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

《不打不罵教孩子60招》(下篇)








《不打不罵教孩子60招》
最新親子教育經典讀本
(
篇)



本書向廣大父母介紹了60招不打不罵教育孩子的新方法,其中包含避免與孩子衝突的技巧、改善與孩子溝通的方法、常識和激勵孩子的技巧等幾個方面能夠幫助父母和孩子建立健康、愉快的關係,能夠在關愛、尊敬、引導、教育和保護中培養出更加出色的孩子。

 者:成墨初

 

1  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2  做孩子人生成長的好榜樣 
3  放下父母架子,平等對待孩子 
4  信任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5  永遠用溫和的態度對待孩子 
6  向孩子敞開自己的心扉 
7  凡事都要與孩子商量 
8  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樂 
9  主義和孩子說話的語氣 
10 鼓勵孩子說出內心的想法 
11 善聽孩子的弦外之音 
12 不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講話 
13 尊重孩子的秘密和個人隱私 
14 尊重孩子的個人興趣 
15 尊重孩子的理想和追求 
16 尊重孩子的意願和想法 
17 尊重孩子的各種權利 
18 尊重孩子的人格尊嚴 
19 尊重孩子的朋友 
20 發現和放大孩子的優點 
21 永遠別說傷害孩子的話 
22 不在孩子面前嘮叨個不停 
23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24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25 用溝通走入孩子的內心世界 
26 與孩子交流時多聽少說 
27 用溫和的建議走進孩子的心靈 
28 不用權威的口吻指責孩子 
29 從生活細節上體貼孩子 
30 讓孩子感覺到深深的愛 
31 包容孩子的過失 
32 寬容孩子的缺點 
33 理解孩子的壞脾氣 
34 多抽些時間陪陪孩子 
35 不將過高期望強加在孩子身上 
36 不扮演孩子的監工 
37 讓孩子自己作決定 
38 給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 
39 不把家變成死板的教室 
40 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 
41 允許孩子發發小脾氣 
42 不急於糾正孩子的出格 
43 不要和逆反的孩子較勁 
44 永遠不對孩子進行體罰 
45 不粗暴專制地對待孩子 
46 賞識孩子的努力和勤奮 
47 及時誇獎孩子 
48 對孩子進行合理獎懲 
49 在他人面前讚揚孩子 
50 用讚美點擊孩子的缺點 
51 肯定孩子的叛逆 
52 不對孩子進行威脅 
53 適時靈活地激勵孩子 
54 肯定和欣賞孩子的閃光 
55 不對孩子一味指責 
56 不對孩子下否定的預言 
57 不拿孩子和他人隨便比較 
58 多一些引導,少一點控制 
59 用小紙條和孩子進行交流 
60 不向孩子提苛刻條件


《不打不罵教孩子60招》繁體版  精讀本


30 讓孩子感覺到深深的愛

  沒有愛的世界是冷酷的,沒有愛的世界是悲慘的,沒有愛的世界是陰暗的。作為父母,應當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深深的愛。

  父母深深的愛,恰似大江大河的源泉,當孩子生命面臨乾涸時,給孩子希望;父母深深的愛,恰似不滅的燈塔,當黑暗襲來時,給孩子光明;父母深深的愛,恰似激昂的旋律,當孩子意志消沉時,給孩子鼓舞;父母深深的愛,恰似激越的號角,當孩子煩惱襲來時,給孩子力量。

  知心姐姐盧勤曾說過:「愛是一個口袋,往裡裝產生的是滿足感,而往外掏產生的是成就感。」的確,如果讓孩子時時刻刻成長在愛心中,那麼孩子就會生活在快樂與滿足中,就會用一種深深的愛意去感悟生命,迎接挑戰,健康地成長。

  李嘉誠的父親就是這樣對待李嘉誠的——愛要表達出來。

  李嘉誠的家族治學風氣很濃,知書識禮,李嘉誠的父親知識涵養俱佳,德高望重,致力於教育。可是,1943年冬天,對於14歲的李嘉誠來說是沉痛的,他那慈祥溫和的父親,永遠離他而去了。但面對人生,李嘉誠沒有退卻,而是鼓足勇氣面對現實,以一種豁達的心態擔負起家庭的重任,接受人生的挑戰。

  李嘉回憶說: 「難忘的是父親的擁抱。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穩健而富有涵養的父親,與我親密接觸時,常常會忍不住緊緊擁抱我,並把我舉得很高;父親還時常對我說,你是父親的驕傲,有你這樣一個兒子我是多麼自豪。父親把他滿腔的愛心都傾注在我身上,並培養我成為一個自信的、有主見的人。」

  人生的啟蒙教育,對於一個人的成長很重要。孩子的心靈充滿了天真、好奇,父母的擁抱和期待是最好的一招。

  調查表明,當今,有近70%的孩子喜歡父母的擁抱,有近1/3的孩子認為人的一生都需要父母的擁抱。西方心理學研究發現,人都有一定程度的皮膚饑餓感。在父母給予孩子的眾多接觸中,以抱著孩子和摟著孩子的肩膀最為有效。在此時,孩子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十分強烈。

  擁抱孩子,通過親子之間身體的相互接觸,是傳達愛意和親情的良好溝通方式。父母就是通過這樣的親昵來表達自己的愛。

  正是孩子在這種父母之愛的浸潤中成長,造就了孩子健全的心理,良好的道德品質,為孩子的發展奠定必要的基礎。

  孩子一切生活的基礎和未來的認識及行為幾乎全部歸結於早期教育,而早期教育的愛是孩子的人格、心智、道德等各方面發展的最重要的基礎。

  父母的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動的詩句,是陪伴孩子一生旅程的花朵。父母的愛的教育是飄入孩子耳朵的一個清音,是拂過孩子眼睛的一抹新綠,是流過孩子心靈的清澈溪流。

  用愛心去關愛孩子,就能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在父母的教育中,應把對孩子的愛放在首位,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以此來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從而充分的挖掘每個孩子的潛力。

  每個父母都應該懂得:愛是教養孩子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資格談去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是一門科學,而關愛孩子則是一門藝術。研究表明,把關愛強加於孩子,極易扼殺孩子的天性和童真,導致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礙。教育專家認為,對孩子過度的關愛與對孩子採取棍棒教育如出一轍,只不過後者的傷害是從肉體到心靈,前者的傷害是從心靈到肉體。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每一位父母都應該正確適度的愛自己的孩子,讓孩子體驗愛的力量,引導孩子走向成功。

  教育專家指出,父母愛孩子一般有五種方式:

  身體接觸

  身體接觸是最易於使用的愛的語言:常被人握著、擁抱和親吻的孩子,比那些被人長期甩在一邊且無人碰觸的孩子容易發展出健全的感情生活。

  言詞肯定

  作為孩子,再也沒有比聽到父母在口頭上肯定的話,更能使他們感受到被愛了。每個父母都應該每天對孩子說幾句誇獎和讚美的話,即使覺得自己掌握不好誇獎的尺度,那最起碼也要做到不再挖苦、數落、諷刺孩子。

  時刻關注

  時刻關注就是給予孩子全心的關注。這種關注向孩子傳達的資訊是:孩子你很重要,我喜歡跟你在一起。這會使孩子覺得他對父母來說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他覺得真正被愛,因為他完全單獨擁有父母。

  贈送禮物

  贈送禮物是表達愛的有力方式。在贈送禮物的時候,效果常常會延續到好幾年以後。最有意義的禮物會變成愛的象徵,而那些真正傳達愛的禮物,則是愛之語的一部分。贈送孩子的所有禮物,最終都會成為展示父母的愛的東西。

  行動支持

  父母對孩子的行動支持,不僅是對孩子表達愛的一種方式,還是給孩子以身作則的人生示範。父母為孩子所做的服務行動,最高目的在於説明他們成為成熟的人,並學會借由服務的行動去愛別人。而服務不單包括説明自己愛的人,也要服侍那些根本無法回報或償還這些慈愛的人。

  父母的愛是無私的,但並不是每一個子女都能感受到的。有的父母害怕嬌慣孩子,就採取一種很嚴格的方法對待孩子。孩子處於負面陰影之下。這樣的結果,常常會引起孩子自尊心的缺失。自尊心一種很難培養的德性,而獨有愛可以為之。 

  父母的愛要向孩子表達出來,這樣做有助於培養孩子美好的心靈和鑄就高尚、完善的人格。

31 包容孩子的過失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小心摔壞東西、損壞東西的事情非常常見。對自己不小心所造成的破壞,孩子也非常後悔和難過,甚至感到恐懼。

  這時,父母應該包容和安慰孩子,而不是批評和指責。批評和指責不僅於事無補,而且會造成孩子對父母感情的疏遠。以後再發生這種事情,他們可能會故意隱瞞父母,從而使孩子養成說謊的習慣。

  關心孩子,應該對孩子不小心的過失行為給予包容。這樣不僅可以安慰孩子的心靈,更重要的是讓孩子通過這件事情吸取有益的經驗教訓;而一味地訓斥和打罵,只會讓孩子感到恐懼,卻淡忘了事件本身。

  有時候,孩子可能會因為好意而不小心給父母造成傷害,這時候,父母的包容就顯得更加重要了。要做到在包容中教育孩子,真正讓孩子吸取教訓。

  當孩子本意正確、方式錯誤的時候,父母首先應該對孩子的本意給予賞識,然後幫助孩子分析錯在哪裡,並教給他正確的方法,指導孩子的生活和學習。

  受到父母賞識、包容和教育的孩子,會在愉快中接受父母的建議,時刻記住自己的過失,並在以後逐步改進或改正。

  當孩子不小心損壞了家裡的物品或傢俱,父母不要對孩子發火,而應該給他們包容和安慰。告訴孩子:「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不過,以後注意點哦!」

  當孩子出於好意卻做了壞事,造成比較大的損失時,應該告訴孩子:「謝謝你的好意,但是你的方法錯了,結果讓父母非常傷腦筋,以後應該這樣……

  我們可以看看下面案例中的父母是怎樣做的。

  有位叫大衛·柯珀菲爾的醫學科學家,當記者問他為什麼比一般人更有創造力時,他回答,這與他兩歲時發生的一件小事有關。

  有一次他嘗試著從冰箱裡拿出一瓶牛奶,因瓶子很滑,他一失手,瓶子掉在地上,牛奶濺得滿地都是——像一片牛奶海洋。

  他的母親來到廚房,並沒有對他大呼小叫、教訓或懲罰他,她說:「哇!你製造的混亂可真棒!我還沒見過這麼大的奶水坑。牛奶反正已不能喝了,在父母們清理以前,你要不要在牛奶中玩幾分鐘?」

  他的確這麼做了。幾分鐘後,他的母親說:「你知道,每次當你製造這樣的混亂時,最好還得把它清理乾淨,你想這樣做嗎?我們可以用一塊海綿、一條毛巾或一隻拖把,你喜歡哪一種?」他選了海綿,於是他們一起清理打翻了的牛奶。

  之後,他母親又說:「如何用兩隻小手拿大牛奶瓶,你已經做了一個失敗的實驗。來,讓父母們把瓶子裝滿水,看看怎樣才能拿得動它。」小男孩很快就學會了,用雙手抓住瓶頸,就可以拿住它不會掉。

  這位科學家在那一刻懂得了過失是學習新東西的機會,因此不需要害怕過失的道理。

  當孩子有了過失的時候,恰好是教育的良機。因為,內疚和不安使孩子急於求助,在這樣的時刻,他們明白的道理更能刻骨銘心。此時,父母應保持冷靜,既不要簡單粗暴地訓斥,也不要毫不在意,而應當講清道理,指出彌補過失的方法,讓孩子吃一塹長一智,從過失中學到有價值的東西。

  孩子的成長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不斷減少過失的過程。善待孩子的過失,其實也就是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使其避免再犯同類的過失或錯誤。作為父母,無論孩子所犯的過失是大是小,都應該努力以心平氣和的心境來對待;暴怒對待孩子,不但於事無補,傷害了孩子,還會掩蓋了過失的本質,可能會讓孩子一錯再錯。

  其實,孩子犯錯是很正常的。面對孩子的錯誤,如果父母不注意教育方式,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責駡、懲罰,不但不能讓孩子改正錯誤,相反會使孩子形成膽怯、退縮或者是叛逆、攻擊等不良心理。所以,包容孩子的過失,以平靜的心態對待孩子的過失,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大部分父母也想包容孩子的過失,但有時就是控制不了自己,不知道該怎麼做。那麼,你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體諒孩子的過失

  在生活中,有時父母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過失,更何況是不諳世事的孩子。因此,面對孩子的過失,父母要學會制怒,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把它看作是正常現象,是孩子成長中不可避免的。父母要心平氣和地給孩子講道理,幫助孩子分析過失所在,並指出改正的辦法。如果父母能包容孩子的過失,那麼孩子也會學會包容他人。如果對孩子暴打一頓,也不可能起到教育孩子的目的,相反有可能讓孩子從父母那裡學會了用武力解決問題。

  區別對待孩子的過失

  孩子的過失分為偶然性過失和主觀性過失。偶然性過失,一般是由於孩子無心或無意間所犯的過失,如上面案例中的孩子不小心打翻了牛奶。對待這類過失,父母要原諒孩子,並幫著孩子分析和解決問題。而主觀性過失,主要是指孩子由於故意或判斷失誤造成的過失。孩子犯這類過失的主要原因是想引起別人的注意、不知道這種行為是過失的。對待這類過失,父母一定要嚴肅認真,給孩子講清楚過失所在以及危害,並要督促孩子改正。

  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有的父母性子特別急,當孩子犯錯時,不給孩子解釋的時間和機會,先打罵一頓再說。其實父母的這種做法是很自私的,打罵孩子僅僅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怒氣,緩解自己的情緒,絲毫起不到教育的目的。有時孩子犯錯並不是出於本意,而是想幫助父母做點事,只是由於自己的經驗和能力不夠才犯錯的。比如有個小女孩本想幫父母洗碗,卻不小心把碗打碎了。如果父母不聽孩子解釋而打了孩子,其結果是打擊了孩子勞動的積極性,以後孩子再也不會幫父母幹活了。 

  教孩子學會自我教育

  有時孩子無意犯了錯,還沒等父母批評教育,自己已經開始後悔、反思並自我教育了。因此,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自己尋找原因並加以改正,這樣孩子對自己所犯的錯會有更深刻的認識,改正過失的自覺性也會更高,以後就會少犯或不犯同類的錯。

  總之,孩子的心異常嬌嫩,像一株剛露頭的嫩芽,一朵初綻放的花蕾,要求父母加倍的呵護。

  面臨孩子,父母只有用一顆博愛寬恕的心去包容他們的過失,用更恰當的方式去處理問題,正確的引導他們的人生方向,那麼他們就會踏入健康成長的光明大道。 

32 寬容孩子的缺點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界上十全十美的人是沒有的,何況是正在成長的孩子。而且孩子身上所謂的優點和缺點往往是辯證的,表面是缺點,實質卻包含著優點的潛能;今日的缺點,也許就是明日的優點。辯證法告訴父母,一切事物都處於轉化之中,在一定的條件下,一個孩子的缺點也能夠轉變成為優點。

  美玉也有瑕疵:孩子有缺點不可怕。

  人的能力從生下來那天起,就是在各種客觀影響下而成長起來的。因此作為缺點表現出來的東西,也可以說是客觀形成的一種能力。既然是作為能力養成的,要想完全矯正也是很難的。無論是缺點還是優點,如同我們現在再也不能改變我們的過去一樣,是既成事實的東西,無論如何是不能否認的。我們所能做的只有反省過去,從中吸取經驗教訓,以便重新沿著正確的方向努力。

  那麼,當孩子感覺到自己不如別的孩子做得好的時候,他們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他們往往會到父母那裡尋求一個證實或者一些安慰,這時候,父母不應再給孩子的傷口上撒上一把鹽,而應該寬容、鼓勵孩子,讓孩子始終對自己充滿信心。

  每個孩子的能力都是不同的,他們總會在一些方面有不足甚至是缺陷。這時候,如果連父母都看不起他們,甚至嘲笑他們,那孩子會更加自卑,甚至自暴自棄,從而毀了孩子的一生。

  所以,賞識孩子,不僅僅表現在誇獎孩子的優點和長處,也不僅僅是激勵孩子更加努力和勇敢,還包括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缺點、短處甚至是身體的缺陷。通過寬容孩子的缺點,可以説明孩子克服缺點、彌補缺陷,從而健康地成長。

  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強的。可以說,不論什麼樣的缺點和不足,都是可以糾正過來。例如:

  有一個叫何麗的孩子,已經上幼稚園了,她最不喜歡上的課是手工課,因為她總是不能順利地做好老師教的內容,她的手不像其他孩子那樣靈巧。為此,她非常苦惱,回家問媽媽,媽媽對她說:「每個人的能力是不一樣的,你可能不如別人手巧,可是你也有很多他們沒有的優點。再說了,媽媽小時候還不如你呢,你看我現在不是什麼都會做嗎?」

  媽媽的話讓何麗信心大增:「對啊!我雖然不如別人手巧,但是我能唱出好聽的歌曲,還會給其他孩子講故事呢!」

  上小學後,她開始討厭體育課。因為很多體育項目她都做不好,她不如其他孩子跑得快,不如其他孩子跳得高,甚至連一些簡單的動作都不能順利地完成。為此,體育老師也經常說她。看著別的同學在操場上快樂地跑著、跳著,她只能傷心地掉眼淚。

  她去找爸爸訴苦,爸爸把何麗攬在懷裡,心痛地對她說:「不是你笨,是爸爸不好,把這個缺點遺傳給了你,我小時候還不如你做得好呢,不信你看……」爸爸說著,非常笨拙地在地上做了一個前滾翻的動作。看著爸爸笨笨的樣子,何麗不禁笑了起來,原來這麼優秀的爸爸都有缺點啊!

  孩子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些缺陷,只是程度不同。對於具有明顯生理缺陷的孩子,父母更應該通過自己的賞識和鼓勵,給他們生活的自信和勇氣。有時候,甚至需要一些善意的謊言,巧妙地一下孩子,讓孩子在謊言中忽略自己的缺點,抹平心中的自卑。

  面對有缺點的孩子,父母不僅要安慰孩子、鼓勵孩子,幫助讓孩子樹立信心,更要注意發現和培養孩子的優點和長處,幫助孩子揚起生活的風帆,創造人生的輝煌。

  那麼,怎麼樣才能做到寬容孩子的缺點,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呢?

  首先,要瞭解的一點是,孩子是生來就不同的,孩子的某些缺點可能就是他的個性所致,這不完全是他自己能夠控制的,所以,父母不能以孩子不應該這樣的想法來教育孩子,而是要同情孩子的缺點,這不是他的錯,雖然需要改正,但是,要知道如果你的孩子改正了,他比沒有缺點的孩子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他事實上更優秀。

  父母之所以不接受這樣的觀點,主要是父母以大人的標準來判斷問題,這對孩子是不公平的。

  父母只有接受孩子的缺點,同情孩子的缺點,才能心平氣和地説明孩子糾正缺點,所以在教育孩子上,心態同樣決定一切。

  其次,要瞭解的是人都喜歡聽讚揚的話,對自己的缺點不是不清楚,而是不願意別人說得太清楚,所以父母不要直接攻擊孩子的缺點,那只會引起孩子的反感,這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誰都一樣,換作自己又有什麼不同呢?

  所以在指出孩子缺點的時候,最好先讚揚他的優點,即使這優點是你都不相信的,反正他相信就行了。孩子很粗心,你可以先誇他做事很果斷,就是細心差了一點,孩子語文不好,數學不錯,你當然是先誇他數學厲害,語文再加把勁那就更厲害了。

  再次,避免錯誤的家教觀念。讓孩子出色是父母的最大心願。然而,父母教育孩子的錯誤觀念以及由此導致的錯誤家教方法,不僅不能糾正孩子的缺點,反而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而抱著一味批評和指責,認為棍棒出才子,企圖用這種壓力迫使孩子改正缺點、錯誤的想法也是錯誤的。這種作法,往往使孩子越來越沒有信心,結果只能是情況越來越差。 

  孩子總會漸漸長大的,特別是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他們的逆反心理會越來越明顯,故意不聽話,甚至與父母對著幹的情況時有發生。這種情況如果單純歸為孩子的缺點顯然不太科學。對此,父母究竟應該怎麼辦?不少父母採取強制孩子服從的辦法,堅決不允許孩子的不順從行為,這是很不恰當的。強制服從,即使孩子表面上屈服了,但他們的心裡是不服的。心理壓抑久了,總有一天要爆發,到那時,釀成大問題,後悔可就晚了。

  錯誤的方法只能得到錯誤的結果,因此,每一位做父母的,在抱著教育孩子改正缺點、發揚和光大優點的美好願望的同時,千萬不要一廂情願,不講科學,採取這些錯誤的方法來教育孩子。

  所以,父母要寬容孩子的缺點,唯有如此,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改掉缺點,養成更多的優點。 

33 理解孩子的壞脾氣

  每一個孩子都會有脾氣。教育專家認為,當孩子有了脾氣時,父母首先應當理解,然後採取適當的方法,這樣才能使孩子的心情由

  孩子到了會走路的時候,什麼都想自己來做的意欲便開始萌發出來了。例如,吃飯時想自己吃,可因為還不會用調羹,撒掉的比吃進去的還多,結果會變成用手抓著吃了。不過,為了培養孩子的自發性,即便是這樣也不要去阻止他。

  開始表現出自發性的孩子,常常想要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而且一旦做不好的話就大發脾氣,不是哇哇叫喚,就是倒在地上打滾,或者是亂扔東西。

  對於父母來說,這是一個很傷腦筋的時期,於是,當孩子想自己一個人做什麼時,父母很可能就不由分說地訓斥道:「不行」。

  但是,孩子的這種自己來做的願望正是意欲成長的表現。因此,媽媽要瞭解1歲左右的孩子就是這個樣子,在孩子想自己做的時候就讓他試著做一做。

  愛發脾氣是孩子在1歲以後出現的現象,一旦不如意,便大聲哭鬧、跺腳、打滾。這種動肝火不一定是對著別人,有時候還會沖著自己。

  希望別人那樣,自己想要這樣”——這些欲望過於強烈,而現實又無法滿足,這時孩子幼稚的心便慌亂起來,在情緒上表現出不安定。想睡覺了、肚子餓了、感到累了的時候,一點小事都可能引起孩子發脾氣。

  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應不聲不響地把他抱起來,或者是平靜地注視著他,等待孩子自己安靜下來。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辦法。這種脾氣暴躁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父母需要瞭解這一點。不要覺得孩子這是變壞了,去責怪、訓斥他。

  在商店玩具櫃檯前常可見到這樣的情景:孩子要父母買某一玩具,父母不肯,孩子就大發脾氣,吵鬧不止、甚至躺在地上打滾。怕丟面子的父母趕緊以滿足孩子的願望來使孩子停止吵鬧折騰。

  孩子由此感到,只要自己發脾氣,在人前大鬧,父母就會滿足自己的願望。於是,每當孩子有新的願望,父母不答應,孩子就大發脾氣,最後父母不得不屈從。久而久之,孩子越來越得寸進尺,脾氣也越來越大,人也變得越來越任性、粗暴。

  喬莊4歲的女兒特能哭鬧,以前喬莊夫婦總是姑息遷就她,結果她以哭為武器,眼淚說來就來。喬莊感到這樣下去不行,遂找機會反復教育女兒,有什麼要求,一定要說出充足的理由來,只要理由是正確和合理的,父母就一定會滿足她。反之,如果不講理地哭鬧,那麼即使是合理的要求父母也不答應。

  這天,女兒又開始犯倔了,喬莊讓她先練畫兒。每天規定好的時間,而女兒偏偏要先玩新買的玩具。喬莊一再給她講要養成先學習後玩的良好習慣的道理,但女兒就是不聽,而且還使用了她慣用的伎倆——抹眼淚。

  這時,喬莊見說理不行,馬上斷然宣佈:「今天不能玩玩具了。」女兒一聽,哭聲又上了一個音階,喬莊也馬上升級明天也不許玩玩具了。」結果到了第二天,女兒果然沒能摸著玩具,不過她也沒敢再哭鬧,以後她就很少再採用這種無理的方式來表達要求了。

  孩子不是天生壞脾氣的,而是做父母的慢慢地把孩子養成的。行為主義心理學指出,孩子們的行為無論好壞,一旦受到了成人的讚揚或獎勵,就使這一行為得到了強化,以後在遇到類似情景時,這一行為就很容易再出現。

  當孩子第一次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以發脾氣為手段來威脅父母時,做父母的擔心孩子哭壞了嗓子,或怕在公共場所丟面子,就去摟抱孩子,滿足孩子的願望,這就使孩子發脾氣這一行為受到了強化,即孩子懂得了他可以以發脾氣來獲得父母的摟抱或得到想要的東西。為了一個又一個願望的實現,孩子開始一次又一次地發脾氣了,最終成為一個愛發脾氣的孩子。

  事實上,小孩子發脾氣有很多種類型,只要區別其中的差異,才能有的放矢,做好排解工作。孩子為什麼會有脾氣呢?

  疲勞或受挫折時發脾氣

  孩子在饑餓、疲勞或為他所做的事感到困惑時,很容易發脾氣,其發洩方式主要是哭叫和踢東西。對此父母應及時作出反應,安排他小睡或給他小吃。如果這樣還不行,就要設法使他安靜下來,問清楚他哪裡不舒服,並安慰他,鼓勵他,給他提供幫助。如果還不奏效,就讓他去做些別的事情,以轉換心情。

  尋求父母的關注

  有時,孩子想要和父母玩,想要父母注意他,或者父母沒有答應他的要求,或者父母出門不準備帶他,於是他就連哭帶喊,甚至重重地撞門。這時,父母需要對他微笑,對他說愛他,並把他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讓他發他的脾氣,等他安靜下來,再主動與他談話。

  跟父母賭氣,使小性

  該吃飯了,父母宣佈說,但孩子卻說我們去散步吧!”,他還是說;無論父母說什麼,他都反對。這時,父母可以推遲一些事情,可以放段輕音樂,讓孩子放鬆一下,切忌做正面衝突。就像父母一樣,孩子也有心情不順的時候,雨過天就晴了。

  破壞性或惡作劇的發脾氣 

  孩子可能會專門在公共場合和人多的時候,發出尖叫。對此,你可以採取隔離的辦法,既讓他冷靜下來,又作為一種懲罰。事後,父母應該告訴他這樣做是非常不禮貌也不受歡迎的,是大家不希望看到的行為和表現。

  孩子的情緒失控

  有時孩子會在身體上和情緒上完全失去控制,尖叫著而且連踢帶敲地鬧個不停,此時父母一定要冷靜,儘量抱住他,讓他平靜下來,以防他傷害自己或他人。事後,父母一定要認真聽取他的想法,瞭解事發原因,以防再犯。

  孩子一旦發脾氣,作為父母應該採取如下措施:

  首先,要搞清楚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其次,父母要儘量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比如,你是否太專權了,什麼都說了算,讓孩子感覺不到自主和成就感,如果是這樣的話,父母不妨在一些無關大局的事情上讓他做決定。教他如何做出正確的決定,這也是他真正成長的開始。

  最重要的是,在孩子發脾氣時,父母一定要把握住自己,不要急躁。如果他不願洗澡,父母不妨讓他再玩一會,但不能放棄讓他洗澡。切記讓步要有理、有利、有節,讓步不能過大,也不能過於頻繁,否則,他很可能會養成用發脾氣與父母討價還價的習慣。

  一般來說,孩子越大,發脾氣就會越加頻繁和具有分裂性,而且難於控制。最好的策略是用以往行之有效的辦法,如對待剛會走路的孩子,帶他到寂靜的地方去,叫他表達自己的感情,待平靜後再與他談曾經發生過什麼,為什麼。

  如果孩子長在4歲到5歲時還繼續發脾氣,父母一定不要跟著生氣。這時,可以告訴他父母是如何疲勞和心煩,説明他認識到這種行為如何不好,千萬不要對他進行身體或口頭上的侵犯,要耐心,耐心,再耐心。切記,在教育孩子方面絕沒有捷徑可走。

  就像與成人交往一樣,在孩子發脾氣時不要與他爭論不休。父母可以把這當作是孩子提高語言技巧的機會,誘導他把發脾氣的原因說出來,一定要沉住氣傾聽他的解釋。即便是孩子錯了,也不要在火頭上與他理論,一定要等到孩子火氣消了以後,再與他談話,指出他方才所做的有什麼不對之處。

  如果孩子一次發脾氣的時間經常過長,或經常一天發三次以上脾氣的話,那就應該尋求專業心理醫生或兒科醫生的幫助了。 

34 多抽些時間陪陪孩子

  英國教育家夏洛特·梅森認為,很多父母總是終日奔忙,從來無暇顧及孩子。當他們終於有一天想好好關心孩子的時候,發現竟然無法與孩子進行溝通,父母對孩子已經變得無足輕重。因此,作為父母應當多陪陪孩子,陪他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一位剛下班回家的父親,臉上寫滿了疲倦。兒子問父親一個小時的工資是多少,父親有點不高興地說20元。

  兒子聽了以後叫父親借他10元,父親很氣憤得說自己工作這麼辛苦,一個小時也才20元,你這小子肯定要把我的錢拿去買什麼玩具,氣勢洶洶得叫兒子馬上回房間睡覺。待父親冷靜下來,他再去找兒子,說要把錢給兒子。

  兒子聽了很高興,從床底又拿出了一些錢。父親這時更加氣憤了,問兒子為什麼自己有錢了還叫我再給你。

  兒子說,我這裡錢還不夠,現在夠了,我有20元了,爸爸,我要用這20元買下你的一個小時,你陪我玩。

  與很多家庭一樣,父母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工作上,根本抽不出時間陪孩子,但這樣做的後果是遺失了一種親情,一種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父母的愛——孩子不要你給他買多少玩具,他只要你陪著他,這就夠了。

  孩子的健康成長並不單是靠豐富的物質生活來保障的,更多的是需要父母的關愛、親情的慰藉。現在,很多父母,特別是父親都很忙碌,忙事業、忙賺錢,也忙自己跳舞、打牌,就是缺少與孩子心靈的對話,缺少陪孩子唱兒歌、講故事、玩遊戲、捉迷藏的時間,孩子一有這方面的要求,就一句話打發:「自己玩去,你沒見我正忙著嗎!」他們對孩子,除了給錢給吃穿給玩具之外,至於像陪孩子玩樂的需要,也許就顧不上了。

  其實,錢可以慢慢賺,事業也可以一步步發展,今年不行還有明年。至於自己的娛樂,更要擺正位置,不要整日沉迷於吃喝玩樂,而漠視了自己的行為對孩子潛移默化的不良影響。孩子成長中每一個腳步都是不可能重複的,許多事情,一旦錯過就不可挽回了。童心是一張潔淨的白紙,要在這張白紙上畫上最新最美的畫圖。作為父母,除了用豐富的物質生活作顏料,還要用父母之愛、稚子之情作彩筆,去描繪孩子的童真、感受、能力、理想……

  每個孩子都需要從父母那裡得到足夠的重視。在每天工作之余,作為父母,一定要騰出一些時間參加孩子的活動,例如扮演一名教師、售票員或足球教練、汽車司機等。這樣不僅給孩子提供了向父母學習的機會,還會促進家庭成員的交流,增進家庭的和睦。

  由此可見,父母和孩子接觸,關鍵的不是接觸次數的多少、時間長短的問題,而是接觸的品質。即使父母只和孩子在一起幾分鐘的時間,只要專心致志地和孩子在一起,就能讓孩子感覺到你對他的情感和關愛。

  所以,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應該非常投入地沉浸在孩子的世界裡。


  陪伴孩子不僅僅要求父母與孩子在一起,而且要求父母學會主動與孩子溝通,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是積極地陪伴著他,而不是人在心不在。孩子的心靈是敏感的,父母心不在焉的舉動休想欺瞞聰明伶俐的孩子。


  可見,孩子並不會無理地要求父母一直陪伴自己,如果父母確實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他們也會乖乖地等待,只要父母沒有忘記他們,只要父母在空閒的時候去陪陪他,跟他聊聊,孩子就滿足了。其實,孩子的要求真的很簡單,父母為什麼就不能滿足他呢?

  不要總是以忙為藉口,做父母的只要有心,並且行動,就能給孩子更多的關愛,更多的快樂和幸福。 

35 不將過高期望強加在孩子身上

  父母對孩子的前程都充滿了美好的期待,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希望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在充滿壓力和注重成就的當今時代,父母無不憂心忡忡地迫切想為子女提供一切優良的條件。

  於是,他們煞費苦心、千方百計地為孩子創造條件,不顧孩子的稟賦,以自己認定的模式塑造孩子,讓孩子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壓力。當然,過高的期望除了給孩子平添極大的痛苦外,也給父母帶來了無限的懊惱。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家庭的未來,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成為有用的人,這本身無可厚非。期望是一種有信心的等待,父母對孩子寄予期望,是一種信任,有利於孩子增強自信心、進取心,是進步的動力。同時,如果孩子也對父母愛戴,願意以實際行動取悅於父母,讓父母滿意,這就會促使孩子自覺地經常地將自己的實際表現同父母的期望找差距,並努力達到平衡。

  父母對孩子抱有期望,就不會放縱孩子或袖手旁觀,就會努力為孩子創造條件,及時督促,具體幫助,加強指導,不斷激發孩子的上進心。父母的期望是一種積極的態度,對孩子來說是一種促使孩子努力向上的精神環境,是潛在的動力。而對孩子不抱有任何期望,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客觀上對孩子起著壓抑的作用,這是不可取的。

  但是,期望過高,脫離孩子的實際,不僅不會起到積極作用,反而起消極作用。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對800名上海市區孩子的父母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95%的被調查者希望自己的孩子受教育的程度要達到甚至超過大學畢業,對子女就業期望率最高的幾種職業依次是:醫生、工程師、大學教師、科技人員、演員、運動員、作家、翻譯。

  在孩子的世界裡,沉重的學業壓力、日益複雜的學習環境、逐漸增加的家庭問題和多變社會中的人際關係,使孩子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有個居委會對500戶家庭的調查表明:85%的家庭對孩子的要求是學習好,將來比自己有出息;在被調查的中小學生中,一半以上的孩子認為父母總是對自己的學習成績不滿意,近40%的學生訴說自己處在一種一直不斷努力,但卻總是達不到目標的狀態,為此,他們心中產生強烈的內疚感和焦慮感。

  近一半的孩子常常感到對不起父母,並一想到考不上重點中學,心裡就害怕。有的孩子甚至出現做噩夢、難以集中注意力等病理反應,還有21%的孩子稱我感到活得累

  許多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希望在孩子的身上實現自己當年的理想與宏願,然而,當過高的期望與孩子的實際狀況產生矛盾時,孩子往往會產生逆反心理。

  施曉慧是個14歲的小姑娘,對於父母對她的期待,她在日記裡寫道:

  我的父母對我的期望很高,這使我很苦惱。

  小時候,媽媽把我送進了重點小學,憑藉一點兒聰明才智,我每次考試都能高居榜首。後來我考上了師大二附中的尖子班,在這個高手雲集的地方,我的心理壓力逐漸大了起來,考試成績不像小學時那麼如意了,我開始嘗試到失敗的痛苦。這時候,我是多麼希望得到父母的鼓勵呀?一次考試後,我神情沮喪地回到了家。

  一到家,媽媽洋溢著滿臉的希望,焦慮地追問起來:「考得怎麼樣呀?」我深知媽媽希望得到的是我充滿自豪的回答,但我今天卻給予不了。我心中深深地自責起來,我告訴了媽媽考得不好。媽媽原來陽光燦爛的臉一下子堆滿了烏雲,只低低地應了一聲:「考得不好,下次再努力吧!」接著便回廚房去了。

  我忽然感到很委屈,也很難過。媽媽嘴上雖然沒有責怪我,但我知道她心裡對我是極不滿意的。我便發誓,下次一定要考好,這樣才能對得起媽媽。

  很快又一次考試來到了,對我來說,就好像世界末日降臨一般。

  媽媽不斷地對我說:「你要考不好,同學就會看不起你,老師也會看不起你,你周圍的一切人都會看不起你。」就這樣,我的壓力更大了,對考試產生了恐懼感。眼中看到的只是考分,我的一切都是為了考分,我好像只是為了考分而活著。

  然而,我考試的成績卻一再地不理想,我逐漸失去了對自己的信心,開始懷疑,媽媽愛的是我還是我的考分、我的榮譽?我希望媽媽能設身處地地為我想想,別老盯著

  作為父母希望孩子學習好、考高分,這一願望固然很好,但結果卻不一定能如願以償,正確的做法應是正視現實,客觀地看待孩子的能力。如果期望過高往往會造成孩子學習上的逆反心理。

  望子成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動機和具體的教育措施是兩回事。父母要做的,首先是把自己的虛幻的、不切實際的期望值降低,讓孩子切切實實從基礎學起,功課一門一門地學,同時,有特長發展一下當然好,沒有也不必大失所望。

  如果期望過高,孩子經過努力滿足不了父母的期望,會喪失上進心,產生自卑感,心理上會有一種失敗者的壓抑感,對孩子身心發展是很不利的。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一定要適當。 

35 不將過高期望強加在孩子身上

  硬讓孩子在不適當的年齡下,通過不適當的方法去完成超出他們身心發展的事情,其實是在害孩子。

  造成無效學習

  孩子在填鴨式的教育下,可以學會彈鋼琴,認得一些字,然而孩子不見得理解那些字所代表的含義,或並未學習到音樂的節奏感。

  造成情緒障礙

  太多的學習壓力或挫折,會使孩子特別容易緊張、擔憂,沒有信心,尤其是當孩子一旦對學習產生了厭倦感,再進一步學習,就會產生心理障礙。嚴重的還可能產生強迫症

  損害人格發展

  孩童期正是孩子發展信任、自主、進取、勤奮等人格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催促孩子去做超過他們身心發展和能力的事情,會使他們產生過多的不信任感、羞愧、內疚、自卑和無能感。同時,由於孩子感到所學習的東西太難了,需要依賴父母教才會,並且自己往往不如成人做的好,久而久之,就會使孩子過分依賴父母的指導,從而損害孩子正在萌生的自主感。

  損害親子關係

  當父母不斷催促、強迫孩子去學習時,親子關係會變得很緊張,容易產生衝突。

  總之,父母因期望過高而給孩子施加的壓力所造成的後果是很嚴重的。專家們對這些父母的建議是:尊重事實和孩子的能力,科學地引導和開發孩子的潛能,少給孩子增加壓力。

  父母應該善待孩子,不要給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不要施加過大的壓力。尤其要善待那些為了獲得父母的愛而不斷努力,卻又不能一下子能達到父母要求的孩子。父母應該理解孩子已經承擔了巨大的社會壓力和心理壓力,從精神上給孩子愛和支持,還孩子一個平凡人過平凡生活的權利。 

36 不扮演孩子的“監工”

  法國思想家盧梭說:「為了使一個孩子能夠成為明智的人,就必須培養他有自己的看法,而不能要他服從我們的看法。」

  孩子的自信心和決斷力不是生來就有的,要想讓孩子具備這種能力,父母應早給孩子鍛煉的機會,讓孩子多經歷一些事情。作為父母,應該丟掉成年人的主觀意識,以孩子的眼光來理解他們的世界,並給予適當的引導,使他們通過自己的經驗學到知識。

  如果父母站在成人的立場,用成人的思維方式為孩子分析問題指明方向,告訴他們如何去做,不給孩子任何鍛煉的機會,那麼父母只是一個監工罷了。這樣的教育是很難讓孩子接受的,也會讓孩子受到極大的傷害。

  有這樣一位父親,從孩子出生後,就堅持陪著孩子。

  當孩子與夥伴玩的時候,他就看著孩子怎麼玩;當孩子學習的時候,他就把電視關掉,坐在孩子旁邊監督孩子學習;當孩子需要休息的時候,他就給孩子規定時間,不讓孩子過多的休息。在這位父親的努力下,孩子在班裡的成績名列前茅,成為父親的驕傲。

  但是,當孩子要參加中考之際,這位孩子卻失蹤了!

  被找到的孩子這樣回答:「爸爸對我的愛太沉重了,我感覺自己總是被他監視著,一不小心就會做得不好,我很恐懼自己考不了好成績。」

  可見,這位父親在不知不覺中扮演了孩子的監工。他總是監督孩子的各種行為,生怕孩子做出一些不正常的行為。而這種監視卻讓孩子的心理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他所需要的。

  明智的父母只是在孩子需要的時候陪伴孩子,在孩子忙於自己的事情時,則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讓孩子自己安排他的時間。這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空間,相處起來才會比較融洽。

  如果父母管得太來厲,只能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出現比較嚴重的對抗行為。出現這樣的結果是每個做父母的都不願意看到,因此應當及早採取措施。

  對待孩子態度要理智和冷靜

  面對孩子的錯誤要理智和冷靜,切勿簡單粗暴。對於處於在逆反期的孩子,面對他的無理要求和蠻橫態度,一定要冷靜對待,先給孩子做耐心細緻地講解,儘量讓他明白是非曲直,然後作出具體處理。

  不要總把孩子當孩子來對待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都有強烈的自主意識,獨立性增強,不喜歡別人把自己再當小孩子看,所以父母要改變以往的態度,遇到遇到孩子的意見,不要對孩子的每個細枝末節都指手畫腳,更不要大包大攬,而要與之商量。

  不要盲目責怪孩子

  有逆反心理的孩子,就像彈簧一樣,壓得越緊,彈得就越高。面對孩子的不聽話,一味地批評、責怪,只能使他們走得離父母更遠。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心平氣和地交談。

  多表揚、多鼓勵孩子

  這是一個拉近與子女關係的好辦法。因為有逆反心理的孩子普遍渴望被認同感,喜歡和那些欣賞自己的人在一起。

  教孩子學會把握自己

  可以在機會合適的時候提醒孩子,遇事要盡力克制自己,要知道,退一步海闊天空,凸顯自己的個性並非是通過與他人的對抗來實現的。

  鼓勵孩子多與人交流

  孤僻的孩子更容易衝動,走極端。父母應該鼓勵這樣的孩子多交朋友,與人多交流,使之在集體環境中感受到快樂,增長經驗,學習處世之道。

  創造和睦的家庭氣氛

  父母應成為孩子的好朋友,相互信任,共同享受快樂,舒緩孩子內心的壓力。另外,對家庭事務把孩子叫來一起商量討論,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多用事實教育孩子

  事實勝於雄辯,讓孩子在事實面前認識自己的過錯,改正自己的過錯。總的來說,對這一時期的孩子進行家教,原則上是少講道理,多擺事實,並且還要注意自己的態度,要適度;必要時,給孩子一個面子,讓他有一個臺階下,讓其有反思的餘地,這樣才能產生好的教育效果。

  總之,父母扮演孩子的監工,不是教育的好方法,好的教育方法應該是給予孩子成長的自由,並靈活多變地幫助孩子解決成長中的各種問題。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快樂成長,健康成才。 

37 讓孩子自己作決定

  生命的價值在於選擇。”但做父母的常常忘記這一點,他們不讓孩子去作選擇,總是忍不住要替孩子作選擇。於是,孩子只能按照父母的決定去做。那麼,這些決定越正確,其窒息感就可能越強。他們感受到這一點,於是想對父母說不,但他們又一直被教育聽話,所以連也不能說了,只好用被動的方式去叛逆。

  這是因為,孩子已經有了自主意識,已經不再願意什麼事情都聽父母的了,他們有了自己作決定的需求。如果孩子的這種需求長期不被滿足,自主意識就會被抑制,自信心會受打擊,影響孩子對自己的評價,很可能導致孩子產生消極的自我評價,而這一點可能會深植於他的內心。長大以後,孩子可能會缺乏判斷力和選擇的能力,缺乏責任感,凡事依賴,缺乏主見。到那時父母再想訓練孩子自己做主就很難了。

  要改善這一點,最好的方式就是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作決定,即父母給孩子制定一個基本的底線——認真生活不做壞事,然後放手孩子去決定自己的人生,只是在有必要的時候才去幫孩子。

  一個經常為自己的人生作決定的孩子,他的生命力是汪洋恣肆的,儘管因為年輕,他會遇到一些挫折,但那些挫折最終和成就一起,讓他感覺到自己的生命是豐富多彩的。

  有關研究表明,總是由父母作決定的孩子,長大後常常缺乏判斷力和選擇的能力,而且缺乏責任感,甚至不知道如何對自己負責。因此建議父母給孩子自己作決定的機會,讓孩子學會如何作決定。

  馬小俊是個乖巧的小女孩,因為爸爸媽媽工作忙,馬小俊便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奶奶每天接送馬小俊時,都會把孩子的吃穿安排好,就連喝牛奶插吸管這樣的事,她也不讓孩子做,總是自己做。

  於是,每天早晨馬小俊來幼稚園後,從不主動去玩玩具或進行戶外活動,而是四處遊蕩,非要等老師指定她去玩什麼,她才去;每當老師請她進行選擇時,她便猶豫不決,事事都要由別人作決定,自己無法作決定。

  媽媽認為這樣可不行,同馬小俊爸爸商量後,他們把馬小俊接了回來。從那天開始,爸爸媽媽既不干涉馬小俊做什麼,也不催促她做什麼。當馬小俊特別想要自己脫衣服或者穿衣服時,父母就放手讓她自己去穿;馬小俊洗澡時,爸爸媽媽儘量讓馬小俊有充足的時間在澡盆裡玩耍;吃飯時,爸爸媽媽讓馬小俊自己吃,而且不催促她,吃飽以後就不要再讓馬小俊留在飯桌旁了等等,他們儘量把一切馬小俊自己的事情都交給她自己決定。

  經過父母半年多的自主教育,現在,馬小俊已經是個獨立自主的孩子了,她有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思維、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判斷,不再是絕對聽話,叫她幹什麼就幹什麼的小木偶了。

  從案例可以看出,馬小俊的奶奶是一個十分細心的人,在馬小俊成長過程中,她總是事無巨細地替馬小俊考慮的十分周到,孩子不管幹什麼,她都事先考慮到,替孩子做好,從不讓孩子自己做,更別說讓孩子自己作決定了。她的這種做法,就是不給孩子任何自己做事、思考、說話的機會,就是這也不准,那也不准,對孩子橫加干涉,按自己的意志去左右孩子,捆住其手腳,束縛其思想。

  殊不知,這樣就可能把孩子變成沒有主見、膽怯怕事和依賴性很強的人。這樣孩子好容易萌發出來的自信心和獨立性就被摧殘了。但馬小俊父母的做法更有利於馬小俊的成長。也是教育孩子成長時應推崇的方法:

  解放孩子的手、嘴和大腦

  做父母的應該瞭解孩子在生活中的權利和職責,孩子作為家庭中的一員,有不同意父母的意見的權利,在對他們有影響的決定上,有發言權,同時,孩子也有提出不同意見和發揮自己才能的職責。觀念明確了,父母就要解放孩子的手、嘴和大腦,讓孩子行使自己的權利,讓孩子敢想、敢說、敢做,而不是一味地順從父母。

  給孩子自己作決定的機會

  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或危險的事情,父母都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作決定,而且要多提供機會,讓孩子自己作決定,並且是真正的自己作決定,父母千萬不要左右孩子。要給孩子以單獨思考、學習和玩耍的時間和機會,這樣,孩子才能成長為一個獨立、有主見的人。

  尊重孩子的意願

  做父母的應尊重孩子,把孩子當作家庭中平等的一員來對待,要尊重他在家庭中的地位,任何涉及到孩子的事情,應尊重或聽取孩子的意見。要尊重孩子的見解,甚至當父母不同意時,也要以商量的口吻表示對孩子的尊重。如:對話時,不要打斷或反駁孩子;不要干涉孩子自己喜歡的方式等。

  給孩子自己的小天地

  無論家庭的居住條件如何,父母都要給孩子一塊屬於自己的小天地、小角落。在這個角落裡,可放置玩具架及小筐、紙盒等容器,每天給孩子一些自由支配的時間,讓他自己作決定,自由地帶小夥伴玩耍,自己取放玩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

  當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強烈地要求自主,什麼都想自己去做,這種獨立性的要求是合理的、積極的,是他們生理和心理發育的必然要求。

  對於孩子,父母要注意傾聽和尊重他們的意見,並且放手,讓孩子自己作決定,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孩子獨立的精神和自信、勇敢、沉著等好品格。 

38 給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

  對於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父母不應該干涉和束縛。在自由時間裡,孩子幹什麼,由孩子自己決定,獨處也好,靜思也罷,交友聊天、夥伴嬉戲、游玩賞景、自由漫步,甚至是靜靜地發呆和犯傻,嘗試失敗和挑戰……表面看來,時間好像浪費掉了,實則不然,孩子正是通過自由支配時間,通過自主安排活動,來認識、感知生活和周圍的世界,促進身心和諧發展、提高自身的各種素質和能力。

  自由支配時間是發酵、醞釀的過程,是孩子身心發展的需要,是培養創造性人才的首要條件,奠定孩子快樂人生的基礎,是無用之大用,孩子會由此實現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給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是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需求。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非常需要父母視線之外的,由孩子自己開拓出來的,屬於他們自己的自然空間和心理空間,即便是孩子,這種空間的擴大就是孩子自我的擴大。因此,保證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非常重要,讓他們做自己的事,以保證這種獨立空間的存在和擴大。

  另外,孩子在長達一二十年的學校教育中,學習內容多而雜,難度偏大,形式單調,易使孩子產生疲勞和厭倦。

  調查表明,一天下來,特別是一周下來,不少孩子普遍感到乏力、瞌睡、頭痛、視力下降,感知能力下降,甚至厭學。長時間就會形成抑制狀態,孩子非常需要自由支配的時間以進行有效調節,通過玩、遊戲、談心交流、散步等方式消除疲勞,緩解心理壓力,以充足的精力和良好心態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

  給孩子自由的支配時間,能激發孩子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孩子各樣濃厚的興趣,讓孩子在交往、獨處、分析與解決問題時,學會思考,學會生活,提高適應、合作與協調能力。支配和控制了孩子的時間,讓孩子就無法自由活動,便會極大限制了孩子身心的自由發展和對社會的適應能力。

  給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還原了孩子童年的快樂、幻想和自由,奠定其幸福人生的根基。教育專家孫雲曉認為:「童年的快樂是一生快樂的源頭,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開端。一個人如果失去了快樂的童年,將來是無法彌補的。」

  給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讓他們可以走近自然,走近生活,親近泥土、小草和溪流,認識蒲公英、螞蚱和蟋蟀,懂得風霜雨雪、草長鶯飛、四季更替……沉浸在大自然的懷抱裡,愉悅身心,陶冶性情,促進身心和諧健康。

  因此,孩子每天一定要有玩的時間,有自由支配的時間。雙休日兩天,最少有一天能夠比較充分的玩。

  李運的兒子今年十歲了,大約一個月以前,他和班裡的一個孩子的關係打的火熱。那個孩子非常膽大,放了學經常來李運家和他的兒子一起做作業,一直做到很晚,才會回家去。

  一開始,李運很奇怪,是不是他自作主張這樣做的,家裡的父母並不允許他這樣,因為李運從不允許他的孩子這樣做。可那個孩子告訴李運,是父母同意的。李運也親耳聽到他給父母打電話告訴他們來李運家寫作業了,他父母沒有和李運態度一樣拒絕孩子,而是對他說,行,你幾點幾點要準時回家。要知道他家離李運家有十分鐘的路程,而且要過好幾個路口,車多,很不安全。

  他們在一起也沒做什麼特別淘氣的事兒,只是一邊說說話,一邊完成作業,之後一起玩。

  更讓李運驚奇的是,那個孩子晚上吃完飯,也經常會自己來他家找兒子玩兒,玩到九點多再回去。李運的孩子如果是自己只能是在院子裡玩,如果要是步行去離他家比較遠的同學家玩兒,李運是不會放心的,可這個孩子父母的做法給了他很大的觸動。李運的孩子自從和那個孩子親密起來以後,就也和李運爭取自由支配時間的權利,也要求獨自去同學家玩兒。

  有一天晚上李運答應孩子讓他自己去廣場找同學玩,並且約好八點半必須回來。結果孩子竟然自己也做到了,李運問他都做了什麼,他高興地說:「玩唄!」

  李運知道其實早就應該給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那樣他所獲得的樂趣可能要比領著他所體驗到的多得多!

  由上例可知,父母應該給孩子足夠的自由支配時間,幫助孩子發現生活的樂趣,使其能夠更健康更自然地成長。

  如何讓孩子擁有自己的時間,讓孩子更快樂地成長呢?下面一些建議,不妨作為父母的參考。

  每天給孩子留出可支配的時間

  一些父母總怕孩子的時間空下來,當孩子寫完作業以後,馬上給他安排了畫畫,剛畫完畫,又安排了學外語,外語學完了還有鋼琴。這樣做的結果,是使孩子沒有了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幾乎成了一個機器人,在父母的緊張安排下失去了自我,以至於越來越懶散、麻木和消極。

  學習時間和玩樂時間要分開

  有的父母總是埋怨孩子寫作業太磨蹭,邊寫邊玩,卻不知道這些壞習慣可能正是沒有給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養成的。因為父母經常無限地給孩子加壓,使孩子沒有玩的時間,複習了這科又複習那科,都複習完了以後還要做些高難的題目,這樣做不僅使孩子對所學的科目厭煩,而且容易使孩子養成磨蹭的習慣。孩子沒有自己可支配的時間,只好採取迂回的辦法,以爭取可玩的時間。

  不能讓孩子的自由失控

  每一個人都需要自由,每一個孩子也需要自由,沒有自由就就不可能有身心充分的發展。但是自由不是無邊無際的,自由是要受到一些制約的。父母應告訴孩子有些事情是危險的,有些規則是要遵守的。給孩子自由,但不能夠讓孩子的自由失控。因為任何自由都應該和責任相對應,責任、權利統一,有自由就有義務,有義務才能享有自由。

  給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能夠激發孩子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孩子濃厚的興趣,讓孩子學會思考,學會生活,提高適應、合作與協調能力。

  所以,父母一定要給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 

39 不把家變成死板的教室

  一個人的心境如何,將決定其行動力。教育專家認為,如果能刺激孩子的興趣,就可以充分培養著孩子的創造力。

  一個人一生學習的大好時光大多在學校裡,但學校並不是接受教育的唯一場地,家庭也是教育的好場所。要想讓家庭發揮其更大的作用,就在於努力營造家庭氛圍。

  生活是最好的教材,家庭是除了學校之外的一個特殊的課堂。父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引路人,父母的情操、理智、修養,直接影響著孩子。在每一件具體事情上,父母的所言所行給孩子的教育和影響,往往勝過平日教子時的千言萬語。

  著名劇作家沙葉新幽默感極強,其女兒也天生具有幽默細胞,還在童年時他就對女大不中留有過一番妙論:「我認為女大不中留的意思就是…………就是女兒大了,不能再在中國學習了,要到外國去留學。」後來她果然去美國留學了。

  沙葉新的女兒一次回國探親,她和父母談起同在美國留學的弟弟,說弟弟想娶個黑人姑娘。父母不由大吃一驚。「媽媽怎麼還有種族歧視?黑人女孩是黑珍珠,身材好極了,長得也漂亮。」「我倒沒有種族歧視,」沙葉新接話說,「我就擔心他們以後給我養個孫子;送到上海來讓我們帶。萬一晚上斷電全是黑的,找不到孫子那不急死我們?」女兒連忙說:“那沒關係,斷電的時候你就叫孫子趕快張開嘴巴,那不是就找到了?」

  在父女之間這場溫情脈脈的唇槍舌劍中,父親顯示了他開闊的腳襟、年輕的心態和幽默的天性,而女兒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番唇槍舌劍為久別重逢的父女增添了一份格外的喜悅。

  家庭環境可以加強也可以抑制一個孩子創造力的發展。一個對人、地、事物擁有豐富體驗的孩子,能呈現多樣化可能性和創造力。

  愛迪生是世界著名的發明家,一生中共有大大小小的發明2000多種,人們稱他是發明大王。他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自幼富於幻想和愛動腦筋。特別喜歡鼓搗科學小把戲。

  愛迪生只上過3年小學,而這三年讀書生活,還是在淘氣中度過的,他被校長認為是貪玩而被開除出校,這使愛迪生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很大的打擊。然而,他的母親最瞭解兒子的濃厚興趣,她不認為兒子的興趣是不務正業。

  母親專門在地下室裡為愛迪生開設了實驗室,支持孩子的小科學試驗,從而使愛迪生的發明能力得到了激發。12歲那年,他在火車上賣報,但同時又偷偷地在火車做試驗,差點使列車爆炸了。車長一怒之下,狠狠地抽了他一記耳光。這一耳光愛迪生落下了終生的殘疾。

  後來,耳聾的他又當過電報員,繼續學習和研究。1862發明了留聲機,轟動了全世界。

  假如沒有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以及為愛迪生創造的自由環境,盡針愛迪性具有好的天資,恐怕不會有大發明家愛迪生。

  愛迪生的成就是與父母為他創造的家庭氛圍分不開的。

  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懂得家庭氛圍的重要性,不要把家庭變成死板的學校教室,使孩子整日都是在學校的感覺。

  愉快的家庭氣氛本身就是一種教育。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請父母讓笑聲充滿家庭。

  做到這一點是不容易的,有位母親說:「孩子的爸爸在單位上與同事友好相處,待人謙和,但對孩子卻是另一副面孔,不高興就大發雷霆。」為什麼?因為父母與子女的關係是感情介入和滲透最深刻的人際關係,愛之深,則責之切。愛與恨兩種極端情感在人心靈中往往是孿生的,對孩子愛得深,也就容易產生恨。再加上父母與子女間心理上沒有障礙,語言上沒有閥門,父母一不高興極易信口開河。

  要創造和保持美好和諧的家庭氣氛,父母首先要克服情緒上的隨心所欲。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煩心事,父母在喜怒之間,應隨時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力求保持一種平和、明朗、樂觀的心境。千萬不要把憤怒、怨恨、沉鬱等消極情緒傳染給家庭和孩子。

  讓幽默為家庭添樂趣

  人人都希望家庭的港灣寧靜而和諧,而寧靜的生活也需要笑聲做點綴,和諧的日子也需要詼諧來調劑。幽默中有自嘲、有寬慰、有機智、有純真,雖然幽默的情況不同,方式不同,效果卻同樣神奇。比如遇到家人生悶氣不妨說句天氣預報可是晴天啊!怎麼多雲轉陰啦,趕上雙休日,全家聚在一起,講講故事,說說笑話,既有教育孩子的作用,又給家庭平添了不少樂趣。

  創造自由的家庭環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有利於孩子創造性發展的前提條件是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在進行創造性活動時,孩子都不希望自己受到嘲笑或干擾,而希望能自由自在地專注於自己的活動。因此,給孩子一個自由的家庭環境就顯得十分重要。

  讓笑聲充滿整個家庭

  笑一笑,十年少笑一笑,福來到,笑是聯絡感情的一種妙用無窮的方法,孩子生活在笑臉盈盈、笑聲朗朗的家庭之中,必然會心情愉快,必然會產生進取的激情和向上的力量。

  打消對子女的過高期望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心可以理解,但當子女由於種種因素,某些方面不能達到父母的期望時,許多親子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就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打罵僅是一種感情發洩,對改變子女的現狀無濟於事。與其如此徒勞無效,不如降低期望值,讓子女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自己選擇前進的道路。 

  不要過多地干涉孩子的行動

  無數事例證明,沒有一個孩子是在訓斥、干涉和棍棒威脅下成才的。棍棒威嚇暫時會起作用,但不會持久。父母把孩子當朋友,這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原則,這需要父母有良好的情緒修養,較高的精神境界和擺脫親子感情糾纏的超脫精神。


  充滿敵意的家庭氣氛,過多地干涉、訓斥孩子,都是不恰當的。為了孩子,每一個家庭都應當和睦、愉快、幸福、美滿。 


40 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

  教育專家陶行知認為,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需要有一個寬鬆的、開放的、積極的環境,需要在父母的熱切期望和等待中來引導孩子的成長。孩子的發展,要遵循天性,不能任意抹殺孩子的創造欲望和玩樂心態,要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要讓孩子自由地發展。

  孩子的成長不僅包括他身體增長,更主要的是他的語言、精神、氣質、思想以及為人處事能力的提高和發展。可為了使孩子的成長迅速一些,許多父母往往採取一些過於積極的教育措施,例如請家教、報特長班等等,根本無視孩子的興趣。

  不可否認,孩子多掌握點知識,多學點本領,本沒有什麼壞處,但關鍵是要孩子自己願意。否則,只能適得其反,不但不能使孩子按照自己的願望發展,還可能極大挫傷孩子的積極性。這是得不償失的。

  父母指導孩子太多,關注孩子太多,或者採用的強制措施和管束太嚴格,都會不利於孩子自由、健康、快樂的發展。所以,對於孩子的發展一定要因人而異,一定要給予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自由發展的空間對於孩子是十分必要的。

  有個大學生在一篇題為我的自由時空的作文裡寫道:

  我的外公是一位藝術家,我的父親是一家醫科大學的物理學教授,我的家如同一個人文與科學的夢幻組合,一個用親身的經歷告誡我為人要真誠坦蕩,對世間萬物都心懷愛與感激,即使身處逆境也要發現身邊的美;一個則用嚴謹的數學語言讓我堅信這個世界必有規律可循,求真務實善於開拓的科學精神是人們尋找安全感的良方。

  有一段時間外公告訴我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月滿則虧,萬物皆有必然之理;而父親告訴我世界可以用偶然來描述,甚至每個人都只不過因為偶然才成為自己。當我將兩句話完整地理解而發現其中的一致時,我覺得對未知世界充滿了探索的自信。我認為這種感覺永遠不是來自於灌輸,而是啟發式的誘導。記得小時候,父親從幼稚園接我回家,總帶我在路邊的咖啡館小坐片刻。在那兒,他讓我試著把不同質地的咖啡勺浮在咖啡中,就這樣讓我理解了阿基米德的發現。

  我的家庭氛圍首先是民主,從我記事起,我對家中的事務就有發言權,而且父母從不強求我做什麼,他們對我採取認同和尊重的態度。記得高中畢業填高考志願時,家裡希望我考醫科大學,而當我欲報考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系時,父母所做的僅僅是確認我是否真的做了慎重的考慮,而後便全力支持我的選擇。

  我從小寫作文就不愛打草稿,做數學題也不愛將整個步驟都寫上,我認為只要抓住重點就可以了,能用簡單的方法完成一件事何樂而不為呢!而這種偷懶的做法父母也認可了,他們的態度使我的個性在寬鬆的家庭環境下得到充分的發展。

  良好的家庭教育必有善於進行教育的父母。上述案例中的主人公就是在重視教育、懂得教育、氛圍民主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家庭教育不僅為他開拓了一個融知識與能力為一體的多維空間,而且使他學會了寬容和謙讓、理解和融洽,使他的求知欲得到了重視和滿足,人格得到了健康的發展。

  由此可見,父母作為家庭教育的實施者,必須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教育觀,必須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使家庭教育由經驗育人向科學育人轉變,由片面注重書本知識向注重教孩子怎樣做人轉變,由簡單命令向平等溝通轉變,使家庭教育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

  很多父母會劃分出一個孩子的房間,而且在孩子的房間裡,安置最豪華的照明設備,可是孩子卻喜歡在餐廳做功課,這就是因為沒有認清空間的意義。孩子所需要的,並不是單純的獨立房間,而是一個能安心遊玩,安心做功課的空間,那個空間必須讓他有待下去的欲望。

  還有不過分教導孩子的實質,就是讓孩子形成良好的自主性,而自主性的確立。除父母應有的開放型的教育方法外,更主要的是給孩子一片自己的空間

  讓孩子在家裡有發洩自我的感情,或是調整情緒的空間,是培養獨立性的基本條件。

  所以那個空間不必是一個獨立的房間,在客廳的一角劃分出孩子的角落,也是可行的做法,那個角落不擺父母的任何雜物,可以只放一些孩子喜愛的牛奶包裝、厚紙、壓扁的紙杯或是塑膠蓋等。

  空間感覺強烈的孩子,縱使沒有門或簾幕的劃分,也會在自己的場所上,掛上看不見的螢幕,然後在其中自得其樂。

  年紀稍大之後,可加一扇屏風,使空間較為獨立,如此,孩子便會用自己的頭腦去改善空間,使其便於利用。例如孩子自己動手釘的桌子,應該比父母所購買的書桌,更能給予他個人的感覺。

  父母不要勉強把孩子的房間區分出來,而應只做一個孩子創造自我空間時的助手,如此,自然能培養出孩子自主性。孩子能自由進出於自己的空間與父母的空間,而且在喜歡的情況下,自由選擇關閉自己的空間,這在培養孩子的自我意識方面,好處是非常多的。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可能會要求擁有獨立的房間,為此可以順應孩子的意願行事。孩子因知道空間的意義而要求獨立的房間,與父母隨便就為之安排一個房間,意義截然不同,孩子要求擁有自己的房間,想確保完全獨立的空間,表示他的獨立意識已前進了一大步。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應該給予積極的滿足和幫助。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是孩子成長的必然需要。作為父母,一定要大膽放手,積極為孩子創造自由的物理空間和心靈空間。 

41 允許孩子發發小脾氣

  看見自己的孩子在眾人面前脾氣發作,對父母來說是很件難為情的事。一般情況下,當孩子當眾有異常表現時,父母首先想的是自己的面子,卻很少有人真正地去關心孩子此時的心情與情感需要。於是,父母便會對孩子的行為很快地加以壓制。

  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作為訓練有素的成人,在父母的腦海中有成套的清規戒律,什麼樣的行為是可以接受的,什麼樣的行為是不應該發生的。在情感表達上父母也有明確的概念,什麼樣的情感是值得讚揚的,什麼樣的情感是不應該存在的。

  而孩子卻沒有形成這樣的概念。比如,孩子在2歲左右愛發脾氣是一種正常現象。因為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易衝動,自製力差,對挫折的容忍程度是有限的。孩子要到外面玩,父母不允許,為什麼不允許,他不明白,有可能就要通過發脾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情。而4歲以上的孩子,對挫折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初步明白了一些事理,如果還頻頻哭鬧、經常發脾氣,那麼其原因大多會在父母身上。

  父母應該明白:發脾氣是孩子正常的情緒宣洩,要允許孩子發發小脾氣,但更要找到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和安撫孩子。

  雯雯一向很固執,對自己認准的事情決不回頭。如果不如意就發脾氣,找理由哭鬧,媽媽對此十分頭疼,總是提防著她的壞脾氣爆發。

  媽媽常常對朋友說:「我家雯雯一般都很乖,就是脾氣一上來,怎麼說,怎麼勸都不行,真是軟硬不吃。」一天一位朋友說:「她總是有原因的吧?不會無緣無故就哭鬧吧?」

  媽媽留心觀察,發現雯雯總是在父母不耐心或有惱怒表情後開始發怒,而且糾纏不清。媽媽翻開一些育兒書來看,其中講到孩子對歸屬感的尋求,不禁有些醒悟。也許雯雯看到父母生氣,會想到他們不再愛他,所以有危機感,因恐慌而暴怒?

  找到原因就好辦了。有一次雯雯又鬧起來,這次媽媽沒有訓斥或表現出厭煩,而是和顏悅色地擁抱著雯雯說:「媽媽知道你心裡難過,能不能告訴媽媽為什麼難過呢?」這樣問了一陣,雯雯終於吞吞吐吐地說:「我看你剛才生氣,以為你不喜歡我了。」

  「傻孩子,媽媽怎麼會不喜歡你,剛才媽媽情緒不好,所以對你態度也就不好了。可是媽媽是喜歡你的,你要相信媽媽。」這樣以後每當雯雯有跡象要發怒時,媽媽首先向雯雯聲明她喜愛雯雯。這的確使雯雯平靜了許多,不再沒完沒了地找麻煩了。

  孩子脾氣發作,不僅嚴重損傷孩子的情緒和生理狀態,而且也使父母狼狽不堪,感到很棘手。所以父母要想方設法制止孩子哭鬧、發脾氣。怎樣制止呢?一定要根據發脾氣的原因對症下藥,方能奏效。就像案例中的雯雯媽媽,媽媽發現雯雯發脾氣的原因是因為孩子擔心媽媽忽視了自己,找到了孩子發脾氣的原因,也找到了減少孩子發脾氣的辦法。

  給孩子發脾氣的權利

  假如孩子正為某事在氣頭上,要允許他發脾氣。父母不妨先坐下,安靜地等待孩子,安靜地看著孩子,不去打斷他的怒氣,全神貫注地關注孩子,這等於告訴孩子:你是被我在意的,我在認真地注意你的感覺或問題。給孩子發脾氣的權力,有助於孩子宣洩心理能量,也是對孩子關愛的表達。

  父母自己不要經常發脾氣

  當父母火冒三丈時,要注意孩子很可能會模仿這種處理問題的方式。如果父母動輒勃然大怒,又怎能期望孩子控制好情緒呢?因此,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不亂發脾氣,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氛圍,讓孩子保持積極情緒,學會控制不良情緒的爆發。

  父母的教育態度要一致

  當孩子發脾氣時,千萬不要在成人中間形成幾派,有人不理睬,有人去哄勸,有人離孩子而去,還有人跑到孩子面前討好,更不要當著孩子爭論。成人彼此之間一定要溝通好,一旦孩子發作,全家人採取一致的態度。否則他就會更加哭鬧不止。

  滿足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孩子處於饑餓和疲勞狀態時,易發脾氣。這一點父母都很清楚,但對孩子心理需要卻重視不夠。孩子有遊戲和交友的需要,父母對此能否正確對待,對孩子是否發脾氣有很大影響。還要培養孩子的廣泛興趣和愛好,在不影響孩子學習的前提下,可引導孩子學習繪畫、下棋、彈琴等,以逐步培養他豁達的性格。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和鬆弛訓練

  孩子生氣時,父母除了表示對他理解和關懷外,還要儘量轉移他的注意力,引導他做些愉快的事。對大一些的孩子可通過各種體育活動來達到其精神和身體的放鬆。有規律的深呼吸也有助於孩子身心鬆弛。

  及早發現孩子發脾氣的苗頭

  發現孩子發脾氣的苗頭後,父母要鼓勵孩子把心中的不快傾吐出來。一旦發現孩子的情緒有導向發怒的可能,父母應立即提醒他。並搞清哪些事情正在困擾著孩子,並向孩子提供一定的幫助。

  讓孩子有適當發洩的機會

  如果孩子的壞脾氣已經形成,第一可以採取冷處理方式,在其發脾氣時故意忽視不理,讓他慢慢冷靜下來。第二可以選擇適當的方式讓他發洩出來。如通過交談幫助他把怒氣宣洩出來,或者讓孩子去跑步,或去大聲地唱卡拉OK等等。 

  孩子的喜怒哀樂等情緒體驗是毫無掩飾的,他們敢愛、敢恨、敢說、敢笑,這是孩子心理的一種優勢,一種使得孩子能及時宣洩各種情緒能量的優勢,他們自然流露這些情緒並不是什麼可恥的事情,只要不擾亂別人的正常學習和生活,不傷及別人,就沒有什麼對和錯之分。並且父母要鼓勵孩子這樣做。父母只有細心地觀察孩子,理解孩子,允許孩子自由地表現,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引導,才能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 

42 不急於糾正孩子的“出格”

  現在孩子們的生存、成長環境,無論是家庭還是社會,都和父母小時候不一樣了。他們接觸社會、接觸新事物更早、更廣泛,他們面對的世界更精彩。這就更容易增強好奇心,容易突發奇想,有意無意地做一些出格的事。

  針對這種情況,國內教育專家們指出:面對孩子的諸多出格行為,如果父母簡單地看成越軌、破壞紀律而加以批評和限制,可能就會把一些孩子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扼殺在框框裡。

  反之,如果父母能夠正確地對待孩子的出格行為,對他們加以正確的引導,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他們的創造精神和戰勝困難挫折的勇氣,那麼在出格的孩子們中間一定會出現更多人才。

  一名美術老師曾給孩子們設計過一個課題:讓孩子們畫自己的故事繪本。老師先給孩子們講了一個關於鴨子的故事,然後又講了鴨子的特點,分析了怎樣畫鴨子,然後給他們四折的長紙,讓孩子們發揮想像,自己編繪關於鴨子的故事,孩子們很興奮,互相說笑著開始了他們的創作。

  6歲的伊雪想了好長時間才開始動筆,一出手就畫了半隻鴨子!陪孩子畫畫的父母們看見一張大紙上什麼都沒有,卻在畫紙邊上只畫了半隻鴨子,都覺得不可思議,開始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怎麼只畫個鴨屁股呀?這孩子怎麼亂畫呢?好好一張紙不畫,畫到邊邊上幹什麼?……」伊雪媽媽也說:「你看人家畫的多好!你看你!」「哪有畫半個鴨子的呢?怎麼能畫的這麼不完整?都到紙外面去了?把紙翻過去重畫吧!」

  老師趕緊過去看了看,說:「讓孩子畫完,不要著急!孩子一定有她自己的想法!」

  果然,伊雪下筆後,似乎胸有成竹,很快完成了那幅畫。老師讓她給大家講講畫的內容,伊雪簡單的講了一下她畫的故事:「鴨媽媽和鴨孩子出去玩,走散了,小鴨去問青蛙媽媽:你好!你看到我的媽媽了嗎?青蛙媽媽沒看到;小鴨又問烏龜姐姐:你好!你看到我的媽媽了嗎?烏龜姐姐也說沒看到!最後小鴨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媽媽,原來,媽媽去找妹妹了!媽媽帶著小鴨和妹妹一起去了遊樂場!」

  這時,大家才明白,原來那畫面上的半隻鴨子,是跟著媽媽的小鴨子。媽媽和妹妹已經走出畫面了,而小鴨子才走出去一半。

  看著畫面,老師為孩子的創意感到欣喜。伊雪的媽媽也感到震驚。

  對於一個六歲的孩子來說,做的事情雖然出乎父母的意料,可是這樣的豐富想像力,是多麼的寶貴啊!

  強烈的出格思想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害的,但孩子的出格思想也有其不可忽視的積極因素。認識到了這一點,有助於正確對待孩子的出格,因勢利導地教育孩子。

  教育專家指出出格對於孩子的成長有如下幾方面的積極作用:

  有利於孩子獨立性的發展

  孩子的出格大多發生在青春期。青春期的青孩子處在生理發育的高峰期,這一階段也是心理發展的巨變時期。這個時期是由孩子向成人過渡的心理斷乳期,他們不再像兒時那樣依戀父母,也不再把父母看作是至高無上權威。這樣的心理素質,如果能悉心保護,正確引導,有利於其獨立創造性的發展。

  有利於孩子情緒的調節

  孩子處於發育的過渡時期,其中樞神經系統活動的基本過程,一般是興奮過程強於抑制過程。有出格思想的孩子,是不會讓情緒長期滯留在心中的,發洩後情緒會得到調節,對孩子心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求異思維

  孩子的出格思想,有時是針對傳統思想的束縛而產生的。傳統觀念認為是這樣的,而具有出格思想的孩子偏偏認為是那樣的。雖然有時可能鑽牛角尖或失之偏頗,但更多的時候,卻是他們求異思維的表現,他們在試圖獨闢蹊徑,從其它角度來觀察和分析問題。

  有利於孩子形成開拓的個性

  孩子產生出格思想,實質上是他們心理上對於常規的突破。當他們心理上一進入突破階段,表現出來的,就不再是過去的聽話、順從,而是勇敢和冒險。現代社會充滿著競爭,從小培養孩子好勝、敢闖的心理素質,有利於形成開拓、進取的個性。

  所以,一個合格的父母應該能夠正確認識和對待孩子的出格,並積極引導孩子,使其朝著富有建設性的健康方向發展。

  父母應該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離經叛道行為呢?教育專家為廣大父母們提供了如下對策。

  正確理解孩子的“出格”

  父母要知道孩子的一些出格行為,其實是對於自己生理心理成熟的一種嘗試性反應。絕大多數並非父母所想像的那樣,孩子真的學壞了,而只是孩子個體成熟的心理反映而已。

  正確應對孩子的“出格”

  父母發現孩子的出格行為時,的確需要表明態度,但是,方式方法非常重要。應該給孩子一個平等對話的機會,避免因為簡單粗暴而傷害了孩子的感情,甚至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推動孩子走向父母希望的反面。

  建議父母在這個時候,可以採取主動式聆聽,最好由父親來處理兒子的問題,母親來處理女兒的問題,這樣的共同語言會多得多。父母可以坐在孩子身邊,主動和孩子聊聊這方面的問題,可以告訴孩子自己在這方面的一些經驗和體會。 

  用溝通交流走入孩子的心扉

  交流、溝通是走進孩子心靈的最好方法。面對出格的孩子,和他們進行良好溝通是引導他們的必要前提。每個父母都應該提高自己和孩子交流溝通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夠走進孩子的心扉,摸透孩子的想法,才能採取具有針對性的,高效的教育方法。

  作為一名合格的父母,一定要敢於接受孩子的出格,要能夠善待孩子的出格行為, 要善於引導孩子走向精彩的人生。 

43 不要和逆反的孩子較勁

  當孩子出現叛逆心理的時候,作為父母應及時和孩子溝通,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念。不要對他的行為潑冷水,也不要採取強制的手段,要多給孩子一份愛心和寬容。

  作為一個好父母要懂得:在孩子出現逆反心理的時候,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幫助和愛心。

  13歲的劉剛正處在青春叛逆期,他反抗、易怒,對一切看不順眼的事物都極力反對、逃避,把母親的教導當作耳邊風。

  一天晚上,劉剛從外邊回來。一頭鑽進臥室,躺在床上,想想一天的不如意、不順心,伸手想抱起枕頭發洩,卻意外地發現一封信。

  他打開信,上面寫著:「兒子,我瞭解你對目前的生活感到不順心和失敗。我知道做父母的不一定什麼都對,但是,我對你的愛是全心全意的,你所說的、所做的任何事都不會改變這一點。任何時候,你想找我談談,我永遠歡迎你。

  請記住,無論你身在哪裡,做什麼事,我都永遠愛你,更以擁有你這個兒子而感到驕傲。愛你的媽媽。」

  在以後的生活中,當劉剛的情緒波動時,他的床邊總會出現一封母親的信。這樣的信,一直伴隨到他長大成人。

  孩子走向成熟的青少年時期,是孩子處於開拓的萌動期。這個時期,也是孩子的叛逆期。作為孩子首任啟蒙老師的父母,應該怎樣對待孩子的叛逆行為呢?

  保持自己頭腦冷靜


  孩子叛逆,父母一般會不滿,一般會用自己的權力來壓制孩子。其實,此時的父母,應該提醒自己,保持冷靜,等孩子冷靜,才進行溝通。孩子叛逆時,言語和行為會猶如暴風雨,不懂得控制自己。但父母是成年人,應該懂得何時該保持冷靜。


  平等地和孩子溝通

  許多時候,父母應站在第三者的立場分析孩子叛逆的原因。

  許多父母總覺得自己是對的,孩子應該聽父母的。但是,孩子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處理問題的方式,所以父母應該放下架子,耐心聽一聽孩子自己的想法,從感情上、從具體事件上與孩子達成一致,做一些適當的讓步。

  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很多時候,父母應該超脫自己的角色,用第三者的角度觀察孩子叛逆的問題。也許就會發現,問題不一定都在孩子身上。父母一般都會認為自己是對的,自己從前都聽父母的,自己的孩子也該聽自己的。因此,孩子不順從,在他眼裡,就成了叛逆。所以,身為父母,有時必須謙卑,放棄自己的執著,以不同的角度看待孩子,做到遷就孩子。

  藝術地批評孩子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犯錯誤就一味地批評,這樣就會刺傷孩子的自尊心而使其產生逆反心理。要是父母先對孩子的優點給予肯定和表揚,再指出不足和錯誤之處,孩子的自尊心得到了滿足就會樂意接受和改正。

  引導孩子理智化

  有些問題,如早戀,父母應對孩子進行有情、有理、有據的說服、勸導,尊重孩子的感情和人格,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問題。同時,用具體事例改變孩子的理想化思維,用自己的冷靜、理智換取孩子明智的選擇。 

44 永遠不對孩子進行體罰

  美國的一項教育研究報告表明:當父母試圖用體罰手段來達到減少孩子反社會行為的目的時,其遠期效果往往適得其反。體罰孩子只會使孩子的行為更加不規矩。

  這份研究報告的作者社會學家默里·斯特勞斯說,這項研究表明,體罰效果適得其反,它令父母自食苦果,並使事情變得更糟。

  斯特勞斯的研究小組分析了1988-1990年間對美國全國8076-9歲孩子的父母進行調查得到的資料,並比較了在這段時間內受體罰和未受體罰的孩子反社會行為的程度差異。

  研究表明:44%的父母表示,在接受調查前的一周內曾體罰過孩子,並且在那一星期平均每人體罰兩次。若不考慮其他影響因素,如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父母給予孩子溫暖和支援的程度等,體罰越頻繁,最終孩子反社會行為的程度就越高。

  反社會行為包括:欺騙、撒謊、吹牛,對待他人野蠻、刻薄、做了壞事毫不內疚和刻意打壞東西,在學校不守紀律,與老師關係惡化等。

  殷辰兵的父母原在某水泥廠上班,由於單位不景氣,二人都下了崗。殷父在街上踏三輪車,殷母在家操持家務。他們將全部希望寄託在殷辰兵身上,希望他長大後能出人頭地。在教育方式上,殷父信奉棍打出孝子,而殷母則是百般哄勸,夫妻之間為此經常發生爭吵。

  在這種家庭中,殷辰兵性格孤僻,成績一般。他上初中三年級,有幾次考試不及格。殷父十分惱火,對他非打即罵。每當殷辰兵挨打後,殷母總是偷偷地給他幾元錢,要他做個乖孩子,不要惹父母生氣。然而這一切並沒有效果,殷辰兵成績每況愈下。

  一天晚上,殷父在街上踏三輪車,發現幾個流裡流氣的小青年正調戲一個女孩子,其中竟有殷辰兵,而且嘴上還叼著香煙。殷父將他扭回家,用繩子捆住,結結實實地揍了他一頓。事後,殷母摟住兒子,哭著哀求他要爭氣,不要學壞。

  第二天,殷辰兵像往常一樣背著書包上學,一整天沒有回家,在殷辰兵的床上,發現了一封信。信中說:「我總是惹你們傷心,我走了,等混出名堂我再回來。」殷母很是焦急,而殷父則大罵:「早死早好,不許你去找他?」

  5天後,公安人員到殷家,告訴他們殷辰兵因參加一搶劫團夥被抓住了,這一天,殷辰兵離16歲的生日還有一個星期。

  在這個案例中,殷父採用棍棒教育的方法,心中雖然也有強烈的愛,但為了維持父母的尊嚴,強迫孩子服從自己,要求孩子逆來順受,簡單地讓孩子服從,否則就打罵,行為粗野。打罵只能讓孩子暫時屈服,挨打的時候,百依百順,避開父母就有一種輕鬆感和自由感,惡行顯露。長此以往,使孩子的惡劣習氣不斷滋長。常受訓斥和打罵的孩子,對別人也習慣於張口就罵,抬手就打,行為粗野,也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香港教育專家莫琳在自己的專著裡曾舉過一個例子:

  多年以前,我發現了一個有效的家教小秘密,就是寬容比懲罰更有效。當時我的孩子10歲。他已經習慣於不時大發一陣脾氣。事後他總告訴我他無法控制自己,他一直認為男孩子就是這樣。

  對於這件事情上,我沒有對他取用懲罰或說教的老方式使他改掉這種圖一時之快的習慣,而是採取寬容和獎勵的辦法,說如果他能夠一個月不發脾氣,我就給他買他一直渴望的那件昂貴的玩具。結果以後的一個月內,他真的沒有發一次脾氣,這時我向他指出,如果他願意的話,他是可以控制自己的脾氣的。從此,他就不再亂發脾氣了。

  莫琳的經驗正告訴父母:父母只要肯動腦筋,只要真正關愛孩子,就一定能夠找到比體罰孩子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教育專家指出:家庭教育,懲罰得越少越好。如果父母懲罰過度,對孩子或打或罵,就會失去父母的道德權威。孩子可能會因為父母的脾氣捉摸不定而害怕,但父母永遠無法贏得他們的尊敬。而權威應該取決於尊敬——而不是棍棒、皮帶和笨蛋的叫駡。

  因此,作為合格父母,永遠不要對孩子進行體罰。 

45 不粗暴專制地對待孩子

  在中國,自古以來父母對孩子最拿手的教育方法就是打。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是禍害”“樹不修不成料,兒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這都是歷史上相傳的教子經驗。孩子犯了錯,一些脾氣暴躁的父母在恨鐵不成鋼的惱火下,失去理智地對孩子進行打罵,想以此來促使孩子改正錯誤。

  然而,打罵這種粗暴的教育方法,不但不能達到父母的教育目的,而且會使孩子形成說謊、冷漠、孤僻、仇視、攻擊等心理問題,而這,往往會成為孩子日後不良行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源,也會造成孩子出走、自殺等終生遺憾事情的發生。

  很難想像生於富裕家庭的小良,談起父母來居然感受不到半點親情。記憶裡父母都忙於自己的工作,父親從沒帶他出去玩過,對他的教育不是呵斥就是貶低諷刺,粗暴的父親需要的是兒子的順從與聽話,母親一般護著兒子,為了他的事,父母的關係也跟著緊張。

  高考結束後,小良落榜了,暑假裡整天在家待著,除了上上網,打打遊戲之類,就無其他的活動安排,意志日漸消沉,精神逐漸頹廢,自己懶得跟同學聯繫,同學的邀請也基本是採用回避,作繭自縛式的把自己困在裡面。對於小良異常的言行舉止,母親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比誰都著急,卻又無法可施。

  心理學實踐證明,存在心理問題的孩子,大多是因為父母採取了單向教育,他們不瞭解孩子的內心,刻板地說教、粗暴地打罵、無情地強制、精神的虐待,不僅惡化了親子關係,還讓孩子喪失了安全感和歸屬感,從而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個性的健全發展

  所以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父母應耐心細緻的作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告訴他哪兒錯了,為什麼錯了,同時還要告訴他,同樣的錯誤不要重犯,要及時的糾正,要吸取教訓。切莫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孩子,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那麼,父母如何才能避免粗暴專制地對待孩子呢?

  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提出合理要求

  要使教育獲得成功,就要全面瞭解孩子身心發展的實際水準,遵循孩子生理和心理的發展規律。無論是讓孩子學做家務勞動,還是讓孩子學習文化知識,都要從孩子實際身心發展出發,遵循從易到難的順序進行,忽視了這一點就難以獲得應有的效果。

  在教育中,有的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急於求成,只從主觀願望出發,把孩子看成實現自己心願的工具,要求孩子這樣那樣,過高的要求致使孩子難以接受,就會逐漸產生厭倦情緒。而對此,父母卻一味埋怨孩子不理解父母苦心,甚至施加打罵這樣的粗暴方式,這樣做不僅不奏效,往往事與願違。所以,只有從孩子的實際水準出發,循序漸進地啟發教育孩子,才能達到教育目的。

  父母要控制情緒,平衡心態

  當孩子犯了錯誤或做出一些令父母難以接受的行為時,有些父母一時過於激動,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打斷甚至不聽孩子的解釋,就對孩子訓斥或粗暴的打罵。的確,孩子在父母的大吼大叫下,或許會表現得聽話、服從,但這樣的手段會逐漸無法控制局面。

  初期會讓孩子的受到驚嚇,影響穩定的情緒和心理發育。逐漸就會使孩子有錯也不向父母說,採取隱瞞、撒謊等方法來逃避父母的斥駡,久而久之也會像父母一樣以同樣的手段對待別人。而且父母打孩子是教育無能的表現,會把自己最氣憤、最薄弱的環節暴露給孩子,孩子就知道了怎樣能使父母暴怒,那他想氣父母的時候就會如此做。

  孩子是不可能不犯錯誤的,但也不可能永遠是錯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在不斷學習,不斷成熟,會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儘管他有時會有些片面。因此,父母不要把孩子當成成人,以父母的要求來強求孩子。當發現孩子犯了錯時,要保持冷靜,先反省一下是否自己教育方法上的問題。

  還有,在和孩子的談話中,如果孩子的意見和自己有衝突時,千萬不要失去控制大吼大叫,應該冷靜地分析一下孩子的意見是否正確。如果正確的要給予支援,如果是錯誤的,父母應該在商討的氣氛中給孩子分析,切記不要一味地否定孩子的意見,不然會使孩子養成沉默寡言的孤僻性格。所以,父母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分析孩子的觀點和看法,那樣就會對孩子多些理解,也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完善他的行為和觀念,並理解你的説明和指令是為他著想。

  此外,父母還應該注意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消極的情緒,那樣會使孩子受到父母的消極情緒影響。

  冷靜處理孩子的不良行為

  父母打罵孩子往往是自己急了的時候,因此要學會冷靜面對,處理孩子的不良行為。所謂冷靜就是在自己著急、上火、生氣時不要教育孩子,自己先消消氣,等心情平靜了再教育孩子。這樣才能防止粗暴型教育,冷靜地、客觀地處理好孩子的各種問題。

  有一個三年級的學生,放學回到家興高采烈地告訴媽媽:放學時老師叫他們幾個值日生掃地,結果他們幾個一窩蜂地跑了,把老師氣得要命。看著孩子那因為高興而通紅的臉蛋,這位媽媽心理儘管氣憤,但口中仍然只說了是嗎就沒有再說什麼。 

  到了晚飯後,等到自己心情平靜下來,才坐下來,讓孩子說說這事對不對。這學生也明白自己做得不對,就向媽媽認錯。媽媽看到孩子認錯了,心裡很高興,又問他要怎麼做。孩子想了想對媽媽說:要向老師認錯,保證做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看到孩子既承認了錯誤,又懂得如何改正,媽媽高興地笑了。

  在這個例子中,如果媽媽一開始就批評教育他,或者責駡他,可能不但收不到教育效果,還有可能使孩子以後不和媽媽說學校的事情,因為當時孩子處於興奮狀態,根本沒有意識自己做錯了事。所以,對待孩子的錯誤,父母要善於進行冷靜處理。


        本書已選擇精華部分供您閱讀















free counter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