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向廣大父母介紹了60招不打不罵教育孩子的新方法,其中包含避免與孩子衝突的技巧、改善與孩子溝通的方法、常識和激勵孩子的技巧等幾個方面能夠幫助父母和孩子建立健康、愉快的關係,能夠在關愛、尊敬、引導、教育和保護中培養出更加出色的孩子。
作 者:成墨初
目 錄
第1招 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第2招 做孩子人生成長的好榜樣
第3招 放下父母架子,平等對待孩子
第4招 信任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第5招 永遠用溫和的態度對待孩子
第6招 向孩子敞開自己的心扉
第7招 凡事都要與孩子商量
第8招 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樂
第9招 主義和孩子說話的語氣
第10招 鼓勵孩子說出內心的想法
第11招 善聽孩子的弦外之音
第12招 不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講話
第13招 尊重孩子的秘密和個人隱私
第14招 尊重孩子的個人興趣
第15招 尊重孩子的理想和追求
第16招 尊重孩子的意願和想法
第17招 尊重孩子的各種權利
第18招 尊重孩子的人格尊嚴
第19招 尊重孩子的朋友
第20招 發現和放大孩子的優點
第21招 永遠別說傷害孩子的話
第22招 不在孩子面前嘮叨個不停
第23招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第24招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第25招 用溝通走入孩子的內心世界
第26招 與孩子交流時多聽少說
第27招 用溫和的建議走進孩子的心靈
第28招 不用權威的口吻指責孩子
第29招 從生活細節上體貼孩子
第30招 讓孩子感覺到深深的愛
第31招 包容孩子的過失
第32招 寬容孩子的缺點
第33招 理解孩子的壞脾氣
第34招 多抽些時間陪陪孩子
第35招 不將過高期望強加在孩子身上
第36招 不扮演孩子的“監工”
第37招 讓孩子自己作決定
第38招 給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
第39招 不把家變成死板的教室
第40招 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
第41招 允許孩子發發小脾氣
第42招 不急於糾正孩子的“出格”
第43招 不要和逆反的孩子較勁
第44招 永遠不對孩子進行體罰
第45招 不粗暴專制地對待孩子
第46招 賞識孩子的努力和勤奮
第47招 及時誇獎孩子
第48招 對孩子進行合理獎懲
第49招 在他人面前讚揚孩子
第50招 用讚美點擊孩子的缺點
第51招 肯定孩子的“叛逆”
第52招 不對孩子進行威脅
第53招 適時靈活地激勵孩子
第54招 肯定和欣賞孩子的閃光
第55招 不對孩子一味指責
第56招 不對孩子下否定的預言
第57招 不拿孩子和他人隨便比較
第58招 多一些引導,少一點控制
第59招 用小紙條和孩子進行交流
第60招 不向孩子提苛刻條件
《不打不罵教孩子60招》
《不打不罵教孩子60招》繁體版 精讀本
引言 不打不罵也能教出好孩子
打和罵是一種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
教育專家認為:打罵教育是中國傳統專制家庭制度的殘餘,會對青少年身心造成嚴重摧殘。打罵教育,也是一種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僅不會使孩子成才,而且還有可能釀成家庭悲劇。
英國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思想家約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愛護和培養孩子的榮譽感和自尊心,反對打罵孩子。他斷言:“打罵式的管教,其所養成的只會是‘奴隸式’的孩子。”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父母們的普遍願望。但是,由於他們教育“失重”、“失度”,有意或無意中採取了打罵的教育方式,結果事與願違,出現了不少觸目驚心的家庭悲劇。
打罵教育倒不單純是為了顯示父母的權威,很大程度上是父母受一種錯誤的教育觀念所支配,那就是“不打不成才”。有人在一所小學校裡以“你的父母打過你嗎?”為題,請孩子們認真思考後舉手錶態,幾乎百分百的孩子回答是:挨過父母的打和罵。至於不幸被打死打殘的新聞也屢有報導,有的故事還被搬上銀幕。當然這算極端的例子,但絕對不是聳人聽聞。
用打罵的方法教育孩子,“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是禍害”、“棍棒底下出孝子”、“樹不修不成料,兒不打不成才”、“捨不得重打,上房揭瓦;捶捶打打,出匹良馬”就是許多家庭世代相傳的教子經驗。
打罵孩子乃至造成終生遺憾的,其實並非是許多父母的本意。父母之所以面對那嫩生生的骨肉下得了拳腳,實在是一種恨鐵不成鋼的無能而已。打罵孩子的父母,過後沒有不後悔的。但是到了下一次,再遇到所謂的“忍無可忍”的時候,那暴力的手就還會打向孩子。
教育專家指出:打罵孩子還說明某些父母的頭腦裡還存在封建父母的舊意識,沒有充分認識打罵、體罰孩子的危害性。他們不考慮孩子的需要與特點,一味地從自我出發,不允許孩子有半點差錯或異議,使孩子感受不到親子之情和慈母之愛,使孩子處於不安和焦慮之中,體力智力發展受到不良影響。
同時,由於得不到應有的愛和支持,孩子往往形成冷漠、孤僻、仇視、攻擊、自信心差等心理問題,並且這些心靈創傷,往往會成為日後不良行為甚至犯罪的根源。
打罵孩子造成終生遺憾的事情時有發生,孩子不堪忍受上吊自殺的有之,離家出走的有之,父母失手打死孩子的有之。
打罵從表面上可以使孩子暫時克服自己不正確的欲望和控制不正確的行為,但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弄不好還可能使孩子養成說謊的毛病,變得陽奉陰違,父母面前不做、背後做。孩子幼稚無知,分不清善惡好壞,也沒有堅強的性格,父母就要耐心細緻地教他學會分辨,積極地啟發和引導。
打罵會污辱孩子人格和扼殺孩子個性,會使孩子反感、對立,還容易使孩子喪失自尊心,失去生活支柱,逆來順受,畏首畏尾。長大後不能獨立自主,凡事都要依賴他人,容易形成“隨風倒”的性格。
打罵孩子是父母無能和缺乏修養的表現,還可能引起孩子對父母的蔑視,降低父母的威信。有的孩子在腦子裡根深蒂固地形成“你有錯,我就打你”的觀念後,他就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其他孩子,還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下一代,將來會成為權威型、暴力型的父母。
打罵是對孩子行為後果的一種不良處理方式,父母目的是為了使孩子克服缺點、糾正錯誤,説明他們分清是非,明確努力方向。但是,打罵本身並未指明什麼樣的行為是正確的,應該的,與之相伴隨的常常是孩子的消極情緒。因此,父母教育孩子要做到有理、有力、有效、適度、適時。
打罵教育,是一種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在現代的家庭中,應該避免出現。
打罵教育只會摧殘孩子的身心
中國人歷來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實,這種粗暴的家教方式只能摧殘孩子的心靈。教育孩子只能說服,不能壓服,只能用愛交換愛,用信任交換信任。
教育專家認為:打罵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中國老話實際上是按父母的意志來改變孩子的行為,結果必然會傷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父母打孩子,實際上是向孩子表示:當別人的需要與你的需要發生衝突時,武力(或權力)是有效的解決辦法。這樣孩子長大後,他很可能會以武力解決人際衝突,結果是受挫或破壞良好的人際關係。
另一方面,這種管教並不能增加孩子的自律。當有人管著的時候,這種孩子常常不敢表達自己,但沒人管的時候又什麼都敢做。這種教育方式很可能培養出一個“兩面人”。
那些被打罵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雖然已看不到他們身體上挨打的傷痕。但在他們的內心,仍然保留著幼年時挨打的痕跡,其後果是造成對自己沒有信心,莫名的內疚,這種內疚會有不同的表現:性格有攻擊性,跟人相處困難,或工作不負責任等等。
這種幼年遭受打罵造成的人生不自信,不僅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身心,還會直接限制孩子個性的發展,阻礙了孩子特長的發揮,和很大程度地影響孩子未來的事業成功。
世界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尊重被教育的對象,是教育的實質和精華。”教人首先要教心,在人類精神財富的合聲中最細膩、最柔和的旋律應該是對他人尊重的心聲。
尊重孩子就是要承認他的人格尊嚴,傾聽他的意見,接納他的感受,包容他的缺點,分享他的喜悅。
尊重孩子應當是無條件的,也就是這份尊重不決定於孩子的行動而是對孩子的整體接納,尤其對暫時後進的孩子更要尊重和相信他的價值和潛能。
綜上所述,打罵只會摧殘孩子的身心,使孩子失去人生自信,而唯有尊重,才能讓孩子鼓起人生信心的風帆。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避免打罵教育在自己家裡出現。
不打不罵照樣教出優秀的孩子
管教孩子的方法有千百種,打罵孩子可以說是最常見最直接的方式。但是時代在變,家教觀念也在更新,父母管教孩子的方法當然也不可能不變通。也許父母會感到疑惑,如果把棍子收起來,是不是就會寵壞孩子?其實,當孩子犯錯時,以尊重的態度讓孩子自己負責,反而更能培養孩子獨立而理性的人格。
世界著名教育家愛德華教授認為:父母的手應該充滿關愛與溫暖,而不是讓孩子感到陌生和恐懼。一個在戰戰兢兢中長大的孩子,會漸漸發展出負面的行為,例如: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感覺就說謊,有需求不敢說就偷竊等。不過,有些父母又時常感到很為難,因為除了打罵之外,他們似乎總是難以找到有效的教育方法。
當被問到為什麼要打罵孩子時,許多父母的回答都是“不聽管教”。針對這種情況,教育專家指出:父母在打罵孩子的時候,總是把原因全部推到孩子身上,認為是孩子逼自己這樣去做,卻很少去尋求其他的方式來教導孩子。其實,不管用什麼管教方式來對待孩子,其責任都要由父母來擔起,而不是孩子。
正是因為父母不願意花心思去尋找其他的教育方法,所以才會有打罵孩子的草率表現。一般來說,父母之所以要打罵孩子,主要有以下四大原因。
1. 傳統教養觀念影響
不可否認,傳統的教養觀念對許多父母仍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因為在傳統觀念中,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就是上對下,並沒有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處的概念。傳統文化的尊重多放在平輩的相處上,而在親子關係中十分欠缺。
2. 自我情緒管理不佳
如果父母的心智不夠成熟,那麼對孩子而言就是很沉重的壓力與包袱。當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或挫折時,有些父母就容易把怨氣發洩到孩子身上。當父母對自己生活或工作的期望無法滿足時,就更希望孩子可以完全按照他的指示來行事,一旦孩子的表現不能令父母滿意,那麼父母多半會採取打罵教育的方式。
3. 自我的成長經驗示範
由於沒有及時接受新知識,或是經驗不足,所以有些父母就直接套用原來父母的管教模式——只要不順父母的意,就會受到打罵的處罰。因此,當父母無法使自己的孩子照他的方式來做事或生活時,也就直接採用最熟悉的方式管教孩子。
4. 尋求快速方便的方法
有些父母懶得思考其他的方法來管教孩子,認為打罵教育最方便,見效也最快。因此,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打罵孩子。
很少有父母天生就會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為家教高手。所以,想做一個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不斷地充實新知識。如果父母從小就沒有得到太多良好的教育體驗,現在又很難去思考應該如何對待孩子,那麼請參考一下教育專家提出的“不打不罵”教育方法。當你被孩子氣得火冒三丈的時候,不妨用這些方法來取代打罵的教育方式。
1. 多多瞭解孩子
在忙於生計的同時,父母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瞭解孩子,與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儘量對孩子在學校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多一分瞭解,就少一分誤解。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比較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2. 耐心傾聽孩子
如果是氣急攻心的父母,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打罵。此時,父母應該先冷靜下來,嘗試來傾聽孩子耐心,問問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當父母的心思已經放在瞭解孩子的想法,並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並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3. 修正對孩子的期望
有些父母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標準來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齡還小,有好動、固執、健忘等表現都很正常。父母如果真的要對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成長狀況,不要總是拿“放大鏡”去看待孩子的表現。
4. 對孩子放下身段
有些父母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對此教育專家建議,父母要對孩子真正放下身段,從內心尊重孩子,不要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將孩子當作成人一樣給予尊重。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不”,而是要給孩子選擇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如果孩子的年齡足夠大,表達能力沒有問題,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解決方案或替代辦法。
5. 同孩子做協商
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心意去生活,那麼不只是孩子痛苦,就連父母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當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協商,各退一步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6. 盛怒時不管教孩子
在極度憤怒的狀況下,父母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所以,當父母無論如何也平靜不下來的時候,父母要暫時離開現場,或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別的事,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後,再和孩子好好談心。
不打不罵也能教出優秀孩子,每個父母都應該將這個教育理念貫穿於自己的家庭教育實踐中來,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不打不罵,讓賞識成為孩子成長的陽光
打罵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冰霜,而賞識則是孩子成長的陽光。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傑姆斯曾說過:“人性最深層的需要是渴望別人的讚賞,這是人類之所以有別於動物的地方。”許多偉人的成功都是因為父母的賞識,正是這種賞識不斷激勵著他們,讓他們堅定地走向了成功。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往往需要不斷地嘗試,不斷地體驗,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尤其需要父母的賞識。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於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賞識孩子。”
賞識是教育的真諦,能夠帶給孩子無限的信心和動力,讓孩子不斷地前進。
每個人都有渴望得到他人認可、贊同的心理需要。當孩子取得成績時,他內心充滿自豪,充滿信心,這時,他們特別需要有人來分擔他們的快樂,分享他們的成功。這時,為人父母者,要找準時機,創設情境,恰當地賞識孩子。
父母的賞識就像潤物細無聲的春雨,會滋潤孩子純潔的心田,增強孩子對學習生活的自信心,激發孩子渴求知識的興趣;父母的賞識就像夜空中的燈塔,指引孩子前進的方向,促使他們追求成功,永葆積極向上的活力。
因此,父母要能夠賞識孩子,要讓孩子從父母的賞識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更能從父母的賞識中明確努力的方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力爭取得更大的進步與發展。
“數子一過”不如“獎子十長”。如果父母能在孩子遭遇挫折時,給予一個鼓勵的微笑,送上一句勉勵的話語,傳遞一個信任的眼神。用自己的賞識去點燃孩子心中的希望之火。讓孩子在充滿關愛與溫暖的氛圍中,從長輩循循善誘的教導中,通過心靈的感悟與自我反思,認識自身的不足,正確對待挫折,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
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指出:“應當像尊敬上帝一樣地尊敬孩子。”人性之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賞識。就精神生活而言,每個幼小生命仿佛都為了得到賞識而來到人間,誰也不是為了挨駡而活著。
不打不罵孩子,學會賞識孩子,應當成為普天之下每個父母的教育座右銘。
渴望得到賞識,是孩子成長的精神需求,但是賞識孩子也需要講究正確地方法。教育專家指出。父母在賞識孩子的時候時應做到“六忌六宜”。
1. 忌千篇一律,宜因人而異
我們常會聽到父母說:“孩子,你真棒!”“對,孩子你真好!”這樣的公式化了的、千篇一律的賞識,偶爾試試倒也無妨,長期使用則會讓孩子覺得你的賞識空洞而缺乏誠意。孩子千差萬別,賞識也應因人而異。成績好的賞識他的睿智,暫時不夠好的可賞識他的勇氣;好動的賞識他的活潑,靜默的可賞識他的沉穩;膽大的賞識他的無畏,膽小的可賞識他的謹慎等等。
2. 忌姑息遷就,宜獎懲結合
現實中,有些父母片面理解賞識孩子、尊重孩子的理念,以為只有捧在手裡、含在嘴裡、不給半點批評就是尊重和賞識。於是在孩子犯一些錯誤時也一味姑息遷就。父母一定要明白:賞識孩子不全是褒揚激勵,有時賞識也需要必要的批評,甚至適當的懲罰。只有這樣獎懲結合的賞識,才能培養出出類拔萃的好孩子。
3. 忌忽冷忽熱,宜持之以恆
有些父母平時對孩子賞識,臨近考試或者一些關鍵的時刻,便又回到老路上去,對孩子少了賞識、多了抱怨;少了耐心、多了急躁。父母的心情成了賞識的晴雨錶,今天心情好,春風拂面,微笑蕩漾;明天心情壞,便拉下面孔,冷若冰霜,對孩子橫豎看不上眼,批評指責便接踵而至。其實,父母賞識孩子,應該更多些寬容、理解,多些恒心、毅力,把對孩子的賞識持之以恆地進行下去,拉近和孩子的心理距離,讓他們敢於接近自己,認可並樂於接受自己的教育。
4. 忌急功近利,宜放眼長遠
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期望孩子在短時間內來個天翻地覆的變化,是不太切合實際的。多元智慧理論的研究告訴我們:所有的孩子都很聰明,只不過他們聰明的方式不同。每一個孩子都有潛力,但發掘的程度、表現出來的先後也各不相同。所以,父母要認識孩子的差異,允許孩子失敗,放下急功近利的心態,放眼長遠,在期盼孩子成才的同時多些賞識、多些鼓勵。
5. 忌錦上添花,宜雪中送炭
不少父母對優秀孩子的賞識往往多些,而對頑皮孩子的賞識則少些;孩子取得成績時大加賞識,平時則相對吝嗇。其實,不只是優秀孩子應該賞識,頑皮孩子更需要激勵;不只是取得成績時需要喝彩,遭受挫折時更渴望加油。其實當孩子遇到挫折、遭受失敗時才是更加需要多賞識的時候。所以,父母要少一些錦上添花的賞識,使優秀孩子更清醒、更理智;多一些雪中送炭的賞識,讓頑皮孩子更堅強、更自信。
6. 忌單兵作戰,宜通力協作
賞識孩子,父母往往首當其衝,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有沒有緊緊跟上?作為對孩子有影響力的其他人物有沒有參與進來?如果僅有父母行動起來,那麼孩子在父母跟前如沐春風,在祖父面前卻可能遭遇暴雨,這種景況就會使孩子無所適從。所以,賞識孩子必須形成全家參與、大家齊關注的局面,形成賞識的合力。
走出打罵孩子的教育誤區,通過賞識來激發孩子的潛能和人生的信心,每個父母都可以用正確的賞識塑造出理想,傑出的好孩子。
做個拒絕粗魯和暴力的父母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打罵不但越來越不管用,而且對他們的心理和未來的不利影響越來越大。據國內一份教育調查顯示:現在超過五成的父親同意“不打不成器”,而持此觀點的母親只有兩成。相對母親而言,更多的父親認為“打”對孩子的心理和未來成長“沒有影響”或“影響不大”。
那麼,用“打”的方法來教育孩子,能“打”出好結果嗎?
法國教育專家凱蒂指出:在喜歡打孩子的父母中,有83%的人智力屬低下水準。他們不得不借助於體力來完成對於女的教育,以彌補智力的不足。像上述父母,自身素質極差,沒有知識、沒有文化、沒有教養,不懂法律,他們不是合格的父母。
天下父母無不祈盼孩子成龍成鳳,但在教育上卻一向存在著“棍棒出孝子”的誤區。這是對孩子正當權利的褻瀆和侵犯,是教育不出成功的孩子的。因此,為使孩子成為一代社會主義新人,父母必須拒絕打罵,必須循循善誘,以理服人。
孩子正處於無知到有知的成長階段,父母應為平等身份、交友心態細心、耐心地講明為什麼要這樣做而不能那樣做,使他明辨是非,懂得道理。
孩子都有極強的上進心,為人父母者應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使他們崇尚先進,要求進步,必須尊重孩子個性,因材施教。只有因材施教,主張個性發展,才能使孩子揚長避短,早日成材。當前,大多孩子是獨生子女,生活氛圍造就了“獨”的特點,要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教育培養,絕非體罰打罵能奏效的。
打罵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中國老話,實際上是按父母的意志來改變孩子的行為,會傷害孩子的身心。成功的代父母應該是懂得拒絕打罵和暴力的父母,應該是能夠給孩子的成長創造快樂天空的父母。
第1招 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瑞典教育家愛倫·凱指出: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環境是孩子形成正確思想和優秀人格的基礎。
《三字經》中有“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的傳誦名句,孟母的“三遷擇鄰”、“斷機教子”等膾炙人口的故事,成為千百年來中國人婦孺皆知的歷史佳話,成為天下母親教育子女的樣板故事。
孟子名孟軻,出生於現在山東省鄒城的農村。三歲時父親逝世,家境貧寒,孟子便與母親相依為命 。
孟家最初的住處靠近一片墓地。由於經常看到出殯送葬的人群從附近經過,因此,孟軻與其他孩子就“為墓間之事,踴躍築埋”。他們模仿送葬的人群,興致勃勃地玩抬棺材、掩埋死人的遊戲。孟母認為這樣的環境會影響孩子,妨礙孩子正常思想的形成,會讓孩子走向不健康的道路。
孟母決定搬家,帶著孟軻遷居到遠離墓地的廟戶營村。廟戶營村位於現在的鄒城市西北部,當時,這裡是一處繁華的集鎮。孟軻置身於這人來人往的鬧市之中,逐漸又同集鎮上的孩子一起玩起做生意的遊戲,與同伴們學習商販叫買吆喝,討價還價,還學鄰居屠夫殺豬宰羊。孟母覺得這裡仍然不是培養孩子的理想場所,這樣下去,孩子很容易受小商販的影響而不認真讀書。
在這個集鎮上剛剛居住了半年的孟母,毅然決定再一次搬遷自己的住處。他們搬到了學宮的旁邊。這所學宮位於現在鄒城南門崇教門外路東,是孔子之孫即子思設宮講學的地方,後人稱它為“子思書院”。
後來子思的孩子在此授徒講學。孟母想,孩子在學宮的附近居住,必然會受到學宮氣氛的影響,長大以後讀書也方便。母子搬遷到這兒後,天資聰穎的孟軻果然被書院裡的琅琅讀書聲所吸引,常到書院裡跟著學習詩書,演習禮儀。
孟母很高興自己終於找到了培養孩子的理想場所,從此就在這裡定居下來了。後來孟母把孟軻送入學宮,隨子思的弟子學習,使孟子從此走上學業之路。
孟母是一位頗有見地,善於教子的賢德女性。孟子能夠成為中興儒學的“亞聖”,成為儒家思想體系中地位僅次於孔子的人,都得益於這位母親的教育,得益於她為孩子提供的良好的成長環境。
良好的成長環境對孩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推動孩子智力的發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孩子的呀呀學語到蹣跚學步,無一不是由父母教會孩子的。同樣孩子早期的智力開發也是由父母訓練的。比如教孩子數數,學兒歌等。啟蒙的好壞直接影響孩子今後的學習。惡劣的成長環境,往往就忽視對孩子早期的智力開發,導致孩子的心智不健全。而良好的成長環境裡,則會推動孩子智力的發展。
幫助孩子習慣的養成
俗話說:“小小孩子映八十”。意思是說:從孩子小時候的表現,就可以知道孩子一生的作為。雖然這句話說得有點絕對,但也可以看出,習慣對人一生的影響。好的習慣讓人受益終生。所以“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成了千古美談。而孩子諸多良好的習慣,如生活起居的習慣、飲食的習慣、學習的習慣、讀書的習慣等等,其養成過程和良好的成長環境也是密不可分的。
促進孩子身體的發育
有首歌曲唱得好,“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有的家庭的孩子因為失去父母的照顧,生活沒有規律,連飲食都不及其他的孩子,結果長期的營養不良等問題往往影響了孩子身體的發育。由此可見,孩子良好的成長環境需要父母來創造,孩子身體的健康,需要父母來照料。
影響孩子世界觀的形成
惡劣的成長環境裡,孩子對世界的認識自然會有所歪曲。沒有良好的教育,就沒有良好的習慣;沒有良好的意識,也就會有一些不良的行為。現在青少年犯罪率的居高不下,幾乎都能從他們成長的環境找到根源。或許缺乏管教,或許誤交惡友,或許壓力過大等等,無一不顯示了良好環境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良好的成長環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十分重要與迫切的。為此,每個父母都應當向孟子的母親學習,重視孩子的成長環境,並盡自己的一切努力來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家庭環境對人的影響最深刻,家庭生活給人身心發展所打上的烙印,終生難以磨滅,在人的一生成長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孩子絕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家庭裡,家庭環境對他們有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孩子模仿性強,這個特點決定了家庭環境對孩子有著重要影響。為此,父母們應當向孟子的父母學習,努力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建立溫馨、和諧的家庭氣氛
一是搞好夫妻關係以及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二是要處理好父母與孩子的關係。
父母要愛護子女,對孩子尊重信任,儘量不板面孔,不隨意呵斥、打罵,以平等的、民主的、朋友式的態度與孩子相處,應少一些“專制”式的做法,建立起新型的民主的家庭關係。
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情趣
父母要有意識地在家庭中培養文明健康的生活情趣,如關心時事形勢、熱愛科學、愛好音樂文藝、喜歡參加體育活動、注重文化修養、語言文明等。對不文明的東西,父母要善於誘導,提高孩子辨別是非能力,增強免疫力。在這些方面父母應處處以身作則,做孩子的表率。
樹立端正、良好的家庭風氣
優良的家庭風氣,是良好家庭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有效的教育手段,對孩子有重要的影響作用。樹立良好的家風,要求家庭成員有良好的論理道德觀念,要形成和睦互助、敬老愛幼、謙讓有禮、積極上進、努力學習、誠實守信、熱愛勞動、勤儉持家的好風尚。
創設屬於孩子自己的小天地
給孩子設立一個屬於他們的小天地,給孩子更多的自由活動時間和空間,讓孩子自由地表達自己的心願和體會。孩子可以在自己的小天地裡,憑自己興趣選擇活動內容,積極愉快地學習。同時也可以邀請好夥伴共用愉快時光。
第2招 做孩子人生成長的好榜樣
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對於孩子成長來講,這一點尤其重要。家庭是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和教育單位,父母是這個教育單位裡的老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可能成為孩子的效仿對象。無數事例證明,孩子最初的行為習慣都是從父母身上學來的。因此,父母要特別重視自己對孩子的巨大影響作用,時時處處為孩子樹立榜樣。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講過:一個父母對自己的要求,一個父母對自己家庭的尊重,一個父母對自己每一行為舉止的注重,是對子女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所以在日常具體生活中,父母要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事事起榜樣作用。一定要讓孩子做到的,父母自己先做到。
有一對夫妻經常抱怨他家的孩子“貪玩”、“淘氣”、“不好好學習”。有一次,因為兒子考試兩門功課不及格,夫妻就共同“收拾”孩子,打得孩子哇哇大哭。鄰居實在忍不住了,就過去批評他們:“你們整天讓孩子好好學習,你們好好學習了嗎?你倆招集一群人打麻將,卻讓孩子做作業,他能做得下去嗎?”儘管鄰居言辭激烈,但他們夫妻倆一聲沒吭。從那以後,鄰居再也沒有聽到他們打罵孩子了,他們家裡麻將聲也消失了。
還有一個孩子跟媽媽一起坐公共汽車,孩子發現一個小偷在伸手掏別人的錢包,孩子對媽媽說:“媽媽,那個人在偷別人的錢包!”媽媽看了一眼偷錢的人,對孩子說:“別瞎說,那個叔叔跟人家鬧著玩兒呢!”
上述的那對夫婦知錯就改,為孩子樹立了好的榜樣,還不算晚,而那位母親害怕小偷報復才這樣說話,但把是非、善惡完全混淆了,對孩子將會形成十分惡劣的影響。
每當聽到父母抱怨孩子的時候,其實,父母應該先反問自己:讓孩子好好學習,我好好學習了嗎?讓孩子天天向上,我天天向上了嗎?讓孩子刻苦用功,我刻苦用功了嗎?讓孩子排前幾名,我上學的時候排前幾名了嗎?讓孩子必須有出息,我有出息了嗎?讓孩子遵紀守法,我遵紀守法了嗎?如果連自己都做不到,或者不想做的事情,而要求孩子做到或者去做,那麼,這樣的教育能成功嗎?
一個孩子的學習態度如何,道德品行如何,與其父母的榜樣作用有著直接的關係。有人說,在很多情況下,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父母愛學習,孩子就愛學習;父母愛勞動,孩子就愛勞動;父母樂於助人,孩子就樂於助人;父母能夠幹出一番事業,孩子就能幹出一番事業。這樣的看法雖然有點太絕對化了,但卻一定程度上證明:父母是孩子的老師,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美國教育家克雷爾曾說過:如果你自己都不準備去有所成就,你也不能期望你的孩子去做什麼。而“成就”在此的第一要義在於成為孩子接受的、愛慕的、模仿的父母,第二才是在事業和生活其他方面的成就。
要知道,善良可以造就善良,光明可以造就光明,友愛可以造就友愛,和平可以造就和平,同樣,仇恨可以造就仇恨,消極可以造就消極,冷漠可以造就冷漠,自私可以造就自私。為了孩子們一生的幸福,讓我們每個父母都來給孩子做好人生的榜樣,讓孩子來學習吧!
父母和孩子接觸最早、最多、時間最長,因而是孩子學習的最直接、最具體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猶如一本沒有文字的教科書,都會潛移默化地對孩子造成影響。在孩子面前,父母的思想品德到生活小節,都不是小事。要教育孩子具有較高的社會公德,父母自己就要努力成為這樣的人。
正如俄國偉大的文學家托爾斯泰所說:“教育孩子的實質在於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最有力的方法。”
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因此孩子的家庭教育就非常重要,它就如一座大廈的基礎部分,決定了大廈的風格和高矮。孩子最早接觸的主要是家庭,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
父母作為孩子最早的啟蒙終身的教育者,對孩子的教育影響也最深遠。父母若想成功地教育自己的子女,必須以身垂范,做孩子的榜樣。父母給孩子做榜樣,一般要把握下面三個原則:
父母要以身作則
父母榜樣作為一種具體的形象具有強烈的暗示和感染力量。父母不僅是一種權威,而且是孩子言行舉止標準的提供者,父母的表現在很多情況下成為孩子的參照。父母要使孩子的言行有所遵循,切不可言行不一。言行相悖比對孩子放任自流效果更壞。古人雲:“以教人者教已”要求在孩子身上形成的品質和良好習慣,父母都應具備。
父母要以身示教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經常會對孩子說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來規範孩子的言行。可是這種空洞的說教所起的作用往往微乎其微。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孩子都會看在眼裡對父母產生崇敬,並以父母為榜樣模仿效法。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謹言慎行,以身示教,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須做到。
父母要說話算數
父母一旦答應了孩子的事一定要兌現,兌現有困難的事不要輕易許諾。如果父母經常言出不行,說話不算話,就會降低在孩子心目中的可信度,孩子對父母的崇信、敬仰與愛戴,就會由於失信次數而遞減。再者,如果作為父母經常說話不算話,孩子也會下意識地效仿,對自己說出的話不負責任,便會成為他的一種不良習慣。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師。明智的父母都應該以身垂范,給孩子做出好的人生榜樣。
第3招 放下父母架子,平等對待孩子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國舊社會森嚴的倫理等級已經成為歷史的垃圾,新時代的父母應該徹底拋棄高高在上、板起面孔說教的父母架子,變居高臨下為與孩子平等相處,這樣,孩子才能變得願意向父母吐露心聲,從和父母“對著幹”變為愉快合作。
在這個世界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多種多樣的。但自古以來,最親的莫過於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了。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孩子的日趨早熟,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隔閡也越來越明顯了。
社會對每一個家庭都是力求公平的,可為什麼有的家庭中的父母,特別是父親卻不能公正地對待子女,甚至與子女的關係形同陌路呢?
主要是父母與孩子不能互相理解。孩子看父母是高高在上的“統治者”;父母看孩子,則是什麼都不懂的毛孩子。做父母的總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而不管他是否理解,是否心悅誠服地接受。這樣“不平等”的教育方法是不會有什麼好的效果的。
孩子雖說年齡不大,但也是有自尊心的。他希望父母做自己的知心朋友,而不只是長輩,更不希望父母擺出一副長者姿態動輒訓人。
所以,今天做父母的,要想改變孩子的所謂“不聽話”、“對著幹”等逆反心理和現象,就必須先讓自己擺脫傳統的教子觀念,不要用居高臨下的姿態對待孩子,應用平等、真誠的態度與孩子溝通。這樣的話,孩子才願意向父母吐露心聲,才能從“不聽話”變為聽話,從“對著幹”變為愉快合作。
陳月的女兒16個月了,她長著一張圓圓的小臉蛋,一雙不大不小的眼睛特別的圓,忽閃忽閃似乎會說話。和所有的母親一樣,自女兒呱呱落地以來,陳月在她身上寄託了無數美好的願望。女兒一天天長大,她會笑了、會看了、會坐了、會翻了、會爬了、會走了……女兒的每一點每一滴進步都讓陳月欣喜萬分。
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陳月深知“嬌縱”給孩子帶來的危害,她爸爸總說孩子還小,什麼事都由她。沒辦法,在家庭中陳月只有充當“黑臉”,平時對女兒的要求更加嚴格。但是,有一件事卻讓陳月改變了嚴格教育的態度。
那天晚上十一點多了,勞累了一天的陳月真想酣然入睡,可女兒還在興致勃勃地玩。陳月哄著她:“乖,咱們睡覺了。”孩子搖搖頭,示意要玩玩具。陳月不由分說將她的衣褲脫掉,塞進被窩,孩子卻哭鬧著鑽出了被窩。
陳月心軟了:還是再讓她玩一會兒吧!於是過了半個小時,陳月再次讓女兒睡覺,但這次女兒似乎動了真格,哭鬧著示意陳月把褲子穿好。在陳月的責駡聲中孩子哭聲越來越響,陳月惱火了,在她的小屁股上“啪、啪”拍了兩下。
孩子哭得更委屈了,一隻小手指著門外,示意要去外婆那裡。陳月把她按倒在床上,心裡犯嘀咕:好大的脾氣呀!孩子這時咕嚕爬起來,一隻小手敲打著陳月的身體,一邊哭一邊嘴裡念念有詞。
孩子的這一舉動讓陳月深有所思:雖然孩子還小,還不會說話,但她有自己的思想,也是一個個體。父母不能一再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所願壓迫她幹自己不願幹的事,我們應學會平等的對待孩子。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犯錯,父母必須適時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孩子反省、改正,以建立正確行為。特別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父母在孩子面前更應放下架子,真正地走進孩子的心靈。
盡到做父母的責任
父母作為孩子的父母,應該負起對孩子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為孩子營造一個溫暖、幸福、和睦的家園。一言一行應作好孩子的榜樣,不能因為自己工作的繁忙,對孩子不聞不問,更不能因為自己的衝動,給孩子帶來莫大的傷害。
做孩子的人生良師
父母還應該是孩子的老師。孩子畢竟是孩子,孩子的自我控制力、注意力、觀察力都很低,有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就要求父母像老師一樣,正確認識孩子的成長規律,靜下心仔細分析孩子在想什麼?和應該如何幫助他?並耐心地指導督促孩子。
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
父母更應是孩子的朋友。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在很多方面他們是孤獨的,缺少朋友的關心,這就要求父母擔當朋友的角色,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孩子遊玩的時候,蹲下身子,甚至趴著和他們一起玩耍;孩子進步的時候,與他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孩子不開心的時候,真心聆聽他們的煩惱。當然,父母有的煩惱也可以拿出來與孩子一起商量,讓孩子為你排憂解難。
父母要想逾越和孩子之間的鴻溝,就必須放下架子去和孩子交朋友,去瞭解透視孩子的內心世界,父母不妨遵循“父母+朋友+老師”這樣的思維方式來試試,如果孩子能把你當成知己和一面鏡子了,你們的關係就會更加融洽。孩子對一個謙遜忠厚的朋友他是不會隱瞞自己的,因為教育本來就意味著伴隨和支持。
只要父母放下架子,做平等對待孩子的父母,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就一定會走進孩子的心靈。
第4招 信任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有人說,信任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親密關係。朋友之間、同事之間貴在信任。在家庭裡,父母與子女之間,也同樣需要信任。
心理學家認為:追求他人的信任是一種積極的心態,是每個正常人的普遍心理,也是一個人奮發進取、積極向上、實現自我價值的內驅力。信任的心理機制對孩子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具有積極的鼓勵作用。
家庭教育是在父母和子女的共同生活中,通過雙方的語言交流和情感交流來進行的。父母與子女的相互信任是成功家教的重要因素。一些教育專家在家庭調查中發現,子女對父母有特殊的信任,他們往往把父母看成是自己學習上的啟蒙老師,德行上的榜樣,生活上的參謀,感情上的摯友。他們也特別希望能得到父母的信任,像朋友一樣和父母平等的交流。
他們認為,只有父母的信任,才是真實、可靠的。父母的信任意味著關愛、重視和鼓勵,這是真正觸動他們心靈的動力。從教育效果看。信任是一種富有鼓舞作用的教育方式。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信任可使子女感到他們與父母處於平等的地位,從而對父母更加尊重、敬愛,更加親近、服從,心裡話樂於向父母傾吐。這既增進了父母對子女內心世界的瞭解,又使父母教育子女更能有的放矢,獲得更好的效果。
反之,若父母對孩子持不信任或不夠信任的態度,就無法瞭解孩子的願望和要求,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會因此而受到傷害,他們對父母的信賴也勢必減弱。這樣,家庭教育的效果也會相應減弱。
所以,父母應該信任孩子,做他們的朋友,從而更有效地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李昕的兒子,被她視為掌上明珠。都十歲了,李昕從來不肯撒手讓其獨行,甚至離家幾步之遙的地方都不讓他獨去。李昕想法較多:怕孩子過道車碰著、遇到突發事件不會處理等,孩子曾經多次掙脫李昕的手,想自己去幹一些事,都被她硬給拽回來了。之所以這樣,是李昕對孩子處理這些事情的能力缺少信任,確切地說,是對孩子本身缺少一種信任。
有一次,孩子想自己上書店看書,李昕沒有答應,孩子嚴肅地跟她說,“媽媽給我一次機會,信任我吧,我肯定沒有問題。”面對孩子祈求的語氣,李昕決定給孩子以信任。兩個小時後,孩子高高興興地從書店出來了,一種自豪的表情掛在臉上。
從這以後,孩子能自己處理的問題,李昕都開始放手讓他嘗試著去做,有時還把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給孩子辦,完成的都還不錯。孩子也感覺到了李昕對他的信任,變得懂事多了,還告訴她很多知心話,把她當成他的一個好朋友。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其實,孩子從懂事開始,便有了自己的思想,就跟成人一樣,渴望被理解、被尊重以及被信任。可是,很多父母往往忽略了這一點。
一位家庭教育專家曾指出,教育的奧秘在於堅信孩子“行”。每個孩子心靈深處最強烈的需求和成人一樣,就是渴望受到賞識和肯定。父母要自始至終給孩子前進的信心和力量,哪怕是一次不經意的表揚,一個小小的鼓勵,都會讓孩子激動好長時間,甚至會改變整個面貌。
在教育史上,有一個著名的“暗含期待效應”實驗。其原理就是信任,這種效應被廣泛運用於現代家庭教育中,要求父母要從對孩子的信任出發,培養孩子們的積極性,讓孩子在別人的鼓勵和信任中不斷地進步。
對孩子的信任,做孩子的朋友,能夠激發孩子內心的動力,讓孩子體會到被尊重和認可的快樂。他們會在父母充滿信任和友好的目光與言語中,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成功,實現他們心中的理想。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信任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呢?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有位哲人說:“自信心是每個人事業成功的支點,一個人若沒有自信心,就不可能有所作為。有了自信心,就能把阻力化為動力,戰勝各種困難,敢於奪取勝利。”因此,父母要注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要引導孩子尊重別人但不迷信別人,要用科學的態度對待別人的成功與失敗。正確看待自己的進步,要有成功的自信心。而一個能夠信任他人的人,也需要對自己的自信為基礎。
正確對待孩子的缺點
當孩子有了錯誤時,不要用偏激的言辭去斥責,而要循循善誘,曉之以理,和孩子一起分析事件的來龍去脈,指出孩子犯錯誤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危害,然後,説明孩子改正錯誤。一生中不犯錯誤的人是沒有的,特別是人生觀和道德觀正在形成中的孩子,有缺點、錯誤的可能性更大。做父母的要充分理解他們,信任他們,引導他們正確對待錯誤。
和孩子一起面對挫折
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一切,切忌熱心包辦和冷淡蔑視。凡是孩子能做的事,只要是有益的,父母就支持他們去做。孩子缺乏經驗和技術,有時失敗了,或者有什麼失誤,這是正常現象。當孩子遇到挫折和失敗時,父母應多進行安慰和鼓勵,幫助他們找出原因,使他們的自信心得到充分的保護。
對孩子寬嚴相濟
要做孩子的朋友,既對孩子嚴格要求,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隨時給孩子引導和指引;又把孩子作為平等的夥伴,與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玩,尊重孩子的一切;還要給孩子確實到位的幫助,讓孩子心裡踏實,心理安全,健康長大。
因此,不能只在嘴上對孩子表示信任,而要表現在行動上,尤其是那些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孩子的父母,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因為任何孩子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有些孩子成績上不去,屢遭挫折,心理壓抑,心情煩躁,他們多麼希望父母說幾句鼓勵的話,以減輕心裡的負擔。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此時的心情,偏要在孩子身邊一遍遍嘮叨此事,即使父母的用意是好的,但招來的卻是孩子對父母的反感,而且因此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導致孩子自卑、怯懦、缺乏進取的勇氣,甚至厭學。
相反,如果父母對孩子有足夠的信任,即便孩子遇到了困難,他們也能夠充滿自信,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效地進行自我調整,把困難轉化為促進自己努力進取的動力。這不僅有利於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保持良好的學習情緒和心理環境,從而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同時也鍛煉了孩子的自主性、創造性以及對自己和他人負責的能力。
總之,父母應該同孩子們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朋友關係。因為孩子們不僅需要在生活上能撫養自己的父母,也需要年齡大、閱歷廣,願意傾聽,能夠給予自己忠告和幫助的“忘年交”。
如果父母還沒有和孩子建立起平等信任的朋友關係,雙方不妨現在就坐到一起,開誠佈公、推心置腹地進行溝通和交流,把彼此的想法告訴對方,這樣才會更好地消除隔閡,化解代溝。其實父母慢慢地就能體會到,同孩子做朋友是一件非常有趣,也是非常快樂的事情。
請記住:父母應該是孩子最信賴的好朋友。
第5招 永遠用溫和的態度對待孩子
教育專家指出:父母的態度不僅影響孩子自己對生活的看法,還會影響孩子智力和能力的發展,影響孩子的行為和道德發展。
父母給孩子的成長提供大量的實踐材料。孩子的各種行為都受父母態度的影響和強化。孩子處理事物的方式,對待人際關係的方式,年齡小的孩子主要受父母態度的影響和強化。孩子的自尊,自信,自主性,意志力都受父母態度的影響。
很多父母會認為,他們對孩子的態度是孩子行為的結果,而不是孩子智力和能力較差的原因,甚至認為他們對孩子的評價很公正。是父母的態度在先?還是孩子的才智水準在先?這兩者的關係遠比人們認識的複雜得多。
父母的態度和孩子的才智水準是互為因果的。父母或父母的態度對孩子的智力和能力是有巨大的影響。即使孩子真的差一些,父母以較好的溫和的態度對待孩子,更多給孩子以積極的評價,那麼孩子的態度往往是積極的,對周圍事物的看法也是樂觀和自信的。孩子會認為別人希望自己在智力上有所成就,而往往就變成現實。消極態度和評價只能使孩子的信心更差,使孩子更為不敢和不會去努力,其結果使孩子的智力和能力更差。
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不僅影響孩子智力發展和學習,也影響孩子其他能力和人格的發展。如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自主能力、獨立能力等。人的這些能力是在童年時代奠定下基礎的,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對孩子在這些方面能力的形成有巨大影響。父母是用溫和的態度鼓勵孩子去和其他孩子交往,還是限制孩子的交往;父母是有意讓孩子在某種環境受到挫折,得到鍛煉,還是把孩子保護起來,害怕孩子受到挫折;當孩子受到挫折是幫助、鼓勵孩子,還是諷刺、嘲笑、忽視孩子,甚至讓孩子在挫折面前逃避,都將對孩子造成重大的影響。
父母對孩子持有消極粗暴的態度,就會影響孩子的行為向不良或不健康的方面發展,父母對孩子持有積極溫和的態度,就會影響孩子的行為向健康的方面發展。只有在父母溫和的態度下,在父母的鼓勵和幫助下,孩子在社會能力方面才能建立起較好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意向,建立起自信心,從而很好的發展出自主能力、獨立能力和其他社會能力,為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礎。
所以,父母要永遠用溫和的態度對待孩子。
胡麗的孩子今年上初二,在小學時也是非常聰明乖巧,學習成績不冒尖但也不算壞,胡麗從來也沒有多費心過,別人也都誇她的孩子聰明懂事。胡麗也曾非常的驕傲和自豪。可是孩子上初中後,學習成績一落千丈,逆反心理也非常強。
去年一年,家裡經常充滿火藥味。孩子英語考試不及格,胡麗找老師每週進行補課,結果一學期花了三千元,還是考試不及格。胡麗說東,他偏要西,母子倆總是話不投機半句多,說不了兩句就會吵起來,胡麗和丈夫也是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經常拌嘴。那一段時間胡麗非常的痛苦,不知道該怎麼辦,對孩子說話也非常尖刻。
有次胡麗當著孩子的面說:人家怎麼養那麼好的孩子,每次考試都那麼好,我怎麼養了個這麼笨的孩子?孩子腦袋反應特別快,立即回了胡麗一句說:我怎麼遇見了這麼笨的媽媽,人家媽媽都是當廠長的,你幹的啥?胡麗當時啞口無言。
後來胡麗仔細反思,孩子的問題到底出在什麼地方。感覺是自己對孩子的態度出了問題,對孩子的態度越差孩子的成績就越滑坡。胡麗覺得找到了原因,就決定改正自己的態度,對孩子永遠保持溫和的態度。
從此之後,無論孩子做什麼,胡麗總是用耐心溫和的態度對待孩子。
兩個月過去了,奇跡出現了,孩子和胡麗都有很大的變化,孩子不再和她作對了,有什麼事情還會主動請教她,也知道關心人了,不再發脾氣了。星期天胡麗去值班時,還會囑咐她說:“媽媽你放心去吧,我在家會管住我自己,路上要小心。”另外,孩子寫作業也比以前快多了,也知道努力,每次週末回家都會讓爸爸給他輔導物理、數學等課目。
孩子現在英語雖然還不是太好,但從他的眼神中胡麗能看出他早晚會趕上的。
這個案例說明: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不僅影響孩子智力發展和學習,也影響孩子其他能力和人格的發展。
所以,當發現孩子犯了錯時,父母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用溫和的態度對孩子講清楚問題的後果,讓孩子認識自己的錯誤,當然還可以用溫和的語氣進行適當的批評。
很多父母也想用溫和的態度孩子,但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不知道自己該怎麼樣才能做到?那麼,你不妨按照下面的方法來做做看,你一定會發現:其實保持溫和的態度對待孩子並不難。
父母要控制情緒,平衡心態
當孩子犯了錯誤或做出一些令父母難以接受的行為時,有些父母一時過於激動,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打斷甚至不聽孩子的解釋,就對孩子採取訓斥或粗暴的打罵。的確,孩子在父母的大吼大叫下,或許會表現得聽話、服從,但這樣的手段會使父母逐漸無法控制局面。初期會讓孩子的受到驚嚇,影響穩定的情緒和心理發育。逐漸就會使孩子有錯也不向父母說,採取隱瞞、撒謊等方法來逃避父母的斥駡,久而久之也會像父母一樣以同樣的手段對待別人。
此外,父母在和孩子的談話中,如果孩子的意見和自己有衝突時,千萬不要失去控制大吼大叫,應該冷靜地分析一下孩子的意見是否正確。如果正確的要給予支援,如果是錯誤的,父母應該在商討的氣氛中用溫和的態度給孩子分析,切記不要一味地否定孩子的意見,不然會使孩子養成沉默寡言的孤僻性格。
要學會對孩子的錯誤“冷處理”
父母打罵孩子往往是自己急了的時候,因此要學會“冷處理”,所謂“冷處理”就是在自己著急、上火、生氣時不要教育孩子,自己先消消氣,等心情平靜了再教育孩子。而當孩子也處於生氣、激動的時候,也不適宜進行教育,應該等孩子平靜下來再用溫和的態度進行教育。這樣才能防止粗暴型教育,才能冷靜地、客觀地處理孩子的各種問題。
不要讓自己的壞情緒感染孩子
父母還應該注意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消極的情緒,那樣會使孩子處在一種不和諧的家庭環境中,受到父母的消極情緒影響而導致情緒上也發生變化。
總之,父母需要用溫和的態度對待自己孩子。當父母為孩子的錯誤煩惱時,不妨靜下心來,平靜的分析孩子的錯誤,用溫和的態度耐心的對待孩子。
父母們請務必記住,只有用溫和的態度對待孩子,孩子才能更健康茁壯地成長。
第6招 向孩子敞開自己的心扉
家庭教育專家指出,父母只有向孩子敞開自己的心扉,才能得到孩子的認同,從而促進親子關係的發展。但中國的父母一般很少向孩子透露自己的內心世界,卻希望孩子向自己袒露一切。這種不平等的關係往往成為親子溝通的一道屏障。
事實上,父母向孩子敞開心扉,表現了對孩子的尊重和信賴。世上沒有完美無缺的人。在孩子面前,以一種輕鬆的方式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承認自己的錯誤,不僅讓孩子覺得你更親近,從而加深親子之間的感情,而且能把一種坦然、放鬆的處世態度傳達給孩子。
當孩子問父母“你為什麼不高興啊?是不是工作上有了麻煩”的時候,父母就應該認真地考慮一下,是否應該與孩子談一談,怎麼談。如果搪塞地說:“沒什麼,很好。”或“不關你的事,去玩你的吧!”那就等於是將孩子對父母的關心推開。
那麼孩子從父母那裡所得到的資訊就是:父母如何不關我的事。那就等於父母自己向孩子關閉了溝通的管道。
羅軍最近下崗了,可是礙於面子,他沒有跟家裡人提起這件事。但是他也不能總是呆在家裡,所以只好是到了上班的點就走出家門,在外面東遊西轉一番後,然後估計時間差不多了,就回家裡。
有一天他剛回家,女兒甜甜悄悄地跑羅軍屋裡,對他說:“爸爸,我覺得你不開心,你是不是不用上班了?”羅軍愕然:甜甜不過才5歲,怎麼會這樣問自己呢?他腦袋裡飛快轉了一下,隨口說了句:“沒有的事,你不是見到爸爸每天早上按時出門,晚上又按時回家吃飯了嗎?”
甜甜滿腹狐疑地走開了。幾天後,羅軍發現似乎甜甜不大跟自己說話了。他心裡很是納悶。後來他從鄰居嘴裡得知,原來前幾天甜甜所在的幼稚園組織孩子們到公園裡遊玩,不湊巧,那幾天他在公園閑轉,被甜甜看到好幾次了。甜甜跟鄰居說,他爸爸騙她,她再也不理爸爸了。
知道了甜甜的“心事”後,羅軍很是苦惱。
羅軍的過失給女兒造成了不小“傷害”。其實這件事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羅軍向女兒敞開自己的心扉,親子溝通暢通的話,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溝通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與孩子之間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父母對孩子施加科學的教育,從而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環節。而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關係,父母總是想讓孩子向自己敞開心扉是不行的,父母也需要向孩子敞開心扉。
那麼作為父母,如何向孩子敞開自己的心扉呢?
和孩子分享你的喜怒哀樂
一位哲人說得好:快樂讓別人來分享,就多一份快樂,把憂傷告訴給願意為你分擔的人,就減少一憂傷。父母和孩子之間是世界上最親密的關係,也是應該一起分享喜怒哀樂的,如果父母向孩子敞開自己的心扉,跟孩子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那麼孩子就會感覺到你對他的信任和尊重,孩子就會更加尊敬你,並且也會向你敞開他的心靈。
讓孩子瞭解你的工作狀況
父母應該明確地告訴孩子:我現在做什麼工作,我的工作細節有什麼,它對整個社會、國家甚至人類有什麼意義等等。現在許多父母的確都很忙,但花點時間陪陪孩子,和孩子說說自己的工作細節,談談工作的酸甜苦辣,聊聊成功的幸福體驗,對孩子是十分重要的。
很多父母埋怨現在的孩子不知道節約、自私、花錢大手大腳等等。但是如果孩子不知道父母是如何靠辛勤工作給家裡掙錢的話,那麼他們就不會把金錢與工作緊密地聯繫起來。孩子們到了上小學的年齡,父母就可以應該把自己如何靠努力工作來謀生、如何創造屬於自己的事業的道理講給孩子聽了。
告訴孩子你的隱私或秘密
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太小,很多事情不能告訴他們,尤其是自己的隱私或秘密,讓孩子知道了,會是一件很丟面子的事情。其實不然,如果孩子知道他是跟你共用隱私或秘密的人,他就會更加的信任你,你也就能更加容易地走進孩子的心靈深處。
讓孩子明白你對他的期望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不能過高,過高了會對孩子造成壓力和傷害。應該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孩子確立合理的期待。但是,這種合理的期待,最好也能夠讓孩子明白,讓孩子明白父母對他的期待並不過分,讓他明白父母對他的具體期待是什麼。父母如果能夠做到這些,那麼孩子一定也會從父母的期待中汲取前進的力量,一定會努力成為一個不讓父母失望的好孩子。
總之,父母與孩子溝通一定要講藝術,只有敞開自己的心扉,才能引起孩子感情上的共鳴,從而與孩子建立起一種相互信任的關係,使親子關係融洽。
但是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父母還應當把握住如下三點:
創造合適的機會
“孩子,讓我們來談談!”如果你的談話是這樣開始的,結果往往是說話的只有你一個人。然而,在你和孩子一起打完籃球、開車回家的路上,或週末一起洗衣服時,往往是孩子滔滔不絕、喋喋不休的時候。要想多瞭解孩子的生活,就要多創造這些對孩子沒有壓力,和你一起活動的機會。
提出問題要適當
太多的問題,最後會讓孩子懷疑你的真實目的,間接的做法往往會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一位媽媽詢問心理醫生,她的丈夫死後,孩子很傷心,她總想安慰兒子,很想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然而,每每提起此事,孩子總是閉口不提,對誰也不談論此事。在心理醫生的建議下,媽媽不再問孩子的感受,而是有時提起自己對丈夫的思念,和孩子一起回憶和丈夫在一起時,一家人的快樂時光。兒子反倒一下子開口了,分擔媽媽的痛苦,自己也不再那麼鬱悶了。
控制自己的反應
向孩子敞開心扉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很多令你不高興或失望的事情,你必須很好地控制你的情緒。比如,儘管你告訴孩子當年你如何地發奮讀書,但孩子卻並不對你的努力表示讚賞,你就可能很失望,但無論如何,你也不能讓這種情緒表現出來。孩子都不喜歡讓父母失望,如果你過分表現出失望,就會給孩子心靈造成不良的影響。
第7招 凡事都要與孩子商量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說過:對孩子要少下命令,命令只有在其他方式不適用或失敗時才用。要像一個善良的立法者一樣,不會因為去壓迫人而高興,而因為用不著壓迫而高興。
商量的魅力在於,使自己學會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兩代人的溝通,最重要的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而實現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方法就是學會商量。
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商量非常重要。商量能夠讓人感覺到受尊重。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受尊重的需要是人類較高層次的需要。一旦這種需要無法獲得滿足,人就會產生沮喪、失落等負面情緒。
孩子也是如此,他們也有受尊重的需要。如果父母喜歡與孩子商量,孩子就會非常樂意與父母交流,反之,孩子則會產生逆反心理,封閉自我。
學會與孩子商量,在子女的教育中還有更為重要的一個方面。那就是對孩子提出的要求,我們不能滿足或不應滿足時,我們不應粗魯而簡單地拒絕:不行!不准你去!或者在父母提出的要求,兒女不同意時,你也不應簡單地採用命令方式:這事已經決定了!
父母學會與孩子共同商量既可以增加相互的理解,也可以避免家庭中一些無謂的爭吵;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教會孩子在社會上怎樣做人和與人共事。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只要與人相處,分歧是不可免的。
隨著孩子年歲的增長,子女在喜好和興趣,甚至交友諸方面看法都會與父母有分歧。這時父母對子女的一些喜愛與興趣絕不能簡單地禁止。而應在充分尊重的前提下與子女商量,以求得共識或找出正確解決的途徑。美國成功學家卡耐基說過,用“建議”,而不下“命令”,不但能維持對方的自尊,而且能使他人樂於改正錯誤,並與你合作。
葛峰是一個喜歡與孩子協商的父親,對此,他非常自豪,他曾經在日記裡寫道:
女兒小的時候,愛趴著我的肩膀走路,後來長大了,習慣搭著我的肩膀走路。她有時叫我爸爸,有時不經意便直呼其名,與父母如朋友般的親密令觀者很是羡慕。
女兒好像從沒撒過謊。因為她不必撒謊,在家裡可以無話不談,就是說得不好,也不會受到指責。我習慣和女兒商量她的事以及家裡的大小事。我們經常坐在一起聊天,而且我們的觀點竟是驚人的接近,很少有相左的時候。
“商量”這個詞,在父子、父女之間的使用率一般應是不高的,而我們卻是將其當作準則。面對任何事情,我不端父親的架子,她不使獨生女的性子,商量的格局便形成了,還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便約定俗成。比如她看中了一個玩具,我覺得不妥,便和她商量可不可以不要,強壓她可不服,糊弄缺乏誠信,商量是最佳途徑,她一般能接受,歡天喜地放棄初衷。
女兒似乎沒有瞞著我的內心秘密。她念高中的時候,有男孩子給她遞求愛條子的事都願意對我講。正因為有這樣寬鬆的環境,我的一些觀點便可以滲透到她的判斷中,她才不至於在個人情感生活中出現大的波折。
我家裡的所有抽屜都沒有鎖,女兒可以翻著任何東西,可以隨便拿到錢。她很小就盡知家底,我也不對她保密。信任是家庭寬鬆環境的重要因素。
我內心的不快也願意向女兒透露,我拿不定主意的事情樂於徵求她的意見,她還小的時候我便將諸如選擇購房這樣重大的事情和她商量。
喜歡與孩子商量的父母是民主的父母。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孩子漸漸會養成民主的習慣,都願意主動與父母進行溝通,這樣的親子關係是非常令人羡慕的。
那麼,父母應該怎樣運用商量來促進親子關係呢?
多些商量,少些命令
父母不管要求孩子做什麼事情,一定要注意用商量的口吻,而不要用命令的口吻。
比如,提醒孩子做作業時,你可以說:“你現在是不是該做作業了,做完作業就可以看會兒電視。”而不要說:“趕緊去做作業!”或“還不去做作業呀?”
請孩子幫忙做一件事情時,比如洗菜,你可以說:“你能幫我把菜洗一下嗎?”而不要說:“快來幫我洗菜!”或“趕緊把菜洗了!”
商量的語氣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孩子會認為你尊重他,關心他的感受,從而對你產生好感和信任,促進親子溝通。
凡事都要學會商量
不管什麼事情,尤其是涉及孩子的事情,父母都不要自作主張,要學會與孩子商量,取得孩子的同意和認同。
喜歡與孩子商量的父母是民主的父母。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孩子漸漸養成了民主商量的習慣,都願意主動與父母進行溝通,這樣的親子關係是非常令人羡慕的。
以商量的口吻處理親子衝突
當親子關係出現衝突時,父母總是不願意自己的父母權威受到挑戰,希望以父母的權威來壓制孩子,使孩子改變主意。實際上,孩子不僅不會聽從父母的意見,反而會產生逆反心理,惡化親子關係。
明智的父母在這種情況下要學會使用商量的口吻,讓孩子體驗到父母的尊重,體驗到人格的平等,這樣,孩子在接受父母的意見時就比較順利。
衝突產生時,每個人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尊嚴,不希望被他人壓制,孩子也是如此。只有父母放下架子,把孩子當成平等的人來看待,與孩子進行商量來處理問題,孩子才會願意接受父母的建議,共同解決問題。
孩子的事情一定要與孩子商量
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孩子的事情一定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選擇,父母不可替孩子包辦,即使父母有自己的想法,也要通過商量的方式,把自己的意見傳達給孩子,讓孩子權衡利弊後再作出選擇。
每一個孩子都會出現與父母意見不一致的情況,孩子們都希望父母能夠尊重自己的意見,畢竟,許多事情都需要孩子付出努力才能實現。如果父母忽視了孩子的主觀能動性,一味地用父母的威嚴來壓制孩子,孩子即使口頭上同意了,內心也無法產生努力的動力,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已經感覺簡直就是受罪,怎麼還可能與父母和睦共處呢?
因此,父母一定要把孩子的事情交給孩子自己處理,父母的意見只能通過建議或者商量的方式傳達給孩子,説明孩子全面地認識問題。
和孩子約法三章
對於孩子的問題,尤其是孩子的不良行為,父母一定要與孩子商量後制定規則,並約法三章,使孩子遵守。不過,父母千萬不可自作主張制定規則讓孩子遵守,這樣的規則對孩子來說沒有什麼約束意義。
與孩子約法三章,僅僅是因為孩子缺乏自製力,規則是説明孩子約束自己的,而不是懲罰孩子的,父母們一定要認識到這個問題。因此,規則一定要孩子內心認可的,父母一定要與孩子商量後再制定規則,避免產生親子衝突。
總之,父母凡事要學會與孩子商量,這樣不僅可以增加相互之間的理解,避免許多無謂的爭吵,而且還能夠教會孩子為人處世,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第8招 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樂
日本作家森村誠一說過:“幸福越是與人分享,它的價值便越會增加。”所以說,“分”的人是幸福的,因為他實現了自己存在的價值;“享”的人是快樂的,因為他感受到了真愛和友誼。
分享是快樂的大門,學會分享,你就進入了快樂的城堡。
獨享是痛苦的大門,只去獨享,你就走進了痛苦的泥潭。
分享的回報在很多時候都是生活的驚喜,分享的習慣除了擁有朋友,擁有關懷,還擁有不一樣的體驗和經歷。分享的時候讓我們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一份純粹的快樂和一種回歸的質樸與真誠,與這個浮躁的社會相比,分享的過程讓人彼此心裡充滿陽光。
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心理體會,當自己有何喜怒哀樂時,總想和人一起分享。我們成年人,有和人分享的心理需要,同樣,孩子也需要人與他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因此,父母要注意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樂。
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樂,有利於協調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讓孩子感到父母在關心、愛護他們,從而取得孩子的信任。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信任可使子女感到他們與父母處於平等的地位,從而對父母更加尊重、敬愛和親近,並樂於向父母傾吐心聲。這不僅增進了父母對子女的瞭解,而且能使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更能有的放矢。
反之,若父母對孩子持不信任或不夠信任的態度,就無法瞭解孩子的願望和要求,這樣,他們對父母的信賴也勢必減弱,家庭教育的效果也勢必會大打折扣。
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樂,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當孩子處於孤獨、痛苦時,父母若能及時發現,與孩子一起分擔他的煩惱、痛苦,對孩子加以引導幫助,則可以使孩子更快的從痛苦中走出來,讓孩子快樂健康的生活。
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樂,有利於給孩子一個快樂健康的家庭環境。父母與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樂不但可以增加相互的理解與信任,而且可以教會孩子為人處世,促進孩子身心的良好發展。
在這個分享交流的平臺上,父母常常扮演著三種角色,一是傾聽者;傾聽以獲得更多資訊,傾聽成為孩子的親密朋友。二是指導者;隨時隨地調整、引導、提醒。對孩子施與正面影響。三是幫助者;幫助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順利成長。這三種角色並不一定同時進行。有時只需扮演一種角色,父母只需仔細傾聽孩子的談話就可以了。
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分享孩子的點點滴滴,並能夠或多或少參與進去,無論喜樂煩惱,對於父母來說都是一種幸福。
蘇慧穎的女兒文文發現姥姥每次炒出香噴噴的菜後,總要先用小盤盛出來一些。
“姥姥,為什麼要單獨盛出來一盤呢?”她好奇地問。
“留給你媽媽呀,她還沒有下班呢!”姥姥說著,同時把飯鍋蓋嚴,“文文,你盛過飯後要記得把蓋蓋緊,不然等你媽回來飯就涼了。”女兒仔細一看,發現留下的菜又多又好。
有一次,她神神秘秘地跑來告訴蘇慧穎:“媽,我告訴你一個秘密吧!在姥姥家,誰晚回家吃飯誰合適!”
“分享”,對於幼小的她原本是一種“新發現”,到了後來,習慣變成了自然。
女兒上小學一年級時的一件小事蘇慧穎至今難忘:“六一”聯歡會上,老師發給每位孩子一份節日禮物:兩塊巧克力。
拿到巧克力,女兒就飛快地跑來找蘇慧穎:“媽媽,給,禮物,分你一半!”說完,把一塊巧克力塞在蘇慧穎手中。
“好!謝謝你!”當著她的面,蘇慧穎立刻把巧克力放進嘴裡,“好吃,好吃,真好吃!”
女兒樂著跑回座位上。
蘇慧穎身邊的一位媽媽羡慕地說:“看你多幸福啊!你瞧見前面那個小胖子了吧,就是我女兒。你看他一個人吃得多香啊!居然瞅都不瞅我一眼。”聽了這話,蘇慧穎覺得女兒懂事了,懂得了分享。
很快,女兒上小學六年級了。記得一個週末的下午,蘇慧穎正在單位加班。女兒突然從姥姥家打來電話:“媽,你今天下班回姥姥家好嗎?有好事!你早點回來!”
“哎!”蘇慧穎答應得特痛快,手裡加快速度幹活。
一個小時過去了,“媽,你怎麼還不回來呀?”女兒又打電話來催了。
蘇慧穎抬頭一看表,快7點了。“好!我很快就回去。有什麼好事呀?可不可以先透露透露啊?”“我不告訴你!等你回來就知道了!”嘿,女兒居然還賣關子。
時間飛逝,又一個電話打來,活還沒有幹完……
等蘇慧穎回到家,天早就黑了,女兒已經睡了。“你這女兒真沒白疼,”母親說著,把蘇慧穎領進廚房,“你看看,這是你寶貝女兒親自下廚炒的黃瓜蝦仁。她一直等著你回來,想和你一塊吃,可你老不回來!你看,都給你留出來了,全是大蝦仁。小的她自己吃了!”
看著女兒的傑作:一小碗蝦仁!每個蝦仁的脖子上套了一片黃瓜!整道菜竟然五彩繽紛:白色、粉色、綠色,真美!想像得出,女兒在製作這道菜時是多麼用心!她是想和媽媽共同分享這藝術的傑作。
12歲的女兒,以一顆與人分享快樂的愛心,親手製作了這份禮物,並以“家傳”的分享方式,留下了她一份小小的心意。蘇慧穎充分感受到了,一個幼小的心靈,誠摯地樂於把自己創造的快樂,無償地奉獻給別人。
品嘗著女兒炒的菜,又甜又鹹。甜的是蝦,鹹的是蘇慧穎感動的淚水……
這就是分享的幸福。就這樣,“分享”,成為了凝聚蘇慧穎家人的力量。
這個案例說明:“分”的人是幸福的,因為他實現了自己存在的價值;“享”的人是快樂的,因為他感受到了真愛和友誼。
所以,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樂,讓孩子在分享的快樂中健康茁壯的成長。
許多父母都想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樂,但在具體的實踐裡卻往往做不到,不知道該如何做?那麼,你不妨按照下面的方法來做做看。
增加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
父母要盡可能多的增加和孩子的相處。父母之愛是其他任何一種形式的關愛都無法取代的,甚至最慈祥的祖父祖母和最稱職的老師也不行。
多和孩子進行情感交流
經常的交談與愛撫是親子間情感交流的重要管道。你除了詢問孩子“吃飽了嗎”“還想要什麼”之外,還要學會用“今天你感覺怎麼樣”,“你是怎麼想的”,“你高興嗎”等問句提問,讓孩子表達出對一日不見父母的思念之情,並且學會認真聆聽孩子內心真實的感受。甚至,在你真的不得不忙於其他事務時,也別忘了給孩子一個歉意的撫摸。
蹲下來傾聽孩子的心聲
例如:在孩子不願意去學校時,不要因為上班時間的臨近而粗暴地把孩子交給老師,任孩子大聲啼哭。那會加重孩子的被拋棄感和分離焦慮。當孩子不願隨老師離去時,你不妨蹲下身子,仔細聽聽孩子敘述他內心的不安,因為這時孩子更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傾聽、安慰和撫摸。
讓孩子投入夥伴當中
父母要建議和鼓勵孩子與夥伴一起遊戲。這是讓孩子感受同夥之愛的好機會。另外,和夥伴的友好交往可以幫助孩子克服和父母、親人暫時分別的焦慮和孤獨感,學習分享愛。
孩子的內心世界豐富而敏感,沒有任何理由足以讓孩子去獨自承受孤獨。你不能一味的責備孩子們表現出的叛逆、孤僻,因為此時的他們其實在渴望更多的愛,更多的關懷——尤其是源自於父母的不可替代的愛。
總之,父母和孩子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不但有利於家庭之間的協調和睦,更有利於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
因此,父母一定要記住,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樂。
第9招 注意和孩子說話的語氣
人人都有受尊重的權利,對於孩子也是一樣。很多父母不注意與孩子交談的語氣,結果對孩子造成了傷害,這是家庭教育中經常出現的誤區。
很多父母由於沒有學會與孩子進行有效的交流,往往在不知不覺中,用一些孩子不會喜歡的聲調,說了一些違反自己本意的話,結果和孩子造成了不必要的衝突。
琳琳氣鼓鼓地回到家裡,因為下雨,班上原定的郊遊沒有去成。媽媽見她不高興,隨口說了句:“哭也沒用,要玩還有下回呢!又不是我讓它下雨,幹嘛一腦門子官司啊?」本來琳琳似乎還沒有發作的意思,這一本可不得了:先是嗚嗚地哭了一陣,不一會兒踱到自己的房間,索性趴在床上哭,而且連晚飯也沒有出來吃。
沒有哪一位父母打算讓孩子傷心,也沒有哪一位父母會對自己說“今天只要有可能,我就要讓孩子下不來台”,只不過有的時候沒有注意罷了。
也有很多父母在動怒的時候,往往口無遮攔。因為是他們覺得,對於自己的孩子,他們完全有資格罵,所以多難聽的話都能說出來。有時覺得說得越難聽,越能提醒孩子注意。哪裡想到,許多話是有嚴重後果的,絕對不能說出口。例如:
“給我滾!就當我沒有你這樣的兒子!」
“你以為你是誰,你可是我養大的!」
“媽媽不要你這種不聽話的孩子,現在馬上給我滾出去!」
“你簡直一無是處!」
“你很討厭!」
“養個你這樣的孩子,我真是倒了八輩子的黴!」
“你可是我養大的,有本事別讓你老子養著你呀!」
諸如這類的話對孩子都是一種“威脅”。孩子聽到,心裡會怎麼想?也許他還沒有關於“自尊”的意識,可是這話會讓他感到自己是個沒用的人,是個累贅,可又無力改變這個現實。這種矛盾的心理會讓孩子惶恐和無所適從。這樣的情緒壓抑得太久,必定會化為憤怒,總有一天會爆發出來。那時,很可能會有嚴重的後果了!
有些孩子也許因為太小,就乖乖順從了父母,但並不表示他認同了父母的話,而是因為內心的恐懼,害怕被父母拋棄。在這樣的心理壓力下,孩子很難健康成長。
事實上,未成年的孩子被父母撫養,是父母的責任和義務,父母卻把它當作是一種負擔,當作一種向孩子炫耀和示威的藉口。這種思想和行為很可恥。想想,誰不是由自己的父母撫養成人的?
還有的孩子比較黏人一點,有時喜歡賴著父母。這個時候父母不耐煩了,就會一把推開孩子說:「你知不知道,你很討厭!」你不願意陪著孩子玩也就罷了,為什麼還要說這樣的話來傷害他的自尊心?這會令孩子因為父母厭惡自己而憂慮。他未必知道父母討厭自己什麼,也不懂分析父母只是不喜歡他黏人這個行為,而非討厭他本人。如果父母不加以解釋,就會在孩子心裡留下陰影。
孩子往往依靠父母來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能成為什麼樣的人,從父母那裡獲得關於人和人生的認識,所以父母給予孩子信心和信賴非常重要。可是父母們卻經常說許多貶損和否定的話,而從來意識不到它的傷害和嚴重後果。
說話是很有學問的一件事,有的人說出來的話會讓人備受鼓舞,而有的人說出來的話卻讓人的心裡發堵,同孩子說話更需要語言的藝術。如果父母不注意,什麼話拿過來就說,也不管效果如何,反正自己是出氣了,長此下去,會給孩子造成逆反心理,不管父母說的話是對是錯,他們一概排斥。
有這樣兩位小學生的父母,當她們發現孩子的作業做得很不認真時,採取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效果卻大相徑庭。
一位媽媽發現孩子的作業寫得特別潦草時,非常生氣,一氣之下,把孩子的作業本撕掉,說道: “說了你幾次了,你怎麼就不長個記性,作業還寫這麼亂,你給我重寫!」孩子拿著撕碎的作業本,望著自己辛勤勞動的成果,被媽媽這樣蠻橫地撕掉,很是生氣,嘀咕道:「我就不給你好好寫,愛撕你就撕。看你能撕多少。」生氣歸生氣,但明天的作業還得交啊!無奈只得重新寫過。孩子心裡憋了一口氣,寫得還不如上次呢?媽媽見了大怒:「我的話你怎麼就是不聽。」媽媽剛想給撕掉,可一看表已經10點多了,重寫已經是不可能了,只好就這樣了事。
而另一位媽媽發現孩子作業寫得很糟糕時,雖然也很生氣,但她卻克制住了自己不滿的激動情緒。她知道,孩子不是不能寫好,而是態度不認真。於是,她就對孩子說:“孩子,你今天的作業怎麼寫得這樣潦草,這樣寫老師會認不出來的,你最好重寫。我知道,讓你寫,你是不大情願的。可為什麼我還要堅持讓你重寫呢?因為媽媽相信你能寫好,寫第二遍肯定會比第一遍寫得快,而且會好得多。媽媽絕對相信你?」孩子一聽媽媽的話,再看看自己寫的字,就對媽媽說:「媽媽,我再重寫一遍。這次我一定認真寫。」寫完後,他讓媽媽看自己寫的作業,媽媽認真看過後,高興地說:「我兒子的作業寫得真工整,一定會得到老師的表揚。」後來,這個孩子的作業一直寫得很好,每天媽媽都會表揚他,他學習的勁頭更足了。
同樣是要求孩子重新寫作業,前一位媽媽採用了訓斥、強制的辦法,給孩子的是壓力;而後一位媽媽給孩子的是信任、鼓勵,給孩子的是動力,其結果是不同的。
作為父母,要想讓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見,使教育達到一定的效果,必須學會與孩子說話,必須注意和孩子說話的口氣。
教育專家建議,父母與孩子交談可以採用以下方式:
誘導式:通過循循善誘,使孩子增知增智,獲得樂趣,加深感情。
協商式:對孩子採取平等的態度,尊重孩子的人格,通過商量和討論,啟發孩子動腦筋想辦法,使孩子積極參與交談。
說理式: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當不贊成孩子做什麼的時候,應解釋原因,說明道理,並使孩子理解。當孩子做錯事時,幫助孩子分析原因,指出危害,使孩子心服口服。
另外,在與孩子交談時,父母注意自己的口氣,還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要平等對待孩子
要從平等的地位出發,不擺父母的架子。在心情好的時候要這樣,在心情不佳或被頂撞的時候更要注意態度。
要以孩子為中心
要以孩子關心和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談,當然,有父母和孩子都感興趣的話題更好。父母與孩子以這類話題交談最容易溝通,也便於掌握孩子的思想動向。
要有足夠的耐心
有些問題孩子不一定能很快理解,父母要有耐心説明孩子慢慢認識。總之,只要父母掌握與孩子交談的藝術,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
第10招 鼓勵孩子說出內心的想法
許多父母,遇到孩子叛逆的態度時,大都會搖頭大吐苦水:孩子到底在想些什麼?他為什麼都不肯告訴我?由此可見,想要打開孩子心門,探一探孩子的內心世界,是為人父母者需要必修的課題。
耐心地傾聽孩子的訴說,讓孩子體會到關愛和溫馨,從而對父母更加親近與尊敬。這有利於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父母,有利於父母對他們進行目標明確的指導。
許多父母雖與孩子朝夕相處,卻對他們並不瞭解。不瞭解孩子的想法,就很難有效地引導孩子成長為自己所希望的人。父母可以通過培養與孩子共同的愛好來達到溝通與交流的目的,如與孩子下棋、一起聽音樂、看球賽、游泳等。
平時下班要經常與孩子談天說笑,以培養情趣,共用歡樂。父母首先得親近孩子,取得他的信任,他才能傾訴自己的想法,這是自然而然的。
只有被孩子認為是最親近的人,孩子自己才願意毫無顧忌地向父母敞開胸懷交談。
要取得孩子的信任,首先一定要以信任的態度對待他。平時與孩子相處的時候,應當輕鬆愉快,和孩子進行朋友式的談心與遊樂,也可以打鬧和開玩笑,讓家庭充滿幽默和情趣。此外與孩子說話時,應當以信任親切的目光看著他,讓孩子說話時看著自己。因為目光的接觸本身就是一種交流。
有一個6歲的孩子,剛從奶奶家回到父母身邊,有一天,母親炒了一盤雞蛋,端到桌子上,接著進廚房繼續炒別的菜,等母親再次來到桌旁時,孩子已把雞蛋吃得精光。
但媽媽並未責駡他,只對他說:「父母都還沒有吃,你怎麼可以一個人把雞蛋都吃光了呢?」孩子不吭聲,卻在一旁悄悄掉眼淚。
母親問:「你這孩子怎麼這樣,我又沒訓斥你,你還哭?」
經詢問才知道,他在奶奶家裡時,吃得越多,奶奶越高興,多吃點兒,奶奶還表揚呢,從沒有告訴過他,別人沒吃的時候,自己不能都吃完。
母親告訴孩子後,孩子從此便知道了做事還要為他人著想。
父母若一味責怪而不與孩子交流,只能讓孩子徒受委屈而又得不到教育,對於年齡大的孩子更是如此。
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考慮事情,都是十分單純、幼稚的,這時父母切不可妄下結論,輕視或嘲笑他,而是應該認真聽他的想法,與他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
讓他自己先說,父母再加以評論與引導,著重對事態的現狀,進行一些得失利害的分析,鼓勵他自己去面對與戰勝困難。
孩子說出了心裡話,儘管有時很荒唐,父母也不可取笑,更不可妄加指責。
父母要允許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並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意見父母是重視的。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做錯事,說錯話,父母應語重心長地耐心開導,讓他真正知道自己的錯誤所在。
父母與孩子談話時,既要抱平等的、朋友式的態度,又要滿懷著父母的慈愛。要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自己。
該如何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呢?我們可以由以下的步驟開始:
多和孩子聊天
現代父母最大的特色,就是“忙”。爸爸忙,媽媽忙,能幹的職業婦女在家裡最常掛在嘴邊的,就是催孩子:趕快洗澡、趕快吃飯、趕快寫功課、趕快……
一忙、一急,哪有時間、哪有心情和孩子好好聊天呢?可是,不多和孩子聊聊,又怎麼會知道他在想什麼、他想做什麼?
合格的父母,無論再忙,也會找出時間和孩子聊天,做溫馨的親子對話,多聽孩子的想法,也適時說理給孩子聽,給孩子適當的管教。
常和孩子接觸、聊天,可以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當孩子犯錯的那一剎那,心裡自然而然就會出現一股約束力量,知道父母曾告訴孩子不可以這樣,錯事就可以不必發生了。
學習傾聽孩子的話語
多數人都習慣說話,不習慣聽話,尤其是父母面對孩子,更是滔滔不絕,要他做個“聽話”的孩子。
不聽孩子說,怎麼知道他在想什麼?不聽孩子說,又怎麼能瞭解他、管教他?
所以,父母想要有個聽話孩子,必須先要“聽”孩子說“話”。要養成傾聽孩子說話的習慣,並不很困難,只要告訴自己“少開尊口”就可以了。
當孩子在述說一件事時,父母儘量忍住不要打岔,只須不時的點頭、微笑,或以簡單的言語鼓勵他說下去就可以了。當孩子發現父母有興趣聆聽他的訴說,他一定會有興趣說給你聽。
從傾聽中,父母能夠知道孩子在學校和老師、同學的相處情形,孩子在班上暗戀的對像是誰,哪個同學有欺負人的習慣,孩子最討厭哪門功課……
鼓勵、說理代替責駡
許多孩子總喜歡把“懶得理你”掛在嘴上,當孩子以這種態度對待父母時,其實他對父母的失望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了。因為,長久以來,孩子和父母溝通不良,乾脆“免談”。
為什麼溝通不良?也許以前孩子是很喜歡和父母聊天的,可是常常他才剛開口,馬上換來一頓罵,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想說了。
親子溝通從談心、聊天開始,而良好的溝通除了由溫和的言語做起,一個微笑、一個擁抱,都是親子關係的潤滑劑。
第11招 善聽孩子的弦外之音
“我是你的孩子,所以你要理解我所說的話。請不要笑,這不是讓你笑的,而是讓你聽懂的,否則我不原諒你。」說這話的是一個小姑娘,她還在上幼稚園。
這位小姑娘的話啟發父母們注意,在家庭教育中要善聽孩子的弦外之音,才能明白孩子的真實意圖。而許多父母老是在那裡自以為是地評價,孩子的話就總是被打斷,使他根本無法完整地表達一件事。更何況,父母的評價總是站在一個成人的立場上,有些評價對孩子來說也許不太適合。
父母應該做的應該是:認真聽完孩子的話。這不僅是在對孩子進行平等做人、平等對待別人、平等對待自己的教育,也是走進孩子心靈的有效手段。然而做孩子忠實的傾聽者,是需要付出時間和耐心的。作為孩子的父母,只有真正換位思考,對孩子的訴說才會認真聽下去,才能產生交流中的互動。否則,沒等孩子說完兩句話,就不耐煩了,那就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因此,作為一個稱職的父母應學會傾聽、樂於傾聽,並善於傾聽孩子的弦外之音,才能真正學會從孩子的傾訴中真切地感受和把握孩子的喜怒哀樂,真正瞭解孩子在想些什麼,要求什麼,希望什麼;才能真正領會孩子的思想意圖,分享孩子的快樂,真誠地為孩子的進步而高興,為孩子的成功而喝彩;才能有效地用父母的體貼去化解孩子的煩惱,營造出充滿愛意的溫馨家庭環境;也才能贏得與孩子的真誠友誼。
因此,作為父母千萬不能忽視傾聽孩子的弦外之音。唯有如此,父母們做孩子的思想工作才能心中有數、有的放矢,才能不斷提高家庭教育的品質和水準。
傾聽孩子的弦外之音的最主要目的在於建立親密關係,幫助孩子發展健全的性格。
親子關係品質的加強要依賴傾聽,除了建立親密關係外,還能提供良好的素材,孩子在人生旅途中會發展成什麼樣與父母親有很大的關係,父母可以深刻影響孩子的身影,但父母親很難去決定孩子這一生會走的方向,影響層面何在?在於父母們提供了什麼素材與對待他的方式。所以傾聽孩子的弦外之音有兩種目的:一方面讓孩子發展健康性格;另一方面幫助孩子發展“人生劇本”。
在一個悶熱的下午,李心潔渾身是汗地騎著自行車在人流車流中艱難地行進。女兒坐在李心潔的車後,向她講著在班裡與同學鬧彆扭的事,勞累疲憊、心裡正煩的她毫無反應地聽著。
漸漸地,女兒的聲音弱了下來。突然,她小聲說:「媽媽,我差點兒忘了,老師讓買一盒橡皮泥。」李心潔不耐煩地說:「早幹嘛去了,剛才路過文具店為什麼不說!」誰知當她極不情願地帶著孩子返回文具店時,女兒竟然氣鼓鼓地自己跳下車,恨恨地說:「不買了,回家!」說完,頭也不回地徑直往家走。
一進家門,李心潔就沖到女兒面前質問她為什麼這麼不聽話。女兒眼淚汪汪地望著她說:「媽媽,你知道嗎,我們小孩兒也很可憐!」李心潔一下子愣住了,像遭到重重的一擊。女兒的小臉通紅,哽咽著:「媽媽,你們父母心煩的時候,可以對父母們小孩兒發火;我們小孩兒心煩的時候,找誰發火呢?你知不知道,我們有時也很難受……”孩子的話使李心潔的內心長時間無法平靜下來。
李心潔說,我們曾經也是孩子,也曾因為父母拒絕了我們的正當要求,因為一次誤解而遭斥責……這種傷害往往留下難以撫平的傷痕,有時甚至會伴隨我們一生。今天,做了母親的我,卻因為工作、生活的壓力和煩惱而把不良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全然不顧孩子的心理變化和承受能力。
“我們小孩兒也很可憐”,這句話使李心潔猛醒,她知道,自己粗暴的態度已經傷害了孩子幼小的心靈。望子成龍的殷殷期望、缺乏兄弟姐妹的親情溝通、繁重的學習壓力……他們太需要心的交流和溝通。許多父母常常忽視了這一點,而只關注孩子的學習,只看重每次考試的分數,卻不知道這樣做會不利於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長。所以,許多的孩子便變得不願和父母說話。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又怎麼不會和父母產生代溝,又怎麼不會心生隔膜呢?
從這以後,李心潔就開始有意識地給自己的心靈留出一塊空間,讓她去容納孩子的喜怒哀樂。她知道不僅應該在學習和生活上關心孩子,更應該悉心去體味孩子那一顆渴望得到理解的心。
從此,她與孩子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密切,代溝這堵牆在她們的身上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有人說,教育就是不斷消除誤解的過程。傾聽孩子的弦外之音,可以增進溝通,促進理解。一個孩子就是一個世界。父母們都應學會傾聽,傾聽他們的話語,傾聽他們的心聲,傾聽他們對世界的理解和對未來的夢想。
父母們都想保護孩子,以免他們失望、受挫或與別人發生衝突,但父母不能將他們永遠地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父母能夠做的就是幫助他們理解並處理不愉快經歷的感受。通過與父母共同分擔不愉快的感受,孩子將會減少傷害和壓力,同時也逐漸增強了對自己情緒的控制能力。在面對挑戰和日常生活中的失意時,他將會作出較好的選擇。
那麼,怎樣才能更好地傾聽孩子的弦外之音呢?下面介紹的幾種方法,不妨作為父母們的參考。
接受和尊重孩子的所有感受
孩子向父母訴說時,父母應安靜、專心地傾聽,但不給予評判。父母不必接受孩子的所有行為表現,而只是接受他的感受。例如,孩子告訴父母他對小夥伴有多生氣,但父母不能允許孩子通過嘲弄或打人來表達他的生氣。
向孩子顯示你正在聽他講話
孩子向父母訴說時,父母的關注表示父母對孩子的尊重和表示父母願意分離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當孩子開口向父母講話時,父母應停下正在做的事情,轉向他,保持目光接觸,並仔細地聽。同時還要通過點頭或不時地“嗯……,是的……”等來顯示父母對他的注意。
告訴孩子你所聽到的以及你的想法
不時地總結、重述或複述孩子所講的關鍵內容,包括他的感受以及導致這種感受產生的情境原因。僅僅傾聽和理解是不夠的,父母還必須用語言對他所說、所想及所感的事情作出反應。但儘量不要逐字地重複孩子的話,應使用相似的語言來表達相同的意思。
對孩子的感受進行確認
在仔細聽取孩子的訴說並觀察其面部表情後,對他的感受進行猜測並試著確認。如果第一次的猜測不正確,再試一次。講話時要尊重孩子,保持冷靜,且語速要緩慢。當猜測不正確時,應鼓勵孩子幫助父母糾正。
只有在幫助孩子確認其感受之後,父母才能給他提供忠告、建議或教他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情境。如果父母先給予這些幫助,那將會妨礙孩子努力去表達和理解自己的感受。
總之,只有當父母真正理解孩子的表達時,才能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第12招 不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講話
家庭教育專家盧勤女士認為,“成人世界”與“孩子世界”溝通的鑰匙,不僅僅掌握在孩子手中,而是父母和孩子每個人手中都有一把,最重要的是父母手中的鑰匙。父母要想和孩子溝通,需要學會一件事——經常從孩子的觀點上來思考,從孩子的角度來觀察、決定事情,這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她說:「與其用命令的方式對孩子指東指西,不如蹲下來好好和孩子說話。」
父母能在家庭中創造一種平等民主的“空氣”,這是孩子的幸運。在這樣的家庭裡,孩子會覺得父母是自己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
美國精神病學家威廉·哥德法勃曾經說過:「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當成與自己平等的人,給他們以無限的關愛。」無數事實也表明,父母以居高臨下的命令姿態來跟孩子說話,反而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只有父母轉變姿態,不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才有可能讓孩子感受到平等。
羅美娟就是個聰明的媽媽,她對這一點就深有體會。
有一天,女兒莉莉回家晚了,羅美娟幫女兒拿下肩上的書包,陪女兒吃飯,告訴女兒這是特意為她準備的。羅美娟告訴女兒,她已在窗口看了很多次,盼著莉莉回來。莉莉說,她陪同學買東西去了,所以回來晚了,並向媽媽道歉。
羅美娟說:「孩子,媽媽知道你是一個有責任心的好孩子,相信你不會惹麻煩,但媽媽牽掛你,擔心遇到交通方面的問題或別的什麼事情。以後,最好先打電話回來說一下。」
莉莉高興地親了一下羅美娟:「媽媽,你真好!」
羅美娟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看待孩子的過失,使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對她人格的尊重,感受到她與父母在地位上的平等。在我們周圍,有許多父母喜歡用成人的思維方式來看待孩子的行為,喜歡用命令的方式和孩子講話,這是不科學的。
孩子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和尊嚴,他們都希望父母能夠給予他們尊重和平等。父母只有和孩子站在同一水準線上,孩子才有可能感受到平等和尊重。
平等地和孩子說話,是增強孩子獨立意識的有效方式。
有的父母在家裡總愛擺擺為人父母的架子,對孩子呼來喚去,常用命令的語氣對孩子說:「把我的眼鏡拿來?」「不要動那本書?」「今天晚上不准出去玩?」當時倒是夠威風、夠痛快的,可是這些父母逐漸地會發現,孩子們慢慢地不吃這一套了,而是常將父母的一道又一道的命令當耳旁風。
經常用命令的口氣對孩子說話的父母,應該瞭解:命令並不是一種好的教育孩子的方式。
命令並不比積極的暗示對孩子更有效
著名孩子教育家陳鶴琴在其名著《家庭教育》一書中舉過這樣一個例子:
一天,陳鶴琴的兒子拿了一塊破爛的棉絮裹著身體玩。陳鶴琴看見後,就考慮是立刻把破棉絮奪去呢,還是讓他在玩弄中得著一種經驗;或者命令他將棉絮丟掉,而以其他東西替代。思考了一下,陳鶴琴覺得還是用積極的暗示去指導為好,就對孩子說:“這是很髒的、有氣味的,我想你一定不要的,你要一塊乾淨的,去拿一塊乾淨的吧!」孩子聽了,果然很高興地跑去了。
陳鶴琴事後總結說:“無論什麼人,受激勵而改過,是很容易的;受責駡而改過,比較的是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歡聽好話,更不喜歡聽惡言。大多數做父母的看見小孩子玩骯髒的東西,就不期然而然的去把他奪過來,而且還要罵他,甚至於還要打他。其結果,小孩子改過的少,而怨恨父母的多;即使不怨恨父母,至少也一定不喜歡父母了?」
可見粗暴命令的方式,還易於形成父母與孩子間的對立。
命令讓父母的教育行動不能留下迴旋餘地
例如:父母命令孩子去睡覺,偏偏孩子是置若周聞,只管自己玩自己的,而父母一時也拿這些小淘氣沒辦法。這樣次數多了,孩子就覺得不聽父母的命令也沒什麼,那下次也就更不會聽了。如果父母明白孩子的心理,這樣對孩子說:“呀,這東西真好玩呀!可惜時間不早了,乖孩子應去睡覺了。要不你再玩5分鐘,就去睡覺,好嗎?」這樣既誇孩子乖,又是用徵詢的口氣同他說話,孩子感到受到了尊重,也許到不了5分鐘就乖乖地睡覺去了。而且這樣為父母留下了餘地,即使孩子暫時不聽話,也不至於激得父母為了自己的威嚴而去與孩子大動肝火。但父母一旦向孩子發出了命令,那是一定得讓孩子服從的,不然不利於以後的教育。
對孩子使用命令不利於孩子人格的發展
父母老對孩子用命令的方式支配來支配去,孩子處於被動服從的地位,時間長了,就會形成退縮的性格,依賴性強,缺乏主動性;也有可能走上另一個極端,孩子經常與父母頂牛,逆反心理增強,走入社會後也會具有反社會性。
所以,父母對孩子一定要注意說話的語氣,千萬不要用命令的方式。
在具體的家教實踐中,父母首先要對孩子的心理進行一番“研究”,然後想想自己在孩子這樣的年齡,遇到同樣的事時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這樣就可心發自內心地理解孩子,從而從更高的角度看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自然會得到改善。
第13招 尊重孩子的秘密和個人隱私
世界著名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說:「自尊心是一個人品德的基礎。若失去了自尊心,一個人的品德就會瓦解。」自尊心,每個人都有。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同樣也具有自己敏感的自尊心。
孩子渴望被尊重,被承認。千萬不要以為“請勿打擾”這四個字只會出現在賓館門把手上。實際上,很多孩子也會在自己房間的門把上留下這類話語:「請勿打擾。有事請先敲三下,允許,方可進入。」
有一位父親有一次未敲門就進入兒子的房間,兒子竟惱怒地大聲問道:「有什麼事?為什麼不敲門進來!」這位父親十分傷心:「白養這麼大了,怎麼這樣對待我。」
可是兒子在自己的日記中卻這樣寫道:「我看書寫作業時,有時學著學著,感到背後喘氣聲,猛一回頭,發現爸爸正在偷偷地看我。每當這時,我就覺得自己像做錯了事,氣得跟他們吵。對他們不敲門進房間我特反感,每個人都要尊重別人的想法,父母也不例外。」
“看”著孩子學習,引起孩子的反感。這件事情表明孩子需要父母的尊重和理解,他們也有自尊。這種現象極為普遍。父母與孩子交流方面的衝突日漸突出。
隨著孩子的長大,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擔心,慢慢轉變為不放心和不信任。於是一些父母偷聽電話、偷看日記,甚至用雇私人偵探“跟蹤”干涉孩子的生活。
孩子之所以要求父母“請勿打擾”,根本原因在於父母無視孩子的存在,不尊重孩子的人格與自尊。
一個女孩子在傾吐成長的煩惱時,在寫給某青少年心理諮詢所的信中寫道:
老師,我是一名初二學生,我有一個很大的煩惱,那就是媽媽老是要私拆我的信件。
我有不少朋友,比如小學裡的、外面輔導班裡認識的、一起排練節目的等等。平時學習太緊張了,我們就寫信聯繫。可是信一寄到家,我媽媽就要拆開來,先看看,然後才肯給我。我說了她好幾次,她就是不聽。我感到自己已經不再是過去的小孩子了,應當擁有自己的交友領域了,所以我感到媽媽這樣做是不尊重我。
那天,媽媽拆看了我的來信後,一邊把信扔給我,一邊說:「哼,你現在什麼也不告訴我了,我看你瞞得了我。」天哪!我有什麼東西要瞞著她呀!老師,你說我媽媽這樣做,我該怎麼辦?
處於十四五歲花季的孩子,為什麼十分反感父母偷看他們的日記、私拆他們的信件,為什麼總愛在家中自己使用的抽屜上鎖上一把鎖?似乎有什麼不宜公開的秘密,或者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父母正是因此而擔心。
其實,這是他們獨立意識和自尊意識的一種體現。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心理上出現了一些新變化: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對父母的依賴減少,獨立意識強烈,成人化傾向明顯,希望別人尊重他們的自主性、獨立性;隨著生活領域的擴大,知識資訊的增多,他們的內心變得敏感起來,感情變得細膩起來,許多想法開始在內心翻騰,原先敞開的心扉開始漸漸關閉,有了自己的隱私;而且,即使有不少話想說,但觀點已經與長輩不一致了,於是他們與父母的心理溝通明顯減少,轉而向“心愛的日記本”大量傾訴內心的“秘密”,或者在信件中訴說內心的感受。
因此,他們往往會把日記本視為不許別人染指的珍寶,並用“鎖”勾畫出他人不可隨意進入的內心世界的“警戒線”。這是獨立意識和自尊意識的體現,是孩子走向社會的前奏曲,對處於青春發育期的孩子的身心健康關係重大。然而,有的父母往往出於對孩子的關心和愛護,千方百計地窺視、探測孩子的隱私,沒想到這種“愛心”卻侵犯了孩子的隱私權,成為阻礙其心理健康成長的絆腳石。
人本來就是群居動物,需要社會,需要與人交往。處於“心理斷乳期”的孩子,強烈需要有自己成長的空間,希望別人把他當成人看待。如果這時父母還把他當成孩子,就會引起他們的厭煩,產生對抗心理。
有這樣一位父親,他處理兒子的異性交往問題就非常智慧。
有一天,兒子跟父親說:「爸,本人看上一個女生,漂亮、智慧、好心,我能跟她結婚嗎?」
父親說:「好啊!你能看上她,她看上你了嗎?」
兒子自豪地說:「她也看上我了。」
“那很好,你能被一個女生看中,說明你很了不起;你能看中一個女生,說明你的眼界開闊了,如果你將來想在縣裡發展,你就跟她繼續交往下去;如果你想在市里發展,你將來就應該在市里去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你想到省裡發展,你應該到省裡解決問題;如果你想到北京發展,你應該到北京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你想在世界發展,你應該出國解決這個問題。」
兒子聽了說:「那我就等等再說吧!」
這位元聰明的父親用幽默的方式給了兒子一個重要的人生忠告,而不是用跟蹤、調查等侵犯孩子隱私的手段。
孩子大了,心中自然會有不願告訴他人的秘密。儘管孩子內心世界的秘密有正確的也有錯誤的東西,但畢竟是孩子成長成熟的表現,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父母對此應該予以尊重,千萬不能因為子女不再像以往那樣和自己說心裡話、有事瞞著自己或給抽屜上鎖而心急、焦慮,更不要採取“偷看”之類的方法。
否則,只會給青春期孩子的心靈蒙上沉重的陰影。因為青春期的孩子本來就敏感、自尊,很難忍受別人的誤解和偏見。試著去瞭解他們,與他們溝通、閒聊,加強家庭內部的民主、溫馨氣氛,才是減少子女對日記本的“感情依賴”,鼓勵他們與父母共用心靈的良好方法。
當然,有許多父母其實是懷著一種矛盾的心情翻看孩子日記的——知道翻看日記本是不妥的,但又無可奈何,生怕孩子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學壞了。那麼,注重平時的交流,特別是在充分尊重孩子人格與隱私的基礎上,平等對話,交流情感,循循善誘,讓孩子主動敞開心扉,恐怕是避免這種矛盾的最好辦法了。
至於私拆孩子的信件,更是錯誤的。因為無論是《憲法》,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都明文規定,公民的通信自由不容侵犯,未經允許拆看他人信件,是違法的,不允許的。
毫無疑問,保護孩子的“隱秘世界”是對孩子的尊重,父母也會因此贏得孩子的敬重和愛戴。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對待孩子的隱私和秘密呢?
用心瞭解,掌握孩子的蛛絲馬跡
在目前複雜的社會環境中,許多不健康的因素都在悄悄地腐蝕著孩子的心靈。如養成抽煙喝酒的不良嗜好,結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晚間外出甚至徹夜不歸、早戀等,父母應及時觀察和掌握孩子的這些“隱秘世界”的蛛絲馬跡,以利於正確的引導。
理解溝通,尊重孩子的自尊自由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獨立人格的形成,孩子的“保密性”越來越強,如寫日記和書信,與同學交往和談話內容,都不願主動地向父母透露。這時的父母,可以經常主動地找孩子交談,達到與孩子情感上的溝通,營造家庭中平等、民主、理解、寬鬆的行為模式,使孩子感到自己和父母之間不僅僅是血緣上的親子關係,更是生活中可以信賴的朋友。這樣一來,孩子也會願意把自己心中的秘密告訴父母了。
有的放矢,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儘管孩子的自主意識增強,但正確的人生觀尚未形成,是非觀念不強,缺乏自我克制的能力,正值成長的心理危險期,所以在處理諸如學業、情感、人際、生活等許多方面,還不可能把握好尺寸。因而父母在細心觀察孩子的思想動態,掌握孩子內心隱秘的同時,要根據其性格、愛好等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培養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當孩子有了自己的愛好、理想甚至異性朋友時,更應循循善誘,加以引導。
使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把握自己的思維、生理和內心隱秘,規範自己的品德和人格,使孩子學會如何去辨別朋友、增進友誼、處理矛盾,並不斷排除和修正內心隱秘世界中非健康的因素。當然,父母還要允許孩子“保密”,內心的秘密是每個正常人具備的基本內容,從這個意義上講,尊重孩子的“隱私”,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
父母要瞭解孩子對“受人尊重”的需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尊重孩子的隱私和秘密。
第14招 尊重孩子的個人興趣
美國教育家斯賓塞曾經說過:「身為父母,千萬不能太看重孩子的考試分數,而應該注重孩子思維能力、學習方法的培養,儘量留住孩子最寶貴的興趣與好奇心。絕對不能用考試分數去判斷一個孩子的優劣,更不能讓孩子有以此為榮辱的意識。」
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傑曾經說過:「強迫工作是違反心理學原則的,而且一切有成效的活動,都必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
我國童話大王鄭淵潔也說過:「不要在孩子不感興趣,還沒有能力理解的時候,讓他做任何不感興趣的事情。」當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他往往能夠全力以赴;相反,如果父母要求孩子放棄他極感興趣的事情,做一些孩子不喜歡做的事情,孩子必然會與父母發生衝突。
人各有各自的興趣與喜愛,不能勉強,也不應勉強。千百年來這方面,我國有許多古訓。通俗的如人們常說的“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就是說有的人喜歡吃蘿蔔,有的人喜歡吃白菜,彼此不要勉強。文雅一點的古訓有:「人各有志。」
對於父母,這一點大家都認識得比較明確。但是對於孩子,有的人,也就是說有的父母在這一點上認識容易模糊了。他們多不願承認孩子,尤其是孩子也有自己獨特的興趣與愛好。父母們所講到過的強迫坐不住的孩子彈琴,以致孩子只得砸斷自己的手指來作為反抗。不顧孩子的抗議,父母像催命一樣催促著孩子寫字畫畫。
這是學習上的不同興趣與愛好。一個人的不同興趣愛好還可以表現生活上的諸多方面。在休息方面,有的人喜歡哼幾句戲曲和小調;有的喜歡下棋或玩牌等等。這些都是客觀上存在的。你承認也好,不願承認也好。在今天我們改革開放的多彩多姿的生活裡,人的個性和興趣得到較充分的發展,在服飾等各方面,都有了較大的自由,更是五彩繽紛。這些事情有些父母也逐漸開始認識,但是在對待子女上,他們則常常喜歡用一個陳腐的尺度。那就是這只是父母的事情。小孩子不能有或不應有。
人們對有興趣的事情往往容易全身心投入,最易見成績;反之,則難得成就。人最可悲的是一生對什麼都沒有特殊興趣和愛好,孩子最不幸的是父母憑主觀意志扼殺其興趣和愛好。
然而,生活中總有許多的父母無視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強行剝奪孩子的興趣,其結果必然會束縛孩子的發展。下面的這個案例或許正好說明這一點。
王明是一個喜歡足球的男孩,在上小學時就迷上了足球,初中以後,他還參加了校園足球隊,可王明的爸爸硬是不讓他去活動,說是怕影響學習,怕考不上高中,怕……一天,王明決心要說服爸爸,他希望走自己的路。於是王明找出各種理由進行辯解。
“不行,不許去!」爸爸不軟不硬的聲音傳來,王明立即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倒在椅子上。拿起書本,他真想大聲叫喊:「什麼柳宗元、陶淵明,什麼電流、電阻我都不要!我要踢球!哼!不讓我去,我在家裡也一樣踢。」於是王明在家的門廳裡踢起足球來。
這一招果然靈驗,媽媽急匆匆地趕來:「哎呀,你這個孩子,你就不想想,爸爸不是為你好嗎?你不好好學習怎麼考高中,考不上高中怎麼考大學。不上大學……不上大學哪有好工作……” 王明大聲地說著:「媽媽你怎麼就只知道讓我考大學,不知道成功的路不止一條。再說,我的學習也不錯啊!一星期一次就三個小時,我也應該輕鬆一會兒啊!」可他爸爸卻在一旁說:「一星期三個小時,一個學期下來就是多少小時啊!」
王明終於無可奈何了,淚水充滿了眼眶,委屈地說:「爸媽你們從來都不理解我。初中以來,我就沒有出去看過電影、逛過公園,唯一的愛好——足球也不讓踢了,我的近視就是這麼一天一天地學出來的。」
看著滿桌子的參考書,王明的淚水再也止不住了,摘下眼鏡,狠狠地扔在床上。爸媽這時似乎被他的話打動了,不再說什麼。王明趁機講下去:「就算我去考大學,人家也要多方面的人才,誰要我們這些戴著深度近視眼鏡、榆木腦袋的‘書呆子’呀!再說,也只有加強身體鍛煉,才能適應充滿競爭的快節奏學習和生活。」爸爸放下手中的活,終於開口了:「好吧!以後每星期六可以去踢球,但不能超過3小時。」
這一天王明等了多久啊!他心裡想:對於父母以前那些善良的管制,我應當感謝而不能接受,因為,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成功地道路不止一條。我的道路需要自己去走,這樣我才能自豪地說:我是幸福的,我擁有了自己的生活。
可見,孩子的發展應當是全面的。父母培養孩子首先要發現孩子的特長與愛好,不能使每一個孩子都變成一個學習的機器,而應當使他得到全面的發展。
有的父母也想尊重孩子的個人興趣,但往往不知道該如何做才能尊重孩子的興趣。那麼,你不妨按照下面的方法來做做看。
承認孩子有愛好的權利
在遇到這種問題時,做父母的就是要承認每個人可以有個人的喜愛和興趣。作為孩子,他們也有自己愛好和興趣的權利,自己不應該隨便干涉。
尊重孩子的喜愛和興趣
在今天多彩多姿的生活裡,人的個性和興趣得到較充分的發展,在服飾等各方面,都有了較大的自由,更是五彩繽紛。髮型、服裝只要不是極為怪異,音樂不是下流低級,就應該允許孩子自己選擇,當然在承認與尊重的前提下,父母還是可以進行適當的引導,培養孩子高尚的趣味和情操。
不要隨便干涉孩子的愛好
父母在準備干涉孩子的興趣愛好之前,不妨先聽聽孩子的意見,尊重他的選擇。現在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藝,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那麼,如果讓孩子學,一定要仔細觀察,再選擇一種比較適合孩子性情及興趣的才藝。千萬不要讓孩子一下子接觸太多,或強迫孩子學習沒有興趣的東西,破壞了孩子以後學習的信心和欲望。
總之,父母要尊重每個孩子的個人興趣。要務必記住,孩子的興趣之苗一旦破土而出,就一定要精心呵護,而不要讓其因“雜草”淹沒而枯萎,更不要隨意破壞。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使孩子的智慧得到最大限度、最持久的發揮。
第15招 尊重孩子的理想和追求
每一個人都渴望得到尊重,孩子也是如此。
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指出:「應當像尊敬上帝一樣尊敬孩子。」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一個人不能認可自己的存在,就不能在自己心靈裡成為主宰者,就不能在生活中確立自己的地位,就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自豪地抬起頭來走路。」
因此,尊重孩子已經成為許多教育組織的一種倡議。
世界學前教育組織在《童年憲章》中指出:
○ 所有的孩子都不應該受成人剝削,他們的心、腦和身體是屬於他們自己的,不能分割。
○ 所有的孩子都有權在安全並有激勵性的環境裡遊玩、成長和學習,不受傷害和煩惱。
○ 所有的孩子都享有他們所需要的一切來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從而使他們的頭腦、身體和情感都得到健康的成長和發展。
尊重孩子,按照《世界未成年人權利保護公約》所說,就是要尊重孩子的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以及參與家庭、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權利。
一個孩子的普通想法和意願,應該得到父母的尊重,而孩子的理想和追求,更應得到父母的尊重。
現實生活中,父母往往喜歡為孩子設計理想。從上小學開始,就為了孩子的理想一步步規劃好了,甚至想到了孩子以後要上哪所大學的什麼專業。為此,父母不顧孩子的愛好和理想,強迫孩子按自己設計的軌道發展,如果孩子有一點沒有符合自己的意願,就對孩子的所有努力和成績全盤否定,甚至打罵孩子。
作為父母,其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無可厚非,但是為了孩子能有一個好的前途,而給孩子過大的壓力,結果讓孩子不堪重負而走向極端,這就太讓人遺憾了。
所謂尊重孩子,就應該尊重孩子的理想和追求。父母在培養孩子時,必須徵求孩子的意見,尊重孩子的理想和追求,進而理解孩子的理想、知道孩子的真正需要。即使孩子的理想與父母的設計產生偏差,也要平靜地與孩子溝通,在尊重孩子理想和追求的基礎上,通過商量探討,讓孩子充分理解父母的想法,然後把選擇權交給孩子。
父母在尊重孩子理想和追求的時候,還要注意一個問題:不要在孩子建立理想的初期給孩子太多的壓力和警示,這樣很容易打擊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輕易放棄自己的理想。正確的做法是鼓勵孩子樹立理想,並為理想而努力。
我國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科學家祖沖之小時經常受到父親的責駡。
祖沖之的父親祖朔之是一位小官員,他望子成龍心切,總是希望祖沖之出人頭地。祖沖之不到9歲,父親就逼迫祖沖之去背誦深奧難懂的《論語》。兩個月過去了,祖沖之只能背誦十多行,父親氣得把書摔在地上,怒氣衝衝地罵道:「你真是一個大笨蛋啊!」
幾天後,父親又把祖沖之叫來,對他說:「你要用心讀經書,將來就可以做大官;不然,就沒有出息。現在,我再教你,你再不努力,就決不饒你。」
但是,祖沖之依然非常不喜歡讀經書。他對父親說:「這經書我是說什麼也不讀了。」
父親聽了祖沖之的話,氣得伸手打了他兩巴掌。祖沖之就大哭起來。
這時,祖沖之的祖父來了,當他得知事情的真相後,對祖沖之的父親說:「如果祖家真是出了笨蛋,你狠狠打他一頓,就會變聰明嗎?孩子是打不聰明的,只會越打越笨。」接著,祖父又說:「經常打孩子,不僅不能起到任何好的作用,而且還會使孩子變得粗野無禮。」
祖朔之無奈地說:「我也是為他好啊!他不讀經書,這樣下去,有什麼出息?」
“經書讀得多就有出息,讀得少就沒有出息?我看不一定吧!有人滿肚子經書,只會之乎者也,卻什麼事也不會做!」祖沖之的祖父批評說。
“他不讀經書怎麼辦?」
“不能硬趕鴨子上架。做父母的,首先要明白孩子的理想和追求,不要阻撓,加以引導,孩子才可能成才。」
聽了祖沖之祖父的話,祖朔之同意不再把祖沖之關在書房裡念書,還讓祖沖之跟著祖父到建築工地上去開開眼界,長長見識。
祖沖之不用再讀經書了,他感到非常高興。
有一次,祖沖之對祖父說,對天文感興趣,將來想做個天文學家,祖父對祖沖之說:「孩子,我支持你。正好,咱們家裡的天文曆法書多得很,我找幾本你先看一看,不懂的地方就問我。」
就這樣,祖沖之在祖父支持下,父親祖朔之也改變了對兒子的看法。從此,父親不教祖沖之學習經書,祖沖之對天文曆法越來越有興趣。後來,成為一名科學家。
對孩子的理想,父母如果覺得是合理的,就應給予支持。但支持是講究方法的,應該充分考慮孩子的心理準備和接受能力為前提。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理想,但理想的確需要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即從有一個初步設想到牢固樹立的過程。在它的萌發之初,需要點撥和引導,需要精心呵護,對孩子的理想,不理不睬是錯誤的,揠苗助長也是錯誤的。對孩子剛剛萌發的理想之苗,動輒苛以參天大樹般的要求,這無異於揠苗助長。如果父母們都用這樣的態度來對待孩子的理想之苗,那麼,也許孩子永遠也不可能樹立穩固理想。
真正的支持應該建立在對孩子的充分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之上,必須以孩子的現實準備為前提,然後進行適當的啟發和誘導,不是說教,不是命令,也不是趁機提條件。比如,當孩子提出以後想當律師時,你不妨這樣說:「看來,當律師倒是很不錯的。孩子,你說,律師為什麼那麼好,讓那麼多人都敬歎不已?不知道他小時候讀書怎樣?」讓孩子自己去思索;或者也可以這樣說:「想不到你想當律師,這個理想好!我支持。孩子,你想想,當律師需要什麼才能?」
很多父母也想尊重孩子的理想和追求,就是不知道該怎麼辦?那麼,你不妨按照下面的方法來做做看。
當孩子對父母的安排表示反感的時候,父母應該充分考慮到孩子的愛好和興趣。你可以說:「告訴媽媽你喜歡哪項活動?」
當孩子對父母表達自己的愛好和理想的時候,應該告訴孩子:「你的理想真不錯,我支持你,相信通過你的努力一定會實現的!」
總之,對孩子的理想之苗,父母要一點點地培養扶持,要細心澆灌滋潤,不要一見小苗,就立即傾盆大雨,或者恨不得讓它明天就成為一棵大樹, 這都是不切實際的。
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