說:“人之生老病死及世間萬物成敗,皆為自然規律,憂愁啼哭能有什麼用呢?如果傷心得飯也不吃、覺也不睡,什麼也不幹,那不跟死人一樣?活著的意義就不大了。你要進城,路過我家時,請替我捎話給我家人,說兒子已死,不必準備兩人的飯菜了。”
這個婆羅門心裡暗想:“這個人可真不像話!兒子被蛇咬死,竟然不悲哀,反而還想吃飯,真沒有人性啊!”
他進入舍衛城,來到耕種者的家,見到那人的妻子,便說道:“你的兒子已經死了,他的父親讓我捎話說,準備一個人的飯就行了。”
那婦人聽後,說:“人生即如住店,隨緣而來,隨緣而去,我這兒子也是一樣啊!生是赤條條來,死亦赤條條去,任何人都不能違反這一規律。”
這個婆羅門又告訴了死者的妻子,誰知她的回答也是如此。
他心中非常生氣,對那女子說道:“你的丈夫已死,你難道一點兒也不痛心嗎?”
那女子默然不答。
這個婆羅門懷疑自己是否走錯了國家,他心裡暗想:“我聽說這個國家的人民如何慈愛、如何孝順、如何供奉三寶,所以才想來這兒學習修道,沒想到碰上的都是這等沒有人性的人。這種人怎配信佛修道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決定去請教偉大的佛陀。
這個婆羅門來到佛所,向佛陀頂禮,退坐一邊,一臉的愁雲。佛陀已明白他的來意,卻故意問他為什麼憂愁。
他回答說:“遇事不合我的想法,故而憂愁。”
佛陀又問:“遇上何事不合你所想呢?”
他如實向佛陀稟告了路上所見之事。
佛陀說道:“善男子,這些人是真正明白人生事理的啊!他們知道人生無常,傷心悲哀無濟於事,故能正視世間及人生的自然規律,也就無有憂愁!塵世之人不明白生死無常的道理,互相貪著愛戀,等到突發事件一來,即懊惱、痛苦甚至痛不欲生,無以自製。正如人得了熱病,高熱譫語,恍恍惚惚胡說八道,只有經過良醫診治下藥後,熱退病癒,才不會再說胡話了。”
佛陀接著又說:“世間俗人長時間被貪、嗔、癡三種煩惱襲擾,不能自拔。如果自己能明白無常之道理,能明白佛法苦集滅道之道理,那麼自然煩惱盡除。這些人皆可以證道啊!”
這個婆羅門聞佛所說,即自責道:“我真愚癡,不明佛法大義,現在一經佛說,如黑暗中見到光明,恍然大悟!”
經雲:“命如果待熟,常恐會零落,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生命就如同長在樹上的果子,每一顆果子都要經歷風吹雨打,有的能瓜熟蒂落,有的等不到成熟就飄然零落了,沒有誰能保證所有的果實都能夠長到成熟。人生也是一樣,無常鬼每天都跟隨在我們身後,不知道哪一天就把我們的生命偷走了。
人生充滿無常,無常即苦。佛法告訴我們,生命的無常是無法回避的,我們應該面對它、認識它、超越它。一說到苦,很多不瞭解佛法的人總認為佛教是消極的,是悲觀的。其實不然,佛教認為苦是一種客觀存在,世間的一切都有生住異滅的過程,人生都要經歷生老病死,如同春夏秋冬的輪轉一樣,是一種自然現象。所以,佛法不但不是消極的,反而是積極進取的,是給人以希望與光明的。因為,只有明白了生命的無常,才會珍惜生命的有限,才能放下無謂的執著,才可以坦然地面對人生的苦難和死亡。“一生無性”最快活
“不計較”是積極而不是消極。
——禪語
美猴王一見那菩提祖師,倒身下拜,磕頭不計其數,口中只道:“師父,師父!我弟子志心朝禮,志心朝禮!”祖師道:“你是哪方人氏?且說個鄉貫姓名明白,再拜。”猴王道:“弟子乃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人氏。”祖師喝令:“趕出去!他本是個撒詐搗虛之徒,哪裡修什麼道果!”猴王慌忙磕頭不住道:“弟子是老實之言,決無虛詐。”祖師道:“你既老實,怎麼說東勝神洲?那去處到我這裡,隔兩重大海,一座南贍部洲,如何就得到此?”猴王叩頭道:“弟子飄洋過海,登界游方,有十數個年頭,方才訪到此處。”祖師道:“既是逐漸行來的也罷。你姓什麼?”猴王又道:“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賠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祖師道:“不是這個性。你父母原來姓什麼?”猴王道:“我也無父母。”祖師道:“既無父母,想是樹上生的?”猴王道:“我雖不是樹上生,卻是石裡長的。我只記得花果山上有一塊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祖師聞言暗喜道:“這等說,卻是個天地生成的,你起來走走我看。”猴王縱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兩遍。
祖師笑道:“你身軀雖是鄙陋,卻像個食松果的猢猻。我與你就身上取個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個獸旁,乃是個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陰也。老陰不能化育,教你姓‘猻’倒好。猻字去了獸旁,乃是個子系。子者兒男也,系者嬰細也,正合嬰兒之本論,教你姓‘孫’罷。”猴王聽說,滿心歡喜,朝上叩頭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萬望師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賜個名字,卻好呼喚。”祖師道:“我門中有十二個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輩之小徒矣。”猴王道:“哪十二個字?”祖師道:“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排到你,正當‘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麼?”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孫悟空也!”
這是《西遊記》第一回“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中的一段。
我喜歡讀《西遊記》,因為這本書裡不僅僅有活生生的人物和故事,還包含著活生生的佛法智慧。
菩提祖師問美猴王你姓什麼,猴王說:“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賠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
美猴王的答非所問著實鬧了一個大笑話,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打岔了,牛頭不對馬嘴。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情節,但絕不是個笑話那麼簡單。“一生無性”這樣的話從猴子嘴裡講出來,我想菩提祖師一定是嚇了一大跳的。
“一生無性”,這是美猴王從東勝神洲“逐漸行來”到達南贍部洲,“飄洋過海,登界游方”十數個年頭才悟出的一句話,我想也就是章回標題“心性修持大道生”所指的“大道”吧。
“一生無性”用美猴王自己的話來解釋就是: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賠個禮兒就罷了。你可以說他是寬容,也可以說他是忍讓,但我更願意稱之為:不較勁。“不較勁”就是不苛求別人,也不為難自己。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之所以美麗,就在於它的多姿多彩,有高山,有深谷,有大海,有溪流,有參天巨木,有小花細草,什麼都有;人也是一樣的,人之不同,各如其面,有黑人,有白人,有高大的,有矮小的,有聰明的,有愚鈍的,各種各樣的人生活在一起,所以生活才會豐富多彩。
沒有誰的生活是獨立於別人之外的,每個人都生活在別人的生活之中,每個人的生活都要和很多陌生和熟悉的人交錯,不管你願不願意,你都無法擺脫。今天和知己把酒言歡,明日和敵人刀鋒相見,這就是實實在在的生活,有融合也有交鋒,有很多的莫須有,有很多的無緣由。比如你和一位朋友擦身而過,你跟他打招呼,他沒有還禮,你作何感想?有人處之淡然,有的人則耿耿於懷。有的人會說他近視眼,沒看見吧,這件事兒也就過去了;有的人會說,他肯定有心事,不知在想什麼,心不在焉,所以視而不見,這件事兒也就過去了;有的人會不高興,我跟你打招呼,你也應該跟我打個招呼,這樣才算公平嘛;有的人就很不忿,他怎麼那樣,傲什麼傲,不就是學問比我好、名位比我高、財富比我多……最後自己氣得要死。其實人家只是近視眼,沒注意到你而已。你氣得要死,人家卻什麼事兒也沒有,何苦呢?
所以人活著不可乙太計較,不管別人怎麼想、怎麼看、怎麼說,付之一笑就好了,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人和人本就不一樣,有的人從正面看很美,有的人從側面看很美,有的人從背面看很美,不要因為人家說你一句不漂亮就耿耿於懷;人們的審美標準千差萬別,不要自己喜歡的東西就不容許人家說一句不好。所以,不奢求別人也非常重要。
這個世界因為多彩多姿才會美麗,我們的生活也因為和別人緊緊糾纏在一起而豐富有趣,所以千萬不要因為不合心意而不痛快,那樣只會徒增煩惱。要我說,人這一生,只要保持一種“不較勁”的心態就足夠了,像美猴王一樣“一生無性”,你會活得很灑脫,活得很快活。放下才能得解脫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禪語
有一個富翁背著許多財寶,到處收購快樂,可是他旅遊了十年,走遍千山萬水,也沒能買到快樂。
一天他在山路邊休息,剛好有個農夫背著一大捆柴草從山上走下來,於是上前問道:“我是個很有錢的富翁,世界上沒有我買不來的東西,可我就是活得一點兒都不快樂。我已經走遍了世界各地,至今一無所獲,你知道哪裡可以找到快樂嗎?”
農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慢慢地擦去汗水,舒心地笑起來:“快樂其實很簡單,放下就是快樂啊。”
富翁頓悟:原來放下身上的重負就是快樂,我背著這麼多的財寶,到處旅遊,總是擔心被別人搶走,被別人騙去,從不敢放下,哪兒能得到快樂啊!
佛陀住世時,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羅門來到佛前,運用神通,兩手拿了兩個一人高的花瓶,前來獻佛。
佛陀對黑指婆羅門說:“放下!”
於是婆羅門就把左手拿的那個花瓶放在地上。
佛陀又說:“放下!”
婆羅門又把右手拿的那花瓶也放了下來。
佛陀又說:“放下!”
黑指婆羅門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世尊,我已經兩手空空,把兩個花瓶都放下了!”
佛陀說:“我並沒有叫你放下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塵和六識。當你把這些統統放下,再沒有什麼了,你將從生死桎梏中解脫出來。”
黑指婆羅門這才瞭解佛陀的真意,趕緊頂禮。
佛陀要黑指婆羅門放下的不是手中的花瓶,而是心裡的執著。一人高的花瓶,普通人一隻手是拿不了一個的,就算兩隻手抱起來也很困難,可是黑指婆羅門為了展示自己的神通,一隻手一隻就把兩個花瓶都拿起來了,還拿給佛陀看,這就是執著,太想炫耀自己了。
執著這件事情很微妙的,有時候是故意的,有時候不由自主。好比說,有的人,你每天都和他見面,卻連他叫什麼名字,長什麼樣子都記不住;有的人,雖然你只見過他一面,卻怎麼都忘不了他,甚至一輩子都記得他,這就是執著!因為心裡面有愛、有欲,所以對同樣的東西產生了不同的念頭。一旦你把世俗的雜念拋開,你就會發現,哪裡有執著啊?
佛教認為人生有八苦,如果說生、老、病、死的苦是因為看不透的話,那麼愛別離、怨憎恚、求不得就是因為放不下:放不下愛、放不下恨、放不下得失。
著名禪僧原坦山年輕的時候就悟道很深,經常做一些別人看起來很怪異的事情。
一天,原坦山和一位師弟一起下山,經過一條小河時遇到一位漂亮姑娘。
因為剛剛下過雨,河水雖然不怎麼深,卻很渾濁,也沒有木橋,姑娘就被困在了河邊。
原坦山看到姑娘一臉焦急而窘迫的神情,上前施禮問道:“請問姑娘,是想過河嗎?”
“是呀,”姑娘點點頭,無奈地回答,“水太髒了,我怕把衣服弄髒了……”
“姑娘莫急,”原坦山安慰她道,“貧僧抱你過河,好嗎?”
姑娘等了好久才遇到有人幫忙,而且是個彬彬有禮的和尚,略一遲疑,就點頭應允了。
於是,原坦山抱起姑娘就走。到了對岸,原坦山輕輕放下姑娘,念了一句“阿彌陀佛”就若無其事地轉身走了。
師弟看見原坦山主動和姑娘打招呼,還抱著她過了河,坦然自若,仿佛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似的,感到頗為震驚。可是身為師弟,又不敢教訓師兄,一路上噘嘴板臉,悶不吭聲,心中對師兄大為不滿。原坦山也不理他,只管自己走路。
快到寺院的時候,師弟終於忍不住:“師兄,你實在不像話,身為出家人,怎麼可以摟抱年輕女子,壞了佛門清規,簡直無法無天!你忘了我們佛門的清規戒律了嗎?”
看著師弟正氣凜然的神情,原坦山不以為然地反問道:“什麼女子?在哪裡啊?”
“又來了,過河的時候你不是抱了個漂亮姑娘嗎?是我親眼所見,你想耍賴啊……”
“哈哈……”原坦山仰面而笑,“是那個女子啊,過河之後我就把她給放下了,你怎麼還抱著呢!”
一句話噎得師弟半晌說不出話來。
後來這件事兒傳到方丈那裡,方丈不但沒有責罰原坦山,反而更器重原坦山了。
佛門的戒律不是用來戒行,而是用來戒心的。如果一個人心裡四大皆空、五蘊皆無,那還戒什麼?因為有,才要戒,若沒有,還用戒?原坦山就是因為非常明瞭這個道理,所以最後成了有名的禪師。
放下就是要忘掉,忘得一乾二淨。有人問你還恨不恨你的仇人,你說我不恨他了。別人會信麼?可能你自己也將信將疑吧?如果你說我哪有什麼仇人,連自己都不記得有這個人,那說明你真的放下了,就沒有煩惱了。
煩惱都是自找的,只有放得下才能獲得解脫,才能活得快樂、幸福。煩惱都是自找的
不是某人使我煩惱,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來煩惱自己。
——禪語
有個人感到非常苦惱,於是就背上行囊去找佛陀為他滅除苦難。
佛陀聽完他的訴說後,說道:“真正能夠解脫你的,只能是你自己。”
那人不解地問道:“可是,我心中充滿了苦惱和困惑啊!”
佛陀慈悲地解釋道:“是誰給你心裡放進了苦惱和困惑呢?”
這個人沉思良久,沒有說話。
佛陀繼續開示:“是誰放進去的,就讓誰拿出來吧。”
看著佛陀慈祥的笑臉,這個人的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微笑。
其實,心中的苦惱不過是自己的一種執著,能夠解脫自己的只能是自己。
有一天,城郊的寺廟裡來了一位很富態的中年婦人。據她說,她最近老是失眠,無論面對多麼鮮美的飯菜都沒胃口,渾身乏力,懶得動,做什麼事都沒有激情,很想了卻塵緣,遁入佛門……
方丈是個懂得醫術之人,他聽那位婦人描述完後,便說:“不忙,待老衲先給施主把把脈如何?”婦人點頭應允。
切完脈,觀完舌苔,方丈微微一笑:“體有虛火,並無大礙。”頓了一下,方丈又接著說:“只是施主心中藏著太多煩惱而已。”中年婦女一被點醒,心裡暗歎神奇,便把心中所有事情逐一向方丈說明。
方丈很隨意地跟她聊著:“你家相公與施主感情如何?”
婦人臉上有了笑容,說:“感情很好,耳鬢廝磨十幾年從未紅過臉。”
方丈又問:“施主膝下有無子女?”
婦人眼裡閃出光彩,說:“一個小女,很聰明,也很懂事。”
方丈又問:“家裡的布匹生意不好嗎?”
婦人趕忙搖頭說:“很好,家裡的生活算得上是鎮上的富人家了……”
方丈鋪開紙墨,邊問邊寫,左邊寫著她的苦惱之事,右邊寫著她的快樂之事,然後把寫滿字的這張紙放到婦人面前,對婦人說:“這張紙就是治病的藥方。你把苦惱之事看得太重了,忽視了身邊的快樂。”說著,方丈讓徒弟取來一盆水和一隻苦膽,把膽汁滴入水盆中,濃綠色的膽汁在水中淡開,很快就不見了蹤影。方丈說:“膽汁入水,味則變淡。人生何不如此?施主,不是您承受了太多的苦痛,而是您不善用快樂之水沖淡苦味啊。”
當我們在為種種苦惱之事感到失落甚至落淚時,其實快樂就在身邊朝我們微笑。做一個快樂的人其實並不難,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也很簡單,只要記住三條: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自己,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別人,不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你的人生就不會太累。
因為煩惱,一些本可以成為天才的人物正做著極其平庸的工作;因為煩惱,很多人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耗費在了無謂的瑣事上。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因煩惱而獲得好處,也沒人因煩惱而改善自己的境遇,但煩惱卻在隨時隨地損害著我們的健康,消耗著我們的精力,擾亂著我們的思想,減少我們的工作效能,降低我們的生活品質。精力分散使人無法顧及應該做的事情,思想紊亂會使人失去清楚思考、合理規劃的能力。
人生在世,其實是為自己而活。人,出生於什麼樣的環境、什麼樣的家庭自己固然沒有辦法選擇,但卻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能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活著,不僅是一個人最起碼的要求,也是一個人在人生大舞臺中必須承擔起來的角色,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場合,要掌握扮演生、旦、淨、末、醜各種角色所表現的不同內容。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不容易的,也是幸運的。既然這樣,我們就應該珍惜和善待我們的人生,快樂和充實地度過每一天。快樂無非常知足
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佛遺教經》
傳說八仙當中的呂洞賓,有一天從天界下凡來,發心要救度有緣的眾生。在半路上,呂洞賓看見有個少年坐在地上流淚,於是上前問道:“小朋友,你為什麼哭呢?遇到什麼困難了嗎?”
少年歎了一口氣:“我母親臥病在床,家裡沒有錢請醫生來看病,我本來要出去做工賺錢,可是母親又不能沒有人照顧!”
呂洞賓一聽,心裡很高興,難得世間還有這麼孝順的孩子。為了資助這個少年,呂洞賓使用法術,把路旁的一塊石頭變成了黃金,並且交給少年。沒想到,少年卻搖搖手,表示不要這塊黃金。
呂洞賓心裡更是歡喜欣慰,這少年竟然還是一個不貪戀黃金的君子。
“你為什麼不要黃金?這足夠讓你們母子幾年不愁衣食呀!”呂洞賓問。
“你給我的黃金,總有用完時候,我要你的金手指,以後只要我需要錢,手指隨意一指,遍地就是黃金。”少年一臉貪鄙。
呂洞賓聽了以後,感歎一聲,飄然遠去。
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永遠沒有盡頭。掙錢的,有了十萬想百萬,有了百萬想千萬,有了千萬想億萬;當官的,當了鄉長想縣長,當了縣長想市長,當了市長想省長;貪吃的想吃遍天下,貪色的想閱盡春色,貪命的想長生不老,貪名的想永垂不朽。
明朝的朱載育有一首詩叫《十不足》:
終日奔忙只為饑,才得有食又思衣。
置下綾羅身上穿,抬頭又嫌房屋低。
蓋下高樓並大廈,床前卻少美貌妻。
嬌妻美妾都娶下,又慮出門沒馬騎。
將錢買下高頭馬,馬前馬後少跟隨。
家人招下數十個,有錢沒勢被人欺。
一銓銓到知縣位,又說官小勢位卑。
一攀攀到閣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
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來下棋。
洞賓與他把棋下,又問哪是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坐下,閻王發牌鬼來催。
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還嫌低。
人就是這樣,越是擁有,越想索求,越是索求,就越墮落。我們生活在一個物欲橫流的時代,人的欲望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膨脹,很多人不擇手段地追求名利、聚攬財富,所以社會越來越亂、犯罪越來越多。
人人都有凡心,沒有欲望是不可能的,而且人類的生存、繁衍,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都是人類的欲望促成的。但是欲望太強,就會引發災難,小到個人是犯罪,大到國家就變成了戰爭。所以說,人不能無欲,但不可貪心,貪心不足蛇吞象,人活著一定要知足,只有明白了這一點,才能真正體會到幸福的真諦。
一日,佛遇見一個農夫。農夫的樣子非常苦惱,他向佛訴說:“我家的水牛剛死,沒它幫忙犁田,我怎麼能下田作業呢?”於是佛賜他一頭健壯的水牛,農夫很高興,佛在他身上感受到了幸福的味道。
又一日,佛遇見一個男人。男人非常沮喪,他向佛訴說:“我的錢被騙光了,沒盤纏回鄉。”於是佛給他銀兩做路費,男人很高興,佛在他的身上感受到了幸福的味道。
又一日,佛遇見一個詩人,詩人年輕、英俊、有才華且富有,妻子貌美溫柔,但他卻過得不快活。佛問他:“你不快樂嗎?我能幫你嗎?”詩人說:“我什麼都有,只欠一樣東西——幸福,你能給我嗎?”佛想了想說:“可以。”於是佛把詩人所擁有的都拿走,拿走了詩人的才華,毀去了他俊朗的面容,奪走了他的財產和他妻子的生命。佛做完這些後便離去了。一個月後,佛回到詩人的身邊。詩人那時餓得半死,衣衫襤褸地躺在地上掙扎。於是,佛把他的一切還給他。然後,佛又離去了。半個月後,佛再去看詩人。這次,詩人摟著妻子,不住地向佛道謝,因為他得到了幸福。
子曰:“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就是說做人如果懂得滿足,懂得適可而止,就會免遭許多不必要的侮辱和羞恥,人生才會生活得輕鬆愉快,自由自在。“知足常樂”就是這個道理。
有一個美國商人坐在墨西哥海邊一個小漁村的碼頭上,看著一個墨西哥漁夫劃著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幾條大黃鰭鮪魚,這個美國商人對墨西哥漁夫能抓這麼高檔的魚恭維了一番,還問要多少時間才能抓這麼多。墨西哥漁夫說,才一會兒功夫就抓到了。美國人再問:“你為什麼不待久一點,好多抓一些魚?”
墨西哥漁夫覺得不以為然:“這些魚已經足夠我一家人生活所需啦!”
美國人又問:“那麼你一天剩下那麼多時間都在幹什麼?”
墨西哥漁夫解釋:“我呀?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幾條魚,回來後跟孩子們玩一玩,再跟老婆睡個午覺,黃昏時晃到村子裡喝點小酒,跟哥兒們玩玩吉他,我的日子過得充實又忙碌呢!”
美國人不以為然,幫他出主意,他說:“我是美國哈佛大學企管碩士,我倒是可以幫你忙!你應該每天多花一些時間去抓魚,到時候你就有錢去買條大一點的船,自然你就可以抓更多魚,再買更多漁船,然後你就可以擁有一個漁船隊。到時候你就不必把魚賣給魚販子,而是直接賣給加工廠。再往後,你可以自己開一家罐頭工廠,這樣你就可以控制整個生產、加工處理和銷售。然後你可以離開這個小漁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磯,最後到紐約,在那裡經營你不斷擴大的企業。”
墨西哥漁夫問:“這要花多少時間呢?”
美國人回答:“十五到二十年。”
“然後呢?”
美國人大笑著說:“然後你就可以在家當皇帝啦!時機一到,你就可以宣佈股票上市,把你公司的股份賣給投資大眾。到時候你就發啦!你可以幾億幾億地賺!”
“然後呢?”
美國人說:“到那個時候你就可以退休啦!你可以搬到海邊的小漁村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隨便抓幾條魚,跟孩子們玩一玩,再跟老婆睡個午覺,黃昏時,晃到村子裡喝點小酒,跟哥兒們玩玩吉他囉!”
墨西哥漁夫疑惑地說:“我現在不就是這樣了嗎?”
人生快樂與否,全在於你對人生所持的態度。你做你的富貴夢,我有我的窮開心,不和別人比,只求自心安。人如果都能這樣活著,還能不快樂麼?何必在意小過
無心之過是一場意外,你不能譴責意外。
——禪語
做人一定要學會承擔,也一定要學會處之淡然。世間許多事情本來就很平常,無需計較是非黑白,看開了就是快樂。
有一天,知雲和尚去參訪石頭禪師,二人談興很濃,說說笑笑不知不覺來到了江邊。這時一位船夫正將沙灘上的渡船用力推向江裡,準備載客過江。船下水後,沙灘上留下一片被壓死的螃蟹蝦螺,讓人看後心生憐憫。
知雲看後不禁向石頭禪師問道:“請問大師,剛才船夫推船入江,壓死不少蝦螺,這是乘客之過,還是船夫之過?”
石頭禪師毫不猶豫地答道:“既非乘客之過,也非船夫之過!”
知雲不解,又問:“乘客、船夫都無罪過,那究竟是誰之過呢?”
石頭厲聲說道:“是你的罪過!”
知雲聽後,莫名奇妙。
石頭禪師這才娓娓道來:“佛教雖講有六道眾生,但是以人為本。站在人本立場,船夫為謀生計而賺錢,乘客為了過江而搭船,蝦蟹卻又為了藏身而被壓,這是誰之過?罪業由心造,心亡罪亦無,無心怎能造罪?縱使有罪,也是無心之罪,而你卻無中生有,自造是非,這難道不是你的過錯嗎?”
知雲聽後默然不語。
石頭禪師接著又說:“有和無本是佛法的一物兩面,有就是無,無就是有。說有說無都是片面之詞。”
知雲大悟!
罪由心造,有罪無罪,全看有心無心。無心犯錯不為過,有道是“天作孽猶可恕”,自然規律不可違抗,何必耿耿於懷;有心為之則罪不可赦,正所謂“自作孽不可活”,即便是什麼都沒有做,只要心生惡念,那也是有罪的。
仰山和尚是偽山禪師的學生,有一年,師徒兩個一年沒見了,彼此都十分掛念,等到見面時,偽山禪師向仰山問道:“這一年你都做了些什麼事?”
仰山說:“我開了片荒地,然後種了一些莊稼和菜,每天挑水澆地,鋤草除蟲,收成很好。”
偽山禪師贊許地說:“你這一年過得很充實呀!”
仰山和尚便問:“老師您這一年都做了什麼事?”
偽山笑著答道:“我過了白天就過晚上。”
仰山隨意說道:“你這一年也過得很充實呀!”剛說完,就覺得自己這麼說有欠妥當,話語中似乎帶著諷刺的意味,於是漲紅了臉,情不自禁地咂了咂舌頭,心想:“我這樣說,老師一定以為我在取笑他,這樣說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他的這一窘態早就被偽山禪師看破了。就在仰山盤算如何補救的時候,偽山禪師責備他說:“只不過是一句話,你為什麼要看得那麼嚴重呢?”
仰山一怔,忽然明白了老師的用意,於是說道:“我們開始上課吧!”偽山禪師贊許地點了點頭。
偶然的小疏忽,或無意的小過失,只要不是成心為之,如果沒有造成什麼嚴重的後果,那就隨它去吧,沒有必要老是把它放在心裡。不幸之中有萬幸
逆境是成長必經的過程,能勇於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會日漸茁壯。
——禪語
外科醫生阿費烈德在解剖屍體時有一個奇怪的發現,那就是:人們患病的器官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千瘡百孔,恰恰相反,正是由於和疾病的抗爭,這些器官為了抵禦病變,往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它們的機能比正常的器官要強。
他最早是從一個腎病患者的遺體中發現了這一點的。起初,阿費烈德也認為患病的器官一定變得很糟糕,但是,當他從死者的體內取出那個患病的腎時,他驚奇地發現那個腎要比正常的大,甚至另外一個也是大得超乎尋常。一開始,阿費烈德把這看作是一個個別現象。但是,在他多年的醫學解剖過程中,他不斷地發現那些患病的心臟、肺等幾乎所有的人體器官都存在著類似的情況。也就是說,一個心臟病人的心臟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虛弱,它甚至比我們每一個正常人的心臟要大,機能更強。
阿費烈德就這一發現撰寫了一篇很有影響力的論文。他在論文中指出,患病器官因為和病毒搏鬥而使其功能不斷增強。如果人體有兩個相同的器官,一個死亡後,另一個會承擔起全部的責任,這樣的努力使得健全的器官變得更加強大。
除了人體的器官如此以外,阿費烈德還發現,在不同人群中間,同樣存在這樣的現象。他在給美術學院的學生治病時發現,這些學生的視力大不如正常人的視力,有些甚至是色盲。阿費烈德把這一現象看作是病理現象在社會現實中的重複,從而大膽預測同樣的思維模式可以延伸到更廣泛的層次上。
為了驗證自己的預測,阿費烈德進行了廣泛的調研,結果又一次證實了他預測的準確性。他在對藝術院校教授的調研中發現,一些頗有成就的教授之所以走上藝術之路,取得很高的藝術成就,大都是受了生理缺陷的影響。普通人所認為的缺陷並沒有阻礙他們,反而促進了他們的藝術追求。阿費烈德稱之為“跨欄定律”,他認為橫在人們面前的欄杆越高,人才會跳得越高。
這個定律很好地解釋了盲人的聽覺、嗅覺、觸覺比常人靈敏的原因,而失去雙臂的人之所以能夠更好地掌握平衡也恰恰是同樣的理由。
一位武術大師曾經以一雙迅猛無敵的快腿令前來與之切磋武藝的人個個佩服得五體投地,用“威震武林”四個字來形容這位武學大師的腿腳功夫,實在是恰當至極。可是現實真如人們經常說的那樣“命運弄人”。在一次上山采藥的時候,武學大師不小心踩空懸崖,雖然命是保住了,但是雙腿卻齊刷刷地摔斷了!一向以腿腳功夫威震武林的武學大師此時連站立和行走都成了問題,過去迅猛無敵的快腿,此時只留下一雙空空的褲管。
等到武術大師從昏迷中徹底清醒過來時,弟子們幾乎不敢告訴他這個慘痛的消息,他們甚至不敢想像師父看到一雙空褲管時會有怎樣的反應。可是當大師看到一雙空褲管時,他沒有像弟子們想像的那樣慌亂,更沒有捶胸頓足地表達自己的痛苦和抱怨命運的不公。他讓弟子把自己扶起來,平靜地吃下一些飯菜,然後就像過去一樣坐在那裡練習內功了。練習完內功,看著一臉茫然的弟子們,武術大師說道:“我想說兩件事:第一,以後你們誰還想練腿腳功夫,我還會像以前一樣認真教導,只不過很難再親自示範了;第二,從今天起我要練習臂掌部的功夫,我相信自己不會因為失去雙腿而變成廢人,你們也不必因為師父失去雙腿而放棄武學上的修煉。”
幾年以後,這位武學大師以其出色的掌上功夫贏得了更多人的敬仰。當一位多年不見的老友看到他失去雙腿而流淚歎息時,這位武學大師微笑著對老友說:“我把過去的一切都扔掉了,所以能輕輕鬆松地生活、練武,可是你怎麼還讓幾年前的痛苦擾亂久別重逢的興致呢?”
身體上的缺陷並不是我們成功的障礙,正如哲人所說:上帝在給你關上了一扇門的同時,也必然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失去的業已失去,耿耿於懷也無濟於事。人生就是這樣無常,千萬不要讓昨天的挫折,毀了今天的生活。懂得付出才能收穫快樂
常常使別人過快樂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樂。
——禪語
佛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善生長者,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到了世界上最稀有、最寶貴的旃檀香木做的金色盒子。但善生長者並沒有把這個價值連城的寶貝私藏起來,而是到處宣揚說:“我要把這寶貴的東西贈送給世間最貧窮的人。”
於是,很多貧窮的人蜂擁而至,有乞丐、殘疾、孤寡等各種受苦的人,他們紛紛向善生長者講述自己的不幸和生活的艱辛,想要證明自己就是世間最貧窮的人,以便得到這個值錢的寶貝。但善生長者對每一個前來討寶盒的人說:“你還不是世界上最貧窮的人!”
很快全國各地的窮人都來到了善生長者的住地,但善生長者一點兒也沒有交出寶盒的意思。於是大家紛紛議論起來:“他是沒有誠心要把這個金色盒子送給別人。”
善生長者聽到大家的議論就出來說道:“我告訴你們,世界上最貧窮的人不是別人,他就是我們的國王波斯匿王,他才是世界上最貧窮的人。”
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波斯匿王耳朵裡,波斯匿王非常不高興:“哼!我是一國之君,怎麼可以說我是世界上最貧窮的人呢?去,把善生長者給我抓來!”
波斯匿王把善生長者帶到收藏珍寶的庫房裡,就問善生長者:“你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
善生長者說:“這是收藏黃金的金庫。”
“那個是什麼地方呢?”
“那是收藏銀子的銀庫。”
“那是什麼地方呢?”
“那是珍藏珠寶的寶庫。”
波斯匿王大聲責問道:“你既然知道我有這麼多的財寶,怎麼可以在外面散佈謠言,說我是世界上最貧窮的人呢?”
善生長者笑道:“陛下,您確實有很多財寶,但是您是管理國家的國王,不是管理庫房的管家,何必炫耀這些財寶呢?國家的強盛是您的家業,人民的貧富是您的衣裳,百姓的毀譽是您的臉面。您的庫房堆滿金銀,百姓卻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您的國家有這麼多乞丐、殘疾、孤寡等各種受苦的人,是他們讓我以為他們的國王也是一個衣衫襤褸、滿臉污穢的人。”
波斯匿王滿臉慚愧地說:“你說得沒錯!”當即下令,把倉庫裡的財寶拿出去救濟那些窮苦的人。從那以後,波斯匿王不論走到哪裡都會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愛戴。
一個人是否富有,並不在於他得到多少,擁有多少,而是看他為他人、為社會奉獻多少,因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不是得到,而是要懂得付出。一個懂得付出的人,才能夠懂得快樂的道理。把握當下的幸福
過去事已過去了,未來不必預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時梔子香。
——石屋禪師
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而是現在,此時此刻,因為只有現在我們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有一天,一個長得非常漂亮的女人,跑到一個哲學家的門口告訴他:“哲學家,我好想嫁給你,娶了我,你將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如果你不娶我的話,再沒有一個會像我這麼愛你的人了。”
年輕的哲學家對姑娘說:“讓我考慮一下吧!”
從此,哲學家用他的哲學思維方式來衡量結婚和不結婚的好處,後來發現結婚和不結婚的利弊相等,於是,他決定嘗試一下沒有走過的路。
他找到了女孩家,推開了門,看見女孩的父親坐在屋子裡。他忐忑不安地對女孩的父親說:“我想好了,我要娶你的女兒。”
女孩的父親看看眼前的哲學家說:“你已經來晚了,她現在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了。”
不久,年輕的哲學家就在抑鬱中死去了,死前他燒毀了生前所有的著作,最後只留下了兩句話:前半生不要猶豫,後半生不要後悔!
其實很多人的前半生,確實因為猶豫而失去了很多機會,包括生活、事業、情感等諸多方面。
俗話說:“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因為不經意間,我們就錯過了一些生命中很重要的人和事。不是我們不明白,而是我們太猶豫,沒有抓住,所以生活中才有那麼多的遺憾和不堪回首。
但過去的已然成為過去,無法挽回,我們能做的就是把握好當下,別再留下更多的遺憾。
有個小和尚,在寺院裡負責清掃衛生。每天清晨他都要早早地起床,把整個寺院清掃一遍。打掃院子實在是一件苦差事,每天寺院裡都會有很多的雜物,尤其到了秋天,每一次起風,都會吹落滿地的樹葉。每天不論多忙碌,都會有掃不完的落葉,這讓小和尚頭疼不已。
他想要是能每天一次就把所有的落葉都掃乾淨多好啊,於是他就去問寺裡的其他和尚,有個和尚就告訴他:“你在每天打掃之前先用力搖樹,把就快要落的枯葉統統搖下來,那你就不用忙個不停了。”小和尚覺得有道理,是個好辦法,於是隔天他起了個大早,使勁地搖院子裡的每一棵樹,他覺得這樣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葉一次掃乾淨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開心。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裡一看,傻眼了。院子裡的落葉和往日一樣多。小和尚很不解,就去問老方丈。方丈摸了摸小和尚的頭:“傻孩子,無論你今天怎麼用力,明天的落葉還是會飄下來。”
明天是未知的存在,明天的事情只屬於明天,今天的人永遠不可能解決明天的問題。
佛家常勸世人要“活在當下”。什麼是“當下”呢?簡單地說,當下就是我們眼前的人,身邊的事,此刻的心情。“活在當下”就是要不悲過去,不喜未來,全心全意地去關注眼前人、身邊事,還有我們心裡那些瞬間的感動。
如果你愛上了一個人,那麼趕緊去表白吧,也*天她就要嫁人了;如果你很想念家裡的老人,那就回去陪陪他們吧,因為等你閑下來的時候,他們可能已經不在了;如果你現在想行善助人,那就趕緊去做吧,可能明天你就把這個念頭忘掉了……
沒有人可以回到過去,所以歷史無法改變;也沒有人可以穿越未來,所以未來無法預知;我們能夠把握的只有當下。此時此地,此情此景,當你把所有的愛和智慧都融入當下的生活,真真實實地感受生命的存在時,你的存在就是一種幸福。善意地解釋一切
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們痛苦的人還很多。
——禪語
想要改變世間的事,使之令我們滿意實在太難,因為世界上的事太多太多;而改變心情使自己感到快樂卻很簡單,因為我們的心只有一個。
禪師外出雲遊,借宿在一個老婆婆家裡。一連幾天,那個老婆婆都在不停地哭。禪師納悶,問她道:“你為什麼整天都在哭呢?有什麼傷心事,可否容我替你講解?”
老婆婆說:“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賣布鞋的,小女兒嫁給賣雨傘的。天晴的時候,我就會想到小女兒的雨傘一定賣不出去,所以忍不住要傷心;下雨的時候呢,我就會想到大女兒,下雨天當然就沒有顧客上門買布鞋啦,所以想想就要流淚。”
禪師說:“原來是這麼回事!你這樣想不對呀!”
婆婆說:“母親為女兒擔心,怎麼不對?我知道擔心也是沒有用的,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
禪師開導她說:“為女兒擔心是沒有錯,可是你為什麼不為女兒開心呢?你想想,天晴的時候,你大女兒的布鞋店一定生意興隆;下雨的時候,你小女兒的雨傘肯定十分暢銷,你應該天天為她們開心才是呀,怎麼會難過呢?”
老婆婆聽完禪師的話,豁然開朗,每當她想到自己兩個女兒的時候,無論晴天雨天她總是笑嘻嘻的。
換一個角度看問題,事情就完全變了樣,人生不也是如此嗎?痛苦和快樂就像硬幣的兩面,痛苦在正面,快樂就會被轉到反面;當你把快樂放在正面的時候,痛苦也就離開了你的視線。
有一個青年老是埋怨自己時運不濟、生活不幸,終日愁眉不展。
有一天,走過一個雲遊的老僧,問:“年輕人,幹嗎不高興?”
“我不明白,我為什麼老是這麼窮。”
“窮?我看你很富有嘛!”老僧很肯定地說。
“這從何說起?”年輕人問。
老僧沒有正面回答,反問道:“假如今天,我折斷你的一根手指頭,給你一千元,你幹不幹?”
“不幹。”年輕人回答。
“假如斬斷你一隻手,給你一萬,你幹不幹?”老僧又問。
“不幹。”
“假如讓你馬上變成八十歲的老翁,給你一百萬,你幹不幹?”
“不幹。”
“假如讓你馬上死掉,給你一千萬,你幹不幹?”
“不幹。”
“這就對了,你的財富已經超過了一千萬了,你哪裡算窮人啊?”
年輕人還沒反應過來,老僧就笑吟吟地走了。
其實,貧窮和富有、快樂和痛苦就在一念之間,善意地解釋一切,你就生活在天堂;悲觀地看待一切,你就墜入地獄了。
佛法叫我們“棄惡揚善”是有道理的。你一心念善,處處行善,就會發現你的周圍都是好人,這個世界是太平盛世;如果你心胸狹窄,甚至惡念叢生,你就會懷疑身邊的每個人,覺得世界上全是壞人,時時小心,處處提防,自然活得很辛苦。
世界是相對的,有真就有假,有善就有惡,有美就有醜,關鍵是你選擇什麼?你選擇真善美,那麼你的生活就是快樂和幸福的;你選擇假惡醜,你就活得很累、很痛苦。
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善意地去解釋發生在身邊的一切,這樣就不會有煩惱。比如說,有人批評你時,你應該馬上想到有人讚美過你;有人恨你時,你可以想想,不是也有人非常愛你麼?這並不是小孩子的遊戲,而是一種能夠切切實實地提高我們生活品質的方法,因為生命的品質真的取決於我們心靈的態度。
以前看過一個笑話,說有一位國王缺手斷腿,但他很愛面子。他很想將他那副尊容畫下來,留給後代子民瞻仰,就請來全國最好的畫家。那個畫家的確是第一流的,畫得很逼真,栩栩如生,很傳神,但是國王看了之後很難過:“我這麼一副殘缺相,怎麼傳得下去!”就把他關進了大牢。於是又請來第二位畫家,第二位因有前車之鑒,不敢據實作畫,就把國王畫得完美無缺,把缺的手補上去,把斷的腿補上去,國王看了之後更難過,說:“這個不是我,你在諷刺我。”又把他關進了大牢。後來又請來第三個畫家,第三個畫家怎麼辦呢?畫真人要坐牢,畫得太假也不能免罪,想了好久,他終於有了主意:畫他單腿跪下、閉住一隻眼瞄準射擊,把他的優點全部暴露,把他的缺點全部掩蓋。最後,這個畫家不但沒有坐牢,還得到了豐厚的賞賜。
人活著一定要“棄惡揚善”,不僅對自己重要,對別人也很重要。經常讚美別人,總比批評別人要好,對不對?“善意地解釋一切”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您今天早上醒來時還算健康,
恭喜您,因為有一百萬人將活不過一星期;
如果您不曾經歷戰爭的危險、被監禁的寂寞、被淩虐的痛苦或是饑寒交迫,
恭喜您,您比5億人還好命;
如果您可以參加宗教活動而不必擔心被騷擾、逮捕、淩虐或死亡,
恭喜您,您比15億人還自由;
如果您的冰箱裡有食物、有衣服穿、還有地方住,
恭喜您,您比全世界70%的人還富有;
如果您在銀行有存款、錢包裡有鈔票、還有一些零錢,
恭喜您,您是全世界前10%的有錢人;
如果您的雙親還健在,而且沒有離婚,
您算是幸運兒;
如果您經常抬頭帶著微笑,而且心中感謝老天,
您是幸福的,因為大部分的人可以辦到卻不這麼做;
如果您會握住某人的手,或給他們一個擁抱,或是拍拍他們的肩膀,
恭喜您,因為您具有癒合人們心靈的能力;
如果您可以讀到這篇文章,
恭喜你,因為有15億人根本不識字;
您大概從來沒想到過,
自己是多麼幸福吧?
那麼,請善待自己的人生吧!
第三章 學佛就是學做人
有時候我們要冷靜地問問自己,我們在追求什麼?我們活著為了什麼?
——禪語
如果你問一個人,你活著是為了什麼?有人會說快樂,有的人是幸福,有的人是成功……但肯定沒有一個人會說自己活著是為了生氣的。
沒有誰喜歡有事兒沒事兒生氣玩兒的,但很多人卻有事兒沒事兒就生氣。其實,不是生活中的不順心太多,而是因為我們忘了自己活著是為了什麼。
有一位金代禪師非常喜歡種蘭花,在平日弘法講經之餘,花費了許多的時間栽種蘭花。有一天,他要外出講學,於是就交代身邊的小和尚,要照顧好寺院裡的蘭花。
禪師走了以後,小和尚總是悉心地照顧蘭花,但有一天在澆水時卻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花架撞倒了,所有的花盆都摔碎了,蘭花散了滿地,很多都被摔壞了。
小和尚把禪師的蘭花都摔壞了,心裡非常不安,每天都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過了幾天,禪師回來了,小和尚心驚膽戰地向禪師賠罪。
禪師看著淚流滿面的小和尚,不但沒有責怪,反而和藹地安慰他。
“那麼,師父您真的不生我的氣麼?”小和尚以為禪師可憐他年紀小才饒了他。
禪師笑著說道:“我種蘭花,是用來供佛的,我又不是為了生氣才種花的。”
禪師種花不是因為愛花,而是為了供佛,這就是禪師最初的願望。當一整架的蘭花都被摔壞以後,他並沒有生氣,因為他沒有忘記自己原本的願望。沒有了種養的蘭花,採些野花來一樣可以供佛,所以才會說“我又不是為了生氣才種花”這樣的話。
你是不是也從金代禪師的大徹大悟裡得到一些啟示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有很多的煩惱,時不時地還搞一些脾氣出來。回過頭想想,那些惹得我們大發脾氣的事情其實沒什麼大不了,不過是一些小事、一段小插曲而已,只是當時太認真了。
所以,當我們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不痛快的時候,不妨想一想,我們做這些事究竟是為了什麼。當我們找回自己最初的願望的時候,就會發現眼下的不快其實根本算不了什麼。
每當生氣的時候,不妨想一想禪師的教誨:
“我不是為了生氣才種花的!”
“我不是為了生氣才工作的!”
“我不是為了生氣才戀愛的!”
“我不是為了生氣才結婚的!”
當你這樣做了之後,你就會發現,你的生活一下子變得陽光燦爛了!
不論什麼時候,當煩惱襲來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告訴自己一聲:我不是為了生氣才活著的。一切如來,亦皆隨喜
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譬如一炬之火,數百千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四十二章經》
三伏天,禪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
“快撒點兒草種吧!好難看呐!”小和尚說。
“等天涼了。”師父揮揮手,“隨時!”
中秋,師父買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種。
秋風起,草籽邊撒邊飄。
“不好了!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小和尚喊。
“沒關係,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師父說,“隨性!”
撒完種子,跟著就飛來幾隻小鳥啄食。
“要命了!種子都被鳥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腳。
“沒關係!種子多,吃不完!”師父說,“隨遇!”
半夜一陣驟雨,小和尚早晨沖進禪房:“師父!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沖走了!”
“沖到哪兒,就在哪兒發芽!”師父說,“隨緣!”
一個星期過去了,原本光禿禿的地面,居然長出許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來沒播種的角落,也泛出了綠意。
小和尚高興得直拍手。
師父點頭:“隨喜!”
老和尚看到小和尚在荒地上種出清嫩的草苗,就“隨喜”了!那麼什麼是“隨喜”呢?隨喜是佛教裡面的說法,見他人行善,隨之心生歡喜,稱為隨喜。《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載:“聽聞經典而隨喜,次次累積,功德至大。”《大智度論》則謂:“隨喜者的功德,勝於行善者本人。”
我們經常看到人家結婚了,親朋好友一大堆,大家都很高興。你只是個路人,看到別人開心,你也替人家開心一下,送個祝福,這就“隨喜”了,其實很簡單,也很有意義。人家很高興,主動傳染一下,自己很開心,還有功德收穫,何樂而不為?
“隨喜”是一種非常健康的生活理念,我們在生活中不僅要行善,更要喜善。看到人家做好事,就過去搭把手,或者鼓勵一下,支持一下,人家會感激你,你心裡也很舒服,大家一團和氣,我們的生活不就更美好了麼?
現在有很多人,看到人家做點兒事情就說長道短的。“汶川大地震”舉國震動,大家都紛紛獻愛心,有的人捐得多一點兒,有的人捐得少一點兒;有的人捐出了自己的積蓄都沒說什麼,有的人一分錢沒有捐,還在那裡說長道短——某某捐款是為了自己揚名,以某某的身份捐那麼點兒錢太少了……
人家行善,你說人家的不是,這傷害的不是一兩個人,而是這世間的善心,這是什麼行為?這就是作惡!不是別人有企圖,而是你的心裡有邪念。所以,佛說“隨喜”也是有功德的,其實隨喜更是一種社會公德。
“隨喜”而喜,和別人分享善,分享喜,自己也會活得很開心。坦然面對人生的無常
命如果待熟,常恐會零落,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
——《法句經 生死品》
你曾經的親人現在還有多少,你曾經的戀人現在在誰懷裡,你曾經的夢想有多少還沒實現……在千萬人中,在千萬年中,你我的這些破事兒算什麼?也許,關於這些,連你自己都懶得去想了,因為每個人都瞭解並或多或少地經歷過人生的無常。
“生又何歡,死亦何哀”,人們常常這麼說,卻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不是不明了,而是看不透。
在羅閱祗城有一個婆羅門,他常聽說舍衛國人民多孝養父母、信仰佛法,而且善於修道,並供養佛法僧三寶。他心中十分嚮往,便想去舍衛國觀光並修學佛法。
到了舍衛國,他看見有父子二人正在田中耕地、播種。忽然,有一條毒蛇爬到那兒子的跟前,將他咬死了。然而那父親不但不管兒子,反而接著幹活,連頭也不抬。
這個婆羅門大為驚奇,便上前問他原因。
耕種者反問道:“你從何方來,來此為何目的?”
這個婆羅門回答說:“我從羅閱祗城來,聽說你們國家多孝養父母、信奉三寶,所以打算來求學修道。”
接著,婆羅門問道:“你兒子被毒蛇咬死,你為什麼不但不難過,還接著耕地播種?”
耕種者說:“人之生老病死及世間萬物成敗,皆為自然規律,憂愁啼哭能有什麼用呢?如果傷心得飯也不吃、覺也不睡,什麼也不幹,那不跟死人一樣?活著的意義就不大了。你要進城,路過我家時,請替我捎話給我家人,說兒子已死,不必準備兩人的飯菜了。”
這個婆羅門心裡暗想:“這個人可真不像話!兒子被蛇咬死,竟然不悲哀,反而還想吃飯,真沒有人性啊!”
他進入舍衛城,來到耕種者的家,見到那人的妻子,便說道:“你的兒子已經死了,他的父親讓我捎話說,準備一個人的飯就行了。”
那婦人聽後,說:“人生即如住店,隨緣而來,隨緣而去,我這兒子也是一樣啊!生是赤條條來,死亦赤條條去,任何人都不能違反這一規律。”
這個婆羅門又告訴了死者的妻子,誰知她的回答也是如此。
他心中非常生氣,對那女子說道:“你的丈夫已死,你難道一點兒也不痛心嗎?”
那女子默然不答。
這個婆羅門懷疑自己是否走錯了國家,他心裡暗想:“我聽說這個國家的人民如何慈愛、如何孝順、如何供奉三寶,所以才想來這兒學習修道,沒想到碰上的都是這等沒有人性的人。這種人怎配信佛修道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決定去請教偉大的佛陀。
這個婆羅門來到佛所,向佛陀頂禮,退坐一邊,一臉的愁雲。佛陀已明白他的來意,卻故意問他為什麼憂愁。
他回答說:“遇事不合我的想法,故而憂愁。”
佛陀又問:“遇上何事不合你所想呢?”
他如實向佛陀稟告了路上所見之事。
佛陀說道:“善男子,這些人是真正明白人生事理的啊!他們知道人生無常,傷心悲哀無濟於事,故能正視世間及人生的自然規律,也就無有憂愁!塵世之人不明白生死無常的道理,互相貪著愛戀,等到突發事件一來,即懊惱、痛苦甚至痛不欲生,無以自製。正如人得了熱病,高熱譫語,恍恍惚惚胡說八道,只有經過良醫診治下藥後,熱退病癒,才不會再說胡話了。”
佛陀接著又說:“世間俗人長時間被貪、嗔、癡三種煩惱襲擾,不能自拔。如果自己能明白無常之道理,能明白佛法苦集滅道之道理,那麼自然煩惱盡除。這些人皆可以證道啊!”
這個婆羅門聞佛所說,即自責道:“我真愚癡,不明佛法大義,現在一經佛說,如黑暗中見到光明,恍然大悟!”
經雲:“命如果待熟,常恐會零落,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生命就如同長在樹上的果子,每一顆果子都要經歷風吹雨打,有的能瓜熟蒂落,有的等不到成熟就飄然零落了,沒有誰能保證所有的果實都能夠長到成熟。人生也是一樣,無常鬼每天都跟隨在我們身後,不知道哪一天就把我們的生命偷走了。
人生充滿無常,無常即苦。佛法告訴我們,生命的無常是無法回避的,我們應該面對它、認識它、超越它。一說到苦,很多不瞭解佛法的人總認為佛教是消極的,是悲觀的。其實不然,佛教認為苦是一種客觀存在,世間的一切都有生住異滅的過程,人生都要經歷生老病死,如同春夏秋冬的輪轉一樣,是一種自然現象。所以,佛法不但不是消極的,反而是積極進取的,是給人以希望與光明的。因為,只有明白了生命的無常,才會珍惜生命的有限,才能放下無謂的執著,才可以坦然地面對人生的苦難和死亡。“一生無性”最快活
“不計較”是積極而不是消極。
——禪語
美猴王一見那菩提祖師,倒身下拜,磕頭不計其數,口中只道:“師父,師父!我弟子志心朝禮,志心朝禮!”祖師道:“你是哪方人氏?且說個鄉貫姓名明白,再拜。”猴王道:“弟子乃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人氏。”祖師喝令:“趕出去!他本是個撒詐搗虛之徒,哪裡修什麼道果!”猴王慌忙磕頭不住道:“弟子是老實之言,決無虛詐。”祖師道:“你既老實,怎麼說東勝神洲?那去處到我這裡,隔兩重大海,一座南贍部洲,如何就得到此?”猴王叩頭道:“弟子飄洋過海,登界游方,有十數個年頭,方才訪到此處。”祖師道:“既是逐漸行來的也罷。你姓什麼?”猴王又道:“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賠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祖師道:“不是這個性。你父母原來姓什麼?”猴王道:“我也無父母。”祖師道:“既無父母,想是樹上生的?”猴王道:“我雖不是樹上生,卻是石裡長的。我只記得花果山上有一塊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祖師聞言暗喜道:“這等說,卻是個天地生成的,你起來走走我看。”猴王縱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兩遍。
祖師笑道:“你身軀雖是鄙陋,卻像個食松果的猢猻。我與你就身上取個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個獸旁,乃是個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陰也。老陰不能化育,教你姓‘猻’倒好。猻字去了獸旁,乃是個子系。子者兒男也,系者嬰細也,正合嬰兒之本論,教你姓‘孫’罷。”猴王聽說,滿心歡喜,朝上叩頭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萬望師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賜個名字,卻好呼喚。”祖師道:“我門中有十二個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輩之小徒矣。”猴王道:“哪十二個字?”祖師道:“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排到你,正當‘悟’字。與你起個法名叫做‘孫悟空’,好麼?”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孫悟空也!”
這是《西遊記》第一回“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中的一段。
我喜歡讀《西遊記》,因為這本書裡不僅僅有活生生的人物和故事,還包含著活生生的佛法智慧。
菩提祖師問美猴王你姓什麼,猴王說:“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賠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
美猴王的答非所問著實鬧了一個大笑話,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打岔了,牛頭不對馬嘴。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情節,但絕不是個笑話那麼簡單。“一生無性”這樣的話從猴子嘴裡講出來,我想菩提祖師一定是嚇了一大跳的。
“一生無性”,這是美猴王從東勝神洲“逐漸行來”到達南贍部洲,“飄洋過海,登界游方”十數個年頭才悟出的一句話,我想也就是章回標題“心性修持大道生”所指的“大道”吧。
“一生無性”用美猴王自己的話來解釋就是: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賠個禮兒就罷了。你可以說他是寬容,也可以說他是忍讓,但我更願意稱之為:不較勁。“不較勁”就是不苛求別人,也不為難自己。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之所以美麗,就在於它的多姿多彩,有高山,有深谷,有大海,有溪流,有參天巨木,有小花細草,什麼都有;人也是一樣的,人之不同,各如其面,有黑人,有白人,有高大的,有矮小的,有聰明的,有愚鈍的,各種各樣的人生活在一起,所以生活才會豐富多彩。
沒有誰的生活是獨立於別人之外的,每個人都生活在別人的生活之中,每個人的生活都要和很多陌生和熟悉的人交錯,不管你願不願意,你都無法擺脫。今天和知己把酒言歡,明日和敵人刀鋒相見,這就是實實在在的生活,有融合也有交鋒,有很多的莫須有,有很多的無緣由。比如你和一位朋友擦身而過,你跟他打招呼,他沒有還禮,你作何感想?有人處之淡然,有的人則耿耿於懷。有的人會說他近視眼,沒看見吧,這件事兒也就過去了;有的人會說,他肯定有心事,不知在想什麼,心不在焉,所以視而不見,這件事兒也就過去了;有的人會不高興,我跟你打招呼,你也應該跟我打個招呼,這樣才算公平嘛;有的人就很不忿,他怎麼那樣,傲什麼傲,不就是學問比我好、名位比我高、財富比我多……最後自己氣得要死。其實人家只是近視眼,沒注意到你而已。你氣得要死,人家卻什麼事兒也沒有,何苦呢?
所以人活著不可乙太計較,不管別人怎麼想、怎麼看、怎麼說,付之一笑就好了,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人和人本就不一樣,有的人從正面看很美,有的人從側面看很美,有的人從背面看很美,不要因為人家說你一句不漂亮就耿耿於懷;人們的審美標準千差萬別,不要自己喜歡的東西就不容許人家說一句不好。所以,不奢求別人也非常重要。
這個世界因為多彩多姿才會美麗,我們的生活也因為和別人緊緊糾纏在一起而豐富有趣,所以千萬不要因為不合心意而不痛快,那樣只會徒增煩惱。要我說,人這一生,只要保持一種“不較勁”的心態就足夠了,像美猴王一樣“一生無性”,你會活得很灑脫,活得很快活。放下才能得解脫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禪語
有一個富翁背著許多財寶,到處收購快樂,可是他旅遊了十年,走遍千山萬水,也沒能買到快樂。
一天他在山路邊休息,剛好有個農夫背著一大捆柴草從山上走下來,於是上前問道:“我是個很有錢的富翁,世界上沒有我買不來的東西,可我就是活得一點兒都不快樂。我已經走遍了世界各地,至今一無所獲,你知道哪裡可以找到快樂嗎?”
農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慢慢地擦去汗水,舒心地笑起來:“快樂其實很簡單,放下就是快樂啊。”
富翁頓悟:原來放下身上的重負就是快樂,我背著這麼多的財寶,到處旅遊,總是擔心被別人搶走,被別人騙去,從不敢放下,哪兒能得到快樂啊!
佛陀住世時,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羅門來到佛前,運用神通,兩手拿了兩個一人高的花瓶,前來獻佛。
佛陀對黑指婆羅門說:“放下!”
於是婆羅門就把左手拿的那個花瓶放在地上。
佛陀又說:“放下!”
婆羅門又把右手拿的那花瓶也放了下來。
佛陀又說:“放下!”
黑指婆羅門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世尊,我已經兩手空空,把兩個花瓶都放下了!”
佛陀說:“我並沒有叫你放下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塵和六識。當你把這些統統放下,再沒有什麼了,你將從生死桎梏中解脫出來。”
黑指婆羅門這才瞭解佛陀的真意,趕緊頂禮。
佛陀要黑指婆羅門放下的不是手中的花瓶,而是心裡的執著。一人高的花瓶,普通人一隻手是拿不了一個的,就算兩隻手抱起來也很困難,可是黑指婆羅門為了展示自己的神通,一隻手一隻就把兩個花瓶都拿起來了,還拿給佛陀看,這就是執著,太想炫耀自己了。
執著這件事情很微妙的,有時候是故意的,有時候不由自主。好比說,有的人,你每天都和他見面,卻連他叫什麼名字,長什麼樣子都記不住;有的人,雖然你只見過他一面,卻怎麼都忘不了他,甚至一輩子都記得他,這就是執著!因為心裡面有愛、有欲,所以對同樣的東西產生了不同的念頭。一旦你把世俗的雜念拋開,你就會發現,哪裡有執著啊?
佛教認為人生有八苦,如果說生、老、病、死的苦是因為看不透的話,那麼愛別離、怨憎恚、求不得就是因為放不下:放不下愛、放不下恨、放不下得失。
著名禪僧原坦山年輕的時候就悟道很深,經常做一些別人看起來很怪異的事情。
一天,原坦山和一位師弟一起下山,經過一條小河時遇到一位漂亮姑娘。
因為剛剛下過雨,河水雖然不怎麼深,卻很渾濁,也沒有木橋,姑娘就被困在了河邊。
原坦山看到姑娘一臉焦急而窘迫的神情,上前施禮問道:“請問姑娘,是想過河嗎?”
“是呀,”姑娘點點頭,無奈地回答,“水太髒了,我怕把衣服弄髒了……”
“姑娘莫急,”原坦山安慰她道,“貧僧抱你過河,好嗎?”
姑娘等了好久才遇到有人幫忙,而且是個彬彬有禮的和尚,略一遲疑,就點頭應允了。
於是,原坦山抱起姑娘就走。到了對岸,原坦山輕輕放下姑娘,念了一句“阿彌陀佛”就若無其事地轉身走了。
師弟看見原坦山主動和姑娘打招呼,還抱著她過了河,坦然自若,仿佛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似的,感到頗為震驚。可是身為師弟,又不敢教訓師兄,一路上噘嘴板臉,悶不吭聲,心中對師兄大為不滿。原坦山也不理他,只管自己走路。
快到寺院的時候,師弟終於忍不住:“師兄,你實在不像話,身為出家人,怎麼可以摟抱年輕女子,壞了佛門清規,簡直無法無天!你忘了我們佛門的清規戒律了嗎?”
看著師弟正氣凜然的神情,原坦山不以為然地反問道:“什麼女子?在哪裡啊?”
“又來了,過河的時候你不是抱了個漂亮姑娘嗎?是我親眼所見,你想耍賴啊……”
“哈哈……”原坦山仰面而笑,“是那個女子啊,過河之後我就把她給放下了,你怎麼還抱著呢!”
一句話噎得師弟半晌說不出話來。
後來這件事兒傳到方丈那裡,方丈不但沒有責罰原坦山,反而更器重原坦山了。
佛門的戒律不是用來戒行,而是用來戒心的。如果一個人心裡四大皆空、五蘊皆無,那還戒什麼?因為有,才要戒,若沒有,還用戒?原坦山就是因為非常明瞭這個道理,所以最後成了有名的禪師。
放下就是要忘掉,忘得一乾二淨。有人問你還恨不恨你的仇人,你說我不恨他了。別人會信麼?可能你自己也將信將疑吧?如果你說我哪有什麼仇人,連自己都不記得有這個人,那說明你真的放下了,就沒有煩惱了。
煩惱都是自找的,只有放得下才能獲得解脫,才能活得快樂、幸福。煩惱都是自找的
不是某人使我煩惱,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來煩惱自己。
——禪語
有個人感到非常苦惱,於是就背上行囊去找佛陀為他滅除苦難。
佛陀聽完他的訴說後,說道:“真正能夠解脫你的,只能是你自己。”
那人不解地問道:“可是,我心中充滿了苦惱和困惑啊!”
佛陀慈悲地解釋道:“是誰給你心裡放進了苦惱和困惑呢?”
這個人沉思良久,沒有說話。
佛陀繼續開示:“是誰放進去的,就讓誰拿出來吧。”
看著佛陀慈祥的笑臉,這個人的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微笑。
其實,心中的苦惱不過是自己的一種執著,能夠解脫自己的只能是自己。
有一天,城郊的寺廟裡來了一位很富態的中年婦人。據她說,她最近老是失眠,無論面對多麼鮮美的飯菜都沒胃口,渾身乏力,懶得動,做什麼事都沒有激情,很想了卻塵緣,遁入佛門……
方丈是個懂得醫術之人,他聽那位婦人描述完後,便說:“不忙,待老衲先給施主把把脈如何?”婦人點頭應允。
切完脈,觀完舌苔,方丈微微一笑:“體有虛火,並無大礙。”頓了一下,方丈又接著說:“只是施主心中藏著太多煩惱而已。”中年婦女一被點醒,心裡暗歎神奇,便把心中所有事情逐一向方丈說明。
方丈很隨意地跟她聊著:“你家相公與施主感情如何?”
婦人臉上有了笑容,說:“感情很好,耳鬢廝磨十幾年從未紅過臉。”
方丈又問:“施主膝下有無子女?”
婦人眼裡閃出光彩,說:“一個小女,很聰明,也很懂事。”
方丈又問:“家裡的布匹生意不好嗎?”
婦人趕忙搖頭說:“很好,家裡的生活算得上是鎮上的富人家了……”
方丈鋪開紙墨,邊問邊寫,左邊寫著她的苦惱之事,右邊寫著她的快樂之事,然後把寫滿字的這張紙放到婦人面前,對婦人說:“這張紙就是治病的藥方。你把苦惱之事看得太重了,忽視了身邊的快樂。”說著,方丈讓徒弟取來一盆水和一隻苦膽,把膽汁滴入水盆中,濃綠色的膽汁在水中淡開,很快就不見了蹤影。方丈說:“膽汁入水,味則變淡。人生何不如此?施主,不是您承受了太多的苦痛,而是您不善用快樂之水沖淡苦味啊。”
當我們在為種種苦惱之事感到失落甚至落淚時,其實快樂就在身邊朝我們微笑。做一個快樂的人其實並不難,擁有一個幸福的人生也很簡單,只要記住三條: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自己,不要拿自己的錯誤懲罰別人,不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你的人生就不會太累。
因為煩惱,一些本可以成為天才的人物正做著極其平庸的工作;因為煩惱,很多人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耗費在了無謂的瑣事上。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因煩惱而獲得好處,也沒人因煩惱而改善自己的境遇,但煩惱卻在隨時隨地損害著我們的健康,消耗著我們的精力,擾亂著我們的思想,減少我們的工作效能,降低我們的生活品質。精力分散使人無法顧及應該做的事情,思想紊亂會使人失去清楚思考、合理規劃的能力。
人生在世,其實是為自己而活。人,出生於什麼樣的環境、什麼樣的家庭自己固然沒有辦法選擇,但卻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能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活著,不僅是一個人最起碼的要求,也是一個人在人生大舞臺中必須承擔起來的角色,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場合,要掌握扮演生、旦、淨、末、醜各種角色所表現的不同內容。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不容易的,也是幸運的。既然這樣,我們就應該珍惜和善待我們的人生,快樂和充實地度過每一天。快樂無非常知足
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佛遺教經》
傳說八仙當中的呂洞賓,有一天從天界下凡來,發心要救度有緣的眾生。在半路上,呂洞賓看見有個少年坐在地上流淚,於是上前問道:“小朋友,你為什麼哭呢?遇到什麼困難了嗎?”
少年歎了一口氣:“我母親臥病在床,家裡沒有錢請醫生來看病,我本來要出去做工賺錢,可是母親又不能沒有人照顧!”
呂洞賓一聽,心裡很高興,難得世間還有這麼孝順的孩子。為了資助這個少年,呂洞賓使用法術,把路旁的一塊石頭變成了黃金,並且交給少年。沒想到,少年卻搖搖手,表示不要這塊黃金。
呂洞賓心裡更是歡喜欣慰,這少年竟然還是一個不貪戀黃金的君子。
“你為什麼不要黃金?這足夠讓你們母子幾年不愁衣食呀!”呂洞賓問。
“你給我的黃金,總有用完時候,我要你的金手指,以後只要我需要錢,手指隨意一指,遍地就是黃金。”少年一臉貪鄙。
呂洞賓聽了以後,感歎一聲,飄然遠去。
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永遠沒有盡頭。掙錢的,有了十萬想百萬,有了百萬想千萬,有了千萬想億萬;當官的,當了鄉長想縣長,當了縣長想市長,當了市長想省長;貪吃的想吃遍天下,貪色的想閱盡春色,貪命的想長生不老,貪名的想永垂不朽。
明朝的朱載育有一首詩叫《十不足》:
終日奔忙只為饑,才得有食又思衣。
置下綾羅身上穿,抬頭又嫌房屋低。
蓋下高樓並大廈,床前卻少美貌妻。
嬌妻美妾都娶下,又慮出門沒馬騎。
將錢買下高頭馬,馬前馬後少跟隨。
家人招下數十個,有錢沒勢被人欺。
一銓銓到知縣位,又說官小勢位卑。
一攀攀到閣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
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來下棋。
洞賓與他把棋下,又問哪是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坐下,閻王發牌鬼來催。
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還嫌低。
人就是這樣,越是擁有,越想索求,越是索求,就越墮落。我們生活在一個物欲橫流的時代,人的欲望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膨脹,很多人不擇手段地追求名利、聚攬財富,所以社會越來越亂、犯罪越來越多。
人人都有凡心,沒有欲望是不可能的,而且人類的生存、繁衍,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都是人類的欲望促成的。但是欲望太強,就會引發災難,小到個人是犯罪,大到國家就變成了戰爭。所以說,人不能無欲,但不可貪心,貪心不足蛇吞象,人活著一定要知足,只有明白了這一點,才能真正體會到幸福的真諦。
一日,佛遇見一個農夫。農夫的樣子非常苦惱,他向佛訴說:“我家的水牛剛死,沒它幫忙犁田,我怎麼能下田作業呢?”於是佛賜他一頭健壯的水牛,農夫很高興,佛在他身上感受到了幸福的味道。
又一日,佛遇見一個男人。男人非常沮喪,他向佛訴說:“我的錢被騙光了,沒盤纏回鄉。”於是佛給他銀兩做路費,男人很高興,佛在他的身上感受到了幸福的味道。
又一日,佛遇見一個詩人,詩人年輕、英俊、有才華且富有,妻子貌美溫柔,但他卻過得不快活。佛問他:“你不快樂嗎?我能幫你嗎?”詩人說:“我什麼都有,只欠一樣東西——幸福,你能給我嗎?”佛想了想說:“可以。”於是佛把詩人所擁有的都拿走,拿走了詩人的才華,毀去了他俊朗的面容,奪走了他的財產和他妻子的生命。佛做完這些後便離去了。一個月後,佛回到詩人的身邊。詩人那時餓得半死,衣衫襤褸地躺在地上掙扎。於是,佛把他的一切還給他。然後,佛又離去了。半個月後,佛再去看詩人。這次,詩人摟著妻子,不住地向佛道謝,因為他得到了幸福。
子曰:“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就是說做人如果懂得滿足,懂得適可而止,就會免遭許多不必要的侮辱和羞恥,人生才會生活得輕鬆愉快,自由自在。“知足常樂”就是這個道理。
有一個美國商人坐在墨西哥海邊一個小漁村的碼頭上,看著一個墨西哥漁夫劃著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幾條大黃鰭鮪魚,這個美國商人對墨西哥漁夫能抓這麼高檔的魚恭維了一番,還問要多少時間才能抓這麼多。墨西哥漁夫說,才一會兒功夫就抓到了。美國人再問:“你為什麼不待久一點,好多抓一些魚?”
墨西哥漁夫覺得不以為然:“這些魚已經足夠我一家人生活所需啦!”
美國人又問:“那麼你一天剩下那麼多時間都在幹什麼?”
墨西哥漁夫解釋:“我呀?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幾條魚,回來後跟孩子們玩一玩,再跟老婆睡個午覺,黃昏時晃到村子裡喝點小酒,跟哥兒們玩玩吉他,我的日子過得充實又忙碌呢!”
美國人不以為然,幫他出主意,他說:“我是美國哈佛大學企管碩士,我倒是可以幫你忙!你應該每天多花一些時間去抓魚,到時候你就有錢去買條大一點的船,自然你就可以抓更多魚,再買更多漁船,然後你就可以擁有一個漁船隊。到時候你就不必把魚賣給魚販子,而是直接賣給加工廠。再往後,你可以自己開一家罐頭工廠,這樣你就可以控制整個生產、加工處理和銷售。然後你可以離開這個小漁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磯,最後到紐約,在那裡經營你不斷擴大的企業。”
墨西哥漁夫問:“這要花多少時間呢?”
美國人回答:“十五到二十年。”
“然後呢?”
美國人大笑著說:“然後你就可以在家當皇帝啦!時機一到,你就可以宣佈股票上市,把你公司的股份賣給投資大眾。到時候你就發啦!你可以幾億幾億地賺!”
“然後呢?”
美國人說:“到那個時候你就可以退休啦!你可以搬到海邊的小漁村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隨便抓幾條魚,跟孩子們玩一玩,再跟老婆睡個午覺,黃昏時,晃到村子裡喝點小酒,跟哥兒們玩玩吉他囉!”
墨西哥漁夫疑惑地說:“我現在不就是這樣了嗎?”
人生快樂與否,全在於你對人生所持的態度。你做你的富貴夢,我有我的窮開心,不和別人比,只求自心安。人如果都能這樣活著,還能不快樂麼?何必在意小過
無心之過是一場意外,你不能譴責意外。
——禪語
做人一定要學會承擔,也一定要學會處之淡然。世間許多事情本來就很平常,無需計較是非黑白,看開了就是快樂。
有一天,知雲和尚去參訪石頭禪師,二人談興很濃,說說笑笑不知不覺來到了江邊。這時一位船夫正將沙灘上的渡船用力推向江裡,準備載客過江。船下水後,沙灘上留下一片被壓死的螃蟹蝦螺,讓人看後心生憐憫。
知雲看後不禁向石頭禪師問道:“請問大師,剛才船夫推船入江,壓死不少蝦螺,這是乘客之過,還是船夫之過?”
石頭禪師毫不猶豫地答道:“既非乘客之過,也非船夫之過!”
知雲不解,又問:“乘客、船夫都無罪過,那究竟是誰之過呢?”
石頭厲聲說道:“是你的罪過!”
知雲聽後,莫名奇妙。
石頭禪師這才娓娓道來:“佛教雖講有六道眾生,但是以人為本。站在人本立場,船夫為謀生計而賺錢,乘客為了過江而搭船,蝦蟹卻又為了藏身而被壓,這是誰之過?罪業由心造,心亡罪亦無,無心怎能造罪?縱使有罪,也是無心之罪,而你卻無中生有,自造是非,這難道不是你的過錯嗎?”
知雲聽後默然不語。
石頭禪師接著又說:“有和無本是佛法的一物兩面,有就是無,無就是有。說有說無都是片面之詞。”
知雲大悟!
罪由心造,有罪無罪,全看有心無心。無心犯錯不為過,有道是“天作孽猶可恕”,自然規律不可違抗,何必耿耿於懷;有心為之則罪不可赦,正所謂“自作孽不可活”,即便是什麼都沒有做,只要心生惡念,那也是有罪的。
仰山和尚是偽山禪師的學生,有一年,師徒兩個一年沒見了,彼此都十分掛念,等到見面時,偽山禪師向仰山問道:“這一年你都做了些什麼事?”
仰山說:“我開了片荒地,然後種了一些莊稼和菜,每天挑水澆地,鋤草除蟲,收成很好。”
偽山禪師贊許地說:“你這一年過得很充實呀!”
仰山和尚便問:“老師您這一年都做了什麼事?”
偽山笑著答道:“我過了白天就過晚上。”
仰山隨意說道:“你這一年也過得很充實呀!”剛說完,就覺得自己這麼說有欠妥當,話語中似乎帶著諷刺的意味,於是漲紅了臉,情不自禁地咂了咂舌頭,心想:“我這樣說,老師一定以為我在取笑他,這樣說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他的這一窘態早就被偽山禪師看破了。就在仰山盤算如何補救的時候,偽山禪師責備他說:“只不過是一句話,你為什麼要看得那麼嚴重呢?”
仰山一怔,忽然明白了老師的用意,於是說道:“我們開始上課吧!”偽山禪師贊許地點了點頭。
偶然的小疏忽,或無意的小過失,只要不是成心為之,如果沒有造成什麼嚴重的後果,那就隨它去吧,沒有必要老是把它放在心裡。不幸之中有萬幸
逆境是成長必經的過程,能勇於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會日漸茁壯。
——禪語
外科醫生阿費烈德在解剖屍體時有一個奇怪的發現,那就是:人們患病的器官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千瘡百孔,恰恰相反,正是由於和疾病的抗爭,這些器官為了抵禦病變,往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它們的機能比正常的器官要強。
他最早是從一個腎病患者的遺體中發現了這一點的。起初,阿費烈德也認為患病的器官一定變得很糟糕,但是,當他從死者的體內取出那個患病的腎時,他驚奇地發現那個腎要比正常的大,甚至另外一個也是大得超乎尋常。一開始,阿費烈德把這看作是一個個別現象。但是,在他多年的醫學解剖過程中,他不斷地發現那些患病的心臟、肺等幾乎所有的人體器官都存在著類似的情況。也就是說,一個心臟病人的心臟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虛弱,它甚至比我們每一個正常人的心臟要大,機能更強。
阿費烈德就這一發現撰寫了一篇很有影響力的論文。他在論文中指出,患病器官因為和病毒搏鬥而使其功能不斷增強。如果人體有兩個相同的器官,一個死亡後,另一個會承擔起全部的責任,這樣的努力使得健全的器官變得更加強大。
除了人體的器官如此以外,阿費烈德還發現,在不同人群中間,同樣存在這樣的現象。他在給美術學院的學生治病時發現,這些學生的視力大不如正常人的視力,有些甚至是色盲。阿費烈德把這一現象看作是病理現象在社會現實中的重複,從而大膽預測同樣的思維模式可以延伸到更廣泛的層次上。
為了驗證自己的預測,阿費烈德進行了廣泛的調研,結果又一次證實了他預測的準確性。他在對藝術院校教授的調研中發現,一些頗有成就的教授之所以走上藝術之路,取得很高的藝術成就,大都是受了生理缺陷的影響。普通人所認為的缺陷並沒有阻礙他們,反而促進了他們的藝術追求。阿費烈德稱之為“跨欄定律”,他認為橫在人們面前的欄杆越高,人才會跳得越高。
這個定律很好地解釋了盲人的聽覺、嗅覺、觸覺比常人靈敏的原因,而失去雙臂的人之所以能夠更好地掌握平衡也恰恰是同樣的理由。
一位武術大師曾經以一雙迅猛無敵的快腿令前來與之切磋武藝的人個個佩服得五體投地,用“威震武林”四個字來形容這位武學大師的腿腳功夫,實在是恰當至極。可是現實真如人們經常說的那樣“命運弄人”。在一次上山采藥的時候,武學大師不小心踩空懸崖,雖然命是保住了,但是雙腿卻齊刷刷地摔斷了!一向以腿腳功夫威震武林的武學大師此時連站立和行走都成了問題,過去迅猛無敵的快腿,此時只留下一雙空空的褲管。
等到武術大師從昏迷中徹底清醒過來時,弟子們幾乎不敢告訴他這個慘痛的消息,他們甚至不敢想像師父看到一雙空褲管時會有怎樣的反應。可是當大師看到一雙空褲管時,他沒有像弟子們想像的那樣慌亂,更沒有捶胸頓足地表達自己的痛苦和抱怨命運的不公。他讓弟子把自己扶起來,平靜地吃下一些飯菜,然後就像過去一樣坐在那裡練習內功了。練習完內功,看著一臉茫然的弟子們,武術大師說道:“我想說兩件事:第一,以後你們誰還想練腿腳功夫,我還會像以前一樣認真教導,只不過很難再親自示範了;第二,從今天起我要練習臂掌部的功夫,我相信自己不會因為失去雙腿而變成廢人,你們也不必因為師父失去雙腿而放棄武學上的修煉。”
幾年以後,這位武學大師以其出色的掌上功夫贏得了更多人的敬仰。當一位多年不見的老友看到他失去雙腿而流淚歎息時,這位武學大師微笑著對老友說:“我把過去的一切都扔掉了,所以能輕輕鬆松地生活、練武,可是你怎麼還讓幾年前的痛苦擾亂久別重逢的興致呢?”
身體上的缺陷並不是我們成功的障礙,正如哲人所說:上帝在給你關上了一扇門的同時,也必然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失去的業已失去,耿耿於懷也無濟於事。人生就是這樣無常,千萬不要讓昨天的挫折,毀了今天的生活。懂得付出才能收穫快樂
常常使別人過快樂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樂。
——禪語
佛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善生長者,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到了世界上最稀有、最寶貴的旃檀香木做的金色盒子。但善生長者並沒有把這個價值連城的寶貝私藏起來,而是到處宣揚說:“我要把這寶貴的東西贈送給世間最貧窮的人。”
於是,很多貧窮的人蜂擁而至,有乞丐、殘疾、孤寡等各種受苦的人,他們紛紛向善生長者講述自己的不幸和生活的艱辛,想要證明自己就是世間最貧窮的人,以便得到這個值錢的寶貝。但善生長者對每一個前來討寶盒的人說:“你還不是世界上最貧窮的人!”
很快全國各地的窮人都來到了善生長者的住地,但善生長者一點兒也沒有交出寶盒的意思。於是大家紛紛議論起來:“他是沒有誠心要把這個金色盒子送給別人。”
善生長者聽到大家的議論就出來說道:“我告訴你們,世界上最貧窮的人不是別人,他就是我們的國王波斯匿王,他才是世界上最貧窮的人。”
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波斯匿王耳朵裡,波斯匿王非常不高興:“哼!我是一國之君,怎麼可以說我是世界上最貧窮的人呢?去,把善生長者給我抓來!”
波斯匿王把善生長者帶到收藏珍寶的庫房裡,就問善生長者:“你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
善生長者說:“這是收藏黃金的金庫。”
“那個是什麼地方呢?”
“那是收藏銀子的銀庫。”
“那是什麼地方呢?”
“那是珍藏珠寶的寶庫。”
波斯匿王大聲責問道:“你既然知道我有這麼多的財寶,怎麼可以在外面散佈謠言,說我是世界上最貧窮的人呢?”
善生長者笑道:“陛下,您確實有很多財寶,但是您是管理國家的國王,不是管理庫房的管家,何必炫耀這些財寶呢?國家的強盛是您的家業,人民的貧富是您的衣裳,百姓的毀譽是您的臉面。您的庫房堆滿金銀,百姓卻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您的國家有這麼多乞丐、殘疾、孤寡等各種受苦的人,是他們讓我以為他們的國王也是一個衣衫襤褸、滿臉污穢的人。”
波斯匿王滿臉慚愧地說:“你說得沒錯!”當即下令,把倉庫裡的財寶拿出去救濟那些窮苦的人。從那以後,波斯匿王不論走到哪裡都會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愛戴。
一個人是否富有,並不在於他得到多少,擁有多少,而是看他為他人、為社會奉獻多少,因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不是得到,而是要懂得付出。一個懂得付出的人,才能夠懂得快樂的道理。把握當下的幸福
過去事已過去了,未來不必預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時梔子香。
——石屋禪師
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而是現在,此時此刻,因為只有現在我們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有一天,一個長得非常漂亮的女人,跑到一個哲學家的門口告訴他:“哲學家,我好想嫁給你,娶了我,你將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如果你不娶我的話,再沒有一個會像我這麼愛你的人了。”
年輕的哲學家對姑娘說:“讓我考慮一下吧!”
從此,哲學家用他的哲學思維方式來衡量結婚和不結婚的好處,後來發現結婚和不結婚的利弊相等,於是,他決定嘗試一下沒有走過的路。
他找到了女孩家,推開了門,看見女孩的父親坐在屋子裡。他忐忑不安地對女孩的父親說:“我想好了,我要娶你的女兒。”
女孩的父親看看眼前的哲學家說:“你已經來晚了,她現在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了。”
不久,年輕的哲學家就在抑鬱中死去了,死前他燒毀了生前所有的著作,最後只留下了兩句話:前半生不要猶豫,後半生不要後悔!
其實很多人的前半生,確實因為猶豫而失去了很多機會,包括生活、事業、情感等諸多方面。
俗話說:“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因為不經意間,我們就錯過了一些生命中很重要的人和事。不是我們不明白,而是我們太猶豫,沒有抓住,所以生活中才有那麼多的遺憾和不堪回首。
但過去的已然成為過去,無法挽回,我們能做的就是把握好當下,別再留下更多的遺憾。
有個小和尚,在寺院裡負責清掃衛生。每天清晨他都要早早地起床,把整個寺院清掃一遍。打掃院子實在是一件苦差事,每天寺院裡都會有很多的雜物,尤其到了秋天,每一次起風,都會吹落滿地的樹葉。每天不論多忙碌,都會有掃不完的落葉,這讓小和尚頭疼不已。
他想要是能每天一次就把所有的落葉都掃乾淨多好啊,於是他就去問寺裡的其他和尚,有個和尚就告訴他:“你在每天打掃之前先用力搖樹,把就快要落的枯葉統統搖下來,那你就不用忙個不停了。”小和尚覺得有道理,是個好辦法,於是隔天他起了個大早,使勁地搖院子裡的每一棵樹,他覺得這樣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葉一次掃乾淨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開心。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裡一看,傻眼了。院子裡的落葉和往日一樣多。小和尚很不解,就去問老方丈。方丈摸了摸小和尚的頭:“傻孩子,無論你今天怎麼用力,明天的落葉還是會飄下來。”
明天是未知的存在,明天的事情只屬於明天,今天的人永遠不可能解決明天的問題。
佛家常勸世人要“活在當下”。什麼是“當下”呢?簡單地說,當下就是我們眼前的人,身邊的事,此刻的心情。“活在當下”就是要不悲過去,不喜未來,全心全意地去關注眼前人、身邊事,還有我們心裡那些瞬間的感動。
如果你愛上了一個人,那麼趕緊去表白吧,也*天她就要嫁人了;如果你很想念家裡的老人,那就回去陪陪他們吧,因為等你閑下來的時候,他們可能已經不在了;如果你現在想行善助人,那就趕緊去做吧,可能明天你就把這個念頭忘掉了……
沒有人可以回到過去,所以歷史無法改變;也沒有人可以穿越未來,所以未來無法預知;我們能夠把握的只有當下。此時此地,此情此景,當你把所有的愛和智慧都融入當下的生活,真真實實地感受生命的存在時,你的存在就是一種幸福。善意地解釋一切
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們痛苦的人還很多。
——禪語
想要改變世間的事,使之令我們滿意實在太難,因為世界上的事太多太多;而改變心情使自己感到快樂卻很簡單,因為我們的心只有一個。
禪師外出雲遊,借宿在一個老婆婆家裡。一連幾天,那個老婆婆都在不停地哭。禪師納悶,問她道:“你為什麼整天都在哭呢?有什麼傷心事,可否容我替你講解?”
老婆婆說:“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賣布鞋的,小女兒嫁給賣雨傘的。天晴的時候,我就會想到小女兒的雨傘一定賣不出去,所以忍不住要傷心;下雨的時候呢,我就會想到大女兒,下雨天當然就沒有顧客上門買布鞋啦,所以想想就要流淚。”
禪師說:“原來是這麼回事!你這樣想不對呀!”
婆婆說:“母親為女兒擔心,怎麼不對?我知道擔心也是沒有用的,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
禪師開導她說:“為女兒擔心是沒有錯,可是你為什麼不為女兒開心呢?你想想,天晴的時候,你大女兒的布鞋店一定生意興隆;下雨的時候,你小女兒的雨傘肯定十分暢銷,你應該天天為她們開心才是呀,怎麼會難過呢?”
老婆婆聽完禪師的話,豁然開朗,每當她想到自己兩個女兒的時候,無論晴天雨天她總是笑嘻嘻的。
換一個角度看問題,事情就完全變了樣,人生不也是如此嗎?痛苦和快樂就像硬幣的兩面,痛苦在正面,快樂就會被轉到反面;當你把快樂放在正面的時候,痛苦也就離開了你的視線。
有一個青年老是埋怨自己時運不濟、生活不幸,終日愁眉不展。
有一天,走過一個雲遊的老僧,問:“年輕人,幹嗎不高興?”
“我不明白,我為什麼老是這麼窮。”
“窮?我看你很富有嘛!”老僧很肯定地說。
“這從何說起?”年輕人問。
老僧沒有正面回答,反問道:“假如今天,我折斷你的一根手指頭,給你一千元,你幹不幹?”
“不幹。”年輕人回答。
“假如斬斷你一隻手,給你一萬,你幹不幹?”老僧又問。
“不幹。”
“假如讓你馬上變成八十歲的老翁,給你一百萬,你幹不幹?”
“不幹。”
“假如讓你馬上死掉,給你一千萬,你幹不幹?”
“不幹。”
“這就對了,你的財富已經超過了一千萬了,你哪裡算窮人啊?”
年輕人還沒反應過來,老僧就笑吟吟地走了。
其實,貧窮和富有、快樂和痛苦就在一念之間,善意地解釋一切,你就生活在天堂;悲觀地看待一切,你就墜入地獄了。
佛法叫我們“棄惡揚善”是有道理的。你一心念善,處處行善,就會發現你的周圍都是好人,這個世界是太平盛世;如果你心胸狹窄,甚至惡念叢生,你就會懷疑身邊的每個人,覺得世界上全是壞人,時時小心,處處提防,自然活得很辛苦。
世界是相對的,有真就有假,有善就有惡,有美就有醜,關鍵是你選擇什麼?你選擇真善美,那麼你的生活就是快樂和幸福的;你選擇假惡醜,你就活得很累、很痛苦。
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善意地去解釋發生在身邊的一切,這樣就不會有煩惱。比如說,有人批評你時,你應該馬上想到有人讚美過你;有人恨你時,你可以想想,不是也有人非常愛你麼?這並不是小孩子的遊戲,而是一種能夠切切實實地提高我們生活品質的方法,因為生命的品質真的取決於我們心靈的態度。
以前看過一個笑話,說有一位國王缺手斷腿,但他很愛面子。他很想將他那副尊容畫下來,留給後代子民瞻仰,就請來全國最好的畫家。那個畫家的確是第一流的,畫得很逼真,栩栩如生,很傳神,但是國王看了之後很難過:“我這麼一副殘缺相,怎麼傳得下去!”就把他關進了大牢。於是又請來第二位畫家,第二位因有前車之鑒,不敢據實作畫,就把國王畫得完美無缺,把缺的手補上去,把斷的腿補上去,國王看了之後更難過,說:“這個不是我,你在諷刺我。”又把他關進了大牢。後來又請來第三個畫家,第三個畫家怎麼辦呢?畫真人要坐牢,畫得太假也不能免罪,想了好久,他終於有了主意:畫他單腿跪下、閉住一隻眼瞄準射擊,把他的優點全部暴露,把他的缺點全部掩蓋。最後,這個畫家不但沒有坐牢,還得到了豐厚的賞賜。
人活著一定要“棄惡揚善”,不僅對自己重要,對別人也很重要。經常讚美別人,總比批評別人要好,對不對?“善意地解釋一切”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您今天早上醒來時還算健康,
恭喜您,因為有一百萬人將活不過一星期;
如果您不曾經歷戰爭的危險、被監禁的寂寞、被淩虐的痛苦或是饑寒交迫,
恭喜您,您比5億人還好命;
如果您可以參加宗教活動而不必擔心被騷擾、逮捕、淩虐或死亡,
恭喜您,您比15億人還自由;
如果您的冰箱裡有食物、有衣服穿、還有地方住,
恭喜您,您比全世界70%的人還富有;
如果您在銀行有存款、錢包裡有鈔票、還有一些零錢,
恭喜您,您是全世界前10%的有錢人;
如果您的雙親還健在,而且沒有離婚,
您算是幸運兒;
如果您經常抬頭帶著微笑,而且心中感謝老天,
您是幸福的,因為大部分的人可以辦到卻不這麼做;
如果您會握住某人的手,或給他們一個擁抱,或是拍拍他們的肩膀,
恭喜您,因為您具有癒合人們心靈的能力;
如果您可以讀到這篇文章,
恭喜你,因為有15億人根本不識字;
您大概從來沒想到過,
自己是多麼幸福吧?
那麼,請善待自己的人生吧!
第三章 學佛就是學做人
認識你自己
學佛就是要你認識自己,找到永恆的生命。
——慧律禪師
人這一生最難做到的就是認識自己,所以古希臘的智者在太陽神阿波羅的神廟門上留下了這樣的警訓:人啊,認識你自己!
不自知所導致的結果就是活不明白,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活著,不明白人活著有什麼意義。人生在世,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該幹什麼;活了一輩子,不知道自己究竟幹了些什麼,更談不上幸福、成功。
自知,其實就是一個“人生定位”的問題,很多人活得夠用心、夠努力,活得忙碌,活得辛苦,但就是活得不快樂、不幸福、不成功,因為他們就是不知道什麼該堅持,什麼該放棄,找不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人活一世,必須要對自己有一種清醒的認識,才能活得明白,活得真實。西方有一句諺語:如果一個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那麼整個世界都會為之讓路。
佛法裡面有一個詞叫“覺悟”,什麼是覺悟呢?著名學者于丹對這個詞有過這樣一番解析:覺是“覺”字頭,下面一個看見的“見”,悟是豎心旁加一個“吾”,所以“覺悟”本初的含義就是“見我心”,也就是“有能力看見自己的心”。
有一個學僧慕名求見著名的智常禪師。當時,智常禪師正在鋤草,草中剛好跑出一條蛇,禪師舉鋤便斬。
學僧見此情景,不以為然地嘲諷道:“小僧久仰此地慈悲道風,可到了這裡來,卻只看見一個粗人。”
智常禪師道:“像你這麼說話,是你粗,還是我粗?”
學僧不服氣地問:“什麼是粗?”
智常禪師放下鋤頭。
學僧愣了一下又問:“什麼是細?”
禪師舉起鋤頭,作斬蛇的姿勢。
學僧愈發奇怪了,道:“你說的粗細,叫人無法瞭解!”
智常禪師就反問道:“先不要管什麼粗細,請問你在什麼地方看見我斬蛇?”
學僧毫不客氣地道:“當下。”
智常禪師用訓誡的口氣道:“你‘當下’不見到自己,卻來見我斬蛇做什麼?”
學僧終於有所省悟。
學僧是悟了,你是不是也像那個學僧一樣有所啟發呢?
上中學的時候學過一篇古文,其中有這麼一段話:“人固不能無失,然試易地以處,平心而度之,吾果無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見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見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論人哉!”
人們總是喜歡關注別人,卻忘了花點兒時間去審視自己,所以才會有很多的煩惱。其實,人這一生應付自己就夠頭疼的了,更何況把別人的煩惱也加諸自己身上呢!
我們處在一個正在發生巨變的大時代,各種社會元素都在飛速發展,我們的生活也更複雜。當我們面對自己的時候,你會發現每一天都會比過去更迷惑,因為我們要面對的東西越來越多,可抉擇的東西也更繁複。
當我們開始每一天的生活時,面對未知的人生,我們需要更多的“覺悟”,更需要去認識自己,以生活為依據,從佛法中找到一點兒簡單的真理。
善解人意也是慈悲
凡是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為他人著想,這個就是慈悲。
——禪語
人不能不瞭解自己,也不能對別人一無所知;做人認識自己很重要,瞭解別人更重要。
每個人都需要和別人一起生活,假如沒有人監督,你可能睡懶覺,不注意自己的形象,活得渾渾噩噩,對自己的生活放任自流,不對任何人負責。但是當有人和你關係密切,關心你的生活起居,你就必須得好好活著。現代人只有和其他人生活在一起,才能獲得尊嚴,才能產生責任感。
我們每天都要面對很多不同的聲音,親人的期望、愛人的期許、老闆的要求、同事的意見,有的符合你心意,有的則是你不願意接受的;有的你能理解,有的你卻不能明白。因為人總是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卻很少去想別人需要什麼。因此,瞭解別人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他究竟需要的是什麼。搞清楚別人的需求就很容易理解別人的行為,滿足了對方的願望,自然就可以彼此和睦地相處了。
老王是一個著名農民企業的領導,每天事務繁忙,但是他似乎很樂於如此。他不苟言笑,每天下班回家就是吃飯,很少想到抽出時間陪家裡的妻子兒女。有一天,老婆做了一道他最愛吃的鴨子,老王在吃鴨子的時候,發現這只鴨子只有一條腿,就對太太說:“好奇怪!為什麼這盤鴨子只有一條腿呢?”
老婆說:“我們家養的鴨子都只有一條腿呀!”
老王瞪大了眼睛,嘲笑地說道:“天底下所有的鴨子都是兩條腿的,怎麼可能我們家養的鴨子會只有一條腿呢?我不相信。”
他老婆笑笑說:“如果你不相信,到我們家的池塘去看一看,不就清楚了?”
老王立刻放下碗筷,匆忙跑到池塘一看,果真如此,他家養的鴨子都只有一條腿。還有一條腿到哪裡去了呢?
原來鴨子中午在休息,另一條腿都縮起來了。
老王是個很聰明的人,他腦筋一轉,即刻拍掌,啪!啪!啪!
這群鴨子聽到掌聲以後,立刻兩條腿一伸,趕快下水了。
老王得意地大笑著對太太說:“你看!你看!我們家養的鴨子,不也都是兩條腿嗎?”
老婆聽了,很快地學著他嘲笑的口氣說:“你難道不知道這是因為有了你的掌聲,鴨子才會有兩條腿的嗎?”
老王聽了,突然收起了笑容,再也說不出話來了。他忽然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你讓別人做什麼事情,重要的是給對方掌聲,才能夠最好最快地得到你想要的東西。
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掌聲,但很多時候我們常常忘記了給予周圍的人掌聲。在生活中,想要活在愛的海洋中,你必須首先學會愛你周圍的人。
一個年輕人去拜訪住在大山裡的一個禪師,討論關於美德的問題。這時候,一個強盜也找到了禪師,他跪在禪師面前說:“禪師,我的罪過太大了,很多年來我一直寢食難安,難以擺脫心魔的困擾,所以我才來找您,請您為我洗淨心靈。”
禪師對他說:“你找我可能找錯人了,我的罪孽可能比你更深重。”
強盜說:“我做過很多壞事。”
禪師說:“我曾做過的壞事肯定比你還要多。”
強盜又說:“我殺過很多人,閉上眼睛我就能看見他們的鮮血。”
禪師回答說:“我也殺過很多人,我不用閉上眼睛就能看見他們的鮮血。”
強盜說:“我做的一些事簡直沒人性。”
禪師回答:“我都不敢想以前我做過的那些沒人性的事。”
強盜聽禪師這麼說,就用一種鄙夷的眼光看了看禪師說:“既然你是這麼一個人,為什麼還在這裡自稱為禪師,還在這裡騙人呢?”於是他起身輕鬆地下山去了。
年輕人在旁邊一直沒有說話,等到那個強盜走後,他滿臉疑惑地向禪師問道:“我很瞭解您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一生中從未殺生。為什麼您要把自己說成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呢?難道您沒有從那個強盜的眼神中看到他對您已經失去信心了嗎?”
禪師說道:“他的確已經不信任我了,但是你難道沒有從他的眼神中看到他如釋重負的感覺嗎?還有什麼比這更能讓他棄惡從善呢?”
年輕人激動地說:“我終於明白了什麼是美德!”
遠處傳來了那個強盜歡樂的喊聲:“我以後再也不做壞人了!”這個聲音響徹了山谷。
禪師不惜醜化自己來感化強盜,一顆慈悲之心令人敬服。其實人心都是善的,哪怕是再十惡不赦的人,也有一顆從善的心。所以,對待惡人,使用適當的方法使他們從內心意識到自己善良的美好,就是對他們再好不過的幫助了。
和別人相處是逃不開的生活法則,也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人生命題。因為人都有自我的一面、自私的一面,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容易,站在別人的立場看問題卻很難,所以與人相處不易,瞭解別人更難。也正因為如此,理解別人才顯得更為要緊。善待自己,享受人生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甯茶陵郁禪師
有一次,石屋禪師和一個偶遇的青年男子結伴同行。天黑了,那個男子邀請禪師去他們家過夜,對他說道:“天色已晚,不如在我家過夜,明日一早再趕路。”
禪師向他道謝,與他一同來到了他家。半夜的時候,禪師聽見有人躡手躡腳地來到了他的屋子裡,禪師大喝一聲:“誰!”
那人被嚇得跪在地上,禪師揭去他臉上蒙著的黑布一看,原來是白天和他同行的青年男子。
“怎麼是你?哦,我知道了,原來你留我過夜是為了這個!我一個和尚能有多少錢?你要幹就去幹大買賣!”
男子一聽不禁心中竊喜,並說道:“原來是同道中人!你能教我怎麼幹大買賣嗎?”他的態度是那麼懇切,那麼虔誠。
禪師看他這樣,對他說道:“可惜呀!你放著終生享用不盡的東西不去學,卻來做這樣的小買賣。這種終生享用不盡的東西,你想要嗎?”
“這種終生享用不盡的東西在哪裡?”
禪師突然緊緊抓住男子的衣襟,厲聲喝道:“它就在你的懷裡,你卻不知道,身懷寶藏卻自甘墮落,枉費了父母給你的身子!”
一語驚醒夢中人!青年人從此改邪歸正,拜石屋禪師為師,後來居然成為一位著名的禪僧。
宋代的甯茶陵郁禪師有偈雲:“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這是禪師開悟時所作,意思是,每個人都有一筆無與倫比的寶藏,那就是自己,但因為我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價值,才會活得渾渾噩噩,只有真正認識到自己的存在,肯定自己的價值以後,才能恢復本來的生動面目。以往的種種困惑,都將豁然開朗。
有一天,釋迦牟尼給他的幾個弟子講了個故事:有個商人娶了四個老婆:第一個老婆既伶俐又可愛,陪在他身邊,像影子一樣跟隨他;第二個老婆是他從外地搶來的,她格外美麗,讓人羡慕;第三個老婆,整天打理他的日常瑣事,讓他不用為生活操心;第四個老婆是最忙的,但是他不知道她整天都在忙什麼,他幾乎忘記了她的存在。商人要出遠門了,旅途十分辛苦,所以他要選一個老婆陪伴自己。
第一個老婆說:“我才不陪你呢,你自己去吧!”第二個老婆說:“我是你搶來的,又不是情願嫁給你的,我也不去!”第三個老婆說:“我不能忍受路途的風餐露宿之苦,所以我最多送你到城外!”第四個老婆說:“無論你到了哪裡我都會跟著你,因為你是我的主人。”商人感歎:“到了關鍵時刻還是我的第四個老婆好!”於是他就帶著第四個老婆開始了長途跋涉。
釋迦牟尼說:“你們明白了嗎?這四個老婆就是你們自己!”第一個老婆指的是肉體,人死後肉體要與自己分開的;第二個老婆是指金錢,許多人為了金錢辛勞了一輩子,死後卻不能將它帶走,無非是水中撈月;第三個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生前相依為命,死後還是要分開的;第四個老婆是指個人的天性,你可以不在乎它,但是它會永遠在乎你,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貴,它永遠不會背叛你,永遠跟隨你。
人世間最美好的東西就是自己,人只有面對自己的時候才是最真實、最自然的,你的心永遠都不會背叛你,拋棄你。人生的幸福和滿足並不是苦苦追求來的,你想要的別人都給不了你,只有善待自己,才能收穫幸福和快樂。保持一顆平常心
佛法雖奧妙,不出平常心。
——禪語
日本近代有兩位一流的劍客,一位是宮本武藏,另一位是他的徒弟柳生又壽郎。
當年柳生又壽郎拜宮本武藏學藝時,一見面就問道:“師父,我努力學習的話,需要多少年才能成為一名劍客?”
“一生。”武藏答道。
“我不能等那麼久,”又壽郎解釋說,“只要您肯教我,我願意下任何苦功去達到目的。如果我當您的忠誠僕人,需時多久?”
“哦,那樣也許要十年。”武藏緩和地答道。
“家父年事漸高,我不久就得服侍他了,”又壽郎不甘心地繼續說道,“如果我更加努力地學習,需時多久?”
“嗯,也許三十年。”武藏答道。
“這怎麼說啊?”又壽郎問道,“你先說十年而現在又說三十年。我不惜任何苦功,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精通此藝!”
“嗯,”武藏說道,“那樣的話,你得跟我七十年才行,像你這樣急功近利的人多半是欲速不達。”
“師父教訓的是,”又壽郎說道,“我願意一直跟著您學習劍術,接受您的的任何訓練,直到得到您認可為止,不管多少年。”
武藏收下又壽郎為弟子後,不但不教他劍術,而且不許他談論劍術,連劍也不准他碰一下,只是叫他每天做飯、洗碗、鋪床、打掃庭院和照顧花園。
三年的時光就這樣過去了,又壽郎每天都只是做些打雜的苦役,每當他想起自己的前途,內心不免有些茫然。
有一天,又壽郎在幹活兒的時候,武藏悄悄地跑到他身後,以木劍給了他重重的一擊。第二天,正當又壽郎忙著煮飯的時候,武藏再度出其不意地襲擊了他。無論什麼地點,一天二十四小時,又壽郎都有可能受到師父那把大木劍出其不意的襲擊。
自此以後,無論日夜,又壽郎都隨時隨地預防突如其來的襲擊。到後來,就算在睡夢中,他都能聽到武藏師父舉起木劍的聲音。
最後,又壽郎總算悟出了劍道的真諦並得到了武藏老師的認可,成為日本一流的劍客。
宮本武藏從來沒有給又壽郎講過什麼劍術理論,也沒教授他劍法,只是讓他每天干些洗衣做飯的活兒,時不時地拿木劍襲擊他,就是這些很尋常的事情讓又壽郎悟出了高深的劍道。
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做事情不可以急功近利,越是急功近利,你離成功就越遠。
時代的發展是不可阻擋的,科學技術在飛速發展,伴隨著生活節奏的提速,人們的心態也變得越來越急躁。學習就報“速成班”,生病就買“速效藥”,餓了就吃“速食”,開車就上“高速路”……急什麼嘛!你的生活真的非如此不可嗎?這樣生活真的很好嗎?我想未必盡然。
世間萬物自有其自然的規律、內在的節奏,過快和太慢都會使事物失去本來的面目。飯吃得太快,就變成豬八戒吃人參果,品不到味道了;路走得太快,就欣賞不到路邊的風景。追求速度的願望雖好,但卻違背了自然的規律。
當年趙州禪師曾說:“平常心是道。”趙州禪師是非常有名的得道高僧,所以經常有人風塵僕僕地跑到趙州觀音院求師問道。
一次,一個俗家弟子來觀音院拜見趙州禪師說:“弟子專程來觀音院拜見方丈,請方丈教我修行之道。”
“你吃過粥沒有?”趙州禪師問。
“吃過了。”
“那你就去把碗洗一洗吧。”
趙州禪師不教他修行之道,卻問他粥吃了沒有,還讓他去把碗洗了。
趙州禪師很喜歡對前來求道的人說:“吃茶去。”
不管是對外來的雲遊僧,還是對坐下的弟子,口裡掛著的總是這句話:“吃茶去。”
有人忍不住問:“來過也吃茶去,沒來過也吃茶去,你這是什麼意思?”
趙州禪師的回答仍然是:“吃茶去。”
人家問他什麼是道,他偏說吃茶去。什麼意思?不要急嘛!“洗碗去”也好,“吃茶去”也罷,其實都一樣,言下之意就是:“不要著急!”
“禪”就是這樣,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說禪者盡說無心話,聽禪者頓生了悟心。
那麼,你悟了沒有呢?學會寬容,收穫一生
人越是接近真理,越能包容別人。
——禪語
中央電視臺的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寫過一篇散文寫給他的孩子:孩子,希望你擁有寬容,因為一旦你擁有了寬容,它會讓你把愛放在首位,萬不得已才動用恨的武器;寬容會使你很隨和,讓你把一些人看得很重的事情看得很輕;寬容會使你不至於失眠,再大的不快,再激烈的衝突,都不會在寬容的心裡過夜。一旦你擁有了寬容的美德,你將一生收穫笑容。
寫得多好——一旦你擁有了寬容的美德,你將一生收穫笑容。佛以慈悲為懷,對寬容有著深刻而獨到的理解。
一天,一位禪師正要開門出去時,突然闖進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漢,狠狠地撞在禪師身上,把他的眼鏡撞碎了,還戳青了他的眼皮。
那位撞人的大漢,毫無羞愧之色,理直氣壯地說:“誰叫你戴眼鏡的?”
禪師笑了笑沒有說話。
大漢頗覺驚訝地問:“喂!和尚,你為什麼不生氣呀?”
禪師借機開示說:“為什麼一定要生氣呢?生氣既不能使眼鏡復原,又不能讓臉上的淤青消失、苦痛解除。再說,生氣只會擴大事端,如果我對你破口大駡或打鬥動粗,必定會造成更多的業障及惡緣,也不能把事情化解。”
“若我早一分鐘或遲一分鐘開門,都會避免相撞,或許這一撞就化解了一段惡緣,還要感謝你幫我消除業障呢?”
大漢聽後十分感動,他問了許多佛的問題及禪師的稱號,然後若有所悟地離開了。
事情過了很久之後,一天禪師接到一封掛號信,信內附有五千元錢,正是那位大漢寄的。
原來大漢年輕時不知勤奮努力,畢業之後,在事業上高不成低不就,十分苦惱,婚後也不知善待妻子。一天他上班時忘了拿公事包,中途又返回家去取,卻發現妻子與一名男子在家中談笑,他衝動地跑進廚房,拿了把菜刀,想先殺了他們,然後自殺,以求了斷。
不料,那男子驚慌地回頭時,臉上的眼鏡掉了下來,瞬間,他想起了禪師的教誨,使自己冷靜了下來,反思了自己的過錯。
從那以後,他的生活很幸福,工作也得心應手了,所以特寄來五千元錢,一方面為了感謝師父的恩情,另一方面也請求師父為他們祈福消業。
禪師的寬容帶給了大漢覺悟,教會他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別人。寬容是一條環環相扣的紐帶,讓我們彼此相連,讓我們認清彼此,珍惜生命。
法國大作家雨果說:“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有了比天空更廣闊的胸懷,人才能拿得起,放得下。一個人要想生活幸福,成就事業,就必須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忍辱是種大修養
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
——《佛說四十二章經》
唐代豐幹禪師,住在天臺山國清寺。一天,禪師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傳來小孩啼哭的聲音,他循聲一看,原來是一個稚齡的小孩,衣服雖不整,但相貌奇偉。問了附近村莊人家,沒有人知道這是誰家的孩子,豐幹禪師不得已,只好把這男孩帶回國清寺,等待人家來認領。因他是豐幹禪師撿回來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
拾得在國清寺安住下來,漸漸長大以後,上座就讓他擔任行堂的工作。時間久後,拾得也交了不少道友,尤其是其中一個名叫寒山的貧民,相交最為莫逆。因為寒山貧困,拾得就將齋堂裡吃剩的渣滓用一個竹筒裝起來,給寒山背回去用。
有一天,寒山問拾得說:“如果世間有人無端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我要怎麼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道:“你不妨忍他,讓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寒山再問道:“除此之外,還有什麼處事秘訣,可以躲避別人惡意的糾纏呢?”
拾得回答道:“彌勒菩薩偈語說:
老拙穿破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有人唾老拙,隨他自幹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
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貧道不貧,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辦。
如果能夠體會偈中的精神,那就是無上的處事秘訣。”
中國有句俗話叫:“士可殺,不可辱。”中國人的性格裡都有一股倔強的勁頭,砍頭不要緊,不能傷自尊,所以忍辱是一件做起來很不簡單,但做了就很了不起的事情。
白隱禪師一個人過著平靜隨和的生活,人們都說他為人純潔,心地善良。
有一次,白隱禪師住所附近的一個女孩還沒有結婚就懷孕了。她的父母知道這個事情後非常生氣,逼著讓她說出孩子的父親是誰,並且發誓要懲罰那個不知羞恥的人。那個女孩死活也不肯說,在父母的逼迫下,她承認孩子的父親是白隱。
那個女孩的父母怒火中燒,前去找白隱理論,說:“平日裡認為你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沒想到你居然做出這樣的事來!既然做了,就出來承認,收留自己的孩子。”白隱只說了一句話:“是這樣的嗎?”然後就答應收留那個孩子。
孩子出生後,白隱負責照顧他。他從鄰居那裡得到了牛奶、食物和一切孩子所需要的東西,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照顧那個孩子,不管別人用怎樣的眼光看他。鄰居都盡全力來幫助他,沒有一個人相信白隱是那樣的人,但是閒言碎語是少不了的。
時間已經過去一年了,那個孩子的媽媽因為無法忍耐思念孩子的苦痛,將真相告訴了她的父母——原來孩子真正的父親是一個貧寒的年輕人,他們相愛已經有很多年了,因為害怕父母不承認這個女婿,所以才做出那樣的事來。事情發生後,女孩因為害怕而不敢把真相說出來,就欺騙她的父母,說那個孩子的父親是白隱。女孩的父母知道真相後,痛斥自己的女兒不該說這樣毀人名聲的假話,然後立刻去找白隱,並把事實的真相告訴他,向他表示深深的歉意,請求他的寬恕,然後要求把孩子帶回去。
白隱把孩子送還給他們,說:“是這樣的嗎?”
接過白白胖胖的小孩,一家人感激涕零,此後到處傳揚禪師的品德。從此,白隱禪師成了當地最受人尊敬的人。
面對巨大的委屈、眾人的誤解、照顧小孩的艱辛,白隱禪師卻只一句“是這樣的嗎”輕輕帶過,這樣的忍辱,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譭謗,有顛倒是非的,有無中生有的。你不計較還沒事,你一爭辯事情反而鬧得更大!所以,面對譭謗,我們要儘量冷靜,不要被別人牽著鼻子走。經常和別人爭論是非長短,只會使你的心胸變得狹窄,思維變得混亂。寬容是最好的教育
原諒別人,就是給自己心中留下空間,以便迴旋。
——禪語
禪院裡的小和尚最近老是不守寺院的清規,趁著晚上偷偷溜出去玩耍。禪師聽周圍的居民反映了好幾次,終於也起了疑心,決定去查探個究竟。
又是一個月光如霜的晚上。禪師悄悄蹲在花叢裡,一邊聽蟲兒蛙兒低聲嘶叫,一邊留神注意觀察禪院的那堵矮牆。
過了一會兒,一個賊頭賊腦的小和尚搬著把小椅子,悄悄地溜到牆角那兒。他看看四下沒人,就把椅子靠在牆邊上,自己踏著椅子翻牆出去玩耍了。
禪師從花叢那兒站起來,歎了口氣,心想:“我該怎麼處罰這個小傢伙呢?”
終於,他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徑直走到椅子那兒,坐到椅子上,等小和尚回來……
半個時辰過去了,小和尚也玩累了,就順著老路翻進牆來,踩著椅子——奇怪,椅子今天怎麼這麼軟?小和尚仔細一看,嚇了一跳——原來踩的不是椅子,而是禪師的脊背。小和尚嚇得全身發抖,不知道師父會怎麼懲罰他。
“天氣涼了,快點回去睡覺吧。”禪師揉著脊樑骨說,“年紀大了,不中用了啊。”
小和尚的臉馬上紅到了耳根子,又羞又愧地跑回房了。
這件事很快在禪院裡面悄悄傳開了,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人晚上翻牆出去玩耍了。
小和尚違反寺規跑出去玩耍,老禪師不但沒有責罰,反而關心起小和尚的冷暖,小和尚被感動了,然後整個寺院的人都安分了。
是非對錯不是寫在紙上、掛在嘴上的,那沒有用,只有把是非對錯銘刻在心裡,才會對人的行為產生影響。
小的時候我很喜歡用瓷碗吃飯,因為勺子打在白白的碗壁上會發出清脆的聲音,但是瓷碗很光滑,一不小心就會從手中滑落,摔個粉碎。所以,媽媽專門給我準備了塑膠的小碗,並警告我不許碰瓷碗。可是我很不甘心,於是就趁媽媽不注意的時候把塑膠碗換成了瓷碗,等媽媽發現的時候,我已經把飯吃完,把碗安安全全地放好了。
媽媽也不罵我,每次還是用塑膠碗給我盛飯,然後我又頑皮地換成瓷碗。直到有一次,因為看電視太專心,一不留神那只碗就從手上滑了下去。那天我很害怕,就悄悄地把碎片藏了起來。當時媽媽好像根本沒有發現,什麼也沒有說。從那以後,我每天都提心吊膽的,再也不敢把媽媽給我準備的碗換成瓷碗了,直到把那只碗忘記。等到長大一點的時候我終於明白,其實媽媽什麼都知道,而且在我打碎那只碗以前,她就把這個錯誤原諒了。
我很慶倖自己有這樣一位母親,她假裝沒有看見我犯錯誤,卻使我得到了銘記一生的教訓。如果她當時罵我一頓,或許我還會像以前一樣頑皮地和她玩自以為很高明的調包計。一方面是因為孩子頑皮的天性,另一方面是當你的錯誤受到懲罰以後,你就會自然而然地認為這件事兒扯平了,然後心安理得地忘記,心裡不會留下任何痕跡。
我想這就是成長吧,人總是在不斷的犯錯中成長的,犯錯總是在所難免,雖然這不是我們犯錯的藉口,但這是個客觀存在的事實。人活著的目的是為了成長,而不是為了犯錯,但誰能不犯錯呢?所以我想,對於那些犯錯的人,諒解或許真的是最好的教育。
學佛就是要你認識自己,找到永恆的生命。
——慧律禪師
人這一生最難做到的就是認識自己,所以古希臘的智者在太陽神阿波羅的神廟門上留下了這樣的警訓:人啊,認識你自己!
不自知所導致的結果就是活不明白,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活著,不明白人活著有什麼意義。人生在世,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該幹什麼;活了一輩子,不知道自己究竟幹了些什麼,更談不上幸福、成功。
自知,其實就是一個“人生定位”的問題,很多人活得夠用心、夠努力,活得忙碌,活得辛苦,但就是活得不快樂、不幸福、不成功,因為他們就是不知道什麼該堅持,什麼該放棄,找不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人活一世,必須要對自己有一種清醒的認識,才能活得明白,活得真實。西方有一句諺語:如果一個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那麼整個世界都會為之讓路。
佛法裡面有一個詞叫“覺悟”,什麼是覺悟呢?著名學者于丹對這個詞有過這樣一番解析:覺是“覺”字頭,下面一個看見的“見”,悟是豎心旁加一個“吾”,所以“覺悟”本初的含義就是“見我心”,也就是“有能力看見自己的心”。
有一個學僧慕名求見著名的智常禪師。當時,智常禪師正在鋤草,草中剛好跑出一條蛇,禪師舉鋤便斬。
學僧見此情景,不以為然地嘲諷道:“小僧久仰此地慈悲道風,可到了這裡來,卻只看見一個粗人。”
智常禪師道:“像你這麼說話,是你粗,還是我粗?”
學僧不服氣地問:“什麼是粗?”
智常禪師放下鋤頭。
學僧愣了一下又問:“什麼是細?”
禪師舉起鋤頭,作斬蛇的姿勢。
學僧愈發奇怪了,道:“你說的粗細,叫人無法瞭解!”
智常禪師就反問道:“先不要管什麼粗細,請問你在什麼地方看見我斬蛇?”
學僧毫不客氣地道:“當下。”
智常禪師用訓誡的口氣道:“你‘當下’不見到自己,卻來見我斬蛇做什麼?”
學僧終於有所省悟。
學僧是悟了,你是不是也像那個學僧一樣有所啟發呢?
上中學的時候學過一篇古文,其中有這麼一段話:“人固不能無失,然試易地以處,平心而度之,吾果無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見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見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論人哉!”
人們總是喜歡關注別人,卻忘了花點兒時間去審視自己,所以才會有很多的煩惱。其實,人這一生應付自己就夠頭疼的了,更何況把別人的煩惱也加諸自己身上呢!
我們處在一個正在發生巨變的大時代,各種社會元素都在飛速發展,我們的生活也更複雜。當我們面對自己的時候,你會發現每一天都會比過去更迷惑,因為我們要面對的東西越來越多,可抉擇的東西也更繁複。
當我們開始每一天的生活時,面對未知的人生,我們需要更多的“覺悟”,更需要去認識自己,以生活為依據,從佛法中找到一點兒簡單的真理。
善解人意也是慈悲
凡是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為他人著想,這個就是慈悲。
——禪語
人不能不瞭解自己,也不能對別人一無所知;做人認識自己很重要,瞭解別人更重要。
每個人都需要和別人一起生活,假如沒有人監督,你可能睡懶覺,不注意自己的形象,活得渾渾噩噩,對自己的生活放任自流,不對任何人負責。但是當有人和你關係密切,關心你的生活起居,你就必須得好好活著。現代人只有和其他人生活在一起,才能獲得尊嚴,才能產生責任感。
我們每天都要面對很多不同的聲音,親人的期望、愛人的期許、老闆的要求、同事的意見,有的符合你心意,有的則是你不願意接受的;有的你能理解,有的你卻不能明白。因為人總是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卻很少去想別人需要什麼。因此,瞭解別人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他究竟需要的是什麼。搞清楚別人的需求就很容易理解別人的行為,滿足了對方的願望,自然就可以彼此和睦地相處了。
老王是一個著名農民企業的領導,每天事務繁忙,但是他似乎很樂於如此。他不苟言笑,每天下班回家就是吃飯,很少想到抽出時間陪家裡的妻子兒女。有一天,老婆做了一道他最愛吃的鴨子,老王在吃鴨子的時候,發現這只鴨子只有一條腿,就對太太說:“好奇怪!為什麼這盤鴨子只有一條腿呢?”
老婆說:“我們家養的鴨子都只有一條腿呀!”
老王瞪大了眼睛,嘲笑地說道:“天底下所有的鴨子都是兩條腿的,怎麼可能我們家養的鴨子會只有一條腿呢?我不相信。”
他老婆笑笑說:“如果你不相信,到我們家的池塘去看一看,不就清楚了?”
老王立刻放下碗筷,匆忙跑到池塘一看,果真如此,他家養的鴨子都只有一條腿。還有一條腿到哪裡去了呢?
原來鴨子中午在休息,另一條腿都縮起來了。
老王是個很聰明的人,他腦筋一轉,即刻拍掌,啪!啪!啪!
這群鴨子聽到掌聲以後,立刻兩條腿一伸,趕快下水了。
老王得意地大笑著對太太說:“你看!你看!我們家養的鴨子,不也都是兩條腿嗎?”
老婆聽了,很快地學著他嘲笑的口氣說:“你難道不知道這是因為有了你的掌聲,鴨子才會有兩條腿的嗎?”
老王聽了,突然收起了笑容,再也說不出話來了。他忽然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你讓別人做什麼事情,重要的是給對方掌聲,才能夠最好最快地得到你想要的東西。
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掌聲,但很多時候我們常常忘記了給予周圍的人掌聲。在生活中,想要活在愛的海洋中,你必須首先學會愛你周圍的人。
一個年輕人去拜訪住在大山裡的一個禪師,討論關於美德的問題。這時候,一個強盜也找到了禪師,他跪在禪師面前說:“禪師,我的罪過太大了,很多年來我一直寢食難安,難以擺脫心魔的困擾,所以我才來找您,請您為我洗淨心靈。”
禪師對他說:“你找我可能找錯人了,我的罪孽可能比你更深重。”
強盜說:“我做過很多壞事。”
禪師說:“我曾做過的壞事肯定比你還要多。”
強盜又說:“我殺過很多人,閉上眼睛我就能看見他們的鮮血。”
禪師回答說:“我也殺過很多人,我不用閉上眼睛就能看見他們的鮮血。”
強盜說:“我做的一些事簡直沒人性。”
禪師回答:“我都不敢想以前我做過的那些沒人性的事。”
強盜聽禪師這麼說,就用一種鄙夷的眼光看了看禪師說:“既然你是這麼一個人,為什麼還在這裡自稱為禪師,還在這裡騙人呢?”於是他起身輕鬆地下山去了。
年輕人在旁邊一直沒有說話,等到那個強盜走後,他滿臉疑惑地向禪師問道:“我很瞭解您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一生中從未殺生。為什麼您要把自己說成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呢?難道您沒有從那個強盜的眼神中看到他對您已經失去信心了嗎?”
禪師說道:“他的確已經不信任我了,但是你難道沒有從他的眼神中看到他如釋重負的感覺嗎?還有什麼比這更能讓他棄惡從善呢?”
年輕人激動地說:“我終於明白了什麼是美德!”
遠處傳來了那個強盜歡樂的喊聲:“我以後再也不做壞人了!”這個聲音響徹了山谷。
禪師不惜醜化自己來感化強盜,一顆慈悲之心令人敬服。其實人心都是善的,哪怕是再十惡不赦的人,也有一顆從善的心。所以,對待惡人,使用適當的方法使他們從內心意識到自己善良的美好,就是對他們再好不過的幫助了。
和別人相處是逃不開的生活法則,也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人生命題。因為人都有自我的一面、自私的一面,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容易,站在別人的立場看問題卻很難,所以與人相處不易,瞭解別人更難。也正因為如此,理解別人才顯得更為要緊。善待自己,享受人生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甯茶陵郁禪師
有一次,石屋禪師和一個偶遇的青年男子結伴同行。天黑了,那個男子邀請禪師去他們家過夜,對他說道:“天色已晚,不如在我家過夜,明日一早再趕路。”
禪師向他道謝,與他一同來到了他家。半夜的時候,禪師聽見有人躡手躡腳地來到了他的屋子裡,禪師大喝一聲:“誰!”
那人被嚇得跪在地上,禪師揭去他臉上蒙著的黑布一看,原來是白天和他同行的青年男子。
“怎麼是你?哦,我知道了,原來你留我過夜是為了這個!我一個和尚能有多少錢?你要幹就去幹大買賣!”
男子一聽不禁心中竊喜,並說道:“原來是同道中人!你能教我怎麼幹大買賣嗎?”他的態度是那麼懇切,那麼虔誠。
禪師看他這樣,對他說道:“可惜呀!你放著終生享用不盡的東西不去學,卻來做這樣的小買賣。這種終生享用不盡的東西,你想要嗎?”
“這種終生享用不盡的東西在哪裡?”
禪師突然緊緊抓住男子的衣襟,厲聲喝道:“它就在你的懷裡,你卻不知道,身懷寶藏卻自甘墮落,枉費了父母給你的身子!”
一語驚醒夢中人!青年人從此改邪歸正,拜石屋禪師為師,後來居然成為一位著名的禪僧。
宋代的甯茶陵郁禪師有偈雲:“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這是禪師開悟時所作,意思是,每個人都有一筆無與倫比的寶藏,那就是自己,但因為我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價值,才會活得渾渾噩噩,只有真正認識到自己的存在,肯定自己的價值以後,才能恢復本來的生動面目。以往的種種困惑,都將豁然開朗。
有一天,釋迦牟尼給他的幾個弟子講了個故事:有個商人娶了四個老婆:第一個老婆既伶俐又可愛,陪在他身邊,像影子一樣跟隨他;第二個老婆是他從外地搶來的,她格外美麗,讓人羡慕;第三個老婆,整天打理他的日常瑣事,讓他不用為生活操心;第四個老婆是最忙的,但是他不知道她整天都在忙什麼,他幾乎忘記了她的存在。商人要出遠門了,旅途十分辛苦,所以他要選一個老婆陪伴自己。
第一個老婆說:“我才不陪你呢,你自己去吧!”第二個老婆說:“我是你搶來的,又不是情願嫁給你的,我也不去!”第三個老婆說:“我不能忍受路途的風餐露宿之苦,所以我最多送你到城外!”第四個老婆說:“無論你到了哪裡我都會跟著你,因為你是我的主人。”商人感歎:“到了關鍵時刻還是我的第四個老婆好!”於是他就帶著第四個老婆開始了長途跋涉。
釋迦牟尼說:“你們明白了嗎?這四個老婆就是你們自己!”第一個老婆指的是肉體,人死後肉體要與自己分開的;第二個老婆是指金錢,許多人為了金錢辛勞了一輩子,死後卻不能將它帶走,無非是水中撈月;第三個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生前相依為命,死後還是要分開的;第四個老婆是指個人的天性,你可以不在乎它,但是它會永遠在乎你,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貴,它永遠不會背叛你,永遠跟隨你。
人世間最美好的東西就是自己,人只有面對自己的時候才是最真實、最自然的,你的心永遠都不會背叛你,拋棄你。人生的幸福和滿足並不是苦苦追求來的,你想要的別人都給不了你,只有善待自己,才能收穫幸福和快樂。保持一顆平常心
佛法雖奧妙,不出平常心。
——禪語
日本近代有兩位一流的劍客,一位是宮本武藏,另一位是他的徒弟柳生又壽郎。
當年柳生又壽郎拜宮本武藏學藝時,一見面就問道:“師父,我努力學習的話,需要多少年才能成為一名劍客?”
“一生。”武藏答道。
“我不能等那麼久,”又壽郎解釋說,“只要您肯教我,我願意下任何苦功去達到目的。如果我當您的忠誠僕人,需時多久?”
“哦,那樣也許要十年。”武藏緩和地答道。
“家父年事漸高,我不久就得服侍他了,”又壽郎不甘心地繼續說道,“如果我更加努力地學習,需時多久?”
“嗯,也許三十年。”武藏答道。
“這怎麼說啊?”又壽郎問道,“你先說十年而現在又說三十年。我不惜任何苦功,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精通此藝!”
“嗯,”武藏說道,“那樣的話,你得跟我七十年才行,像你這樣急功近利的人多半是欲速不達。”
“師父教訓的是,”又壽郎說道,“我願意一直跟著您學習劍術,接受您的的任何訓練,直到得到您認可為止,不管多少年。”
武藏收下又壽郎為弟子後,不但不教他劍術,而且不許他談論劍術,連劍也不准他碰一下,只是叫他每天做飯、洗碗、鋪床、打掃庭院和照顧花園。
三年的時光就這樣過去了,又壽郎每天都只是做些打雜的苦役,每當他想起自己的前途,內心不免有些茫然。
有一天,又壽郎在幹活兒的時候,武藏悄悄地跑到他身後,以木劍給了他重重的一擊。第二天,正當又壽郎忙著煮飯的時候,武藏再度出其不意地襲擊了他。無論什麼地點,一天二十四小時,又壽郎都有可能受到師父那把大木劍出其不意的襲擊。
自此以後,無論日夜,又壽郎都隨時隨地預防突如其來的襲擊。到後來,就算在睡夢中,他都能聽到武藏師父舉起木劍的聲音。
最後,又壽郎總算悟出了劍道的真諦並得到了武藏老師的認可,成為日本一流的劍客。
宮本武藏從來沒有給又壽郎講過什麼劍術理論,也沒教授他劍法,只是讓他每天干些洗衣做飯的活兒,時不時地拿木劍襲擊他,就是這些很尋常的事情讓又壽郎悟出了高深的劍道。
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做事情不可以急功近利,越是急功近利,你離成功就越遠。
時代的發展是不可阻擋的,科學技術在飛速發展,伴隨著生活節奏的提速,人們的心態也變得越來越急躁。學習就報“速成班”,生病就買“速效藥”,餓了就吃“速食”,開車就上“高速路”……急什麼嘛!你的生活真的非如此不可嗎?這樣生活真的很好嗎?我想未必盡然。
世間萬物自有其自然的規律、內在的節奏,過快和太慢都會使事物失去本來的面目。飯吃得太快,就變成豬八戒吃人參果,品不到味道了;路走得太快,就欣賞不到路邊的風景。追求速度的願望雖好,但卻違背了自然的規律。
當年趙州禪師曾說:“平常心是道。”趙州禪師是非常有名的得道高僧,所以經常有人風塵僕僕地跑到趙州觀音院求師問道。
一次,一個俗家弟子來觀音院拜見趙州禪師說:“弟子專程來觀音院拜見方丈,請方丈教我修行之道。”
“你吃過粥沒有?”趙州禪師問。
“吃過了。”
“那你就去把碗洗一洗吧。”
趙州禪師不教他修行之道,卻問他粥吃了沒有,還讓他去把碗洗了。
趙州禪師很喜歡對前來求道的人說:“吃茶去。”
不管是對外來的雲遊僧,還是對坐下的弟子,口裡掛著的總是這句話:“吃茶去。”
有人忍不住問:“來過也吃茶去,沒來過也吃茶去,你這是什麼意思?”
趙州禪師的回答仍然是:“吃茶去。”
人家問他什麼是道,他偏說吃茶去。什麼意思?不要急嘛!“洗碗去”也好,“吃茶去”也罷,其實都一樣,言下之意就是:“不要著急!”
“禪”就是這樣,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說禪者盡說無心話,聽禪者頓生了悟心。
那麼,你悟了沒有呢?學會寬容,收穫一生
人越是接近真理,越能包容別人。
——禪語
中央電視臺的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寫過一篇散文寫給他的孩子:孩子,希望你擁有寬容,因為一旦你擁有了寬容,它會讓你把愛放在首位,萬不得已才動用恨的武器;寬容會使你很隨和,讓你把一些人看得很重的事情看得很輕;寬容會使你不至於失眠,再大的不快,再激烈的衝突,都不會在寬容的心裡過夜。一旦你擁有了寬容的美德,你將一生收穫笑容。
寫得多好——一旦你擁有了寬容的美德,你將一生收穫笑容。佛以慈悲為懷,對寬容有著深刻而獨到的理解。
一天,一位禪師正要開門出去時,突然闖進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漢,狠狠地撞在禪師身上,把他的眼鏡撞碎了,還戳青了他的眼皮。
那位撞人的大漢,毫無羞愧之色,理直氣壯地說:“誰叫你戴眼鏡的?”
禪師笑了笑沒有說話。
大漢頗覺驚訝地問:“喂!和尚,你為什麼不生氣呀?”
禪師借機開示說:“為什麼一定要生氣呢?生氣既不能使眼鏡復原,又不能讓臉上的淤青消失、苦痛解除。再說,生氣只會擴大事端,如果我對你破口大駡或打鬥動粗,必定會造成更多的業障及惡緣,也不能把事情化解。”
“若我早一分鐘或遲一分鐘開門,都會避免相撞,或許這一撞就化解了一段惡緣,還要感謝你幫我消除業障呢?”
大漢聽後十分感動,他問了許多佛的問題及禪師的稱號,然後若有所悟地離開了。
事情過了很久之後,一天禪師接到一封掛號信,信內附有五千元錢,正是那位大漢寄的。
原來大漢年輕時不知勤奮努力,畢業之後,在事業上高不成低不就,十分苦惱,婚後也不知善待妻子。一天他上班時忘了拿公事包,中途又返回家去取,卻發現妻子與一名男子在家中談笑,他衝動地跑進廚房,拿了把菜刀,想先殺了他們,然後自殺,以求了斷。
不料,那男子驚慌地回頭時,臉上的眼鏡掉了下來,瞬間,他想起了禪師的教誨,使自己冷靜了下來,反思了自己的過錯。
從那以後,他的生活很幸福,工作也得心應手了,所以特寄來五千元錢,一方面為了感謝師父的恩情,另一方面也請求師父為他們祈福消業。
禪師的寬容帶給了大漢覺悟,教會他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別人。寬容是一條環環相扣的紐帶,讓我們彼此相連,讓我們認清彼此,珍惜生命。
法國大作家雨果說:“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有了比天空更廣闊的胸懷,人才能拿得起,放得下。一個人要想生活幸福,成就事業,就必須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忍辱是種大修養
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
——《佛說四十二章經》
唐代豐幹禪師,住在天臺山國清寺。一天,禪師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傳來小孩啼哭的聲音,他循聲一看,原來是一個稚齡的小孩,衣服雖不整,但相貌奇偉。問了附近村莊人家,沒有人知道這是誰家的孩子,豐幹禪師不得已,只好把這男孩帶回國清寺,等待人家來認領。因他是豐幹禪師撿回來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
拾得在國清寺安住下來,漸漸長大以後,上座就讓他擔任行堂的工作。時間久後,拾得也交了不少道友,尤其是其中一個名叫寒山的貧民,相交最為莫逆。因為寒山貧困,拾得就將齋堂裡吃剩的渣滓用一個竹筒裝起來,給寒山背回去用。
有一天,寒山問拾得說:“如果世間有人無端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我要怎麼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道:“你不妨忍他,讓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寒山再問道:“除此之外,還有什麼處事秘訣,可以躲避別人惡意的糾纏呢?”
拾得回答道:“彌勒菩薩偈語說:
老拙穿破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有人唾老拙,隨他自幹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
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貧道不貧,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辦。
如果能夠體會偈中的精神,那就是無上的處事秘訣。”
中國有句俗話叫:“士可殺,不可辱。”中國人的性格裡都有一股倔強的勁頭,砍頭不要緊,不能傷自尊,所以忍辱是一件做起來很不簡單,但做了就很了不起的事情。
白隱禪師一個人過著平靜隨和的生活,人們都說他為人純潔,心地善良。
有一次,白隱禪師住所附近的一個女孩還沒有結婚就懷孕了。她的父母知道這個事情後非常生氣,逼著讓她說出孩子的父親是誰,並且發誓要懲罰那個不知羞恥的人。那個女孩死活也不肯說,在父母的逼迫下,她承認孩子的父親是白隱。
那個女孩的父母怒火中燒,前去找白隱理論,說:“平日裡認為你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沒想到你居然做出這樣的事來!既然做了,就出來承認,收留自己的孩子。”白隱只說了一句話:“是這樣的嗎?”然後就答應收留那個孩子。
孩子出生後,白隱負責照顧他。他從鄰居那裡得到了牛奶、食物和一切孩子所需要的東西,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照顧那個孩子,不管別人用怎樣的眼光看他。鄰居都盡全力來幫助他,沒有一個人相信白隱是那樣的人,但是閒言碎語是少不了的。
時間已經過去一年了,那個孩子的媽媽因為無法忍耐思念孩子的苦痛,將真相告訴了她的父母——原來孩子真正的父親是一個貧寒的年輕人,他們相愛已經有很多年了,因為害怕父母不承認這個女婿,所以才做出那樣的事來。事情發生後,女孩因為害怕而不敢把真相說出來,就欺騙她的父母,說那個孩子的父親是白隱。女孩的父母知道真相後,痛斥自己的女兒不該說這樣毀人名聲的假話,然後立刻去找白隱,並把事實的真相告訴他,向他表示深深的歉意,請求他的寬恕,然後要求把孩子帶回去。
白隱把孩子送還給他們,說:“是這樣的嗎?”
接過白白胖胖的小孩,一家人感激涕零,此後到處傳揚禪師的品德。從此,白隱禪師成了當地最受人尊敬的人。
面對巨大的委屈、眾人的誤解、照顧小孩的艱辛,白隱禪師卻只一句“是這樣的嗎”輕輕帶過,這樣的忍辱,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別人對自己的譭謗,有顛倒是非的,有無中生有的。你不計較還沒事,你一爭辯事情反而鬧得更大!所以,面對譭謗,我們要儘量冷靜,不要被別人牽著鼻子走。經常和別人爭論是非長短,只會使你的心胸變得狹窄,思維變得混亂。寬容是最好的教育
原諒別人,就是給自己心中留下空間,以便迴旋。
——禪語
禪院裡的小和尚最近老是不守寺院的清規,趁著晚上偷偷溜出去玩耍。禪師聽周圍的居民反映了好幾次,終於也起了疑心,決定去查探個究竟。
又是一個月光如霜的晚上。禪師悄悄蹲在花叢裡,一邊聽蟲兒蛙兒低聲嘶叫,一邊留神注意觀察禪院的那堵矮牆。
過了一會兒,一個賊頭賊腦的小和尚搬著把小椅子,悄悄地溜到牆角那兒。他看看四下沒人,就把椅子靠在牆邊上,自己踏著椅子翻牆出去玩耍了。
禪師從花叢那兒站起來,歎了口氣,心想:“我該怎麼處罰這個小傢伙呢?”
終於,他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徑直走到椅子那兒,坐到椅子上,等小和尚回來……
半個時辰過去了,小和尚也玩累了,就順著老路翻進牆來,踩著椅子——奇怪,椅子今天怎麼這麼軟?小和尚仔細一看,嚇了一跳——原來踩的不是椅子,而是禪師的脊背。小和尚嚇得全身發抖,不知道師父會怎麼懲罰他。
“天氣涼了,快點回去睡覺吧。”禪師揉著脊樑骨說,“年紀大了,不中用了啊。”
小和尚的臉馬上紅到了耳根子,又羞又愧地跑回房了。
這件事很快在禪院裡面悄悄傳開了,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人晚上翻牆出去玩耍了。
小和尚違反寺規跑出去玩耍,老禪師不但沒有責罰,反而關心起小和尚的冷暖,小和尚被感動了,然後整個寺院的人都安分了。
是非對錯不是寫在紙上、掛在嘴上的,那沒有用,只有把是非對錯銘刻在心裡,才會對人的行為產生影響。
小的時候我很喜歡用瓷碗吃飯,因為勺子打在白白的碗壁上會發出清脆的聲音,但是瓷碗很光滑,一不小心就會從手中滑落,摔個粉碎。所以,媽媽專門給我準備了塑膠的小碗,並警告我不許碰瓷碗。可是我很不甘心,於是就趁媽媽不注意的時候把塑膠碗換成了瓷碗,等媽媽發現的時候,我已經把飯吃完,把碗安安全全地放好了。
媽媽也不罵我,每次還是用塑膠碗給我盛飯,然後我又頑皮地換成瓷碗。直到有一次,因為看電視太專心,一不留神那只碗就從手上滑了下去。那天我很害怕,就悄悄地把碎片藏了起來。當時媽媽好像根本沒有發現,什麼也沒有說。從那以後,我每天都提心吊膽的,再也不敢把媽媽給我準備的碗換成瓷碗了,直到把那只碗忘記。等到長大一點的時候我終於明白,其實媽媽什麼都知道,而且在我打碎那只碗以前,她就把這個錯誤原諒了。
我很慶倖自己有這樣一位母親,她假裝沒有看見我犯錯誤,卻使我得到了銘記一生的教訓。如果她當時罵我一頓,或許我還會像以前一樣頑皮地和她玩自以為很高明的調包計。一方面是因為孩子頑皮的天性,另一方面是當你的錯誤受到懲罰以後,你就會自然而然地認為這件事兒扯平了,然後心安理得地忘記,心裡不會留下任何痕跡。
我想這就是成長吧,人總是在不斷的犯錯中成長的,犯錯總是在所難免,雖然這不是我們犯錯的藉口,但這是個客觀存在的事實。人活著的目的是為了成長,而不是為了犯錯,但誰能不犯錯呢?所以我想,對於那些犯錯的人,諒解或許真的是最好的教育。
全書選載完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