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

《槓桿閱讀術》



讀書是一種自我投資,而且沒有比這更划算的投資,比起投資任何報酬率好的金融商品來說,讀書所帶來的回報確實更多。槓桿閱讀術是為了有效率閱讀商業書而產生的技法。每個月出版的商業書數量超過百本,還有之前出版過的大量書籍,想要追上全部的書籍是不可能的,藉由《槓桿閱讀術》多讀的技巧,從大量的書中找出最合適自己的讀物,把閱讀商業書當成投資有策略的實行,就能創造出100倍的回報。
作者:[本田直之
本田直之 日本品酒協會認定葡萄酒顧問、世界遺產學會會員。曾任職于花旗銀行等外商公司,並參與企劃巴克集團(BUCKS GROUP)的營運,擔任常務董事期間,協助該公司在日本的店頭市場(JASDAQ)掛牌上市。現任槓桿效益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前言
第一章    何謂多讀商業書?

1.1
 1500日元變成15萬日元!
1.2
 模擬體驗別人經驗的廉價方法
1.3
 什麼是槓桿閱讀術?
1.4
 商人讀書就是運動員的練習
1.5
 捨棄讀書的“常識”
1.6
 利用讀書脫穎而出
1.7
 書是最好的投資對象
1.8
 自己掏腰包來買書吧!
1.9
 成功的人都要讀書
2.0
 靠讀書更新自己的“常識”
2.1
 讀得越多,賺得越多
第二章    找書就是挑選投資標的

2.2  
把投資的手法應用在選書上
2.3
 選擇對自己而言簡單易讀的書
2.4
 與其選專業類型,不如選經驗類型
2.5
 選擇和自己息息相關的書
2.6
 以主題、趨勢、直覺來選書
2.7
 徹底地閱讀同類別的書
2.8
 篩選的技術
2.9
 讀同樣的書,就能產生共識
3.0
 參考報紙和雜誌的書評欄
3.1
 分開利用“網路書店”和“實體書店”
3.2
 類別排行榜選購法
3.3
 在實體書店買書的方法
             《槓桿閱讀術》繁體版  精讀本
1.0  前言

我現在正在經營一家企業管理顧問公司,要參與十家日、美公司在生意上的成本管理。但我每天必須讀一到四本新書。即使非常忙的時候,也要一天讀一本;合計一年總共要讀不下400本。
當然,我也和大家一樣有公事在身,絕對沒有多餘的時間。儘管如此,為什麼我還要這樣閱讀呢?
理由是,對我而言,讀書本身就是一種投資活動。讀書是一種自我投資,而且沒有比這更划算的投資了。比起投資任何報酬率好的金融商品來說,讀書所帶來的回報都要更多。
商業書的定價大概在1200元至1800元(以下幣別均指日元),假設以一本1500元來看,如果從這本1500元的書當中學到的東西,活用在商場上,那麼,投資報酬率就有10倍,不對,是100倍,這是我從自己和周圍成功者的實際業績中匯出的數值。
所謂的100倍就是1500日元變成15萬日元:換句話說,1500元的書中,隱藏著15萬日元的價值。再沒有像讀書這麼廉價的自我投資了。
話雖如此,但你一定會說:我也知道閱讀很重要,但就是忙得沒空讀書。
然而,如果要我說,我的回答則正好相反;事實上,就是因為沒讀書,所以才會沒時間。針對這點,讓我說明一下。
在商業書中,有不少是作者把自己成功的經驗和訣竅寫成書。讀這些書的目的,是要從書中學習成功者的做法,如果將這些經驗和訣竅靠自己的方式融會貫通,而且應用於工作的話,做起事來就更有效率了。作者花了幾年,甚至幾十年所得到的經驗你只要讀一本書就能唾手可得。而且如果再下點功夫,你就能快速、在不花很多勞力的情況下,到達成功境界。如此一來,當然就會產生多餘的時間。
不過,儘管書本上有不錯的方法,但對不讀書的人來說,卻無法獲得,不但需要親自從頭開始在錯誤中不斷摸索,而且還什麼都得自己去做。這就是不得要領。
換句話說,就好像不勞而獲辛勞而獲之間的差異;不讀書的話,就像辛勞而獲一樣,自己每次都要從零開始,要從各種錯誤中摸索學習並實踐,才能有所回報。但是藉由讀書,你就能像不勞而獲那樣,靠著累積起來的個人資產少少的力氣,就能得到大大的回報。
每個人擁有的時間都是相等的,不管是誰,一天都有24小時。但是人與人之間的生活程度卻不相同,其中必有什麼原因存在。所以,如果下工夫但不得要領,無法提升效益的話,就會每天忙得團團轉,當然沒有時間讀書,而且也沒有精神、沒有體力。
當然,我這麼說並不代表我從小就有讀書的習慣。相反,過去我很討厭書本;從小學到大學,除了教科書之外,其餘的書我幾乎都不會主動去碰。
這樣的我對讀書有所覺悟,是大學畢業在外商公司服務三年後。當時,為了取得企管碩士學位(MBA),而在美國商管系就讀,就是在那個契機下對讀書產生覺悟的。
在商管系裡,不僅課程的步調快,還有多到難以置信的作業。而且理所當然全都是英文的。為此,你不得不在短時間內,有效率地閱讀大量的書。當時,為適應需要,時勢造英雄的結果,就產生了屬於自己風格的讀書方法。回國後,在讀書技巧上不斷改良,並結合商業實務,就形成了接下來本書所要介紹的槓桿閱讀術(即商業書的多讀法則)
這個讀書方法是提高商業書閱讀效率的技法。雖然是這樣,但它和所謂的速讀完全不同;它不像學習速讀那樣,要去補習班學習,還要練習眼睛的移動方式。對於這個讀書方法來說,這些完全沒必要。不管是誰都能很容易學會,而且是在不花費金錢和時間的情況下。
如果學會槓桿閱讀術的話,你就逐漸能輕鬆地一天讀一本書,一年很快就能突破400本。最重要的是,把從書本中得到的精華當作養分,不僅能把自己的事做好,而且還能成為會賺錢的生意人。
我這樣一說,可能會有人持反對的看法:發掘一下自己愛看的書,仔仔細細地多讀幾遍不是比較好嗎?
但是,本書所強調的是累積效果。在我常光顧的書店裡,據說一個月上架的商業類新書超過500本。當然,也有很多是之前出版過的舊書刊。雖然要追上全部新書是不可能的,但是,只要多讀幾本同樣主題的書,並常常從中取得資訊,你就漸漸能掌握不同作者的想法。在這樣的過程中,你將會選出適合自己的讀物,這也是多讀的優點所在。
此外,本書的特點在於告訴讀者訣竅,也就是把多讀當作投資,就像股票、不動產等投資活動一樣,如果讀書也能有策略地去實行的話,就能得到回報。
本書不僅介紹閱讀方法,還介紹有效搜尋投資標的(即指商業書籍)的方法、購買的方法、活用新聞和雜誌的書評以及使網路的方法。此外還有讀完之後的後續追蹤,以及從這些書中產生利益的活用方法等,我將一次把這些我每天實施的方法都介紹給讀者。
你一旦這麼想,縱然對現在所讀的書的內容還不能融會貫通,但這些內容的累積就會變成你的個人資產。接著,可以自由運用的時間就會逐漸增加,最後得到一百倍的回報,並和你的金融資產的增加聯繫在一起。
第一章以何謂多讀商業書?為標題,一方面提及和速讀的差異;另一方面介紹多讀的好處,以及把它當作投資手段,將商場上的成功和讀書聯繫在一起等。
在第二章找書就是挑選投資標的中,我將明多讀的實施方法。首先,闡述關於書的找法。雖說多讀,但也應該避免隨便拿起各種離譜的書,然後白費力氣去閱讀。儘量多發現好書,並活用在商場上,這是必要的。本書不斷強調讀書就是一種投資,因為這也正是找尋和篩選投資標的的訣竅。接著,本書將說明符合一般書店、網路書店等各自特性的策略性活用方法。
在本書的後半部分,說明了讀書方法及其之後的後續工作。在第三章一日一本,有策略地讀通商業書中,整理出營造實踐多讀的環境,以及活用“80/20法則的要點;也就是介紹這些有效而且不需要訓練的讀書方法。
不要讀完後就放著不管了,讀完之後所需要的,就是第四章不要讀完就算了!所要介紹的內容,也就是本書能成為活用在商場上的最終書籍的槓桿效益筆記的製作方法,以及利用空間時間反復流覽這些筆記,讓自己能夠達到直覺反應的程度的方法,並且說明今後如何學以致用。此外,在各篇章最後都附了摘要,有助於讀者回顧本章內容。
不好意思,這本書不是給熱愛閱讀的人看的書。本書對否定以往讀書常識的方法也加以介紹,是因為本書是針對想在商場上成功的人而作的。事實上,在我周圍成功的商人中,有不少人已經開始使用部分我所說的讀書方法並加以實踐、應用。但本書是我根據個人的經驗以及在錯誤中的摸索嘗試,將其系統化、制度化,而製作出來的書。以較少的勞力,創造一百倍的報酬,除了這個理念之外,也期望讀者能獲得同樣的成功。
雖然目標是一天一本,一年將近400本,但讀者可以先從每週一本開始,一點一點的在自我能力範圍內嘗試。最後,拿到我這本書的人如果為了得到更多的回報而有什麼指教,這是最令我高興的事。
槓桿效益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兼執行長本田直之

第一章  何謂多讀商業書?

1.1  1500日元變成15萬日元!

我一年裡大約讀400本書,以商業書為主,最少一天一本,多的時候會讀到三至四本書。如果你問我,為什麼要這樣讀書?這是因為讀書不單單只是讀,還是一種經濟上的行為,也就是投資活動。
一般書店的某一角落都會有商業書的專區,如果是規模大的書店,可能會按照經營管理、營業、行銷、會計、創業、自我啟發、股票及不動產投資、管理者所寫的書等類別加以區分整理。排列在那裡的書,一本大概1200元到1800元之間,平均一本剛好1500元吧!(以下幣別均為日幣)
你認為這1500元是貴,還是便宜?
我認為非常便宜。為何這麼說呢?因為這1500元將來會有好幾倍的回報。也就是說,從我本身的經驗以及周圍事業成功的人的實際收益來估算的話,大概會有一百倍的回報。
換句話說,從一1500元的書中所得到的知識,發揮一百倍的槓桿效果,則大約會產生15萬日元的利益。它的計算公式如下:
1500 × 100 = 150000

當然,如果只是像例行公事般把書讀一讀,不可能會有一百倍的效果。把書中所學到的知識活用在商場上,是必須的條件。
當然也不會從一開始就達到一百倍的效果。但是如果持續多讀書,靠著累積的效果,獲利就能逐漸增加。這些,我留待後面再加以詳述,但不管怎麼說,終究會達到一百倍以上的回報。
這樣划算的投資,你不覺得通過任何別的方式都得不到嗎?這就是我為什麼斷言讀書才是最強的投資的理由所在。
在商學院發現多讀術

我這樣說,想必你會認為我是喜愛讀書的人,其實不然,我原本沒有讀書這個習慣。
小學時,暑假作業裡規定要讀課外讀物,並且要寫讀後感想,這是我討厭而且無法忍受的。每年到暑假的最後一天,我才把前言、後記讀一讀,然後寫出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渾水摸魚。對於我的學生時期,記憶中幾乎沒有像樣的讀書態度,即使現在,我也幾乎不讀小說之類的書。
這樣的我能寫出《槓桿閱讀術》並加以實踐,是在不得不讀書的環境下逼迫出來的。
我大學畢業,在外商公司服務三年後,突然有了想取得企管碩士的念頭,於到美國雷鳥(Thunderbird)國際管理研究所的商學院留學。
在那裡令人驚訝的是,作業非常沉重。在企管的作業裡,有所謂的案例研究,即以過去的商業案例作為參考。為此,我們不得不讀相關的書籍和資料。教授給我們的書像電話簿那樣厚,並要求我們:在明天之前,把第幾章和第幾章全部讀完!當然,都是英文原書。唉!真傷腦筋!案例研究本來就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所以想要提高報酬率,該如何做才好?如何進一步提高市場佔有率?這類的課題,就要在小組中討論、思考。
如果沒有做作業的話,在課堂上從頭到尾就無法發表任何自己的意見,從而一無所獲地結束這堂課。在商學院裡,假如在課堂上沒有積極主動的發言態度,就沒有人願意和你組成小組,也就意味著拿不到學分。這在本質上不同於多數日本大學的制度,坐在位子上,縱然一語不發,也能畢業。
雖然想哭,但時間卻一分一秒地過去。如果不懂的單詞出現的時候,一個一個去地查字典的話,很明顯,花一整晚甚至一個星期也讀不完要讀的資料。
然而,為何要讀這些書的目的是顯而易見的:是為了要解決案例中出現的公司問題,並想出導引成功之路的對策。所以,我打算只把解決企管問題應該知道的要素印入腦海中,並因此只選讀重要的部分。更不用說跳過不懂的單詞去讀,那樣當然閱讀速度更快。不可思議的是,雖然跳著讀,但不僅能思考,還能正確地掌握意義。對於第二天上課要討論的課題,也非常得心應手。
之後,我開始思考,為什麼這樣做就能得心應手?或許是因為意識到尋找問題的解決之道這個明確的目的了,所以不讀多餘的不重要的部分,因而加速了重點的掌握。
這時,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發現:書,就算沒有全部讀完,也是可以的。這點對於我這樣過去一直認為書,要從頭到尾好好讀完的人來說,是相當大的衝擊。
秉持目的意識,進而採取捨棄不重要的讀書方法,這樣一來,一本書在短時間內就能讀完,也因此逐漸變得會讀書;只吸收必要的資訊,而且逐漸會讀有用的新書。總之,就是提升對資訊的取捨能力。
我在商學院就讀的兩年時間,持續使用這樣的讀書方法。那時的經驗變成了《槓桿閱讀術》的基礎。回國之後,開始從商以來,也持續沿用相同的作法。總之,在商學院所上的案例研究和實際社會上所發生的事八九不離十。
要解決實際的企管課題,怎樣做才好?
要達成自己的目標,應該如何做?
在這些問題下,大量涉獵商業書。因此,在實際活用書中的訣竅時,沒有效率的讀書方法、不實用的讀書方法就被淘汰了;只留下真正可用的訣竅,就成了現在的《槓桿閱讀術》。
以下將公開我花了時間和金錢所孕育出來的多讀竅門。如果真的要說的話,這可以說是把一本1500元價值的書,變成一百倍,也就是15萬日元的方法。
1.2  模擬體驗別人經驗的廉價方法

我不太看小說,但讀到好的小說,對故事裡主人公的經驗婉如能夠感同身受。同樣地,攫取各種作者的經驗而成的商業書,讀起來也可以說是追隨他體驗。有一本書名叫《記事本圓夢計劃》,因為是暢銷書,所以讀過這本書的人應該也不少吧!
作者熊谷正壽是日本東證一部上市的網路創投公司GM0GMO INTERNET)的董事長。在這本書裡出現這樣的插曲:這是熊谷先生和他父親去溫泉時發生的事。年幼的熊谷幫父親搓洗背時,父親突然問他:你知道動物和人的差別嗎?接著,父親不等他回答,就說了下面這段話:
人類透過書籍,在數小時內就能夠模擬體驗人的一生。所以,要讀書,要活到老讀到老。
自此以後,熊谷正壽讀了許多書,才會有現在的成功。
商業書集合了世界級的經營者、一個商業領域成功的人的訣竅。如熊谷的父親所言,別人幾十年來流血流汗摸索嘗試的軌跡,讓讀者能在幾小時的時間內真正理解;書裡的資訊就是這樣整理出來的。
如果成功者不寫書的話,怎麼辦?如果要向他們請教成功秘訣,你只能跟他們約時間,請他們撥出時間,聆聽他們說話。稍微想一下就可以知道,這樣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但能不能實現還不知道呢!
首先,對方要不要會見你這個陌生人,還是問題呢!再就是,成功者都非常忙,縱然肯和你見面,或許也要提前幾個月預約。對方如果是外國人或是住得比較遠,那麼,直接見面會更困難。縱然可以面,也要花交通費或住宿費。
就算幸運的如你所願,能夠見到面,談話時間也有限。他只限於依次回答你想知道的訣竅。縱然他告訴你訣竅,你還要把談話的內容記錄下來,如果還要集結成文章並像書本一樣經常反復閱讀,恐怕很困難的事。
只為解決這些問題,你是否有那樣的時間、金錢和熱情呢?和這比起來,你應該可以理解到,歸納他人經驗和智慧的書籍是最便宜、廉價的東西吧!當然,不可諱言的,聆聽成功者直接的談話是非常寶貴的,有別於書籍,是另一種重要的東西。
1.3  什麼是槓桿閱讀術?

我的公司名稱是槓桿效益顧問公司。
或許你聽不慣槓桿效益leverage)這個詞,在英文裡,它是指槓桿的作用,是在上理科課程時,所學的槓桿原理中的槓桿
利用槓桿原理,只要加上少許的力氣,就能夠輕易地舉起重物。據說古希臘的數學家阿基米德曾說過:只要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總之,這個例子是說,如果在宇宙中架上鷹架,阿基米德站在那裡,用槓桿撬起地球的話(當然,這是不可能的),槓桿就會產生僅阿基米德一個人都能讓地球移動那樣大的力量。
這個槓桿的力量,不僅是物理上的現象,如果能運用在商業事務上,又將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
如此努力,但一點成果也沒有,為什麼呢?
只是忙得團團轉,為什麼都賺不到錢?
你曾想過這類問題嗎?
有的人看起來好像沒做什麼了不起的事,但常有時間,而且也有成果。同樣的努力,有的人只得到十倍的回報,有的人卻得到一百倍的回報。
這究竟差別在哪裡呢?差別在於你有沒有槓桿效益的意識。如果使用槓桿的話,連沉重的岩石都能被輕易舉起。換句話說,如果能夠加上槓桿效益,就能產生巨大的成果。
那麼,在商場上,該如何運用槓桿效益呢?
答案是:讀書,然後以自己獨樹一幟的方式應用書中所闡述的訣竅,活用在現實事務中。
或許你會想:天才不讀書也能成功。因為有人就算不參考別人的經驗、想法,也能從自己身上發展出東西來。
例如日本著名棒救選手、福岡軟體銀行鷹隊總教練王貞治,在他職業生涯中,創下868支全壘打的紀錄,成為世界第一。王貞治不分晝夜,在房間裡辛苦練習揮棒,由於做的揮捧動作太多,以至於連榻榻米也被磨成兩半;他是如此用功的人,但我認為他還稱得上是一個天才。因為他完全從零開始,不斷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創造出特有的金雞獨立式打擊法。
但是,能這樣做的人,只有寥寥無幾的天才。平凡的一般人能像王貞治那樣,付出血汗的努力後,就創造出什麼自己獨特的東西嗎?對於這問題,我不得回答:這個可能性非常低。與其如此,還不如學習金雞獨立式打擊法的理論,在此基礎上,加上自己獨樹一幟的理解,致力於有效的方法。如此一來,效果產生的速度和準確度,都會相當高吧!
一般來說,如果想從零創造出什麼偉大的業績來,一定要付出很大的犧牲,這期間要花費很長時間。而且,不保證一定會成功,或許會白費力氣,徒勞無功。
我認為,包含我在內的99%的人,學習某個成功人士的做法,再加上自己獨樹一幟的應用法,這就是走向成功的捷徑。因為並不是把時間、勞力用在嘗試摸索上,而是把時間、勞力用在了產生成果上。
就連沃爾瑪超市(Wal-Mart)的創始人山姆·沃頓都曾說過:我的事業做起來,是模仿別人的。
與其自己開疆辟路,還不如走在既有的道路上更能早日抵達山頂;這個道理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和走路比起來,騎自行車更能節省時間。
然而,如果沒有讀書習慣,縱然捷徑就在旁邊,也會察覺不到,只能一個人不斷地揮汗如雨,披荊斬棘;而在這個過程中,時光流逝,精力和體力用盡,最後不得不放棄,難道不是嗎?與橫衝直撞比起來,如果有捷徑的話,必然是走捷徑比較好。這樣一來,在你還有體力的情況下,就能到達目的地,也就能夠盡全力在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上。
有許多商業書是寫作者花了幾年,甚至幾十年時間走向成功的過程。當然,所謂的成功,其內容和規模是各式各樣的。有的書是寫大企業經營成功的過程,有的是寫遵循大企業成功的作法,因而營業額提高、經營逐漸轉好之類成功的過程。如果有人在與你相同或類似的工作上取得成功,那麼,能學習到這個人的經驗和智慧,是最快的捷徑。要學習經驗就是靠讀書。
從成功的經驗中,找出可用的技巧,加上自己下的功夫,如果確實這樣做的話,就不用在嘗試摸索中浪費時間,早日提高成功的機率。如果一種做法沒有效果,或是不適合自己,那麼,趕快更換別的方法。
總之,在你的衝勁上,加上別人的智慧、經驗,這種槓桿效益就能產生幾十倍,甚至百倍的成果。
再者,不僅成功,從失敗中學到的東西也不少。走在我們前面一步的人所說的話,就是經驗教訓的寶庫。沒有實際經驗的偉大老師所寫的只是闡述理論,我不太買像這樣的教科書。我會盡可能地讀有實際經驗的人寫自己經驗的書。
事實上,我就是把這種做法用在工作上。但是,唯讀一兩本書是不夠的,要盡可能有效率地讀很多書。換句話說,吸收許多人成功的經驗,是必要的。從而持續產生累積效果,使個人資產(可說是隱性資產)逐漸增加,而且必定能夠達到直覺反應般的靈活使用它。我就是從這裡突發奇想,產生出槓桿閱讀術(多讀的法則)的。
1.4  商人讀書就是運動員的練習

讀書的效用不僅如此。如果將實際商場視為運動員的賽場來看的話,則商人讀書就好比運動員的練習。也就是說,不讀書的商人就像是平時不練習而突臨場比賽的運動員一樣。
對一流的運動員而言,每天的訓練是不可或缺的;也就是靠著練習而身懷絕技,將此絕技運用在實戰上,進而謀求技能的提升,依照如此的做法反復操作。
在商場上可以說也是同樣的狀況。優秀的人會想要把書中所得的知識,運用在實際的商場上。就像越練習,表現就越好一樣,越讀書,就越能儲存實務上可用的技能。靠著這樣的累積效果,提升能力,工作越加得心應手。所以才說,多讀書是必要的。
真正成功的經營者都是用功讀書的人。就像在職的運動員不斷練習一樣,只要是現職的商人就要保持閱讀的習慣。不讀書而能營管理,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拓展日本國民服裝品牌“UNIQLO”“FAST RETAILING”企業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柳井正說過這句話。
聽說松下幸之助和柳井正(喜愛閱讀彼得·杜拉克相關書籍的人)一致的讀書方法是,先讀目錄”“後記,據此判斷是否對自己有所幫助,如果決定讀這本書,就針對有用的地方做筆記。這種讀法和槓桿閱讀術有許多共同點。
就好比不練習,就沒有一流運動員的存在一樣,不讀書,也不會有一流的商人存在。
1.5  捨棄讀書的常識

一般講到讀書,或許有人會出現這樣的印象什麼都不用做,只是單方面地聆聽作者意見的一種接受行為。但本書所宣導的槓桿閱讀術的概念,和以往這些讀書法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說,這是一種有策略的、互動的行為。具備清楚的目的,精挑細選該讀的書,沒有用的部分迅速丟棄;這樣的做法也是必要的。
請捨棄過去的讀書習慣和根深蒂固的觀念。本書不是給熱愛閱讀的人看的書,和專業知識類的書籍、單純介紹快速閱讀方法論的書籍也大異其趣。本書是給具有想在商場上成功這樣明確目標的人看的。
讀書並非只是資訊收集或用功閱讀而已,而是企圖追求一百倍回報的投資活動。要達到這個目的,就看你如何捨棄過去對讀書所抱持的固有觀念。
例如,一般的觀念是不可弄髒書本。但在槓桿閱讀術中,在書本上標號、畫線、記錄、折頁角等做法是理所當然的。此外,有的觀念是不能跳著閱讀從頭到尾,一字不漏的閱讀才是真正的讀書,但在多讀術中,縱然你花錢買書,也不用讀完一整本。不要匆忙去閱讀沒有幫助的書。你買了不少書去讀,但重點不多,像這樣的書就可以一本本丟棄。
接下來,當然不是按照自己的步調去慢慢閱讀。閱讀之前,要設定時間限制,例如這本書在這樣的時間內把它讀完。基本上,一本書應該設定一個小時讀完。
然後,不是讀一次就結束了。還要下工夫去找出這本書的精華,向學以致用的方向進行。
這些作法都和以往的讀書觀念大不相同吧?為什麼要採取這樣有別於一般常理的做法呢?我會逐步在後面加以說明。在此請先試著建立一個觀念,就是不只是閱讀,只要是投資活動,都要有自己能夠接受與認同的理由。
與其速讀不如多讀

以一分鐘內可以讀幾萬字的速度閱讀,這種速讀在幾十年間脫胎換骨,廣受歡迎。
我也有興趣,因而讀了各種速讀的書籍。雖然這麼說,但如果以槓桿效益為目的來看的話,與其能夠讀得很快,還不如掌握只對自己有用的重點,理解其內容並實踐,這樣比速讀更重要。
《改變人生的早上五分鐘速讀學習法》的作者高島徹治,曾在讀完幾本關於速讀的書之後,得出下面的結論:
縱然學會了速讀,也只是學會了和過去完全一樣的讀書法(即依據個人品味、記憶內容的讀法)。只是在不理解的情況下,讓閱讀的速度加快了而已。
或許誠如他所說的那樣。速讀,重視的是閱讀的速度;就像運動員和時間競賽一樣,一分鐘內能讀多少字以每分鐘能讀多少字為目標進行訓練等方式測量閱讀速度。
然而我認為,縱然單純的快速讀完一本書,但這樣不太有意義,不是嗎?與其如此,不如抓出重點,讀完後如何活用這些內容才比較重要,不是嗎?
這不僅限於速讀,對於一般的讀書,也是同樣的道理。重要的是,用讀完後所得到的知識做什麼?多讀書之後獲得了什麼獎勵?我所講的就是指這個。事實上,多讀了幾本書,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僅僅做輸入的動作,只不過是自我滿足而已。如何能輸出使用,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如我一再強調的,多讀是投資活動。總之,讀到的內容活用在工作上,能夠產生投資的成果,這才是最後的目的。為此,我一年要花100萬日元左右的書籍費。在我20幾歲,收入不多的時候,就決定把收入的10%用在購買書籍上。
速讀是訓練眼睛的移動法,是快速地將整本書讀完的一種技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多讀就可以說是切掉沒用部分的一種技術。提升取捨資訊的能力,沒有必要的地方不要讀,這樣才能縮短讀書時間。最後的終極目標是,在別人的經驗上運用槓桿效益,把對實際事務有所説明的技巧,變成自己的東西。
這是大家都會的簡單讀書方法,完全不用特別技術。這和為了攀比讀書的量,硬要提高閱讀速度或增加閱讀數量的讀書法,在目的上是完全不同的。
我絕對沒有想要否定速讀。我是認為,能夠讀得快速是很好,但更應該將此技術充分活用,而不是以速讀為目的。比較起來,槓桿效益閱讀法是一種更能讓讀後獲得的知識擴展個人視野的讀書方法,不是嗎?
1.6  利用讀書脫穎而出

我過去是完全不讀書的人,或許不該說太多冠冕堂皇的話。但最近我發現,在電車裡利用手機看消息和上網的人暴增,相較之下,沒看到什麼讀書的人。下頁圖示的資料就可以證明這一點。
根據這項調查顯示,日本人中,花在書籍、雜誌上的錢,一個月不到5000日元的高達九成。
我在25歲以前也是討厭看書的人,所以這種心情我相當瞭解。尤其在開始工作之後,更會認為沒時間讀書。而且,也沒有讀書就是投資這種想法,所以認為沒錢花在買書上,但卻常有錢去喝酒。現在想起來,或許會覺得真是浪費。
若要再仔細看這個資料,如下所示:
未滿1000日元34.4
1000日元至3000日元34
3000日元至5000日元23.1
花不到1000日元的人占的比率竟然最大。不到1000日元,表示一1500日元左右的商業書,一本也沒買。
這個資料是三年前做的,景氣轉好的現在,或許結果稍微有所不同吧!然而,不管景氣好不好,都不應該吝嗇花錢買書。我認為,儘管在食衣住行上節省開支,但該花的書籍費還是要花。
為什麼這麼說,是因為讀書終究是自我投資。在投資這點上,如果吝嗇的話,就不會有什麼報酬率;這是理所當然的。
在大家都不讀書的情況下,你反而可以靠讀書脫穎而出。這不是很好的機會嗎?基本上,人類的程度都差不多。我認為,只是做與不做的差別。
1.7  書是最好的投資對象

成大器的人,不管當下收入多少,為了拓展人生視野,也會為了增加一生的總收入而使用金錢。
這是安田佳生在《千萬別撿千元大鈔》一書中所寫的一段話。
在使用金錢上,我認為沒有像書籍這樣棒的投資對象了。因為讀書是最好的自我投資。
最有效的投資就是自我投資。這正是各種商業書上所寫的常識,以投資股票為例,儘管你買的是什麼優秀企業的股票,但首先,它的股價並不會一直絕對升值,其次,這個企業也有可能因為破產、下市而使股票價值變零。更何況,信用交易之類的投資,也有可能變成負的。
但是,如果是投資在自己身上,只要你不做損己的事(我想應該沒有人會刻意做那樣愚蠢的事),通常是獲利的。
正如我在本章的開頭所說的,預期靠著讀書能得到有多少回報,要根據讀的是什麼書而定,但大概都會有超過定價一百倍以上的回報。
說到一百倍,或許有人會質疑:這是真的嗎?而就我本身的經驗,以及周圍成功的經營者(成功的經營者必定讀書)來看,產生的利益估計至少超過書籍費用的一百倍。所謂的一百倍,就是買了1500日元的書,並實踐其中的做法,因而賺到15000日元。如果讀了一百本,就賺到15萬日元。如果這樣持續十年,就能賺到1.5億日元。
當然,這其中也有物所值的書籍。不管多麼好的書,如果自己不學以致用的話,也是枉然的。
但如果你把好書所得的知識真正用在工作上,則一本書賺到15萬日元、150萬日元,甚至1500萬日元都是有可能的。從這方面來想,你就能瞭解讀書是多麼廉價而且有效的投資了!
自我投資是最有效的投資。我為了拿企管碩士自費去美國留學,留學期間,十分節省生活費。留學所需的全部費用大概要1000萬日元,所以長期以來,我一天只花3美金。3美金,連去麥當勞都不夠。所以我只能買又大又便宜的麵包,靠啃麵包艱難度日。我只要想到,自我投資將來必有大成果,我就能撐下去。
如果你將來想要大的回報,就應該投資自己。股票也有暴跌的情況發生。然而,讀書的話,大致上都應該會有所得。以勝負來說,書,是壓倒性勝利居多的一種稀有性賭博。當然,這裡面也有你覺得讀了沒有獲利,浪費時間的書籍。但隨著經驗的累積,慢慢就不會被這樣的書所騙而浪費時間去讀完它(具體的做法後面會加以描述)。總之,勝算會逐步持續提高。
此外,對股票、創投企業的投資,在結果出來之前要花上一些時間。但是,書本從你讀完的那一天起,就會發揮助益。沒有買書的錢或是花錢買書覺得浪費的人,應該是沒有深刻考慮到這個層面的吧!
1.8  自己掏腰包來買書吧!

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指望公司用經費去採購與工作相關的書籍、雜誌,這種現象少之又少。經濟蕭條的同時,企業朝縮減經費的方向走,商業書的銷售也下滑。
然而我認為,商業書要靠自己掏腰包來買,才是理所當然的做法。為什麼這麼說?是因為用公司經費買的書,你沒辦法在書上做記錄,你會意識到這是借來的書,於是好不容易讀的東西就沒辦法裝進腦中。
再者,只有自己掏腰包,才會意識到想要回本,甚至想有一百倍的報酬,才會認真讀書。從自己荷包出錢買書,和大家共用的書,其內容進入腦中的方式不同。同樣的道理,我也不建議讀從圖書館借書。
此外,槓桿效益閱讀術是徹底把書用盡;從畫線、記錄,到把一本書用到支離破碎。為此,前提條件就是,書並非是向別人借的,而是自己掏錢買,屬於自己的
我現在一個月花在書籍上的錢大概是7萬至8萬日元。一年剛好100萬日元左右。這麼一說,大家都很驚訝,但我並不覺得可惜,反而覺得只有100萬啊?
這是因為我可以得到它一百倍的回報。這麼想,書籍費就變得非常便宜了。沒有什麼投資會有這樣高的報酬率。但是,如果只是讀完,並不會有一百倍的回報。把讀完所得的知識和實際的商業相結合才是重點。想從1500日元的書中,賺到15萬日元,就必須將其內容活用在商業上。
一想到讀書,就心生厭煩。但如果想到只要讀一本書就能賺15萬日元,就會有讀書的衝勁。假如有人覺得就算實際買書來讀,也完全沒有幫助,那麼,他的讀書方法肯定應該有什麼需要改善的地方,不是嗎?
舉例來說,書的選法不對沒有認真做好讀書後的後續工作,以至於很快就把書的內容忘掉等,必定在什麼地方出了問題。杜絕這些問題,並加以改善,則投資在書本上的錢一定會有一百倍的回報。
如果你想將來會有一百倍的回報,則書籍費就是真正有價值的花費。常言道:不買彩票就不會中獎。投資也是同樣的道理。而且,和彩票沒有中比起來,多讀是實際用在自己身上,而且還有一百倍的回報。不管市場多麼不好,價值也不會貶低。
我們常有活錢死錢的說法。如果投入賭博的錢是死錢,那麼,用來幫助有困難的人的錢就是活錢。金錢不管在什麼事情上都能用到,才算是活用。花在書籍上的錢應該是活錢的最高階段。
除此之外,讀書不用什麼道具。要準備的只有書籍和鉛筆或尺子等文具。文具不是彩色的也無妨,身邊隨手能拿到的筆就可以了。縱然是用鉛筆或黑色原子筆,在書本上做記錄也很顯眼。
嚴格來說,在網路書店訂書或在實體書店購書都很方便。在哪裡都可以上網的情況下,各種管道都可以輕鬆購到書,而且沒有必要投資新的設備。
首先,以一星期讀一本書為目標,從輕鬆可行的範圍開始養成讀書的習慣。不管是誰都能做到多讀書。我也希望你能參考本書,學會投資自己的槓桿閱讀術。
1.9  成功的人都要讀書

事實上,在美國,商人都常讀書,這是我在美國留學時發現的。這是因為讀書就是自我投資的看法非常普及。也就是說,讀書和收入有直接關係。
為何如此呢?因為要在商場上勝出,就必須經常吸收新想法、新資訊。如果不因時時變化的世界而變動,就會被淘汰。因此,只是靠報紙、雜誌是不夠的。報紙、雜誌的優點在於報導迅速,但資料卻是片段性的。而網路上的資訊雖然幾乎都是免費的,但卻極有可能是匿名發表的,可信度要特別留意。
在網路上,不管是誰都能輕易發送資訊,而嚴謹的出版社發行的書,卻不是所有人的東西都能出版的。內容是否能賣、寫手是否確有其人,都要經過嚴密審查,從錯字、漏字,到內容的真偽,編輯、校對人員都要經過好幾遍的檢查。還要進一步把文章改得淺顯易讀。如果對某些事物想深入瞭解,沒有比書籍更好的資訊來源了。
成功的人一定讀書,優秀的經營者也大都是熱愛讀書的人。就如前面舉出的例子,像經營GMO互聯網的熊谷正壽、FAST RETAILING企業集團的柳井正、和民集團董事長渡邊美樹、資訊科技相關企業董事長藤田普,都是以愛讀書聞名。
除了這裡所舉例的人外,大凡了不起的經營者必定都閱讀了許多商業書。只是他們不公諸於世而已。或許這是太理所當然的事,因而覺得不足以公開。
當然,不是因為成了一流經營者,所以才讀書。他們在沒有成功的時候,正因為讀書,所以才能有今天的成就,而且現在還持續著讀書,才能一直保持一流的狀態。
我常苦口婆心地對周圍的年輕職員、晚輩說:想成功,就要讀書。儘管如此,真正去做的人,一百個人當中可以說只有一兩個人吧。但是,這些少數讀書的人,一定會有所成長。
另一方面,只有不讀書的人才會異口同聲地說:沒時間讀書。或是太忙了,沒辦法讀書。根據下面《日經商業》針對讀書時間所做的問卷調查來看,有七成的問卷者回答:沒時間讀書。
因為在商學院裡不得不讀資料,我才發現讀書的要領,是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做到的。
如果我沒有那樣的體驗,我現在也會把因為沒時間,所以沒辦法讀書的說辭拿來當藉口。
事實上,越讀書越能擁有充裕的時間。因為不讀書,所以才沒有時間。這就是為什麼沒讀書的人學不到別人的經驗和智慧的緣故。因為什麼事情有都要自己從頭開始嘗試,當然會耗費大量的時間。但如果讀書的話,書中就寫著走捷徑的方法,儘管如此,你如果連打開書的時間都覺得浪費,就能免會費時繞更大的圈子。
如果用槓桿閱讀術,隨著讀書量的增加,充裕的時間就會逐漸產生出來。接下來,就能夠確實地思考較具生產性、策略性以及面向未來的事務,進而,以未來的飛黃騰達為目標。
2.0  靠讀書更新自己的常識

如果你過去也讀書,可能會突然問我下面這個問題:
我知道讀書的重要性,但為何要持續一年讀400本以上呢?
過去有一段時期,我也曾想過這個問題。
讀到一定的數量,不就夠了嗎?具備了工作該有的基礎體力技能之後,只要用這些儲蓄,應該就可以順利去做事業,不是嗎?
但在這不斷變化的世界裡,你很快就會瞭解到,你從書中學到的知識會很快得到落伍的命運。
其中,也有歷久不變的通則。但行銷或管理的手法,就是一次又一次地產生新的東西或更好的做法。
商業管理每天都在變化。所以,如果你不儘量勤快地去更新自己的常識,就沒辦法追上世界前進的腳步。
但是,多讀的話,你就不會落後。而且,你逐漸能預測到未來世界的發展趨勢。
如果你不願不斷地給自己新的刺激,那麼,就會固執於自己的做法,使自己的視野變窄。尤其是隨著年齡增加,成功經驗累積到某種程度之後,就會越加固執己見,無法接受新事物的傾向也會變得更強,而人在這時也就完全停止了成長。為了維持柔軟的身段,並持續吸收新的知識和想法,我認為應該養成多讀的習慣。
讀許多書,把各種人的意見作為參考,絕對不要誤解為是將別人的意見囫圇吞棗地裝進腦袋。為了避免只是傾聽以及全盤接受某個人的言論,要盡可能多讀書。多讀具有防止思想偏差的功能。
多讀,和一般的讀書方法不同,不用全部讀完,重要的是只對自己有説明的部分去讀。也就是說,它是非常強調讀者自主性的一種讀書方法。經常抱著有目的的意識,持續想著要從這本書吸收什麼?。有時也不免會對作者的想法產生懷疑。
這點,和針對某個特定專案唯讀一本書的一般讀書概念不同。要避免唯讀一本書,並將這本書作者的意見全盤吸收的風險,就必須採取多讀方式。就好比臨床就醫一樣,不能只靠一位醫生的診斷就下結論,還要參考第二位、第三位醫生的診斷。然後,由自己得出最後的結論。
在我的經驗中,同樣的主題如果讀上五本書,對於這個主題,就可以得出自己獨特的觀點。不斷攫大量的資訊,並以自我為中心來做有選擇的取捨,只要這樣就能提高判斷能力。在持續槓桿閱讀術的過程中,自我的思考能力必定隨之而生。
2.1  讀得越多,賺得越多

多讀書的理由不僅如此。
多讀是投資,而且是世間稀有的投資(因為報酬率一定是正數)。也就是說,投資金額越多,賺得越多;讀得越多,能夠回收的金額也變得越多。儘量多讀書才是獲利。
正因為這樣,才要多讀書。把大量的書消化掉,只要這樣做,碰到好想法和訣竅的機率就會變高。換句話說,多讀是為了減少風險,靠累積效果,提升成功的機率。
雖然你完全不知道目的地有什麼,但可選的道路有一百條。在此,如果你事先掌握書中的知識,就會知道其實通往成功的路只有10條。
當然,書中不會告訴你絕對正確的答案。但是,讀書之後,你就會知道其他的90條道路禁止通行,因而避開進入這些道路,以免走冤枉路。只要這樣就能走向成功的捷徑。
事實上,我開始多讀之後,在實際的商場上,成功的機率、沒走冤枉路的機率確實變得非常高。如果不讀書,靠自己一邊嘗試錯誤,一邊摸索好的作法,這樣當然沒有效率。
在別人花費幾年所得到的經驗、訣竅上利用槓桿效益,進而可以得到巨大的回報,這就是多讀的力量,也正是槓桿閱讀術的威力。
第二章  找書就是挑選投資標的

2.2  把投資的手法應用在選書上

本章介紹有關找書的方法。
或許你會認為,關於找書的方法,不用說明,我也會知道。然而,槓桿效益閱讀術的實踐關鍵就從這裡開始。我認,不僅是讀書方法,從找書的階段開始就非常重要。這是因為槓桿閱讀術是投資活動的緣故。
檢討股票、不動產等投資時,要花很長的時間在眾多的事務上,事先進行多方面的調查,縮小範圍,然後決定是否要投入金錢。成功的投資人具備有效率、有效果、獨樹一幟的方法。
以投資股票為例,以下列三個步驟來考量:
(一)投資目的要明確:是利用當沖(當日沖銷數筆交易以確保利益)等方法,追求短線的報酬,還是計劃獲得長期的企業成長效益?
(二)收集和篩選資訊:《公司四季報》《日經money》等情報書刊、報紙、網路之類的口碑資訊。
(三)購買方法:是直接在證券公司下單還是在網路上下單交易?
事實上,找書的方法也和這些做法相同。2005年,日本大約出版了78,304本的單行本(出自《2006年鑒》,新聞社出版)。
此外,只以商業書類來看,我常去的“Book 1st”澀谷店的店員告訴我,一個月大約有500本的新出版品。一年換算下來,有6000本。此外,還有為數不少的舊出版品。在這樣龐大的書籍數目中,要發現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找到選書的訣竅是必要的。其實每本書所花費的金額並不多,但由於是特意花時間和金錢讀書,所以當然想要產生最大的效果。對自我的成功來說,希望盡可能的丟棄沒有必要的書籍。
目的要明確

首先不可或缺的是有目的的選書。如果具備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之類的大目標,你就能清楚地意識到現在,自己需要什麼樣的書
舉例來說,去國外旅行之前,會買當地的旅遊書。但是,如果還沒有決定去哪裡,就沒辦法決定是買夏威夷的旅遊書,還是買大溪地的旅遊書。
首先,明確目標,然後,從目標倒推,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應該做什麼?這樣一來,自然而然,就能夠依課題選出該主題的書。
舉例來說,如果你有一個早晚想要獨立創業的目標於是你現在就要去發現能夠加強自我的方式。例如研究相關產業學習會計知識,就是非常清楚的目標。接著,選擇符合這個目標要求的書籍。如此一來,就不用讀其他完全無關緊要的書了,而你只要這樣做,就能很快看到效果。
此外,發生什麼麻煩,或者直接面對工作上的問題時,就是自己應該克服的困難清楚地呈現的時候。如果你因業績不好而感到困擾,就可以去讀業績高手寫的書,因為不管是誰大概都會有相同的經驗。讀幾本書之後,必定會發現其中的訣竅。然後,實際嘗試看看從中所得的知識。如此一來,如果你是公司員工,業績就會提升,紅也會增加;如果你自己經營公司,其銷售額就會攀升。那麼,1500日元的書本價值不就變成數百倍的價值了嗎?
2.3  選擇對自己而言簡單易讀的書

近來,雖然輕鬆易讀、設計精美的書籍增加,但商業書基本上是嚴肅的,由於這類書本來就是用於工作的,所以也在所難免。一走到商業書的書架前那種嚴肅的氛圍不知不覺就會浮現,於是便對這類書產生遙不可及的印象。有時你選擇的商業書甚至連標題的意思都看不懂,相信這樣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吧!
然而,你沒有必要選擇讓自己勉為其難又艱澀的書籍。從中選擇最好讀、易懂的書就可以了。
定價2000日元的書,還不如定價1000日元的書,儘量選擇便宜的書,這也是一個選擇基準。一般人認為價錢貴的書,內容也比較艱澀。
然而,重要的是內容,而不是體裁。
這裡所說看似困難的內容其實有不少只是故弄玄虛罷了。由於一般人有難以理解等於專業的錯覺,以至於手邊不斷有這些書籍存在。但細讀其內容,會發現有些書根本沒有寫到什麼重點。
進一步來說,如果難讀的書真有價值的話,想要知道其中內容的人會越來越多,因此,將同樣內容改寫的淺顯易懂的書馬上就會隨之問世。所以你要經常去確認主題相同的暢銷書,不管是哪家出版社出的。
一般在我們的印象中,25開、定價在2000日元以上的書,大都是難以理解、專業性強的書。對於這樣的書,或許應該以一般讀者為導向,以價位在1000日元左右、尺寸易於攜帶作為考量。
因此,沒有必要去忍受閱讀難懂的書籍。如果買了難讀的書,其實根本無法勉強自己讀下去。
工作的人必定都很忙。給忙碌的人閱讀的書,內容一定要能夠在短時間內被理解。也就是說,如何簡單地解說難懂的內容,就看作者和編輯的功力。所以,看似簡單或開頭看似輕鬆的書籍,也很有可能是一本由真正有用的資訊濃縮而成的好書。事實上,圖解類型或文字少的書也有不少是優質的商業書。
對於難讀又厚重的書籍,在習慣槓桿閱讀術之後再去挑戰也不遲。真正符合自身目標和需求的內容,讀起來絕對不會感到困難。相反的,縱然對別人而言是簡單易懂的書,但如果自己完全沒有興趣,也會認為是難懂的書。
2.4  與其選專業類型,不如選經驗類型

雖然有違社會一般常識,但基本上,我認為難懂的書在商場上不太有幫助。嚴謹一點說,與其說沒有幫助,還不如說是無法成為即戰力。
,對於無法讓人順暢閱讀的艱澀書籍,縱然皺著眉頭讀,也不太有意義。前面我已經說過,縱然是稍微難一點的書,但如果你對書中的內容真的感興趣,那麼,你絕不會感到難。
具有即戰力的書多半是對自己而言淺顯易讀的書;對商場上有幫助的書,與其說是理論,還不如說是實踐的技巧。所以,不該選專業類型,而應選經驗類型的書。
所謂的專業類型,就像學者、研究員等所寫的,和實務背離,以理論為主的研究用書。這類的書大都又厚重,價錢又貴。前面所說的高定價、精裝豪華本,就是典型。這和下面的例子是同樣的道理:即以投為例,明明是重要的資產運用建議,卻來自於自身沒有投資經驗的證券營業員或財務研究規劃人員。
而所謂的經驗類型,是作者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寫出來的書籍。這是直接從有經驗的人身上取得建議,而書的定價也幾乎都在1000日元左右。我自己所選的書幾乎都是經驗類型。這是因為我的目的是,在別人的成功經驗上附加槓桿效益。
因此,作者為何方神聖,是一個重點。在購買前,一定要確定寫書的人到目前為止,具體做了什麼工作以及有什麼實際成果。作者的頭銜大都呈現在封面的作者名旁邊,或是在書本開頭的作者簡介上,你可以為參考。
2.5  選擇和自己息息相關的書

不管是多麼淺顯易讀的書,如果和自己相去甚遠,這也沒有幫助。還是要選擇和自己息息相關的書!
在商業書中,有不少解說國際情勢或是分析整體濟動向的書籍。當你突然拿到題目這麼大的內容時,可能會讀到一半就感到厭煩。和自己沒有直接關係的話,不會急於知道內容;看不懂的詞彙太多時,讀到一半就沒幹勁了。所以,在此,沒有必要讀專業類型的書。
開始的階段,可以選讀對自己人生目標似乎有助益的書籍,或是和自己的生意有直接關係的書籍。因為有興趣,才能確實讀下去。
從事經營的工作者,就選經營者所寫有關技巧的書;以創業為目標的人,就選創業成功的人所寫的書;對時間管理感到煩惱的,就選時間管理的書。像這些,似乎從第二天開始就能用在自己工作上的書,你會有興閱讀下去。諸如這樣做就能進展順利用這方法賺到了錢經驗類型的書,能夠順利地進入腦海中。
此外,縱然是和自己沒有直接關係的業界人士所寫的書,你也逐漸能夠讓它和自己有所聯繫而去閱讀它。縱使行業不同,但由於一流的人其商業哲學上有許多共通點,所以你持續讀了幾本後,就會瞭解到商業上成功的秘訣是有普遍性的。
儘管行業不同,但世間事沒有太大的差別,常讀海外的翻譯書也能有所助益就是這個緣故。習慣了槓桿閱讀術並養成了多讀的習慣後,再從廣泛的類別中去選擇其它類的書也無妨。
總之,先養成讀書的習。如果你能認為:書籍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有趣,而且還挺有用的。那就太好了。
2.6  以主題、趨勢、直覺來選書

接下來具體介紹選書的方法。在選書的方法上,我大致分為下列三種:
依主題選書:

如前所述,這個方法就是從將來的目標倒推,推斷自當前必須完成的任務,然後,依其相關內容選書。想詳知某個題目的內容、想解決某個問題等這種事先設定主題的狀況正是如此。
在網路書店裡,能夠輕易地利用檢索功能搜尋到和這些主題或關鍵字有關的書籍。
依趨勢選書:

這個方法的目的在於,掌握、預測時代的趨勢。在雜誌或新聞報導上,如果你認為,這是有趣的經營方針或是這是改變後的投資方式吧,然後決定去搜尋與此相關的書籍來讀。
這裡稍微要提的是,我不僅是書本,就連報紙、雜誌也不會忽略。《日經商業》《日經創投》《週刊東洋經濟》《週刊鑽石》《GQ》等主要業雜誌,我幾乎都買來讀。《商業週刊》《FastCompany》《夏威夷商業》等國外雜誌,我也會流覽。
依直覺選書:

這種方式是指,依照自己的直覺,選讀覺得有趣的書。順著自己的本能來選書也無妨。
以下將對此分別詳加介紹。
2.7  徹底地閱讀同類別的書

當讀書的目的明確時,我建議採用類別集中法的選書方式。這是指,如果你想知道某種主題的內容,那麼,你只要取得這類別的書,然後徹底全面地去就可以了。
我在幾年前,為了讓當時經營的公司上市,必須學習有關企業公開的資訊,而且我想詳知這個範疇的東西。
這時,我使用的就是類別集中法。我到書店去,把書架上這個類別的書一本一本地採購,又在網路書店上檢索關鍵字,把與這個範疇有關的書籍全部訂下來。於是各種人所寫的同一個範疇的書,我網羅了幾十本,並把它們集中起來閱讀。
當然,雖然表達上有所不同,但內容上是有重複的。但是多讀幾本,既不覺得浪費,也不感到可惜。反而,正因為讀了許多本,才知道重點所在。也就是說,只要是每本書都寫到的相同內容,你就可以判那是所有人都認為的重點。
只在一本書裡寫到的東西,可能就是這個作者自己的看法。然而假使有十位作者都主張同樣的東西,這就可以稱為是普遍的原理、原則,不是嗎?這是我所持的論點。
再者,只仰賴一本書,表示你只能知道一位作者的想法或知識。當然,這位作者的想法有時會和自己的方向有所不同。但是,如果讀了許多書,就很有可能從中發現和自己想法或方向吻合的作法。
這就好比生病的時候,不能只聽一位醫生的意見,還要尋求別的醫生的第二建議、第三建議;參考多數意見後,據此選擇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意見,接著就能夠決定採用種治療。如果多數醫生的意見一致時,你就可以確定那是可信的意見。
多讀也有這個好處,就是讀許多書籍後,可以同時參考多數意見。
2.8  篩選的技術

選書,不僅要靠直覺,還要多方參考書評、口碑以及別人的意見。這也是一種槓桿效益。
只選擇自己喜愛的,不管怎樣都會有偏差。而且如前所述,每個月有500本商業新書問世,要從中選擇好書,必定是按照多數的人看法來選擇比較有效率。
當然,別人所選的書,不見得自己讀起來也會有相同的感覺。你也有可能會認為,那樣受人讚不絕口的書,我讀了之後和自己完全不合。這樣的狀況也會發生。
然而,反復查閱書評,你就能要據當下信賴度相對高的書評資訊做出選擇,甚或是結交到愛好讀書的朋友。借此,你挑到離譜的書的機率就變低了。
利用值得信賴的書評和時間、勞力的節省也有關聯。為了不浪費時間和金錢在挑選無用的書上面,我認為精挑細選比較好。所謂精挑細選的方式,正是指當前投資上所說的篩選。
我經常作為篩選參考的依據如下:
朋友、熟人、行家的口碑
網路雜誌、媒體的書評
報紙、雜誌的書評或廣告
國內外的書評服務

以下接著詳加說明。
朋友、熟人、行家的口碑

第一種篩選法是一種利用朋友、熟人的口碑來找尋好書的方法。

雖然說是口碑,但你如果等待別人在聊天時告訴你有什麼好書,那麼你終究無法得到消息。我和別人談話,如果認為這個人很厲害,我就會問他:最近是否讀了什麼有趣的書?如果對方是成功的經營者,當然我們要非常在意他讀了什麼書。而且,為了擴大自己讀書的範圍,不拘年齡,對年長或年幼的人,我都會去問他:最近讀了什麼好書?
但是你不能只是一味地取得資訊,施與受是相對的,如果一開始你沒打算提供資訊給別人,就無法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接下來要注意的是,別人推薦的書一定要把書名記下來,在還沒忘記前買回來讀;並不是只在你和對方碰面時,相談甚歡就好:付諸行動才是重要的。你想說找個時間再去買吧,那你可能就會忘了這件事。我儘量都在當天或是當場用手機向亞馬遜網路書店訂書。關於這個方法,後面也會提到。
在此,稍微偏離關於選書的篩選話題。我不僅提供書的資訊,也常把書當禮物送人。對於我讀了之後深受感動的書,如果適合某人,我就馬上送給他。
此外,我聽到誰非常用功讀書時,我也會想送個什麼東西給他。這時,把1500日元左右的書當禮物送人,對方也不會感覺有壓力,這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吧!用請吃一頓飯的錢,就能產生可以受用一生的禮物。
雖說是送書,但如果不知道對方喜歡小說,還是散文或是寫真集,那就難以取悅於人。雖然對方是接受的一方,但他也希望你不要把自己的喜好硬塞給他。但如果是商業書的話,因為屬於實用性的書,所以和對方的喜好不會相去甚遠。
當禮物用的書,即便自己手邊已經有了,也一定要買新的,而不是把自己讀過的書送給別人。這是因為考慮到,在槓桿效益閱讀法中,書本都會用到污穢不堪的緣故。我讀過的書上,有畫線、筆記、折頁角等。所以,要送人的書,必須重新買一本新的。
附帶而言,自己讀過的書本也不要借給別人。因為畫線、折頁的書是自己專屬的資產。所以,再買一本來當做禮物送人。
由於每個人認為的重點不同,受贈書的人也希望用自己的讀書方法來讀,也想在合於自己的地方畫線,作為自己的資產。
我送別人書時,最常用的方法是亞馬遜網路書店。
我想,常用亞馬遜網站的人都會知道吧!在亞馬遜網站訂購東西時,會有禮物選擇按鍵。確認這個按鍵後,可以要求包裝,還可附上簡單資訊。打算要買書的時候,不用特意去書店就可大功告成,這是非常方便的方法。
2.9  讀同樣的書,就能產生共識

此外,把自己讀過的書分享給別人去讀,還有其他的好處;那就是讀了同樣的書之後,能產生共識。
從有所感觸的書籍中學到的東西,以口述的方傳達給別人,是非常累人的事。事實上,讓別人也讀這本書,在資訊的傳達上還比較快。而且,既不會造成誤解,也易於產生共同的價值觀。
例如,以前我經營的公司其業績曾經滑落。那時,我為了讓幹部員工閱讀三枝匡寫的《恢復V字型的經營》這本書,並且將這本書所寫的狀況,轉換成切身的問題來進行討論,於是在公司實施集訓。
不久,公司業績真的反轉而上,復活起來。或許聽起來好像言過其實,但卻是事實。在閱讀使企業起死回生的故事中,為了解決公司、員工的問題,以及改善業績,首先,每個人都要設身處地去思考該如何做,並對此產生共識,然後以此為基礎,一個一個地來談怎麼做,最後化為具體行動;正因為如此,大家才能朝同一方向行動。這就是勝利的原因。
如果沒有讀這本書,要他們設身處地去思考,一定是很困難的。在沒有共同話題和共識的前提下,就算你對他們說朝著目標,加油吧!也無濟於事;不管你費多少唇舌,它們也不太有危機意識。
然而,讀了相同的書,就能產生共通的想法。我希望你事先知道:商業書也有這樣的效果。
利用網路雜誌的書評

在此,稍微說明一下第二種篩選,即網路雜誌。近來,日本網路上的商業書介紹主頁、網路雜誌、部落格,與日俱增。我查了各種方法後,關於如今的書評,我歸納出下列四種來選讀:不管哪一種都是免費的。
原本是亞馬遜網站天才買家的土井英司的《每日三分鐘讀書革命!土井英司的商業書馬拉松》。
因《週末創業》而耳熟能詳的藤井孝一的《商業選書&摘要專家精選!三十秒免費閱讀》。
因《心靈指南讀書術》而聞名的松山真之助的《每日電子書》。
商業書管理人Tulipa的《沒有遺憾的讀書【商業書的正式書評】》。
這些網路雜誌上所提出來的書,都具有閱讀價值。由於挑選人是現職商人,所以,你能判斷它是否是和讀者有相同觀點的好書。這是非常有用的方法。
詳細的內容歸納於次頁的表格中,你不妨參考審閱看看。
接下來介紹的,雖然不是書評的專業網路雜誌,但也介紹了不少好的商業書。不管哪個方法都是免費的,所以我推薦給大家選讀看看。
鮒谷周史的《平成·進化論》閱讀者數量占日本第一,讀者高達19萬人,介紹商業書的成功方程式。
增永寬之的《總裁的眼界》,讀者超過15萬人,以經營者為物件的網路雜誌,向現在活躍的經營者寄發麵談信。
資訊商人岩元貴久的《網路虎之卷》。
經營顧問和仁達也的《和仁報告好不容易要做,就快樂地做吧!》。
日本財務學會的《日本的個人投資家們,站起來吧!財務學會通訊》,針對個人投資的財務教育。
這些網路雜誌、網頁都和亞馬遜網站有連結,你能馬上進入購得,也是非常方便的方法。
3.0  參考報紙和雜誌的書評欄

報紙、雜誌的書評或廣告

第三種篩選是參考報紙和雜誌的書評欄來選書的一種方法。

日本的商業雜誌中,以《日經商業》介紹的書籍最受矚目。此外,主要書店的商業書銷售排行榜,也是選書的參考。《GQ》是一本剛好介於時尚雜誌和商業雜誌之間的特色雜誌,可能因為以廣大年輕商人為物件的關係,所以經常刊載值得參考的書籍。
接下來所說的或許不是針對普通大眾的,也就是搜尋外文書時不可或缺的參考訊息,即美國的雜誌《Fast Company》。它以正起步的企業的經營者為主要讀者群,特別網羅不少關於創新和工作型態的內容,在日本也能夠定期訂閱。我翻譯的《打響自己就一招》,其原文書的存在,就是從這本雜誌的介紹得知的。
閱讀外文書比閱讀日文書還要花時間,如果讀到沒用的書損失就大了。為了不買到用的書,書評就非常重要。請在和自己對味的類別中,選擇書評不錯的雜誌。
同樣的,美國納欽蓋爾·康納特(Nightingale Conant),是世界上處理著名成功者作品的最大的廣播教材公司,其發行的《Advant Edge》月刊也可作為參考。
由於在日本沒有同類型的公司,所以在此要說明這家公司很困難。傑·亞伯拉罕(Jay Abraham)、羅勃特·清崎(Robert Kiyosaki)、布萊恩·崔西(BrianTracy)、安東尼·羅賓(Anthony Robbins)、金克拉(Zig Ziglar)等人的書在日本也被翻譯,且成為暢銷書:而這家公司將這些作者所說的銷售、行銷、誘因提升、投的訣竅,做成光碟、DVD等來販賣。在《Advant Edge》中,介紹了世界級的商業領導者所寫的書及其目錄,你可以早一步發現在日本尚未翻譯且為經驗類型、高品質的書籍。
再者是,報紙廣告也是選書的重要素材。我常買來讀的兩份報紙是《日本經濟新聞》《朝日新聞》。買報紙的原因是,如果只利用亞馬遜網站,就沒辦法充分掌握新書的出版訊息。
聽說,有不少喜愛閱讀的人是以《朝日新聞》的書籍廣告作為參考。不過,《朝日新聞》大都刊載小說、散文之類的文藝書刊,所以,在選商業書時,我認為商業書廣告最多的《日本經濟新聞》最好。在報上不經意發現時,我就會把廣告剪下來,或把書名記下來,然後在還沒忘記前就去買回來讀。
利用付費的書評服務

最後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利用付費的書評服務。
或許有不少人會說:究竟什麼是付費的書評服務?”“這東西第一次聽到。
這雖然在日本也有,但在美國非常盛行。這項服務就是,服務業者的員工替忙碌得無法讀書的人讀完所有主要的新書,然後選擇該讀的書加以介紹。
而且,不僅僅是介紹,還有充分的內容摘要;就算是新書,也會馬上被提供出來,而且具有一定的份量。你讀了這些內容實際上就等於讀書的效果。這方法真是厲害。連灌入摘要的語音格式也有準備。這種商機的存在,可以證明美國商人們讀書及不怠惰學習的精神。
我主要利用的是,“Audio-Tech Business Book Summaries”“Executive Book Summaries”兩家公司的服務。兩者的服務沒有太大的差別,一年會費120150美元,每月二到三本份量的摘要,大約510頁的PDF文檔,或者也可以下載朗讀這些內容的語音格式。對於英文好的人,我強力推薦這個。有時,我把下載的內容放到iPod裡面來聽。
附帶說明,在美國,對忙碌的商人而言,讀書是理所當然的事。由於開車上班的人很多,所以朗讀書本的有聲書也非常盛行。各類別的書灌入錄音帶、光碟等,而且以相當的價錢來賣。用聽的方式讀書,也在書種中佔有一席之地。
在日本也有書評服務。《TOP POINT》(個人品牌)就是其中之一,是採用會員制的月刊雜誌。這本雜誌每月從100本以上的商業相關新書中,選擇10本內容新穎、新點子多,以及對經營者、商人真正有幫助值得一讀的書;一本書以4頁的份量,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它的書評不是直接引用出版社的宣傳字句,而事實上,它是傳達選書者讀完後所挑出來的書。
但在書店沒有出售,你要直接去申請定期訂購。價格因定期訂購的時間長短不同而有差異;一年期的訂購是12600日元,購買一本是1000日元左右。因為是以經營者為服務物件,所以,舉出來的書有很多或許價格偏高。你可以循著下列的網址前往參考看看。
3.1  分開利用網路書店實體書店

接下來,我想介紹購書方法。在槓桿閱讀術中,讀書就是投資,所以,買法是等同於採購的一種重要行為。
起初,在還不知道讀什麼好的時候,我在書店不知如何是好,花了很長時間閑晃。但隨著經驗的累積,逐漸知道有效率的選擇方法和購買方法。以下,我將介紹有關書籍採購效率提升術。另外,如何將前面篩選中遺漏的書籍拾回,並且購得,其訣竅也在此加以介紹。
如今,現有的網路書店有幾家,而且持續不斷的大量滲透在商人之間。但槓桿效益閱讀法的特色之一,就是要把網路書店和街頭的一般書店(實體書店),徹底分開來利用。
對忙碌的商人來說24小時開放的網路書店是強而有力的夥伴。在你利用本章介紹的書評進行篩選後,知道該讀什麼書之後,就算不用特去書店,只要在網路上訂購,就能拿到你要的書;訂購之後,如果有庫存,大約一至三天,頂多一個星期的時間,你訂的書就會被送到指定的場所,這對忙碌的人來說,相當方便。此外,網路書店也具有一般網路商店的便利功能。使用網路書店,能夠有效率地購書,這是一般書店做不到的。
但是,僅使用網路書店,仍然會有偏差。因此,也有必要實際走一趟一般書店去挑選書籍。我認為,配合網路書店和實體書店各自的特色分開來使用,是現階段最有效率的做法。我自己的使用率是,網路書店占六成,實體書店占四成。
以證券公司來看,這好比店頭的面對交易和線上交易,是不一樣的。面對面交易時,負責人因應個別客戶的需求,推薦不同的金融商品,並給予各種建議。
反過來說,採用線上交易的話,資訊的收集要靠自己,沒有店員的建議,全靠自己的決定來購買商品。
在書店裡,店員本來是不會給顧客建議的,但是,書店為了讓顧客瞭解其推薦的商品,會利用排列的方式或迎合大眾的口味陳列齊全的商品等方式,來展現書店的特色。如果這麼想的話,或許可以說在實體書店選購書是被動的,相對的,在網路書店選購則屬於主動的。
後面我會詳細說明,但在此我要說的是,網路書店具有各種功能和便的服務,而且大大地彌補了實體商店的缺陷。此外,在選書上也具備有效率挑選好書的優點。
然而,因為一開始就說槓桿閱讀術就是多讀術,所以當然沒有必要只精挑細選一本書。猶豫不決或是慢慢的比較挑選,是相當費時的。我只要覺得:這好像不錯的樣子。我就立刻買回來。
總之,當然不要花費那麼多的時間在採購上。挑選、購買,也和讀書一樣,越熟練花費的時間就越短。對於那些認為沒空去書店”“不知道該選什麼書好的人來說,也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在網路書店中,我推薦亞馬遜的理由

現在有幾家網路書店存在,但我常用網路書店,是我已經提到好幾次的亞馬遜網站。我試過其他網路書店,結果最好用的還是亞馬遜網站(http//www.amazon.co.jp)。商品豐富齊全,送達速度也比較快。因此,我幾乎每天進入亞馬遜網站,訂些什麼商品。
網路書店的優點是,什麼都可以輕鬆搜尋到,而且可以買到你想買的東西。在你已經確定想買的書或想要的書籍主題時,你不用特意去書店,只要動動你的手指就可以買到。網路書店就是這樣便利。
當我去逛實體書店時,我有時也會因一時衝動而把一些書買回來。但在亞馬遜網路書店就不太會發生這種事。這是因為,商品在畫面上只呈現樣,不像實體書店那樣可以鳥瞰全部。
相反的,網路書店可說是主動的購買法。所以,當你決定要買在報紙廣告上發現的書,或是早就想買的書時,與其到書店找,還不如上馬遜網站搜尋、訂購,這樣最省時。
就一般書店來說,找到你想要的書,是非常辛苦的事,而且有時會遇到沒有庫存的情況。跟這比起來,亞馬遜網路書店沒有庫存的幾率似乎很低。可以有效率的購書,這點剛好符合被視為是一種投資的大量讀書法。
誠如你所知,亞馬遜網路書店會根據過去你買書的記錄,向你推薦類似的圖書。我想,如果是亞馬遜網路書店的愛用者,就會知道這點。換句話說,只要進入該網站,就會在首頁上,出現本田直之先生,有推薦給您的商品的字樣,我指的就是這個。電腦根據顧客購買的記錄,自動介紹與該顧客以前買過書同一作者、同一主題的書籍。
除此之外,在亞馬遜網路書店上,我最常參考的地方是買過這商品的人也買這樣的商品。我若對這裡推薦的書感興趣時,我大概都會買回來看,但訂購前,我還是要稍微看一下一般讀者讀了本書之後的感想;如果在這裡呈現出來的評價不高的話,我有時也會放棄購買。
3.2  類別排行榜選購法

在此,我再介紹一個亞馬遜網路書店的利用法吧!我把這個稱為類別排行榜選購法
亞馬遜網路書店細分書的種類,公開各類書籍的銷路。以商業書為例,在商業下分為商業/經濟/生涯規劃”“投資/金融/公司經營前者又分為經濟學/經濟情勢”“產業研究”“行銷/銷售”“會計/簿記”“金融/財務等等。這個方法就是,在這當中,排名第一到第三名而且看似有趣的書,就無條件地買回來看。
我的論點是能賣的書,一定有它的理由。當然,在銷售方面,也會符合網路書店的趨勢。亞馬遜網路書店的利用者大都是常上網的人,所以,當作者出現在受歡迎的網路雜誌上,或是書籍在受歡迎的網頁上成為話題時,銷售有時也會因此而名列前茅。
然而,能賣的書並不止於此,必定有其優秀的地方。而且,從這本書能賣的現象本身也應該可以察覺出時代的趨勢。如果你感歎:出色的書都讀完了或是最近沒有什麼好書啊!你不妨嘗試這個稍微不一樣的方法。
利用全文檢索功能,以主題來選書

在前面的章節中,說明了關於類別集中法(即以主題來選書),而在此要提的,是亞馬遜網路書店的全文檢索功能,這是很有助益的功能。
舉例來說,假設你想找有關槓桿效益的書籍。在一般的搜尋中,在名稱欄上如果不打上槓桿效益,就會搜尋不到。但如果你用全文檢索功能來搜尋槓桿效益,只要內文中出現槓桿效益字樣的書,都會被列舉出來。
以前,這種內文搜尋功能(Search Inside)只有在美國的亞馬遜網站上才有,所以我都是在找外文書的時候使用。我在找“Leverage”這個主題的書籍時,就利用全文檢索功能來搜尋。這時,就能發現布萊恩·崔西(Brian Tracy)所寫的《聚焦: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以簡化你的生活,你的雙重生產力,實現你的目標》。
雖然並非所有書籍都能夠適用內文搜尋功能,但隨著加入書籍的增加,精准度也會漸漸提高。
這個功能在日本版的亞馬遜網站也漸漸被廣泛使用,並被視為寶藏看待。使用網路書店,大都是你確定了想買的書,然而,如果使用全文檢索功能,你還會有竟有這本書這樣意想不到的發現。
總之,網路書店的搜尋功能是非常方便的,在利用類別集中法這種依主題篩選的目標法則時,要試著多變換、組合不同的關鍵字與主題,這樣就能大幅提升找到對的書的機率。
從手機中當場訂購

我說過聽別人推薦的書,在亞馬遜網路書店的亞馬遜掃描搜尋amazonscan search)這種便利的功能下,用手機當場就能買書。聽說在200610月,只限定“NTT-DOKOMOi-mode”才有此功能。但利用手機的照相功能,讀取印在書籍封底的條碼,後在亞馬遜掃描搜尋(亞馬遜的可攜式網址)上,就能訂購書籍。
首先,從亞馬遜主頁上把專用的“i應用軟體下載到手機裡。然後,就跟用相機讀取QR條碼的道理一樣,讀取封底上的條碼之後,和亞馬遜上這本書的頁面連結就出現在電話上,用手指按一下就可以訂書了。也就是說,只要用拇指就可以了。
不管是誰擁有看似有趣的書籍時,你立刻跟對方說:讓我看一下封底。如果對方給你掃描條碼,你當場就能買書,連記下書名、作者名、出版社名稱都不需要。別人向你推薦書時,雖然你想說找個時間去買,但終究還是會忘了這回事。對於這種人,我強力推薦這項功能。
3.3  在實體書店買書的方法

到目前為止,舉出了許多網路書店的優點。但只利用網路書店,仍是不夠完備。重要的是,實體書店也要一併利用。
要去的書店只限於大書店。因大致上在大書店裡,符合趨勢的商品齊全,而且有相當的庫存量,想要購買某個主題的書籍時,也有不少選項。
我常去的書店是東京都澀谷區的青山書店(ABC)的本店和“BooklSt”澀穀店。ABC剛好位於我家和公司的中間位置,所以上班時剛好順路。我也常讀國外的雜誌,而ABC的優勢在於國外雜誌多。我在東京時,每隔三天就會去這家書店一次。
附帶一提的是,ABC裡,國外的時尚、藝術相關的書籍,以及商業方面與行銷、廣告相關的書籍都很齊全。它算是焦點集中、針對行家的書店。
此外,關於大型書店“Book 1           st”澀穀店,我大約每週去查看一次賣書籍的走向。正因為它是流發源地澀穀的主要書店,所以能掌握銷售人氣高的版面設計和齊全的商品。
由於該書店在一樓,所以大量的商業書採用平放方式陳列(封面向上並列的陳列方式),你只要一眼望去,就可以掌握整個趨勢,也可以迅速發現你之前不知道而看似有趣的書籍。此外,如果你去觀望店內標示的暢銷書,就會瞭解其和亞馬遜網路書店的銷售排名之間微妙的差異,而且會對此產生興趣。
我一到書店的商業書區,就會先看平放的書籍。看了平放的書籍後,就可看出大概的趨勢。這是因為平放的書,大都是剛出爐的書、暢銷的書、書店板認為是本店主力商品的書。對於平放的書,我常常只看封面就買下來。
事實上,能夠把書拿在手上挑選,這是實體書店的優勢。我在選擇經驗類型(即作者描寫自己的經驗)的書時,會從勒口(封面返折的地方)、版權頁(在內文最後有關出版的資料),查看作者為何方神聖。
再者,就書籍來說,有時候買太舊的書沒有什麼意義。如果想要知道歷久不變的訣竅,買之前出版的書籍當然沒有關係,但是要趕上趨勢的話,最好盡可能選購最近才出版的書。這時,你就可以查看版權頁上初版的年月。順便一提的是,這本書加印了幾次,在版權頁上會以XX印刷來呈現。加印的次數越多,就表示書賣得越好,這也是一種衡量的標準。
另外,在槓桿效益閱讀法中,大量買書是基本中的基本。由於不需要只精挑細選一本書,所以在選書上不要花太多的時間。
當然要有目標的去買,但是遇到稍感心動的書,也可及時買回。如果你想一本花1500日元的書,有一百倍的回報,那麼,你就要捨得花這筆錢。事實上,同樣的書買了兩本,這種失敗偶爾也會發生,但不要太在意。
除此之外,我一看到書腰的文字(即載錄書籍引人注目的重點),覺得本書好像很有趣時,我就馬上買下來;對於店員或出版社編輯有寫海報傳的書籍,我也馬上買下來。我覺得自己不太能抗拒促銷商品的行銷術。
這點可說是網路書店的弱點所在,或今後要改善的一點。日本亞馬遜網路書店上刊載的書籍大都是拿掉書腰的樣子,可能因為美國的書籍本來就沒有書腰。其書訊資料上,雖然也刊載和書腰大同小異的文字,但設計文字大小變化和顏色引人注目的書腰,究其視覺效果,兩者是有所不同的。在書腰上,編輯把反復考慮後的重點,以宣言的方式呈現出來,更加醒目,更加吸引人,所以,在日本版的亞馬遜網路書店上希望也能看到書腰。
不僅如此,日本的亞馬遜網路書店上,能看到封底、口的畫面也是少之又少。而美國的亞馬遜網路書店上,已經逐漸能看到封底、勒口。從這一點就可以知道哪個比較實用了吧!
總之,實體的書籍能拿在手裡挑選,仍然是實體書店的一大優點。我每次去書店,一定買510本書,所以總是手提袋裡塞滿書籍,步出書店。大概店員也因此已經記得我的長相了吧!
網路書店是很方便,但是在能把書拿在手裡挑選的實體書店裡,可以期待會碰到意想不到的書籍。在這點上,我認為實體書店略勝一籌。
               全書選載完畢

全書PDF版閱讀: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7911547.html?from=isnom
讀書心得 ()
《槓桿閱讀術》:你只需要讀其中的16%
http://san122.pixnet.net/blog/post/23298745
這篇文章是以前為自家雜誌「80/20」此一專題所寫,內容取材自《槓桿閱讀術》一書,某種程度是其中最主要內容「如何做到大量閱讀?」的幾個關鍵觀念,推薦給有閱讀需求的人,真的是一個很不錯的閱讀方法。
ps.「槓桿XX術」在日本從前年紅到至今,作者本田直之提倡「效率思考」,抓住重點以最小力氣創造最大收益,對此主題有興趣的讀者,建議閱讀《槓桿思考術》(漫遊者出版)一書,可完整理解整個「槓桿思考」的原理與方法。

「讀書」好處人盡皆知,閱讀商業書更是升級職場實力的最快方法,但「知道該讀」與「真的去讀」卻往往是兩回事。許多人常表示:「我當然知道讀書很好,但我連工作都沒有時間了,哪有多餘的時間!」沒時間,正是許多經理人面對書本時最大的障礙。
去年以「槓桿思考術」在日本造成話題的槓桿效率顧問公司董事長本田直之,在其著作《槓桿閱讀術》中,告訴大家讀書絕不像一般認為的那麼花時間。大家會認為「讀書很花時間」,是因為從小被教導要「把書好好讀完」,只要意識到「我是想解決什麼問題而來讀書」,就可以不讀多餘不重要的部分,只吸收必要的資訊。所以只要透過80/20法則,提昇自己對資訊取捨的能力,時間就絕對不會是閱讀的障礙,甚至每天消化一本商業書的知識都是可能。

80/20
效率讀書法
本田直之表示,扣掉鋪陳、背景說明、舉證、研究資料等等,一本商業書真正的重點,往往只占內容的20%,而經理人閱讀時,又只要確實理解其中的80%就可以了。也就是說,徹底搞懂一本書的16%,就等於完全吸收書中精華。套用在現實中,以平均一本厚約200頁的商業書來說,真正要讀的只有32頁!讀完32頁需要花多少時間?所以讀書怎麼可能會沒有時間呢?
這種「略讀」的概念,和一般人「沒有全部讀完,就不能說讀了一本書。」的觀念大相違背。但商業書不同於課本和小說,閱讀重點並非在「從頭到尾讀完」,而是「學到該知道的知識」,能瞭解作者想表達的主張,比看完每個字更重要,即使是跳著讀,只要抓對重點,也絕對能充分瞭解一本書的內容。所以讀取20%的部分,就能理解80%的內容,是絕對合理的一件事。
這種「略讀」的讀書法可能讓許多人難以適應,但本田表示,只要透過3個祕訣,就能輕鬆做到:

1. 
不要怕遺漏
「假如因此跳過重要的部分,怎麼辦?」面對略讀,許多人第一個擔心的可能都是這點。本田強調,即使不無可能,也要抱著「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啊!」豁達地看開。為了怕遺漏一個重點所因此多花的時間,相對於把這段時間去開發別本書中的精髓,其實是大大劃不來的。
他表示,針對新書,要找尋其重點中的八成是比較快、收穫也比較多的一件事,盡管在閱讀時可能多少有漏網之魚,但由於讀懂許多書,掌握了更多東西,必能獲得比只讀完一本書更多的回報,所以不必擔心「沒讀到」這件問題。「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充實自己,以便達成各種目的與目標,所以只要能獲得足夠的資訊就夠了!」本田如此強調,「捨棄完美主義,是效率閱讀的第一步。」

2. 
限制時間內讀完
一般人讀書時並不會限制自己該在多久之內讀完它。但「沒有時間限制,就會連多餘沒用的部分也去讀,」本田如此警告。所以限制自己在多久之內讀完一本書,是提升讀書效率的第二步。
他認為,一本商業書,在12小時內讀完是最恰當的,尤其時「強化已具備知識」「作者經驗談」「潛能開發」這類書籍,更是一個小時就綽綽有餘。至於「全新範疇」「外文書」等,可能就必須安排約兩小時的讀書時間。

3. 
透過瀏覽先抓重點
想強迫自己在時限內讀完,鍛鍊自己抓重點的能力非常重要。本田建議,在閱讀本文之前,先快速瀏覽是不可省的工作。他認為,第一個要看的是「作者簡介」,因為知道作者是誰,一定程度上可以想像出內容品質,例如作者是企業人士,就可吸收到實務相關經驗與智慧;若是學者,則內能可能偏學術研究。
其次,他會讀「書腰」和「封底」的文案,再看「前言」「目錄」及「後記」,只要如此,就能看出整本書的輪廓。山田表示,「開始閱讀前,腦海中只要具備這些內容,再確認自己的閱讀目的,閱讀時,重點就會自然跳進眼簾。」

80/20
效率選書法
懂得如何讀書,但面對書店中琳瑯滿目的商業書,該選哪本來看?本田表示,依其自身經驗,每年閱讀的約400本書中,會想推薦給別人的也只有約80本,完全符合80/20法則,他認為,只要從出書總量中挑20%來讀就綽綽有餘了。
其實,商業的道理通常萬法歸宗,差別在於運用的技巧不同,就算目前台灣每月平均有約50本商管類新書上市,也不必每本都讀,只要選讀其中10本,就可以有效掌握當前商業趨勢,提昇自己的管理技巧。該如何挑出這10本書?本田直之有兩個聚焦祕訣:

1. 
確定目標

選書的第一要務,就是確定自己「當前讀書的目的」。就像出發去自助旅行,大家通常都會買本當地的旅遊書,先瞭解有哪些不可錯過的景點。讀商業書也是,能釐清「當前面對的課題為何?」,再從目標倒推:「要達成這個目標,我該做什麼?」如此,自然就能清楚意識到自己現在需要哪一種書。例如一個人想創業,「相關產業分析研究」「會計、經營相關法規」就會是非常清楚的閱讀課題,而不會選讀到其他無關緊要的書籍。
當讀書的目標明確時,本田建議採用「類別集中法」來選書,也就是對某種主題感興趣時,就只取這類別的書,然後大量閱讀。這種方法雖然可能會重複讀到相同的資訊,但本田強調,正因為讀了許多本,才會知道重點所在。也就是說,當不管哪本書都會寫到的相同內容,就是這領域絕對不可不知的重要知識。匯集大量閱讀,就能避免受限於一本書的內容,而能分辨哪些是作者個人的論點,哪些是普遍的原理原則。

2. 
適合自己
不管是目標選書還是趨勢選書,在一般人觀念中,往往大師的專業著作才夠權威,但本田強調,對時間有限的經理人來說,不必勉強自己去看艱澀難懂的書,只要從同類主題中挑選最容易閱讀、理解的書即可。
他表示,難懂的書對經理人其實毫無幫助,因為就算讀完,也不能變成可用的即戰力,如此就失去花時間讀書的意義。他建議,真正對商場有幫助的很少是理論,所以選書首選「經驗類型」的書,而不是「專業類型」。像學者或研究員所寫的書,容易與現實相悖離,但以作者自身經驗寫出來的書籍,反可以讓經理人立即得到實務上的參考。畢竟對讀者來說,從別人經驗上學得成功之道,不多走冤枉路,才是讀商業書的真正目的。
透過80/20法則,釐清目標來選書,只讀需要的資訊,徹底讀懂一本書,其實比你想像中更簡單,也更省時省力。從今天起,別再以「沒時間」當藉口,撥出一天一小時,以別人16%時間和力氣,創造與時俱進的知識升級。

讀書心得 ()

槓桿閱讀術
http://erolls.blogspot.com/2008/10/blog-post.html

為何要讀書?
根據統計數字顯示現代人太少讀書,於是作者花了一些篇幅來解釋讀書的意義與好處,希望鼓勵大家多讀書。透過讀書,可以快速吸收前人幾十年的經驗和智慧,避免從零開始的錯誤與摸索就可以「不勞而獲」,而不讀書的人,什麼都自己去嘗試、修正才能「辛勞而獲」。就連Wal-Mart創始人山姆‧沃頓都說:「我的事業做起來,是模仿別人的。」
另外,商人讀書就好比運動選手的練習,平時只顧著工作而不願花時間再充實自己的人,就如同平時不練習而突然臨時上場比賽的運動選手一般,勝算當然不高。所有一流的人都讀書,但不是因為成為一流的經營者,所以才讀書,他們在沒沒無聞的時候,正因為讀書才能有今天的成就,而且今天還是持續讀書,才能一直保持一流的狀態。
許多人不讀書是因為覺得沒有時間讀書,其實正因為讀書沒讀書才會沒有時間,讀書可以減少自己從頭開始摸索、嘗試的時間,從書中就可直接取得捷徑的方法,越讀書就越能產生充裕的時間。讀書不只是讀書,而是一種經濟上的行為,一種投資活動,且是最強的投資。《千萬別撿千元大鈔》作者安田佳生曾說過:「成大器的人,不管當下的收入多少,為了增廣人生的視野,也會為了增加一生的總收入而使用金錢。」
槓桿閱讀術

本書的主題-槓桿閱讀術的精隨,在於事先設定好明確的閱讀目的(例如:要尋求某問題的解決之道),再根據目的來挑選重點部份閱讀,捨棄不重要的部份。看完書之後,再將自己獨樹一格的方式應用書中所闡述的訣竅,活用在實務上。
槓桿閱讀法與傳統閱讀法不同之處:
1. 具備清楚的讀書目的(要在商場上成功),精挑細選該讀的書並丟棄沒有用的部份,而非速讀法。
2. 鼓勵讀者要在書本上標號、劃線、記錄與摺頁角。
3. 挑有用的部份跳著看,就算是自己花錢買的書,也不需要一字不漏的完整讀完。
4. 閱讀時要設定時間限制,一本書設定約1~2個小時讀完,而非依照自己的步調去慢慢讀。
5. 不是讀完就結束了,還要下工夫去抽出這本書的精華,朝學以致用的方向去進行。
把準備考試的用功法應用到讀商業書:
槓桿閱讀術vs速讀術
速讀術是快速將一本書讀完的技術,而槓桿閱讀術是將沒有用的部份切除,是提昇資訊取捨的能力並將別人書中的經驗變成自己的東西,應用到實務上。《改變人生的「早上五分鐘」速讀學習法》作者高島徹治談速讀:「縱然學會了速讀,卻只是學會了和過去一樣的讀書法(依據個人品味,記憶內容的讀法),言外之意就是在此之前對專業書籍無法理解的人,當然也不能靠速讀得以理解,只是在不理解的情況下讓閱讀的速度加快了而已。」
如何尋找閱讀標的
找書如同尋找投資標的:
選書的方式

1. 
依主題 (集中主題一次閱讀)
2. 
依趨勢 (最近流行什麼議題)
3. 
依直覺 (憑自己的經驗選書)
篩選書籍的管道:

1. 
朋友、熟人、行家的口碑
2. 
網路、報章雜誌、媒體的書評
3. 
國內外的書評服務
 松下幸之助和柳井正(喜愛閱讀Peter Drucker相關書籍的人)的一致讀書方法是先讀「目錄」、「後記」,據此判斷是否對自己有幫助再決定讀這本書,若決定要讀,就針對有用的地方做筆記。
利用口碑、排行榜去挑選要看的書籍,有時會漏掉一些不暢銷的好書,個人習慣在「書中找書」,好書的作者推薦的書也是一種另類的書目,如同Google對於網站評分的方式,會考量其被連結的數量與質量一般,暢銷書作者推薦的書通常也是不錯的書籍。
讀書時的注意事項
讀書的目的明確後,找到相關的幾本書籍集中一次閱讀,每本書在表達上有所不同,但在內容上是重複的,多讀了幾本,既不覺得浪費,也不感到可惜,反而因為多讀了幾本,才知道重點所在。另外,避免只讀一本書,並將這本書作者的意見全盤接收,而是一種強調讀者自主性的方法,時時抱著「要從這本書得到什麼」的意識,從多位作者的論點刺激自己的思想,好比臨床就醫一樣,不能只靠一位醫師的診斷,還要仰賴第二位、第三位醫師的看法,最終由「自己」得出最後的答案。多讀書是為了要降低投資的風險,消化大量書籍,碰到好想法和訣竅的機率也變高,靠著累積的效果提高成功率,現在的你不知道如何達到目的地,但可選的道路有100條,讀書後雖無法明確得知哪一條是絕對可行的正確答案,但你會知道其中的90條禁止通行,進而降低失敗的風險。
看書前先把「前言」、「目錄」與「後記」看完,心中有著這本書大概的輪廓,再根據看書的目的去略讀本書的重點部份。
讀自己花錢買的書而非借來的書,才會有「想要回本」甚至「想要有加倍的報酬」才會認真讀書,同時借來的書也無法在在上面做記錄、折角等。
讀書時要設定時間限制,若是沒有時間限制,就會連多餘的部份也會去讀它,心中想著「什麼時候讀完都可以」,人在沒有被逼迫時,很難發揮潛力,建議設定一本書12小時讀完。
一本書的重點只佔20%,再掌握其中的80%,也就是全書的16%就可以了。
一邊讀書,一邊模擬「如果是我的話會怎麼做?」,如此,點子就會源源不斷湧出,此時立刻記下當時的想法,免得過一段時間很容易忘記。
讀完書之後
多讀了幾本書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僅僅做「輸入」的動作,只不過是自我滿足而已,如何能「輸出」使用,才是真正勝負的關鍵。
讀過的東西會忘記的原因:

1. 
沒有記錄重點
2. 
沒有後續工作
把讀過的書中劃線、折角的部份打進電腦,製作成筆記,形成最後的「終極本」。
其他相關議題
什麼時段讀書最好?與其分散時段讀書,還不如自行設定每天幾點到幾點,養成習慣,也易持續下去。
早上讀書的優點:

1. 
沒有電話之類的外務幹擾
2. 讀書讓自己醫大早就充滿幹勁,是創造每天潛力的激發和調整工作步調的「起搏器」。

3. 養成早睡早起

4. 一天的一開始就「強制執行」該做的事,以免之後又有別的事情幹擾,一拖再拖而難以持續。

讀書心得 ()
http://www.douban.com/note/41359852/
槓桿閱讀術
一、前言:
一千五百元的書中,隱藏著十五萬元的價值。沒有什麼像讀書那樣廉價的自我投資了。但你一定會說:「我也知道閱讀很重要, 但就是忙得沒空閱讀。」事實上, 「就是因為沒讀書,才會沒有時間。」作者花了幾年,甚至幾十年體驗所得到的訣竅,你只要讀一本書就能垂手可得。而且如果再下點功夫,你就能快速、在不花很多勞力的情況下,到達成功境界。如此一來, 當然就會產生多餘的時間出來。
藉由讀書,你就能像「不勞而獲」一般,靠著累積起來的「個人資產」,用少少的力氣,就能得到大大的回報。靠著讀幾本同樣主題的書籍,常常從從新書中取得資訊,你就漸漸能掌握各種作者的想法。從這樣的過程中,你將會選出適合自己的讀物,這也是多讀的優點所在。
二、何謂多讀商業書?
1. 一千五百元變成十五萬元!
讀書是投資活動。從一本一千五百元的書所得到的知識,發揮一百倍的槓桿效果,則大約是產生十五萬元的利益。把書中所得到的知識活用在商場上,才是絕對的條件。
2. 在商學院發現「多讀術」
我到美國雷鳥國際管理研究所的商學院留學。課業非常沉重。教授給我們像電話簿那樣厚的書,很明顯地,我花一整晚甚至一個星期,也讀不完。於是我打算只把「解決企管問題該知道的要素」印入腦海中,因此決定只挑選讀重要的部分。不可思議的是,儘管跳著讀,除了能思考外, 還能正確地掌握意義。對於第二天上課要討論的課題, 也非常得心應手。這時,我有生以來第一次這樣發現:書,就算沒有全部讀完,也是可以的。秉持「目的」意識,進而採取「捨棄不重要」的讀書方法,這樣一來,一本書在短時間內就能讀完,也因此逐漸變得會讀書。

3. 模擬體驗別人經驗的廉價方法
別人幾十年來流血流汗摸索嘗試的軌跡,讓讀者能真正在幾小時的時間內理解;書裡的資訊就是這樣整理出來的。
4. 什麼是槓桿閱讀術?
利用「槓桿」原理,只要加上少許的力氣,就能夠輕易地舉起重物。讀書,然後,應用書中所闡述的訣竅,活用在實務上。這種「槓桿效益」就能產生幾十倍,甚至百倍的成果。就連沃瑪百貨( Wal-Mart )的創始人山姆,沃頓都曾說過:我的事業做起來,是模仿別人的。」與其自己開疆闢路,還不如走在既有的道路上,更能早日抵達山頂。
5. 商人的讀書就是運動選手的練習
只要是現職的商人就要保持閱讀的習慣。「不讀書而能經營管理,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就好比不練習,就沒有一流運動選手的存在一樣,  不讀書,也不會有一流的商人存在。
6. 捨棄讀書的常識
讀書是企圖追求一百倍回報的投資活動。要達到這個目的,就看你如何捨棄過去對讀書所抱持的常識觀念。例如,不可弄髒書本,不可跳著閱讀等。 另外,基本上一本書設定一個小時讀完。然後,不是讀一次就結束了。還要下工夫去抽出這本書的精華,朝學以致用的方向去進行。
7. 與其速讀還不如多讀
 如果以槓桿效益為目的來看的話,與其能夠讀得很快,還不如掌握只對自己有用的重點,理解其內容並實踐,這樣比較重要。
8. 自己掏腰包來買書吧!
只有自己掏腰包,才會意識到「想要回本」,甚至「想有一百倍的報酬」才會認真讀書。但是,如果只是讀完,並不會有一百倍的回報。把讀完所得的知識,和實際的商業相結合才是要件。
9. 靠讀書更新自己的「常識」
要避免「只讀一本書,並將這本書作者的意見全盤吸收」的風險,就必須採取多讀方式。同樣的主題如果讀上五本書,對於這個項目,就可以看出自己獨樹一格的原理原則。不斷攫取大量的資訊.並以自我本位來做選擇取捨;只要這樣就能養成判斷能力。
10. 讀得越多,賺得越多
 多讀是為了減少風險,靠累積效果,提升成功的機率。書中不會教你絕對的正確答案。但是,讀書之後,你就會知道其他的九十條道路禁止通行,因而避開進入這些道路,以免走冤枉路。
三、找書就是挑選投資標的
選擇對自己而言簡單易讀的書
盡量選擇便宜的書籍,這也是一個選擇基準。由於一般人有「難以理解等於是專業」的一種錯覺,以至於手邊還是不斷有這些書籍存在。但細讀其內容,會發現有些沒有寫到什麼重點。進一步來說,如果難讀的書真有價值的話,想要知道其中內容的人會越來越多,因此,將同樣內容改寫成淺顯易懂的書就會馬上隨之問世。你要常去確認不管哪家出版社都暢銷的主題書籍。沒有必要忍受去閱讀難懂的書籍。如果買了難讀的書,其實無法勉強讀下去。 真正符合自己本身的目標和課題的內容,讀起來絕對不會感到困難。
與其選專業類型,還不如挑經驗類型的書
我本身所選的書幾乎都是「經驗類型」。這是因為我的目的是,在別人的成功經驗上附加槓桿效益。作者為何方神聖,是一個重點。在購買前,一定要確定寫書的人「到目前為止,具體做了什麼工作」、「有什麼實際績效」。
朋友、熟人、行家的口碑
如果認為「這個人很厲害」,我就會問他最近是否讀了什麼有趣的書? 別人推薦的書一定要把書名記下來,在還沒忘記前買回來讀。
把好書送人
對於我讀了之後深受感動的書,如果適合某人,我就馬上送給他。當禮物用的書,雖然自己手邊已經有了,但一定要買新的。而不是把自己讀過的書送給別人。自己讀過的書本也不要借給別人。
四、一日一本,有策略地讀通商業書
何謂「彩色浴」 
舉例來說,出門前,你想著今天一整天,我會見到幾個紅色的東西呢?於是,你走在街道上,你你會驚訝:「世上充滿這麼多的紅色東西」海報、紅色的文宣招牌、紅花等,所有紅色的東西昂進入眼簾。當然,不是過了一個晚上,紅色的東西就暴增。而只是你產生意識後,這東西就自然進入你的眼裡。熟練使用「彩色浴」效果,就算你快速翻閱書本, 眼睛也能停在目的所在之處。
發現適合自己的讀書環境
與其分割時段讀書,還不如自行設定每天幾點到幾點,這樣事先訂好時間,然後變成習慣,也易於持續下去。晚上沒事的話,九點左右就寢,然後早上五點起床讀書;這和刷牙一樣,養成了習慣,就完 全不覺得辛苦。一讀到好的商業書,潛力被激發出來。一大早就使出幹勁,那麼,那一整天在工作上都會覺得具有戰鬥力。一年持續下來,必然能夠培植出超乎想像的能力。
設定時間限制
沒有時間限制,就連多餘沒用的部分也會去讀它,這樣終究沒辦法讀完一定的份量。試著嘗試早起,或是依照自己的生活習性,將閱讀的習價加進去,每一本書預定一或兩個小時讀完,一開始就算不能如期達成也不要太在意。
掌握百分之十六就可以了
與其選出全部的一百項來讀,而沒有學一項,還不如只選出重要的一項來實踐,才能有所回報。基本上,重點大約只占書本內容的兩成,而掌握到重點的八成就可以了。也就是整本書的百分之十六。捨棄完美主義,是第一步。
80/20法則應用在讀書上
一般人的觀念是「沒有全部讀完,就不能說讀了這本書」,但事實上沒有理解整本書。由於讀了20% '就能理解這本書的80%,所以縱然跳著讀,也能充分瞭解。重要的是,挑選對財己有必要的資訊。
瀏覽一本書的內容
不要從第一頁開始讀,只要這一招,就能建立特別有效率的讀書方法。 附帶一提的是,我一開始就覺得沒意思的書,我馬上就放棄閱讀。所謂的「序章」是以淺顯易懂的形態,濃縮大體的內容。序章無趣的書,就迅速瀏覽結束。 此外,有的書在每一章的開始或結束的地,把這章的內容做成「摘要」條列出來(本書也是如此〕。所以只要先讀它也可以,還有些書會在本文中以粗體字標出重點注意這些地方也有助於理解內容。讀了大約十五分鐘,就能判斷這本書是否不好。例如讀了起頭的十幾頁,完全沒有值得畫線的地方」縱然勉強去讀,時間也浪費掉了。自己判斷重要的地方,就慢慢地讀,其他地方就快速跳過,這就是「輕重緩急」。對於感興趣的地方,由於想更深入瞭解:它,因而讀得比較久,這倒也無所謂。  一旦你認為.「我想知道的,想不到竟是這個。」這時,請盡量停下來,並進行深思。
首先從一週一本開始吧!
閱讀的訣竅在於, 一開始不要用太快的速度跳著讀,要慢慢讀起。接下來,比較量重要的是把讀書融入日常生活的作息中。以作為評量標準來看,把一週讀完一本書訂為目標也可以喔!不久,你就逐漸能三天讀完一本書, 至一天讀完一本書。 雖然說一天讀一本,當然不是指一整天都在讀書,而是一天當中,只利用一個小時讀完一本書。累積讀書經驗後,漸漸的,你看書時就能馬上抓到書的精髓所在。此外,當你持續不斷的讀書好幾本書中,某些讀過」的手法或想法,也會頻頻出現。許多人闡述的那個訣竅或想法, 表示它就是原理原則。
五、不要讀完就算了!
把讀完後的後續工作系統化
我把畫線的部分打進電腦裡,作成筆記。這個筆記集結了各種書中, 對我而言的重點;一言以敝之,即猶如「終極本」一般的東西。 我常把它帶在身上,一有空閒我就翻閱它,因而內容就烙印在腦中。接著,實踐並習得一技在身。為何要特意打在電腦上呢?我的回答是:因為這樣比用手寫快,而且在保存和編輯上也比較輕鬆。再加上,資料留在電腦上,就算列印稿不見了,也不用擔心,可以重新再列印-一份出來。重要的是,最後作成方便攜帶的形式。簡單的製作,才是長期持續的要訣我不僅僅在書上畫線而已,還把閱讀時的突發奇想,或是寫在書上的東西加以實踐的經驗,都逐一地寫進書本中。轉換成自己的措辭來打進電腦裡比較快。
筆記按照題目做分類
不要花太多時間和精力在分類上。分類別不要分得太嚴謹比較好。「參考資料」是指,遇到自己業務上必要的數字時,,就算畫不出圖表來,也要留意常做筆記。 「引用文句」是指,看到令人感動的言詞時,寫明清楚是誰說的,並把它打進電腦。 如果經常帶著, 並反覆閱讀幾次的話,逐漸會對該內容融會貫通。猶如用慣的工具和手掌結為一體一般,事務的看法和動作的習慣也變成自身的一部分。
六、附錄:槓桿閱讀指南   
1.《槓桿閱讀術》最重要的幾個觀念:
想要成功,先要養成大量閱讀商業書的習慣。
要自己買書,只有自己買書才能真正有效利用。
不要被傳統的讀書方法限制,大膽的照著《槓桿閱讀請術》的做法:掃讀、限制時間讀、大量讀。
不要太愛惜商業書,要畫線、折書角、直接在書上書寫、做槓桿效益筆記..
隨時利用自己的筆記,應用在自己的工作上。
2. 商業書的媒體篩選法
商業週刊》、《今週刊》的每週選書、書摘《工商時報》、《經濟日報》的每週書摘。
可以利用的新書推薦與付費書評
善加利用網路書店的商業書區推薦或是電子報。商智文化所出版的《大師輕鬆讀》接近〈槓桿閱讀術〉中所提及的付費書摘,是以一週一本的方式提供經過整理後的書籍重點與精華。
先挑簡單的書入手
如果是非常重要的觀念或是有用的技術,必定會有作者試著以更簡單的手法、或是以初學者為對象而撰寫的書種出現,我們不妨以彼得,杜拉克為例來思考一下。在本書中所推驚的書單中,有兩本與彼得,杜拉克相關的書( p .166-169) .分別是《杜拉克的實踐經營哲學} (望月護著. PHP研究所出版,台灣尚未有中文版,以及《杜拉克精選:個人篇} (天下文化出版) 這大概就是《槓桿閱讀術》從簡單入手的最佳範例了,,其中一本是他人整理杜拉克的思想,一本則是    與個人相關的精選,如此一來,不不僅能夠快速的瞭解這位管理大師的思想精髓,個人篇中針對知識工作者    的生產、生涯規劃等觀念也說明詳盡。  圖解類型的書籍、文字少的書籍,不要覺得不好意思,能對自己有用最重要。許多書又厚又重,通篇是艱澀的專業用語,這時不妨試著讀看看《經營戰略 :使用說明書) (西村克己著,漫遊者出版,就會發現經營戰略不但淺顯易懂,還確實能夠應用在個的工作上,這正是槓桿閱讀術的選書訣竅。
5.  槓桿效益筆記的製作
想要成功是需要努力的,槓桿效益筆記真的沒有什麼偷懶的方法,也沒有固定的格式,讀者可以試著以     自己最方便的方式去製作,對資訊科技有高度興趣的讀者,可以使用透過USB方式連接到電腦上的隨身掃描筆(我現在就在用啦!)
讀書心得 ()http://www.douban.com/note/41359852/
槓桿閱讀術
這本書可說是讓我如獲至寶, 茅舍頓開, 希望接下來可以用書中的原理讓讀商業書可以更有效率筆記如下:
Chapter 1 何謂多讀商業書
秉持目的意識, 進而採取捨棄不用藥的讀書方式
大部份成功的人並不是把時間勞利用在嘗試摸索上, 而是能夠把時間勞利用在生產成果上
商人讀書就好比運動選手的練習, 不讀書的商人就像是平時不練習而臨場比賽的運動選手
僅僅作輸入動作, 只不過是自我滿足而已, 如何能輸出使用才是真正勝負的關鍵
越讀書越能產生充裕的時間, 因為不讀書才能沒有時間
具備資訊的選取能力並學會自我的思考能力
Chapter 2 找書就是挑選投資標的
把投資的手法應用在選書上面: 1. 投資的目的要明確 2. 收集和篩選資訊 3. 購買方法
選擇對自己而言簡單易懂的書, 與其選擇專業類型還不如選擇經驗類型的書
選擇和切身相關的題目, 持續讀了幾本以後就會瞭解商業上成功的秘訣是有共通性的
不管哪本書都有寫道的相同內容, 通常就是所有人都認為的重點
把好書送人, 但是一定要買新的
讀同樣的書就能產生共識
能賣的書, 一定有他的理由
Chapter 3 一日一本  有計畫的讀通商業書籍
買回來的書要再一次確認讀本書的目的, 才能弄清楚重要和不重要的地方
問自己到底要從本書學到甚麼?
捨棄無關緊要的部分, 讀書的速度就會加快
熟練使用彩色浴效果, 就算快速翻閱書本眼睛也能停在目的所在之處
發現適合自己的讀書環境
與其分散時段讀書, 還不如自行設定每天讀書的時間然後持續下去 (目前好像是晚上十點到十一點)
設定時間限制, 才不會連多餘的部分也去讀
掌握百分之十六就可以了(兩百頁的書只有三十二頁是關鍵)
80/20法則用在讀書身上, 讀了20%的關鍵就可以瞭解80%的內容
讀書腰, 封底, 前言, 目錄, 後記就可以大概知道整本書的全貌, 不要從第一頁開始讀
不好的書馬上丟棄(停止不讀) 保持書的存貨
在重點的地方劃線並且折角, 才能把書變成資產
縱使同一本書每人劃線的地方也會不同, 如此才能成為個人獨特的資產
另用空白處作筆記並且問自己: 如果是我, 會怎麽作? 把點子寫在空白處
留下自己讀過的痕跡才不會讓重要的內容在度淹沒在印刷文字中
讀書的速度應該採用輕重緩急, 自己判斷重要的地方就慢慢讀, 其他地方就快速跳過
一周至少讀一本, 把讀書融入每天的作息中
Chapter 4  不要讀完就算了
不要讀完就算了, 持續把讀完的後續工作系統化, 達到像直覺反應一般用在實際的商業事務上面
用考試的用工法配合讀商業書的應用 1. 掌握自己的課題和目的 2. 縮小集中在該讀的範圍 3. 在重要的地方劃線標記 4. 在筆記中找出要點反覆去讀 5. 在實踐中嘗試 6. 惡補筆記反覆直到學會 7. 變成直覺
把劃線還有標記的內容打在電腦裡並列印出來反覆閱讀
與其讀完馬上整理筆記, 不如隔幾天在打進電腦, 因為剛讀完不具有客觀性
把內容用自己可以理解的方式打出來, 不用拘泥出處字句
累積的筆記要按照題目分類, 資訊分類, 引用文分類
參考資料是只看到業務上必要的數字就算不劃成圖表也要做筆記
看到令人感人肺腑的言詞時需要註明出處作者
把筆記隨身攜帶經常閱讀才能融會貫通
讀過的書不要讀第二遍, 而是應該讀筆記, 經典中的名著則是例外, 隨著自我成長每次讀到重點都會不一樣
甚麼才叫真正重試書本, 把書讀完以後還要持續越讀重點筆記和實踐
成功是一種習慣, 慣性能力的集聚
只試閱讀沒有實踐的話, 就沒有開始
附錄:台灣商業書閱讀指南:
想成功比需養成大量閱讀商業書的習慣
自己買書才能有效利用
不要被傳統的讀書方法限制
不要太愛惜商業書, 要劃線折角作筆記
隨時利用自己的筆記在工作上
媒體篩選: 商業週刊, 今週刊, 工商時報, 經濟日報的每週書摘
筆記的製作可以嘗試使用USB的隨身掃描筆 (敗家的好藉口耶)
該讀的商業書:
《自由工作者的國度  Daniel H. Pink
專業經理人》  Harold Geneen
杜拉克的實踐經營哲學》  望月護
口碑傳染病: 使客戶帶來客戶的實踐技法》  神田昌典
打響自己的五十招》  Tom Peters
業務員請牢記"拒絕"  石原明
媽媽教我這樣做-房地產女大亨的億萬家訓》  Barnara Corcoran
猶太人密傳成功者的魔咒》  森山進
策略腦的鍛鍊》  卸立尚資
數字管理的12堂必修課》  Chuck Jremer
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  O. Mandino
收入好的經營》  井上和弘
賺錢公司的做法》 松井浩一
恢復V字型的經營》  三枝框
考具》  加藤昌治
打響自己就一招, Peter Montoya
記事本圓夢計畫》  熊穀正壽
幸運因素: 四個基本原則》  Richard Wiseman
能量全開》 Jim Loehr & Tony Schwartz
影響力: 科學和實踐》  Robert Cialdini
 
原理原則十本書:
人性的弱點》  Dale Carnegie
如何停止憂慮, 開創人生》  Dale Carnegie
80/20法則》  Richard Koch
基業長青》  James C. Collins
杜拉克精選: 個人篇》  Peter F. Drucker
聚焦》 Brain Tracy
思考致富聖經》  Napoleon Hill
復甦的商人道》  藤本義一
信念的魔力》  Claude M. Bristol
優勝: 成功和長期成就感的關鍵》 George Leonard
讀書心得 ()
槓桿閱讀術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909/3/k566.html
槓桿閱讀術是日本人本田直之創出的閱讀法名稱。他約於四年前推出《槓桿閱讀術》一書,所以不是新書了,不過此書最近在內地較受注目,內地電子書有不少下載,而在香港未有很多人談過,所以值得在此介紹。
本田直之是甚麼人?本田直之,曾任職於花旗銀行等外商公司,參與企劃巴克集團的營運,日本品酒協會認定葡萄酒顧問,世界遺產學學會會員,槓桿效益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暨執行長……總之,是個成功人士。
本田直之說每天讀書一至四本。是,是每天讀一至四本書。他說,在最忙最忙的時候,也每天讀一本書。
嘩,很多人一年也讀不到四本書,有些人甚至一生讀不到四本書,但本田直之一天就可以讀四本書,相差真遠呢。
兩個問題。一、他為甚麼要讀這麼多書?
答:書是知識來源,人人都應該多讀書。本田直之是成功人士,是因為他讀書多。
二、他怎可能每天讀一至四本書這麼多?怎麼可能?
答案就在:槓桿閱讀術了。因為本田直之採用槓桿閱讀術去讀書,所以可以讀得這麼快。
槓桿閱讀術等於速讀法了吧?不。槓桿閱讀術不等於速讀法。速讀是以很快的速度去讀書內的每字。槓桿閱讀術不同,槓桿閱讀術叫我們不用讀完全本書——只讀一部分就夠,即是說,正要你掌握到或明瞭了全書的要點,就夠,不必由頭到尾將書讀完。此其一。
槓桿閱讀術其他要點有:
.先看「前言」、「目錄」、「後記」、作者介紹,才讀內容。
.可以跳著讀——不必按書的頁數次序來讀,你認為要跳過的部分就跳過。
.要設定時間限制——不可花太多時間於某一本書之上。
.要找出書中的精華——大部分書只講一、兩個要點,我們要找出書中的精華,細節不必在意。
.要做筆記,記下書的重點。
.不是只讀一次——有些書要重讀。當然,沒價值的不要重讀。
.要「讀」以致用——明知讀了沒有用的,就不要讀。
多讀——要讀好多好多書,因為書是別人經驗與知識的精華,讀書是最佳投資。
要注意,本田直之的「槓桿閱讀術」,只適用在閱讀商業書籍,或投資、管理、市場書籍。如果讀教科書要參加考試測驗的,就不要依!讀詩、文學小說也不宜用此法。
在讀商業投資、管理書籍,或一般書,本田直之的「槓桿閱讀術」是對的,值得效法。小弟雖然不像本田直之那樣每天讀一至四本書,但讀書尚算不太慢,因為小弟一向已用了相若方法,例如必先看「前言」、「目錄」、「後記」、作者介紹,才讀內容,跳讀內文、多數不讀完全書等等,意旨相同。重要的是,明白書中精華和要點。足夠,足夠。








free counter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