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

《心相篇》(3)


《心相篇》
http://www.wwmm.cn/


《心相篇》是五代時期,道家的著名人物陳希夷的不朽之作,既是風鑒學問的綱領,也是心地因果學問的基礎,語言洗練,論理深刻,準確生動,將心地因果的道理論述得透徹而準確,是垂世之作!

溫馨提示:我們今天重溫這篇文章,當然不是為了讓大家看相、算命,而是要瞭解心地因果與業因果報的關係,進而認識命運,改造命運。命自我立,德自我成,世界上的一切相狀都是變化的,而因果律是永恆存在的。時值亂世,災難厄運不斷,這是眾生的共業因果,純屬自作自受。話好說,果難受,誰也不願意厄運降臨到自己頭上。如何才能避免厄運、趨吉避凶呢?唯有深信因果,自求多福,庶可於此共業中享有別業。教理有曰: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可謂深刻矣。


作者間介

 


劉宏毅博士,
1955年生於北京,1977年隨學於李錫堃先生,深得李老先生道家文化真傳;1976年始研習中醫,遂於京華懸壺十數載,發表學術論文多篇。1992年赴海外研習西方文化,遊歷多個國家,獲澳洲北領地大學管理學碩士、博士學位,對管理學與人文精神跨文化管理等課題有一定的研究。曾在澳洲、北京等地任管理諮詢顧問、企業文化顧問等職,現返回北京,從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著有《千字文講記》、《三字經講記》等書。   

 

這是一個好時代,沒有大的戰爭和動亂,每個人都享有基本的生存權利,社會維繫著一定的自由、平等和公正。這是近二百年來沒有過的好時代。但同時,這又是一個失去理智、沒有操守、人欲橫流的時代,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人類可以無所不用其極。
歷史上,西方社會的穩定得力於基督教文明的教化。西方人敬畏上帝,儘管有人五天作壞事,總還有一天要進教堂懺悔。人的良心還未完全泯滅,社會的道德底線尚未完全崩潰。中國社會的穩定,首先要歸功於因果觀念的教化。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是根植於中國人心底的箴言,所以古人敬畏天地,敬畏祖先,敬畏聖賢。偶有為非作歹者,也必有一定的限度。
現代人則不然,無所畏懼,藐視一切。我們視聖賢為草芥,等父母同朋友。我們戰天鬥地,以破壞為能事,動物因此而遭殃,植物因此而毀滅,食物變成毒物,江河變成毒流。人類自以為是上帝,狂妄得要改變物種的基因。還有什麼方法、規則,能夠改變這種狀況呢?孔子說:我欲無言。不是真無言,而是欲無言而不能。這能言之言,就是宇宙間的第一法則——因果定律,科學因此奠基,社會因此進化。
《心相篇》所以可貴,因為它既是警示人類的木鐸,也是社會教育的大法,每個人讀來都會毛骨悚然。我以為,當今之世只有因果律才能讓人有所畏懼,才能挽回世道人心。有些人可以不要道義,可以不講良心,可以不信因果,但是,因果律不會因為不信而不存在,不會因為無神論而失去效用。當我們發現它存在的時候,已經是苦果飽嘗了。耶穌說,信者得救。
在本書付梓之際,聊以數言為序。
  劉宏毅
    戊子年立冬前四日於北京

 



西方社會的穩定,得力於基督教文明的教化,西方人敬畏上帝。中國社會的穩定,歸功於心地因果的教化,中國人敬畏天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是根植於中國人心底的箴言,所以古人敬畏天地,敬畏祖先,敬畏聖賢。偶有為非作歹者,也必有一定的限度。
 

《心相篇》是五代時期,道家的著名人物陳希夷的不朽之作,既是風鑒學問的綱領,也是心地因果學問的基礎,語言洗練,論理深刻,準確生動,將心地因果的道理論述得透徹而準確,是垂世之作,堪與《感應篇》 、《陰騭文》並論。
第一講 因果律與曲線運動
第二講 審心與觀行
第三講 福禍終及子孫
第四講 誰說天地無眼
第五講 智者與愚者
第六講 道不遠人
第七講 女人是世界的源頭
 
心地因果,是禍福壽夭的根本所在。《心相篇》的結尾兩句,是全篇的總結論,也是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何才能增福增壽?得知其善而守之。如何才能禍轉為福?得知其惡而弗為。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深信因果,都能知善而守,知惡不為。果能如此,國家幸甚!民族幸甚!

   
【宋】陳希夷 
【清】陳淡埜 

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
行者心之表,觀行而禍福可知。
出納不公平,難得兒孫長育;語言多反復,應知心腹無依。
消沮閉藏,必是奸貪之輩;披肝露膽,決為英傑之人。
心和氣平,可卜孫榮兼子貴;才偏性執,不遭大禍必奇窮。
轉眼無情,貧寒夭促;時談念舊,富貴期頤。
重富欺貧,焉可托妻寄子;敬老慈幼,必能裕後光前。
輕口出違言,壽元短折;忘恩思小怨,科第難成。

小富小貴易盈,前程有限;大富大貴不動,厚福無疆。
欺蔽陰私,縱有榮華兒不享;公平正直,雖無子息死為神。
開口說輕生,臨大節決然規避;
逢人稱知己,即深交究竟平常。
處大事不辭勞怨,堪為橋樑之材;
遇小故輒避嫌疑,豈是腹心之寄?
與物難堪,不測亡身還害子;待人有地,無端福祿更延年。
迷花戀酒,閫中妻妾參商;利己損人,膝下兒孫悖逆。
賤買田園,決生敗子;尊崇師傅,定產賢郎。

愚魯人說話尖酸刻薄,既貧窮必損壽元;
聰明子語言木訥優容,享安康且膺封誥。
患難中能守者,若讀書可作朝廷柱石之臣;
安樂中若忘者,縱低才豈非金榜青雲之客?
鄙吝勤勞,亦有大富小康之別,宜觀其量;
奢侈靡麗,寧無奇人浪子之分,必視其才。
弗以見小為守成,惹禍破家難免;
莫認惜福為慳吝,輕財仗義盡多。
處事遲而不急,大器晚成;己機決而能藏,高才早發。

有能吝教,己無成子亦無成;見過隱規,身可托家亦可托。
知足與自滿不同,一則矜而受災,一則謙而獲福;
大才與見才自別,一則誕而多敗,一則實而有成。
忮求念勝,圖名利,到底遜人;
惻隱心多,遇艱難,中途獲救。
不分德怨,料難至乎遐年;較量錙銖,豈足期乎大受?
過剛者圖謀易就,災傷豈保全元;
太柔者作事難成,平福亦能安受。

樂處生悲,一生辛苦;怒時反笑,至老奸邪。
好矜己善,弗再望乎功名;樂摘人非,最足傷乎性命。
責人重而責己輕,弗與同謀共事;
功歸人而過歸己,侭堪救患扶災。
處家孝悌無虧,簪纓奕世;與世吉凶同患,血食千年。
曲意周全知有後;任情激搏必凶亡。
易變臉,薄福之人奚較;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
好與人爭,滋培淺而前程有限;
必求自反,蓄積厚而事業能伸。
少年飛揚浮動,顏子之限難過;
壯歲冒昧昏迷,不惑之期怎免?

喜怒不擇輕重,一事無成;笑駡不審是非,知交斷絕。
濟急拯危,亦有時乎貧乏,福自天來;
解紛排難,恐亦涉乎囹圄,神必佑之。
餓死豈在紋描,拋衣撒飯;瘟亡不由運數,獲罪於天。
甘受人欺,有子自然大發;常思退步,一身終得安閒。
得失不失其常,非貴亦須大富,壽可知矣;
喜怒不形於色,成名還立大功,奸亦有之。
無事失措倉皇,光如閃電;有難怡然不動,安若泰山。
積功累仁,百年必報;大出小入,數世其昌。

人事可憑,天道不爽。
如何餐刀飲劍?君子剛愎自用,小人行險僥倖。
如何投河自縊?男人才短蹈危,女子氣盛見逼。
如何短折亡身?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種種皆薄。
如何凶災惡死?多陰毒,積陰私,有陰行,事事皆陰。
如何暴疾而歿?縱欲奢情。
如何毒瘡而終?肥甘凝膩。
如何老後無嗣?性情孤潔。
如何盛年喪子?心地欺瞞。
如何多遭火盜?刻剝民財。
如何時犯官府?調停失當。
何知端揆首輔?常懷濟物之心。
何知拜將封侯?獨挾蓋世之氣。
何知玉堂金馬?動容清麗。
何知建牙擁節?氣概淩霄。
何知丞簿下吏?量平膽薄。
何知明經教職?志近行拘。
何知苗而不秀?非惟愚蠢更荒唐。
何知秀而不實?蓋謂自賢兼短行。

若論婦人,先須靜默;從來淑女,不貴才能。
有威嚴,當膺一品之封;少修飾,准掌萬金之重。
多言好勝,縱然有嗣必傷身;盡孝廉慈,不特助夫還旺子。
貧苦中毫無怨詈,兩國褒封;富貴時常惜衣糧,滿堂榮慶。
奴婢成群,定是寬宏待下;資財盈筐,決然勤儉持家。
悍婦多因性妒,老後無歸;奚婆定是情乖,少年浪走。
為甚欺夫?顯然淫行。緣何無子?暗裡傷人。

合觀前論,曆試無差;勉教後來,猶期善變。
信乎骨格步位,相輔而行;允矣血氣精神,由之而顯。
知其善而守之,錦上添花;知其惡而弗為,禍轉為福!

 

非常高興有這個機緣,與大家探討有關心地因果與吉凶禍福的道理,這既是我們為人處世,行道樹德的原則,也是聖人立教化民的根本。釋迦摩尼佛在其一生中,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形式上有顯密五乘佛法、三藏十二部經論,但推究起來,無非是與上智者談性,與下愚者談因果,核心內容就是 “因緣果報四個字而已。所謂的五乘佛法,從人天開始直至成佛,都要走這條業因果報的大道,只有在深信因果的基礎上,才能自覺地止惡行善,積德修福。如此才有可能轉變過去的業因,培植現在和未來的果報。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做人處事,自利利他,要首先明白因果的道理。否則,因地不正,果遭迂曲。惡報現前的時候,就悔之晚矣
對於因果關係的道理,聽說過的人多,真正瞭解的人少,堅信不疑的人少之又少,幾乎沒有。說不信因果,人人都在那裡燒香許願,求升官、求發財、求兒子……很少有人肯在因地上下功夫,所以求果的人多,信因的人少。為什麼不能積極向善?因為不瞭解因果。為什麼不能嚴持戒律?因為不怕因果。為什麼明知故犯,惡習不改?因為你根本不信因果。惡報都是別人的,一旦落在自己頭上一點點,就哭天戧地,怨天尤人。付出一點點就求這個求那個,妄想著舍一得萬,完全是投機心理。我們若是種下這樣的因,將得到何種果報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必須將因果關係講透徹、講明白,讓你從此怕它,讓你徹底寒了心,再也不敢起歪心、動惡念,才算初見成效。
因果管人最厲害,一分一毫都不差,比電腦準確得多。它有足夠的耐心等待,不怕你耍賴、不認帳,所謂: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因緣聚會時,果報還自受。不管你是天王老子,還是花兒乞丐,因果面前絕對平等。傳說中的閻王殿前,有一幅楹聯:陽世間殺人放火任憑你,陰曹裡古往今來放過誰 真的到了我們對惡因惡果畏如蛇蠍,對善因善果趨之若鶩的時候,我們的修學才能上軌道,才不會以自欺欺人的因,最後得個自誤誤人的果。
此次講座,我們以宋朝陳摶老祖(陳希夷)的《心相篇》為藍本,參合道家的《感應篇》、《陰騭文》,佛家的《三世因果文》、《罪福報應經》,儒家的《四書》、《菜根譚》。旨在拋開宗教的局限,從傳統文化的層面,發掘心地因果與吉凶禍福的道理。如果大家覺得不過癮,最好直接去讀大經大論,如佛家的《地藏經》、道家的《寶鑒錄》、儒家的《易經》等,這裡就不贅言了。
《心相篇》是五代時期,道家的著名人物陳希夷的不朽之作,既是風鑒學問的綱領,也是心地因果學問的基礎,語言洗練,論理深刻,準確生動,將心地因果的道理論述得透徹而準確,是垂世之作,堪與《感應篇》、《陰鷙文》並論。
《心相篇》文字雖不多,僅一千五百餘字,但歷代都有不同的抄本,當然其主體沒有異議,只是在個別文句上略有差異。我們依據的是清朝陳淡埜的本子,陳氏是清乾隆年間的風鑒大家,歷史上的相學十三家之一。他對心相學問很有見地,特別是將《心相篇》置於其巨著《相理衡真》的卷首第一篇,可見風鑒家對此篇文章的重視程度。
我們今天重溫這篇文章,當然不是為了讓大家看相、算命,而是要瞭解心地因果與業因果報的關係,進而認識命運,改造命運。命自我立,德自我成,世界上的一切相狀都是變化的,而因果律是永恆存在的。時值亂世,災難厄運不斷,這是眾生的共業因果,純屬自作自受。話好說,果難受,誰也不願意厄運降臨到自己頭上。如何才能避免厄運、趨吉避凶呢?唯有深信因果,自求多福,庶可於此共業中享有別業。教理有曰: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可謂深刻矣。


第四講 誰說天地無眼

這一講討論《心相篇》的第四、五兩段,先看原文。
有能吝教,己無成子亦無成;見過隱規,身可托家亦可托。知足與自滿不同,一則矜而受災,一則謙而獲福;大才與見才自別,一則誕而多敗,一則實而有成。忮求念勝,圖名利,到底遜人;惻隱心多,遇艱難,中途獲救。不分德怨,料難至乎遐年;較量錙銖,豈足期乎大受?過剛者圖謀易就,災傷豈保全元;太柔者作事難成,平福亦能安受。

樂處生悲,一生辛苦;怒時反笑,至老奸邪。好矜己善,弗再望乎功名;樂摘人非,最足傷乎性命。責人重而責己輕,弗與同謀共事;功歸人而過歸己,侭堪救患扶災。處家孝悌無虧,簪纓奕世;與世吉凶同患,血食千年。曲意周全知有後;任情激搏必凶亡。易變臉,薄福之人奚較;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好與人爭,滋培淺而前程有限;必求自反,蓄積厚而事業能伸。少年飛揚浮動,顏子之限難過;壯歲冒昧昏迷,不惑之期怎免?
有能吝教,己無成子亦無成;見過隱規,身可托家亦可托。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有才能而不肯教給他人,自己不但沒有成就,子女也一無所成;見到他人有過錯,能夠在暗中規勸的人,是可以托身寄家的高義之士。
吝教,是自己有才能,卻吝嗇保守,不肯教給別人,所以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做不吝賜教。人要想生活得幸福美滿,遠離災難痛苦,一方面要惜福,另一方面就要多做佈施,也就是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他人,接受帶來的快樂是短暫的,付出帶來的快樂才能長久。佛門僧眾結齋時都要唱誦:所為佈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佈施,後必得安樂。佈施是因地上的行為,必將產生相應的果報,所以修福得福,修慧得慧。愈與人己愈有,愈給人己愈多。
佈施,又分為財佈施、法佈施與無畏佈施三類,各有其不同的果報:財佈施得財富,法佈施得智慧,無畏佈施得健康。不吝賜教,屬於法佈施,必獲聰明智慧的果報,而有能吝教,也必會得愚昧拙笨的果報。
天生能人,本為的是幫助笨人;天生智人,本為的是幫助癡人;天生富人,為的是幫助窮人。能人不幫助笨人是違天命,果報是能人變笨,且禍及子孫;智人不幫助癡人,智者變癡;富人不説明窮人,富人變窮,也都會殃及到子孫。無論在歷史上,還是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太多了。名家的後代大都無名,富家子弟除了錢窮得一塌糊塗,藝術家的子女偏偏不喜歡老子的藝術,聰明絕頂的父母卻專門生白癡兒子。他們自己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還在怨天怨地,我們用因果之眼卻看得清清楚楚,這就是如是因,如是果的回報。人人都是自作自受,沒有人能夠例外。
見過隱規,是暗中規勸,在沒有人的地方,關起門來互相談心,指出對方的缺點。在對待批評的態度這一點上,東西方文化是不一樣的。西方人率直,為人處事講究直來直去,整個社會都如此,倒也自然而然。東方人含蓄,教育批評都講究點到為止,剩下的讓人自己去反省,所以勸人於暗室,為別人隱惡揚善,是宅心仁厚的表現。
看到朋友的過錯,要在暗中悄悄地規勸,雖然對方未必一定感激,但是至少他不會恨你。相反,如果你不分場合對象,在大庭廣眾面前批評指責別人,儘管你說的有理,但大部分人都接受不了。人有臉,樹有皮。保全他人的尊嚴是做人最起碼的常識。所以,讚美他人盡可以放開喉嚨,批評他人時切記要咬住舌頭,批評得過了頭要結怨的,那就與批評的本義初衷大相徑庭了。
知足與自滿不同,一則矜而受災,一則謙而獲福;大才與庸才自別,一則誕而多敗,一則實而有成。

知足與自滿可不一樣,知足的人守本分,不做非分之想。不爭不貪,福祿無邊。所以謙而獲福是驕傲、自滿、自大,傲慢人召災,這是遲早定會發生的事情。
《尚書》中說:滿招損,謙受益。《易經》中也說: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天道其實很簡單,就是過分的要受制裁,吃虧的要受補益。世人對於謙德善行都恭敬喜歡,對傲慢無理都深惡痛絕,因此禍福雖說是天道,其實也是人情,雖說是天降,實乃自做,因此,討了人間的便宜,必吃天道的虧;貪了世法的滋味,必召性份的損。
大才與庸才自然有區別:智慧、學識、能力都很高,既有理論又能實際操作的人是大才,也就是管理學上說的開拓型、領導型人才。大才而有德者,必成就一番大事業。庸才並非一無是處,好歹他也是,但在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上平庸,只會吹,具體幹事一塌糊塗。
虛妄不實的話叫做,總說些假大空的話,被稱作扯誕。歷史上著名的庸才是紙上談兵的趙括。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載: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曾以少勝多,大敗入侵的秦軍,被趙惠文王提拔為上卿。其子趙括,少學兵書,所知甚多,以天下莫能當,談論起兵法,趙奢也被兒子駁得啞口無言。趙奢卻很替他擔憂,認為如果趙國用他為將,定遭慘敗。
西元前259年,秦軍來犯。趙軍在堅持抗敵。其時趙奢已經去世,由廉頗指揮趙軍。秦軍因無法取勝,就用反間計,派人散佈秦軍最懼趙奢之子趙括的謠言。趙王上當,派趙括替代廉頗。藺相如對趙王說:以趙括為將,如同膠柱而鼓瑟。趙括只知讀兵書,用他為帥,必釀大禍。無奈,趙王不聽,固執己見。
趙括自以為會用兵,全盤改變了廉頗的作戰方案,結果秦趙長平一戰(今山西高平縣附近),四十萬趙軍盡數被殲,趙括自己也被亂箭射死。趙國自此元氣大傷,再也無力與秦國抗爭了。
忮求念勝,圖名利,到底遜人;惻隱心多,遇艱難,中途獲救。

忮(zhì),在這裡是固執、剛愎的意思,忮求念勝,是不顧一切地為了取勝。求上進、爭上游不是不對,問題在強念固執,不顧一切的忮求;再加上動機,目的是什麼?圖名利,這就使得一個人在競爭中只盯住眼前的利益,無暇統觀全域,其結果必定要遜人一籌。
世界上的事,不努力得不到,努力了有時候也不一定怎麼樣。三分人力七分天,人算不如天算,不信命不成的。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個成功的人下面有多少人墊底,我們只求盡心盡力,成就與否要看天命時運了。
世人愚昧,不懂得也不相信這個真理,以至於為名利送了自己的性命。而仁慈隱惻的人是替天行道,縱使遇難也沒有送命的道理,因為他福大、命大、造化大。
惻隱,也稱為隱惻,是見人不幸而心有不忍,是仁慈心的表現。其中痛之深為隱,傷之切為惻。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這是《孟子·盡心上》中提出的四端(做人的標準),以惻隱之心為首,沒有惻隱之心就失掉了基本人格。能救人於危難之中,是有大福德的人,積的是陰騭,報應最快也最大。
歷史上有一個療雀饑全家免難的故事。古代有個柏之楨,他是河南人,心地善良慈悲,常常憐蟲喂鳥,每到吃飯的時候,都會有鳥雀飛到他家來。冬天下雪時,他怕鳥兒找不到草籽挨餓,就在雪地中辟出一塊淨地,撒上碎米,讓鳥雀啄食。
有一年鬧土匪,流寇攻進縣城,燒殺搶掠,眼看大難將至。來到柏之楨家的時候,看到有成千的鳥雀集在臺階上和屋簷下。土匪以為一定是無人居住的空房子,就散去了。全家老少二十餘口,個個安然無恙。
動物救主人的故事在今天也不勝枚舉,這都應了惻隱心多,遇艱難,中途獲救這句話了。
不分德怨,料難至乎遐年;較量錙銖,豈足期乎大受。

德怨不分的有兩種人,一是視眾生平等,德怨一如,這是聖賢的境界;二是渾渾噩噩,只知有怨不知報恩的愚人。《弟子規》中說:恩欲報,怨欲忘,抱怨短,報恩長。不念恩、專記仇的是小人,這樣的人自消福報,折損壽元,很少有健康長壽的。原因就是《感應篇》中所說的: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算減則貧耗,算盡則死。
遐年,即遐齡。百歲為上壽,曰期頤;八十歲為中壽,曰耋;九十歲曰耄,因此,遐年為尊老年人高夀的敬語。
儒家是入世法,要保證全社會的穩定,就一定要有行為規範,就不能不分德怨。儒家不是反對眾生平等,而是認為大多數人都做不到。能夠抱怨短,報恩長,已經很了不起了。孔子就反對以德報怨的做法,一旦如此,你將何以報德呢?這不是忠奸不分,是非泯滅了嗎?所以提倡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也就是用你的正直耿介去面對有負於你的人。打不還手是要分物件的,不能學呆了。
較量錙銖,是斤斤計較,為一點小利爭個不休。錙銖,是古代的重量單位,錙為一兩的四分之一,銖為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
有一類小蟑螂、小老鼠格局的人,天生器量小不堪大受,過分要求會要了他的命。人多是算小不算大,喜歡計較小利,量小必薄福,自然享不了大福報。
俗話說傻福、精窮,不計較、肯可吃虧的人有福,越能算計的精人越窮,因為自己的福都讓自己給算計光了。
媒體上曾有一篇報導。有一個女工生活非常困難,本人下崗,丈夫的工作也丟了。全家人無飯吃,無房住,孩子無錢上學。在這種情況下,有一個善心老人幫助她安排工作,並將自己的房子借給她們,使他們一家人有飯吃,有地方住。不料想,這個女人不但不感謝老人的救命之恩,反而黑了良心,謀奪老人的房產,貪污老人的錢。結果有一天,忽然無故跌了一跤,把手臂跌斷成了殘廢,正所謂人算不如天算
過剛者圖謀易就,災傷豈保全元;太柔者作事難成,平福亦能安受。

人要有剛氣,人無剛則不立。但是過於剛強的人,做事雖容易成功,但往往伴有災傷刑尅。全元,全真之元,指形體壽命。人過於剛愎倔強,勇猛孔武,在事功上雖然易於成就,但傷人亦傷己,豐碑固然是記功碑,同時也是墓碑,所以自古英雄難享天年。
老子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剛強的東西已失去了生機,雖然衝擊力大,但是由於自身過於凸顯,目標大;再加上自身的反作用力,一定會招致自身的傷害。正如危木易折的道理一樣,所以老子提出貴柔的道理。
做人太過剛硬就會造成刑尅,就會有災傷。現實生活中,凡骨骼系統有病的人,頸椎病、腰椎骨刺等,多數都是由於性子太硬、太直,硬碰硬就一定會有傷害。如能將性子軟化掉,沒有脾氣了,骨骼就會恢復到柔軟的狀態了。
當然,太柔弱了也不好,這樣的人立不起來,做事難成,很難指望他能統領全域。柔弱的人做事雖然難成,卻有平福。平福,也就是平安之福,平平安安就是福嘛。寵辱皆驚,玩的是心跳,那不是平福,老百姓享受不了的。
做人做事過於柔弱,將一事無成。雖然一生平安,畢竟缺乏人生該有的樂趣。人生必須剛柔並濟,該剛時萬緣放下,勇猛精進,自強不息;該柔時萬緣皆空,逆來順受,疾病不管,是非不入,傲氣具除,習氣漸化。這也是老子說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將我字舍沒了,就得道了。
樂處生悲,一生辛苦;怒時反笑,至老奸邪。

樂本是好事,但是過了頭,就會樂極生悲。物極必反的道理誰都會說,但事到臨頭,誰都不肯見好就收,知足知止。狗熊掰棒子,忙活一夜,該得的還是那一根。人也是如此,適可而止,一定有所收穫。但多數人都要好上加好,錦上添花,結果是樂極生悲,多成多敗,忙活一輩子,還是原來的結果。老子說:少則得,多則惑。我們則是身無百歲壽,心懷千年憂。有什麼辦法呢?
樂極生悲,是《史記·滑稽列傳》的典故。齊威王不理朝政,終日放蕩,沉溺於酒色之中。大臣們誰勸也不聽,只有乾著急。有個叫淳於髡的人,以語言詼諧善辯著稱,就用微言隱語,諷諫提醒威王。
有一次,楚國侵犯齊國,淳於髡奉命請來了趙國的救兵。楚軍聞訊,當夜撤回。齊威王非常高興,設宴犒賞淳於髡。宴飲中,威王問淳於髡酒量如何?淳於髡回答說,喝一鬥也醉,喝一石也醉。威王不解其義,淳於髡就回答說:像今天這種喝法,前有大王,旁有執法官,後有禦史官。我一邊喝酒,一邊害怕,喝不了一鬥就醉了。
齊威王又問:那麼喝一石呢?淳於髡回答說:假如遇到老朋友,邊喝酒邊談笑,即使喝上一石酒也醉不了。淳於髡最後說: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言不可極,極之而衰。齊威王聽懂了,終於戒掉了沉溺酒色的惡習。
怒時反笑的人有兩種:一種是城府很深,喜怒不形於色的人。這種人不高興的時候,臉上反而帶出笑容,俗稱笑面虎。另一種是大奸大惡的奸邪,這種人年紀越大,越是老奸巨滑。曹操年輕的時候,就有相士說他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曹操最大的長處就是敗而不餒,怒而反笑。赤壁之戰大敗,曹操敗走華容道。八十三萬曹兵全軍覆沒,曹操不怒反笑。結果一笑出來趙雲,二笑出來張飛,三笑出來關羽。不是關羽講義氣,念舊情,曹操就把命丟了。
好矜己善,弗再望乎功名;樂摘人非,最足傷乎性命。

這兩句話的意思:喜歡自誇己善的人,功名上很難再有進步;專門挑剔別人,說長論短的,最容易傷害自己的性命。
有一種人很傲慢,看人都邪著眼。這種人傷人緣,功名和仕途都不會得意。才智不得抒展就越發怨天尤人,怨老天不公平;一旦得意又不知道夾著尾巴做人,自認為早該如此,所以一輩子走黴運。另有一種人,專門自贊毀他,處處抬高自己詆毀他人。這種人若讀書,功名仕途就有限,很難有所成就,因為滿招損是天理。再加上喜歡談論別人的缺點,專門挑剔人,就足以傷害自己的身心性命。
生活之中,這樣的例證屢見不鮮。皇室的嬪妃之間,百姓妯娌之間,這樣的人很多,結果不是生災長病,破家亡身,就是禍及子孫。因此《感應篇》上才告誡我們,要不彰人短,不衒己長。這樣才能培德養福,保住自己的福報。增加福報還談不上,能保住不折福、不傷福就已經不錯了。
孔子在《論語·季氏》中說:益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也。”“樂道人之善,就是多講別人的好處、優點。遏惡揚善,是《感應篇》中的話,過去的讀書人要考功名,首先就要隱惡揚善。朋友有錯誤,要關起門來勸,在外面總要替別人遮羞蓋醜。規勸於隱處,是道德,是做人的厚道。否則就有失口德,既折損自己的福報,又與他人結下惡緣。宋代的名宰相王曾就能做到揚善公庭,規過私室。這是為政者必須的修養。一個成功的人物,各有自己的一套修養,但總能包括孔子說的這三條。
我們卻往往是樂摘人非,而且樂此不疲。我的一個朋友在國家機關部委工作,她的一個同事,就喜歡在背後指責、攻擊別人。
有一段時間,我這個朋友因為工作忙,下班以後還要加班。但有幾次,司長都突然推門而進,看一下又離開了,她感覺很奇怪。有人告訴她說,就是那個同事在司長面前攻擊她,說她下班以後用公家的長途電話談生意。
不久前,這個樂摘人非的人,修理自家窗子的遮光陽篷,一下子從十八層樓上墜地而亡。應驗了此處的這句話:樂摘人非,最足傷乎性命。
責人重而責己輕,弗與同謀共事;功歸人而過歸己,侭堪救患扶災。

指責別人不留情面,批評自己輕描淡寫。這是屬手電筒的——只照別人,不照自己。再嚴重一點就是功勞歸於自己,錯誤推給他人。這種人既不能與之相交,更不能共謀同事,因為他極端自私,不負責任。真正值得信賴的,是有擔當、負責任的人,足以救民於水火的人,他們是厚人薄己、推功攬過的君子、丈夫。侭堪,有足以、完全可以的意思。
古人說:眾惡必察易,自惡必察難。寬人責己是德,推功攬過有功。將功勞歸於他人,自己承擔責任,這種擔當非有大願力、大福德、大智慧,是很難實現完成的。
世間人修行要做兩件事:一要積功累德,二要開啟智慧,福慧雙圓,佛法上稱為兩足尊。要想修福慧,先要消業障(清理已有的障礙),最快的方法就是修忍辱。福氣福氣,福多大,氣多大。受不了氣,就享不了福。忍辱可以消業積福,擔眾人的過,忍受大侮辱,就能消大業,積大福。老子說:受邦之不祥,是謂天下王。一個人承擔的責任越大,他的價值也就越大,所以能夠承擔起國家的責任,這個人才配做天下之王。
《菜根譚》裡也有兩相近的話:完美名節不宜獨任,分些與人可以遠害全身;辱行汙名不宜全推,引些歸己可以韜光養晦。講的也是這個道理。
處家孝悌無虧,簪纓奕世;與世吉凶同患,血食千年。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處家孝悌無虧的,世代福祿不盡;與世人患難與共的,永遠受人敬仰。
簪纓,古代達官貴人的冠飾,藉以指高官顯宦。奕世,累世、世世代代的意思。血食,殺牲取血以祭神是古代祭祀之禮(吉禮)的一種。
孝悌,是東方文化(做人)的根本,是以倫常為本位,西方文化是以個人為本位。以東方文化的觀點,社會是人與人關係的共同體形式,絕對孤立的人是不存在的,因此中國文化強調五倫(五種倫常關係)。五倫即:父子、兄弟、夫妻、朋友、君臣,五種人與人之間的基本關係。父道為慈,子道為孝,兄弟之道叫做悌。
中國文化的核心是字,千經萬論都是這個字的發揮,都是對這個字的解釋而已。懂了孝就算明道,遵照孝之理去做就是行道,所以說百善孝為先
將孝敬父母的仁愛之心向外展開,第一層就是兄弟之道。兄弟之間互相關愛、互相照顧,叫做悌(心中有弟也)。懂了孝其他四倫的關係就自然都懂了,這就是為什麼古人說,忠臣必出於孝子的道理。
與世吉凶同患的人,不是獨善其身,而是將天下事為己任,明知不可而為之。孔子、孟子都是這樣的人,憑他們的學問和修養,獨善其身,做個活神仙還不容易嗎?但他們硬是要挑起傳承中國文化的重任,明知不可而為之,竭盡自己的力量,為萬世開太平。
以世俗功利的看法,孔子、孟子都沒有成功。孔子周遊列國,宣傳仁德的思想,結果到處受癟,還被困在陳蔡餓肚子。孟子在列強爭霸的戰國時代,還堅持為人倫正義、道德政治,奔走呼號,始終不渝。他們是不識時務的腐儒嗎?變通一下,不就名利雙收了嗎?非不能也,實不為也。明知道挽救不了這個時代,還是盡自己的力量為後世立法,以期來者。這就是聖人,是萬世師表,永受後人尊敬,享血食千年。
曲意周全知有後;任情激搏必凶亡。

自己吃虧受氣,曲意周全他人的,後代一定好;死硬頑固,任性而為的,必定凶亡。
能忍辱,能受氣,肯吃虧,同時還能找別人好處,委屈自己,成全他人。這樣的人,必有厚福,且有好子孫。因為人欺人,天不欺人;人道吃的虧,天道必給你補回來。這是天理,否則物質不滅的定律就不存在了。有多少古人為了保住忠良的後代,自己委曲求全,甚至賠上性命,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像唐朝的中興名將郭子儀,一生曆仕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包括安史之亂在內的幾次大亂,都是郭子儀平定下來的。他不計較個人得失,曲意周全,維繫國家安危二十餘年,連對手都很尊重他,皇帝都不直接呼他的名字。
有一次,他領兵在外抵禦吐蕃,朝中權臣——宦官魚朝恩,卻派人掘了郭子儀的祖墳。他得勝還朝後,眾大臣惶恐、代宗皇帝無顏面對,大家以為郭子儀會大鬧一場。哪知他伏地大哭,奏道:臣將兵日久,不能禁阻軍士們殘人之墓。今日他人發先臣之墓,此乃天譴,不是人患。最後,連魚朝恩都被感動了,流著眼淚說:非公長者,得無見疑。
唐代將軍能富貴壽考的,只有郭子儀一個人。他有八子七婿,都是朝廷重臣。孫子有數十人之多,以致孫子來問安,他因無法分辨,只能頷首點頭。
相反,固執己見,不聽勸誡;任性而為,頑固到底的人必定遭遇凶災而亡,這樣的例子也很多。如三國時的呂布,從不聽人勸諫,最後死在白門樓;大意失荊州的關羽,剛愎自用,傲慢固執,最終送了性命。
《論語》中說: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自己絕對注意四種行為:不自以為是,不搞想當然,不固執己見,不自我膨脹。多聽聽聖人的話,很多後悔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
易變臉,薄福之人奚較;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

這句話,與前面第五條轉眼無情,貧寒夭促;時談念舊,富貴期頤的意思相近。不同的是,此處點出了貧寒夭促的原因,是薄福之人。易變臉的人冷酷、自私,只想索取不願付出,結果是一切好運都會遠離他。這種薄福之人,其實挺可憐的,何必再與之計較呢?真能像松柏一樣耐久,像大海一樣有容,那才是值得信任、可以依靠的人。
歷史上有一段婁師德的故事。狄、婁二人同朝為相,但是狄仁傑看不起婁師德,一直排斥他。武則天看了不公,有一天就問狄仁傑:我重用你,你知道原因嗎?狄仁傑自信地回答說:臣以文章直道進身,非碌碌因人成事。我是因為文章與品行好才受到重用,不是靠別人爬上來的。武則天說:你錯了,我以前並不瞭解你。你有今天,全仗婁師德的推薦。跟著就命侍從拿來檔箱,取出十幾篇推薦狄仁傑的奏摺。狄仁傑出來以後說:慚愧啊!沒想到婁大人一直寬容我。
婁師德也是進士出身,他為人忠厚、心胸寬廣,從不與人計較。
還有一次,婁師德與宰相李昭德一同入朝,由於身體肥胖走得慢,李昭德總等他不到,就怒駡他田舍夫(鄉巴佬)!以示對其長期軍墾屯田的輕侮。
婁師德聽了也不生氣,笑著回答:我不是田舍夫,誰當為之!正因為婁師德為人寬厚,才使得他在酷吏橫行、羅織罪名的時代能夠全身免禍,長期出將入相而沒有受到政治打擊,這在同時代的將相之中是少有的。
好與人爭,滋培淺而前程有限;必求自反,蓄積厚而事業能伸。

爭功搶利、好勝逞強的人,雖能風光一時,卻很難風光一世。因為他既膚淺,又失道寡助。有些人自以為聰明,自恃其能,事事逞強,這會造成兩個惡果:
第一,老子說:揣而銳之,不可常保。你不可能永遠保持這種強勢壯態,一旦後勁不濟,就會牆倒人推。
第二,一個團體的領導,十之八九都不會容忍下屬在智力上超過自己。如果你在團體中與人爭聰明,自然是滋培淺而前程有限了。
真正成大事的人,如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若愚。一定是胸懷大志,深藏不露。既善於韜光養晦,避免受到傷害,又善於等待時機,厚積薄發。這是蓄積厚而事業能伸的道理。
《荀子·宥坐》中講了一個孔子觀欹器的故事。孔子到祭祀魯桓公的廟裡去參觀,見到一種盛水的欹器(無水時歪向一邊)。孔子便問那是什麼器具。守廟的人說:這是君王放在座位右邊,用來警戒自己的器物。孔子說:我聽說這種器具空著的時候歪向一邊,盛水適度時就端正,灌得太滿就翻倒了。正所謂: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
弟子們於是向欹器裡灌水,結果真的像老師所說的那樣。孔子因此感歎:哪裡會有自滿而不翻倒的道理呢?
少年飛揚浮動,顏子之限難過;壯歲冒昧昏迷,不惑之期怎免。

少年人飛揚浮動的,往往都壽不過三十歲;壯年人還魯莽行事的,四十歲上必有大難。
顏子之限,是形容一個人英才早夭,因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顏回,死時只有三十二歲。
此外,人至四十歲為不惑之期。因為孔子在《論語·為政》中說過:吾十有五而至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壯歲,即壯年時期,古代男子三十歲進入壯年。《禮記·曲禮》上說三十曰壯。現代人三十五至四十歲開始步入壯年,六十歲進入老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最新的年齡分段為:四十四歲以下為青年人,四十五歲至五十九歲為中年人,六十歲至七十四歲為年輕老年人,七十五歲至八十九歲為老年人,九十歲以上為長壽老人。將人體的衰老期推遲了十年,這對人們的心理健康和抗衰老意志有積極影響。
顏回在孔門弟子中,最足以傳孔子的學問,但因為太過用功又營養不良,經常餓肚子,所以三十二歲就死了。孔子非常傷心,很難得有顏回這樣可以傳道的人。
史料中記載,孔子有一次與學生們一起在魯國的東門城上,觀看泰山的景色。孔子突然問學生,遠處是什麼東西?學生中有目力好的回答說,好像有一條白鏈很快就過去了。顏回說:那是一個穿白衣、騎白馬的人飛馳而過。顏回的視力太好,所謂察見淵魚者不祥,不是好兆頭。
少有才華應該涵養栽培,潛龍勿用才是,如若飛揚浮動,矜而自驕是自取毀滅之路。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就是一例。
王勃(649-676),山西龍門人。少有才華,六歲就會作文章,構思無滯,詞情豪邁。沛王李賢愛惜他的才華,召為沛府修撰,所以王勃還不到二十歲就任朝散郎、沛王府修撰之職,甚被愛重。當時諸王貴戚之間盛行鬥雞,王勃就作了一篇《檄英王雞》的嬉戲文章,觸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曾一度任虢州參軍,又因性情高傲,得罪同僚而被革職。他父親也因他被貶為交趾令。
唐高宗上元六年(675年),王勃赴交趾省親,途中經過洪州(江西南昌),巧遇都督閻氏在重陽節於滕王閣大宴賓客,王勃應邀參加,寫下了千古名作《滕王閣序》。王勃繼續趕路去探望父親,在渡海時不幸溺水而死,年僅二十八歲。
近十年以來,年輕人得心肌梗塞以至猝死的病例越來越多。在一些大醫院裡,四十五歲以內得心梗的病例,由以前的個位數上升到了十位數,發生腦溢血的中年白領(如企業家、律師等)則比老年人還要多。這種病人多為工作狂,給自己無窮的壓力。每週工作時間達七十小時以上,工作之外則是無休止的應酬,其中又兼有吸煙、酗酒的不良習性,加上運動太少,以車代步,就勢必引發腦溢血及猝死之類的悲劇。
四十至五十歲年齡段的男人,被形容為四期:事業在爬坡期,身體在下坡期,老婆在更年期,兒女在青春期。此時的社會、家庭責任和心理壓力都最大,做事一定要悠著點。如果一味地冒昧昏迷,不惑之期就難免要出事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