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

《心相篇》(1)



《心相篇》
http://www.wwmm.cn/


《心相篇》是五代時期,道家的著名人物陳希夷的不朽之作,既是風鑒學問的綱領,也是心地因果學問的基礎,語言洗練,論理深刻,準確生動,將心地因果的道理論述得透徹而準確,是垂世之作!

溫馨提示:我們今天重溫這篇文章,當然不是為了讓大家看相、算命,而是要瞭解心地因果與業因果報的關係,進而認識命運,改造命運。命自我立,德自我成,世界上的一切相狀都是變化的,而因果律是永恆存在的。時值亂世,災難厄運不斷,這是眾生的共業因果,純屬自作自受。話好說,果難受,誰也不願意厄運降臨到自己頭上。如何才能避免厄運、趨吉避凶呢?唯有深信因果,自求多福,庶可於此共業中享有別業。教理有曰: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可謂深刻矣。


作者間介

 


劉宏毅博士,
1955年生於北京,1977年隨學於李錫堃先生,深得李老先生道家文化真傳;1976年始研習中醫,遂於京華懸壺十數載,發表學術論文多篇。1992年赴海外研習西方文化,遊歷多個國家,獲澳洲北領地大學管理學碩士、博士學位,對管理學與人文精神跨文化管理等課題有一定的研究。曾在澳洲、北京等地任管理諮詢顧問、企業文化顧問等職,現返回北京,從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著有《千字文講記》、《三字經講記》等書。   

 

這是一個好時代,沒有大的戰爭和動亂,每個人都享有基本的生存權利,社會維繫著一定的自由、平等和公正。這是近二百年來沒有過的好時代。但同時,這又是一個失去理智、沒有操守、人欲橫流的時代,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人類可以無所不用其極。
歷史上,西方社會的穩定得力於基督教文明的教化。西方人敬畏上帝,儘管有人五天作壞事,總還有一天要進教堂懺悔。人的良心還未完全泯滅,社會的道德底線尚未完全崩潰。中國社會的穩定,首先要歸功於因果觀念的教化。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是根植於中國人心底的箴言,所以古人敬畏天地,敬畏祖先,敬畏聖賢。偶有為非作歹者,也必有一定的限度。
現代人則不然,無所畏懼,藐視一切。我們視聖賢為草芥,等父母同朋友。我們戰天鬥地,以破壞為能事,動物因此而遭殃,植物因此而毀滅,食物變成毒物,江河變成毒流。人類自以為是上帝,狂妄得要改變物種的基因。還有什麼方法、規則,能夠改變這種狀況呢?孔子說:我欲無言。不是真無言,而是欲無言而不能。這能言之言,就是宇宙間的第一法則——因果定律,科學因此奠基,社會因此進化。
《心相篇》所以可貴,因為它既是警示人類的木鐸,也是社會教育的大法,每個人讀來都會毛骨悚然。我以為,當今之世只有因果律才能讓人有所畏懼,才能挽回世道人心。有些人可以不要道義,可以不講良心,可以不信因果,但是,因果律不會因為不信而不存在,不會因為無神論而失去效用。當我們發現它存在的時候,已經是苦果飽嘗了。耶穌說,信者得救。
在本書付梓之際,聊以數言為序。
  劉宏毅
    戊子年立冬前四日於北京

 



西方社會的穩定,得力於基督教文明的教化,西方人敬畏上帝。中國社會的穩定,歸功於心地因果的教化,中國人敬畏天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是根植於中國人心底的箴言,所以古人敬畏天地,敬畏祖先,敬畏聖賢。偶有為非作歹者,也必有一定的限度。
 

《心相篇》是五代時期,道家的著名人物陳希夷的不朽之作,既是風鑒學問的綱領,也是心地因果學問的基礎,語言洗練,論理深刻,準確生動,將心地因果的道理論述得透徹而準確,是垂世之作,堪與《感應篇》 、《陰騭文》並論。
第一講 因果律與曲線運動
第二講 審心與觀行
第三講 福禍終及子孫
第四講 誰說天地無眼
第五講 智者與愚者
第六講 道不遠人
第七講 女人是世界的源頭
 
心地因果,是禍福壽夭的根本所在。《心相篇》的結尾兩句,是全篇的總結論,也是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何才能增福增壽?得知其善而守之。如何才能禍轉為福?得知其惡而弗為。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深信因果,都能知善而守,知惡不為。果能如此,國家幸甚!民族幸甚!

   
【宋】陳希夷 
【清】陳淡埜 

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
行者心之表,觀行而禍福可知。
出納不公平,難得兒孫長育;語言多反復,應知心腹無依。
消沮閉藏,必是奸貪之輩;披肝露膽,決為英傑之人。
心和氣平,可卜孫榮兼子貴;才偏性執,不遭大禍必奇窮。
轉眼無情,貧寒夭促;時談念舊,富貴期頤。
重富欺貧,焉可托妻寄子;敬老慈幼,必能裕後光前。
輕口出違言,壽元短折;忘恩思小怨,科第難成。

小富小貴易盈,前程有限;大富大貴不動,厚福無疆。
欺蔽陰私,縱有榮華兒不享;公平正直,雖無子息死為神。
開口說輕生,臨大節決然規避;
逢人稱知己,即深交究竟平常。
處大事不辭勞怨,堪為橋樑之材;
遇小故輒避嫌疑,豈是腹心之寄?
與物難堪,不測亡身還害子;待人有地,無端福祿更延年。
迷花戀酒,閫中妻妾參商;利己損人,膝下兒孫悖逆。
賤買田園,決生敗子;尊崇師傅,定產賢郎。

愚魯人說話尖酸刻薄,既貧窮必損壽元;
聰明子語言木訥優容,享安康且膺封誥。
患難中能守者,若讀書可作朝廷柱石之臣;
安樂中若忘者,縱低才豈非金榜青雲之客?
鄙吝勤勞,亦有大富小康之別,宜觀其量;
奢侈靡麗,寧無奇人浪子之分,必視其才。
弗以見小為守成,惹禍破家難免;
莫認惜福為慳吝,輕財仗義盡多。
處事遲而不急,大器晚成;己機決而能藏,高才早發。

有能吝教,己無成子亦無成;見過隱規,身可托家亦可托。
知足與自滿不同,一則矜而受災,一則謙而獲福;
大才與見才自別,一則誕而多敗,一則實而有成。
忮求念勝,圖名利,到底遜人;
惻隱心多,遇艱難,中途獲救。
不分德怨,料難至乎遐年;較量錙銖,豈足期乎大受?
過剛者圖謀易就,災傷豈保全元;
太柔者作事難成,平福亦能安受。

樂處生悲,一生辛苦;怒時反笑,至老奸邪。
好矜己善,弗再望乎功名;樂摘人非,最足傷乎性命。
責人重而責己輕,弗與同謀共事;
功歸人而過歸己,侭堪救患扶災。
處家孝悌無虧,簪纓奕世;與世吉凶同患,血食千年。
曲意周全知有後;任情激搏必凶亡。
易變臉,薄福之人奚較;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
好與人爭,滋培淺而前程有限;
必求自反,蓄積厚而事業能伸。
少年飛揚浮動,顏子之限難過;
壯歲冒昧昏迷,不惑之期怎免?

喜怒不擇輕重,一事無成;笑駡不審是非,知交斷絕。
濟急拯危,亦有時乎貧乏,福自天來;
解紛排難,恐亦涉乎囹圄,神必佑之。
餓死豈在紋描,拋衣撒飯;瘟亡不由運數,獲罪於天。
甘受人欺,有子自然大發;常思退步,一身終得安閒。
得失不失其常,非貴亦須大富,壽可知矣;
喜怒不形於色,成名還立大功,奸亦有之。
無事失措倉皇,光如閃電;有難怡然不動,安若泰山。
積功累仁,百年必報;大出小入,數世其昌。

人事可憑,天道不爽。
如何餐刀飲劍?君子剛愎自用,小人行險僥倖。
如何投河自縊?男人才短蹈危,女子氣盛見逼。
如何短折亡身?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種種皆薄。
如何凶災惡死?多陰毒,積陰私,有陰行,事事皆陰。
如何暴疾而歿?縱欲奢情。
如何毒瘡而終?肥甘凝膩。
如何老後無嗣?性情孤潔。
如何盛年喪子?心地欺瞞。
如何多遭火盜?刻剝民財。
如何時犯官府?調停失當。
何知端揆首輔?常懷濟物之心。
何知拜將封侯?獨挾蓋世之氣。
何知玉堂金馬?動容清麗。
何知建牙擁節?氣概淩霄。
何知丞簿下吏?量平膽薄。
何知明經教職?志近行拘。
何知苗而不秀?非惟愚蠢更荒唐。
何知秀而不實?蓋謂自賢兼短行。

若論婦人,先須靜默;從來淑女,不貴才能。
有威嚴,當膺一品之封;少修飾,准掌萬金之重。
多言好勝,縱然有嗣必傷身;盡孝廉慈,不特助夫還旺子。
貧苦中毫無怨詈,兩國褒封;富貴時常惜衣糧,滿堂榮慶。
奴婢成群,定是寬宏待下;資財盈筐,決然勤儉持家。
悍婦多因性妒,老後無歸;奚婆定是情乖,少年浪走。
為甚欺夫?顯然淫行。緣何無子?暗裡傷人。

合觀前論,曆試無差;勉教後來,猶期善變。
信乎骨格步位,相輔而行;允矣血氣精神,由之而顯。
知其善而守之,錦上添花;知其惡而弗為,禍轉為福!

 

非常高興有這個機緣,與大家探討有關心地因果與吉凶禍福的道理,這既是我們為人處世,行道樹德的原則,也是聖人立教化民的根本。釋迦摩尼佛在其一生中,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形式上有顯密五乘佛法、三藏十二部經論,但推究起來,無非是與上智者談性,與下愚者談因果,核心內容就是 “因緣果報四個字而已。所謂的五乘佛法,從人天開始直至成佛,都要走這條業因果報的大道,只有在深信因果的基礎上,才能自覺地止惡行善,積德修福。如此才有可能轉變過去的業因,培植現在和未來的果報。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做人處事,自利利他,要首先明白因果的道理。否則,因地不正,果遭迂曲。惡報現前的時候,就悔之晚矣
對於因果關係的道理,聽說過的人多,真正瞭解的人少,堅信不疑的人少之又少,幾乎沒有。說不信因果,人人都在那裡燒香許願,求升官、求發財、求兒子……很少有人肯在因地上下功夫,所以求果的人多,信因的人少。為什麼不能積極向善?因為不瞭解因果。為什麼不能嚴持戒律?因為不怕因果。為什麼明知故犯,惡習不改?因為你根本不信因果。惡報都是別人的,一旦落在自己頭上一點點,就哭天戧地,怨天尤人。付出一點點就求這個求那個,妄想著舍一得萬,完全是投機心理。我們若是種下這樣的因,將得到何種果報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必須將因果關係講透徹、講明白,讓你從此怕它,讓你徹底寒了心,再也不敢起歪心、動惡念,才算初見成效。
因果管人最厲害,一分一毫都不差,比電腦準確得多。它有足夠的耐心等待,不怕你耍賴、不認帳,所謂: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因緣聚會時,果報還自受。不管你是天王老子,還是花兒乞丐,因果面前絕對平等。傳說中的閻王殿前,有一幅楹聯:陽世間殺人放火任憑你,陰曹裡古往今來放過誰 真的到了我們對惡因惡果畏如蛇蠍,對善因善果趨之若鶩的時候,我們的修學才能上軌道,才不會以自欺欺人的因,最後得個自誤誤人的果。
此次講座,我們以宋朝陳摶老祖(陳希夷)的《心相篇》為藍本,參合道家的《感應篇》、《陰騭文》,佛家的《三世因果文》、《罪福報應經》,儒家的《四書》、《菜根譚》。旨在拋開宗教的局限,從傳統文化的層面,發掘心地因果與吉凶禍福的道理。如果大家覺得不過癮,最好直接去讀大經大論,如佛家的《地藏經》、道家的《寶鑒錄》、儒家的《易經》等,這裡就不贅言了。
《心相篇》是五代時期,道家的著名人物陳希夷的不朽之作,既是風鑒學問的綱領,也是心地因果學問的基礎,語言洗練,論理深刻,準確生動,將心地因果的道理論述得透徹而準確,是垂世之作,堪與《感應篇》、《陰鷙文》並論。
《心相篇》文字雖不多,僅一千五百餘字,但歷代都有不同的抄本,當然其主體沒有異議,只是在個別文句上略有差異。我們依據的是清朝陳淡埜的本子,陳氏是清乾隆年間的風鑒大家,歷史上的相學十三家之一。他對心相學問很有見地,特別是將《心相篇》置於其巨著《相理衡真》的卷首第一篇,可見風鑒家對此篇文章的重視程度。
我們今天重溫這篇文章,當然不是為了讓大家看相、算命,而是要瞭解心地因果與業因果報的關係,進而認識命運,改造命運。命自我立,德自我成,世界上的一切相狀都是變化的,而因果律是永恆存在的。時值亂世,災難厄運不斷,這是眾生的共業因果,純屬自作自受。話好說,果難受,誰也不願意厄運降臨到自己頭上。如何才能避免厄運、趨吉避凶呢?唯有深信因果,自求多福,庶可於此共業中享有別業。教理有曰: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可謂深刻矣。

第一講 因果律與曲線運動

陳希夷其人

陳希夷,名摶(871—989),號扶搖子、希夷先生,是五代至宋初時的道家神仙一類的隱士,壽至一百一十八歲。有關他的身世,《宋史》四百五十七卷中記載:
陳摶字圖南,亳州真源人。始四五歲,戲渦水岸側,有青衣媼乳之,自是聰悟日益。及長,讀經史百家之言,一見成誦,悉無遺忘,頗以詩名。後唐長興中,舉進士不第,遂不求祿仕,以山水為樂。自言嘗遇孫君仿、獐皮處士二人者,高尚之人也。語摶曰:武當山九室岩可以隱居。摶往棲焉。因服氣辟谷曆二十餘年,但飲酒數杯。移居華山雲台觀,又止少華石室。每寢處多百餘日不起。
陳摶是安徽亳縣人,早年也是儒家人物,詩書畫都很好,以後幾次舉進士不第,於是不再追求功名,轉而學道,終於得道成就了。
陳摶早年熟讀經史百家之言,在中國文學史上是頗有詩名的,其詩頗有出塵之志。例如他的歸隱詩:
十年蹤跡走紅塵,回首青山入夢頻。
紫綬縱榮怎及睡,朱門雖貴不如貧。
愁看劍戟扶危主,悶聽笙歌聒醉人。
攜取舊書歸舊隱,野花啼鳥一般春。
陳摶得道後隱居武當山,服氣辟谷廿餘年。後來與宋太祖趙匡胤下棋,以華山賭輸贏,結果陳摶贏了。趙匡胤話覆前言,所以陳摶的後半生都在華山修行。他最著名的功夫是睡功,可以一睡三個月不起身,是道家裡面神仙一類的人物。
希夷是宋太宗趙光義賜他的封號,因為陳摶贈宋太宗遠近輕重的治國四字箴言。趙光義不明就裡,陳摶釋曰:遠者遠招賢士,近者近去佞臣,輕者輕賦萬民,重者重賞三軍。宋太宗極為禮重,特取《老子》視之不見曰夷,聽之不聞曰希,賜號陳摶希夷先生
陳摶精於《易》學,善於鑒察人物,辨別聖凡,且能逆知人意,有未卜先知的能力。陳摶住的居室牆上掛有一個大葫蘆,有個叫賈休複的道士很喜歡這個葫蘆,想要得到它,於是前來拜謁。剛一見面,陳摶辟頭就說:子來非有它,蓋欲吾瓢爾。於是命人取來葫蘆交與賈某,賈道士大驚失色,以為神。
陳摶移居華山後四十餘年,於宋太宗端拱二年(西元989年)十月羽化,享年一百一十八歲。卒前一年已經預知時日,並給宋太宗寫了遺表。至期以左手支頤而終,七日容色不變,肢體尚溫,且有五色雲蔽其穀口,彌月不散。《仙鑒》卷四十七載:
端拱元年,一日語門人曰:吾來歲中元後當遊峨嵋。明年遣門人鑿石室於張超穀。既成,先生往造之曰:石太華,斯谷尤為勝處,吾其歸於此乎。即草遺表,其略雲:臣大數有期,聖朝難戀,已於今年十月二十二日化形於蓮花峰下張超穀中。又草奏疏,人莫見其言,遣賈得升並龜鶴鞍馬詣闕以進……
先生初欲示化,使盡夜燃燈炷於石室中,至期以左手支頤而終。逮七日容色不變,其肢體尚溫,有五色雲蔽其穀口,彌月不散。享年一百一十八歲。
陳摶的師承與交遊甚廣,學術思想頗豐,主要著作有《指玄篇》、《釣潭集》、《易龍圖》、《人倫風鑒》、《赤松子戒》、《高陽集》等。其學術思想為宋儒周敦頤、邵康節所繼承發展,對宋代理學的發展頗具影響。據說世上流傳的太極圖就出自陳摶,宋朝以前沒有見到此圖。
風鑒之學與因果律

陳摶是風鑒學術的大家,相學十三家中,陳希夷的《人倫風鑒》是很重要的一部著作。醫蔔星相舊稱術數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應用技術部分,非常寶貴,但是我們現在統統把它歸到糟粕一類,視為封建迷信,這是我們後代不肖子孫的無知。
要知道相學與相術是兩回事,相術是江湖人用來糊口的玩藝兒,與相學差得天遠地遠。中國文化裡面有這門學問,其中又分為相學、相法、與相術,學者也對應著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別,是不一樣的。相學是一門學問,古代聖賢才懂相學之理,相學之理是根據一個人的相貌,判斷他的吉凶禍福,勸他改過遷善,趨吉避凶,是聖賢救人的一個方便法門。
相學之理它是通過相法表示出來的,因為法無定法,變化很多,但是基本原理(道)是不變的。我們講過《易經》的道理,易就是天地日月永遠在變化。太陽在上,月亮在下,二者合起來就是字,易就是研究天體運行的規律。地球圍繞著太陽轉,太陽系圍繞銀河系的中心轉,銀河系又圍繞著更大的星雲系統在轉,所以一圈一圈的旋轉運動是不會停止的。小到電子圍著原子核轉,大到銀河系在宇宙之中轉。所以這個易的變化過程是永遠存在的,不變化這個地球就不存在了。
既然萬物都在變,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空間都在變,這個世界上,儘管在同一刻有很多人降生,但是從來沒有完全一樣的人,也不可能如此。因為時空在不停地變化,每個人的遺傳基因也在變化,如何認識這個變化,找到其中的變化規律,這就是我們中國文化,特別是風鑒之學研究的主要內容。鑒就是鏡子,通過鏡子照出你的相貌,從你的相貌推測出你的心地因果。
因果律是宇宙間的第一法則,這是被現代太空物理學證明了的,沒有因果律這個宇宙就不可能存在。大家熟悉的邏輯學,研究的也是因果規律,三段論的前提也就是因,推論當然就是果,因為怎麼樣,所以才會怎麼樣。前面有條件有推導,後面才可能有結論,種瓜就會得瓜,種豆就會得豆,這就是因果的關係。我們之所以一代一代的變成人,不會產生變異,是因為有遺傳基因在控制,有這個因才有我們現在的果,這是第一個規律。
宇宙間第二個法則,叫做曲線運動法則。宇宙之內是沒有直線運動的,所謂的直線運動,只是曲線運動中的一個點而已,因為曲線運動的軌跡太長了,我們看不完全,只能看到曲線中的一段,我們就把它當作直線了。例如,我們認為大地是平的,但實際上地球是圓的,怎麼可能是平的呢?我們看到的是圓介面上的一點,認為它是平面而已,因為它太大了。既然宇宙的法則是曲線運動,而曲線運動最圓滿的形式就是圓(圓周),因此一個運動的質點,經過無限長的時間,一定會回轉來,再回到它的起始點。換句話說,一個人造什麼樣的業因,轉一圈之後,那個果報就一定會還給那個造因的人。屬於你的,絕對跑不掉;不是你的,搶也搶不來,這是太空物理學證明的兩個最基本的因果律。
在中國文化裡面,講得非常通俗明白,第一叫因果,第二叫報應,這是最基本的做人的道理。由此可知,在這個世間,沒有你能佔的便宜,也沒有你能吃的虧。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個宇宙,無非就是個大天平而已,一頭是你的天命,天命是為人不為己;一頭是你的陰命,陰命是為己不為人。一頭為公,一頭為私;一個是福,一個是禍,看你要向天平的哪一頭加碼。你如果損人利己,發不義之財,就是造陰命,天平的這一端就起來了。表面上看,你貪了錢發了財,己富妻榮的,但是你沒看到天平的另一頭已經降下去了,被削掉的是你的天命。天命是自然賦予你的使命與你本有的福報,是與生俱來的,是你命裡應該有的一部分,叫做福。但是你貪心不足,要違心地佔別人的便宜,陰命這邊的禍就起來了,天命那邊的福就被你自己銷掉了相應部分,古人說:自損福德,自作自受。這句話一點也不假。同樣的,你讓給別人一個便宜,表面上看你損失了機會,吃了虧,丟了陰命,但天平這邊高起來了,福給你加上了,禍給你減了,到底哪一頭划算呢?
宇宙間本就是陰陽之數的加加減減,我們在《三字經》中講過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的意義。天地之間,是理控制著數,數控制著象,才有三界六道,動物植物,各種各樣的現象。這些現象是由某種規律(天理)以數的形式控制著,每分每秒都在加加減減。一個善念善行就給你加一分,加一份福;一個惡念惡行就給你減一分,加一份禍,所以《太上感應篇》第一句話就是: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因果,如影隨形。善惡禍福,隨時隨地跟著你,因為是你自己在給自己加加減減,就象電腦的工作原理一樣,二進位的數位隨著程式這個理,隨時隨地在加減變化,所以才有不同的圖像、聲音、文字的象的功能。但是這個相是由程式化的數來控制的,我們人也一樣,這個數是什麼呢?所謂天地之大數,天地之間加加減減來的,只有加減沒有乘除,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在處事待人接物之中,這個心就清靜了,這個宇宙間沒有你能吃得虧,也沒有你能佔的便宜。人道損失了天道會給你補回來,天與人是看不見的(暗裡天還),天道補回來的量,比你在人間損失的那個量要大的多。同樣,你要在人間佔人家的便宜,天道就要銷你的福,被削掉的福比你貪來的那點財要大得多,所以我們自己要會算帳,是貪小還是得大,要福還是要禍,你自己選,公平得很。
我有一個朋友,他是歐洲一家知名電器公司中國地區的市場經理,幹了十幾年,手下的分銷商很多。他說:我眼看著他們從身無分文,到現在發了大財。不久前,福建、廣東一帶的分銷商要一起開會,其中有三個人坐一輛車赴會,中途出了車禍。小車的頂棚被揭掉,三個人的頭全都沒了,場面慘不忍睹。發了大財,卻把腦袋混丟了,為什麼會這樣?《心相篇》中說:為何凶災惡死?積陰毒,篤陰行,積陰私,事事皆陰。如果你從心念到行為都見不得人,你發的財就是陰財,那麼地獄之門就為你打開了。你自己買的門票,當然要自己去了。
現在是末法時代、多事之秋,災禍很多。在災禍面前,有權有錢都沒有用的,救不了命。從美國九一一事件開始,一直到南亞的大海嘯,有錢人可是死了不少。災禍關頭,唯有福德才能救性命,所以中國人有句話,叫作福大命大造化大。我們是要福還是要禍,這個關係可要認識清楚。
說到陳摶老祖的風鑒之術,他的師承又是哪一位呢?據說陳摶有一個朋友,與他是半師半友的關係,其身世無從考證,叫什麼名字也不清楚,因為他常年穿一件麻布道衣,所以人稱麻衣道人。麻衣道人曾經傳授他有關相法的東西,後世江湖上留傳的《麻衣相法》及《麻衣易》頗有影響,但也只是託名而已。
據《太華希夷志》上記載:陳摶面謁宋太宗,動身之前曾有詩留給麻衣道者,詩曰:
華岳峰前兩路分,數間茅屋一溪雲。
師言耳聵持之久,人是人非聞未聞。
麻衣道人答詩,曰:
獨坐茅庵迥出塵,以無衣缽日隨身。
逢人不話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
《心相篇》其文

《心相篇》文章並不長只有一千五百餘字,但字字珠璣,甚勘玩味。如不細細體悟,往往被其文句通俗所蔽,一讀而過。更有甚者,只看個題目就嗤之以鼻,視為迷信,哪裡知道這篇文章歷來為修身家所寶,被讀書人視為人生箴言。
在中國文化裡,儒釋道三家雖各善其長,但在濟世利人上是一致的,所以儒家講究教化,佛家講究度化,道家講究點化。既稱教化,就得不厭其煩地教。要度化,就得先結緣,沒緣是無法得度的。道家的點化最妙,話多了叫(騙),一字千金的才能成為。道家人物通常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道家利人的方式,也是借助醫蔔星象之類的術數對世人加以點化。好話不在多,懂不懂由你,所以道家的東西大部頭的很少,類似《心相篇》這樣精煉的東西很多。
在傳統的叢書系列中,《心相篇》多被劃歸在術數風鑒類,但是它闡明的心相之間的因果關係,列舉的一系列的吉凶禍福之徵兆,壽夭貴賤之標誌 。以及勸世人知其善而守之,錦上添花;知其惡而弗,為禍轉為福的警句格言,實千古不易之箴規。我們既可用以對照修心,防非止惡;又可用於擇交觀人,親賢遠佞,是修心修身,改造命運的指南。
古人重心行,哪裡像我們這麼重相、著相。《荀子·非相篇》中說:相形不如論心,論心不如擇術。形不勝心,心不勝術。術正而心順之,則形相雖惡而心術善,無害為君子也。形相雖善而心術惡,無害為小人也。”“擇術之術為心術、心地,即存心、用心、發心。心是生死的根蒂,《尚書》中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修行就是借事煉心,無事之靜為枯靜,動中之靜方為真靜。所以,陶弘景才說:修心要做長生客,煉性當如活死人。
相者,向也。為心之所發,形式當然要表現內容。《麻衣相法·相心》中也說:有心無相,相隨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斯言雖簡,實人倫綱領之妙。一個人如果沒有福相,但只要存心良善,一定可以轉為福相,這叫做相隨心轉。相反,一個人本來有福相,但如果存心不良,原有的福相也會消失殆盡,這叫做相隨心滅。因此,一個人的相貌完全是自己心地善惡的外在表現。
《莊子·應帝王》中講過壺子看相的故事,很能說明心與相的關係。
鄭國有一位風鑒大師,名叫季鹹。他看相異常準確,能判斷人的生死禍福,甚至連死亡的確切時間都能知道,鄭國人都怕見到他,被他說准什麼時候死可麻煩了。
列子非常欽佩他,就對自己的老師壺子說:我以前認為您老人家很了不起,現在看起來這個季鹹比您更高,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壺子說:你跟我學了幾年就以為得道了,其實你不過隨我學了點道的皮毛,知道幾個名詞而已。你自以為得道了就去胡吹,結果讓別人一眼就把你看穿了。這樣吧,明天你把那個叫季鹹的找來,讓他給我看看相,你就清楚了。
第二天,季鹹來給壺子看相。出來以後,列子趕快追問結果。
季鹹搖搖頭,對列子說:唉!你老師恐怕不行了。他面如死灰,命無生機,不可救藥了。我看最多還能活十天,你們準備後世吧!
列子難過得流著眼淚,把季鹹的原話告訴了老師。
壺子卻笑著說:請他明日再來一次吧!
次日,季鹹又來了。他看過壺子出來,列子趕快追問怎麼樣。
季鹹說:幸虧遇上了我,你老師有救了。他已經有了生機,難關過去了。
列子很高興,將結果告訴了老師。
壺子笑著說:我昨天給他看的是地相,就是心地沉寂,動靜全無。他見我生機閉塞,以為我要死了。今天我給他看的是天相,天地間的生氣,他看到一線生機從我的腳跟升起來,才說有救了。我控制著自己的心性變化,他哪裡會知道呢?請他再來一次吧!
季鹹第三次來看壺子。這一次他對列子說:你的老師精神恍惚,心神不定,我根本無法給他看相。等他心神寧靜了,我再來吧!
壺子告訴列子說:我剛才顯示了太虛之相,太虛之境是沒有任何端倪的,他自然什麼也看不到。你讓他再來一趟。
季鹹第四次見到壺子,一見面就驚慌失措的逃跑了。列子拼命追也沒有追上,不知道季鹹何故要逃跑,就回來問壺子。
壺子笑著說:我這次給他看的是空相,還沒有顯示根本大道,他就被嚇跑了。因為他如墮虛空,什麼也抓不到。他嚇得要命,唯恐逃得慢了喪命,你哪裡追得上他呢?
列子這才知道,自己跟老師學了十幾年,連門都沒有入。於是棄浮華而歸真樸,拋棄一切偏見,老老實實地喂豬,幫老婆燒火,如此三年心才定下來。以後他修道成功,才有歷史上禦風而行的沖虛真人。
這個故事說明什麼道理呢?相隨心生。人的相貌不是一程不變的,而是隨著人的心念在刹那變化。今天很多人都愚癡啊,整天在外面搞來搞去,又要整容啊、化妝啊!這個、那個的。自己的心不調整,只搞外面是沒有用的,因為身(生理)是受心(心理)控制的。心變了,身相才會跟著變,所以說:有心無相,相隨心生。同樣道理,有相無心,相隨心滅。你雖然現在相貌不錯,如果你不發善心,不存善念,不修善行,你的善相會隨著消失的。
壺子四次通過變心而換相,生動地解說了相隨心生的原理。有好心才有好相,古人所謂:有諸內,必形諸外。”“內充實,而外有光輝。”“胸中正,則眸子了(明亮)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昏濁)焉。均說明心相之間的關係。
其次,相隨心轉。人時時處處都在接受果報,又時時處處造作新的業因;只有改因才能轉果,而轉果的關鍵就在於,因為心能轉業,所以《心相篇》全文並沒有講什麼相法、相術,通篇講的都是因果報應的道理,這是最深的相理相法。
我個人的觀點,《心相篇》實際上只有一頭一尾四句話,四十四個字。開頭的兩句話是全篇的總綱,結尾的兩句話是全篇的總結論,也是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何才能增福增壽?得知其善而守之;如何才能禍轉為福?得知其惡而弗為,心地因果才是禍福壽夭的根本所在。因此《心相篇》全文雖文詞簡樸,語不驚人,但卻解行具足,濃縮了儒釋道三家文化的精髓,人天之路由此而開,聖賢仙佛由此而成。
《心相篇》原文本來是一讀到底的,既無標點,也沒有分段。為了便於讀誦和講解,我們暫根據上下文句以及論述內容,將全文分為九大段,供大家參考。
第二講 審心與觀行

這一講討論《心相篇》的第一段,先看原文:
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行者心之表,觀行而禍福可知。出納不公平,難得兒孫長育;語言多反復,應知心腹無依。消沮閉藏,必是奸貪之輩;披肝露膽,決為英傑之人。心和氣平,可卜孫榮兼子貴;才偏性執,不遭大禍必奇窮。轉眼無情,貧寒夭促;時談念舊,富貴期頤。重富欺貧,焉可托妻寄子;敬老慈幼,必能裕後光前。輕口出違言,壽元短折;忘恩思小怨,科第難成。

特別提請注意開篇的前兩句話,這是全文的總綱,後面的各論都是這兩句話的展開。這兩句話語不驚人,樸實之極,是北宋時代最通俗的白話文了。但是如果認真回味,不難發現其中蘊藏的無量文義、無窮智慧、無盡法門,非得道者說不出這種石破天驚的箴言。
中國文化的儒釋道三家,雖各有自己的理論體系和修行方法,但在解門(理論體系)上,都沒有離開心地因果這個基石。因此,總綱中討論的心與貌(相)行為與禍福的關係,是宇宙間最普遍、最基本的因果關係,同時也是儒釋道三家行門(修行方法)的指南。
下面,逐句講解。
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行者心之表,觀行而禍福可知。

這已經是宋朝的白話文,再把它白話一下:心地是相貌的根本,審察一個人的心地,就可以瞭解他的善惡之性;行為是心性的外在表現,觀察一個人的行為,就可以知道他的禍福吉凶 
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談了善惡的關係。行者心之表,觀行而禍福可知。談了禍福的關係。總結一下,就是講了心行、善惡、禍福,這六個字的因果關係。
心是心性,善惡是描述心性的,故此才有孟子性善與荀子性惡之爭。如果再細分,心是心,性是性。心屬於知的範疇,強名曰後天;性為先天大道,又稱性天。心性並稱是因為沒有性,心無所生;離開心,性也無從表現。但在主從關係上,性是管心的,心又能影響到性。
在中國文化裡,談心性最透徹的是佛道兩家,其次才是儒家。因為佛家與道家的重點在個體生命的解脫,也就是心性的昇華。對社會群體的教化,人與人關係的協調,國家制度建設等任務,都是儒家承擔的。這就是為什麼儒家多談人道,罕言天命的道理。
罕言不是不言,讀讀孔子的十翼、子思的《中庸》就會明白,儒家談的,其實就是性。否則,《中庸》上怎麼會說天命之謂性呢?
是宇宙的本體,是形而上的道;則是形而下的心理活動,是心念(念頭)的生滅。佛家所謂的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說的統統都是念頭。有念頭就現出這個物質世界,這是有為法。停止了這個念頭,物質世界就消失了,進入無為法。所以一個人的相貌,不過是他心念與心性的外在表現而已,有什麼樣的心性就有什麼樣的相貌,這是談到的心與貌的關係。
什麼是善惡呢?真要給善惡下個定義很不容易。生物都是以自我為本位的,符合我的利益、我們的共同利益的叫做善,反之就是惡。凡是侵犯人類利益的我們統稱為害蟲,必欲除之而後快 。但以自然界的觀點,人類這個裸蟲,才是無惡不作,自私無比,罄竹難書的大害蟲。再者以發展的觀點看,善惡的標準一直都在變化,昨日的朋友,會變成今日的敵人;過去的仇敵,可能已成今日的夥伴。可見,善惡是非只有相對標準,沒有絕對標準。
站在中國文化的立場,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呢?首先凡是為自己考慮的,利益箭頭向內的,叫做惡。凡是為他人考慮的,利益箭頭外指,濟世利人的統稱為善。第二,凡有能力、有機會作惡而不作惡的為善;有能力、有機會為善而不為的,稱惡。我現在有能力、有機會能幫助別人,但我不幫,叫惡;我現在有權有勢可以吃喝玩樂,可以欺負人,但我不這麼幹,這是善。
行善不能著善相,《金剛經》中所謂的不著相佈施。老子也說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總想著舍一得萬地去行善,那反而是惡了。所以善惡要看初發心,不能只論行為,古訓所謂:有心行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這就是此處說的審心
心,既是指人的心念、思想活動;行,自然就是指人的行為舉止,言語動作。行為科學表明,動物的行為受本能支配,人類的行為被思想支配。除精神病人以外,人類的全部行為都是有目的的,稱作心行。善惡描述心行的動機,禍福則是心行產生的結果。
什麼是禍?什麼是福?福與禍是相對的,福是福報,禍是惡果。福有福氣、福分。有福氣當然令人羡慕,但福多大,氣多大;受多大氣,享多大福。否則,怎麼叫福氣呢?本來屬於你的,誰也搶不走的那個東西,就叫做福分。福分是因,錢財是果;錢財有可能損失掉,但只要福分還在,錢財就會再來。福分一旦喪失,就什麼也享受不到了。
這次回北京,見到一個老朋友。他做生意賺了錢,房子、汽車都有了,但也同時得了兩種病,一是糖尿病,一是痛風。痛風是腎臟出了問題,尿酸代謝不出去,堆積在身體內,造成關節的紅腫熱痛,發作起來疼得都不想活了。痛風病人不能吃蛋白質類的食物,因為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代謝後產生的廢物是酸性。吃米飯、饅頭吧,他又有糖尿病,澱粉類的食物、水果等含糖高的也不能吃,只能吃白菜、蘿蔔。福分如果保不住,掙再多的錢有什麼用?
人有天命,天命是與生俱來的福德。人這一輩子該吃多少,能享受多少,是有定數的,沒有大善大惡很難改變。是你的丟不了,不是你的,也爭不來。爭貪的結果,只能是積禍消福,不但所求的爭不到,本有的也保不住。臺灣有個金融大盜,看到別人挖地道偷銀行的金庫,他也效法。等他挖進去一看傻眼了,一排排保險櫃裡面全是帳單,一分錢現金都沒有。為什麼他這麼倒楣?命裡沒有嘛。偷了半天還是自己的,命裡沒有的偷也偷不來。所以古人說:君子樂得為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
善惡是因,禍福是果,人的吉凶禍福,皆由善惡之心念而來,不可不慎。故此,《太上感應篇》的第一句話就是: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人的善惡與否,皆由心念而來,故佛在《金剛經》中說善護念,實千古之明訓也。
禍與福是一體兩面,相對共存的關係。不想要禍就別讓福發展到極點,老子不是說過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話嗎?人為什麼會有禍?因為惡積,是小惡的不斷積累。為什麼會有福?因為積善。所以福將至,觀其善必先知之;禍將至,觀其惡必先知之。善惡的積累過程,就是事物的量變階段,這個階段還可以自己控制。一旦到了禍福臨頭的質變階段,就非人力所能控制了。山頂上的石頭連小孩子都能撬動,一旦石頭滾下山來,巨漢也擋攔不住。
人的禍福都是自己的行為招感來的,都是自作自受,怨天尤人是沒有用的,所以說觀行而禍福可知。聖人設相學的目的,是讓人知因果,讓人趨吉避凶,轉惡為善,轉禍為福。至於說看看什麼時候發財啊 ,兒女好不好啊,那都是相法的枝末皮毛,知道了又能怎麼樣呢?趕快轉變你的心地,這是最要緊的。
元代的雜劇《老君堂》裡有一句戲詞:算什麼命,問什麼蔔,欺人是禍,饒人是福。所以說觀行而禍福可知,看一個人的身口意行為,他將來能得到什麼樣的果報,是福還是禍,就非常清楚了。
以上是總綱,接下來講心相的道理,有的先談因後講果,有的先講果後推因,總之沒有離開因果的道理。
出納不公平,難得兒孫長育;語言多反復,應知心腹無依。

出納有兩種解釋。相學中的出納指口,五官中口為出納官出納不公平,也就是講話口不應心。其次,出納是出入、取與的意思,在古代指升、鬥、斛、秤等計量工具。鬥是舊時稱糧食用的量具, 二十五斤為一鬥,刻薄的人小鬥出、大鬥入。往外出的時候(賣或借)用小鬥,不滿二十五斤;往裡進的時候(買或收)用 二十五斤斗,或超過二十五斤的大鬥。做買賣的用灌了水銀的桿秤,缺斤減兩,坑蒙顧客。
這種靠坑蒙拐騙發家致富的人,本人得到的果報不是遭雷劈,就是被火燒掉所有財產;子孫得到的果報不是多病,就是夭亡。因為這一條所犯的天條是欺蔽陰私,果報異常慘烈。《三世因果文》中說:雷打火燒為何因,大秤小鬥不公平。《陰騭文》中也說到:鬥秤須要公平,不可輕出重入。講的都是出納一定要公平的道理。
天賦人的性,地賦人的命,性叫心性;命叫心地、心田。心性純陽無陰,正大光明,是明德,叫做良知;心地半陰半陽,厚大方正,叫做良能。人要將自己半陰半陽的心地變成純陽無陰就是回歸自性了。自己一起心動念,就天知、地知,所謂:離地三尺有神明。況且天地有監察之神,有司過之神,哪裡有做了壞事,別人不知道就不受惡報的呢?
出納不公平,自作自受,自己承擔果報也就罷了,為什麼要跟子孫扯上關係呢?以三界與家庭的關係來說:性主父母,心主子女,身主妻妾,心地不好的人子女准不好。如果子女不好、不聽話,要知道修正自己的心行,不能埋怨子女。所以心地不公平的報應多在子女身上,《心相篇》裡多處重複強調這一因果關係。
我們聽了都不以為然,但仔細看看身邊的例子太多了。心迷迷一個,性迷迷一窩。自心性上的行為是要遺傳的,不可不知。
語言多反復,有幾層意思:第一,是說過的話、發過的誓願不兌現,說話不算數,不講誠信。這種人的果報是沒有知心朋友,孤家寡人一個,晚景很淒涼,沒有知心人。為什麼呢?朋友之道在五常之德中佔一個字,信是友道之德,人無信而不立,自然是心腹無依。
第二層意思,是人前說一套,人後說一套,挑撥是非。俗話說:會做人的兩頭德,不會做人的兩頭舌。兩頭舌就是撥弄是非,是 犯做人行道的四大根本戒律——“殺盜淫妄中的妄語。人的口為出納官,相學上非常注重,因為口為言語之門,是非之關,飲食之官,心之外戶,故觀察口形,可以測斷一個人的窮通榮辱。
相學上有口德與口賊之分,《神相全編·相口》中說:口為言語之門,又為心之外戶。端厚不妄誕,謂之口德。誹謗多言,謂之口賊。顯然,誠實慎言為口德,饒舌多語,好誹謗他人為口賊。
口業是最容易犯的,所謂:舌頭板子壓死人。動物來此世間是受報的,它的行為受業力本能的牽引,自己無法作主,不能主動造作惡業。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也是因為語言的限制,動物的口不能造惡業。人就不同了,人有主導思想、有自由意識,可以自己主宰自己,可以做善事,也可以做惡事,可以上天堂,也可以下地獄,全看自己的心行。其中言語的行為最重要,所以佛家的五戒十善中,口戒就佔了四條,將近半數,所以口業不可不慎,口德不能缺少。
消沮閉藏,必是奸貪之輩;披肝露膽,決為英傑之人。

,是削減、耗損。,是破壞、敗壞。消沮在此處的意思,為耗損別人的錢財和資源。閉藏,有封閉、囤積的意思,指厚己薄人,損人利己,趁機積累自己的財富。這種人必為奸貪不足的鼠輩小人。世間就有一種人,花別人的錢大方得很,輪到自己卻一毛不拔,俗稱:磁公雞鐵仙鶴,玻璃耗子琉璃貓。一毛不拔還算是好的,更有甚者,事事處處都在消沮閉藏,損人利己,這就很嚴重了。
現代社會叫做工商時代,講回報,講獲利,沒有利益的事情,大都沒有人願意做。甚至連回報慢、利益小的事情,也不願意幹,人人都想快速致富,求暴富。農民種地使用生長激素,嫌農作物長得慢。工人做工要千方百計降低成本,產品是否經久耐用就不管了。商人做買賣盡可能的佔用別人的資金,至於他人是否周轉得開就不管了。如果人人都以消沮閉藏為目標,這個社會也就成了個奸貪之輩的大聚會。
這次回大陸講課,有一個做生意的朋友談到,他幾乎天天都要陪客人吃飯。有些人不要命地死吃,一餐飯就要上萬元錢,拼命地吃喝。回到賓館就吐,第二天還要吃,還聲稱昨天沒有吃好,今天要補回來。大陸的吃喝風真是了不得,用公款大吃大喝,糟蹋眾生的血汗,滿足一己之私欲。損人果能利己,也還有個說法,明明知道會吃壞自己的身體,還這麼幹,除了愚癡奸貪,恐怕沒有第二種解釋了。俗話說:東西是別人的,肚子是自己的。別人請你吃飯,表面上你自己不掏腰包,但實際上還是在減損你自己的福報,別人只是替你買單而已。自己如果沒有這個福報,一是別人不會白請你吃飯;二是請你吃,你也消受不了。不要說食道癌、胃癌,得個糖尿病、痛風,你也沒有吃的福報了。
披肝露膽,也稱披肝瀝膽,比喻血心仗膽、極盡忠信的俠義之人。這種人心地光明坦蕩,處世大公無私,一定是英傑之人。其實,是兩類不同的人才,標準相當高。《玉鈐經》中將其定義為:德足以懷遠,信足以一異,識足以鑒古,才足以冠世,此則人之英也;守節而無撓,處義而不怒,見嫌不苟免,見利不苟得,此則人之傑也。德、才、信識俱全的人為英才;守節處義,不苟且,不貪利的方為人傑。
例如,宋朝的范仲淹,早年喪父,母親改嫁到朱家。他長大後明白了自己的身世,流著眼淚辭別母親,隻身前往應天府,依從戚同文學習。他寄居在寺廟裡,晝夜苦讀。食物不夠,就每天煮一鍋粥,冷卻後切成幾塊,每餐只吃一塊粥而已。有一天他在廟中,偶然發現了地窖裡埋藏的黃金。他跟任何人都沒有提起,仍將黃金蓋好,好象什麼也沒有發生過。直到他做官以後,才通知寺中的僧人。
家裡人曾建議買一處帶花園的府第居住。范仲淹卻說:京裡園林景致很多,即使是私人園林,我們也可以去遊玩,何必一定要屬於自己呢?范仲淹官至河東、陝西宣撫使,戶部侍郎,兵部尚書,但死後的喪葬費都不夠,因為他幾十年的俸祿全部救濟窮人了。他在家鄉設義莊贍養本族窮人,又收養百十多個孤兒讀書,當時的很多讀書人都出自他的門下。
范仲淹死後,仁宗皇帝非常傷心,賜諡文正並親自為他的墓碑,題寫了褒賢之碑四個字。范仲淹的四個兒子全部官至公卿,孫子、曾孫也都是輩輩發達,直至今天仍然代不乏人。
心和氣平,可卜孫榮兼子貴;才偏性執,不遭大禍必奇窮。

,是通順、愉悅、從容、徐緩之意。中國文化的核心,就是中正仁和,只有才能永葆家庭興旺,子孫長久。《論語》中說:禮之用,和為貴。《中庸》上說: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不和不足以為禮,不和不可以為達道。和之義無大小,無內外,無邊際,無形色。天得之而四時順,地得之而萬物生,人得之而性命凝。善用和的人不驚俗,不駭眾,不固執,不偏頗,隨方就圓,內剛外柔,大智若愚,人不能識。
何為能和?禮下於人,謙恭自卑,心平性柔,暴躁全無,怒氣不生,無貴賤貧富之分,無人我壽者之相。能化氣質之性,能消嫉妒之心。一切不平不順、不中不正等事全然消除,至此才能現出自己良知良能的本來面目,才算修行上了軌道。
古人說:天地不可一日無和氣,人不可以一日無喜神。心情歡喜,活著的時候有極樂,死的時候才有極樂啊!果真如此,不僅自己的生活幸福美滿,子孫後代也跟著沾光。
,是執拗、固執,不聽人勸,寧折不彎。才偏性執,指那種有點歪才、鬼才,但性情偏激執拗,狂傲得很,又固執不聽勸的人。這種人的結局不是遭遇大禍,就是奇窮無比,混得連飯也吃不上,古今中外,這種才子佳人的例子不勝枚舉。如明代的著名畫家徐渭,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
明朝大畫家徐渭(1521—1593),子文長,號天池山人、青城道人,山陰(今浙江紹興)人,雖聰穎早發,連考官都稱其有奇才,但八次鄉試均落第。不得已,在浙閩總督胡宗憲府上做幕僚,曾參與東南沿海的抗倭戰鬥,好出奇制勝。因他恃才傲物,視一世士無可當意者,然竟不偶。沒有人能看上他。於是他放蕩形骸,肆意狂飲,縱情山水,將心中鬱結的強烈不平和懷才不遇的悲涼,盡情抒發於筆端,故此以詩書畫名聞於世。徐渭將中國畫中水墨花卉大寫意發展到極致,清朝的八大山人、石濤等人的畫風,都是宗徐渭的風格。近代的齊白石,在提到徐渭時曾說過:恨不生三百年前,為青藤磨墨理紙。
徐渭自評曰: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他的作品以狂怪奔放為特點,墨葡萄圖是他的代表作。他在這副圖上題了一首詩簽,寫自己人生的體驗:
半生蹉跎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
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閒置野藤中。
他的上司胡宗憲官場失利,下獄後自殺。徐渭為此精神失常,數次自殺未遂,終因殺妻獲罪,入獄達七年,出獄時年已五十三歲。徐渭晚年對世道人情更加憤恨不平,達官名士拜訪被拒之門外,卻與下人奴僕一起喝酒。他曾或自持斧擊破其頭,血流被面,頭骨皆折,揉之有聲;或以利錐刺其兩耳,深入寸餘,竟不得死(《徐文長傳》)。徐渭一生坎坷,常常是忍饑月下獨徘徊,在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的境遇中 ,抱憤而卒,結束了一生。
《徐文長傳》的著者袁宏道最後下結論說:余謂文長無之而不奇者也。無之而不奇,斯無之而不奇也。悲夫!他沒有一處不怪異奇特,正因為如此,他的一生也就註定沒有一處不艱難、不坎坷,真是令人悲歎!

轉眼無情,貧寒夭促;時談念舊,富貴期頤。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翻臉無情的人,一生貧寒,夭折短壽。這種福薄之人,不值得與他計較。時時念舊,發跡不忘故友的人,富貴綿遠,長壽多福,這種人厚道、不忘本。
轉眼無情,形容瞬間就可以翻臉的人。這種人喜怒之間沒有過渡,屬狗臉的,說變就變,答應過的事情瞬間就不認帳。你幫助他九十九次,只有一次沒幫,他就不滿意,就跟你翻臉。這是極度自私刻薄的人,只想自己不管別人是否方便。這種人的結局一定是貧寒夭促,沒有福享。我看了幾十年,這類人見得多了。
本文後面還有易變臉,薄福之人奚較;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一條,與這裡的兩句話意思相近,也是形容這類薄情寡義之人。這類人福淺德薄,等於小碟子承水,太陽一曬就熱,沒有太陽就涼,不值得與他計較。
古人將百年稱為期頤,此典見於《禮記·曲禮》,所謂:百年曰期頤,是期待、需要。,是頤養、靜攝。百歲老人時時需要照顧奉養,當然要期頤。時常念舊,不忘故交、不忘記老朋友,對別人的恩情念念不忘的人,長壽多福,富貴期頤。
古人說:仁人心地寬舒,事事有寬舒氣象,故福集而慶長;鄙夫胸懷苟鄙,事事以苟刻為能,故祿薄而澤短。
富貴之根是不忘本,知恩圖報是積福德,刻薄寡恩是消福祿。人的性為天,主福;心為地,主祿;身為人,主壽。做人不厚道,翻臉無情,喜新厭舊,傷自己的福報。福報是一個人一生中享受的總和,包括福分(享受的能力和條件)、祿位(享受的資源,如財富、妻子、兒女等)以及壽數(享受時間的長短)。有福的人不一定有祿,這樣的人只能享清福;有祿的人未必有福,不會享福的暴發戶有的是。福祿雙全不長命,沒壽也是白搭。世間福祿壽俱全的人,幾乎可以說沒有,所以恭賀別人時才說:三星高照,福祿壽臨門。

重富欺貧,焉可托妻寄子;敬老慈幼,必然裕後光前。

托妻寄子,是一個人在危難之際,將心中最大的掛礙(家庭)委託給肝膽相照的朋友。他堅信即使自己死了,妻子、兒女也一定能得到妥善的照顧。明朝初年有一齣戲,名字就叫托妻寄子。什麼人可以托妻寄子?當然是一言九鼎的大丈夫,是君子。君子將信義二字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答應別人的事就一定做到,所謂:君子一言,快馬一鞭。
受人信託,照顧朋友的家庭,是一件很麻煩的事,可不是腦袋一熱辛苦幾天,而是要無怨無悔地奉獻幾十年。誰能做到?恐怕做不了多久就煩了。再者,不把你老婆霸佔過來,已經算對得起你了。所以,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歟?君子人也(《論語·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的人,就可以寄百里之命。真正擔負起一方百姓生命財產的人,才叫做父母官
歷史上享托妻盛名的是關羽,寄子美德的是諸葛亮。徐州戰敗之後,劉備、張飛突出重圍,關羽保著兩位皇嫂,被圍困土山。不得已,關羽降漢不降曹。到了許昌,曹操要敗壞關羽的名聲,把二皇嫂和關羽安排在一個院子裡。關雲長夜讀《春秋》,秉燭達旦,最後千里走單騎,平安地將兩位皇嫂交給劉備。白帝城劉備臨死前,將白癡兒子阿斗托孤給諸葛亮,孔明為此被活活累死了,真的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話又說回來,讓朋友為自己的私事去拚命,也只有大耳奸賊才做得出來。如果關羽、孔明二位重富欺貧,劉備當然是焉可托妻寄子
至於敬老慈幼、憐孤恤寡的仁人君子,必然德蔽後代,光宗耀祖。裕後,是積累福德,蔭蔽後代子孫;光前,是揚名聲,顯父母,超拔祖先。這是孔子在《孝經》裡說的話: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敬老慈幼,是人類慈悲心、惻隱心、愛心的表現,是人性的一部分。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地間的規律,無外是因果迴圈而已。敬老者,己老必受人敬;慈幼者,自幼必受人慈。人間的事本來就是一報還一報,厭老、嫌老的果報是什麼,就可想而知了。真所謂莫嫌他人老,轉眼黃昏至。建立和諧社會,也應該從敬老這個根本做起。
敬老要從小孩子做起,我們現在是不得已,從行為上硬轉,但教育小孩子就要從根上開始,從一點一滴做起。首先從飯桌上做起,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飯,第一箸菜夾給誰?你兒子可在一旁看著。先夾給爺爺、奶奶,將來你兒子就會先夾菜給你;第一箸菜先夾給你兒子,將來你兒子就會先夾給他兒子,你就沒的吃。一報還一報嘛,這就是因果。

輕口出違言,壽元短折;忘恩思小怨,科第難成。

違言,佛家稱為口業,違者與心性相違也。違言有幾類:一是違心之言,心口不一致,說一套做一套;二是違情之言,講話不合情理、傷感情、傷和氣,令人寒心。三是違理之言,強詞奪理,無理攪三分,像煮熟的鴨子肉爛嘴不爛;四是違實之言,捏造事實,指鹿為馬,無中生有。違言的果報最輕的是傷自己的福德,貧窮下賤;其次,折損自己的壽命,短命早夭;最重的秧及子孫,得無嗣的果報。
輕口出違言,壽元短折。是動輒就講一些不合情理、傷感情、傷和氣的話,這是中級口業,最易折損自己的壽命。再發展下去,就要殃及子孫了。例如古代的訟棍,現代的缺德律師,很少有好兒孫的。
《心相篇》中提及的,因口業而折損性命的警句有五條之多:如說話尖酸刻薄,貧窮而損壽元。”“樂摘人非,最足傷乎性命。”“出薄言,短折亡身。”“多言好勝必傷身等。為什麼口業會與短命聯繫在一起呢?因為沒有口德的人,性中無和氣,有損生機。
人之生靠的是和氣,和氣是生機,天地一日不可無和氣,人不可以一日無喜神。天地和才能生萬物,家和才能萬事興,夫妻和才能生貴子,心平氣和才能有身體健康,所以天之和叫太和,地之和叫中和,人之和叫保和。保住自己的和氣,天地之和氣才能守住,天地人三才和氣貫通一氣,福祿壽才能長久。性中無和氣、缺乏生機,不但折壽,還會傷自己的性德,折損自己的福報,貧窮下賤。俗話講窮橫,越窮越橫,越橫越窮。君子則訥於言而敏於行,在在處處惜福積德,和氣能生萬物,所以安康富貴,故《易經》有言: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
忘恩思小怨,是忘恩負義的一種形式,有一種人總以為別人幫助他是應該的,別人對他的好處記不住,有一點不滿意的地方卻念念不忘。這在過去的科舉時代,是讀書人的大忌。
《陰騭文》裡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忘恩思小怨的人參加科考,寫了一篇很好的文章。正在他興奮得意之時,沒留神把墨汁撒到卷子上。古代科舉考試,不僅僅是考文章學問,也要看文章結構、佈局和書法,這反映一個人駕馭知識的綜合能力。對試卷的要求,卷面要幹靜,不能髒卷。他把墨汁撒到卷子上,當然完了,考不上了。為什麼不小心呢?責任不在他,是鬼神在暗中捉弄他,讓他考不成。
因此,學做人首先要學寬厚待人,所謂:寧可人負我,切莫我負人。更何況別人還曾對我有恩,我更應該知恩圖報,這是最起碼的做人之道。
小人專望受人恩,受過輒忘;君子不輕受人恩,受則必報(《格言聯璧》)。古人教育小孩子要恩欲報,怨欲忘。最起碼的也要做到抱怨短,報恩長(《弟子規》)。我們讀書人更宜忠厚,最忌諱忘恩負義,俗語說: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不可不為戒。


free counter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