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

《資本論》





馬克思的著作《資本論》是影響最普遍的經濟學經典,闡釋了資本的本質與力量,是一部影響到地球50%以上人口的巨著,但是該著作艱深晦澀,普通讀者很難讀懂。這本韓國版權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三部總計3000多頁的《資本論》進行了簡明扼要的概括,而且還為我們講述了新的世界的發展概況。作者的說明簡潔、明快,提出的問題切中主旨、深入內核。對於想要瞭解《資本論》、想要探尋資本主義社會實質內涵的大眾讀者來說,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門書籍。
 者:林昇秀  
第一部分

大家好!從今天開始,我就要跟大家一起討論馬克思的《資本論》了。不過,竟然有這麼多人來聽課,確實讓我感到十分高興。既然大家選擇了這門課,想必都曾讀過馬克思的《資本論》吧?即使在閱讀暢銷書時,也不能夠保證所有讀者都能將買來的書認真地讀完,然而像《資本論》這種銷量最多,讀者卻最少的書在其中更是顯得鳳毛麟角。同時,這也說明了這本書的內容並不是那麼好理解。不過,大家既然為了學習這本書而聚到了這裡,想必都有各自堅持的理由,不如趁現在講出來聽聽如何?
序言
第一章 為什麼要學習《資本論》
第二章 資本主義將所有的物品都視為商品

第二部分
上一堂課,我們分析了馬克思《資本論》中的"商品"的概念。倘若你在聽到"使用價值""交換價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貨幣"等詞彙時,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相關的內容,則說明你已經做好了學習《資本論》的準備。既然我們已經做好了揭開資本主義剝削隱秘結構的準備,那麼,現在就讓我們邁出這關鍵性的第一步吧!從現在起,我們正式進入馬克思《資本論》的核心內容。在開始上課之前,先讓我們做一個深呼吸吧!
第三章 貨幣的資本化
第四章 "利潤"來源於工人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勞動時間
第五章 為了自己,你是否應該更認真地為資本家工作呢

《資本論》繁體版  精讀本

序言
看到馬克思《資本論》的人們都會做出何種反應呢?
反應1"我對有關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事情不感興趣。"
反應2"現在誰還看那種過時的書籍!"
反應3"我是有點興趣,但問題是它的內容太多,而且也不好理解。"
雖然會有各種各樣的反應,但想來大都不會脫離以上三種情況。其實,人們都走進了一個誤區。現在,就讓我為大家撥開這層厚厚的雲霧吧!
對於"反應1"
首先我們要弄清一點,馬克思所撰寫的這本書,名叫《資本論》。顯然,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研究的是資本主義,而並非社會主義或者是共產主義。這本內容龐雜的書籍自始至終所講述的都是資本主義的實施策略和運轉流程。除此之外,你如果想要從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論述中找出他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評述,那麼無論你怎樣仔細地挖掘,也都是徒勞的。其實,這一點很好理解,在馬克思所生活的時代,還沒有哪個國家實行過社會主義制度。相反,馬克思目睹了資本主義在自己所生活的英國從誕生到成長的整個過程,因此他能夠用科學的方式對當時的情況進行客觀分析。如果你是一個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不感興趣的人,並且在看到《資本論》這個書名之後,就順便以偏概全地否定了對資本主義的興趣,那就好比一個人由於對佛教不感興趣,因此不想瞭解《佛經》的道理是一樣的。
對於"反應2"
第一本《資本論》發行的時間是1867年,差不多是140多年前出版的書籍。出於這樣的原因,想必許多人都認為,它的內容太落後,也許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然而,在20084月,韓國的《教授新聞》以103名教授和知識份子為調查對象,進行了一項"對韓國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書籍"的問卷調查,結果《資本論》以壓倒性的優勢排在第一位。此外,比《資本論》更早出版的古典文學書籍,例如莎士比亞的多部戲劇作品、中國古典小說《三國演義》、高麗時代編撰的《三國遺事》、古老的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等書籍至今仍然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因此,只因《資本論》是140年前出版的書籍,就認定它"過時"是一種毫無根據的說法。這部兩個世紀前的著作,對資本主義的分析客觀準確,絕對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對於"反應3"
事實上,"反應3"並不能算是誤會,只能看做是正常的反應。
一想到長達3000多頁的冗長內容,還有生疏、晦澀的單詞,想來任何人都會產生膩煩的心理。記得我初次閱讀《資本論》的時候,同樣也是感到頭暈腦脹。而且,即使有些人下定了決心拿起《資本論》,也都會在閱讀第一部分的"商品和貨幣"時,便完全失去了耐性。
其實,我寫這本書的目的,也是在於説明大家克服"反應3"的問題。本書抽出了《資本論》的核心內容,以言簡意賅的語言對《資本論》進行了重新編寫。而且為了不讓內容顯得枯燥乏味,我採用了一種授課的形式,將書中的要點一一展開。本書共分為15章,即由15節課組成。雖然不時會出現一些公式,但全都由加減乘除的簡單算式構成,因此無需為記不住公式而發愁。算起來,只要你一天能讀上兩到三個章節的內容,一周就可以對馬克思的《資本論》有一個最基礎的認識,當然,只要有足夠的熱情和毅力,你也可以在一天之內掌握住《資本論》的核心內容。
不過,通過這本薄薄的書自然不可能對《資本論》第一、第二、第三冊的所有內容進行全面講解,因此筆者還希望大家可以通過閱讀本書,培養出對《資本論》的興趣,從而能夠直接去閱讀完整的《資本論》。有了這本書所打下的基礎,想必能夠讓你輕鬆、愉快地應付《資本論》中那些原本晦澀難懂的枯燥內容。
此外,本書並不是完全由《資本論》的內容組成的。為了加強讀者的理解,我提出了個人針對一些問題的看法,而且在最後的章節中,還插入了為解決資本主義矛盾,制訂社會新方向的委內瑞拉革命事例。不過,我想再次強調一點:插入這些內容的目的終歸是要讓讀者更加深刻地領會馬克思《資本論》的內容。
在即將出書*之時,看到美國製造出的這場大規模經濟危機在全世界迅速蔓延,這樣的局面並不是我想看到的,但我別無他求,只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讓讀者看清那些打著新自由主義的旗號,而將整個世界帶入危機之中的資本主義的本質;並希望能幫助大家在這場危機面前找出新的對策。
林昇秀 
在堆著鋼琴和書籍的小房間裡
*此處是指原版書出版之時的2008年。
第一章 為什麼要學習《資本論》

什麼是資本主義?
唉!你有時間應該多看看《資本論》。
利潤率

老師:
大家好!從今天開始,我就要跟大家一起討論馬克思的《資本論》了!不過,竟然有這麼多人來聽課,確實讓我感到十分高興。既然大家選擇了這門課,想必都曾讀過馬克思的《資本論》吧?即使在閱讀暢銷書時,也不能夠保證所有讀者都能將買來的書認真地讀完,然而像《資本論》這種銷量最多,讀者卻最少的書在其中更是顯得鳳毛麟角。同時,這也說明了這本書的內容並不是那麼好理解。不過,大家既然為了學習這本書而聚到了這裡,想必都有各自堅持的理由,不如趁現在講出來聽聽如何?
學生1
我是社會文學系的學生,正想要在系裡組織一個經濟學社團。由於前輩們一再建議我聽聽這門課,我也就帶著好奇的心理過來報名了!而且,聽說這門課的學分也給得很好……
學生2
我發現周邊的人總是將馬克思掛在嘴邊,覺得自己不知道就顯得太無知了!後來,我在網上查了一下,發現馬克思的代表作就是《資本論》,於是我就選擇了這門課。
學生3
我現在是學生會的一名幹部。我覺得資本主義社會存在很多的問題,例如嚴重的貧富差距和環境污染;視錢財為萬能的物質至上主義等,多得不勝枚舉。我聽別人說,馬克思在《資本論》中以極強的客觀性和科學性,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透徹的分析,所以我就選了這門課。
你讀過《 資本論 》嗎?
沒有,我忙著寫資本論呢!哪有時間去讀它呀!
有些人喜歡批評《資本論》,但對其內容卻是一知半解!
老師:
聽課的理由果然是五花八門啊!雖然在座的同學們來到這裡都是出於不同的緣由,但最終的目的都是想更深入地瞭解《資本論》。事實上,不少人對《資本論》抱有很大的偏見。他們看到有人提及《資本論》,就會覺得這個人太落伍了!但有趣的是,倘若問他們有關《資本論》的問題,必定是一問三不知。事實上,這些人對一知半解、甚至是完全沒有搞清楚的問題往往存在著一種盲目的自信,因此聽到別人說起自己不曾聽說過的事,便會嗤之以鼻地將對方的觀點全盤否定。
學生2
我想,發生這樣的事情也是有它的原因的。因為一提到《資本論》,人們就會自然而然地聯想起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再者說,資本主義仍是大多數社會局勢發展的趨向,因此有些人就必然會認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是一種脫離現實的錯誤體制,或者說是冒險體制。
老師:
你說得很好!但有趣的是,馬克思的《資本論》並不是一本描寫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的書籍!事實上,《資本論》採用一種科學的方式對資本主義進行了分析,理性的陳述口吻和貼合社會實情的撰述邏輯也是讓它蜚聲海內外的緣由之一。但是,對該著作沒有認識的人就不會這麼想,他們只會懷著先入為主的態度作出草率的判斷,認為談論"資本論"就是一種偏離了現實的落伍表現。
學生1
您說得沒錯!在知道我選了這門課之後,身邊的一些朋友也都露出了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他們問我:"為什麼聽這麼無聊的課?"現在的大學生普遍都願意關注一些"如何做好理財啊?""如何成為一名CEO啊?"之類的問題。不過,成功理財和晉升CEO又豈是那麼容易就能辦到的事情?他們也不想想,如果所有人都成了CEO,他們又上哪兒去找工人呢?
老師:
正如這位同學所講,我們生活的這個資本主義社會確實存在著諸多問題,而且,現在的新聞每天都在報導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問題。如今非正式員工的問題已經到了很嚴重的程度,但企業卻還是千方百計想要擴大非正式員工的人數。青年人失業率也是當前社會的一大憂患,以至於許多大學畢業生都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崗位,只能整天待在家裡無所事事。另外,錢財至上的拜金主義猖獗,一些人為了獲取利益,可以不擇手段地對他人進行迫害;企業為了縮減利潤的折損,對汙水處理設施和安全設施不採取合理的安排和管理,導致環境污染和工傷事故頻頻發生。唉!說著說著,我自己都感到有些心煩意亂、不知所從了!儘管人們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犯下的"滔天罪行",但也還是會用"人是自私的動物"這樣的藉口來自欺欺人,好像生活在這樣的社會就是命裡註定似的!
學生3
我想,在"制度教育"下是不會對這些深刻的問題進行討論和思考的。曾經有位教大學經濟學的老師告訴我們,您所提出來的這些問題是市場"稍微"脫離了"需求與供給"的結果,因此只要將它交給市場,市場就會自行解決。但在我看來,這種"稍微脫離了均衡"的結果是非常可怕的!
我們到底該如何接受貧富差距、環境污染、工傷事故、戰爭和饑餓等一些所謂"稍微脫離了均衡"的事實呢?我沒有見過任何"制度教育"會為這些問題感到擔憂或痛心,所以也就更沒指望有人能夠對這些問題進行認真的討論。他們只會教我們微積分、公式定律等跟數字較勁的複雜遊戲,但我並不認為那些所謂的數學公式能夠為我解釋現實中所存在的各種社會問題。
學生1
我也無法理解,這些時候,國家究竟都在幹什麼?雖然總統是由我們投票選舉出來的,但這又有什麼用呢?他還不是沒能解決這些問題。
現在為什麼要學習馬克思的《資本論》?

老師:
是的,這樣的情況確實讓人感到無奈。事實上,我想要告訴大家的也是這一點。假如有人問我:"現在為什麼要學馬克思的《資本論》?"我就會告訴他:"我是為了睜開眼睛看清這個世界。"在大家的眼中,這些"資本主義"社會是美麗的嗎?假如你覺得它的模樣確實是顧盼生姿、賞心悅目,那麼,我覺得你只要繼續在這種環境中生活下去便可,大可不必硬著頭皮學什麼《資本論》。但是,假如各位對那些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發生的一系列問題多多少少地感到了痛心疾首,或者想要對社會問題的根源一探究竟,我想大家就已經有了學習《資本論》的覺悟。
學生2
學好了《資本論》,真的就可以揭示出這些問題的根源嗎?我還是難以相信。至今令無數人都感到束手無策的問題,140年前的馬克思竟然能夠在一本《資本論》中提及。這樣的說法是不是顯得太過誇張呢?其實,我只是將它看做是一本古典著作而已……
老師:
當然,你也可以將它視為古典著作。好了,那麼接下來我們就開始上課吧!
全體學生:
是!
老師:
既然我們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裡,那我們就先靜心思考一下:所謂的資本主義社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呢?現在我給大家20秒的時間思考,然後請大家把自己的想法記在筆記本上。(20秒之後)好了!現在請大家將自己所寫的那一頁紙撕下來,交到我的面前。讓我們一起看看,大家都寫了些什麼!
"重塑市場經濟的社會"
"自由民主主義社會"
"金錢至上的社會"
"弱肉強食的社會"
"剝削勞動者的社會"
"富人的幸福社會"
"窮人的悲慘社會"
"富越富,貧越貧的社會"
"技術發達的工業社會"
"用金錢衡量價值觀的社會"
"商品交易氾濫的社會"
"由資本家和工人構成的社會"
……
什麼是資本主義?

老師:
想必大家在給"資本主義"下定義的時候,就發現自己對資本主義概念的認識也是十分模糊的。想要正確理解資本主義社會的性質,就要與歷史上存在過的其他形態的社會進行比較,從它們之間的差異中看清實質。在我們上中學的時候,在歷史學課堂上應該會講到以下幾種社會形態:原始共產主義社會(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那麼,這些社會形態究竟是按照什麼標準劃分的呢?
學生1
咳!這個問題還真沒有想過呢。到底是什麼呢?是人的身份發生了變化嗎?例如從奴隸變成農奴,再變成市民……是這種關係嗎?這麼看來,雖然我一直都在使用這些詞彙,但是對它的劃分標準卻不是很瞭解啊!
老師:
你大可不必氣餒!事實上,大部分人的想法都和你差不多。而且,你所說的"人的身份的變化",也不能說是完全錯誤的答案。其實,區分這些社會形態的關鍵,就在於"生產關係"的差異。這個詞你們也許會覺得有些陌生,但它很好理解。
不吃東西,人是活不下去的,衣食住行是人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日新月異、紛繁複雜的現代社會,除了這些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外,人們還需要電視、手機、洗衣機、醫療器械、汽車等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但是,這些東西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也不會從地裡鑽出來。在我所掌握的常識中,製造這些物品的方法就是不停地勞動。
因此,"勞動"是人們生存或生活下去的根本,是一種必要條件。我們的人生幾乎大部分時間都在勞動。不過,倘若人們處於不同的社會形態中,那麼在通過勞動製造東西的"生產活動"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即"生產關係"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生產關係是區分社會形態的標準

奴隸主- 奴隸:奴隸社會的生產關係

首先,我們看看奴隸社會。如果對奴隸社會進行劃分,大體上可以按照身份等級,將參與"生產活動"的人群分為奴隸和奴隸主這兩種階級。也就是說,奴隸社會的生產關係就是奴隸主-奴隸。在這個社會中,一方面,奴隸會被標上價格,像商品一樣任由奴隸主進行買賣,他們沒有報酬,也沒有人身自由,像家畜或是機械一樣不停地進行勞動;另一方面,奴隸主將奴隸的勞動成果以"奴隸主"的身份完全佔有。在奴隸制社會,奴隸主是坐享其成、壓榨奴隸的社會統治勢力,即統治階級。你們也許會認為,他們也太不人道了吧!我也是這麼認為的。但現在我們把這個問題先放到一邊,過會兒再進行討論。
領主-農奴:封建社會的生產關係

封建社會又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呢?在上歷史課的時候,我們曾學過,國王將莊園通過合約或賞賜的形式分配給封建領主,而農奴又隸屬於這樣的莊園。在莊園裡,農奴擁有能夠自行耕種的小規模土地,而且土地所生產出的農作物可以自由分配。當然,由於這份土地是由國王賞賜給封建領主的,因此農奴沒有隨意處置的權利。每週(七天)有三天左右的時間,農奴會在自己的田地裡幹活;而其餘的三天則在領主的土地,即領主所掌管的土地裡幹活。假如他們是基督教徒,興許每週還能享受一天的休息時間。
農奴在自己的地裡勞作和在領主的地裡勞作的表現是截然不同的。因為對於農奴而言,在領主的地裡幹活是得不到任何好處的。相反,領主卻可以每天悠閒地待在家裡,並享有農奴們種出來的農作物。大體上,西方封建社會的生產關係就是這麼一種形態。
資本家-工人: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關係

資本主義社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呢?我也曾經在公司上過班。我沒有房地產,也沒有創業的資金,我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向資本家出賣自己的勞動力,聽憑他們的差遣。也就是說,我是一名工人。而公司的社長,即資本家,擁有投資事業所需的資金,即生產資料。他們可以利用這些錢來購買土地,建造工廠,購買機械,雇傭勞動力。隨後,資本家讓工人們不斷地創造勞動產品,然後將這些產品拿到市場上進行銷售,賺取其中的利潤,從而不斷增加自己的財富。這一過程就是將勞動力變成商品的過程。工人們雖然不清楚自己所付出的勞動力究竟有多大價值,但會定期從資本家那裡獲得一定數額的雇傭金。
在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家-工人"的關係就是在這種剝削與被剝削的基礎上形成的。我們也可以將這種關係稱為"資本主義形式的生產關係"。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工人只能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來獲取生活的保障,倘若賣不出去(無法上崗工作),就只能等著餓死。出於這樣的原因,工人們的處境得不到社會的保障,在社會的底層風雨飄搖。近年來,青年人失業問題一直是社會所關注的話題。對於工人們來說,出賣自己的勞動力無疑是維持生計的唯一方法。
想必,現在大家已經對不同社會形態下的生產關係有了大概的瞭解。或許大家並沒有察覺到,原來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活動中,人與人之間竟還存在著資本家-工人的關係!原來這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當然,我們無法僅憑資本家-工人的關係,即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係來面面俱到地表現出資本主義社會的各種形態,但至少可以確定資本家-工人的關係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活動的必要前提條件。
在生產活動,即勞動佔據著人一生中大部分時間的情況下,決定自己在生產關係中所處的位置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當一名資本主義社會的資本家,還是當一名工人,其生活的品質存在著天壤之別。這也是我們需要瞭解的最基本的常識之一。
學生3
老師,據我所知,在資本主義社會裡,並非只存在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係。據說,在中南美地區的一些農場裡,至今都還存在著奴隸的身影。如此一來,這個國家中就並存著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係和奴隸制的生產關係。那麼,我們又該如何解釋這樣的事實呢?
在各個社會形態中,人民大眾所處的地位

老師:
你說得沒錯。事實上,在韓國也曾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在新聞節目中,我們偶爾能看到"某某人從小過著奴隸生活"等內容的報導。當然,這樣的事情極少發生。而問題的關鍵就在於這個"極少"上面。其實,任何社會中都有可能並存好幾種生產關係。例如,韓國在轉換為資本主義社會的過程中,有很長一段時間是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係與封建性質的生產關係即地主-佃農的關係並存的。
在給一個社會下定義的時候,首先要瞭解這個社會中"佔據主導地位"的生產關係是什麼。例如韓國的社會就是以"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係佔據主導地位,因此它的性質就屬於資本主義社會。
我們言歸正傳,在講述這種生產關係的時候,有一點必須要瞭解清楚,就是在每個社會中辛勤勞動的人們,即具有奴隸、農奴、工人之稱的"人民大眾",在過去和現在的生存處境。
在奴隸制社會中,人民大眾是奴隸,他們的處境根本就不是人類所能接受的,說是禽獸的待遇也毫不誇張。在這樣一種古老的社會形態下,奴隸主會把奴隸當做貨物進行買賣,並且用鞭子肆意地抽打他們,奴隸在奴隸主的監督下不停地勞作,得不到絲毫喘息的機會。同時,奴隸每天只能領到維持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微薄的報酬,而且他們所有辛勤勞動的成果都無條件地歸屬於奴隸主。雖然有些品性較好的奴隸主會改善一下奴隸的生活,但本質上的情況並不會改變。
佔據總人口絕大多數的奴隸,他們所生產出來的財富都掌握在少數的奴隸主手中,我們完全可以想像,當時的奴隸主是多麼富裕。例如,擁有100名奴隸的奴隸主會將這100個勞動力在田地裡創造出的糧食全部儲藏在自己的倉庫裡,他們不需任何付出,便可吃喝不愁、養尊處優。相反,奴隸則被拴在鐵鍊上,得不到人身自由,只靠最基本的食物維持生命,饑腸轆轆,還要幹著繁重的工作。
在這種社會結構中,奴隸主富得流油,而奴隸的生活卻是饑寒交迫。用現在的話來說便是貧富差距懸殊。奴隸的勞動成果被奴隸主無償佔有,也就是被"剝削",使少數的統治階級成為富人,而絕大多數的奴隸只能過著貧苦的悲慘生活。這種野蠻的剝削和殘酷的壓迫便是奴隸制社會的突出特點。
那麼,在封建社會辛勞耕作的農奴們,過的又是怎樣一種生活呢?說起來,他們的狀況要比奴隸好很多。至少,他們不會受到奴隸的那種"特殊待遇"。農奴不會像奴隸一樣被帶到市場上進行買賣,他們甚至還能在莊園裡擁有一些田地,可以自由地種植和分配農作物。儘管如此,統治階級對農奴們的"剝削"程度仍然十分嚴重。
農奴們很清楚,在自己的田地裡幹活兒的滋味兒,要比在領主的田地裡幹活兒好受得多。畢竟自己的地裡出產的農作物都歸自己所有,而在領主的那塊田地裡幹活兒,完全是吃力不討好的無償勞動。我們假設某位領主的莊園裡有100名農奴,而這100名農奴一周有三天時間要在領主的地裡幹活兒。也就是說,這100名農奴在一周的時間裡有一半的時間是無償為領主工作的。試想,有100個人將自己一半的人生集中奉獻給一個人,那麼這個人又怎麼會富不起來呢?相反,處在社會最底層的農奴,依然是過著艱辛困苦的生活,嚴重的"貧富差距"依然橫亙在封建領主與農奴之間。這就是封建社會的"剝削"結構。
現在的資本主義社會又是什麼樣的情況呢?處在被剝削階層的工人,明顯要比奴隸或農奴好過得多,至少,他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職業,但是能否被錄取則又是另一碼事了!當然,如果憤恨剝削,你也可以選擇不參加這樣的求職活動,待在家裡過著自由閒散的日子,只不過,你很有可能會因此而把自己活活餓死。在我認識的人當中,絕大多數的人都會在早上九點上班,然後一直工作到晚上九點或者十點。但是,他們仍然會把"想混口飯吃真難"這樣的牢騷、抱怨像煙斗一樣時常掛在自己的嘴邊。相反,佔據著少數人口的資本家雖然不見得在工作上有多麼認真努力,但是卻可以賺取十億甚至百億,多得我們連想都不敢想的巨大財富。這說明資本主義社會的"貧富差距"與之前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同樣嚴重。如此看來,這樣的利潤分配明顯不符合常理。
然而,倘若有人問你:資本主義社會存不存在"剝削"呢?這問題就有些不好回答了!正如我們之前所說的那樣,在奴隸社會或封建社會,剝削的情況一目了然。因為在這些舊的社會制度中,奴隸主或封建領主的大部分財產明顯是從奴隸和農奴的無償勞動中獲得的。但是,在資本主義社會,工人的勞作得到了有償的回饋,這樣的生產關係究竟是否屬於"剝削"就不好做出判斷了!總之,工人們會到職場裡上一個月的班,然後作為酬勞(是否合理就不得而知了),收取固定的工資。因此,人們就會覺得自己每個月辛勞工作所賺得的工資,就是自己一個月勞動成果的價值體現。當然,不少人會對此報以苦笑:"我難道就值這麼點錢嗎?""還能怎麼樣呢,說起來我也就做了這麼點事情。"
這就引出了我們今天所要討論的課題。在資本主義社會也會像之前舊的社會制度那樣存在著剝削嗎?在這種貧富差距依舊懸殊的社會裡,在這個即便兢兢業業、通宵達旦地工作,也很難混口飯吃的工人,與不見得付出的努力比別人多,卻能賺取超過普通人上千、上萬倍財富的資本家共存的社會裡,人們產生這種疑問也是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下的一種必然。
資本主義社會是剝削社會嗎?

老師:
接下來,我們在探討馬克思《資本論》的過程中,需要瞭解的核心內容,便是我們所處的資本主義社會到底是不是像之前的奴隸社會或封建社會那樣屬於剝削社會的問題。也許,瞭解這一問題的過程會很漫長,但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卻能夠以更理性、更客觀的眼光去看清這個世界。因此,即使遇到一些困難,我也希望大家能夠繼續堅持下去。另外,正如之前所說的那樣,瞭解資本主義社會的剝削問題是分析資本主義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的重要因素。
學生1
聽了您的這番講解,我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應該在這門課中去學習什麼知識了!不過,有一點我很好奇,在資本主義社會裡,也存在"剝削"嗎?假如真的存在,那就說明了資本家的財富來源,一定是從勞動者所創造出來的勞動成果中抽取出來的。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學生3
我曾經在網上見過這樣一篇報導。這篇報導描述了一家製作高級服裝的企業職工組織工會進行罷工的情景。報導中,這家企業的工人們說:"就算把我幾個月的工資都加起來,我也買不起自己每天所生產的那些高級服裝中的任何一件。"其實仔細想一想,這確實是一件令人十分震驚的事。要知道,這樣的衣服,他們每天每個人做出數十件都是綽綽有餘……在我看來,資本主義社會裡分明是存在"剝削"的。
學生2
學校裡講的經濟學內容中有這樣一段話:工人的工資是勞動市場中以需求與供給的"完美"均衡所形成的。不過,沒想到今天竟然聽到了截然不同的意見。這讓我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同時,我也對之後老師將要講述的內容產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
老師:
聽到大家都對《資本論》抱有興趣,我感到非常欣慰。在下一堂課中,我們會直奔《資本論》的主要內容而去。大家可要記住上課時間哦。倘若缺席三次,學分可是會自動打上F(不及格)的。
思考題:
1. 為什麼要學習《資本論》?
2. 區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的標準是什麼?
3. 什麼是剝削?每個社會的剝削方式又有什麼不同?
4. 資本主義社會到底是不是剝削社會?
第二章 資本主義將所有的物品都視為商品

資本主義將所有的物品都視為商品,就是這麼簡單!
怎麼會呢……
老師:
在上一堂課裡,我們已經對"為什麼要學習馬克思《資本論》"的問題進行了一番簡單的討論。事實上,《資本論》的內容並不容易理解,因此若沒有明確的目標,很難堅持到底。因為,我見過不少在學習《資本論》的過程中半途而廢的同學。我想,你們當中也有不少這樣的人吧?
學生1
我是土木工程系的學生。事實上,我在工業科學學院裡組織了一個政治經濟社團,而且去年就曾提議社員們一起攻讀《資本論》。起初,有15名同學對這一提議抱有十足的熱情,他們開始認真研讀並熱烈地討論,但是隨著活動次數的增多,參加人數開始急劇下滑,最後只剩下我一個人,活動也就不了了之了!
學生2
我是在音樂系學習小提琴的學生。我的朋友大多忙著搞音樂,對這些問題根本不感興趣。於是,我就自己買了一本《資本論》閱讀。但沒想到,這本書從一開始就讓我昏昏欲睡,摸不著頭腦,完全激發不出我的興趣。動不動就是什麼"商品"啊、"價值"啊之類的學術意味極濃的內容,不但枯燥乏味,而且還很難理解。翻了幾次之後,我也就懶得再看了!
老師:
你所指的前面不容易理解的內容,應該是《資本論》中"商品和貨幣"部分吧!對於一般人來說,這一部分的內容的確很難理解。馬克思也應該考慮過這個問題。但遺憾的是,假如無法弄清這一部分的內容,就根本無法學習《資本論》的整體內容。"商品和貨幣"中所講述的內容可以說是《資本論》展開論述的最基礎的部分。正好,我們今天所要講解的內容就是你說的那篇"商品和貨幣"
學生1
原來是這樣!看來我必須要下定決心,聚精會神地聽講了!
老師:
我好像有些過早打擊你們的積極性了,事實上,想要從《資本論》的原文進行分析,應該會遇到一些抽象的概念和雜亂無章的說明,因此你會覺得有一種霧裡看花般的感覺,對概念的理解也不是很清晰。不過,在這堂課裡,我們只會抽出其中最精華的部分進行解析,因此同學們大可放下心裡的負擔,踏踏實實地來聽這堂課。
全體學生:
是!
"商品"是研究資本主義的出發點

老師:
下面,我們就言歸正傳,開始上課吧!正如在上一堂課中講過的那樣,我們可以將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視為資本家-工人的關係,即"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係"。此外,我們還會提出一個問題:資本主義社會是不是還像以前的奴隸社會或封建社會那樣存在"剝削"呢?這些都是接下來我們需要一起探討的問題,大家可別忘記了!
那麼,分析資本主義社會到底是否屬於"剝削"社會,我們應該從哪裡開始著手呢?
正如前面提及的那樣,在奴隸社會或封建社會中,統治階級(奴隸主、領主)對被統治階級(奴隸、農奴)的剝削是顯而易見的。奴隸主或領主會將他人的勞動成果(奴隸和農奴的勞動成果)占為己有,過著富足、安逸的生活。不過,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工人的身份是自由的。例如就職的自由、辭職的自由、創業的自由等。自由是奴隸或農奴所無法企及的權利,這也是這兩者與工人之間的最大差異。
在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係中,工人為資本家提供勞動力,作為代價,資本家會按照一定的時間週期,向工人發放工資,兩者間的關係就是在這種雇傭與被雇傭的關係中確立的。他們之間不存在強迫,是一種以自由意志為基礎的合作關係。不僅網吧裡網路系統管理員的工資是老闆與員工之間協商出來的,而且連非正式職員每月那少得可憐的工資,也是在上下級的雙方協商中所得出來的結果。那些因為沒有找到工作而垂頭喪氣的青年人,他們的苦惱從"制度教育"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就是自由意識的選擇。也就是說,是因為他們知識積累的不足、對工作的挑剔和對自身能力的自不量力造成了其淪落為無業遊民的下場。然而,巨大的貧富差距,就是在這種自由、平等(是否真的平等就不得而知了)的合同關係下產生的。什麼?你說人生本來就是這樣的?那麼,就讓我們以《資本論》的作者卡爾·馬克思的眼光去看待這個問題,看看他是如何對此進行解釋的。
到底要從哪裡開始分析問題呢?
在工廠,被資本家雇傭的工人正在生產電腦、手機、麵包、鋼筆、汽車等各種各樣的產品。資本家會將這些產品推向市場進行銷售,從而獲得資本,即金錢。然後,他會從這筆數額不菲的資本中抽取一小部分,作為工人的工資,再將剩下的錢揣進自己的口袋。這些落到資本家口袋裡的錢要比工人的工資多得多。之後,為了工廠的運作,他再次買進了所需的原料和機械,然後繼續讓工人用這些新的機械和原料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從而獲得更高額的利潤。在這種枯燥的不斷重複的過程中,是否藏有能夠揭露資本家剝削工人的重要證據呢?
學生3
記得剛開始講課的時候,就有人提出了有關"商品"的話題。您說工廠裡生產電腦、手機、麵包、鋼筆、汽車等產品,而這些產品都屬於"商品"。因為它們被生產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出售給他人,而不是供生產者自己使用。還有,從生產到獲取利潤這一過程中,工人和資本家都是從一開始就已經存在的。此外,各種原料和機械也是原本就有的東西。而工廠的生產線運轉起來之後,那些被生產出來的產品就變成了您剛才所說的電腦、手機、麵包、鋼筆、汽車之類的"商品"。雖然弄不清楚這其中的原委,但我總覺得所謂的證據就隱藏在這些"商品"裡面。畢竟,在整個過程中,只有它才是突然出現的東西。
老師:
同學,你以前是不是學習過《資本論》?你分析得真是透徹,讓我感到非常驚訝!
學生3
沒有,我從來都沒有讀過《資本論》。不過,我的理解能力還是蠻不錯的,哈哈哈!
老師:
哈哈!原來是這樣!正如這位同學所說的那樣,為了出售而生產出來的物品(電腦、手機、麵包、鋼筆、汽車燈等),我們就叫它商品。這些商品會在市場中與"貨幣"進行交換,而這一系列的活動在整個社會中環環相扣。其實,不少例子都能夠證明這一點。例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東西幾乎都是商品。事實上,為了工廠的運轉而購買的原料和機械也都屬於商品。因為這些製造出原料和機械的工廠,它們生產的目的也不是給自己使用,而是賣給別人。
資本主義社會是一個可以將所有的物品當做商品來出售的社會。小時候,我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竟然會有掏錢買水喝的一天。但是現在,我們買水已經是一種再平常不過的事了!此外,人類開發出來的各種形式的知識也被貼上了"專利"的標籤,這些貼著標籤的知識被當做商品進行出售。事實上,人同樣也屬於"商品"。例如,在人力資源市場等待著被"出售"的求職者和剛從大學畢業、四處投簡歷的年輕人都是將自己包裝成"商品",供企業挑選。雖然進行得非常隱秘,但腎臟、眼球等人體器官還是會被某些人當做"商品"進行買賣。我們偶爾會在公共廁所或醫院的洗手間裡發現買賣臟器的傳單。我們不禁要問:這個世上還有資本主義無法當做商品來出售的東西嗎?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樣的社會現象實在令人震驚!
學生3
確實是這樣!我也懷疑是否存在資本主義無法轉變成商品的東西。現在大氣污染日益嚴重,我擔心以後空氣也會被他們當做商品來賣。到了那時,沒有錢的人是否連呼吸的權利都沒有了呢?
老師:
據說現在出現了一種售賣高濃度氧氣的店鋪。總之,資本主義社會能將所有的東西轉變為商品的能力真是讓人吃驚!然而,當所有的物品都成為商品之後,關鍵是人們是否有能力購買它。有錢的人可以購買更多的商品,而沒有錢的人只能眼巴巴地看著。結果,貧富差距導致了享受商品的權利集中落在了少數富人的手中。例如,高級毛皮大衣雖然是由工人製作出來的,但工人卻根本沒有能力購買哪怕半件毛皮大衣,這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真實寫照。自己製作出來的東西,自己完全沒有能力享用。我們到底應該如何理解這樣的社會現象呢?為了找出這些問題的根源,馬克思對"商品"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從某種角度來說,在所有的東西都被商品化的資本主義社會裡,要想解答層出不窮的疑問,從"商品"開始入手也許是一種最明智的選擇。
學生2
老師,我就發現了一種無法商品化的東西。我認為人的心是無法出售的。
學生1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即使是人心,也是可以用金錢來收買的。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比如,富貴人家的子弟能夠用金錢俘獲漂亮姑娘的心,這種最普遍的例子難道不能說明這一點嗎?
學生2
唉!難道這個社會真的就墮落到這種程度了嗎?
商品有"使用價值""交換價值"

老師:
哈哈!同學們今天還真幽默啊!我都不知道是該笑,還是該哭了!這個話題讓人有些失落啊!下面,我們還是來著力分析商品這個狡猾的傢伙吧!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認為商品擁有兩種價值:一種是使用價值,另一種是交換價值。也許對你們來說,這些概念會有些生疏,但它們都是關鍵點,所以大家最好是將它們記在本子上,以後想不起來的時候,可以拿出來看一看。
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

商品擁有使用價值,說明這件商品是有用處的。例如,電腦的使用價值是可以用超乎人們想像的速度進行運算;手機的使用價值是可以讓你與身處異地的人進行通話,諸如此類。我很喜歡喝一種叫做"梅醉純"的酒,它不但味道香醇,而且口感也很好。此時,這些優點就是它的使用價值了!哈哈!可惜它的價格比清酒貴很多,我也只能偶爾解解饞罷了!假如一個商品沒有使用價值,那它便毫無用處,也許它自從被生產出來之後,就從來沒有被賣出去過,最終被市場淘汰掉。之所以被淘汰,很簡單,因為它已經失去了成為商品的最低標準。
那麼,交換價值又能夠體現出商品的何種性質呢?所有的商品都擁有可以與其他商品進行交換的價值比例。例如,10台電視機與1輛汽車可以進行等價交換;2台電腦與1台影印機可以進行等價交換;10件外套與50斤豬肉可以進行等價交換……總之,任何一種具有使用價值的商品都可以按照一定的價值比例,與其他商品進行等價交換。
而這種交換比例可以導入一種叫做貨幣的統一概念來進行測定。我們現在所使用的貨幣單位"韓元",就能夠以一個統一的概念衡量出商品之間的交換比例是否滿足客觀要求。假如1台電視機的價格是50萬韓元,1T恤的價格是1萬韓元,那麼1台電視機與50T恤就能進行等價交換。就像這樣,交換價值可以體現出每件商品可以與其他商品進行交換的比例。說得通俗一點,就是當1台電視機的價格是50萬韓元,而1T恤的價格為1萬韓元的時候,通過貨幣表現出來的價格,就是它們的交換價值。
然而,從各自的需求和用處,即使用價值的角度來說,能夠相互交換的眾多商品(電視機、汽車、電腦、影印機等)都具有不同用途。例如:電視機是收看節目的機器;汽車可以短時間內移動很遠的距離;電腦可以瞬間完成複雜的計算。類似於這些商品,各種商品的使用價值就如它們的名字一樣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然而,這些找不出一絲共同點的、擁有完全不同使用價值的商品,正是通過交換價值的概念來進行等價、合理交換的!
學生3
雖然它們的用途不同,但都屬於人們日常所需的物品。這才是它們能夠相互交換的根本原因吧!也就是說,交換者之間也只是各取所需而已!譬如我有電腦,而我的朋友有電視機,我們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按照一定的價值比例來相互交換。
老師:
這位同學說得對!我再給你們提一個有趣的問題。正如我們需要電腦一樣,我們同樣需要空氣,假如我裝了一大袋子空氣過來,想要與同學腳上穿著的耐克鞋進行交換,你會怎麼做呢?同學需要空氣,而我需要耐克鞋。怎麼樣,你會和我交換嗎?
學生3
哪有這麼做交易的?我的耐克鞋可是花了15萬韓元買來的。再說,老師的空氣又不是用錢買的,而且即使不花錢,我也可以隨時呼吸到空氣。
老師:
哈哈!,我只是開個玩笑罷了!不過,我想這個玩笑可以讓大家明白一個道理:物品之間的交換並不僅僅是由需求決定的,正如前面所說的那樣,商品所擁有的使用價值體現了商品存在的必要性。然而,空氣擁有使用價值,但卻不是商品。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空氣不具有交換價值。正如先前所說,空氣不能與其他商品進行交換,因為所有的人不費任何力氣都可以得到它。大家注意,這裡出現了一個重要的單詞,就是"力氣"
電視機、汽車、電腦、影印機等眾多商品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製造者通過花費"力氣"而創造出的產物。也就是說,它是一種"勞動成果"。因此,我花費力氣所製造出來的書桌,不會與不費吹灰之力便可獲得的空氣進行交換。從這一點,我們可以得知,商品之所以擁有交換價值,就是因為商品是一種勞動成果的緣故。
我們現在仔細想一想,對兩種物品進行比較,說明了一個什麼問題?物品A和物品B可以比較品質。品質指的是物體在地球表面的附近,所受到重力的大小。此外,我們還可以對物品A和物品B的體積進行比較。體積是指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假如人們對物品A和物品B進行比較,很可能就會比較它們的品質和體積。不過,假如我們用物品A的品質比較物品B的體積會怎麼樣?這明顯是行不通的。假如物品A的品質是10千克,而物品B的品質是20千克。我們就可以說,物品B是物品A的兩倍品質。但我們無法拿物品A1立方米體積和物品B20千克品質進行比較。畢竟,品質和體積是完全不同的衡量單位。
學生1
啊!原來是這樣!我好像明白您指的是什麼了!總而言之,商品之間之所以能夠進行交換,就是因為它們都是"勞動成果"的緣故。事實上,在種類、形狀、大小等方面各不相同的眾多物品都是通過某些人花費力氣製造出來的商品。我說得對嗎?
不同商品之間的交換比例是如何決定的?

學生3
我也明白了您說的意思,可是又產生了新的疑問。正如老師說的那樣,不同的商品之間進行交換是需要一定比例的。例如10台電視機與1輛汽車可以交換,或2台電腦和1台影印機可以交換。可是為什麼5台電視機無法與1輛汽車進行交換,只能由10台電視機與1輛汽車進行交換呢?當然,如果是在現實中,我們會以貨幣的價值來顯示這種比例。那麼,具體的交換比例是如何決定的呢?"制度經濟學"中提出,需求與供給保持一致的平衡點是決定交換與否的關鍵。那麼,在《資本論》中也是如此解釋的嗎?
老師:
大家能夠產生疑問,這一點很好,而且你們所提出的問題也都恰到好處地切中了要害。我也是剛要給你們講解一下"交換比例"的問題。
正如剛才同學們說的那樣,眾多商品之所以能夠相互交換,正是因為所有的商品都擁有一種名為"勞動成果"的共同屬性。那麼,交換的比例又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呢?2T恤無法與1台電視機進行交換,要想換取1台電視機,至少要用50T恤,那麼這麼交換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解釋道,商品交換的良性比例是由生產商品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例如製造1台電視機需要150小時的勞動時間,而製作1T恤只需要3小時的勞動時間,那麼,為了公平起見,理應按照下面的比例進行交換:
1台電視機(150小時勞動時間)=50T(3小時勞動時間/件×50=150小時勞動時間)
當然,賣T恤的人也可以欺騙對方,說自己的T恤做工精細,每件都需要3小時以上的時間製作,然後只用40T恤換取1台電視機。這種情況比較尷尬,但我們暫時假設這些都屬於正常狀況。至於非正常的情況,我們則留到最後進行考慮。
剛才有位同學說過,在"制度經濟學"裡,價格會形成於需求與供給保持一致的那個點上。當然,價格會受到需求和供給的影響,這也是毫無爭議的事實。馬克思顯然非常瞭解這一點,而且不止一次在《資本論》中提及這種說法。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通過需求與供給的均衡來說明價格的方式,存在著一個很大的盲點,那就是無法說明為什麼一定會形成那種程度的價格。
現在我們就按照"制度經濟學"中的理論來舉一個例子。比如,現在用1台電視機與50T恤進行交換,從而形成了兩種產品的價格。倘若電視機的供給暴增,貨物積壓讓價格狂跌,那麼按照供求關係的均衡來計算,1台電視機就只能與1T恤來進行交換了!然而,在實際的交易中,只要交易雙方是正常人,這種交易都是根本不可能形成的。價格雖然會受到需求和供給的影響,但總是以一個均衡點為中心上下微弱地浮動。因而,僅憑需求和供給的法則,我們根本無法解釋"為何會形成這種均衡點?""均衡點是如何形成的?"等問題。為什麼1台電視機價格的均衡點是50T恤,而不是10T恤呢?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解釋了"均衡點"形成的方式,即生產產品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只要通過簡單的計算,我們就能明白這一點。
我們假設製造1台電視機所需的時間是150小時,而製作1T恤所需的時間是3小時。此時,若3名製造電視機的工人和3名製作T恤的工人同時工作150小時,結果會怎麼樣呢?在這段時間,每位元工人可以製造1台電視機,因此電視機會生產出3台;同樣,150T恤也在這段時間裡生產出來了!結果,市場上就會"供應"3台電視機和150T恤。此時,均衡點自然會在由1台電視機交換50T恤的程度上形成。
倘若製造電視機的工人增加到了6名,那麼市場上就會出現6台電視機,而製作T恤的工人始終都是3名,因此市場上還是會出現150T恤。這樣的結果有可能導致1台電視機與25T恤進行交換的結果。但這樣的情況並不會持續很久。要知道,在1台電視機與25T恤進行交換時,肯定有一方是要吃虧的。因為此時是1台電視機即150小時勞動時間與25T恤即75小時勞動時間在進行交換。顯然,我正在用自己2小時的勞動成果在換別人1小時的勞動成果。
此時,只要有幾家吃過虧的電視機廠商站出來說話,價格馬上就會返回到"均衡點"。馬克思正是在《資本論》中證明了均衡點,即交換價值形成的根本在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道理。我們稱這個觀點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這套理論認為"商品"的價值來源於"勞動"
什麼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學生2
原來是這樣!原來是人類的勞動為商品賦予了價值。想來也是,沒有勞動又怎麼能夠製造出產品來呢?從這種角度來分析,事情確實是這樣的,但是從小學到現在,從來都沒有人對我講過這些內容。不過,為什麼不將其稱為"勞動時間",而非要說成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呢?這樣豈不是更複雜、更不容易理解嗎?
老師:
我就知道會有人問這個問題。所謂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具有如下的意義:正如之前所說的那樣,1位技術一般的工人可以用150小時製造1台電視機, 那麼1位技術不熟練的工人要花費多久才能製造出1台電視機呢?也許是200小時,也許是300小時。還有另外一種情況,1位元技術熟練的工人,由於消極怠工,花費300小時才製造出1台電視機。也許,那位技術不夠熟練的工人和這位消極怠工的工人會這麼認為:反正我製造這台電視機花費了300小時,因此它就具有300小時的價值,與100T恤進行等價交換也是合情合理的。在前面我們說過,1T恤的交換價值是3勞動時間,100T恤也就等於300勞動時間。
但事實並非如此!在市場上規定的交換比例是1位擁有平均勞動熟練度的工人在平均勞動強度下所消耗的時間,即表示"社會必要"的勞動時間。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通常不使用"小時"這個時間單位,而是使用"勞動時間"作為表現方式,即這位元技術不夠熟練的工人付出的2小時的勞動和消極怠工的工人付出的2小時的勞動均與具有平均熟練度的工人所付出的1勞動時間擁有同等價值。
學生2
哈哈!原來將它稱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也是有理由的呀。想來也是,就算我花費兩天兩夜製造出1根火柴,它也不會具有48勞動時間的價值。
老師:
總之,體現商品交換比例的交換價值是根據製造這件商品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昂貴的商品,例如建1幢房子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極其漫長的;而一些廉價的商品,例如生產1支圓珠筆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卻很短。
大家一定要牢牢記住交換價值的意義。它是以後揭開資本主義"剝削"結構的核心概念。現在還沒能正確理解這一概念的同學,一定要在你的筆記本上整理一下今天所學的內容。
學生3
按照老師的話來說,商品擁有"使用價值""交換價值"。其中,使用價值意味著這件商品有用,而交換價值所指的則是1件商品與其他商品進行交換的比例。而且,不同的商品之間能夠相互進行交換的理由是因為它們都屬於勞動成果。此外,"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了商品與其他商品交換的比例。整理之後才發現,今天所學的內容其實也蠻簡單嘛!
學生1
在自學《資本論》的時候,人們總是會在起初的"商品""價值"這兩個概念的學習中感到乏味,索性放棄。不過,現在整理之後卻發現思路竟然十分清晰,這也讓我非常高興。
從商品中分離出來--貨幣

老師:
是的!我們現在只是剛剛邁出第一步而已,所以同學們還是不要過於滿足。總之,在我們結束商品的話題之前,還有一個概念必須明確指出,那就是"貨幣"。說到貨幣,也許在座的各位首先便會想起紙幣或銅錢一類的東西,但事實上,貨幣是從商品當中誕生的。下面,就讓我來仔細地給大家講一講貨幣的內容吧!
首先我們來作個假設,假如我是一位小有名氣的釀酒師,當然,我無法製作出像漫畫《神之雫》中的那種神奇的葡萄酒,但確實有不少人喜歡喝我釀出來的葡萄酒。現在是冬天,而我正需要一件過冬的外套。此時,"貨幣"還沒有出現在這個世界上,那麼,我若是想獲得一件外套,應該怎麼做呢?我無論如何也要在一群懂得製造外套的人當中找出一個同樣需要葡萄酒的人。當然,若沒有天大的好運,想要找到這樣的人難如登天,因為你並不知道這些製造外套的人當中到底誰需要葡萄酒。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資料的增多,這種物物交換的方式逐漸呈現出巨大的缺陷。因此,在人們的意識中,最早萌生了"貨幣"這個概念。於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種貨幣便出現在了商品的交換當中。例如金、銀、絲綢等商品可充當貨幣,即在進行交易的時候,人們開始用金、銀、絲綢等貨物充當交換媒介來使用。
從此,身為釀酒師的我就不再需要從那些多如牛毛的外套製造者中尋找需求葡萄酒的人了!我只需要到市場去,將葡萄酒賣給那些需要它的人,換取"黃金"貨幣,然後再用這些貨幣從製作外套的人手中購買我所需要的外套。黃金是商品,同時它還是貨幣,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如下的方式標出其他商品的價值:
電視機1 = 黃金50
夾克1 = 黃金10
汽車1 = 黃金5千克
葡萄酒1 = 黃金12
人們之所以能夠實現這種交換比例,完全是因為黃金也屬於商品的緣故。1台電視機與50克黃金進行交換,則意味著製造1台電視機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和生產50克黃金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相同的。依此類推,金、銀、絲綢等珍貴的商品充當了代表其他商品價值的貨幣角色。
黃金之所以能夠在眾多商品中脫穎而出,充當貨幣這個重要角色,就是因為它本身具有一些其他商品所沒有的特殊性質。首先,它可以用少量的體積表現巨大的價值。如果我們所使用的貨幣是棉花。而我又想要買一幢房子,那麼,即使我拉上好幾車棉花,也遠遠支付不起買房所需的費用。另外,各種商品的價值都可以用黃金來衡量,因為即使將黃金加工成任意的形狀和大小,它都不會失去本身的價值。如果我們用汽車當做貨幣又會怎麼樣呢?倘若將汽車切成兩半,那麼,它不但會失去原本的使用價值,甚至還會失去以物換物的交換價值。因此,除了黃金之外,也只有銀、絲綢等本身性質與黃金相似的商品才可以發揮貨幣的作用。
學生1
原來是這樣!從歷史的起源來看,貨幣確實是從商品當中誕生的。但是,如今我們所使用的紙幣或銅錢好像並不具有像金、銀、絲綢等商品的特殊性質,而只是單純地保留了貨幣的用途而已!譬如,1萬韓元的紙幣並不具有1萬韓元所表示出來的交換價值,而且,若是將紙幣撕成碎片,它也同樣會失去原本的價值,而變成了一堆廢紙而已!
老師:
是的,你說得很正確!我們可以將它看做是貨幣進化並向專業化方向發展的產物。雖然在很久以前,人們用金、銀、絲綢等一些具有交換媒介性質的商品來充當貨幣,但是如今的紙幣和銅錢卻失去了商品的功能,而僅僅留下了貨幣的功能。假如同學們對這些部分的內容感興趣,不妨多參考一些有關經濟史的書籍。
我們今天所學的內容是日後展開《資本論》內容的核心部分。還沒有理解清楚的同學,請一定要多讀幾遍記在筆記本上的內容,並將它記在腦子裡。之前我們簡單地討論了一些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講述的關於商品價值的內容。也許,這些概念對大家來說非常陌生。但是學習是沒有捷徑的,只要你們一步一步穩紮穩打,相信終有一天能夠抵達自己的目的地。那麼,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裡,我們下堂課再見。同學們辛苦了!
思考題:
1. 什麼是商品?
2. 馬克思在研究資本主義的時候,為什麼最先從分析商品開始?
3. 什麼是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
4. 商品之間的交換比例是如何決定的?
5.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定義是什麼?
6. 貨幣是如何出現的?
第三章 貨幣的資本化

現在經濟這麼困難,不如棄商從文算了!
是啊!你可以學學《 資本論 》嘛!
老師:
上一堂課,我們分析了馬克思《資本論》中的"商品"的概念。倘若你在聽到"使用價值""交換價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貨幣"等詞彙時,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相關的內容,則說明你已經做好了學習《資本論》的準備。
既然我們已經做好了揭開資本主義剝削隱秘結構的準備,那麼,現在就讓我們邁出這關鍵性的第一步吧!從現在起,我們正式進入馬克思《資本論》的核心內容。在開始上課之前,先讓我們做一個深呼吸吧!
首先,我要講解的一點是不少人都感到迷惑不解的部分,那就是市場經濟並非資本主義。即使在封建社會,也存在過以城市為中心的市場,而且就算是現在的社會主義社會,同樣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市場。
正如在前一章裡所說的那樣,隨著市場的發展和商品種類的劇增,"貨幣"的出現順應了歷史潮流。然而,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貨幣",並不僅僅具有單純的交換媒介的功能,它還發揮著"資本"的作用。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到底何為貨幣的"資本"功能。
貨幣能夠轉化為資本

學生1
老師,大量的貨幣不就是等於"資本"嗎?在資本主義社會裡,說貨幣具有"資本"的功能,難道與鈔票能發揮錢的功能不是同一種含義嗎?那樣這句話的前後不就重複了嗎?啊!對了,我是一名法律系學生。
老師:
呵呵!大家先不要太著急。事實上,我們常用的"資本"這個詞,包含的內容還是比較廣泛的,不然馬克思也不會寫出《資本論》了不是?其他的暫且放一放,我們先來瞭解一下什麼是貨幣的"資本"功能。
在進入正題之前,我們需要挑明一件事情,那就是接下來所要提及的所有商品之間的交換過程,都要以"等價交換"作為根本基礎。簡單地說,所謂等價交換,是指在商品之間實現交換的過程中,按照製造每種商品時消耗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比例進行交換的行為。例如製造1台電視機消耗150勞動時間,而製作1T恤則消耗3勞動時間。那麼,它們之間的等價交換就用下面這個公式來表達:
1台電視機(150勞動時間)=50T(3勞動時間/件×50=150勞動時間)
假如某人拿1台電視機換40T恤,那這就是不等價交換。大家要記住,除一些特殊情況外,我們之後所談論的所有商品之間的交換過程,都是以等價交換為前提的。
我們這麼做的目的是證明:即使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不採取坑蒙拐騙,並進行正常的經濟活動的情況下,也會存在資本家對工人剝削的事實。你們有些人可能還沒有完全聽明白。但現在你們只要記住等價交換的含義就可以了!
現在我們轉入正題,首先,讓我們瞭解一下,貨幣在商品交換中的媒介功能,即貨幣本來的功能。我們再舉上堂課提到過的葡萄酒的例子。現在,我還是那位釀酒師。在上一堂課,我製造出了葡萄酒這個商品,並將它拿到市場,賣給了需要它的人。然後,我又拿賺到的錢,購置了過冬的外套。我們可以將這個過程,通過簡單的公式表示為
C(葡萄酒) - M(貨幣) - C(過冬外套)
這裡的C取自英文Commodity(商品)的頭一個字母。同樣,M是英文Money(貨幣)的頭一個字母。大家要熟悉CM兩個字母,因為之後我們會經常與它們打交道。
這個公式的前半部分C(葡萄酒)- M(貨幣)表示了我到市場上出售葡萄酒及換取貨幣的過程,即我的手中有C(葡萄酒),它通過市場中的交換過程,轉變成了M(貨幣)的形態。後半部分的M(貨幣)- C(過冬外套)則表示了我用出售葡萄酒的錢購買過冬外套的過程。通過這一交換過程,我手中的M(貨幣)就轉變成了C(過冬外套)的形態。現在大家都應該明白了吧?
通過這一系列過程,我完成了將葡萄酒換成過冬外套的"任務"。然後,正如在前面所提到的那樣,這一切交換都是"等價交換",也就是說,C(葡萄酒)M(貨幣)C(過冬外套)都具有同等的交換價值,即製造葡萄酒、貨幣、過冬外套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完全相同的。
在這一過程中,正是M(貨幣)忠實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質任務。因為在這裡,它作為"一般等價物",實現了我想要用葡萄酒交換過冬外套的欲求。那麼,接下來,讓我們看看什麼是貨幣的"資本"功能。
流通過程和生產過程

學生2
老師,我是這次重修的學生。我覺得老師好像說漏了一部分內容。在去年的這個時候,您好像給我們講過"生產過程""流通過程"的概念。我去年用過的筆記本裡就是這麼記的!
老師:
噢!是的。謝謝這位學生的提醒。既然這位學生提出來了,那我們索性就先瞭解一下"流通過程"的具體含義吧!正如"C(葡萄酒)- M(貨幣)""M(貨幣)- C(過冬外套)"一樣,商品之間形成交換的過程,我們就稱為流通過程。當然,大家不要忘了M(貨幣)也是一種商品。而與流通過程相對應的表現就是生產過程。對於生產過程,我們將會在後面的章節裡進行細緻的學習,因此在這裡只簡單地提一下。所謂生產過程,就如其字面上的意思一樣,是指工人用原料和機械等物品製造商品的過程。簡單地說,製造商品的過程就是生產過程;而這些商品在市場與貨幣或其他商品進行交換的過程就是流通過程。這兩種過程的區別對於以後的討論非常重要,因此希望大家牢記於心。
好了!接下來,我們就觀察一下貨幣的"資本"功能吧!簡單地說,貨幣的"資本"功能是指貨幣超越了單純商品交換媒介的作用,成為不斷增值的主體。這麼說,大家有可能聽得不是很明白。首先,我們可以將貨幣的"資本"功能用下面的公式來表達。在馬克思的《資本論》中稱下面的公式為資本的總公式:
M(貨幣)- C(商品)- M(貨幣)
在貨幣只履行單純的一般等價物作用的時候,我們可以將這種經濟活動用C - M - C的方式表現出來。但是在上面的公式中,我們發現,MC的位置完全調換了過來,而且公式最後面的M上還加上了""符號。之所以寫成M′,而不是M,是因為它與開頭部分的M存在一些差別。那麼,它們之間究竟有什麼不同呢?
學生2
從某種角度來說,當貨幣只履行單純的一般等價物作用的時候,用C - M -C的形態來表達交易過程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由於需要表達我們的商品與別人的商品進行交換的過程,因此中間的M(貨幣)也只能以一般等價物的形態出現了!這一點我能夠理解。但是當貨幣轉化為資本的時候,公式竟然是以M(貨幣)開頭,而不是C(商品)。這裡面究竟有什麼內幕?
老師:
果然不愧是重修的學生,提的問題也是一語中的。當然,我的意思也不是鼓勵所有的學生都進行重修,哈哈。那麼,就讓我們舉一個具體的例子,再講解一下資本的總公式M(貨幣)- C(商品)- M(貨幣)的含義吧!
我們就從M(貨幣)開始說起吧!我們先假設我的手裡有100萬韓元(M)。然後,我用這筆錢購買了最新型的電腦(C)。這個過程就相當於資本總公式的前半部分M(100萬韓元)- C(電腦)。之後,我又將購買的電腦(C)100萬韓元(M)的價格賣了出去。這一過程則相當於資本總公式的後半部分C(電腦)- M(100萬韓元)
100萬韓元購買的電腦以原來的價格賣給別人?也就是:M(100萬韓元)- C(電腦)- M(100萬韓元)。想必,只要是正常的商人,都不會重複進行如此無聊的經濟活動,這純屬是在浪費時間。而且,公式的開頭M(100萬韓元)和結束M(100萬韓元)沒有任何變化。因此,這種行為是脫離"資本的總公式"的錯誤例子。這種過程無法成為貨幣轉化為資本的例子。
貨幣轉化為資本的核心意義在於貨幣能夠成為賺錢的手段,即原本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只充當一般等價物的貨幣,在成為賺錢的手段時,就會轉化為資本。眾所周知,資本主義社會經濟活動的最終目的就是追求利潤,即賺錢。因此,如果將資本的總公式以更加具體的方式表達出來,就是以下的形式:
 M - C - M(= M + m)
式中的m則表示增值的貨幣量。因為,此時的貨幣已經成為賺錢的手段,即已經轉化為資本,因此資本的總公式中的出發點是M(貨幣),而不是C(商品)。通過持續的經濟活動,用最初投入的資金賺取更多的利潤,再用這筆錢投資新的項目,從而不斷地擴大自己的財富,這就是資本家的目的所在。在M - C - M′公式中,M′表示M的貨幣量增加了,從而表達了不斷追求利潤的資本家的經濟活動。
在表示貨幣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公式C(葡萄酒)- M(貨幣)- C(過冬外套)中,一個人在購買過冬外套的同時,他的欲求得到了滿足,因此並不會出現額外的活動。然而,在貨幣轉化為資本的瞬間,M - C - M′的經濟活動會不停地持續下去。因為將1億韓元增值為1.5億韓元的資本家會再次考慮如可將1.5億韓元增值為2億韓元的問題。資本家對利潤追求的無限欲望導致M - C - M′的不斷迴圈。也許,我們可以用如下的公式表達這種行為:
M - C - M- C- M- C- M’’’- C’’’- M’’’ ……
(錢啊!希望你能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學生3
我是一名經濟管理系的學生。由於我專攻的就是經濟管理,因此更能理解老師講解的內容。實際上,所有企業活動的終極目的都是追求利潤。他們首先會投入本錢來賺取一些利潤,然後再用賺來的錢追求更多的財富。所有的資本家企業的確都是在不停地重複著這樣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當做資本投進去的貨幣與之前的一般等價物的性質是完全不同的。從某種角度來說,貨幣本身就是他們的目的。我們可以看到,原本貨幣只不過是一種交易的手段,但在轉化為資本的瞬間,便從手段提升為目的。而且,資本家會追求成為目的的貨幣,並不斷地重複這樣的活動。
老師:
今天來的同學們怎麼都這麼聰明呢?你們善於推理、觸類旁通的精神非常值得表揚。能夠成為你們的老師,我感到很欣慰啊!
價值不可能在流通過程中產生

學生3
但是老師,我有一點還是不理解。我知道,在貨幣轉化為資本的時候,可以用公式M - C - M′表達出來。但是價值是如何增加的呢?之前,老師已經設定了等價交換。然而,商品之間在交換過程中價值是不可能得到提升的,但這個公式中則用貨幣量增加的方式表現了價值的提升。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老師:
你說得很正確。我也正要跟你們講解這個問題。正如這位同學所說的那樣,公式"M - C - M- C- M- C-M′″- C′″- M′″…"與我們之前設定的等價交換相矛盾。因為,在設定等價交換的瞬間,根本無法說明公式"M-C-M"中貨幣量增加,即產生利潤的原因。
我們就以之前說過的例子驗證一下。在用100萬韓元(M)購入最新型號的電腦(100萬韓元的交換價值)之後,我們只有以更高的價格,例如120萬韓元賣出去,才能獲得利潤。但此時,C(最新型號的電腦)- M(120萬韓元)的交換過程就成了不等價交換。因為,最新型號的電腦只有100萬韓元的交換價值。因此,除非實施詐騙,否則根本無法在交換商品的過程中產生利潤。
這樣的內容給我們說明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在交換商品的過程,即流通過程中是不會發生任何增值現象的。雖然這一點非常明確,但我們總是會忽略它。
學生3
但是從事流通事業的商人們,通常會以低廉的價格買進商品,再以"流通差價(margin)"的名義,提高利潤進行出售。例如用100萬韓元買進的電腦,他就會以120萬韓元的價格賣出去。這樣的行為又該如何理解呢?
老師:
看來我要講得更具體一些了,免得大家的思維產生混亂。眾所周知,我們將製造商品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定義為商品的價值。但是,上述的流通過程只是一種單純更換商品主人的行為。簡單地說,就是一件商品從一個人手裡轉到另一個人的手中。要知道,在這種行為過程中並不會產生額外的價值。也許,有些人會問:儘管用100萬韓元購入一台電腦,再以120萬韓元的價格賣出去的行為是不等價交換,但只要能夠將它賣出去,不就是等於產生了利潤嗎?當然,從個人的角度來說,我們也可以將它看做是交換價值的增加,即產生了利潤。但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說,它並沒有發生任何價值的提升。因為用120萬韓元購買電腦的人等於是承受了20萬韓元的損失,而這個人所受到的20萬韓元的損失和以高價賣出電腦的人所得到的20萬韓元的利潤相加之和等於零。在這一過程中,只是有過財富的重新分配,而並沒有產生新的價值。事實上,市場中的商人以"流通差價"的名義獲得的利潤並不是在流通過程中產生的。那麼,這些利潤從何而來呢?
學生3
果然是這樣!我也是這麼想的。在流通過程中發生的行為,無非就是用自己手裡的商品換取對方手裡的商品。即使在交易過程中,一方欺騙另一方得到了更多的回報,但這同時也造成了另一方的損失。因此,從社會整體的角度來看,則根本沒有發生任何價值的變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流通過程只是讓商品的位置發生了變化,因此這種變化無法產生新的價值,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老師:
你說得對!商品在流通過程中不會產生任何新的價值,即不會產生任何利潤。但是,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所有地區的經濟,都會以"每年GDP(國內生產總值)在以一定的比例增長""企業的平均利潤率是多少百分比"等方式進行說明。此外,每年都會有新的產品問世,而且還會有更多的商品出現在我們的身邊。倘若GDP的增長和一定程度的利潤增長,以及新的產品並不是來源於流通過程,那麼,這些新的產品(交換價值)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學生3
難道不是在工廠裡重新製造出來的嗎?這個問題太好理解了!一定是有誰通過勞動製造出來的。不然,只憑單純的交換行為是無法創造出新的價值的。
老師:
你說得對!之前,在講解流通過程的時候,我們就曾用生產過程與它進行過對比。想要創造新的價值,只有通過勞動一種途徑。正如我們在前面所說的那樣,交換價值的含義就是製造一件商品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因此沒有人的勞動,自然無法產生新的交換價值。總之,新的價值只能通過生產過程得以實現,而並非單憑流通過程。
學生3
原來是這樣!那麼,想要仔細觀察貨幣轉化為資本的情況,我們是否應該瞭解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事情?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正確解釋貨幣在轉化為資本的過程中價值增值的過程。
老師:
是的!我們再回想一下資本的總公式吧!
M(貨幣) - C(商品) - M(貨幣)
正如我們之前所說的那樣,這個"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公式,只能表示商品之間的交換過程,即流通過程,而無法說明原本的M提升價值,成為M′的理由。說到這裡,想必大家一定猜出了我們下一堂課將要學習的內容。貨幣想要轉化為資本,就要不斷地經歷M - C - M′的增值過程。然而,不觀察生產過程,我們就無法瞭解這一增值過程。因此,在下一堂課,我們要學習讓價值得到提高的生產過程。屆時,我們將會直接進入到資本主義社會的剝削結構中去。
思考題:
1. 什麼是等價交換?
2. 舉例說明公式C - M - C
3. 說出公式M - C - M′公式(資本的總公式)的含義。
4. 什麼是貨幣的資本化?
5. 為什麼說價值無法在流通過程中產生?
第四章 "利潤"來源於工人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勞動時間

你最近人氣挺火爆啊!
是嗎?我還以為人們把我給忘了呢!
老師:
我們在上一堂課裡講過,只有跳過流通過程,並觀察生產過程,才能明白在資本的總公式 M - C - M′中價值增值的秘密,即資本提升自己的價值,創造利潤的過程。那麼,為了觀察生產過程,我們可以對資本的總公式進行如下改動:
M - C - M(改動前)
M - C(LP, MP) - P - C- M(改動後)
改動之後,公式變得稍微有點長。但大家不要覺得麻煩,接下來我就對這段公式進行詳細的講解。我們可以看出,改動前公式M - C - M′中的C在改動後變成了C(LP,MP)- P - C′。一些聰明的同學,想必已經看出,這一部分就是代表了生產過程。因為,我們所要瞭解的內容正是價值增值的生產過程。不過,在正式講解之前,大家要記住:變更後的公式同時包含了流通過程和生產過程。
公式的開頭部分出現的貨幣M是資本家創業之前所擁有的資金量。例如,我的手裡有啟動麵包工廠所需的本金20億韓元,那麼,這20億韓元就是公式中的M,而之後出現的M - C(LP,MP)則是貨幣和商品進行交換的過程。此時,括弧裡面的LPMP則分別代表了勞動力LP(Labor Power)和生產資料MP(Means of Production)
你們是不是想說,怎麼突然變得如此複雜?其實,你們不用將這個問題看得太過繁瑣。倘若我想運營一家麵包工廠,我該需要用啟動資金做什麼呢?是不是該招一些工人呢?在勞動市場,勞動力也是一種可以進行交換的商品,因此我們才會用C(LP)來表示。另外,我們還需要購買一些烹製麵包的機械和原料。機械、原料等商品我們統稱為生產資料。因此,我們要用C(MP)來表示。這樣一來,M - C(LP,MP)則表現出我為了運營麵包工廠,用本金20億韓元購買各種商品的過程。自此,我原本所擁有的20億韓元,即貨幣形態的資本,便通過勞動力和生產資料,轉換成了商品(C)的形態。
正如在第三章所提到的那樣,等價交換的定律在這裡依然有效。在M - C(LP,MP)的交換過程中,貨幣M及商品LPMP會根據自身的交換價值進行等價交換。那麼此時,製作麵包的原料--麵粉的交換價值該如何解釋呢?就像之前我們所說的那樣,自然是等同於生產麵粉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了!此外,用於製作麵包的麵包機所擁有的交換價值同樣可以這樣來解釋。
用資本金購買勞動力(LP)和生產資料(MP)

學生1
老師,對於麵粉或麵包機等物品的交換價值,即製造麵粉和麵包機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我已經瞭解得很清楚了!譬如20名工人工作1 000小時製造出1台麵包機,那麼麵包機的價值= 20 × 1 000 = 20 000勞動時間。
而麵粉的交換價值同樣可以用這種方式進行解釋。但是您說過,勞動力也是一種在勞動市場購買的商品。那麼,勞動力的交換價值是如何決定的呢?事實上,所謂的勞動力就是指人,但是生產一個人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這句話又該如何理解呢?
老師:
這位同學問得好。我原本想在適當的時候給大家解釋這一問題,但既然被這位同學提出來了,那我就先簡單講一講吧!
眾所周知,人們從事勞動的能力,即勞動力並不是憑空產生的。工人在工廠裡勞作,需要用食物來補充每天所消耗的能量,從而維持自己的生命。此外,他們還要住房子,穿衣服,甚至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再充電"。當然,他們還要結婚生子。因為只有這樣,人類才能繁衍後代,才不會滅絕。而從資本家的立場來說,工人沒有後代,自己的工廠就會停止運行。工人的這一切私人問題,都要以領取"工資"來解決。因此,工人們所領取的"工資"就是他們為了維持勞動力而付出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從這種角度來說,工人所領取的工資就相當於他們勞動力的交換價值。
學生1
原來是這樣!勞動力竟然會以這樣的形式成為擁有交換價值的商品。雖然我對"人也是商品"的說法感到有些難以接受,但大致的含義還是聽明白了!
作為商品的勞動力價值

老師:
好了,現在我們言歸正傳!
M - C(LP,MP)之後的C(LP,MP) - P中,P取自生產Production的頭一個字母。在這個過程中,資本家會用自己所購買的生產資料(MP)和勞動力(LP)去生產將要在市場出售的商品。我身為麵包工廠的董事長,會把雇傭來的工人們召集到工廠裡,再讓他們利用原料和機械來生產麵包。這一過程相當於公式中的C(LP,MP)- P部分。
C(LP,MP) - P之後的P - C′則表示:通過生產過程(P)生產出新的商品(C)的過程。在麵包工廠的例子中,若生產麵包的過程是P,那麼,C′就是通過這一生產過程生產出來的麵包。相信大家沒有忘記,CCommodity(商品)的第一個字母,而M則是Money(貨幣)的第一個字母。就像這樣,通過一系列的生產過程,原本在資本家手中以勞動力(LP)和生產資料(MP)的形態存在的資本會轉換為新的商品C′,即通過生產過程,麵粉和麵包機形態的資本,會轉變為麵包--這一商品形態。看來,資本還真是挺會"變態"的。
最後,P - C′後面的C- M′部分,則表示資本家通過在市場上出售商品(C),從而獲得貨幣(M)的過程。這一過程在之前就出現過很多次,想來同學們已經對它很熟悉了!我們繼續以麵包工廠的例子來說明。M′表示將生產出來的麵包拿到市場上出售之後所獲得的貨幣。之所以在公式最後的CM上打上""號,是因為CM"",比起初的資本金(M)有了增加。也就是說,資本家在將麵包拿到市場上出售之後賺到了錢,即獲得了利潤。正如我們在前面一再強調的那樣,所有的交換過程都是等價交換。因此,在"C- M"的過程中,商品會轉變為同等於自身交換價值的貨幣。如果用麵包的例子來說明,就是麵包形態的資本在拿到市場上出售之後,轉變成了貨幣的形態。哈哈,資本果然是很"變態"啊!
咳咳!不知不覺就跑題了!好了,我們可以看到,原本是貨幣形態的資本在經過各種形態的轉變之後,最終還是回到了最初的貨幣形態。但是,最後與最初的貨幣顯然存在很大的差異,最顯著的就是它們的大小發生了變化。在獲得利潤之後,最後的貨幣量明顯比最初的貨幣量大。手中的貨幣得到了增加,資本家自然是高興得不得了!那麼,我們接著看下面這個改動後的公式:
M - C(LP, MP) - P - C- M
現在我們仔細回顧一下之前所講的內容,然後好好領會這個公式的含義。想必,大家都已瞭解了吧!那麼,我們就開始講解後面的內容。
在前面的例子中,麵包工廠的最初資本金M20億韓元。我們假設最後出售麵包後所得的貨幣M′是25億韓元。這樣,等於資本家賺取了5億韓元的利潤,而它的交換價值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然而,正如在前面所說的那樣,M-C(LP,MP)的交換過程和C-M′的交換過程是等價交換的。因此,不可能存在價值變動。如此一來,能夠產生價值變動的唯一環節就是生產過程P的部分。
那麼,我們就仔細瞭解一下在這個生產過程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按照我們所講的,商品的交換價值取決於生產它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現在,就讓我們進入生產過程的具體細節裡,瞭解一下交換價值形成的具體過程吧!
我們繼續以麵包工廠為例。為了方便,假設麵包工廠運營條件只有麵粉、麵包機和工人。此時,工人提供勞動力(LP),麵粉和麵包機則屬於"生產資料(MP)"。為了計算出麵包的交換價值,我們進行如下假設:
麵包千克=1勞動時間(1)
(生產1塊麵包所需的麵粉量:1千克)
麵包機1=1萬勞動時間(2)
(麵包機的壽命:生產1萬塊麵包)
工人1(8小時)的工資=1塊麵包 (3)
(生產力:1名工人通過1小時的勞動,生產出1塊麵包)
學生2
呃!怎麼突然出現了數學公式,真讓我感到頭痛。我是美術系的學生,數學一直是我的軟肋。從上高中開始,我就很討厭數學。沒想到這裡面也會有數學公式,現在我都有些暈了!
資本是如何擴大下去的

老師:
其實你也不用擔心。因為我們將要使用的數學知識,無非就是加減乘除,只要你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畢業生,不管你當初的成績如何,理解這種數學公式就不會存在任何問題。當然,對於各種公式所推導出的內容的含義,我們還是要進行一番較為深入的瞭解。
(1) 麵包1千克=1勞動時間
(1)具有以下含義:擁有平均熟練程度的工人以平均勞動強度工作1小時就等於1勞動時間。這一點相信大家通過之前的學習都有了一定的瞭解。這個公式表明,1千克麵粉具有1勞動時間的交換價值。確切地說,就是生產1千克麵粉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等於1勞動時間。
(2) 麵包機1=1萬勞動時間
(麵包機的壽命:生產麵包1萬塊麵包)
(2)同樣可以用上述方式去理解。而式(2)下面,針對麵包機壽命的說明,我們可以理解為:在生產1萬塊麵包之後,麵包機就無法繼續使用了!
(3) 工人1(8小時)的工資=1塊麵包
(生產力:1名工人通過1小時的勞動,生產出1塊麵包)
(3)可以解釋為:工人每天工作8小時,只收取1塊麵包的工資。另外,式(3)下面的生產力表示,工人利用麵粉和麵包機生產1塊麵包所需的時間是1小時。然而,工人每天工作8小時,因此他們每人每天能夠生產8塊麵包。
好了!那麼,讓我們先計算一下,生產1塊麵包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即麵包的價值。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生產麵包的情景:為了製作1塊麵包,工人會將1千克麵粉和開,放進麵包機裡,然後再操作麵包機,最後經過1小時的努力,一塊可口的麵包就出爐了!也許有人會問,誰會這樣製作麵包?但大家要明白,這只是為了便於計算而簡化的麵包製作過程。那麼,我們又該如何計算麵包的交換價值呢?首先,麵包消耗了1千克麵粉。那麼,此時1千克麵粉的交換價值會完全轉移到麵包上。
 1塊麵包的價值=1千克麵粉+(4)
此時,麵包機又會對麵包價值的形成產生何種影響呢?麵包工廠的麵包機要不停地運轉,因此許多人都不知道怎麼去計算。但只要我們聯繫麵包機的壽命,就不難猜出它所貢獻出來的價值。在式(2)中,我們設定機械的壽命為生產1萬塊麵包。同時,麵包機的交換價值是1萬勞動時間。由於麵包機在生產1萬塊麵包之後會結束自己的"生命",因此1萬塊麵包裡將包含麵包機的全部交換價值,即1萬勞動時間。
那麼,一塊麵包會分擔多少勞動時間呢?很簡單不是嗎?1萬勞動時間除以1萬塊麵包,就等於每塊麵包的勞動時間。是的,麵包機向每塊麵包轉移了1勞動時間的交換價值。若用專業術語來表達就是折舊(depreciation)。至此,式(4)的謎底便迎刃而解。如此一來,式(4)就要變為
 1塊麵包的價值=1千克麵粉+麵包機的折舊費用?(5)
好了,那麼,剩下的那個問號又代表著什麼呢?此時,我們已經確認了"生產資料",即麵粉和麵包機對麵包價值形成的貢獻。正如我們所見,它們將自己的價值原封不動地轉移到了麵包上。那麼,剩下的是什麼呢?那就是工人的勞動力。對應式(3)中生產力的定義,我們可以解釋為:如果工人利用麵粉和麵包機生產1塊麵包所需的時間是1小時,那麼,這1小時,便是工人生產麵包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一部分,也就是形成了麵包交換價值的一部分。我們可以將它用下列公式表達出來:
1塊麵包的交換價值=1千克麵粉+麵包機的折舊費用+工人的1勞動時間(6)
現在我們代入具體的數值計算一下:
1塊麵包的交換價值= 1勞動時間+ 1勞動時間+ 1勞動時間=3勞動時間 (7)
正如式(3)中定義的那樣,工人與資本家的約定是一天工作8小時,然後收取每天1塊麵包的工資。接下來的部分就很簡單了!工人每天工作8小時生產出8塊麵包的交換價值是1塊麵包乘以8的總值。
8塊麵包的交換價值=3勞動時間×8=24勞動時間 (8)
由此可見,8塊麵包的交換價值是由8千克麵粉(8勞動時間)、麵包機的折舊費用(8勞動時間),以及工人8小時的勞動組成的。
工人能夠創造出比工資更多的價值

學生2
幸好裡面涉及的數學知識都很簡單。也許,我們應該稱它為算術,而不是數學。不過,突然接觸很久沒有碰過的數學,還是讓我感到有些暈。我們能否先休息一下,然後再繼續聽課呢?
老師:
既然大家都有這樣的想法,那我們就先休息5分鐘,再接著上課吧!想要去洗手間的同學,最好現在抓緊時間,其他同學先回顧一下今天所學的內容。
(5分鐘過後)
老師:
好了!想來大家已經將剛才學習的內容重新整理了一遍。那麼,我們就接著講課吧!大家還沒忘記,形成麵包交換價值的要素都有哪些吧?對,就是麵粉、麵包機,以及工人的勞動時間。然而,這些要素將自己的交換價值轉移到麵包上的方式,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正如前面所說的那樣,麵粉和麵包機會原封不動地將自己的交換價值轉移到麵包上。例如1千克的麵粉會將1勞動時間轉移到麵包上;同樣,8千克的麵粉就會將8勞動時間的交換價值轉移到麵包上。此外,麵包機也會將等同於自身折舊費用的價值,即等同於交換價值的價值量轉移到麵包上。
然而,與麵粉或麵包機等生產資料相比,資本家以每天1塊麵包的代價雇傭工人,將交換價值轉移到麵包的這種方式,與前者存在很大的差異,即從資本家那裡收取每天1塊麵包薪水的工人,並不是將1塊麵包的交換價值轉移到麵包上,而是將等同於自身勞動時間的價值轉移到麵包上。下面,我們用具體的例子證實一下,這個結論是否屬實。
正如式(7)中所表現出來的那樣,1塊麵包的價值是3勞動時間。但是,受資本家雇傭的工人每天只收取1塊麵包的工資卻要工作8小時,而並非上述的3小時。如此一來,每名工人等於是將等同於8勞動時間的交換價值轉移到了自己所生產的麵包上。也就是說,工人轉移到麵包上的8勞動時間的交換價值,要遠遠大於自己每天以勞動力為代價收取的1塊麵包的價值,即3勞動時間。不得不說,這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大家注意,我們現在馬上就要揭露出資本主義社會中利潤形成的過程了!為了便於計算,我們先做如下假設:
1勞動時間=10 000韓元 (9)
(9)表示:用貨幣單位計算時,1勞動時間等於1萬韓元。根據假設,生產10萬元的耳機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是10勞動時間。在這種假設下,我們可以作出更加詳細的計算。下面是上一堂課講解過的資本的總公式的升級版本:
M - C(LP, MP) - P - C - M
至此,我們一直在講述麵包的生產過程,想必大家都明白,它相當於上面公式中的P(生產過程)環節。正如式(8)的結果告訴我們的那樣,1名工人每天工作8小時,並生產8塊麵包。而通過生產過程製作出8塊麵包的行為相當於上面公式中的P - C′部分。P表示製作麵包的生產過程,而C′則表示通過生產過程製作出來的商品,即麵包。從式(8)的結果中,我們可以得知,1名工人1天製作出來的8塊麵包所代表的交換價值是24勞動時間。
接下來,資本家又會採取何種行動呢?上面資本的總公式最後部分為C - M′,即剩下的環節正是資本家將生產出來的麵包拿到市場去賣,然後獲得貨幣的過程。倘若資本家將1名工人用1天時間製作出來的8塊麵包拿到市場,並"原封不動地"按照其原有的交換價值與貨幣進行交換,則等於24萬韓元。因為8塊麵包的交換價值是24勞動時間,因此可以根據式(9),表現為貨幣24萬韓元。正如我們在前面強調的那樣,所謂的"原封不動"的交換則意味著進行等價交換",即不會追加利潤,只換取等同於麵包價格的貨幣。
好了!接下來,我們再次按照資本的總公式,對這一過程進行一下整理。為了便於計算,我們假設工廠裡只有1名工人在工作,則公式為
M - C(LP, MP) - P - C - M
其中:
M - C(LP,MP)表示資本家用最初的資本金購買生產資料(MP)和勞動力(LP)的行為。它是由1名工人1天的工資和製造8塊麵包所需的生產資料代表的交換價值組成的。1名工人1天的工資是1塊麵包。1塊麵包的交換價值是3勞動時間,也就是3萬韓元。麵粉8千克(8勞動時間)和麵包機的折舊部分(8勞動時間)加起來就是16勞動時間,即16萬韓元。因此,在M-C(LP,MP)過程中,所需的初期資本金M30 000+160 000=190 000,即19萬韓元。也就是說,資本家花去了19萬韓元的初期資本金。
C(LP,MP)- P則表示麵包工廠用初期資本金19萬韓元(M)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進行麵包生產的過程。確切地說,是受資本家雇傭的工人用麵粉和麵包機制作麵包的過程。
P - C′表示通過生產過程(P)製作出8塊麵包(C)的行為。按照式(8)8塊麵包的交換價值等於24勞動時間。
C- M′表示資本家將工人1天製作出的8塊麵包,拿到市場去賣,同時換取貨幣的過程。正如之前我們所計算的那樣,資本家獲得24萬韓元。
起初的M是多少呢?是19萬韓元。但是經過了一連串的交換過程,資本家又回收了多少資金呢?是24萬韓元。整整增加了5萬韓元。這增加的5萬韓元,資本家會以利潤的名義,放進自己的腰包。之前,在分析生產過程的時候,我們就曾發現了資本家拿走的這5萬韓元的利潤來源。
是的!這些利潤就是來源於工人的勞動。雖然工人每天都會收取1塊麵包(3萬韓元)的工資,但每天都要工作8小時。通過這樣的勞動,工人會給每天自己生產的8塊麵包賦予8勞動時間的交換價值;儘管作為1天的工資,他只獲得了相當於3勞動時間的1塊麵包。假如從工人給麵包賦予的8勞動時間,減去他從資本家那裡收取的3勞動時間就是5勞動時間,即5萬韓元。
事實上,資本家以"利潤"的名義獲得的部分要遠遠多於工人每天工作所得的工資。
學生3
天啊!竟然會有這樣的事情!記得老師在第一堂課上就曾說過,馬克思的《資本論》是對資本主義社會剝削結構的分析,現在看來果然是這樣!倘若採用這種運營模式的麵包工廠雇傭了100名工人,那麼,資本家能從每個人的身上獲得5萬韓元的利潤,而總利潤等於是5萬韓元乘以100,即500萬韓元。在這種社會結構下,資本家想不富起來都難啊!因為100名工人每天工作8小時,但其中的5小時完全是在為資本家創造利潤而工作。假如真的是這樣的情況,那又與之前的奴隸社會有什麼區別呢?這樣的結果真是令人難以接受。
商品的價值是由不可變資本、可變資本和剩餘價值構成的

老師:
我的話還沒有結束,還請同學們耐下性子,繼續聽下去。在這裡,我們還需定義幾個新概念。
我們剛才說過,在麵包工廠只雇用1名工人的情況下,資本家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所需的初期資本金(M)19萬韓元。我們可以使用下面的概念分析這份初期資本金。
之前所提到過的麵粉、麵包機等所謂的生產資料會在生產過程中,將自己的交換價值如數轉移到商品上面。類似於這種將生產資料自身的交換價值原封不動地轉移到產品中,用於購買這些生產資料的資本,我們就稱為不可變資本(Constant Capital)。我們取Constant Capital中的第一個字母C來表示不可變資本,但你們別將它與商品CommodityC弄混淆。不可變資本中的"不可變Constant"一詞具有"原封不動地轉移自身價值"的含義。
相反,用於雇傭工人的資本,我們就稱為可變資本(Variable Capital)。正如我們之前驗證過的那樣,由於工人創造出來的價值超過了它們本身收取的薪水,因此我們才會使用"可變"一詞。畢竟,每天收取1塊麵包工資的工人會通過每天8小時的勞動創造出等同於8勞動時間的交換價值。在這裡,我們同樣會取Variable Capital的頭一個字母V來代表可變資本。
工人每天用8小時的勞動生產出8塊麵包的交換價值。我們可以通過上述的概念將這句話重新整理一遍。
麵粉8千克:8勞動時間
麵包機的折舊:8勞動時間
工人每天的工作時間:8勞動時間
工人1(8小時)的工資:1塊麵包=3勞動時間
不可變資本C= 8勞動時間(麵粉8千克)+ 8勞動時間(麵包機的折舊)=16勞動時間=16萬韓元
可變資本V=3勞動時間(工人1天的工資)=3萬韓元
要知道,資本家在購買不可變資本C和可變資本V時所投入的費用是初期資本金(M)19萬韓元。而通過生產過程,製作出來的8塊麵包的價值則可以理解為:
8塊麵包的價值=8千克(8勞動時間)+麵包機折舊(8勞動時間)+
工人8小時的勞動(8勞動時間)=24勞動時間
其中,"8千克(8勞動時間)+麵包機折舊(8勞動時間)"部分相當於我們之前所說的不可變資本。因此,我們可以用C(不可變資本)來表示。倘若將C代入公式,就會變成:
8塊麵包的價值= C(16勞動時間)+ 工人8小時的勞動(8勞動時間)=24勞動時間
那麼,工人8小時的勞動又該如何分析呢?在工人18小時的勞動中,3小時是與自身的工資3萬韓元相對應的部分。因此,這3小時可以用工資,即可變資本V來表示。那麼,我們再次將它代入公式中:
8塊麵包的價值= C(16勞動時間)+V(3勞動時間)+5勞動時間=24勞動時間
現在還剩下對5勞動時間的解釋。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將工人們無法算到自身工資裡的5小時,即完全為資本家個人的斂財而工作的5小時稱為"剩餘勞動";而對於通過這5小時的剩餘勞動形成的5勞動時間的交換價值,馬克思將其稱為"剩餘價值"。由於英文中剩餘價值Surplus Value的頭一個字母是S,因此我們將用S來表示剩餘價值。那麼,代入S之後,公式會變為
8塊麵包的價值= C(16勞動時間)+V(3勞動時間)+S(5勞動時間)=24勞動時間
至此,我們不難看出,通過8塊麵包表現出來的商品價值,總的來說是由3個要素構成的,即由代表不可變資本的C、可變資本的V和剩餘價值的S構成。經過簡化之後,我們可以得到如下公式。這個公式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牢牢記住,即:
商品的價值=C(不可變資本)+V(可變資本)+ S(剩餘價值)
學生3
原來不僅是8塊麵包,其他所有的商品價值都是由這3個要素構成的。我一直以為,工人收取的工資代表了他的勞動量,因此工資就是"勞動的代價",但是您所講述的話讓我明白了,事情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老師:
這位同學剛才點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你說得沒錯,工資並不是"勞動的代價"。在《資本論》中,馬克思指明工資並非是"勞動的代價",而是"勞動力的代價"。假如工資是勞動力的代價,那麼,生產8塊麵包的工人,就要收取8萬韓元的工資,而不僅僅是3萬韓元。當然,在現實中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正如前面所說的那樣,工資是"勞動力的代價",即工人收取的工資只是以維持自身勞動力為目的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如果有的同學還是無法理解這句話,那麼請在下課後重新溫習一下之前學過的內容。
馬克思曾導入"剩餘價值"的概念,證明:在麵包工人18小時的勞動中,只有3小時是為自己付出的,而其餘5小時完全是無償獻給了資本家。我在上第一堂課的時候也說過,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之所以被稱為剝削社會,是因為奴隸主和封建領主剝奪了他人的勞動成果,即奴隸和農奴的勞動成果。從結果上來說,資本家將工人生產的剩餘價值據為己有,這一點與奴隸主或封建領主毫無差別。資本家將工人們辛苦工作所創造出的勞動成果標上"利潤"的標籤,然後放進了自己的荷包。這就是資本主義社會隱蔽的剝削結構。
正如之前的一位同學所說,倘若某位資本家雇傭了100名麵包工人,那麼,資本家就能從這些工人的身上剝削相當於500勞動時間的剩餘價值,即由於每一名工人每天都會多做5小時的"剩餘勞動",因此5小時乘以100就能得到每天500小時的剩餘價值。
5勞動時間/(每個工人的剩餘價值)×100=500勞動時間
100名工人每天多工作的500小時,就是為了給資本家服務。在這樣的社會機構中,資本家所獲取的暴利令人咂舌。試想,每天都有100名工人多為你工作5小時,是不是覺得很壯觀?從這種角度來說,"工資工人"無疑就是現代版的"奴隸"。只是這種"剝削"掩藏得十分隱蔽,使得大多數人每天甘當"工資奴隸",自己卻毫不知情。不得不說,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統治模式。
這就是導致無數勤勞工作的工人和平民一輩子陷在貧窮之中,而少數的資本家卻是家財萬貫、富可敵國的根源所在。在資本主義社會這種隱秘的"剝削"之下,依附於資本家的工人不論怎樣拼命地工作,都無法擺脫貧困的枷鎖。
在資本主義社會,工人就是"工資奴隸"

學生1
這真是一個殘酷的現實。那些大型企業的社長成為富豪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畢竟他的手下有那麼多"工資奴隸"會為自己貢獻剩餘勞動。我十分懷疑,在資本主義社會裡,但凡"富有",就意味著道德的淪喪嗎?
老師:
對於這些問題,我們之後討論的機會還很多。今天講述的內容有點難度,我們就不再對其他內容多做議論了!不過在這之前,為了讓大家的思路更加清晰,我還要再做一個補充。
對於麵包工人每天的工資只有3萬韓元(3勞動時間)的含義,我們可以從其他方面進行分析。事實上,這句話還可以理解為:我想要維持當前程度的生活水準,則只需每天工作3小時。因為,在工人每天勞動的8小時中,只有3小時是為自己而勞動的。要知道,富人們聲稱縮短勞動時間會讓經濟走下坡路,這些話根本就是天大的謊言。從這種角度來看,我們有充分的空間可以縮短每日的工時。即使工人縮短勞動時間,縮減的不過是被資本家所剝削的"剩餘勞動"罷了!而資本家之所以堅決反對縮短勞動時間,完全是出於對自身利潤縮減的一種本能的抵抗。
在這堂課上,我們揭示了利潤的來源,弄清了所謂的利潤就是從"被資本家奪走的、剝削的勞動(剩餘價值)"中產生的這一事實。這就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出的"剩餘價值論"。此外,我們還學到,工資絕非等同於"勞動的代價",而是"勞動力的代價"。今天我們所學的內容是馬克思《資本論》的核心內容,因此若有不明白的同學,回去之後一定要根據筆記上的內容,從頭至尾認真複習一遍。
思考題:
1. 解釋M - C(LP, MP) - P - C- M′公式的含義。
2. "勞動力"的價值是由什麼決定的?
3. 解釋"在生產過程中創造出來的新的價值來源於工人們被資本家剝奪的勞動"這句話的具體含義。
4. 解釋不可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間的區別。
5. 解釋"商品的價值= C(不可變資本)+V(可變資本)+ S(剩餘價值)"公式的含義。
6. 工資並不是"勞動的代價",而是"勞動力的代價"。這是為什麼呢?
7. 資本家獲得的利潤從何而來?
第五章 為了自己,你是否應該更認真地為資本家工作呢!

人們以為《 資本論 》是講述社會主義的書籍。
天!我只是分析了資本主義而已!
老師:
在上一堂課上,我們學習了生產過程中利潤形成的具體形式。大家應該記住了"剩餘價值""不可變資本""可變資本"等詞彙的含義吧?或許有些內容對大家的原有思想造成了較大的衝擊。畢竟上堂課的內容赤裸裸地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結構。
學生1
我是經濟管理系的學生。在上專業課的時候,我們只學習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等"制度經濟學"的相關內容。可是在上一堂課上,突然接觸到馬克思《資本論》的剩餘價值論,所以我現在的思維非常混亂。由於它的出現徹底動搖了我之前的思維和邏輯,因此更讓我感到不知所措。我不知道該如何接受這樣的事實。
學生2
我是學習電子工程學的學生。我一直以為那些富有的CEO都是憑藉自己的努力才積累如今的財富,因此我發自內心地崇拜他們。雖然也有一些企業會做出違背道德的事情,但"取財有道"的精神在各企業中還是佔據多數的。倘若馬克思所說的話確鑿無疑,那麼,資本家手中的"財富"就變成了資本家對工人所創造勞動成果的巧取豪奪。這樣的事實真是讓我沒有辦法接受。
老師:
我完全能夠理解大家現在的感受,之前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在理解馬克思的《資本論》之後,我受到了很大的衝擊,但是隨著對《資本論》學習的加深,我發現《資本論》竟然比任何一套理論都能準確地說明資本主義社會裡發生的各種現象。那麼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要深入學習馬克思的剩餘價值論。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就是資本家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而採取的"絕對剩餘價值生產"。這個詞是不是很難理解呢?但是不要擔心,當這堂課結束的時候,相信大家一定會對它非常熟悉。
絕對剩餘價值生產

老師:
今天,一位特殊的人物將會在我們的故事中登場,他就是金狗蛋先生。金狗蛋先生是一位專業麵包師,在一家麵包廠工作。作為麵包師,金狗蛋先生也會像我們之前所說的那樣,在麵包廠裡每天工作8小時。因此,我們可以按照以下兩種要素對金狗蛋先生每天8小時的勞動進行一番分析。
金狗蛋先生的8勞動時間=必要勞動(3勞動時間)+剩餘勞動(5勞動時間)
這裡出現一個新詞,也就是"必要勞動"。現在,我就給大家解釋一下什麼是必要勞動。我們假設金狗蛋先生也與其他工人一樣,每天以收取1塊麵包作為酬勞。正如之前所講的內容一樣,1塊麵包的交換價值是3勞動時間,換算成貨幣便是3萬韓元。我們可以將它按照如下的公式變現出來:
金狗蛋先生的日薪=1塊麵包的交換價值=3勞動時間=3萬韓元
如此一來,在金狗蛋先生18小時的勞動當中,屬於自己日薪的勞動時間是3小時。在這3小時裡,他將等同於自己日薪的交換價值轉移到了麵包上。此時,在每天的8勞動時間中,相當於金狗蛋先生日薪--1塊麵包的3勞動時間,我們就稱為必要勞動;而資本家以利潤的名義從金狗蛋先生那裡奪去的5勞動時間,我們則稱為剩餘勞動。
學生3
在上一堂課裡,我們將工人的工資定義為"可變資本"。不過,這次又稱它為"必要勞動",這讓我感到很迷惑,這兩個詞彙之間是否也存在著某種區別呢?
必要勞動和剩餘勞動

老師:
沒錯,這兩者之間確實存在著區別。正如上一堂課所講的那樣,"不可變資本""可變資本"是根據生產過程中以價值轉移的方式區分出來的概念。"生產資料"會原封不動地將自己的價值轉移過去,因此屬於"不可變資本";而"勞動力"則能夠將超出自身交換價值的價值轉移到產品中,因此屬於"可變資本"。相反,所謂的"必要勞動"是指工人每天的勞動時間當中,屬於他們工資部分的時間。因此,它們兩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言歸正傳,我們再回到金狗蛋先生的例子中去。金狗蛋先生完全不知道一天8小時的勞動當中,只有3小時的時間才是真正為自己工作的時間,甚至還認為他的日薪是完全符合自己一天8小時勞動的報酬所得。事實上,抱有這種想法的人不止是金狗蛋先生一人。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大部分工人都處於這種蒙昧的意識當中。儘管工資是"勞動力的代價",但他們往往將工資誤認成"勞動的代價"
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誤解,很大程度上與大部分公司以"後付費"的方式支付工人工資的行為密不可分。因此,一個月辛勤工作之後獲得的工資,很容易就會讓工人認為這就是自己一個月"勞動的代價"。此時,工人根本無法區分在自己的勞動時間中,多少時間是為自己勞動的,又有多少時間是被資本家無情剝削的。假如是在奴隸社會或在封建社會,那麼無論是在時間上,還是在空間上,都會明確地顯現出被剝削的行為。對於這個問題,我在第一堂課上就曾講解過。忘記的同學請回去之後再翻看一下第一堂課的筆記內容。
好了,我們再次回到原來的話題當中。金狗蛋先生所就職的"呆頭呆腦"麵包食品公司是一家每天只工作8小時,而且嚴守上、下班時間的"好公司"。公司的老闆為人不錯,不會像其他老闆那樣愛挑職員的毛病。另一方面,金狗蛋先生的鄰居--金牛蛋先生所就職的"傻裡傻氣"麵包食品公司與"呆頭呆腦"公司一樣給工人支付3萬韓元(1塊麵包)的日薪,但會要求工人每天工作10小時。為了方便計算,從現在開始,我們會將工人的日薪設定為3萬韓元,而不是1塊麵包。
金牛蛋先生雖然對公司延長下班時間的事情頗有怨言,但由於自己沒什麼技術,加上生活所迫,只能在"傻裡傻氣"公司上班。下面,就讓我們來分析一下他們兩人每天勞動時間的分配情況吧!
金狗蛋("呆頭呆腦"公司)
每天8勞動時間=必要勞動(3勞動時間)+剩餘勞動(5勞動時間)
金牛蛋("傻裡傻氣"公司)
每天10勞動時間=必要勞動(3勞動時間)+剩餘勞動(7勞動時間)
從上面的公式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兩人的必要勞動時間是相同的。因為他們兩人的日薪都是3萬韓元。正如之前我們所設定的那樣,3萬韓元的貨幣價值等同於3勞動時間,因此他們兩人的必要勞動時間都是3勞動時間。另一方面,金狗蛋先生的剩餘勞動是5勞動時間,而金牛蛋先生的剩餘勞動則是7勞動時間。至此,我們不難看出,在兩家公司給工人支付相同工資的情況下,金牛蛋先生所就職的"傻裡傻氣"公司給工人分配了更多的工作,因此在"傻裡傻氣"公司中,資本家所佔有的"剩餘勞動"會比"呆頭呆腦"公司多出2小時。雖然這句話不難理解,但我們還是要做更詳細的說明。
我們先從資本家的立場上考慮,"剩餘勞動"的增加會帶來什麼樣的利潤變化呢?下面的公式是我們在上一堂課講解過的內容,大家都應該很熟悉了!今天我們還會用到它,所以我就順便將它寫了下來:
麵包1千克=1勞動時間(1)
麵包機1=1萬勞動時間(2)
(麵包機的壽命:生產麵包1萬塊麵包)
工人1(8小時)的薪水=1塊麵包(3)
(生產力:1名工人通過1小時的勞動,生產出1塊麵包)
"呆頭呆腦"公司的金狗蛋先生每天工作8小時,共可生產出8塊麵包。那麼金狗蛋先生生產的這8塊麵包的價值就可以這樣表示:
8塊麵包的交換價值=麵粉8千克(8勞動時間)+麵包機的折舊(8勞動時間)+工人的勞動時間(8勞動時間)=24勞動時間
同時,"傻裡傻氣"公司的金牛蛋每天需要工作10小時,能夠生產10塊麵包。金牛蛋先生生產的10塊麵包的價格可以這樣表示:
10塊麵包的交換價值=麵粉10千克(10勞動時間)+麵包機的折舊(10勞動時間)+工人的勞動時間(10勞動時間)=30勞動時間
上述的內容應該不難理解。那麼,現在我們就要利用這些公式,計算出兩家公司的資本家各自賺取的利潤。但是想要將它們計算出來並加以比較,我們就要先將上面的兩個公式轉換為下面這個公式的形態:
商品的價值= C(不可變資本)+V(可變資本)+S(剩餘價值)
大家還記著上面的公式吧?在上一堂課裡,我們已經研究了構成商品價值的三要素,並對上述的公式進行了分析。那麼,現在就將金狗蛋先生和金牛蛋先生的情況轉換為上述公式的形態,看看會得出什麼樣的結果。
金狗蛋先生:
8塊麵包的價值= C(16勞動時間)+V(3勞動時間)+S(5勞動時間)=24勞動時間(4)
在金狗蛋先生生產的8塊麵包的價值中,不可變資本C(16勞動時間)表示"生產資料",即麵粉和麵包機的交換價值;而可變資本V(3勞動時間)則表示"工資"的部分。此外,剩餘價值S(5勞動時間)自然是代表資本家以利潤的名義無償佔有的部分了!
金牛蛋先生:
10塊麵包的價值= C(20勞動時間)+V(3勞動時間)+S(7勞動時間)=30勞動時間(5)
在金牛蛋先生生產的10塊麵包的價值中,不可變資本C(20勞動時間)表示"生產資料",即麵粉和麵包機的交換價值;而可變資本V(3勞動時間)則表示"工資"的部分。此外,剩餘價值S(7勞動時間)自然是代表資本家以利潤的名義無償佔有的部分了!
大家都理解了嗎?假如仍有什麼疑問,也許是你對之前所學習的內容沒有掌握扎實,所以一定要拿出以前的筆記,重新複習一遍。那麼,在由CVS構成的商品的價值中,資本家作為"費用"記在公司帳簿上的部分又有哪些呢?答案自然是CV兩部分了!
站在資本家的立場上來說,"不可變資本"C是購買生產資料所支出的費用;而"可變資本"V則是購買勞動力所支出的費用。然而,對資本家而言,剩餘價值S又代表著什麼呢?既然它屬於資本家的財富,自然就是所謂的"利潤"。這樣,我們就可以把資本家的利潤率通過如下的方式進行展現。畢竟對資本家而言,投入資金之後所得的利潤就代表著"利潤率"
利潤率=利潤/費用=S/(C+V)
下面,我們就利用這條公式,分別計算兩家公司的利潤率。在計算利潤率之前,我們先假設"呆頭呆腦"公司雇傭了100名工作能力與金狗蛋先生相同的職工;同時,"傻裡傻氣"公司也雇傭了100名工作能力與金牛蛋先生一樣的職工。接下來,我們對兩家公司一天的利潤率進行結算。
"呆頭呆腦"公司有100名職工,每人每天工作8小時,倘若每個職工1天生產8塊麵包,那麼,公司1天便能產出800塊麵包。我們再將它用CVS的形式表達出來。也就是說,將前文所列的金狗蛋先生的情況,即式(4),乘以100就可以了!具體的公式如下:
800塊麵包的價值= C(1 600勞動時間)+V(300勞動時間)+S(500勞動時間)=2 400勞動時間
將這個公式裡面的CVS值代入"利潤率"公式中,就會得到如下的結果。事實上,即便只有金狗蛋先生一個人,其結果也是一樣的,只是按100人計算,顯得更接近於現實狀況。
"呆頭呆腦"公司的利潤率=
S(C+V)=500/(1 600+300)=5/19≈26.3%
"傻裡傻氣"公司也有100名職工,但所有的員工都會像金牛蛋先生一樣,每天工作10小時。倘若每名職工1天生產10塊麵包,那麼,公司1天便能生產1 000塊麵包。我們再將它用CVS的形式表達出來。同樣,我們將上述的金牛蛋先生的情況,即式(5),乘以100,具體的公式如下:
1 000塊麵包的價值= C(2 000勞動時間)+V(300勞動時間)+S(700勞動時間)=3 000勞動時間
我們再按照"呆頭呆腦"公司計算利潤率的方法,計算出"傻裡傻氣"公司的利潤率。結果如下:
"傻裡傻氣"公司的利潤率=
S(C+V)=700/(2 000+300)=7/23≈30.4%
學生3
果然,每天多加班2小時的"傻裡傻氣"公司的利潤率比"呆頭呆腦"公司的利潤率高出了約4%。不過,這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支付相同的工資,卻讓工人做更多的工作,然後將勞動成果完全佔有,利潤率自然也就上去了!我總算明白,現在的老闆為什麼總是讓職工加夜班。因為支配工人的時間越多,就越能給自己帶來財富。
不壓榨工人的資本家遲早會遭到市場的淘汰

老師:
這位同學說得很對!事實上,即使不通過這麼複雜的計算,我們也能憑直覺判斷出來。在給工人支付相同工資的情況下,讓他們做更多的工作,屬於資本家的份額(利潤)自然也就多了起來。然而,更加悲劇的事情還在後面!
"呆頭呆腦"公司和"傻裡傻氣"公司都是生產麵包的公司。所以在市場上,這兩家公司處於一種相互競爭的關係當中。然而,對於公司裡的職工來說,"呆頭呆腦"公司明顯要比"傻裡傻氣"公司更好。因為在獲得相同工資的情況下,"呆頭呆腦"公司的職工可以比"傻裡傻氣"公司的職工每天少進行2小時的勞動。當然,這也只是對職工而言。倘若換到公司的立場,說不定又是另外一種局面。
正如我們剛才所說,"傻裡傻氣"公司會盡其所能地對工人們進行壓榨,從而獲得更高的利潤,即賺取更多的錢。比"呆頭呆腦"公司賺了更多錢的"傻裡傻氣"公司,可利用這筆錢打廣告、研究新品種的麵包、引入國外新技術等,在各方面超越"呆頭呆腦"公司,最終在市場上戰勝對方。在與"傻裡傻氣"公司的競爭中敗下陣來的"呆頭呆腦"公司將會被市場淘汰,最終只能關門倒閉。在韓國職業棒球聯盟就有這麼一句話:
"性格最好的教練帶出最垃圾的球隊!"
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下,各個公司之間的競爭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殘酷戰爭。若是不能像"傻裡傻氣"公司那樣盡最大的努力將利潤最大化,遲早會被其他的競爭對手打垮。因此,想要在弱肉強食的資本主義社會裡存活下來,就必須想盡辦法壓榨工人。
但是,資本家不斷追求利潤或剝削工人,並不僅僅是為了擴大自己的財富,享受奢侈的生活。倘若資本家不拼命地追求利潤,不剝削工人,那麼就無法在資本主義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由此可見,這種狀況很大程度上是源於不對別人狠心就只能成為失敗者的這一"生存法則"。當然,在這種法則的影響下,資本家的人性逐漸受到"無限的資本欲望"的薰陶也是不爭的事實。
絕對剩餘價值生產

學生1
這實在是太可怕了!總之,並不是資本家自身的人性促使他們對工人進行剝削,而是為了在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不得已而為之的行為,是這個意思吧?現實真是太殘酷了!
學生2
馬克思《資本論》的內容中竟然還包含著如此傷感的情懷。但任何"制度教育"下的經濟學都無法用科學的方式證明這一點。從某種角度上說,《資本論》等於是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真面目"
老師:
是的。曾經就有人稱,經濟學是一門"傷感的學問"。總之,"利慾薰心"的資本家會想方設法延長工人的工作時間,而這些延長的工作時間,最終會增加剩餘勞動,並以利潤的形式進入資本家的口袋。然而,不論它來自資本家對貨幣的貪欲,還是來自其他競爭對手的壓力,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工人們最終都會受到來自資本家的剝削這一無可辯駁的事實。
對於這種通過延長勞動時間的手段來追求剩餘價值的剝削方式,馬克思稱之為絕對剩餘價值生產。這是一種通過增加剩餘價值的"絕對量"來追求利潤的方式。
學生3
那麼,是不是也存在"相對剩餘價值生產"的概念呢?不知怎的,我總是覺得應該存在著一種與"絕對"相對立的概念。
老師:
這位同學的思維真是棒極了,你說的沒錯,"相對剩餘價值"就是我們在下一堂課所要學習的內容。希望大家回去之後,好好鞏固一下今天所學的內容。
思考題:
1. 什麼是必要勞動和剩餘勞動?
2. 寫下利潤率的計算公式,再說明其中的含義。
3. 在工資不變的情況下,為什麼延長勞動時間會提高資本家的利潤率呢?
4. 為什麼資本家會千方百計地壓榨工人呢?
5. 什麼是絕對剩餘價值生產?
本書精華已為您連載完畢,謝謝閱讀!






 
free counter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