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

《心相篇》(2)


《心相篇》
http://www.wwmm.cn/


《心相篇》是五代時期,道家的著名人物陳希夷的不朽之作,既是風鑒學問的綱領,也是心地因果學問的基礎,語言洗練,論理深刻,準確生動,將心地因果的道理論述得透徹而準確,是垂世之作!

溫馨提示:我們今天重溫這篇文章,當然不是為了讓大家看相、算命,而是要瞭解心地因果與業因果報的關係,進而認識命運,改造命運。命自我立,德自我成,世界上的一切相狀都是變化的,而因果律是永恆存在的。時值亂世,災難厄運不斷,這是眾生的共業因果,純屬自作自受。話好說,果難受,誰也不願意厄運降臨到自己頭上。如何才能避免厄運、趨吉避凶呢?唯有深信因果,自求多福,庶可於此共業中享有別業。教理有曰: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可謂深刻矣。


作者間介

 


劉宏毅博士,
1955年生於北京,1977年隨學於李錫堃先生,深得李老先生道家文化真傳;1976年始研習中醫,遂於京華懸壺十數載,發表學術論文多篇。1992年赴海外研習西方文化,遊歷多個國家,獲澳洲北領地大學管理學碩士、博士學位,對管理學與人文精神跨文化管理等課題有一定的研究。曾在澳洲、北京等地任管理諮詢顧問、企業文化顧問等職,現返回北京,從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著有《千字文講記》、《三字經講記》等書。   

 

這是一個好時代,沒有大的戰爭和動亂,每個人都享有基本的生存權利,社會維繫著一定的自由、平等和公正。這是近二百年來沒有過的好時代。但同時,這又是一個失去理智、沒有操守、人欲橫流的時代,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人類可以無所不用其極。
歷史上,西方社會的穩定得力於基督教文明的教化。西方人敬畏上帝,儘管有人五天作壞事,總還有一天要進教堂懺悔。人的良心還未完全泯滅,社會的道德底線尚未完全崩潰。中國社會的穩定,首先要歸功於因果觀念的教化。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是根植於中國人心底的箴言,所以古人敬畏天地,敬畏祖先,敬畏聖賢。偶有為非作歹者,也必有一定的限度。
現代人則不然,無所畏懼,藐視一切。我們視聖賢為草芥,等父母同朋友。我們戰天鬥地,以破壞為能事,動物因此而遭殃,植物因此而毀滅,食物變成毒物,江河變成毒流。人類自以為是上帝,狂妄得要改變物種的基因。還有什麼方法、規則,能夠改變這種狀況呢?孔子說:我欲無言。不是真無言,而是欲無言而不能。這能言之言,就是宇宙間的第一法則——因果定律,科學因此奠基,社會因此進化。
《心相篇》所以可貴,因為它既是警示人類的木鐸,也是社會教育的大法,每個人讀來都會毛骨悚然。我以為,當今之世只有因果律才能讓人有所畏懼,才能挽回世道人心。有些人可以不要道義,可以不講良心,可以不信因果,但是,因果律不會因為不信而不存在,不會因為無神論而失去效用。當我們發現它存在的時候,已經是苦果飽嘗了。耶穌說,信者得救。
在本書付梓之際,聊以數言為序。
  劉宏毅
    戊子年立冬前四日於北京

 



西方社會的穩定,得力於基督教文明的教化,西方人敬畏上帝。中國社會的穩定,歸功於心地因果的教化,中國人敬畏天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是根植於中國人心底的箴言,所以古人敬畏天地,敬畏祖先,敬畏聖賢。偶有為非作歹者,也必有一定的限度。
 

《心相篇》是五代時期,道家的著名人物陳希夷的不朽之作,既是風鑒學問的綱領,也是心地因果學問的基礎,語言洗練,論理深刻,準確生動,將心地因果的道理論述得透徹而準確,是垂世之作,堪與《感應篇》 、《陰騭文》並論。
第一講 因果律與曲線運動
第二講 審心與觀行
第三講 福禍終及子孫
第四講 誰說天地無眼
第五講 智者與愚者
第六講 道不遠人
第七講 女人是世界的源頭
 
心地因果,是禍福壽夭的根本所在。《心相篇》的結尾兩句,是全篇的總結論,也是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何才能增福增壽?得知其善而守之。如何才能禍轉為福?得知其惡而弗為。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深信因果,都能知善而守,知惡不為。果能如此,國家幸甚!民族幸甚!

   
【宋】陳希夷 
【清】陳淡埜 

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
行者心之表,觀行而禍福可知。
出納不公平,難得兒孫長育;語言多反復,應知心腹無依。
消沮閉藏,必是奸貪之輩;披肝露膽,決為英傑之人。
心和氣平,可卜孫榮兼子貴;才偏性執,不遭大禍必奇窮。
轉眼無情,貧寒夭促;時談念舊,富貴期頤。
重富欺貧,焉可托妻寄子;敬老慈幼,必能裕後光前。
輕口出違言,壽元短折;忘恩思小怨,科第難成。

小富小貴易盈,前程有限;大富大貴不動,厚福無疆。
欺蔽陰私,縱有榮華兒不享;公平正直,雖無子息死為神。
開口說輕生,臨大節決然規避;
逢人稱知己,即深交究竟平常。
處大事不辭勞怨,堪為橋樑之材;
遇小故輒避嫌疑,豈是腹心之寄?
與物難堪,不測亡身還害子;待人有地,無端福祿更延年。
迷花戀酒,閫中妻妾參商;利己損人,膝下兒孫悖逆。
賤買田園,決生敗子;尊崇師傅,定產賢郎。

愚魯人說話尖酸刻薄,既貧窮必損壽元;
聰明子語言木訥優容,享安康且膺封誥。
患難中能守者,若讀書可作朝廷柱石之臣;
安樂中若忘者,縱低才豈非金榜青雲之客?
鄙吝勤勞,亦有大富小康之別,宜觀其量;
奢侈靡麗,寧無奇人浪子之分,必視其才。
弗以見小為守成,惹禍破家難免;
莫認惜福為慳吝,輕財仗義盡多。
處事遲而不急,大器晚成;己機決而能藏,高才早發。

有能吝教,己無成子亦無成;見過隱規,身可托家亦可托。
知足與自滿不同,一則矜而受災,一則謙而獲福;
大才與見才自別,一則誕而多敗,一則實而有成。
忮求念勝,圖名利,到底遜人;
惻隱心多,遇艱難,中途獲救。
不分德怨,料難至乎遐年;較量錙銖,豈足期乎大受?
過剛者圖謀易就,災傷豈保全元;
太柔者作事難成,平福亦能安受。

樂處生悲,一生辛苦;怒時反笑,至老奸邪。
好矜己善,弗再望乎功名;樂摘人非,最足傷乎性命。
責人重而責己輕,弗與同謀共事;
功歸人而過歸己,侭堪救患扶災。
處家孝悌無虧,簪纓奕世;與世吉凶同患,血食千年。
曲意周全知有後;任情激搏必凶亡。
易變臉,薄福之人奚較;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
好與人爭,滋培淺而前程有限;
必求自反,蓄積厚而事業能伸。
少年飛揚浮動,顏子之限難過;
壯歲冒昧昏迷,不惑之期怎免?

喜怒不擇輕重,一事無成;笑駡不審是非,知交斷絕。
濟急拯危,亦有時乎貧乏,福自天來;
解紛排難,恐亦涉乎囹圄,神必佑之。
餓死豈在紋描,拋衣撒飯;瘟亡不由運數,獲罪於天。
甘受人欺,有子自然大發;常思退步,一身終得安閒。
得失不失其常,非貴亦須大富,壽可知矣;
喜怒不形於色,成名還立大功,奸亦有之。
無事失措倉皇,光如閃電;有難怡然不動,安若泰山。
積功累仁,百年必報;大出小入,數世其昌。

人事可憑,天道不爽。
如何餐刀飲劍?君子剛愎自用,小人行險僥倖。
如何投河自縊?男人才短蹈危,女子氣盛見逼。
如何短折亡身?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種種皆薄。
如何凶災惡死?多陰毒,積陰私,有陰行,事事皆陰。
如何暴疾而歿?縱欲奢情。
如何毒瘡而終?肥甘凝膩。
如何老後無嗣?性情孤潔。
如何盛年喪子?心地欺瞞。
如何多遭火盜?刻剝民財。
如何時犯官府?調停失當。
何知端揆首輔?常懷濟物之心。
何知拜將封侯?獨挾蓋世之氣。
何知玉堂金馬?動容清麗。
何知建牙擁節?氣概淩霄。
何知丞簿下吏?量平膽薄。
何知明經教職?志近行拘。
何知苗而不秀?非惟愚蠢更荒唐。
何知秀而不實?蓋謂自賢兼短行。

若論婦人,先須靜默;從來淑女,不貴才能。
有威嚴,當膺一品之封;少修飾,准掌萬金之重。
多言好勝,縱然有嗣必傷身;盡孝廉慈,不特助夫還旺子。
貧苦中毫無怨詈,兩國褒封;富貴時常惜衣糧,滿堂榮慶。
奴婢成群,定是寬宏待下;資財盈筐,決然勤儉持家。
悍婦多因性妒,老後無歸;奚婆定是情乖,少年浪走。
為甚欺夫?顯然淫行。緣何無子?暗裡傷人。

合觀前論,曆試無差;勉教後來,猶期善變。
信乎骨格步位,相輔而行;允矣血氣精神,由之而顯。
知其善而守之,錦上添花;知其惡而弗為,禍轉為福!

 

非常高興有這個機緣,與大家探討有關心地因果與吉凶禍福的道理,這既是我們為人處世,行道樹德的原則,也是聖人立教化民的根本。釋迦摩尼佛在其一生中,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形式上有顯密五乘佛法、三藏十二部經論,但推究起來,無非是與上智者談性,與下愚者談因果,核心內容就是 “因緣果報四個字而已。所謂的五乘佛法,從人天開始直至成佛,都要走這條業因果報的大道,只有在深信因果的基礎上,才能自覺地止惡行善,積德修福。如此才有可能轉變過去的業因,培植現在和未來的果報。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做人處事,自利利他,要首先明白因果的道理。否則,因地不正,果遭迂曲。惡報現前的時候,就悔之晚矣
對於因果關係的道理,聽說過的人多,真正瞭解的人少,堅信不疑的人少之又少,幾乎沒有。說不信因果,人人都在那裡燒香許願,求升官、求發財、求兒子……很少有人肯在因地上下功夫,所以求果的人多,信因的人少。為什麼不能積極向善?因為不瞭解因果。為什麼不能嚴持戒律?因為不怕因果。為什麼明知故犯,惡習不改?因為你根本不信因果。惡報都是別人的,一旦落在自己頭上一點點,就哭天戧地,怨天尤人。付出一點點就求這個求那個,妄想著舍一得萬,完全是投機心理。我們若是種下這樣的因,將得到何種果報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必須將因果關係講透徹、講明白,讓你從此怕它,讓你徹底寒了心,再也不敢起歪心、動惡念,才算初見成效。
因果管人最厲害,一分一毫都不差,比電腦準確得多。它有足夠的耐心等待,不怕你耍賴、不認帳,所謂: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因緣聚會時,果報還自受。不管你是天王老子,還是花兒乞丐,因果面前絕對平等。傳說中的閻王殿前,有一幅楹聯:陽世間殺人放火任憑你,陰曹裡古往今來放過誰 真的到了我們對惡因惡果畏如蛇蠍,對善因善果趨之若鶩的時候,我們的修學才能上軌道,才不會以自欺欺人的因,最後得個自誤誤人的果。
此次講座,我們以宋朝陳摶老祖(陳希夷)的《心相篇》為藍本,參合道家的《感應篇》、《陰騭文》,佛家的《三世因果文》、《罪福報應經》,儒家的《四書》、《菜根譚》。旨在拋開宗教的局限,從傳統文化的層面,發掘心地因果與吉凶禍福的道理。如果大家覺得不過癮,最好直接去讀大經大論,如佛家的《地藏經》、道家的《寶鑒錄》、儒家的《易經》等,這裡就不贅言了。
《心相篇》是五代時期,道家的著名人物陳希夷的不朽之作,既是風鑒學問的綱領,也是心地因果學問的基礎,語言洗練,論理深刻,準確生動,將心地因果的道理論述得透徹而準確,是垂世之作,堪與《感應篇》、《陰鷙文》並論。
《心相篇》文字雖不多,僅一千五百餘字,但歷代都有不同的抄本,當然其主體沒有異議,只是在個別文句上略有差異。我們依據的是清朝陳淡埜的本子,陳氏是清乾隆年間的風鑒大家,歷史上的相學十三家之一。他對心相學問很有見地,特別是將《心相篇》置於其巨著《相理衡真》的卷首第一篇,可見風鑒家對此篇文章的重視程度。
我們今天重溫這篇文章,當然不是為了讓大家看相、算命,而是要瞭解心地因果與業因果報的關係,進而認識命運,改造命運。命自我立,德自我成,世界上的一切相狀都是變化的,而因果律是永恆存在的。時值亂世,災難厄運不斷,這是眾生的共業因果,純屬自作自受。話好說,果難受,誰也不願意厄運降臨到自己頭上。如何才能避免厄運、趨吉避凶呢?唯有深信因果,自求多福,庶可於此共業中享有別業。教理有曰: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可謂深刻矣。


第三講 福禍終及子孫

這一講討論《心相篇》的第二、三兩段,先看原文。
小富小貴易盈,前程有限;大富大貴不動,厚福無疆。欺蔽陰私,縱有榮華兒不享;公平正直,雖無子息死為神。開口說輕生,臨大節決然規避;逢人稱知己,即深交究竟平常。處大事不辭勞怨,堪為橋樑之材;遇小故輒避嫌疑,豈是腹心之寄?與物難堪,不測亡身還害子;待人有地,無端福祿更延年。迷花戀酒,閫中妻妾參商;利己損人,膝下兒孫悖逆。賤買田園,決生敗子;尊崇師傅,定產賢郎。
愚魯人說話尖酸刻薄,既貧窮必損壽元;聰明子語言木訥優容,享安康且膺封誥。患難中能守者,若讀書可作朝廷柱石之臣;安樂中若忘者,縱低才豈非金榜青雲之客?鄙吝勤勞,亦有大富小康之別,宜觀其量;奢侈靡麗,寧無奇人浪子之分,必視其才。弗以見小為守成,惹禍破家難免;莫認惜福為慳吝,輕財仗義盡多。處事遲而不急,大器晚成;己機決而能藏,高才早發。
小富小貴易盈,前程有限;大富大貴不動,厚福無疆。

這兩句話很容易理解:小有所得就找不著北的人,前程一定有限;大富大貴不動心的人,才能厚福永享。
小富小貴易盈,形容一個人小有所得就驕傲自滿,目空四海,淺嘗則止。這種人成不了大氣候,三國時期的呂布就是例子。若論驍勇善戰,呂布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但說到綜合素質,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復,唯利是視。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陳壽《三國志》評語)
呂布的缺點,後人評價為:急功近利,有勇無謀,反復無常,唯利是圖,兒女情長等等。其實,呂布最致命的缺點是不納忠言,貪小利而忘大義。這就註定了他只能稱雄一時,不能成就大業的命運。
再看看關雲長,富享金銀美女,貴封漢壽亭侯,關羽卻絲毫不為之動心,最終還是掛印封金別曹公,千里尋兄不辭遠。其福祿之厚,直到今天不衰,被民間奉為保護神。可見人要學習明辨大是大非,要成大器,不能急功近利,搞成小蟑螂、小老鼠的格局。
此外,孔子在《論語·子路篇》中說過: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這是孔子教導子夏為政的道理。做地方主管的,要將目光放遠大,所有的規劃、行政、建設等措施制度,要考慮其整體性,求百年大計。不要速成,不要急功近利,要顧全大局。
我們則從中學到兩個做事原則:第一是不要貪小利,第二不要求速成;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欲速反而不達。
欺蔽陰私,縱有榮華兒不享;公平正直,雖無子息死為神。

欺蔽陰私是欺蔽心地,悄悄做壞事;或在暗中幹不可告人的醜事。這種惡行隱蔽、行為不光明的人,縱有榮華富貴,兒孫也享用不到。什麼原因呢?因為欺蔽陰私有傷陰騭(陰德),所以報在子孫。大凡愛耍陰謀、喜歡在暗中幹不可告人勾當的,子孫都不好,或者乾脆斷子絕孫。這都是自己傷了自己的陰德,自斷了血脈之根。
我們在出納不公平,難得兒孫長育一句中已經提到,欺蔽陰私的罪過,比明火執仗還要大。欺蔽心地,傷自己的良能,是惡報一;減損福報,貧夭下賤,是惡報二;污染性德,喪失良知,永陷沉淪,是惡報三。俗語說:心迷迷一個,性迷迷一窩。心迷至多傷害你自己,性迷可是要遺傳的,所以貽害子孫無窮。
而公平正直的人雖沒有子嗣,死後也可以做神。子息就是子嗣,子孫後代繁衍生息的意思。公平正直,死而為神。自古以來就是祖訓。歷史上的,無論是關公、包公,還是嶽飛,哪一個不是公平正直,死而為神的呢?關公沒有子息,只有兩個義子,但並不影響他死而成神。古人有句話:暗裡算人者,算的是自家兒孫;空中造謗者,造的是本身罪孽。子孫後代是祖宗的遺德,也是你自己的陰德,德是可以遺傳的。虧了陰德,還有什麼東西可以遺傳呢?
在生活當中,有不少患不孕症的人。不孕症是統稱,細分有不育和不孕兩類。不孕是不能做胎,用人工授精就可以解決;不育是受精卵不長,強行植入子宮著床也沒用,它根本不生長。這個原因在那裡呢?西醫是搞不懂的,我們則很清楚,就是這四個字——欺蔽陰私(心地欺瞞)。大地沒有和氣叫死地,不能生養萬物;人的心地如果也成了死地,同樣也不能生養。你不改變自己的心性,不把深藏的陰惡暴露出來,永遠不會有和氣,科學再發達,不育也治不好。道理講清楚了,信不信由你。
上一次課後就有同學問,說:我自作自受,自己承擔好理解,為什麼會與子孫扯上關係呢?我們反復說,心地是你命的一部分,主子女,這是理由之一;第二,如果你造的罪惡太大,這個惡果你一個人償還不了,就要禍及子孫。因為子孫是你血脈的延續,是你自己的分身,是你性德的一部分,所以說:積福會隱蔽子孫,積惡要禍及子孫。就是這個道理。
現在的糊塗人不懂這個道理,見到錢財就紅了眼,拼命地貪,拼命地爭,還說是為兒孫做準備,實在是給兒孫製造地獄呢!即使你貪到了錢財,兒女能享受到嗎?多少貪官到最後,落個家產查抄,家破人亡的結果。中國東北有一個高級女幹部,是建國以來最大的貪污犯,前一段時間被槍斃了。臨死前,她說了一段非常發人深省的話。她說:人一生中有幾個地方一定要去看一看:第一是火葬場,不看不知道生命的可貴;第二是監獄,不看不知道自由的可貴;第三是老少邊貧地區,不看不知道人要知足。可惜這三個地方我去晚了,後悔也來不及了。
開口說輕生,臨大節決然規避;逢人稱知己,即深交究竟平常。

開口說輕生,是豪言壯語不離口,平時胸脯拍得山響,為國獻身,為朋友獻身。這樣的人在大事關頭、大節時刻,一定逃得連影子都沒有了。抗戰中的山東軍閥韓複榘,死守濟南誓與濟南共存亡的口號喊得多響。老百姓為此甘心納捐,盼望他能擋住日本人的進攻。結果呢?他斂盡了地皮稅,一槍沒放就跑了,濟南丟了,韓也被蔣介石槍斃了。所以荀子說: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開口說輕生的人,絕對不可以輕易相信。
南懷瑾南老師也說:你們這些同學經常說,老師啊,您是菩薩呀!我身口意供養您呀!求你們辦點事兩天就不見影了,還身口意供養呢!都是假的。
另外一種濫交朋友的人,拍拍肩膀就稱知己,以至被人利用、受人牽連還蒙在鼓裡。逢人稱知己,是剛認識就稱好朋友,才見面就無話不談。這種人即使與你有深交,也一定有限得很,因為他沒有智慧。知己是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一生中也沒有幾個。古人經常說: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正因為知心朋友太少了,所以有一句俗話: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增廣賢文》)。
五倫關係中的朋友之道,古人將其視為天地之間不可改變的倫常大道,可見它的重要性。人的一生中,有些痛苦和煩惱,上不可以告父母,下不可以告妻兒,只能向朋友傾訴,與朋友交流,所以友道是非常重要的。但交朋友是有講究的,有點象年輕人搞物件,要經過必不可少的四步過程。第一叫相識,第二叫相知,第三叫相交,第四才到相依。有些人搞物件一見中情,一步就蹦到相依了,就登記結婚,中間的過程沒有了。相知相交、相互瞭解的工作,只好結了婚再去做,瞭解清楚了再離婚,這不是愚癡嗎?所以,相知、相交的工作要事前做,等於婚前睜大兩眼,婚後就閉上一隻,別再挑剔對方的毛病了,省得自尋煩惱。結合是因為瞭解,瞭解根源於相知與相交。只有打開心扉,充分瞭解以後,才能到最後的相依為命。
處大事不辭勞怨,堪為橋樑之材;遇小故輒避嫌疑,豈是腹心之寄。

人的特點之一就是任勞不任怨,能挑起重擔又任勞任怨的人,一定是國家的重臣。任勞是積福,任怨是消業。承擔天下人的重任是積厚福,甘受千百人的冤怨可以消業障。歷史上的聖人無論是孔子、老子、佛陀,還是耶穌,哪一個不是處大事不辭勞怨的榜樣。
不辭勞怨,在佛法中叫做忍辱,是六度中的一個。行菩薩道的人必須修忍辱,因為不忍辱就沒有辦法消前業,因此修行必須要能擔怨、含冤、受氣,才能消掉大業。別人無端罵你幾句,受了受了,受了就了了,報掉了。如果你不接受,這個業因報不了,它就永遠存在,永遠影響你,你的身就破不了,所以菩薩要修忍辱。釋迦佛在《金剛經》裡講忍辱仙人的故事,他被殘暴的歌利王割解身體,不但毫無怨言,還說我若成佛先來度你。耶穌基督被釘上十字架,還說我為世人贖罪。
明朝的袁崇煥,擔負守邊禦敵的重任,在遼東抗擊清兵,曾一炮轟死努爾哈赤,將清兵堵在關外十數年。明朝的皇帝是一代不如一代,到崇禎是敗到了極點。崇禎人很勤政,又不荒淫酒色,但剛愎自用,多疑善變。事情辦砸了就推委到下屬頭上,明末有名的文臣武將幾乎都被他殺光了,這個國家還能不亡國嗎?
皇太極沒辦法,只有繞過山海關經內蒙古直逼北京。袁崇煥揮師進關救援,在北京城外大戰清兵。崇禎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以通敵罪逮捕了袁崇煥,最後竟處以磔刑,家屬被流放三千里。直至康熙一朝,才為其正名。袁崇煥無端下獄,並沒有怨恨崇禎,反而寫信勸說被崇禎逼反了的總兵祖大壽。只可惜,袁崇煥這樣的橋樑之材,偏偏被用在崇禎這糟朽的橋樑之上,也是生不逢時啊!
下一句,遇小故輒避嫌疑,豈是腹心之寄。形容碰到一點小事就避嫌,不肯承擔一點責任的人,絕對不可以重用。這個世界就是世態炎涼,人情冷暖。你走運的時候,人人都來錦上添花;你倒楣的時候,多數人都避之唯恐不及,誰肯給你雪裡送炭?
老子在《道德經》裡說過,人道和天道是相反的,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道則是損不足而奉有餘。閻王不嫌鬼瘦,穿皮襖的偏要刻薄穿棉襖的,這都是無始劫以來的惡習(惡劣的習氣)使然。
還有人,你有一點點事,他就趕快避嫌,與你劃清界限。中國大陸經常搞運動,如果你運交華蓋,不要說朋友,連妻子兒女都有可能遠離你。
與物難堪,不測亡身還害子;待人有地,無端福祿更延年。

與物難堪,是怨天尤人,跟萬物過不去。這就有違天和,不但傷自己的福德,引來不測之禍,還會遺害子孫。《易經》上稱此為必有餘殃
處處事事給人留有餘地,容人之過,是替天行道,天必加福,是善有餘慶,自然無端福祿更延年。其實不是無端,而是我們不明其理,所以禍來了不知道,福來了嚇一跳。
天地生萬物是平等的,沒有私心。樹長得高,草長得矮,並不是天地不平等,而是物性使然。人不能有違天和,否則就要傷和氣,和氣不生就要亡身。這樣的事情做多了,就會遺害子孫,所以說不測亡身還害子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本就是一個不圓滿的有缺憾的世界。滿招損,月圓則缺,做人做事都要留有一點缺憾(餘地),太圓滿就完了,所以曾國藩將自己的書房命名求闕齋
宋朝五大儒有個邵康節,算卦的祖師爺啊,什麼《梅花易數》、鐵板神算,都是他傳下來的。還有程氏二儒,程顥、程頤。他們倆兄弟與邵康節是表兄弟,邵康節病危時,程氏兄弟正在病榻前。這時,剛巧蘇東坡來探病。程氏兄弟素與蘇東坡不睦,於是吩咐手下不許蘇東坡進來。
邵康節躺在床上已經不能說話了,就舉起手來比劃一個缺口的樣子。程氏兄弟不知何意。
邵康節強喘了一口氣說:眼前的路要留寬一點,後人好走啊!說完就死了,才五十幾歲,年紀不大。
無端福祿,是說沒什麼理由,你忽然中個六合彩,摸個大獎之類的驚喜,其實這都是你自己的福德。所以任何時候都要給人留一步路走,這個世界本有缺憾,何必將事情做絕呢?古人說:過窄路,要讓一步與人;嘗滋味,要讓一口與人。事事讓三分天空地闊,心田培一點子種孫收。我們學做人也一樣,福不要享盡,話不要說絕,什麼事情都不要做過頭,要留有餘地。
春秋時期,魯國有一位嗜魚的國相公儀休。司馬遷評價他:奉法循理,無所變更,百官自正。使食祿者不得與下民爭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史記·循吏列傳》)
有一次,公儀休在吃飯時無意中問起葵菜的價錢,家裡人說是自己園中種的,不是買來的。公儀休大怒,他說:我們食國家俸祿,卻還要自己種菜與人爭利,人家菜農怎麼活呢?於是,他跑進菜園,將葵菜統統拔掉了。生活中的很多小事,其實都是我們待人有地,造福培德的機會。有的人愛收集易開罐、廢報紙等賣破爛,美其名曰勤儉持家,但還有比我們生活更困難的人指著它生存。我們有收入、有退休金,縱然不多,也比那些生活無依靠的人強多了,何苦要與窮人爭利呢?
網上曾流行十句大實話,其中有幾條很能培養我們待人有地的厚德。例如:
·雨雪的時候、天冷的傍晚、或者是雪天的傍晚,遇到賣菜的、賣水果的、賣報紙的,剩的不多了又不能回家,能全買就全買,不能全買就買一份。反正吃什麼也是吃,看什麼也是看,買下來讓人早點回家。
·遇到學生出來打工的、勤工儉學的,特別是中學生、小姑娘。她賣什麼你就買點,如果她不是家庭困難,出來打工也需要勇氣的,鼓勵鼓勵吧。
·遇到夜裡擺地攤的,能買就多買一些,別還價,東西都不貴。家境哪怕好一點,誰會大冷天夜裡擺地攤。
迷花戀酒,閫中妻妾參商;利己損人,膝下兒孫悖逆。

尋花問柳的人,報在妻女,家中的女眷一定不和睦;利己損人的人,報在子孫,自己的兒孫一定出敗家子。
kǔn),是門檻,古人用此言內外有別。閫中,即內室、內中女眷的居處,《禮記·曲禮》中有外言不入於閫,內言不出於閫的要求。參商,是古代天文學二十八宿中的參宿與商宿。參在西方,商居東方,兩星此出彼沒,不同時出現。此典故首見於《左傳》,後世多以比喻親人特別是兄弟間的不和睦。
朱用純《治家格言》中有一句話: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禍及子孫。因果管人是絲毫不差的,所謂天道好還,瑕疵必受。存何種心,有何種行為,就受何種果報,絕對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動別人的妻女,別人也不會動你的妻女,自己的淫欲之心,一定報在自己的妻女身上。
世界名著《查特萊夫人的情人》,一度被英國列為禁書,可謂是一部譽滿全球的黃書。作者勞倫斯以宗教般的狂熱,盛讚性愛的體驗,描寫性欲的境界,不知有多少人受此誘惑,行為出軌。1960年此書得以解禁,但勞倫斯的妻子與人通姦,而且揮霍的就是勞倫斯淫穢作品的稿費。
同理,刻薄吝嗇、損人利己的家庭,子孫多是來討債敗家的鬼,很難有好兒孫。由此可知,父聚財,子散財,是一報還一報的因果,打罵兒孫是沒有用處的,必須修善積德,改變自己的命運。
民國時期的王鳳儀老善人,講過這樣一個故事。王善人的表妹夫是做棉花生意的,有一次請王善人給看看家裡的四兒一女。這幾個孩子有的不聽話,有的還不學好,偷東西。王善人說:你是做小生意的,但你貨裡摻假,還少給人家分量,靠投機取巧、損人利己發的財。你知道你大兒子與你是什麼關係嗎?他是當年給你運貨的那匹驢,脫生來向你要帳的,長大後就要作奸犯科敗你的家了。你的小女兒是誰,你知道嗎?那是我表妹從前的丈夫,我表妹把她男人氣死以後才嫁到你家。那個被氣死的丈夫要向她索命,才脫生成你女兒,這已經是第二次來了。
表妹夫說:太對了!我大兒子蠻不講理,還偷家裡的東西。生這個小女兒時難產,差點要了你表妹的命。以前她生的一個女兒也是難產,生下來就死了。
表妹夫婦真害怕了,倆口子央求救救他們。王善人說:你佈施一千塊銀元,讓神佛給你大兒子脫胎換骨。他可得要重病一場,不論渾身怎麼疼痛,千萬別叫他亂動,病好後就變好了。這個小女兒明年也就死了,以後要公買公賣,多做善事,老了還能享兒子的福。
表妹夫婦就舍了一千元錢的棉花。後來他大兒子果然得了重病,可惜沒聽話,兩條腿亂動了,結果兩條驢腿沒有換去。以後跑到瀋陽城拉了三年洋車,才回家改邪歸正。第二年,他小女兒果真也死了。你信不信因果?
賤買田園,決生敗子;尊崇師傅,定產賢郎。

乘人之危,趁火打劫,賤買人家財產,自以為很得意,不料想子孫都是敗家子。《名賢集》中說:侵人田土騙人錢,榮華富貴不多年。莫道眼前無報應,分明折在子孫邊。
舊社會有開當鋪的(典當行),多數都是趁火打劫,在別人困難時低價收購人家的財產。大凡變賣家產的人都有不得已的原因,理應同情。你能幫忙更好,至少不要落井下石。開當鋪的則不然,他要趁機宰你一刀。再好的皮袍子,他也給你寫上蟲吃鼠咬,光板無毛,破面爛襖一件。因此歷史上開當鋪的,就沒有得好結果的。
宇宙間物質運動的基本規律之一是曲線運動,起點就是終點,物質不滅,因果迴圈。因此世間絕沒有可讓你佔的便宜,也沒有你能吃的虧,到頭來都是自作自受。老子發不義財,兒子一定來替他敗家,這叫天道好還。
尊崇師傅,是尊師重道,這樣的人家一定出孝子賢孫,所以說定產賢郎
中國文化強調師道,師生如父子,甚至超過父子。兒子只能繼承血統不一定能夠繼承道統,學生卻要繼承老師的道統,將老師的思想、學問傳下去。不要以為現代社會是資訊時代,有沒有師道無所謂。師道是心傳,非語言文字能夠傳載,要靠師傳來心心相印。聖賢的經典雖然都在,但無師不能解,聖人之道就絕傳了。就這一點來說,學生比兒子重要得多。
現在的師生之間多是商業行為,收學生、拜老師雙方都要看看是否有利可圖。有調查發現,離婚率與學歷呈正比關係,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越不穩定。真正尊師重道的反倒是小學生,開口閉口都是老師如何說的。中學就淡了,大學就反了,讀到研究生就完了,德業蕩然無存。傳統教育是為了培養聖賢,今天教育是為了競爭賺錢。賺錢少的、慢的都不要學,這就是今日的教育,哪裡還有師道尊嚴? 
晚清以來,聖賢之道在神州大地上,已經絕跡五代人的時間了,在臺灣也已絕跡三代人了。時至今日,真正懂聖人之道,能夠將聖人之道講明白、講清楚的,已屬鳳毛麟角,更不要說行聖賢之道的人了。
愚魯人說話尖酸刻薄,既貧窮必損壽元;聰明子語言木訥優容,享安康且膺封誥。

說話尖酸刻薄的愚魯人,減損自己的福報,所以貧窮短命;寡言少語,舉止優遊從容的聰明人,增加自己的福報,所以安康富貴。
木訥,是形容少言寡語的樣子,老子說大辯若訥,孔子說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里仁》)。
有接受、擔當重任的意思。封誥是古代帝王的封贈令。明清五品以上授誥命,六品以下授敕命。
此處的兩句話還是與講話的口業有關。有一種人說話沒有口德,話一出口就尖酸刻薄,諷刺人,也叫做口賊。這種人性裡沒有和氣,有損生機,必傷自己的性德,減損福報。福報被折損掉了,兩個果報就現前了:一是貧窮,二是短命,這是自己減損了自己的福德,所以才有既貧窮,必損壽元。
真正聰明的人(聰明子),語言木訥優容,都是少言寡語,舉止悠容。只有愚魯人才窮橫窮橫的,越窮越橫,越窮說話越尖酸刻薄,結果就越貧窮,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所以一定要注意培養口德,防止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古人有一句話,富貴家不肯從寬,必遭橫禍;聰明人不肯學厚,必夭天年。天地生能人,目的是讓能人説明笨人;天地生聰明人,是讓你幫助蠢人;天地生富人,是讓富人幫助窮人;天地生貴人,是要幫助賤人。富人不幫助窮人,富人變窮;貴人不幫助賤人,貴人變賤;能人不幫助笨人,能人變笨;這是天地之間的果報。
我們這一生命好,衣食無憂,有充足的資源,就更應該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你不但不幫助,反而刻薄人、欺負人,能不減損自己的福報嗎?積攢一點福德太難了,減損福德太容易了,每每於不知不覺間,福報壽命就被減掉了,我們還不知道。道教裡面有一本書,專門談人的壽命是如何被減損掉的。據說人的自然壽命有二萬八千歲,但是發一次脾氣減幾歲,起個壞心眼減幾年,大笑一聲減幾天,減來減去,就剩下幾十年了。有沒有這回事另當別論,但它至少說清楚了自作自受的道理。
孔門弟子七十二賢之中,排第一位的當然是顏回了,但顏子早夭,三十二歲就死了。第二位的是曾子,曾子著《大學》,繼承了孔子的思想,傳承了孔子的心法。孔子在《論語》中對曾子的評價是參也魯。魯不是魯莽,而是質樸、憨直、木訥、不愛多說話的意思。真正傳承孔門學問的恰恰是這位憨厚正值,老實木訥,做事不緊不慢的曾子。後世帝王封曾子為複聖,入孔廟享配祭之禮,正應了且膺封誥這句話。
毛澤東給他兩個女兒取名,一個李敏,一個李訥,也是用了《論語》中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這句話。
患難中能守者,若讀書可作朝廷柱石之臣;安樂中若忘者,縱低才豈非金榜青雲之客。

患難中能守,是在艱難困苦中,還能堅持自己的操守,不隨波逐流,不改變自己的意志。這種人如果讀書、做學問、走仕途之路,一定是國家的柱石之臣。
安樂中若忘,後面再加上安樂兩個字就好理解了。安樂中若忘安樂,也就是安樂中不耽於安樂,隨時存有憂患意識。這樣的人,即使才學低一些,人木訥愚笨一點,也照樣是國家的人才,未必就不能夠金榜題名,青雲直上。
以上兩句話,也就是孟子講的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大丈夫。人生中有兩種境遇,人人都知道,但都難以突破。真能做到的,絕非凡人。這就是貧而無怨富而不驕。按照孔子的觀點,富而不驕還容易一些。的意思是充足,有財物,有才學,有能力,有權勢,無論什麼東西,只要量充足了就能改變質,使人在不知不覺中驕傲起來。有錢人橫還好理解,因為他有橫的本錢,窮橫窮橫的人也不在少數,因為他窮,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窮就是他傲慢的本錢。所以,能夠做到富而不驕,不仗勢欺人,已經不容易了,但真正難做到的是貧而無怨
貧的意思是不足,並不一定是沒錢財,沒知識,沒能力,沒福氣等都是貧,如今窮得只剩下錢的人也不在少數。能夠貧而無怨,在患難中還能堅持操守,安貧樂道,沒有點真功夫,是絕對做不到的。
歷史上掛頭牌的患難中能守者是顏回,所謂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孔子都讚歎他:賢哉回也!物質生活如此艱苦,還能夠堅守自己的操守,保持心境的恬靜愉悅,貧而不窮,個人修養能達到這個境界可太不容易了。
顏回不但能守,而且其心三月不違仁,能將仁的心境保持三個月之久,聽著都讓人感動得流淚。我們凡夫不要說三月不違仁,就連三天不發火都做不到。這樣的人,一旦讀書明理,出來做官,怎麼能不是百姓的福祉、國家的柱石呢?
前一段時間,媒體報導了一則新聞:廣東的一所大學裡,有一名大學生跳樓自殺了,為了些什麼呢?因為對午餐不滿意。為一餐飯就可以置生命於不顧的人,即使他不自殺,僥倖大學畢業了,這樣的人能夠對國家、社會有些什麼貢獻呢?我們的教育要培養什麼樣的人,看來是大有問題的,不能不反思啊!
安樂中若忘,隨時保有憂患意識的典型人物,是東晉的祖逖,歷史上有聞雞起舞的故事。五胡亂華以後,西晉王朝滅亡了,司馬睿又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了東晉。東晉政權耽於安樂,只求維持江南的半壁江山,不想收復中原。祖逖十分不甘心這種國家殘破的局面,立志要驅除胡虜,收復失地。他與好朋友劉琨互相鼓勵,同睡在一張床上。半夜裡雞叫頭遍,祖逖就踢醒劉琨,兩人披衣起床,拔劍起舞,練習武藝,準備為國家出力。以後祖逖作了奮威將軍,率師渡江北伐,為東晉政權收復了長江以北的不少失地。
鄙吝勤勞,亦有大富小康之別,宜觀其量;奢侈靡麗,寧無奇人浪子之分,必視其才。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節儉勤勞的人,有大富,有小康,關鍵看其人的心量;揮金如土的人,有奇人,也有浪子,關鍵看其人的才學。
是心胸狹窄,容不得人和事;是吝嗇、自私,什麼都捨不得。仔細區分起來,吝嗇與自私在本質上還不一樣。自私的人寬己吝人,對別人捨不得;吝嗇是對自己、對他人都捨不得。吝嗇在管理學上叫節流,勤勞是開源,二者結合起來一定可以發家致富。鄉下的土財主大都是這樣鄙吝勤勞的人,一輩子捨不得吃,捨不得喝。在土改運動中,這樣的人被戴上個地主的帽子,一輩子都不得翻身,你說冤不冤呢?
一個既節儉又勤勞的人,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如是因如是果,這是一定的。但人生又有大富與小康的不同,這又是什麼道理呢?中國文化講究小富在勤,大富在天。大富需要有大福報、大福德,這就是在天,俗話說的看你有沒有發財的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們不能只看結果,不管手段和過程,如果為富不仁地聚斂財富,是自取禍尤的死路。勤勞、惜福、再加上佈施(付出愛心),才是大富的根。天道酬勤,此為原因之一;惜福的人積德,德為搖錢樹的種子,此為二;佈施為舍,捨得捨得,舍才能得。老子說過愈給人己愈有,愈與人己愈多。大富小康除了節儉勤勞以外,還要看人的心胸氣度、慈悲喜舍的心量、為善佈施的數量等等,所以這裡才說宜觀其量。句首的字,就是心量狹小的意思,與這裡的字,構成強烈的對比,暗示我們如何才是求大富大貴的坦途正路。
人間的財富像天上的雲一樣在不停地飄動,所以叫做通貨。財富必須在流通中才有意義,囤積居奇只能召來災禍。有人說:財富像堆肥一樣,不把它散佈到田地裡去,它除了發臭,一無是處。我們不要以為錢財在誰的名下,就真的屬於誰,那就錯了。對錢財我們只有管理權,沒有所有權。基督教裡有一種說法:世間的錢財,是上帝暫時委託你管理的。管理得好,上帝就讓你多管一點,多管幾天;管理得不好,上帝就收回管理權,不讓你管了。財富只是福報的形式,不是結果,財富帶來的結果,應該是幸福和快樂,而這種幸福和快樂,是自己將財富用在了真正需要的地方,就像一個廚師苦心準備的菜肴,被客人吃個精光,還讚不絕口,那個廚師儘管累得很,但一定很開心,這叫做施比受樂
一個人心量大、志向大,天地賦予你的舞臺就大,孟子所謂的天降將大任於斯人,這個人的天命就大。天命大的人掌握的財富數量也大,因為財富在你手裡,可以發揮更多更好的作用,可以為人群造福。相反的,如果一個人心量不大,只有自己,你所掌握的財富也就大不了,因為財富在你手裡,不但發揮不了作用,反而能給你帶來災禍,是害了你。
下一句,奢侈靡麗字,本義是奢侈、浪費。靡麗,是奢華、美盛的意思。奢侈靡麗的人,也分為兩種:一種是恃才傲物、視金錢如糞土的人,這種人多為鬼才奇士;另一種是紈絝子弟,專愛耍闊氣、擺譜兒,其實是草包肚子,繡花枕頭。二者的區別就在有沒有真才實學,所以此處才說必視其才。例如中國近代史上,有一個著了名的奢侈靡麗的奇人張伯駒,他與張學良、溥侗、袁克文一起,被人稱為民國四公子
張伯駒(18981982),字叢碧,河南項城人,他曾將十件書畫珍品獻給故宮博物院,其中有李白的《上陽臺帖》、杜牧的《張好好詩》、范仲淹的《道服贊》、黃庭堅的《諸上座帖》、趙孟頫的草書《千字文》等。最有價值的兩件是西晉陸機的《平復帖》和中國傳世最古老的山水畫隋朝展子虔的《遊春圖》。
張伯駒的父親張鎮芳,曾當過直隸總督和河南都督。他本人入過軍界,搞過金融,最後成名在詩詞文物。張伯駒擅詩詞曲,以詞為最,是李後主、晏幾道、納蘭容若一脈傳流下來的詞學大師,早年名作《叢碧詞》斐聲詞壇。
他幾乎用掉家中所有值錢的東西乃至房產,收購中國的古董書畫。他自己曾說:陸機的《平復帖》是用四萬大洋從溥心畬手裡買下的。買展子虔的《遊春圖》,是我把公學胡同的一所宅院(據說是李蓮英舊居)賣給輔仁大學,再用美元換成二百二十兩黃金,又變賣一件首飾,湊成二百四十兩,從玉池山秀老闆那里弄來的。《三希堂帖》、李白的《上陽臺帖》、唐寅的《蜀官妓圖》,當時老袁的庶務司長郭世五,願以二十萬大洋賣給我。我一時搞不到這麼大數目的錢,只好先付六萬大洋的訂金,忍痛把《三希堂帖》退給郭家。范仲淹手書《道服贊》是我用一百一十兩黃金購來的。
不知情者,謂我搜羅唐宋精品,不惜一擲千金,魄力過人。其實,我是歷盡辛苦,也不能盡如人意。因為黃金易得,國寶無二。我買它們不是為了錢,是怕它們流入外國。所以我從三十歲到六十歲,一直收藏字畫名跡。目的也一直明確,那就是我在自己的書畫錄裡寫下的一句話──“予所收藏,不必終予身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傳有緒,則予為是錄之所願也。
從張伯駒的故事,我們才知道什麼是奢侈靡麗的奇人。

弗以見小為守成,惹禍破家難免;莫認惜福為慳吝,輕財仗義盡多。

見小守成,講的是不同類型的兩種人,有本質上的差異。見小,是見識淺薄,只顧眼前的小利益,這種人往往都貪小、愛沾小便宜。究其本質,犯了一個貪字,所以只見鉺而未見鉤,只見蹄而未見荃,只見利沒想到禍,其結果,自然是惹禍破家難免了。
人為什麼會有禍?因為積惡,是小惡的不斷積累。為什麼會有福?因為積善。所以福將至,觀其善必先知之;禍將至,觀其惡必先知之。善惡的積累過程就是事物的量變階段,這個階段還可以自己控制。一旦到了禍福臨頭的質變階段,就非人力所能控制了。所以古人告誡說:毋以惡小而為之,毋以善小而不為。
守成,是守把著祖宗開創的基業,這種人雖然自己沒有本領繼續開拓,但卻能夠保證祖宗的基業不敗在自己手裡,留待有開拓能力的後代子孫出現,所以能守成的人也非常難得。耀祖光宗的開拓者畢竟是少數,能守住家業不衰敗,已經要燒高香了。看看歷史上的帝王錄,大都是前兩代人打天下,大概從三代以後就轉入守成,接下去就要敗家了。
以二百七十六年的清史為例,如果拋開民族情緒公正而論,有清一代是繼漢唐之後,中國歷史上第三大盛朝。其間,國家的疆域最廣,人口最多,物資最豐厚,國民生產總值排在世界最前列。康雍之後,進入守成階段,從道光朝開始就敗家了。以後割地賠款,不一而足,這實在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天命氣數已盡。但要說哪一位帝王賣國,實在也是冤枉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那個時代的國家,是皇權的私產,不同於現在的公有制,可以讓你不負責任地摸著石頭過河。割地賠款等於割肉賣血,但有一線生機,有哪一位皇帝願意幹呢?可見,能守成的已經很不易了。
惜福慳吝,也是完全不同類型的兩種人。表面上看起來,二者都有摳門小氣與捨不得的特點,但二者有本質上的不同。惜福是愛惜東西,不浪費物力;慳吝是對什麼都捨不得。慳吝的人多吝人寬己,是自私;惜福的人多吝己寬人,屬無私,是中國文化推崇的行為準則之一。
古人說:一絲一縷,當思來處不易。佛門的飯堂叫做齋堂,又叫五觀堂,僧眾進食前要施食,進食後要回向,進食中還必須心存五觀(五種觀想),第一觀就是計功多少,量彼來處。要帶著感恩的心情受食,不能計較食物的好壞,不能作賤飯粒,當思粒米維艱,來處不易,應該想到農夫的辛苦。
惜福的人,每每珍惜一粒米、一滴水,自己甘願生活節儉,過苦日子,卻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傾囊而出去救濟世人,這是菩薩的事業,是每一個行菩薩道的人,要走的必由之路。
天津有一位叫白芳禮的老人,七十四歲以後還靠蹬三輪車、擺地攤,掙下三十五萬元人民幣。老人家自己一貧如洗,卻將積攢的錢全數用來資助貧困的學生,共有三百多個學生,包括藏族學生,受到過老人的救濟。直到他九十三歲逝世,人們才發現老人家自己的存款餘額是零,而那幾十萬塊錢,是老人一滴汗、一滴血靠體力賺來的。
另一位五十二歲的姚姓老人,在海南靠撿破爛、打雜工為生,卻在十七年時間裡,收養了十七名被人遺棄的女嬰。請問這樣的行為不是菩薩行是什麼?這樣的行者不是菩薩又是什麼呢?

處事遲而不急,大器晚成;己機決而能藏,高才早發。
處事遲的意思是沉著從容,謀定而動;遲而不急,是要留給自己足夠的時間與餘地。弓開沒有回頭箭”,決策一旦實施起來,再想更改就難了。所以為人也好,處事也好,都要遲而後發,要一慢、二看、三通過,不能急躁冒進,越是大事越是如此。這也正是老子治大國如烹小鮮的道理。
大器晚成,是老子《道德經》上的話,老子說:大器晚成,大方無隅,大音稀聲。高潮往往在後面,從來好戲都是用來壓軸的。遲而不急,不是天生來的慢性子,而是有定力、有學養、有人生體悟的智者。遇事就躁動不安,自己先亂了方寸,自處且不暇,如何能夠治事呢?
此外,處事遲而不急,是針對大事、急事而言,並非鼓勵我們對任何事情都不急。古人還有急事宜緩辦,緩事宜急辦的處事原則,急事不能急著處理,以防忙中出錯;緩事要盡可能的快辦,敏則有功。
是樞機、樞紐,是一件事情成敗的中心環節,所以將帶有保密性質的事件叫做軍機、機密。己機決,是自己已經對要事做出了決定。能藏很不容易做到,所以自古以來,無論在官在私,保密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孔子在《易經·繫辭》中說: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亂子大部分都出在己機決而不藏,讓別人佔了先機,自己反而亂了陣腳。所以任何事情在沒有成功以前,都要深藏不露,要小心謹慎,這是古人總結了多少教訓得出來的經驗。胸有成竹而又能深藏不露的人,很年輕就能走運得志,代表人物就是康熙。
康熙八歲登基,四個輔政大臣中的鼇拜專權,不將皇帝放在眼裡。康熙為此忍了六年,到十四歲時親政,鼇拜不但不交出權力,反而更加專橫。康熙決定除掉他,但鼇拜長期把持朝政,樹大根深,稍有不慎走露了風聲,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康熙就訓練了一批腰腿靈活的少年,每天都在皇宮裡面練習摔跤遊戲,鼇拜見了好笑也沒有放在心上。哪知就是這批少年,以遊戲玩笑為名制服了鼇拜,這一年康熙才十六歲,是名副其實的高才早發。其實康熙很早以前,就已經將平三藩等幾件大事寫在柱子上,可見其己機決之早,而能藏之深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