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3日 星期一

08月03日 後佔中第231天 否決政改方案後第46天






08月03 後佔中第231
否決政改方案後第46








陳文敏爭做副校曾落選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甘瑜)反對派一直要將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推上副校長(學術人力資源)一位,塑造陳文敏不升職就不合理的論調,而陳文敏則一再「扮清高」指自己不在意。不過本報發現,陳文敏早於2013年就競逐過港大另一副校長職位,當時同樣有媒體配合,將「有份選」變成「已獲薦」,更大字標題形容「陳文敏將收拾港大山頭」為他造勢。然而兩個月後,校方公佈由另一人出任該職,可見陳文敏「冇得升」早有前科。事實上去年起陳再被揭示連串問題,包括被質疑學術領導能力欠佳,更在「秘密捐款」事件中被裁定「不符預期標準」。有學界人士認為,若之前陳文敏未被爆有問題仍然落選,過去兩年間其履歷「扣分位」處處卻可以升職,實在難以說得過去。

反對派近月持續以「助選團」姿態為陳文敏選副校長一事搖旗吶喊,勢要營造陳文敏不升職就於理不合的感覺,包括多次「放流料」指陳「已獲薦」,是因「被干預」、「被拖延」才不能被委任。本報翻查資料,發現有關手法其實似曾相識,原來陳文敏早於2013年就競逐過港大行政及財務副校長一職,而當年同樣有《壹週刊》在遴選期間放料,指他獲推薦升任副校長,又宣稱其任命「正等待校務委員會拍板通過」。

敗給康諾恩 當時稱尊重學校決定

不過,實際上,在有關報道兩個月後,港大最終委任當時蘇格蘭阿伯丁大學秘書及營運總監康諾恩擔任該職。另一方面,陳文敏在遴選期間對事件保持緘默,事後則向媒體承認落選,並指任命權在港大,稱自己絕對尊重學校決定,不會感到失望。

事隔不足兩年,陳文敏捲土重來再選副校,但又說自己不在意個人前途;是次他不單自己「爆響口」,指自己獲遴選委員會推薦為副校長的建議人選,更多次批評港大於委任該職位方面的工作,態度與前大有轉變。

回顧兩年之間的差別,陳文敏除了變得更「主動開口」之外,其今時今日的「履歷」更是較兩年前「花」得多。兩年前陳文敏沒有被揭發任何問題,更被指獲得港大各院長推薦;現今的陳文敏卻是極具爭議性的人物,問題多多(見另稿),其中去年被揭發、最轟動社會的「秘密捐款」問題,早前就被負責調查事件的審核委員會批評其表現「不符預期標準」。有關報告正交由大學資深管理層跟進,意味事件仍未告一段落。此外,其學術領導能力不濟的問題,也在最新一輪的RAE(研究評審工作)中表露無遺。

對於陳文敏履歷表降級卻想職位升級,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在接受規報訪問時表示,有關情況值得校方加以考慮,「如果他上次沒有缺點,但今次有這樣的『扣分位』,又被批評在處理捐款問題上『不符預期標準』,學術領導方面又未能證明有大進步,卻又可以升職,就比較難說得過去。」

雖然陳文敏一直想淡化捐款和RAE的問題,但張民炳認為,兩件事對升職而言都有很大影響,「就以RAE來說,如果法律學院在其領導下表現極佳,這個功他領不領?所以不能說不影響。」他又指,陳文敏現時立場明顯,會令人憂慮升職後會偏袒個別陣營人士,而該職位屬校內高層,校方應認真考慮再作決定。

蔡國光籲尊重校委會「把尺」

教育評議會主席蔡國光認為,陳文敏能否升職主要看校務委員會「把尺係點」,大家亦應尊重制度,「他現在不論升職與否都有人支持或反對,但相信捐款問題、RAE和他的資歷及貢獻,都是很重要的考慮。」


高等院校教職員會聯會主席岑嘉評則表示,即使不談陳文敏新增的問題,其學術資歷是否足以令他升任該副校長職位就已經成疑,「外國很多院校都會找講座教授做這類個位,但陳文敏的學術資歷似乎略有不足,現在很明顯是有人給壓力學校想要讓他升職,但讓他掌管學術和人力資源,是否能服眾呢?」



黨報:陳文敏退選是維護港大最佳選擇 



內地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署名文章,談到港大遴選副校長(學術及人事資源)風波,表明若港大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退出候選副校長,就是維護港大及社會共識的最佳選擇。

文章先指出,事件發生經過,電視畫面已有全面報道,當中的是非曲直,公衆內心自有評斷,「在香港媒體看來,由人選爭議、到校務委員會會議被學生衝擊佔領、校委被非法禁錮,事件持續發酵,背後一直有始作俑者」。

文章之後批評,這次部分港大激進學生包圍校委會、衝入會議室、「推倒」及造成校務委員受傷、阻止傷者送院,完全不近人情,違背常理,「激進學生的暴力行為,讓整個香港社會爲之錯愕不已。香港最悠久的大學卻發生最粗暴的場面,這是大學的悲哀還是社會的悲哀? 」

文章稱,這些激進學生「無法無天」和「完全失去理智」,原因包括思維激進、反對派「洗腦」和煽動教唆,以及過往同類案例判刑判罰無阻嚇作用。

文章又反問學生和家長:「為了反對派要將(港大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捧』成港大副校長,身為學生者甘冒觸犯刑事罪風險去進行暴力衝擊,值得嗎?倘若被拘捕、檢控、定罪及留下案底,那就是一輩子的影響,值得嗎?」

文章提到,港大副校長遴選工作屬港大內政,人選任命權在校委會,委員根據自身判斷作出決定,「外人無從置喙」,「但在副校長遴選中,以公民黨為首的反對派,以 『捍衛大學自主』為名,粗暴破壞大學自主。香港大學演變成今日之模樣,校譽受到嚴重損害,政治中立受到嚴重質疑,理性力量遭到破壞,所有這些都源自於『佔中』,以及因「佔中」而出現的種種政治爭鬥」。

文章最後指出,「如果堅持要『霸王硬上弓』,即便陳文敏當上了副校長,只要他仍然在任一天,爭議與質疑就不可能停止。而港大百年來幾經辛苦建立起來的學術地位、國際聲譽、理性思辨的傳統,都會隨之而剝落。」作者總結認為,「如果陳文敏真的一如他自己所言的『不看重』是否被委任,那麽,以退為進,退出候選,是維護港大、維護社會共識的最佳選擇」。

盧寵茂轟有醫生掛住鬥爭冇救人 片段證實唔係咁喎




於上星期的港大校委會會議中,聲稱有腳傷的校委盧寵茂醫生,今日(8月2日)再一次接受傳媒訪問,於商台節目中申冤,除了否認插水之外,更表示「我受傷喇,我邊度無恥呢?」 

在訪問中,盧寵茂又提到當時曾要求一名醫生求助,他指當時見到一名醫生,並曾想請他勸走阻住去路的人士,但盧指該名醫生的反應是「與我何干」,他表示當時自己不懂反應,但事後再想起時,就反問為何政治鬥爭,會令到一名醫生忘記了救人的天職,並對此感到十分傷心。 

不過《無綫新聞》翻查當日片段之後,發現當日在場的校友關注組成員歐耀佳醫生,其實不斷呼籲在場人士散開,但並不成功,並曾用咪表示「大家聽住,大家聽住,佢隻腳係有傷,唔該畀佢出去,唔該畀佢出去」,至於在場的另一名醫生袁國勇亦曾作出協助。 

歐耀佳在接受《無綫新聞》訪問時表示,對於盧寵茂的講法感到意外,表示自己已經盡了本份,亦不認為自己忘記了醫生救人的天職。



盧寵茂指有醫生忘救人 片段見歐耀佳喊「畀佢出去」




【明報專訊】喺上周二學生衝擊港大校委會事件中送院嘅校委盧寵茂,噚日喺商台節目《政好星期天》話,受傷後被示威者圍住上唔到白車,曾經想搵過一個醫生幫手叫人讓路,對方話「關我咩事呀,呢啲人唔係我叫嚟」,盧寵茂話「佢好似講得有道理,但事後我不斷喺度諗,點解政治要鬥爭,令一個醫生將救人嘅天職完全唔記得,呢樣嘢我真係非常之傷心」。

Emily問佢係咪講緊當日有份組織港大校友關注組集會嘅歐耀佳醫生時,佢答「天知」,又話講道理嘅人會明白佢,而佢亦會忍一時風平浪靜。歐耀佳就「對號入座」並呼冤,話佢有幫盧寵茂開路。

睇番新聞片段,當晚照顧盧寵茂嘅袁國勇同歐耀佳講,「你係醫生嚟㗎嘛,你喺前面開路啦」,歐回應「我係醫生,唔係幫手」。歐同Emily講,當時佢解釋「我叫佢哋(堵路者)唔走」,盧寵茂聽到就「充滿仇恨」咁望住佢話「你睇吓你哋搞成咁」,歐即刻開咪大聲話「你諗清楚係邊個搞成咁,係校委會所做嘅嘢」。

歐稱被質疑感失望

歐醫生話堵路嘅唔係校友關注組嘅人,佢早已經企喺欄杆嗌咪勸人讓開。Emily睇無綫新聞片,見佢真係有大嗌「佢隻腳有傷,麻煩畀佢出去」。歐醫生話可能當時太混亂,盧寵茂聽唔清,「但佢識我咁耐都覺得我會做呢樣嘢(唔救人),我都好失望」。


歐醫生話,1981年佢喺港大讀醫時住聖約翰堂,同低兩屆嘅盧寵茂一齊踢波,好熟吓,畢業後又一齊喺醫管局轄下委員會做委員,過去非常欣賞同尊重佢。之但係去到舊年,盧公開批評佔中係癌症,歐醫生就話生癌嘅係政府。



盧寵茂:冇講過所指的醫生是歐耀佳,傳媒點寫我控制唔到



上星期的港大校務委員會,盧寵茂疑因插水而受傷。早前他出席商台節目時表示,他被圍上不到救護車時,曾向一名醫生求助,但對方的反應是「與我何干」,認為有醫生因政治鬥爭而忘記救人天職,矛盾指向校友關注組有醫生成員歐耀佳。不過,今早商台節目轉述盧寵茂的電話回覆時,他表示「冇講過所指的醫生是歐耀佳,傳媒點寫我控制唔到。」

今早商業電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嘗試訪問盧寵茂,但對方表示事忙推卻,只就事件回覆一句「冇講過所指的醫生是歐耀佳,傳媒點寫我控制唔到」。主持人不滿盧的說法,他沒有開名,但描述對方是校友關注組成員,又是專業醫生,答案呼之欲出。如果真的覺得對方醫德有問題,應該開名。

當日盧疑因「插水」受傷後,被圍堵不能上救護車。他指自己曾向一名醫生求助,但對方沒有施以援手,令他覺得「為甚麼要有政治鬥爭,令一名醫生將救人天職完全忘卻,這事令我十分傷心」,矛盾直指在場的校友關注組成員歐耀佳醫生。

不過,根據傳媒所拍攝的影片,歐耀佳有呼籲人群散開,但不成功。事後歐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對盧的說法感到意外:「聽完的時候,這樣說都可以?我真的這樣想,因爲事實上當時自己曾經出於好心,走過去想了解〈盧寵茂〉情況,亦嘗試替他勸群眾走開,讓他出去,我覺得盡了自己本份,〈當時〉初步看法是外傷,當時群眾如果是我所不能處理,就只好交由保安及警察處理。」


他自問已盡力開路,不認為自己忘記了醫生救人天職。



答盧寵茂:為何這麼多人罵你無恥
譚凱邦

盧寵茂這幾天不斷以受害者的姿態在各媒體接受訪問,並謂政治鬥爭令人瘋狂。其實這幾天最恐怖的,可能是他自己。

首先,我必需指出,盧寵茂老屈歐耀佳醫生。盧寵茂說「有醫生因鬥爭忘了救人」,暗指現場的歐耀佳醫生沒有提供協助。幸好現今科技進步,無論TVB及蘋果的當晚片段皆證實當晚歐醫生確有呼籲在場人士讓路。我在現場,我清楚聽到歐醫生大聲說「畀佢出!畀佢出!」,叫得相當大聲,盧寵茂在歐醫生身旁,盧及歐亦有對話,理應聽得相當清楚。很明顯,盧寵茂有老屈歐耀佳醫生之嫌。

可能,盧的心底裡是怪歐醫生未能成功叫群眾讓路。群眾不太想讓路,因為盧寵茂已是政治鬥爭的一部份,而他是站在敵方,即是建制投共的一方。或許他仍然以為自己是中立,能置身於政治之外,但他必需問自己一個問題,他有否盡力地阻止「等埋副校」的荒謬議決出現?校委會是投暗票,討論是閉門,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答案。

或許他仍不明白,當他在佔領行動時,發表佔領如癌症的言論,已等同向曾參與佔領行動的年輕人及醒覺的一群宣戰。此外,他更曾用白血球比喻政改,指白血球含量不一定是百分百達標才是正常,跟隨建制派「普選沒有國際標準」的論調。他還能說自己是一個普通的教職員及醫生嗎?

他這幾天的傳媒訪問,企圖將自己置身政治之外,令我想起一個人,就是發完偉論就話自己只是「女人仔」的屈穎妍。當盧寵茂高調反佔中,現在卻說政治鬥爭令人瘋狂。這是一貫建制人士常用的技倆﹗


他不斷問為何這麼多人罵他無恥,或許他太善忘,或以為支持民主的人好善忘。




劉遵義﹕拯救我們的下一代




【明報專訊】我寫這篇評論,並非因為內子嘉軒,作為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的成員,在上周二晚上,參加該委員會會議後,被一群暴徒追截、圍堵、嘲弄、咒罵(我希望他們不是來自一所香港最優秀的高等學府的學生。他們絕對不符合受過教育的人應達的標準)。我寫這篇評論,也並非想就香港大學一名副校長的任命的適當性發表意見。這應該是大學根據法定程式來決定的事情,作為一個以法治為榮的城市,香港能夠,也應該,按照符合法治的要求辦事。但是,我對於我們的一些年輕人當晚的行動深感失望,我對於他們的未來和香港的未來都覺得絕望。

不同的意見 不一定是錯的意見

上周二晚發生的事不應該在任何文明社會發生,更別說是在一個高等學府內。大學是研究、教育和學習之地,是自由開放地交換意見和進行理性論述之地。年輕人可以也應該富有理想主義,並自由地熱烈擁抱他們的信仰,但他們應該對與他們不同的觀點保持開放的態度。否則,他們為什麼要上大學?年輕人應該學會的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對可能與他們不同的觀點保持包容,而且保持謙卑,試圖從這些不同的觀點處學習。不同的意見,並不一定是錯的意見。

上周二晚那種暴徒式的行為讓人質疑,這些年輕人是否已經準備好,能承擔作為成年人的責任?也讓人質疑,他們是否被恰當地養育成人和接受教育?還讓人質疑,那些利用和慫恿他們的「成年人」的動機?最後,也讓人質疑,香港的納稅人的錢,是否應該繼續被用在驕縱這些以自我為中心,對其他人的自由和權利全無尊重和關切的「被寵壞的小混蛋們」身上?

那些參與了上周二晚上的暴徒式行動的人,應該得到教訓,就是做出如此不可接受而且不合法的行為,是會有代價的。小懲大誡,比如監禁一天,或做100個小時的社會服務,會對這些年輕人大有好處。如果這些人真心相信他們自身的正義,他們應該願意為他們的信仰坐牢,就像金大中、曼德拉與曾德成一樣。而且,如果這些暴徒再次不受懲罰便了事,就會鼓勵類似的行為在其他地方發生,被用以爭取不同的訴求,那麼香港就會變成真的無法管治。

我非常遺憾地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上周二晚上的事件在我看來,意味着並非所有香港人都已經準備好接受民主政制。民主並不是比誰喊得大聲,或誰能對其他人的生活造成最大的干擾。民主管治體系成功的一個前提是,需要全面接受法治,而非選擇性接受法治。選擇性接受法治將迅速墮落成暴徒統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對於維護公眾對法律的敬畏和遵守是非常重要的。不執行的法律,或選擇性執行的法律,都是胡鬧,倒不如沒有這法律更好,而且會鼓勵公衆輕蔑法律、不守法和詭辯。

民主管治體系成功的另一個前提是,失敗者要願意大方地承認失敗並接受結果。只要最基礎的制度不受損害,接受競選或者投票的失敗,是完全沒有問題而且值得尊敬的。下次總有機會贏回來。這就是為什麼保持和保護體制的完整性比贏得勝利重要得多。如果失敗者不願意接受失敗,而繼續用非法手段挑戰結果,民主的體系就不能運作,也不能繼續存在(例如泰國)。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就是一個好例子。他有風度地接受了最高法院的判決,即小布殊在佛羅里達州勝出。雖然戈爾可以挑戰這個判決,但如果他挑戰的話,就會引發國家混亂和不穩定。許多人至今仍然相信,當年在佛羅里達州勝出的是戈爾,但戈爾將美國的國家利益和國家體制的完整性放在他個人利益之上。

強迫武力不能贏得人心

我們的年輕人需要被教導,人心不能靠強迫和武力贏得。舉個例子,如果一位男士向一名女士求婚,威脅說要傷害她的家人,或者說如果不應允就自殺,都無助於說服女士答應而非拒絕。我懷疑,即便在這樣的威脅下,也不會有女士就範。實際上,屈服於威脅並沒有什麼好結果。這就是為什麼美國政府堅持不向恐怖分子支付贖金以換回美國人質。如果這些綁架者和潛在的綁架者知道並預期贖金會陸續有來,綁架事件只會更多,而非更少。向暴徒統治屈服也一樣。如果大學這次滿足了這些暴徒的要求,就會產生道德風險,會引發更多的要求。下一個必須滿足的要求可能是全免學費,之後可能是開除給分嚴格的教授。這要什麼時候才到頭?強迫、武力和恐嚇應該在香港,尤其是在一所高等學府,無立錐之地。我希望上周二的事件可以鼓勵我們所有人,無論站在什麼政治立場,都去反思,我們能夠而且應該如何教育和拯救我們的下一代。如果我們的下一代不知禮也不知恥,香港就不會有前途。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並不必然反映與作者相關各機構觀點。)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 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




責「被寵壞的小混蛋」 劉遵義:「暴徒」青年應囚一天



【明報專訊】上周二衝擊港大校委會事件中,委員劉麥嘉軒被示威者包圍,不適送院,其夫、中大前校長劉遵義今日在《明報》觀點版發表文章(刊A28),形容妻子被「暴徒」追截、咒罵,希望他們不是大學生,並認為應對當晚參與暴徒式行動的年輕人「小懲大誡」,如監禁一天,或做100個小時社會服務令。面對各界質疑港大生衝擊校委會會議,學生會會長馮敬恩說,相信圍堵劉太等委員的並非學生,若涉事者有刑責,應承擔責任,但強調學生「佔領」校委會沒錯。

盧寵茂:有朝一日說醫生失職打醫生

另外,港大校委會委員盧寵茂昨在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節目中指學生會聲稱「以武制暴」,他擔心佔領運動後此文化正蔓延,「在內地的醫院很常見,有病人去世,就說醫生有失職,抬棺材放在醫院門口……會不會有朝一日走來瑪麗醫院,衝擊醫院、打醫生」。

劉遵義以〈拯救我們的下一代〉為題撰文,稱對當晚一些年輕人的未來及香港的未來覺得絕望,年輕人應富有理想主義,但應該對不同的觀點持開放態度,「否則,他們為什麼要上大學?」,事件令人質疑「那些利用和慫恿他們的『成年人』的動機」,也令人質疑納稅人的錢「是否應該繼續被用在驕縱這些以自我為中心、對其他人的自由和權利全無尊重和關切的『被寵壞的小混蛋們』身上」。

劉:意味非所有人準備好接受民主

他指對做如此不合法行為者小懲大誡,如監禁一天或做100小時社會服務,對這些年輕人大有好處;若他們真心相信自身正義,應願意如南非前總統曼德拉般為其信仰坐牢。
劉認為,上周二事件意味並非所有港人都已準備好接受民主政制,因其前提是全面接受法治,選擇性接受法治會墮落成暴徒統治;若大學這次滿足了「暴徒」的要求,會引發更多要求,如全免學費、開除給分嚴格的教授等。

馮敬恩:學生沒做錯 料圍堵非學生

面對連日各方批評學生的行動,馮敬恩說,當晚學生主要在港大鈕魯詩樓10樓會議室內要求校委會解釋其決定,學生因窮盡一切方法也無效,才有此行動,並沒做錯,「若要追究就追究我」。據他所知,在地下圍堵及辱罵校委者並非學生,但不排除個別是學生。

當天在地下圍堵校委李國章的社民連副主席吳文遠說,他不肯定在場者身分,但不認為他們「有咩暴力」,是校委會決定令示威者憤怒,「左派現在轉移視線,漠視程序公義,將事件簡化為學生暴力、衝動」。

當日在場的「拾.念」召集人劉偉德說,當晚到場時已有警員保護麥嘉軒,警方並築成人牆隔開前排較激進、熱中社運的長者,他則設法保護長者免在推撞間跌倒,「當時示威者沒過分暴力的行為,若有就已衝破防線」,他不認為需講粗口,但校委決定令人失望,當天較早前亦有人挑釁集會者,可理解他們為何如此激動。



陳志雲質疑劉遵義法治概念:好彩佢無再係中大校長




港大學生上月闖校委會抗議有關「等埋首席副校長」決定,引起社會關注,中大前校長劉遵義今在《明報》撰文,指應對參與「暴徒」式行動的年輕人「小懲大誡」。港大校友、商台首席智囊陳志雲直言:「真係好彩佢(劉遵義)依家無再係中大校長咋。」

陳志雲今早在商台節目解釋,仍未知當晚「所謂衝擊事件」中,「邊啲係學生,邊啲唔係學生」,而學生只希望就校委會的荒謬決定,與校委對話,看不到有「暴力」及「暴徒」行為,「(校委會)作出咗呢個決定,全民都覺得係荒謬」。

陳志雲又說,細讀劉遵義文章後,認為不是理性討論,而是感性宣泄,「絕對係為咗內子(港大校委之一、當晚被包圍的劉麥嘉軒)而寫」。

至於劉遵義建議監禁有關年輕人一天或做100小時社會服務令,陳志雲質疑其法治概念何在,「佢提出呢種做法,究竟法治概念喺邊?邏輯係邊度呢?真係好彩佢依家無再係中大校長咋」。

同場的主持人則要求劉遵義講出監禁有關人士理據,「依家香港法例有邊一條你認為可以監禁佢哋一天呢?法理基礎喺邊度呢?」


主持人續說,劉遵義不能接受學生「軟禁」校委,卻接受監禁年輕人這種「硬禁」手法,是「雙重標準」,「法治可以咁樣理解架咩?呢度係香港社會唔係內地呀嘛」。



中大校友:劉遵義李國章是學界雙恥


(獨媒特約報導)前中大校長劉遵義今日於明報發表題為〈拯救我們的下一代〉的文章,批評港大學生在上周二不滿校委會拖延副校長任期,衝擊校委會會議的行動是「暴徒式行為」,又指他們為「被寵壞的小混蛋們」,認為應該將他們監禁。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表示,學生只是表達訴求,問題是校方不予理會,而且校內有程序處理事件,劉不應干涉。曾為中大「劉遵義施政監察」成員的杜振豪認為,劉任中大校長時已十分蔑視參與抗議的同學,其眼中的法治是為政權服務;另一成員民主黨區諾軒批評劉的言論是不尊重校園言論自由。

劉遵義的妻子劉麥嘉軒是港大校委會成員,當日離開時被包圍,被救護車送走。劉遵義在文中指,此文並非為妻子而寫,他指對年輕人和香港的未來感到絕望,認為衝擊會議的學生沒有恰當地接受成年人教育,是一群「暴徒」,反問納稅人的錢是否應該繼續花在這些自我中心、對其他人的自由和權利全無尊重和關切的「被寵壞的小混蛋們」身上。劉指應該將學生監禁一天或做100小時的社會服務,以作懲誡,又告誡學生不應以「強迫、武力和恐嚇」方式爭取民主。

馮敬恩:非劉遵義要監禁就監禁

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表示,同學只是用不同途徑去表達訴求,問題是「現在學校不理會學生訴求」。對於劉的文章,他指尊重每個人的言論自由,但對於應將同學監禁的觀點,馮指即使要懲罰學生,校方亦會有紀律委員會負責事件,並非劉遵義「自己講要監禁就監禁」。馮敬恩指學生會暫時沒打算回應劉的文章。

杜振豪:劉不理解法治概念

曾為中大「劉遵義施政監察」成員的杜振豪認為,劉的言論是混淆及不理解法治概念。他指劉在任中大校長時已十分蔑視參與抗議的同學,「雖然他會說可以讓學生交流,亦會聽從同學意見,但最終決定仍會落在有權勢的人手上」。杜認為劉遵義眼中的法治,「是為政權服務,而非為人民服務,是rule by law而非rule of law」。杜補充,在校委會任命副校長一事上不得不否認政治在干預大學運作,並指若然說法治被破壞,應先討論「七警」,及朱經緯襲擊市民的事,而非歸咎於大學港生身上。

對於學生的言論,杜指劉遵義有雙重標準,「就現場及片段所見,並沒有任何直接暴力。若然以法律理據懲罰學生,應考量不合比例或不適合的暴力。」杜亦補充,「現時正正是因為校內民主及法治失效,學生才要處理。若然大學內部有能力足夠處理問題,學生根本不用出頭。」杜振豪認為,劉與李國章言論同出一轍,是為「學界雙恥」。

區諾軒:沒反思任中大校長時的失責

「劉遵義施政監察」小組另一位成員、民主黨區諾軒亦表示,劉遵義並沒有反思在中大任職校長時的失責,「當時很多學生都對他不滿,就連親校方的人也強烈批判學校」。區認為劉撰文除了為妻子辯解外,他亦曲解及不明白教育的意義。「他在文中提及學生失敗要服輸,又拿美國副總統戈爾及美國完善的民主制度作比喻,但現時問題是港大校委會的制度本身出現失誤。」他又指劉要將學生監禁的言論「很離譜」,是不尊重校園言論自由。「如果是從法律機關角度,而不是教育機關角度去制裁學生,是很不公平的做法。」




梁美儀:袁國勇的呼喊




【明報專訊】看到港大拖延任命副校長事件的發展,儼如預視香港將逐步墮落。
一家擁有百年歷史的香港高等學府殿堂,一家向來容許不同政見主張百家爭鳴的院校,因外界的政治粗暴干預,可憐得連一名副校長的委任也不能自主,讓全世界也目睹,這家原本在本港數一數二的大學,淪落至被掌權者玩弄於股掌之上的院校而已。

前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006年一個國務院教育工作座談會上,曾說過他有一個焦慮,就是中國的學生在增多,學校的規模也在擴大,但為什麼沒法子冒出大師級人才?1989年「六四事件」後,中央視大學為「不穩定因素」,繼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以控制,大學官僚佔據大學的重要位置,每每以政治壓倒學術的研究和教學自主。即使到近年,仍然流傳內地大學有「七個不要講」禁令,包括教師不得與學生討論普世價值、新聞自由、公民社會、公民權利以至司法獨立等話題,在這樣高度干預的氛圍下,如何產生傑出的學者?

如今港大的「等埋首副」事件,是否北京在特區政府最高領導全面配合下,加強控制本港大學的第一步?先是人事的控制,找聽命者進佔大學的重要位置,繼而逐步影響大學的資源調配、教學與研究方向?

在本港擁有崇高學術地位的港大微生物學系主任袁國勇,上周宣布辭去港大校務委員會委員一職,猶幸袁教授在會見記者解釋辭職原因時,說了一番發人深省的說話。他感慨香港過去一直能融會不同文化、意見及價值,化解爭拗和矛盾,轉化為新力量,但這個微妙平衡在過去3年,「好似完全失去,與這個方向愈來愈遠」。

袁教授口中的「過去3年」,明眼人都會理解是特首梁振英上任之後的日子,連向來被視為親政府的精英教授,也作出如此沮喪無助的呼喊,香港絕對需要改變,不能讓這種畸形政治生態延續下去。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




鄧國威:問心無愧 與梁問題不大 指佔領期間有煩惱 公務員無倒米




【明報專訊】上月尾因「不能預計的家庭理由」辭去公務員事務局長的鄧國威,首度開腔回應事件,說過去3年工作「有空間做得更好」,但「問心無愧」。至於與特首梁振英的關係,鄧自問「問題不大」,而公務員也沒有「倒米」,又指自己過往跟大部分人合作也無問題。對於提早兩年離職,鄧國威說「世事發生得好快」,但做人要知所進退,稱「忠於工作,問心無愧,隨遇而安」是他的座右銘。

政府上月尾同日更換民政事務局及公務員事務局兩個局長。有媒體其後稱,鄧國威無做好對公務員隊伍的政治工作,令大批公務員「人心未回歸」,故被免職;有報道更稱鄧的「死因」,是未應上級要求懲處支持佔領的公務員。

認為公務員有權發表意見 最重要不偏頗

鄧國威於昨日播出的港台《舊日的足迹》錄音訪問說,「香港地很多消息人士」,他不清楚消息人士是誰,亦不認為要特別澄清。

他重申,政治中立是公務員核心價值。不過,去年10月佔領初期,有公務員在報章登全版廣告,附上員工證件支持雨傘運動。鄧國威表示,在佔領期間「有一定煩惱」,惟他認為大部分公務員也安分守己,「沒有倒米」,「個別人有在報章表達,我也不知是什麼人,若影響到工作,會嚴肅處理」。

指特首「多嘢做」 較少時間於公務員範疇

鄧國威認為,政治中立不表示不可發表關於政治言論,除了部分敏感崗位,如首長級、警隊、政務官及新聞主任外,公務員都有自由發表意見,只要不與其工作有直接衝突,最重要是不能讓人覺得公務員執行職務時會有偏頗。

鄧國威說,過去30多年公務生涯,和大部分同事也合作得很好,即使公務員工會代表,例如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梁籌庭,與局方立場縱有不同,但雙方合作也沒有問題。至於與特首梁振英及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合作是否順暢?鄧國威說﹕「我自己的看法,問題不大。」他又補充,明白特首「多嘢做」,花在公務員範疇的時間相對少。

籲張雲正「小心看管」公務員系統

鄧昨被問到他考慮了辭職多久,以及何時知道張雲正會接任局長一職,但他未有正面回應。他表示,自己與張雲正也忙碌,雙方尚未碰過面,「但來日方長,若用得着我,大家可以傾」。他認為張為人能幹,寄語對方要保持公務員的核心價值,「小心看管」行之有效的公務員系統,而公務員應給予新的局長和秘書長時間適應新的工作崗位。




逾百「胸軍」警總抗議 不滿「胸襲警」裁決 促警正視性暴力




多個婦女團體等共逾百人昨日在灣仔警察總部外舉起胸圍及標語,高叫「胸部不是武器」口號,抗議早前有女示威者被指「胸部襲警」罪成。(李澤彤攝)職工盟郭紹傑昨參與請願,並戴上黑色胸圍,發言時說今次事件中女性受辱,但男性日後也可能受影響,「分分鐘警方就會話我哋(男性)用陽具攻擊警察」。(李澤彤攝)




職工盟郭紹傑昨參與請願,並戴上黑色胸圍,發言時說今次事件中女性受辱,但男性日後也可能受影響,「分分鐘警方就會話我哋(男性)用陽具攻擊警察」。(李澤彤攝)

【明報專訊】「光復元朗」反水貨客行動中,女文員吳麗英被指以胸口撞向總督察,法官裁定她「以胸襲警」罪成,判監3.5月。多個婦女團體昨早到灣仔警察總部請願,不滿裁決,關注女文員投訴被非禮卻遭控告襲警,要求警方正視性暴力。有團體代表擔心,女性日後參與公民運動會提心吊膽,憂慮個人安全。警方一度派員在場展示黃旗,指各人參與未經申請集會。

警收請願信不收胸圍

逾百人昨晨參與警察總部外的請願活動,持續約1小時。示威者手持標語及胸圍,高叫「胸部不是武器,警棍不是手臂」、「警方無賴」等口號,有參加者把胸圍穿在襯衫外面,以示不滿「胸部」變成「武器」,保衛香港自由聯盟召集人韓連山、立法會議員梁國雄、職工盟婦女事務委員會代表的救生員郭紹傑等男士,都在場戴胸圍以示不滿裁決。傘下爸媽、跨性別資源中心等團體到場及發言,批評警方及法院認為女性胸部是武器的指控「荒謬」。團體代表最後將請願信及一個胸圍,在現場交給警方,警方代表接信後未有收胸圍離開。

警方舉黃旗 指集會未申請

請願期間,警方曾兩度舉起黃旗,指集會未有申請不反對通知書,示威者報以噓聲。團體代表之一劉家儀回應,活動前有致電警方交代詳情,但由於當時估計參加人數不超過50,故沒申請不反對通知書,昨出席集會人數是「估計之外」。

平等機會婦女聯席在場發表聲明,指以女性胸部襲警指控牽強,讓人擔心這淪為日後警察驅散異見者的手段,促檢討男警員處理女示威者的手法,期望案件上訴時可獲公平審理,保障性騷擾受害者。

審理此案的暫委裁判官陳碧橋判刑時指出,吳以胸口襲擊警員沒令警員受傷,但她大叫非禮,令其他人也隨即大叫「警察非禮」,誣衊警員「令輕微的襲擊變得嚴重」。

指喊「非禮」是常識

新婦女協進會代表陸潔玲表示,對此說法不敢苟同及深表遺憾,強調女性遇性暴力大叫「非禮」及「唔好」是常識,吳麗英當時做法出於保護自己。


















順時序記錄




16:00  愛港之聲促嚴懲學生 認同特首任校監:唔通搵卒仔監察學校?




「愛港之聲」20多名成員遊行到港大,批評港大學生闖入校委會會場抗議是「暴力干犯校委」,要求港大嚴正處分有關學生。

示威者手持「教不嚴 師之錯」、「校長糊涂(塗) 責警方 委員無辜 成祭品」、「姑息養奸」等標語牌,沿途高叫口號。

愛港之聲召集人高達斌認為,獲薦出任副校長(學術及人事資料)的陳文敏,無資格做校長(編按:副校長),應該退選,「其身不正,如何做榜樣?校委會應考慮下我哋市民點樣睇一個校長嘅領導層,佢嘅品行係點樣嘅」。

至於陳文敏早前確證有中間人曾勸退他,高達斌指摘陳文敏是「縮頭鳥龜」,要求他點名誰是中間人。

被問到特首兼任大學校監問題,高達斌指特首任校監不是濫權,而是尊重大學教授,「唔通搵個卒仔監察學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