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6日 星期日

東江縱隊「秘救」逾千滯港文化人




東江縱隊「秘救」逾千滯港文化人 
日軍下令報到 限期前「蒸發」無人被捕



1941月12月香港淪陷後,日軍在九龍舉行入城儀式。(資料圖片)




被營救的畫家丁聰所畫漫畫保存在白石龍村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內。(李泉翻攝)



白石龍村被譽為「小延安」,如今這裏已變成了一個高樓林立的繁華工業區。當年數百文化名人居住並生活的舊址,依舊保留下來,成為大營救紀念館。(李泉攝)

【明報專訊】八九六四事件,港人為營救內地民運人士策劃的「黃雀行動」名聞遐邇。而在70多年前,在被日軍佔領的香港,一場逆向的營救居港文化界名人的秘密行動,現在卻知者不多。當時的大營救由活躍省港兩地的東江縱隊負責,從香港救出逾千名文化界人士,掩護他們進入內地游擊區。這次大營救,被1949年中共建政後首任文化部長、著名作家茅盾稱為「抗戰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

明報記者 李泉









周恩來廖承志安排 歷時3個月

從1937年七七事變後,中國內地的抗日戰爭打得十分慘烈,但英國治下的香港仍可偏安一隅,大批內地文化名人來港避戰。到1941年12月日軍佔領香港後,立即頒令要在港文化人限期到「大日本報道部」或「地方行政部」報到,否則「格殺勿論」。中共中央急電中共南方局書記周恩來和八路軍駐港辦事處的廖承志、潘漢年等,要求設法協助旅港文化人士撤離。從1942年1月11日起,在3個多月內,逾千名滯港的文化名人、民主黨派人士及其家眷、國際友人,在東江縱隊護送下從港九各居所神奇「蒸發」,無一人被捕。

走3至4天 從元朗渡河回內地

東江縱隊老戰士蔡松英婆婆的丈夫羅廣志曾經參與了這場「秘密大營救」。她日前向本報憶述了當年的情形。她說,羅廣志曾任香港明新學校校長,香港淪陷後,羅廣志加入東江縱隊港九大隊,負責元朗地區的游擊工作,秘密大營救中,他負責護送文化人士和他們的家屬,由九龍青山道,經九華徑,過荃灣、大帽山,到元朗黃泥墩楊柏(今楊竹南)的別墅「適廬」,歇過腳就到達深圳河邊界,渡河返回內地東江游擊區。這段路程,現時搭車僅需個多小時,當時卻要走3至4天時間。

偷渡過九龍 喬裝難民避崗哨

由於文化名人當年大多分散隱居在港島各處,營救人員幾經周折,才設法找到所有營救對象,安排他們分批偷渡過海,並護送到九龍佐敦道、花園街、上海街等秘密接待站。1942年1月9日,茅盾、葉以群、戈寶權等文化人在駱克道換上老百姓的便裝,打扮成「難民」模樣,避開日軍崗哨,至黃昏抵達銅鑼灣避風塘,登上營救人員準備好的一艘大駁船。鄒韜奮、胡繩、廖沫沙、于伶等人也先後由交通員帶到這裏。次日凌晨,他們分別上了3艘小艇,乘日軍換崗之機疾駛渡海,進入九龍市區,再沿西線入青山道,翻山穿谷,渡過深圳河,於1月13日順利抵達寶安羊台山抗日根據地,即白石龍村。

獲救者暫居寶安白石龍村

獲救的文化人獲暫時安頓在白石龍村,其中短的逗留10多天,長的則住了個多月。驚心動魄的營救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茅盾、著名翻譯家戈寶權、國民黨革委會(民革)創始人之一柳亞子和後來任中國外長的喬冠華等人都多次撰文寫詩,回憶並紀念這次營救以及在白石龍村的日子。

白石龍村當時僅有百多戶人家,卻有「小延安」之稱,是東江縱隊羊台山根據地的中心。今天,這裏早已變成了高樓林立的繁華工業區。但當年數百名文化名人居住並生活過的舊址還是被保留下來,開設了「大營救紀念館」。在紀念館一角,復原了包括兵工廠、草寮招待所及丫髻山後方醫務所等部分遺址。館內一塊巨石上,鐫刻着曾任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題寫的「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12個大字。鄒家華1942年時是隨父親、著名記者鄒韜奮一同獲救的。館內還有一座白色老磚瓦房,原先是天主教堂,抗戰時期,教堂的神父和修女逃走了,游擊隊便用來作被救文化名人棲身之處。

復原保留部分兵工廠草寮招待所遺址

據熟悉白石龍村歷史的民治白石龍股份合作公司董事楊建輝表示,白石龍村三面環山,只有一條小路通出去,直到1970年代都是這樣,後來打通了梅林關,交通才告方便。由於地形隱蔽,一旦發現日本兵,亦可隨時從後山轉移,翻過山走路約3個多小時,就到現在深圳福田區的上下梅林 ,因此被東江縱東選中作為重要基地。

楊建輝表示,白石龍村有不少人參加了東江縱隊,其中村民劉明洲後來還擔任了廣東省公安廳長,但在「文革」期間遭迫害。而部分文化名人藏匿在白石龍村期間,也曾住到劉明洲家中,他說,「劉家因是華僑之家,賺到錢在家建大屋,有羅馬柱,可說是村內首富。另外傷員則被送到村內的一個教堂內養傷。」


險抵白石龍村 文人把酒吟詩作對


受命大營救重任的是在香港的東江抗日游擊隊,包括於1942年2月成立、由香港子弟組成的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當時為營救這些文化名人,游擊隊開闢了陸路和海陸兩條通道,其中東線從九龍前往西貢然後乘船進入內地,轉入惠陽抗日根據地;西線從九龍到荃灣,越過香港最高山大帽山到達元朗,然後渡過深圳河,進入寶安抗日根據地。

游擊隊開闢陸海兩路返內地

1942年1月9日晚,茅盾、鄒韜奮等首批文化界人士開始從香港撤離到深圳的白石龍村。在此後的100餘天,千餘名滯港的抗日文化名人、愛國民主人士及家眷、國際友人,在抗日游擊隊的護送下從香港神奇「蒸發」而無一人被捕。

白石龍村是他們從香港脫險後在內地游擊區停留的第一站。當年文化名人住在這裏後,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的領導們招待大家吃了一頓燜狗肉,讓眾多文化名人高興異常,酒酣耳熱之際,何香凝還賦詩一首﹕「水盡糧空渡海豐,敢將勇氣抗時窮。時窮見節吾儕責,即死還留後世風。」柳亞子也賦詩道﹕「蘆中亡士氣猶嘩,一葉扁舟逐浪花。匝歲羈魂宋台石,連宵鄉夢洞庭茶。轟轟炮火懲倭寇,落落乾坤復漢家。挈婦將雛寧失計,紅妝季布更清華。」

從國軍購數百「難民證」供路途盤查

為進一步保障大營救安全順利向東江上遊的廣東省龍川縣老隆鎮等大後方轉移,中共方面組織籌集資金,一是從國軍「惠龍師管區司令部」購買了數百張「難民證」,以供文化界名人路途盤查和過關卡使用:二是準備賄賂關卡頑軍之用。

同時,負責此次大營救的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中共黨支部書記連貫,利用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積極爭取國民黨左派民主人士營救,還要求時任老隆區長兼電話所長的中共地下黨員黃用舒利用其特殊身分,與駐隆國軍和地方軍警拉攏關係,疏通關卡,為抵隆的文化名人和愛國民主人士能安全出入旅館以及轉移粵北韶關做好準備工作。























Flag Count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